作为中国传统习俗,赠送嫁妆一直流传至今。 在古代,如果男人爱上某个家庭的女孩,他会请媒人与他交谈,并带来大量的嫁妆。 如果女方父母认为合适,就决定结婚。 发展到今天,“送彩礼”在青海省仍是婚礼必不可少的环节。
首先,青海省位于中国西北部,与新疆、甘肃、陕西接壤。 黄河、长江的源头也在青海,青海也有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故名。 青海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内涵,如果在青海举办婚礼,还有很多传统习俗,比如婚礼前需要给新娘钱,这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此前网上一直有传言,青海是中国彩礼金最高的地方。 是这样吗? 青海的结婚礼物多少钱?
其次,对于这个谣言,以及当代年轻人的婚恋问题,在省内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就在去年,共青团省委成立调研组对青海婚礼现状进行调查。 调查的主要对象是青海的适婚青年,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彩礼过高是真实的情况。 整个调查工作的被调查人数已达2000多人,调查区域也遍布农村、城镇。 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当地的结婚礼物起码10万元起,举办婚礼的费用也在15万元至20万元不等。
再次,大家都说,正是因为这些巨大的经济压力,才造就了如此大量的老年未婚人士。 不过,大部分人还是会说,遇到真爱,还是会主动去追求的。 调查还显示,当地年轻人高度认可高额彩礼的传统。 对于这种现象,专业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认为这是一种严重的从众心理和比较心理。 教授分析,当地应以传统婚姻为基础,同时加入现代婚姻的新概念。
最后,看完上面提到的调查,大家一定对青海的结婚礼物多少钱有一个深刻的了解。 在此我还是劝告大家,一定要结合现代婚姻的新理念,客观合理地给彩礼,不要盲目跟风。
青海汉族婚姻缔结过程
汉族旧时婚姻习俗,讲究门当户对,婚姻的缔结有一系列的过程,首先,由媒人带上茶叶包儿到看中的女方家提亲,谓之“走茶叶”。媒人第一次到女方家提亲,要带上用红纸包的茶叶,介绍男方的情况,征询女方的意见,如女方认为亲事可以考虑,则由媒人再次送来正式的茶叶礼包若干分,每份两包,请女方及其亲友合议,经过合议,若表示首肯,则由媒人第三次向女方家送去一份茶礼,此次茶礼较为郑重大方,大体上商定了“送礼”的日期及“礼单”等。“送礼”就是订婚,送礼要看男方家境及女方要求而定,送礼者触媒人外,尚需有男家的至亲如舅舅、叔伯、姑夫等数人,女方家设酒饭招待送礼来的客人,席间商定婚期,当日或次日,有些汉族地区是男方家向女方家送去羊肉方子一个,茶叶两包,有些地区是女方家向男方家回送羊肉方子和茶包。送礼之后男女双方家庭都要进行紧张的婚礼准备工作。娶亲一般是在天亮前进行,旧时娶亲用的是花轿,现在都改用汽车,娶亲队伍由娶亲奶奶(必须是公婆、丈夫、儿女齐全者方可)和媒人和新郎为主,队伍人数必须是双数,到新娘家门口时,去亲队伍要燃放鞭炮,新郎要高声呼叫岳父岳母以求开门,而新娘家门紧闭,内有小孩喧闹着,娶亲者会意,即从门缝塞进一个红纸包,若还不开门,多塞几个红包,谓之“开门钱”,如此这般,相互调笑戏虐一番后,方才开门,这时,娘家人有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手执酒壶酒杯严阵以待,给娶亲者(除新郎以外)一一强行敬酒四大盅,谓之“拦门盅”,谁不吃此酒休想入内。娶亲队伍到女方家后,要入席,谓之“上马席”。与此同时娶亲奶奶进入新娘的房间给新娘穿戴,这时,娘嫁女眷有意藏匿新娘的鞋子,娶亲人找不着时便要递上红包,戏虐一番后,新郎新娘佩红来到岳父岳母面前,由新郎敬酒并表示以后要善待新娘请父母放心之意,女方父母也要嘱托一番,后由新娘的哥哥抱新娘入(车),在新娘跨出家门的刹那,向门内撒一把筷子,而新娘也要放声悲哭。一路上行车要经过三至五座桥,到新郎家门时,男方家顿时鸣放鞭炮,如果在农村,院子内点燃“松蓬”,新娘由新郎相伴,娶送亲奶奶簇拥扶持踏上红毯行至婚礼堂,在城镇地区,一般由新郎抱新娘至婚礼堂,新娘脚不能沾地,在婚礼堂,司仪主持拜堂仪式,一般而言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拜堂后入洞房,一对新人由双方亲戚簇拥着抢先进入洞房,也有新人同时进入的,进入洞房后,新郎揭去新娘的红盖头,在送亲奶奶的引导下两新人喝米汤,意取甜甜蜜蜜,此前,公婆在布置新床时要在床头和柜子里放置红枣和核桃等物,在青海东部一些地区还要进行“禳床”活动,向床上抛撒糖、红枣和核桃等,意取多子多福。
新娘娶进门后,在男方家摆席宴请送亲人,送亲人由女方家至亲组成,男方家要盛情敬酒,谓之“下马席”。约到中午时,男方家热诚招待娘家人,宴席一般要上十至十二道席,上甜食时,一对新人开始向宾客们敬酒,若在农村,伴郎手举木盘,宾客们喝完敬酒往盘中放上不等的钱数,以示贺喜,这时,新娘家要给新郎“冠戴”一身,即从头到脚一套新衣,娘家人要给婆家公婆、兄嫂、弟妹及舅叔伯婶等己亲和冰翁大人分送衣服、鞋袜、枕头等物,谓之“抬针线”,有的地区还要“开箱”、“装箱”,由小姑子开箱锁,打开之前,新娘的母亲要给小姑子红包,打开后,由婆婆往陪嫁箱中倒入核桃、红枣等,以示祝贺。席间由娘家人给厨师敬酒酬劳,送上毛巾一条,放上红包一个,谓之“抬上汤”,席间正值热闹之际,还要闹公婆。傍晚时分,娘家人席散客去,婆家人以男性青年为主,进行闹房活动,婚后回门,有些地方是婚后第三天,有些是第四天,回门时间不一定,至此婚礼过程完整结束。
1、迎亲
婚礼上午,男方的接亲队伍就要来女方家接亲了。现今,接新娘是整个婚礼的一大高潮。第一关便是"入门"。若要顺利接得美人归,必须经过一连串智力及体能测试,必要时还加上歌情话,但最重要的还是丰厚的"开门利市",众姊妹满意后才开门。新郎应以花球迎娶新娘(新娘不可自制花球)。
2、找红鞋
新郎会在接新娘的房间里找给新娘穿的红鞋子,给新娘穿上后才能把新娘带走。
3、敬茶
新人再向双亲奉茶跪拜(若依照旧式俗例,新人未到男家拜见翁姑之前,不可跪拜,即新人应站着奉茶给女方父母。不过现时已没有这么讲究,想跪便去跪,以示心意)。
4、撑红伞、撒米
由伴娘撑红色伞伴新娘新郎出门,并且会边走边撒米给鸡吃,以免鸡啄到新娘。
5、绕吉祥路
迎接新娘的车必须绕着市区的吉祥路名的路走一圈。如吉祥路、惠福路等有好听吉祥之名的路。
6、过门
过门指新娘由女家出门后正式踏入男家,拜见翁姑及男家其他长辈。
7、婚礼
到酒店举行仪式,有司仪会主持仪式。
8、敬客
婚宴酒席开始之后等到上鱼的时候,新娘换上传统的龙凤褂给客人敬茶。
9、入洞房
酒宴结束后新人会和一些朋友开始去新房参观或者娱乐。
10、回门
三朝回门指在婚后第三天,新妇由夫婿陪同,带备烧猪及礼品回娘家祭祖。、
结婚的风俗礼仪说起来就太多了,婚礼本身就是一场仪式,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风俗,家庭背景也影响了婚礼的习惯。具体的内容一定要参考当地的习惯和家长的意见。同时,时代也在快速发展,很多风俗并不是必须严守,根据自身的情况做到喜庆又不失仪式感就好。
青海蒙古族的婚俗
蒙古族青年男女的婚姻基本上遵循“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传统习俗。也有自由相爱成亲的。但婚姻的最终决定权在于父母。同姓不能通婚,表兄妹也不能通婚。青年男女到了一定的年龄后,首先需要定婚。定婚时男方送羊、酒、茶、衣料、首饰及其他生活用品,女方陪炊具等。部分地区还有“偷婚”风俗。
婚礼
举行婚礼的这一天一大早,新郎同主持婚礼的人带着迎亲队伍,备上高头大马,带上彩礼,前往女家迎娶新娘。新郎抱着大酒坛子。坛子颈上系着一条洁白的哈达,还挂着用红丝绳套着的一大块扁平的方形水胶。这块水胶象征着新郎和新娘的爱情,如同这水胶贴合的一样,永世相亲相爱。其他人,有的抬着整羊,有的拿着哈达等,来到女家。女家的主人和亲友,远远看到迎亲的马队,便在蒙古包前的草地上打着锣鼓、吹起海螺,欢迎迎亲人。迎亲人离蒙古包几十步外下马,新郎向新娘父母各敬献一条哈达,接着向兄弟姐妹献哈达。父母接过礼物的时候,要对新郎和新娘致以崇高的祝福礼毕,由女家设宴招待双方亲友。这时歌手唱着动听的祝词,从盛满酒的鼎形大坛里,用九眼漏勺向天、地和东、南、西、北四方献祭。然后从酒坛中斟酒入盅敬给席上宾客。唱完盛宴祝词后,大家放声歌唱喜庆歌。
酒席结束的时候,男女双方各献上一只整羊,一只放在男人们面前,一只放在女人面前。这时席上年纪最高的男人先动手在荐骨部的两侧下两刀,然后把刀子交给主婚人。主婚人顺刀口切下两条肉片,横放在荐骨上,然后长者拿下一条放在蒙古包内上方的箱子上,接着由主婚人将肉卸开,分别放在其他客人面前。放在女人们面前的整羊肉,由嫂子辈的人卸开,分别放在其他客人面前。这时由负责招待客人的人说:诸位客人吃肉。吃完肉,东家再给每人敬一杯酒和一碗酸奶。这叫水胶哈达的宴席。当天晚上新郎同主婚人与一个跟随人住在岳父母家。次日,招待完女婿后,岳母将用红绸包好放满糖果的银包木碗装进女婿的荷包里,又在腰上围紧。这时主婚人说:我们已经受足尊敬。于是女婿请岳父一起先启程。姑娘将要启程,把一包包有青稞、麦粒、奶食的哈达掷入母亲的蒙古包,以象征留下娘家的福泽。然后两位嫂子牵着姑娘的马,前边又有两位嫂子举着画有龙凤的帐幔,上马领路。姑娘的母亲紧跟在姑娘的后头,其余人分两行骑马送行。行至半路,由新郎和几位陪伴的人前来迎接客人。迎客的两嫂子扶新娘下马,新郎接迎岳母,并在原地摆午宴。午宴后继续前进。
他们一路上唱着送亲歌,来到新房前,绕着新房顺转(即顺时针)三次。然后迎客人给新娘的马鬃上洒圣水,扶新娘下马。这时有两个力气大的人跑上前去,把两个支帐幔的抱下马来,否则新娘不下马,其他客人也不能下马。然后把新娘和新郎扶到新房前铺在地上的毛毡上,让他们并肩站在毡子上的桌前,把羊胫骨的大小两头分别让新郎新娘抓紧,接着歌手唱起拜天地的词。唱完祝词,新郎新娘向日月叩三次头,又让两人把羊胫骨上的踝骨扳下来。这时歌手又说,英俊的新郎、秀美的新娘,顺着这洁白宽畅的大道,向宽大的新房赛跑!按规矩谁先跑进新房谁就是这家的的主人。
在举行向日月叩头仪式的时候,已把新娘所有的用品在新房里布置好。与新娘的用品一起带来的,还有羊胸骨肉和一张绵羊皮,这两样东西等叩拜婆家父母时用。两新人跑进新房后,两嫂子给新娘重新梳妆打扮。然后主持婚礼的人手捧羊头给新郎在左脸上、新娘的右脸上蹭三下,将羊头从新房门口掷出,站在两侧的年轻人上前争套羊头。如果是女方的客人夺走,男方就用哈达和礼物把羊头换回来。这表示新郎新娘从此成为真正夫妻。这时男方接待客人的人领新娘给婆家的人叩头拜见。礼毕,在大蒙古包里,为男女双方的客人们大摆宴席。随后,新郎新娘请双方客人到新房。客人们每人要带一瓶酒和哈达或绸缎等礼物来到新房。这时新娘带来的羊胸肉和其他部位的肉也已煮熟,两位新人向诸位客人敬酒和羊肉,客人们也为祝福新人的新房将哈达、绸缎挂在从天窗垂下的坠绳上,把酒倒入大酒坛里。同时歌手唱新房的祝福词。这时新房门前已铺好新毡子和摆好桌子,上面摆了酒和各种奶食品。新房里招待客人的人说:下的雨要停,来的客要回。客人们便一一走到毡子上,接受新郎新娘敬献的欢送酒。到此,盛大的结婚仪式便告结束。
但是咱青海人表示不服
咱青海的婚礼又热闹又有特色
快来跟随小爱看看青海各族人民人都是咋结婚的吧!
汉族

娶亲
西宁人娶媳妇都是在半夜里进行,不能见太阳。一般都是凌晨三点左右出发,赶天亮前把新娘娶回家里。娶亲人主要有媒人、娶亲奶奶(娶亲奶奶是上有父母公婆,下有儿女,且能说会道的“全可人”)。还有负责抬东西的,负责敲门的。一只喜盒里装着新娘上轿时穿的衣服,戴的红盖头,还有化妆品、梳子、镜子、头绳绢花等。另一只喜盒里装着送给娘家人的“离娘肉”,包括羊肉方子、酒、茶叶、红枣、核桃等,这些东西都是双数。在以前,还有吹鼓手,三四个人拿着喇叭、唢呐、竹笛、云锣等,一路上吹吹打打地往新娘家走来。

婚礼
花轿到达新郎家门口,顿时乐声大作、鞭炮齐鸣。青海人还喜欢摆一溜干果筒子,里面盛满了红枣桂圆等干果。印有喜字的大红蜡烛闪闪发亮,公婆分坐在两端,由司仪主持婚礼。西宁人把司仪叫“赞礼”,赞礼嗓音洪亮,神态轩昂,指挥新郎新娘拜天地拜父母。当然,以前的赞礼不会一上来就喊“一拜天地”,而是有一大段的说词,什么“三份钱马九柱香,梧桐树上落凤凰……”在新房里闹得一片欢声笑语时,另一间屋子里也是热闹非凡,前去娶亲的人和娘家送亲的人因为劳苦功高,被婆家安排在一起吃酒席,谓之“下马席”。
蒙古族

娶亲
娶亲一般是在结婚喜日的前一天。新郎在欢乐的气氛中,穿上艳丽的蒙古长袍,腰扎彩带,头戴圆顶红缨帽,脚蹬高筒皮靴,佩带弓箭。伴郎、祝颂人,也穿上节日盛装。一同骑上马,携带彩车和礼品,前往女家娶亲。
娶亲者至女家,先绕蒙古包一周,并向女家敬献一只"碰门羊"和其他的礼物。然后,新郎和伴郎手捧哈达、美酒,向新娘的父母、长亲逐一敬酒,行跪拜礼。礼毕,娶亲者入席就餐。晚上,又摆设羊五叉宴席,并举行求名问庚的传统仪式。次日清晨,娶亲者起程时,新娘由叔父或姑夫抱上彩车。新郎要骑马绕新娘乘坐的彩车三圈。然后,娶亲者和送亲者一同起程离去。

婚礼
蒙古族很注重婚礼仪式,尽管地区不同,形式各有差异,但都非常隆重、热闹。一般牧区的婚俗是,当娶亲回到男家后,新郎新娘不下车马,先绕蒙古包三圈。然后,新郎、新娘双双穿过两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礼。表示爱情的纯洁,新生活的兴旺。
新郎新娘进入蒙古包后,首先拜佛祭灶,然后拜见父母和亲友。
礼毕,由梳头额吉给新娘梳头。梳洗换装后,等待婚宴的开始。
婚宴通常摆设羊背子或全羊席,各种奶食品、糖果应有尽有。婚宴上,新郎提银壶,新娘捧银碗,向长辈、亲友,逐一献哈达、敬喜酒。
婚宴往往要延续两三天,亲友才陆续离去。而女方送亲者还要留人陪新娘住一至三日。有时,新娘的母亲也送亲,要住十多日。分别时,母女拥抱,痛哭,表示恋恋不舍。
藏族

娶亲
男方家请星相师卜算黄道吉日以确定婚期(藏语"念孜")。举行结婚仪式的头一天,男方派人把一套漂亮的服装和眼饰用绸缎包好,送到女方家中,让新娘穿戴。迎亲这天,男方家要找一位有身份的人,带上一队人马和彩箭,彩箭上有明镜、璁玉、珠饰等,并牵上一匹颜色与女方属相吻合且是怀孕的、打扮考究的母马以供新娘乘骑,前往女方家迎接新娘。女方在马队到达之前,要举行敬"切玛"茶酒等告别仪式。当男方迎亲队伍进门之后,先把彩箭插在新娘背上,接着又将璁玉放在新娘头顶,表示新娘已属于男方家人。女方送新娘出嫁,一般带去一位陪人,当姑娘出门时,女方家人一手拿彩箭、一手拿羊腿,站在楼上高喊:"不要把我家的福气带走呀!"反复多次,直到姑娘走远。

婚礼
传统的进门仪式十分繁琐,从下马、进门、上楼到入厅,每次都得喝一次颂歌、献一条哈达。 新娘进入男方家门后,首先要给家族护法神祈拜。尔后新娘要坐在新郎身旁和双方亲属围坐一起会餐、互送礼物。参加婚礼的亲友们也献哈达、送礼品,以表示祝福。然后把一对新人引上房屋顶层,由喇嘛诵经,祈求家神庇护新娘。当屋顶竖立起一杆经幡时,新娘家的代表即庄严地宣布:从此,新娘同新郎家族的其他成员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 婚礼一般都要举行5至15天,这要根据家族经济状况来决定。在举行婚礼的几天里,也有特别亲近的亲戚或朋友包下婚礼中某一天的全部支出。婚礼的几天里都请有专人跳藏戏唱歌助兴。
撒拉族

娶亲
撒拉族婚俗,既古朴又喜气。婚礼一般在隆冬的黄昏举行。娶亲人(男方)一般不入家门,先在女方家门外场院守候,听阿訇诵"尼卡亥",女方长辈要迎出来给新郎戴上新帽,系上绣花腰带,再由已婚的至亲陪伴,跪在阿訇面前,新娘在房内炕角跪听。念毕,撒核桃、红枣一盘给众人,并散发"古古麻麻"(油炸小面食),女家还要设宴招待迎娶者,迎娶者先回,次日由女方至亲中已婚的两位女眷和其他亲朋好友送新娘至男家。

婚礼
至掌灯时分,男方牵来一匹马或骡迎娶新娘,新娘在阿舅和叔伯们的搀扶下,一边退行,一边低头弓腰,哭吟"撒赫斯",缓缓走出大门,从左至右,绕乘骑一周,并徐徐撒完一把粮食(象征家中五谷丰登,到婆家后生根发芽),从右扶上坐骑,由至亲中已婚的两位妇女陪伴,其他亲朋好友簇拥,浩浩荡荡送去男家。至男家门口时,鸣放礼炮,送亲男眷簇拥新娘强行骑马夺门而入,男方则闭门索礼,还要让新娘下马步行入门,你堵我冲,以此一争"胜负"。这一"挤门"习俗,至今还很盛行。进门后,大家一一上炕入席。
新娘就餐前,由至亲长辈作一番美好的祝福,然后用筷子揭开新娘的面纱,撒拉语叫"巴西阿什"。这双象征吉祥的筷子,新郎家一定要破费收回。餐毕,新郎家的妯娌们端一盆净水,前来向新娘索取喜钱。她们用筷子或手搅动盆里的水,让新娘把铜板丢在水中,象征婆家清白似水,愿新娘深扎根,结硕果。撒拉语称此为"盖吉尔桥依"。 这时,年轻人纷纷起来,把新郎的父亲、哥哥、阿舅捉起来,满脸涂上锅灰,头戴破草帽,眼挂空心萝卜镜,用木棒抬起,或让骑牦牛转圈,热闹非凡,直到讨得一笔可观的喜钱方才罢休。接着就表演"骆驼戏"、"宴席曲"。
青海姑娘用牦牛陪嫁,你的家乡有哪些有趣的结婚习俗?
结婚是每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仪式之一,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结婚习俗。在青海,结婚习俗有很多种,其中最有名的一种就是“牛陪嫁”。
牛陪嫁是指将牛当作嫁妆,与其他嫁妆一起送给结婚的女儿。这项习俗在青海地区非常流行,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特别是在青藏高原上。当地人认为牛是一种珍贵的资源,代表着家庭的财富和农业生产力,因此送给儿女结婚是非常合适的。
除了牛陪嫁,还有很多其他有趣的结婚习俗,在我的家乡——陕西也是如此。我来介绍几个我最喜欢的结婚习俗:
一 彩礼习俗
彩礼是指新郎家向新娘家赠送的聘礼。彩礼数量不同,因地区而异,但都是由传统仪式主持者带领着双方亲友见证交换的过程。陕西的彩礼习俗特别值得一提,其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特别仪式:新娘会要求新郎破坛子,这是为了预示夫妻一起过日子要有“困难”的象征。
二 脸谱化妆
在陕西的婚礼上,新人需要化妆。不同的化妆师会根据新娘和新郎的个性、风格等特点为他们设计不同的造型。而在城墙上,会有一只用红色汁水泡好的面条在空中飞来飞去,新娘和新郎需要摸到汁水面条,并且用手涂脸来接受祝福。这项习俗被称为“脸谱化妆”。
三 拜堂宴
在陕西的婚礼上,拜堂宴又叫敬酒宴,是结婚仪式中的重要部分。拜堂宴通常在新娘披上婚纱,新郎手牵花车从新娘家接走后开始。在宴会上,新人和宾客们需要相互敬酒,表达彼此的感激和祝福。同时,还有一个传统的粥仪式,新郎和新娘会一起喝一碗米粥,以表示两人的心灵已经融合在一起。
以上是我家乡陕西一些有趣的结婚习俗,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文化传统,结婚习俗也随之不同,但它们都是传承某一地区文化、风俗的重要形式。无论哪个地方,结婚都是人生中非常特殊的时刻,结婚习俗也是一个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海地区结婚的习俗有哪些?
说媒
说媒也叫“走茶叶”,是指媒人穿梭于两家之间说媒撮合的时候,提的礼物就是茶叶。为什么要用茶呢?究其原因,一是茶树比较特别,明代有个叫郎瑛的人,写了一本《七修类稿》,里面有这样的记载:“种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故以喻女子受聘”。所以,把女子受聘,也叫“吃茶”。《红楼梦》中就有王熙凤戏谑林黛玉:“你既吃了我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家作媳妇?”青海人延续了这种古俗。第二个原因,是青海没有茶树,不产茶叶。茶叶从遥远的南方千辛万苦地运送过来,就成了稀罕品。所以到女方家说媒,拿着茶叶显得比较郑重。青海人不仅说媒,走亲戚看朋友也也喜欢拿茶叶,认为茶叶是贵重礼品,提上茶包就显示出对方在自己心目中的位置,尽管茶叶并不贵。
媒人第一次上女方家提亲,就拎上一包茶叶,外面包上红纸。来到姑娘家后把茶叶放在大红面柜上,向姑娘的父母介绍婆家的情况,介绍女婿的人品,并且征询姑娘父母的意见。所以这一次拿的茶叶叫“提话茶叶”,姑娘的父母如果同意,就留下提话茶叶,如果不同意,当然也留下茶叶。把人家拿来的礼物当面退回去,似乎显得不近情理。只是在吃饭的时候,用招待的饭食含蓄地表达出来,“成了是拉条儿,不成是面片”,如果愿意,就做一顿拉条儿,表示常来常往不断头。而如果不愿意,就做一顿面片,媒人一看,也就明白,这桩媒做不成了。当然,在以前,婚事成不成的主要原因,在于讲究门当户对,用青海人的话说,叫“砖大门对砖大门儿,土大门对土大门儿”。如果两家贫富悬殊,或门第不当,那婚事十有八九是不成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