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美好的日子》演员有哪些?

电视剧《美好的日子》演员有哪些?,第1张

电视剧《美好的日子》演员有王千源、童蕾、张丰毅、丁嘉丽、王迅、于明加、张铎、徐梵溪、倪虹洁、田昊、潘之琳、吴彦姝等。

1、齐向前-王千源饰

朝鲜战场归来的转业军人。齐向前立志要造新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而主动放弃干部身份成为工人,他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不仅赢得了事业上的成功,还赢得了剧团台柱白若雪的青睐。但是齐向前大男子主义浓重,认死理,不承认错误,阻挠儿子经商,阻挠女儿恋爱结婚,对事业可以说鞠躬尽瘁,但对家庭,对子女没有尽到责任。

2、白若雪-童蕾饰

齐向前的妻子。白若雪与齐向前结合后,接连迎来了两个小生命的到来。添丁进口的同时,家庭生活也迎来了新的困境,家家都面临这吃不饱穿不暖的风险,白若雪作为妻子、母亲、儿媳,她不愿和老人孩子抢食,即使因身子虚弱在排练过程中好几次差点晕倒,当她看到比自己还要困难的家庭时,还是选择伸以援手。

3、于德水-张丰毅饰

齐向前的师傅,从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来荒草无垠的大北厂,不仅专业技术过硬更是德高望重。战斗英雄齐向前,想要拜于德水为师,可于德水竟然拒绝了齐向前。于德水嫌弃齐向前年龄大,不愿意收他为徒。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于德水这位大工匠脑子里还存有比较封建的思想。

4、刘桂芹-丁嘉丽饰

于德水的妻子,大北厂的“姻缘线”。虽然没什么知识文化,大是大非面前,可一点也不含糊。大北厂为了提前完成生产任务,全员加班加点。则主动承担了后勤保障工作,和王素兰、曹德和一道,每天煮绿豆汤为职工们消暑降火,以实际行动支持着大北厂的工作。火车头最终能够保质保量交付,军功章中应当有她的一半。

5、赵多福-王迅饰

齐向前一起在朝鲜战场的老战友兼死党,积极响应为新中国建设添砖加瓦的号召来到大北厂,后担任大北厂工会主席。赵多福是一位胆小怕事的人,也正因为他的这种性格,使他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寻找到了保护自己的办法。

剧情简介

新中国建国初期,朝鲜战场归来的转业军人齐向前,立志要造新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而他也主动放弃干部身份成为了一名工人,他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不仅赢得了事业上的成功,还赢得了剧团台柱白若雪的注意。

与他亦敌变友的知识分子秋实也为大北厂的建设出谋划策,他们向以于德水为代表的老工人学习,在厂长何枫的带领下,同其他工人一起造就了新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

盛捷、刘桂芹、曹德和作为大北厂的女性则让火热的生活更有情趣,并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多年后,他们的子女孔维新、奋斗等人接过父辈夙愿,并以新的生命力开创了新中国的高铁时代。

以上内容参考 -美好的日子

范仲淹(989年—1052年)男,(即太宗端拱二年——皇佑四年) 字希文,原名朱说。为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谥号“文正”。汉族,祖籍陕西彬州(今陕西省咸阳市彬县),生于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李元昊造反,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子。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可惜不久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实现,因而被贬至陜西四路宣抚使,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范仲淹喜好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他的《岳阳楼岳阳楼记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

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统帅,也是—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成为后来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经他荐拔的一大批学者,为宋代学术鼎盛奠定了基础;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烁异彩的精神财富: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千载迄今,各地有关范仲淹的遗迹始终受到人们的保护和纪念。

[编辑本段]生平

1、自幼孤贫 勤学苦读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八月初二,范仲淹在河北正定。他的父亲范墉,当时做宁武军节度掌书记——徐州军事长官的秘书。范墉先娶陈氏,继娶谢氏.仲淹是他第三个儿子。范仲淹出生第二年.父亲便病逝了。谢氏贫困无依,只好抱着襁褓中的仲淹.改嫁山东淄州长山县(今山东邹平县附近)一户姓朱的人家。范仲淹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在朱家长大成人。

范仲淹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朱家是长山的富户,但他为了励志,常去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读书,晨夕之间.便就读讽诵。他片读不懈的精神,给僧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调半盂醋汁,吃完继续读书。后世便有了断虀画粥的美誉,但他对这种清苦生活却毫不介意,而用全部精力在书中寻找着自己的乐趣。

这样过了差不多三年,长山乡的书籍已渐渐不能满足他的需要。 一个偶然的事件,暴露了范仲淹家世的隐秘。他惊谔地发现,自己原是苏州范家之子,这些年来,一直靠继父的关照度日。这件事使范仲淹深受刺激和震动,愧愤交集之下,他决心脱离朱家,自树门户,待将来卓然立业,再接母归养。于是他匆匆收拾了几样简单的衣物,佩上琴剑,不顾朱家和母亲的阻拦,流着眼泪,毅然辞别母亲,离开长山,徒步求学去了。

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二十三岁的范仲淹来到睢阳应天府书院(今河南睢阳区)。应天府书院是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共有校舍一百五十间,藏书敷千卷。更主要的是这里聚集了许多志操才智俱佳的师生。到这样的学院读书,既有名师可以请教,又有许多同学互相切磋,还有大量的书籍可供阅览,况且学院免费就学,更是经济拮据的范仲淹求之不得的。应天府后来改名南京,应天府书院所以又叫南都学舍。

范仲淹十分珍惜崭新的学习环境,昼夜不息地攻读。范仲淹的一个同学、南京留守(南京的最高长官)的儿子看他终年吃粥,便送些美食给他。他竟一口不尝,听任佳肴发霉。直到人家怪罪起来,他才长揖致谢说:“我已安于过喝粥的生活,一旦享受美餐,日后怕吃不得苦。” 范仲淹艰涩的生活,有点像孔子的贤徒颜回;一碗饭、一瓢水,在陋巷,他人叫苦连天,颜回却不改其乐.

范仲淹的连岁苦读,也是从春至夏,经秋历冬;凌晨舞一通剑,夜半和衣而眠。别人看花赏月,他只在六经中寻乐.偶然兴起,也吟诗抒怀; “白云无颡帝乡遥,汉苑谁人奏洞萧?多难未应歌风鸟,薄才犹可赋鹪鹩.瓢思颜于心还乐,琴遇懂君恨即销.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 数年之后,范仲淹对儒家经典——诸如《诗经》、《尚书》、《易经》、《礼记》、《乐经》、《春秋》等书主旨,已然堪称大通:吟诗作文,也慨然以天下为己任。

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迷信道教的宋真宗率领百官到亳州(今安 徽亳县)去朝拜太清宫。浩浩荡荡的车马路过南京(今河南商丘,下同),整 个城市轰动了,人们争先恐后地看皇帝,惟独有一个学生闭门不出,仍然埋头读书。有个要好的同学特地跑来劝他:“快去看,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但这个学生只随口说了句:“将来再见也不晚”,便头也不抬 地继续读他的书了。果然,第二年他就得中进士,见到了皇帝。这位学生就是 日后的北宋伟大的改革思想家范仲淹。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秋和八年(1015年)春,他通过科举考试,中榜成为进士。在崇政殿参加御试时,他第一次看见年近五旬的真宗皇帝。后来还荣赴了御赐的宴席。 二月的汴京(今开封市),春花满目.进士们坐跨骏马,在鼓乐声中游街:“长白一寒儒,名登二纪余”。他吟着这样的诗句,想到自己已经二十七岁。比起旁边的滕宗谅等人,年纪显得大了许多。

不久,他被任命为广德军的司理参军(广德军位置在今安徽广德县一带,司理参军是掌管讼狱、审理案件的官员,从九品)。接着,又调任为集庆军节度推官(集庆军辖境位置在今安徽亳州一带,节度推官是幕职官,从八品)。他把母亲接来赡养,并正式恢复了范姓,改名仲淹,字希文。从此开始了近四十年的政治生涯。

2、为民治堰 热心执教

天禧五年(1021年),范仲淹被调往泰州海陵西溪镇(今江苏省东台县附近),做盐仓监官——负责监督淮盐贮运转销.西溪镇濒临黄海之滨,镇上虽也可偶见牡丹,其荒远情景毕竟与内地不同。乍听风浪的呼啸及野鹤的长唳,范仲淹不免略觉惆怅.而仓官既属于闲差,他便暂以疏懒饮宴采自我解嘲:“卑牺曾未托椅梧,敢议雄心万里途!蒙叟自当齐黑白,于牟何必怨江湖……一醉一吟疏懒甚,溪人能信解嘲无?”

然而,他很快发现,这里有许多事情需要去做。当地多年失修的海堤,已经坍圮不堪,不仅盐场亭灶失去屏障,而且广阔的农田民宅,也屡受海涛威胁。遇上大海潮汐,甚至水淹泰州城下,成千上万灾民流离失所。官府盐产与租赋,都蒙受损失。为此,他上书给江淮漕运张纶,痛陈海堤利害,建议在通州、泰州、楚州、海州(今连云港至长江口北岸)沿海,重修一道坚固的捍海堤堰。

对于这项浩大的工程,张纶慨然表示赞同,并奏准朝廷,调范仲淹做兴化县令(今江苏省兴化市),全面负责治堰。

天圣二年(1024年)秋,兴化县令范仲淹率领来自四个州的数万民夫,奔赴海滨。但治堰工程开始不久,便遇上夹雪的暴风,接着又是一场大海潮,吞噬了一百多民工。一部分官员,认为这是天意,堤不可成,主张取缔原议,彻底停工。事情报到京师,朝臣也踌躇不定。而范仲淹则临危不惧,坚守护堰之役。

大风卷着浪涛冲到他腿上,兵民们纷纷惊避,官吏也张皇失措,范仲淹却没有动,他有意看看身旁的同年好友滕宗谅,宗谅正从容不迫地评论着一段屹立的堤堰。大家发现他两人泰然自若,情绪也安稳下来。 经过范仲淹等人的努力坚持,捍海治堰又全面复工。不久,绵延数百里的悠远长堤,便凝然横亘在黄海滩头。盐场和农田的生产,从此有了保障。往年受灾流亡的数干民户,又扶老携幼,返回家园。人们感激兴化县令范仲淹的功绩,都把海堰叫做“范公堤”。兴化县不少灾民,竟跟着他姓了范。 至今兴化仍有范公祠遗址,为父老怀念。

“有客狂且淳,少小爱功名”,“风尘三十六,未做万人英”。这是范仲淹三十六岁时写的诗句。他大约至三十四、五岁才结婚,这年得了一子,并被调回京师,做大理寺丞。从此,他跨入京官的行列。

仁宗天圣四年(1026年),谢氏病故。范仲淹含泪服丧,回南京居住。当时南京留守官晏殊,已风闻仲淹通晓经学,尤长于《易》经。他邀请仲淹协助戚氏主持应天府学的教务。仲淹慨然领命,还把另一位青年朋友富弼,推荐给晏殊。

为了便于工作,范仲淹搬到学校去住。他制定了一套作息时刻表,按时训导诸生读书。夜晚,还经常深入宿舍,检查和责罚那些偷闲嗜睡的人。每当给诸生命题作赋,他必定先作一篇,以掌握试题难度和着笔重点,使诸生迅速提高写作水平。

应天府书院的学风,很快就焕然一新。四方前来就读和专意向范仲淹问业的人,络绎而至。范仲淹热诚接待这些迢迢而来的学者,不倦地捧书为他们讲授。有时,还用自己的微薄俸禄招待他们吃饭,以至自己家中窘迫不堪。 一次,有位游学乞讨的孙秀才,前来拜谒范公。范仲淹即刻送了他一千文钱。过了一年,孙秀才又来拜谒范公,范仲淹一边送钱给他,一边问他为何匆匆奔讨,不坐下来静心读书。孙秀才悲戚地说,“家有老母,难以赡养;若每天有一百文的固定收入,便足够使用。”

范仲淹对他说:“听语气,你不像乞客。待我帮你在本校找个职事,让你一月可得三千文,去供养老人。如此这般,你能安心治学不能”孙秀才大喜拜命,从此,跟着范仲淹攻读《春秋》。第二年,范仲淹离开南京,孙秀才也辞去职事。

十年之后,朝野上下传诵着有位德高望重的学者,在泰山广聚生徒,教授《春秋》,姓孙名复.就连山东著名的徂铼先生石介,也师事于他。这位学者,便是当年那位孙秀才。范仲淹感慨地说:“贫困实在是一种可怕的灾难。倘若孙复一直乞讨到老,这杰出的人才岂不湮没沉沦。”

除了孙复之外,范仲淹还联络和帮助过许多著名的学者。如胡瑷、李觏、张载,石介等。或邀聘他们到自己的管界主持教务,或荐举他们出任朝廷的学官,或指点他们走上治学之路。从海陵到高邮,从苏州到分州(今陕西彬县),范仲淹每到一处,总是首先兴学聘师,关心教育。后来做到宰相时,更下令所有的州县一律办学。而经他指教和影响过的很多人,往往都各有所成。

3、几起几落 百折不挠

天圣六年(1028年),范仲淹服丧结束.经过晏殊的推荐,他荣升秘阁校理——负责皇家图书典籍的校勘和整理.秘阁设在京师宫城的崇文殿中.秘阁校理之职,实际上属于皇上的文学侍从。在此,不但可以经常见到皇帝,而且能够耳闻不少朝廷机密。对一般宋代官僚采说,这乃是难得的腾达捷径。

范仲淹一旦了解到朝廷的某些内幕,便大胆介入险恶的政治斗争.他发现仁宗皇帝年巳二十,但朝中各种军政大事,却全凭六十岁开外的刘太后一手处置,而且,听说这年冬至那天,太后要让仁宗同百官一起,在前殿给她叩头庆寿,范仲淹认为,家礼与国礼,不能混淆,损害君主尊严的事,应予制止,他奏上章疏,批评这一计划。

范仲淹的奏疏,使晏殊大为恐慌。他匆匆把范仲淹叫去,责备他为何如此轻狂,难道不怕连累举主吗?范仲淹素采敬重晏殊,这次却寸步不让,沉脸抗言:“我正为受了您的荐举,才常怕不能尽职,让您替我难堪,不料今天因正直的议论而获罪于您。”一席话,说得晏殊无言答对。 回到家中,范仲淹又写信给晏殊,详细申辩,并索性再上一章,干脆请刘太后撤帘罢政,将大权交还仁宗。

朝廷对此默不作答,却降下诏令,贬范仲淹寓京,调赶河中府(今山西省西南部永济县一带)任副长官——通判.秘阁的僚友送他到城外,大家举酒饯别说;“范君此行,极为光耀呵!” 三年之后,刘太后死去了。仁宗把范仲掩召回京师,派做专门评议朝事的言官——右司谏.有了言官的身份,他上书言事更无所畏惧了。

明道二年(1033年),京东和江淮一带大旱,又闹蝗灾,为了安定民心,范仲淹奏请仁宗马上派人前去救灾,仁宗不予理会,他便质问仁宗:“如果宫廷之中半日停食,陛下该当如何”仁宗惊然惭悟,就让范仲淹前去贩灾。他归来时,还带回几把灾民充饥的野草,送给了仁宗和后苑宫誊。

这时的宰相吕夷筒,当初是靠讨好刘太后起家的。太后一死,他又赶忙说太后的坏话.这种狡诈行径,一度被仁宗的郭皇后揭穿,宰相职务也被罢免.但夷简在宫廷中的因缘关系,依然根深蒂固.不久,他便通过内侍阎文应等重登相位,又与阎文应沆瀣一气,想借仁宗的家务纠纷,而废掉郭后。堕入杨美人、尚美人情网的年轻皇帝,终于决定降诏废后,并根据吕夷简的预谋,明令禁止百官参议此事。

范仲淹懂得,这宫廷家务纠纷背后,掩藏着深刻而复杂的政治角逐。他与负责纠察的御史台官孔道辅等,数人径趋垂拱殿,求见仁宗面谈。他们伏阁吁请多时,无人理睬:司门官又将殿门砰然掩闭。范仲淹等人手执铜环,叩击金扉,隔门高呼质问:“皇后被废,为何不听台谏入言!”看看无济于事,大家在钢虎畔议定一策,准备明日早朝之后,将百官统统留下,当众与吕相辩论。

次日凌晨,妻子李氏牵着范仲淹的衣服,再三劝戒他勿去招惹祸机。他却头也不回地出门而去。刚走到待漏院,等候上朝,忽听降诏传呼,贬他远窜江外,去做睦州(今浙江桐庐县附近)知州。接着,朝中又派人赶到他家,催促着要押他即刻离京。孔道辅等人,也或贬或罚,无一幸免。

这次至城郊送别的人,已不很多,但仍有人举酒赞许说:“范君此行,愈觉光耀!”在离开谏职去浙江的路上,范仲淹心中并无悔恨,只是略觉不平:“重父必重母,正邦先正家。一心回主意,十口向天涯!”有人笑他好似不幸的屈原,他却认为自己更象孟轲:“分符江外去,人笑似骚人”,“轲意正迂阔,悠然轻万锺”!

过了几年,他由睦州移知苏州,因为治水有功,又被调回京师,并获得天章阁待制的荣衔,做了开封知府。前时一同遭贬的孔道辅等人,也重归朝廷。范仲淹在京城大力整顿官僚机构,剔除弊政,把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仅仅几个月,号称繁剧的开封府就“肃然称治”。

范仲淹看到宰相吕夷简广开后门,滥用私人,朝中腐败不堪。范仲淹根据调查,绘制了一张“百官图”,在景佑三年(1036年)呈给仁宗。他指着图中开列的众官调升情况,对宰相用人制度提出尖锐的批评。吕夷简不甘示弱,反讥范仲淹迂腐。范仲淹便连上四章,论斥吕夷简狡诈.吕夷简更诬蔑范仲淹勾结朋党,离间君臣。

范、吕之争的是非曲直,不少人都看得分明.偏偏吕夷简老谋深算,善于利用君主之势而最终取胜.仁宗这年二十七岁,尚无子嗣。据说范仲淹曾关心过仁宗的继承人问题,或许谈论过立什么皇太弟侄之类的事。这事虽出于兴旺宋廷的至诚和忠直之心,却不免有损仁宗的自尊。加以吕夷简的从旁中伤,范仲淹便被递夺了待制职衔,贬为饶州知州。后来几乎又贬死岭南。

台官韩渎为迎合宰相意旨,请把范仲淹同党的人名,写成一榜,张挂于朝堂。余靖、尹洙、欧阳修等人,因为替范仲淹鸣不平,也纷纷被流窜边远僻地.从此,朝中正臣夺气,直士咋舌。

这次到都门外送范仲淹的亲朋,已寥寥无几。但正直的王质,却扶病载酒而来,并称许“范君此行,尤为光耀!”几起几落的范仲淹听罢大笑道:“仲淹前后巳是三光了,下次如再送我,请备一只整羊,作为祭吧!”第二天,有人警告王质说,他昨日送范仲淹的一言一动,都被监视者记录在案,他将作为范党被审查。王质听了,毫无畏色,反引以为荣。

饶州在都阳湖畔。从开封走水路到此,至少须经十几个州。除扬州外,一路之上竟无人出门接待范仲淹,范仲淹对此,也并不介意.他已经习惯于从京师被贬作地方官了。他捻着花白的髭缵,在饶州官舍吟起一诗;“三出青城鬓如丝,斋中萧洒过掸师”,“世间荣唇何须道,塞上衰翁也自知!”

范仲淹自幼多病,近年又患了肺疾.不久,妻子李氏也病死在饶州。在附近做县令的诗友梅尧臣,寄了一首《灵乌赋》给他,并告诉他说,他在朝中屡次直言,都被当作乌鸦不祥的叫声,昔日愿他拴紧舌头,锁住嘴唇,除了吃喝之外,只管翱翔高。范仲淹立即回答了一首《灵乌赋》,禀复说,不管人们怎样厌恶乌鸦的哑哑之声,我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五十岁前后,范仲淹先后被调到润州(今江苏镇江一带)和越州(今浙江绍兴一带)作知州。这时,一桩重大事件震动了全国,也改变了他的命运。

4、西陲守土 边帅军功

原来住在在甘州和凉州(今甘肃张掖、武威)一带的党项族人,本来臣属于宋朝。从宝元元年(1038年)起,党项族首领元昊,突然另建西夏国,自称皇帝,并调集十万军马,侵袭宋朝延州(今陕西延安附近)等地。面对西夏的突然挑衅,宋朝措手不及,朝廷内有的主攻,有的主守,吵成一团,宋仁宗也举棋不定,莫衷一是。

边境上更是狼狈,由于三十多年无战事,宋朝边防不修,士卒未经战阵,加上宋将范雍无能,延州北部的数百里边寨,大多被西夏军洗劫或夺去。仁宗与吕夷简商议,派夏竦去做陕西前线主帅:又采纳当时副帅韩琦的意见,调范仲淹作另一员副帅——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后来又把尹洙也调至西线。

五十二岁的范仲淹,先被恢复了天章阁待制的职衔,转眼间又荣获龙图阁直学士的职衔。进京面辞仁宗之后,范仲淹便挂帅赶赴延州,仕途上的艰辛蹉跎使他早已霜染鬓发,但是忠心报国的热忱却不减当年。范仲淹亲临前线视察,他发现宋军官兵、战阵、后勤及防御工事等,各方面都颇多弊端;如不改革军阵体制,并采取严密的战略防御,实难扭转战局。韩琦的看法却不同;他低估了西夏军优势,并激于屡受侵扰的义愤,主张集中各路兵力,大举实行反击。

夏竦为请仁宗批准反攻计划,派韩琦和尹洙兼程回京,得获仁宗诏准后,尹洙又奉命谒见范仲淹,请他与韩帅同时发兵.范仲淹与韩、尹虽为至交,却认为反攻时机尚未成熟,坚持不从。尹洙慨叹道:“韩公说过,‘且兵须将胜负置之度外’。您今天区区过慎,看来真不如韩公!”范仲淹说:“大军一发,万命皆悬,置之度外的观念,我不知高在何处!”

庆历元年(1041年)正月,韩琦接到西夏军侵袭渭州(今甘肃平凉一带)的战报。他立即派大将任福率军出击。西夏军受挫撤退,任福下令急迫。直追至西夏境六盘山麓,却在好水川口遇伏被围。任福等十六名将领英勇阵亡,士卒惨死一万余人。韩琦大败而返,半路碰上数千名死者的家属。他们哭喊着亲人的姓名,祈祷亡魂能跟着韩帅归来。韩琦驻马掩泣,痛悔不迭。

范仲淹的战略防御,并非单纯或消极的防守措施。他初至延州,便全面检阅军旅,并实行了认真的裁汰和改编。他从士兵和低级军官中提拔了一批猛将,由当地居民间选录了不少民兵;又开展了严格的军事训练。按军阶低高先后出阵的机械临阵体制,也被他取缔,改为根据敌情选择战将的应变战术。在防御工事方面,他采纳种世衡的建议,先在延北筑城;后来又在宋夏交战地带,构筑堡寨。对沿边少数民族居民,则诚心团结,慷慨优惠,严立赏罚公约。这样,鹿延、环庆、泾原等路边防线上,渐渐屹立起一道坚固的屏障。

庆历二年(1042年)三月的一天,范仲淹密令长子纯佑和蕃将赵明,率兵偷袭西夏军,夺回了庆州西北的马铺寨。他本人,又随后引军出发。诸将谁也不知道这次行动的目的。当部队快要深入西夏军防地时,他突然发令:就地动工筑城。建筑工具事先已经备好,只用了十天,便筑起一座新城。这便是锲入宋夏夹界间那座著名的孤城——大顺城。西夏不甘失利,派兵来攻,却发现宋军以大顺城为中心,已构成堡寨呼应的坚固战略体系。

从大顺城返回庆州的途中,范仲淹觉得如释重负。头年,在延州派种世衡筑青涧城,东北边防已趋稳定。西夏军中私相戒议的话,也传到他的耳朵里。他们说“不能轻易攻取延州了,如今小范老子胸中有数万甲兵,不似大范老子那般好对付”。现在庆州北部的边防,也大体接近巩固。只是他自己的身体,却感到十分疲乏。此刻正是暮春季节,山畔的野花刚刚开放。如果是在江南,早巳百花烂漫了。他随口吟起四句诗:“三月二十七,羌山始见花;将军了边事,春老未还家。”

转眼又是夏去秋来.范仲淹为了严密防务,不能不赴大顺城等处踏勘.他今年已逾五十四岁,满头白发,在朔风中摇曳,望望天空南飞的大雁,心中有无尽的感慨。深夜失眠,他便挑灯填起词来;一连数阕《渔家傲》,都以相同的四个字开头: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还采取了一些办法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宋朝皇帝的诏旨中曾规定了各级将领统率军队的数目,若遇敌侵犯,地位低的军官就带军队先行出阵抵御。范仲淹说:“战将不选择适当的人,只以官阶高低作为出阵先后的标准,这是自取失败的办法。”于是,他认真检阅了延州的军队,淘汰了一批怯懦无能的将校,选拔了一批经过战火考验的有才干的人代替他们,他又淘汰老弱,选择18000名合格士兵,把他们分成6部,让每个将领统率3千人,分别予以训练,改变了过去兵将不相识的状况,临战时根据敌军多寡,调遣他们轮流出阵抗敌。

范仲淹又积极召募士兵,因为原来守边的大都是从内地调来的已经腐化的禁军,这批人既不耐劳苦,又因久戌思乡,斗志不高,而从本地人民中召募士兵,熟悉山川道路,强悍敢战,又因保卫家乡,斗志较强。精练士卒,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此外,范仲淹能以身作则,将士没喝上水他从不说渴,将士没吃上饭他从不叫饿,朝廷赏赐给他的金帛都分发给将士。范仲淹赏罚分明,奖励勇猛杀敌的士兵,提拔重用立功的将领,对克扣军饷的贪污分子则当众斩首,毫不留情。这样,在范仲淹的率领下,西北军中涌现出许多像狄青、种世衡那样有勇有谋的将领,又训练出一批强悍敢战的士兵,直到北宋末年,这支军队仍是宋朝的一支劲旅。

在范、韩等人苦心经营下,边境局势大为改观。这时,西夏国内出现了各种危机,西夏军将领中间,也矛盾重重.至庆历二年以后,边界自西夏向宋朝投诚的人,已陆续不断。宋夏两国的百姓,都希望尽快停止军事行动。双方议和的使节,也开始秘密往返于兴庆府(今银川市)与汴梁之间。庆历四年(1044年)双方正式达成和议。宋夏重新恢复了和平,西北局势得以转危为安。

5、庆历新政 改革图强

从元昊叛宋起,宋军的边防开支便突然膨胀起来。政府为了扩大收入,又不得不增加百姓负担。于是,包括京城附近在内,各地反抗朝廷的暴动与骚乱,纷然而起。

庆历三、四年间(1043—1044年),急待稳定政局的仁宗皇帝,似乎显得格外开朗和进步。他将西线的三名统帅——夏辣、韩琦和范仲淹,一同调回京师,分别任命为最高军事机关的正副长官——枢密使、枢密副使:又扩大言官编制,亲自任命下三、四名谏官——欧阳修、余靖、王素和蔡襄,后来号称“四谏”。

“四谏”官一声奏言,撤掉了略无军功的夏竦,以杜衍和富弼为军事长官。“四谏”官又一声奏言,彻底罢免了吕夷简的军政大权。“四谏”们第三声奏论,则驱逐了副宰相王举正,以范仲淹取而代之。面对这前所未有的出色班底,石介喜出望外。他写诗赞颂说:举擢俊良,扫除娇魅!提升众贤,就象拔茅一样,大批群起,驱逐奸邪,就象切掉鸡爪一般,永难长续。

庆历三年(1043年)九月,仁宗连日催促范仲淹等人,拿出措施,改变局面。范仲淹、富弼和韩琦,连夜起草改革方案。特别是范仲淹,认真总结从政28年来酝酿已久的改革思想,很快呈上了著名的新政纲领《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了十项改革主张,它的主要内容是:

(一)明黜陟,即严明官吏升降制度。那时,升降官员不问劳逸如何,不看政绩好坏,只以资历为准。故官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因循苟且,无所作为。范仲淹提出考核政绩,破格提拔有大功劳和明显政绩的,撤换有罪和不称职的官员。

(二)抑侥幸,即限制侥幸作官和升官的途径。当时,大官每年都要自荐其子弟充京官,一个学士以上的官员,经过二十年,一家兄弟子孙出任京官的就有二十人。这样一个接一个地进入朝廷,不仅增加了国家开支,而且这些纨绔子弟又不干正事,只知相互包庇,结党营私。为了国家政治的清明和减少财政开支考虑,应该限制大官的恩荫特权,防止他们的子弟充任馆阁要职。

(三)精贡举,即严密贡举制度。为了培养有真才实学的人,首先应该改革科举考试内容,把原来进士科只注重诗赋改为重策论,把明经科只要求死背儒家经书的词句改为要求阐述经书的意义和道理。这样,学生有真才实学,进士之法,便可以依其名而求其实了。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八月二十九日(公历10月1日),范仲淹生于河北真定府[4]。

在百日时随家人去吴县(今苏州市)。 父亲范墉,从吴越王钱俶归宋,历任成德、武信、武宁节度使掌书记,淳化元年(公元990年)卒于任所。母亲谢氏贫困无依,抱着两岁的范仲淹,改嫁山东淄州长山县河南村(今邹平县长山镇范公村)朱文翰。范仲淹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5],在朱家长大成人。

范仲淹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朱家是长山的富户,但他为了励志,常去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读书。晨夕之间,便就读讽诵,给僧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碗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调拌于醋汁,吃完继续读书。后世便有了划粥断齑[6]的美誉,但他对这种清苦生活却毫不在意,而把全部精力放在书中,以读书为乐趣。

这样过了快三年,范仲淹几乎把长山乡的书籍读了个遍,此处已渐渐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望。 一个偶然的事件,暴露了范仲淹家世的秘密。他发现自己原是望亭范家之子,这些年来,一直靠继父的关照生活。这件事使范仲淹深受刺激和震惊,愧恨交集之下,他决心脱离朱家,自立门户,好好学习,等到将来功成名就,再来接养母亲。于是他匆匆收拾了几样简单的衣物,佩上琴剑,不顾朱家和母亲的阻拦,流着眼泪,毅然辞别母亲,离开长山,徒步求学去了。

步入仕途

刻苦攻读,终于中第

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二十二岁的范仲淹来到睢阳应天府书院(旧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应天府书院是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校舍宏伟,众然而立,共有校舍一百五十间,藏书数千卷。1043年,宋仁宗下旨将应天府书院改为南京国子监,与东京开封国子监、西京洛阳国子监并列成为北宋时全国最高学府。更主要的是这里聚集了许多志操才智俱佳的师生。到这样的学院读书,既有名师可以请教,又有许多同学互相切磋,还有大量的书籍可供阅览,况且学院免费就学,更是经济拮据的范仲淹求之不得的。应天府后来改名南京,应天府书院所以又叫南都学舍。 范仲淹十分珍惜崭新的学习环境,来到此地之后,范仲淹如鱼得水,欢兴致极,所以他十分珍惜这天堂般的只是殿堂,不思昼夜,刻苦攻读。范仲淹的一个同学、南京留守(南京的最高长官)的儿子看他常年吃粥,便送些美食给他。他竟一口不尝,听任佳肴发霉。直到人家怪罪起来,他才长揖致谢说:“我已安于划粥割齑的生活,担心一享受美餐,日后就咽不下粥和咸菜了。” 范仲淹艰涩的生活,有点像孔子的贤徒颜回:一碗饭、一瓢水,在陋巷,即使别人叫苦连天,他依然乐在其中。

范仲淹的连岁苦读,也是从春至夏,经秋历冬;凌晨舞一通剑,回家糊涂夜半和衣而眠。别人看花赏月,他只在六经中寻乐。偶然兴起,也吟诗抒怀: “白云无赖帝乡遥,汉苑谁人奏洞萧?多难未应歌风鸟,薄才犹可赋鹪鹩。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遇钟期恨即销。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此诗是范仲淹写给书院同窗晏殊的) 数年之后,范仲淹对儒家经典——诸如《诗经》《尚书》《易经》《礼记》《春秋》等书主旨,已然堪称大通。吟诗作文,也慨然以天下为己任。决心担当起国家兴亡的重任。

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迷信道教的宋真宗率领百官到亳州(今安徽省亳州市)去朝拜太清宫。浩浩荡荡的车马路过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市),整个城市热闹非凡,人们挤挤拥拥唯恐错过龙颜,范仲淹却不为所动,一个人闭门,仍然埋头读书。有个要好的同学特地跑来劝他:“快去看,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但范仲淹只随口说了一句:“将来再见也不晚”,便头也不抬地继续读他的书了。果然,第二年他就中了进士,这位学生就是日后北宋伟大的改革家思想家范仲淹。

宦海沉浮

应试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春,范仲淹通过科举考试,中榜成为进士。在崇政殿参加御试时,他第

一次看见年近五旬的真宗皇帝。后来还荣赴了御赐的宴席。二月的汴京(今开封市),春花满目。进士们坐跨骏马,在鼓乐声中游街:“长白一寒儒,名登二纪余”。他吟着这样的诗句,想到自己已经二十七岁。比起旁边的滕宗谅等人,年纪显得大了许多。不久,他被任命为广德军的司理参军(广德军位置在今安徽广德县一带,司理参军是掌管讼狱、审理案件的官员,从九品)。接着,又调任为集庆军节度推官(集庆军辖境位置在今安徽亳州一带,节度推官是幕职官,从八品)。他把母亲接来赡养,并正式恢复了范姓,改名仲淹,字希文。从此开始了近四十年的政治生涯。

入仕

天禧五年(1021年),范仲淹被调往泰州海陵西溪镇(今江苏省东台县附近),作盐仓监官——负责监督淮盐贮运转销。西溪镇濒临黄海之滨,镇上虽也可偶见牡丹,其荒远情景毕竟与内地不同。乍听风浪的呼啸及野鹤的长唳,范仲淹不免略觉惆怅。而仓官既属于闲差,他便暂以疏懒饮宴采自我解嘲:“卑牺曾未托椅梧,敢议雄心万里途!蒙叟自当齐黑白,于牟何必怨江湖,一醉一吟疏懒甚,溪人能信解嘲无?” 然而,他很快发现,这里有许多事情需要去做。当地多年失修的海堤,已经坍圮不堪,不仅盐场亭灶失去屏障,而且广阔的农田民宅,也屡受海涛威胁。遇上大海潮汐,甚至水淹泰州城下,成千上万灾民流离失所。官府盐产与租赋,都蒙受损失。为此,他上书给江淮漕运张纶,痛陈海堤利害,建议在通州、泰州、楚州、海州(今连云港至长江口北岸)沿海,重修一道坚固的捍海堤堰。对于这项浩大的工程,张纶慨然表示赞同,并奏准朝廷,调范仲淹作兴化县令(今江苏省兴化市),全面负责治堰。

天圣二年(1024年)秋,兴化县令范仲淹率领来自四个州的数万民夫,奔赴海滨。但治堰工程开始不久,便遇上夹雪的暴风,接着又是一场大海潮,吞噬了一百多民工。一部分官员,认为这是天意,堤不可成,主张取缔原议,彻底停工。事情报到京师,朝臣也踌躇不定。而范仲淹则临危不惧,坚守护堰之役。大风卷着浪涛冲到他腿上,兵民们纷纷惊避,官吏也惊慌失措,范仲淹却没有动,他有意看看身旁的同年好友滕宗谅,宗谅正从容不迫地评论着一段屹立的堤堰。大家发现他两人泰然自若,情绪也安稳下来。 经过范仲淹等人的努力坚持,捍海治堰又全面复工。不久,绵延数百里的悠远长堤,便凝然横亘在黄海滩头。盐场和农田的生产,从此有了保障。往年受灾流亡的数干民户,又扶老携幼,返回家园。人们感激兴化县令范仲淹的功绩,都把海堰叫作“范公堤”。兴化县不少灾民,竟跟着他姓了范。 至今兴化仍有范公祠遗址,为父老怀念。

“有客狂且淳,少小爱功名”,“风尘三十六,未做万人英”,这是范仲淹三十六岁时写的诗句。他大约至三十四、五岁才结婚,这年得了一子,并被调回京师,大理寺丞。从此,他跨入京官的行列。

服丧

仁宗天圣四年(1026年),谢氏病故。范仲淹含泪服丧,回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市)居住。当时南京留守官晏殊,已风闻仲淹通晓经学,尤长于《易经》。他邀请仲淹协助戚氏主持应天府学的教务。仲淹慨然领命,还把另一位青年朋友富弼,推荐给晏殊。 为了便于工作,范仲淹搬到学校去住。他制定了一套作息时刻表,按时训导诸生读书。夜晚,还经常深入宿舍,检查和责罚那些偷闲嗜睡的人。每当给诸生命题作赋,他必定先作一篇,以掌握试题难度和着笔重点,使诸生迅速提高写作水平。

波折

天圣六年(1028年),范仲淹服丧结束。经过晏殊的推荐,他荣升秘阁校理——负责皇家图书典籍的校勘和整理。秘阁设在京师宫城的崇文殿中。秘阁校理之职,实际上属于皇上的文学侍从。在此,不但可以经常见到皇帝,而且能够耳闻不少朝廷机密。对一般宋代官僚来说,这乃是难得的腾达捷径。

范仲淹一旦了解到朝廷的某些内幕,便大胆介入险恶的政治斗争。他发现仁宗皇帝年已二十,但朝中各种军政大事,却全凭六十岁开外的刘太后一手处置,而且,听说这年冬至那天,太后要让仁宗同百官一起,在前殿给她叩头庆寿。范仲淹认为,家礼与国礼,不能混淆,损害君主尊严的事,应予制止。他奏上章疏,批评这一计划。范仲淹的奏疏,使晏殊大为恐慌。他匆匆把范仲淹叫去,责备他为何如此轻狂,难道不怕连累举主吗?范仲淹素来敬重晏殊,这次却寸步不让,沉脸抗言:“我正为受了您的荐举,才常怕不能尽职,让您替我难堪,不料今天因正直的议论而获罪于您。”一席话,说得晏殊无言答对。 回到家中,范仲淹又写信给晏殊,详细申辩,并索性再上一章,干脆请刘太后撤帘罢政,将大权交还仁宗。朝廷对此默不作答,却降下诏令,贬范仲淹寓京,调赶河中府(今山西省西南部永济县一带)任副长官——通判。秘阁的僚友送他到城外,大家举酒饯别说:“范君此行,极为光耀呵!” 三年之后,刘太后死去了。仁宗把范仲淹召回京师,派做专门评议朝事的言官——右司谏。有了言官的身份,他上书言事更无所畏惧了。

明道二年(1033年),京东和江淮一带大旱,又闹蝗灾。为了安定民心,范仲淹奏请仁宗马上派人前去救灾,仁宗不予理会。他便质问仁宗:“如果宫廷之中半日停食,陛下该当如何”仁宗惊然惭悟,就让范仲淹前去赈灾。他归来时,还带回几把灾民充饥的野草,送给了仁宗和后苑宫眷。 这时的宰相吕夷简,当初是靠讨好刘太后起家的。太后一死,他又赶忙说太后的坏话。这种狡诈行径,一度被仁宗的郭皇后揭穿,宰相职务也被罢免。但夷简在宫廷中的因缘关系,依然根深蒂固。不久,他便通过内侍阎文应等重登相位,又与阎文应沆瀣一气,想借仁宗的家务纠纷,而废掉郭后。堕入杨美人、尚美人情网的年轻皇帝,终于决定降诏废后,并根据吕夷简的预谋,明令禁止百官参议此事。范仲淹懂得,这宫廷家务纠纷背后,掩藏着深刻而复杂的政治角逐。他与负责纠察的御史台官孔道辅等,数人径趋垂拱殿,求见仁宗面谈。他们伏阁吁请多时,无人理睬;司门官又将殿门砰然掩闭。范仲淹等人手执铜环,叩击金扉,隔门高呼质问:“皇后被废,为何不听台谏入言!”看看无济于事,大家在钢虎畔议定一策,准备明日早朝之后,将百官统统留下,当众与吕相辩论。次日凌晨,妻子李氏牵着范仲淹的衣服,再三劝戒他勿去招惹祸机。他却头也不回地出门而去。刚走到待漏院,等候上朝,忽听降诏传呼,贬他远放江外,去做睦州(今浙江建德市梅城镇)知州。接着,朝中又派人赶到他家,催促着要押他即刻离京。孔道辅等人,也或贬或罚,无一幸免。 这次至城郊送别的人,已不很多,但仍有人举酒赞许说:“范君此行,愈为光耀!”在离开谏职去浙江的路上,范仲淹心中并无悔恨,只是略觉不平:“重父必重母,正邦先正家。一心回主意,十口向天涯!”有人笑他好似不幸的屈原,他却认为自己更象孟轲:“分符江外去,人笑似骚人”,“轲意正迂阔,悠然轻万锺”!

过了几年,他由睦州移知苏州,因为治水有功,又被调回京师,并获得天章阁待制的荣衔,做了开封知府。前时一同遭贬的孔道辅等人,也重归朝廷。范仲淹在京城大力整顿官僚机构,剔除弊政,把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仅仅几个月,号称繁剧的开封府就“肃然称治”。

范仲淹看到宰相吕夷简广开后门,滥用私人,朝中腐败不堪。范仲淹根据调查,绘制了一张“百官图”,在景祐三年(1036年)呈给仁宗。他指着图中开列的众官调升情况,对宰相用人制度提出尖锐的批评。吕夷简不甘示弱,反讥范仲淹迂腐。范仲淹便连上四章,论斥吕夷简狡诈。吕夷简更诬蔑范仲淹勾结朋党,离间君臣。 范、吕之争的是非曲直,不少人都看得分明。偏偏吕夷简老谋深算,善于利用君主之势而最终取胜。仁宗这年二十七岁,尚无子嗣。据说范仲淹曾关心过仁宗的继承人问题,或许谈论过立什么皇太弟侄之类的事。这事虽出于兴旺宋廷的至诚和忠直之心,却不免有损仁宗的自尊。加以吕夷简的从旁中伤,范仲淹便被递夺了待制职衔,贬为饶州知州。后来几乎又贬死岭南。 台官韩渎为迎合宰相意旨,请把范仲淹同党的人名,写成一榜,张挂于朝堂。余靖、尹洙、欧阳修等人,因为替范仲淹鸣不平,也纷纷被流放边远僻地。从此,朝中正臣夺气,直士咋舌。

范仲淹

这次到都门外送范仲淹的亲朋,已寥寥无几。但正直的王质,却扶病载酒而来,并称许“范君此行,尤为光耀!”几起几落的范仲淹听罢大笑道:“仲淹前后已是三光了,下次如再送我,请备一只整羊,作为祭吧!”第二天,有人警告王质说,他昨日送范仲淹的一言一动,都被监视者记录在案,他将作为范党被审查。王质听了,毫无畏色,反引以为荣。

五十岁前后,范仲淹先后被调到润州(今江苏镇江一带)和越州(今浙江绍兴一带)作知府。这时,一桩重大事件震动了全国,也改变了他的命运。

戍边

原来住在在甘州和凉州(今甘肃张掖、武威)一带的党项族人,本来臣属于宋朝。从宝元元年(1038年)起,党项族首领元昊,突然另建西夏国,自称皇帝,并调集十万军马,侵袭宋朝延州(今陕西延安附近)等地。面对西夏的突然挑衅,宋朝措手不及,朝廷内有的主攻,有的主守,吵成一团,宋仁宗也举棋不定,莫衷一是。边境上更是狼狈,由于三十多年无战事,宋朝边防不修,士卒未经战阵,加上宋将范雍无能,延州北部的数百里边寨,大多被西夏军洗劫或夺去。仁宗与吕夷简商议,派夏竦去做陕西前线主帅;又采纳当时副帅韩琦的意见,调范仲淹作副帅——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后来又把尹洙也调至西线。

五十二岁的范仲淹,先被恢复了天章阁待制的职衔,转眼间又荣获龙图阁直学士的职衔。进京面辞仁宗之后,范仲淹便挂帅赶赴延州,仕途上的艰辛蹉跎使他早已霜染鬓发,但是忠心报国的热忱却不减当年。范仲淹亲临前线视察,他发现宋军官兵、战阵、后勤及防御工事等,各方面都颇多弊端;如不改革军阵体制,并采取严密的战略防御,实难扭转战局。韩琦的看法却不同,他低估了西夏军优势,并激于屡受侵扰的义愤,主张集中各路兵力,大举实行反击。夏竦为请仁宗批准反攻计划,派韩琦和尹洙兼程回京,得获仁宗诏准后,尹洙又奉命谒见范仲淹,请他与韩帅同时发兵。范仲淹与韩、尹虽为至交,却认为反攻时机尚未成熟,坚持不从。尹洙慨叹道:“韩公说过,‘且兵须将胜负置之度外’。您今天区区过慎,看来真不如韩公!”范仲淹说:“大军一发,万命皆悬,置之度外的观念,我不知高在何处?”

庆历元年(1041年)正月,韩琦接到西夏军侵袭渭州(今甘肃平凉一带)的战报。他立即派大将任福率军出击。西夏军受挫撤退,任福下令急追。直追至西夏境六盘山麓,却在好水川口遇伏被围。任福等十六名将领英勇阵亡,士卒惨死一万余人。韩琦大败而返,半路碰上数千名死者的家属。他们哭喊着亲人的姓名,祈祷亡魂能跟着韩帅归来。韩琦驻马掩泣,痛悔不迭。

范仲淹的战略防御,并非单纯或消极的防守措施。他初至延州,便全面检阅军旅,并实行了认真的裁汰和改编。他从士兵和低级军官中提拔了一批猛将,由当地居民间选录了不少民兵;又开展了严格的军事训练。按军阶低高先后出阵的机械临阵体制,也被他取缔,改为根据敌情选择战将的应变战术。在防御工事方面,他采纳种世衡的建议,先在延北筑城;后来又在宋夏交战地带,构筑堡寨。对沿边少数民族居民,则诚心团结,慷慨优惠,严立赏罚公约。这样,鹿延、环庆、泾原等路边防线上,渐渐屹立起一道坚固的屏障。庆历二年(1042年)三月的一天,范仲淹密令长子纯佑和蕃将赵明,率兵偷袭西夏军,夺回了庆州西北的马铺寨。他本人,又随后引军出发。诸将谁也不知道这次行动的目的。当部队快要深入西夏军防地时,他突然发令:就地动工筑城。建筑工具事先已经备好,只用了十天,便筑起一座新城。这便是锲入宋夏夹界间那座著名的孤城——大顺城。西夏不甘失利,派兵来攻,却发现宋军以大顺城为中心,已构成堡寨呼应的坚固战略体系。

从大顺城返回庆州的途中,范仲淹觉得如释重负。头年,在延州派种世衡筑青涧城,东北边防已趋稳定。西夏军中私相戒议的话,也传到他的耳朵里。他们说“不能轻易攻取延州了,如今小范老子胸中有数万甲兵,不似大范老子那般好对付”。现在庆州北部的边防,也大体接近巩固。只是他自己的身体,却感到十分疲乏。此刻正是暮春季节,山畔的野花刚刚开放。如果是在江南,早已百花烂漫了。他随口吟起四句诗:“三月二十七,羌山始见花;将军了边事,春老未还家。”

转眼又是夏去秋来.范仲淹为了严密防务,不能不赴大顺城等处踏勘。他今年已逾五十四岁,满头白发,在朔风中摇曳,望望天空南飞的大雁,心中有无尽的感慨。深夜失眠,他便挑灯填起词来,一连数阕《渔家傲》,都以相同的四个字开头: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还采取了一些办法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宋朝皇帝的诏旨中曾规定了各级将领统率军队的数目,若遇敌侵犯,地位低的军官就带军队先行出阵抵御。范仲淹说:“战将不选择适当的人,只以官阶高低作为出阵先后的标准,这是自取失败的办法。”于是,他认真检阅了延州的军队,淘汰了一批怯懦无能的将校,选拔了一批经过战火考验的有才干的人代替他们。他又淘汰老弱,选择18000名合格士兵,把他们分成6部,让每个将领统率3千人,分别予以训练,改变了过去兵将不相识的状况,临战时根据敌军多寡,调遣他们轮流出阵抗敌。

范仲淹又积极召募士兵。因为原来守边的大都是从内地调来的已经腐化的禁军,这批人既不耐劳苦,又因久戌思乡,斗志不高,而从本地人民中召募士兵,熟悉山川道路,强悍敢战,又因保卫家乡,斗志较强。精练士卒,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此外,范仲淹能以身作则,将士没喝上水他从不说渴,将士没吃上饭他从不叫饿,朝廷赏赐给他的金帛都分发给将士。范仲淹赏罚分明,奖励勇猛杀敌的士兵,提拔重用立功的将领,对克扣军饷的贪污分子则当众斩首,毫不留情。这样,在范仲淹的率领下,西北军中涌现出许多像狄青、种世衡那样有勇有谋的将领,又训练出一批强悍敢战的士兵,直到北宋末年,这支军队仍是宋朝的一支劲旅。

在范、韩等人苦心经营下,边境局势大为改观。这时,西夏国内出现了各种危机,西夏军将领中间,也矛盾重重。至庆历二年以后,边界自西夏向宋朝投诚的人,已陆续不断。宋夏两国的百姓,都希望尽快停止军事行动。双方议和的使节,也开始秘密往返于兴庆府(今银川市)与汴梁之间。庆历四年(1044年)双方正式达成和议。宋夏重新恢复了和平,西北局势得以转危为安。

庆历新政

从元昊叛宋起,宋军的边防开支便突然膨胀起来。政府为了扩大收入,又不得不增加百姓负担。于是,包括京城附近在内,各地反抗朝廷的暴动与骚乱,纷然而起。庆历三、四年间(1043—1044年),急待稳定政局的仁宗皇帝,似乎显得格外开朗和进步。他将西线的三名统帅——夏竦、韩琦和范仲淹,一同调回京师,分别任命为最高军事机关的正副长官——枢密使、枢密副使;又扩大言官编制,亲自任命下三、四名谏官——欧阳修、余靖、王素和蔡襄,后来号称“四谏”。 “四谏”官一声奏言,撤掉了略无军功的夏竦,以杜衍和富弼为军事长官。“四谏”官又一声奏言,彻底罢免了吕夷简的军政大权。“四谏”们第三声奏论,则驱逐了副宰相王举正,以范仲淹取而代之。面对这前所未有的出色班底,石介喜出望外。他写诗赞颂说:举擢俊良,扫除娇魅!提升众贤,就象拔茅一样,大批群起,驱逐奸邪,就象切掉鸡爪一般,永难长续。

庆历三年(1043年)九月,仁宗连日催促范仲淹等人,拿出措施,改变局面。范仲淹、富弼和韩琦,连夜起草改革方案。特别是范仲淹,认真总结从政28年来酝酿已久的改革思想,很快呈上了著名的新政纲领《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了十项改革主张。

《条陈十事》写成后,立即呈送给宋仁宗。宋仁宗和朝廷其他官员商量,表示赞同,便逐渐以诏令形式颁发全国。于是,北宋历史上轰动一时的庆历新政就在范仲淹的领导下开始了,范仲淹的改革思想得以付诸实施。 新政实施的短短几个月间,政治局面已焕然一新:官僚机构开始精简;以往凭家势做官的子弟,受到重重限制;昔日单凭资历晋升的官僚,增加了调查业绩品德等手续,有特殊才干的人员,得到破格提拔;科举中,突出了实用议论文的考核;全国普遍办起了学校。

范仲淹还主张,改变中央机关多元领导和虚职分权的体制,认真扩大宰臣的实权,以提高行政效率。为了撤换地方上不称职的长官,他又派出许多按察使,分赴各地。按察的汇报一到,贼官姓名就从班簿上勾掉。富弼看他一手举簿、一手执笔,俨若无情的阎罗判官,便从旁劝谕:“你这大笔一勾,可就有一家人要哭!”范仲淹回答说:“一家人哭,总该比几个州县的人哭好些!”

改革的广度和深度,往往和它遭到的反对成正比.大批守旧派的官僚们,开始窃窃私议。御史台的官员中,已有人抨击某些按察使——说什么“江东三虎”、“山东四伥”。范仲淹在边防线上的几员部将,也遭到秘密的调查,并遇到许多麻烦。欧阳修等“四谏”,企图撵走这些保守派的爪牙,另换几名台官。但他们很快发现,台官背后,掩藏着更有权势的人物。欧阳修本人,反被明升暗撤,离京出使河东。范仲淹预感到,事情绝不象石介颂扬的那么简单:改革路上,隐患重重;新政前程,也岌岌可危。

庆历四年(1044年)仲夏时节,台官们忽然声称破获了一起谋逆大案。该案直接涉及的,是石介和富弼。仁宗不信会有这等事情。石、富二位,更觉莫名其妙。但是,台官却有石介给富弼的亲笔信件作证;而信中又隐然有废黜仁宗之意。石介对此,矢口否认.富弼未及辩诬,先已惶恐不迭。其实,此事纯为夏竦一手制造。从他被撤去枢密使职、并被石介斥为“奸魅”时起,便秘密买通婢女临摹石介的手迹。该婢临写之功,已非一日。

此案一兴,蜚语四起。后来,甚至牵连到范仲淹改革的诚意,乃至扩大相权的居心之类。宋仁宗虽然对这件事未必全信,但看到反对革新的势力这么强大,他开始动摇了,这时,宋夏之间已正式议和。政治危机,也大略消弭。仁宗对于改革的兴致,已渐冷漠和淡释。富弼为了避嫌,请求出使边地。范仲淹也自知无趣,带职去视察河东与陕西。

宰相章得象和副相贾昌朝,当初曾附和过范仲淹的新政。但在实际执行中,他们却阳奉阴违。待到新政受挫,革新派遭诬,他们便立即转向。范、富离京之后,他们索性与保守势力联合,对范仲淹等人落井下石;并通过台官,制造新的冤案,将在京的革新人物一网打尽。

庆历五年(1045年)初,曾慷慨激昂,想励精图治的宋仁宗终于完全退缩,他下诏废弃一切改革措施,范仲淹和富弼被撤去军政要职。实行仅一年有余的各项新政,也先后纷纷取缔。京师内外的达官贵人及其子弟,依旧歌舞喧天。范仲淹革除弊政的苦心孤诣,转瞬间付之流水。他被调作邠州(今陕西彬县一带)知州,准备为这范氏祖先的发祥地,做些力所能及的好事,以施展自己的抱负。

逝世

这年冬天,范仲淹已近五十八岁。边塞的严寒威胁着他的健康,他被允许移到稍暖的邓州(今河南省邓州市)做知州。此时,富弼已贬至青州,欧阳修贬去滁州(今安徽省滁县等地),滕宗谅贬在岳州(今湖南省岳阳一带),尹洙则流窜筠州(今江西省高安附近),并备受凌辱。范仲淹经过申请。把尹洙接到邓州来养病,尹洙临终,极为贫困,他笑着告诉范仲淹:“死生乃是正常的规律。既无鬼神,也无恐惧。”

皇祐元年(1049年),范调往杭州作知州。他出资购买良田千亩,让其弟找贤人经营,收入分文不取,成立公积金,对范氏远祖的后代子孙义赠口粮,对婚丧嫁娶也均有资助(有俸禄的官员除外),这种善举感动天下,全国范姓人民视范仲淹为圣贤而敬之。

皇祐三年(1051年),范仲淹又移任青州。这里的冬寒,加重了他的疾病。第二年(1052年)调往颍州,他坚持扶疾上任。但只赶到徐州,便在五月二十日(6月19日)溘然长逝,享年六十四岁。这时范仲淹积蓄已尽。一家人贫病交困,仅借官屋暂栖,略避风雨。范仲淹死讯传开,朝野上下一致哀痛。包括西夏甘、凉等地的各少数民族人民,都成百成千地聚众举哀,连日斋戒。凡是他从政过的地方,老百姓纷纷为他建祠画像,数百族人来到祠堂,像死去父亲一样痛器哀悼。范仲淹死后没有选择葬在苏州,而是选择了河南洛阳伊川。据说一方面其母改嫁无法入苏州安葬,一方面他是效仿唐代三朝居相的姚崇。另一个原因乃范的先祖是汉代的清诏史汝南范滂,他的十代祖范履冰在唐武则天时曾任宰相。所以范仲淹曾在给兄信中说过:“我本北人,北人淳厚。”他葬伊川后,长子范纯佑、次子范纯仁(任过宰相)、三子范纯礼和四子范纯粹及九孙、六曾孙也葬在他夫妇周围。

我也很喜欢这部小说 女主第一次穿越是在公司加班好奇的打开了梳妆盒结果穿越了 男主那时候还很小女主刚好有巧克力就给了男主 还告诉男主自己是仙女 第二次穿越的时候男主正要借着娶妻篡位夺权 第三次的时候女主在现代已经结婚了 穿过去之后男主已经比女主大了女主被男主囚禁酒后乱性女主怀了 孩子后来女主生了孩子 (不记得怎么了)回去了 后来因为想孩子穿过去一次 最后一次穿回去的时候他的儿子篡位她见到男主 男主说只要她想要的他都给包括把皇位给她儿子 让她回去不要再来了 结局是女主和家里人去大理旅游看到了一个和她一模一样的雕像连耳环也一样 女主就把耳环取下来放在雕像下面 求女主名字

  市场机会对于企业的生存至关重要,无论对于初次创业者还是二次创业者,能不能找到产品市场更是直接决定了创业企业的生死。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传奇女性创业家相关 文章 。

案例1:一位自强女性的创业传奇

 丈夫和儿女都是国家干部,她却放弃安逸的生活,白手起家,备受艰辛,十年赚得千万身价。如今,她的公司所研制生产的电力配件产品在国家重点工程中屡见不鲜,并打入国际市场;她与北京供变电设备公司共同投资15亿元兴建的河南兰兴电力机械有限公司目前生意红火。

 她就是河南兰兴电力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焦作市人大代表、温县政协委员王素兰。

 她的创业风雨路

 如果你到温县的“聚宝盆”——温县工业集聚区,首先看到的是引人瞩目的“1号种子”企业——河南兰兴电力机械有限公司。它是从事设计、生产、销售、租赁、维修、线路施工机具的专业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电力线路施工设备开发制造基地。王素兰做梦也没有想到,做了30年普通钳工下岗后竟会走上创业路,一路风雨艰辛之后,走出今天的宽广大道——从最初的小作坊到今天亿元企业。

 家里的钱越来越少

 上世纪80年代末,没上过学的王素兰是一家国有企业的一名普通钳工;丈夫时任另一家国有企业厂长,生性耿直,廉洁奉公。因为上有双方父母,下有几个孩子,夫妻俩辛辛苦苦二十载积蓄却极少。1986年,王素兰所在厂要建职工家属房,拿到指标的王素兰面对2000元预交房款发愁了:到哪儿去筹集那么多钱看着妻子愁眉不展,丈夫心疼地劝她:“这房咱不要吧,儿女大了要办喜事,老人们又快到了花钱的时候……”王素兰半天无语。是啊,老小都等着要钱花,可儿子结婚没房也不行啊!

 事有凑巧,几天后,王素兰去看望一位朋友,闲谈中得知她在家加工口罩,1个月下来能赚100多元。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王素兰留心琢磨着摊在桌上裁好的口罩,一回到家,她顾不得做饭就比划着照做,心灵手巧的她一会儿就做好一个。加工口罩赚钱!第二天,说干就干的王素兰随即到批发市场买来材料,白天上班,晚上在家里熬夜加工口罩。1个月后,数着卖口罩赚来的200多元钱,王素兰兴奋地对家人说:“咱盖房有门了!”

 几年后,王素兰用加工口罩赚来的钱为儿子挑了块廉价地皮建了新居。其中有块13分地的斜角。王素兰把这13分地留下来作空地,其余用来盖房。谁料,就在房子快建好时,她的脚因一次工伤被砸成了骨折。

 王素兰勉强在家歇了几十天便重返岗位,可只站了半天一条腿便肿得厉害。在家里人百般相劝下,16岁就参加工作的王素兰含泪办理了工伤退休手续。加工口罩活也停了下来。她乐于助人在厂里出了名。尽管退休在家,仍不时有亲戚朋友上门央求她做些机械加工活儿。时间一久,身体康复后无所事事的她又不甘心几十年钳工手艺荒废,便在家里13分空地上搭了间机件加工小作坊,整天替人加工机件,一个月竟有几百元甚至上千元收入。赚来的钱被王素兰全部用于购买设备,她还不时向丈夫、儿女伸手借款。每次借款,她对丈夫信誓旦旦:“不出三个月,100元一定还你!”可从不能兑现。看丈夫缩紧了“银根”,王素兰无奈向儿女们求援,索要“小费”用于发展自己的事业。丈夫对儿女们说:“你妈把家倒腾空了,以后,给她的生活费不能超过20块钱!”

 因王素兰制作的机件价格低、质量好,找上门的客户越来越多。设备投入大,小作坊更拥挤,家里的钱却越来越少。

 她的名气越来越大

 偶然一次机会,在某公司当采购员的一个温县老乡让王素兰加工一批油泵配件。看对方应允的价钱可观,王素兰没日没夜加工了几个月,货顺利发过去了,对方却几次以价格下跌为借口将货款一拖再拖。最后对方竟将最初的每台160元降到60元,因为没有周转资金,王素兰只得忍痛答应。然而,几次催款却仍未果。王素兰一气之下只身千里迢迢摸到该公司仓库,一眼看到了自己生产的配件。当得知配件每只购进价格160元时,她拿着随身携带的配件找到公司负责人说:“我能生产这样的产品,价格却比你们低得多。”对方不屑地说:“个人生产的产品我们不敢要。”王素兰笑了笑说:“其实你们花大价钱买来的就是我的产品……”

 几经曲折,这批配件货款最终全部收回。这件事让王素兰得到一个启示,要赚回更多的利润必须找市场。

 王素兰决定忍痛先关闭小作坊,往外跑市场。丈夫和儿女反对了:“在小县城,一年能赚1万就是高收入,你都50多岁了,还指望能成啥气候。”要强的王素兰花了10块钱买了张塑料布上路了。北京、上海……全国大中小城市大大小小的企业,没出过远门的王素兰挨门 拜访 ,索要名片。她白天啃着干馍马不停蹄找市场,为省下1元钱徒步几公里,晚上铺上塑料布在火车站打地铺,日夜兼程,几天时间就转遍整个东北。酷暑严冬,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火车站留下她风尘仆仆的身影。3年的 市场调查 ,让王素兰尝遍了创业艰辛。但汗水和泪水却为她叩开了市场。一些厂家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了王素兰利润极低的订单。活忙不过来,她又招来几名下岗工人一起干。作坊太小了,她又租了临路的空地建起了工厂。要做事先做人,没什么 文化 的王素兰始终认得这个理儿。一次,一家企业急需加工一批配件,王素兰刚接过订单又恰逢原材料上涨。当她如期送货时,对方感激之余提出要为产品补差价,被王素兰婉言谢绝了。靠着诚实守信,许多厂家主动和她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王素兰的工厂赚钱甚微,名气却越来越大,眼界越来越宽。她把目光由单一的模具加工开始投向生产电力线路配件设备,企业正式命名为温县电力机械配件厂。一次,温县一家企业到南方一批发市场购买电力配件设备,对方惊讶地说:“你们温县不是有个王老太吗我们都是从她的厂里购买的产品……”

 她的心气越来越高

 王素兰的心气更高了,她还想研制生产自己的主打产品,但选什么产品,她心里没底。

 1990年,河南送变电公司的一位客户找到王素兰,原来3年前他让人着手研制的配件迟迟未成功。王素兰只用了1个多月就研制成功了。对方感激之余,诚心建议她生产一种市场热销的钢丝绳。经过市场调查,全国生产这种钢丝绳的厂家极少,利润可观。但一台法国进口的钢丝绳生产设备要价就是上百万元。王素兰决定自己研制生产设备。丈夫笑她异想天开,她淡然一笑,跑到省城请教专家。几个月苦苦研究,王素兰只花了几万元就研制了出质量相当的设备,并且一次性试生产成功,产品一上市就有人上门订货。一次,一位外地客户愿意花几十万元买下设备,被她一口拒绝。出卖设备就等于出卖了市场,在商海中摸爬滚打多年的王素兰已有了自己的生意经。

 1991年,王素兰的配件厂开始对全国各地批量生产,送货又成难题。王素兰挤出5000元买了辆二手货车,也让她经历了半夜抛锚、红绿灯前意外熄火等无数尴尬。在送货途经安徽铜陵市时,货车刹车失灵,意外闯进路旁刚收割过的稻田。当地人索要赔偿,急等送货的王素兰挨家挨户赔钱。折腾到半夜,货车终于被放行了。可半路却发现混乱中有人偷去了车厢里装有旅费、证件、客户联系簿的公文包,那可是命根子啊!王素兰含泪让司机调转车头回村哀求,最终找到了只剩证件的包。

 多少次疲惫不堪地蹲在滴水的屋檐下打盹,王素兰不记得了,可她的 故事 却被业界传为佳话。

 创业路越走越宽,就在王素兰正为厂地太小发愁时,机遇出现了:离自己工厂不远的一个县办木器厂要公开进行拍卖。要还是不要王素兰举棋不定:自己已经58岁了,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深知妻子心思的丈夫鼓励她:“想往大处干就干吧,我们全家人都支持你。”

 就这样,靠着银行贷款,王素兰120万元买下了县办木器厂。她又有了新的目标:将电力配件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时间已是1998年。王素兰先后自行研制生产了 编织 机、离心浇铸机等电力配件生产设备,仅此一项就为公司节约资金近百万元。而王素兰的身价此时已达数千万。

 王素兰的公司已驶入发展快车道,集纳了多名专业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先后有100多名下岗工人在此就业,公司也因此被当地政府授予“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先进单位”和“下岗再就业先进单位”。王素兰把职工看作朋友和家人,谁家有红白喜事,谁家有困难,她总是亲自登门探望。公司一位老师傅的孩子得了重病,王素兰为其送去1万元钱解难。老师傅感激得老泪纵横。而王素兰却真诚地说:“钱是用来为人服务的,人哪能光为钱活着呀!”就是这种心态,几年来,她先后多次投身公益事业。闻听四川汶川县发生8级大地震,她捐了几十万元爱心款。

 短短几年时间,王素兰先后开发了纺织型防扭钢丝绳、系列液压牵引机、液压张力机、系列MC尼龙滑车、光缆滑车、钢丝绳线盘等十多种输配电线路施工设备,产品质量达到SD165-87/DL/T685-1999/DL/T875-2004等国家电力行业相关标准要求,并经国家电力建设研究所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合格,2003年又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产品不仅畅销全国各地,而且部分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在阳淮线、洛郑线、龙政线等“西电东送工程”和“农网、城网改造工程”输配电线路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二滩工程、小浪底工程、三峡工程等国家重点电网建设和农网、城网电力线路改造工程作出了巨大贡献。

 为了公司的长足发展,2004年,王素兰又作出决定,和北京供变电设备公司共同投资15亿元,在温县工业集聚区1号地兴建河南兰兴电力机械有限公司,实施系列成套输变电工程施工设备项目,工程分两期实施。目前,该公司占地面积达2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总资产达13亿元。拥有全自动防扭钢丝绳编织机30台,MC尼龙滑轮浇铸机6台,机加工及试验检测设备180多台(套),建立了国内一流的牵张设备试验检测维修中心。企业连续多年被授予“诚信企业”“质量信得过单位”“纳税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王素兰成功了。她这样 总结 走过的路:每一步都洒着眼泪。王素兰的创业传奇感动了人们,也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她作为焦作市人大代表,温县政协委员,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投身公益事业,在社会上树起了良好的口碑。

案例2:民国传奇女企业家董竹君

 她叫董竹君,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她曾是民国初年四川省副都督夏之时的夫人,又是中国第一代女企业家,闻名全国的上海锦江饭店的创始人。

 1919年至1929年期间,董竹君先后在成都少城将军街、东胜街生活过十年时间。

 离开青楼 嫁给四川省副都督

 董竹君是上海人,生于1900年。在她13岁时,因家道贫寒,被父亲典当到青楼作“小先生”,就是只卖唱不卖身。她天生丽质,美艳清纯,不久就小有名气。1914年,董竹君不甘心这样的生活,一心想逃出虎口。不久她结识了革命党人夏之时,夏之时经常来这里坐坐,听董竹君弹唱。接触多了,相互产生了感情。

 此时,夏之时的包办婚姻的夫人因肺病而去世,夏提出要帮助董竹君重新走上新的生活的想法,董竹君自是欢喜,她对已是四川省副都督的夏之时提出三个条件:1、不做小老婆;2、结婚后送到日本求学;3、将来从日本读书回来,组织一个好的家庭,你管国家大事,我当你的内助。夏全部应允。

 在夏之时的安排下,董竹君离开了青楼。她15岁和夏结婚。婚后几天,董竹君就随丈夫去了日本。到了日本,董竹君开始补习日文。一年后,大女儿国琼出世了。那时夏之时忙于事务,顾不上照顾家庭,董竹君又要学习,又要带孩子,日子过得十分忙绿。在孩子3岁的时候,夏之时随着时局的需要,带着妻女回到四川合江老家。老家是个封建大家庭,各种旧式礼仪很多,而且人多复杂,对这个留洋的新式女人看不惯,董竹君在老家过得非常压抑、心情忧郁。

 安居少城 夫妻俩日子很闲适

 1919年,董竹君终于可以摆脱纷繁的大家庭了。她随夏之时迁居到了成都。在成都,他们先租赁将军街(当时还叫猫猫巷)一座小独院居住,后觉得将军街的房屋比较狭窄,就出资一万元(当时货币),向一位富绅买进了东胜街一个大院子,将将军街的院子栽菜、养猪、养马。

 东胜街大院住宅,占地约三亩,大小房屋二十多间,是一座四进院。那时的将军街并无几家人家,街上翠柏成行,美不胜收。住在这样的环境之中,董竹君常常在这两条街上散步,心中好不快活。

 董竹君很喜欢法国女人的开朗、潇洒。她打听到成都平安桥有座法国修道院,亲自前往联系,请院里的法国修女教自己法语。修女很喜欢这位聪明的中国女人,每次董竹君去学习都认真、耐心地教授。

 这时的夏之时因时局不稳定,下野不从政了,他天天在家栽花种竹、养鸟养马。董竹君每天从法国修道院学习法文回来,有时候在院子里复习功课,有时候帮助丈夫剪剪枝叶、修修花草。这样悠闲自在的生活过了两年,董竹君正打算赴法 留学 时,怀孕了。生孩子后,一时脱不开身,只好放弃了到法国留学的愿望。夏之时后来在包家巷租房创办了锦江公学,每天忙自己的事情。

 不久锦江公学因兵荒马乱停学了,家里一时收入减少,夏之时在1922年,将东胜街这座大院子以二万八千元的价格出售给杨森部下。他们全家又搬回重新翻建的将军街居住。以卖房子的钱,在梓潼桥、新华街购进和新建共一百多间店铺出租,供全家开支。

 为了翻新将军街的住宅,夏之时和董竹君都亲自过问,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设计并反复修改,院内的一瓦一屋、一花一树都倾注了她的心血。

 房子建好董竹君搬过来后,对房子很是满意。在将军街寓所,董竹君在这里生下了女儿国璋、儿子大明。

 突患疾病 被都督母亲所救

 生女儿国璋时,还有一段惊险的故事。1922年夏初,董竹君突然卧床不起,经中西医治疗数月不见成效。全家人都愁容满面,亲友们都认为这是干血痨病,命在旦夕。这件事被成都都督尹昌衡的母亲知道了,尹母懂一点医术,就乘坐轿子看望董竹君,一诊脉尹母说,什么干血痨病,是怀孕了,因连生二胎(国琇、国瑛),加上家务劳累,是血亏、胎儿不能正常生长,只要连服安胎药、增加营养、补血调理,是可以保胎的。按照老人的嘱咐,董竹君连服药物两个多月,果然有了怀孕的迹象,足月后生下了女儿国璋。

 生儿子大明,也有一段故事。1926年旧历正月初五,是董竹君的生日前晚,亲友们都来祝贺,宾客吃完宴席后又继续打牌。董竹君已经临产,不能陪客人玩耍,但又不能扫客人的兴,就一个人悄悄乘轿子来到四圣祠英国人办的医院,住了进去。第二天一早,家里人不见董竹君,急坏了,夏之时赶紧派人到处寻找,还好梅香丫头在四圣祠医院找到了董竹君,一家人才放心下来。过了一天的早上,儿子大明出生了,这是董竹君生了四个女儿后,才有了一个儿子,全家人都爱如宝贝,异常高兴。夏之时给孩子取名“大明”是按照排行取名,乳名为“和尚”,意思是祝愿孩子无灾难。

 胸怀大志 沪上创办知名企业

 董竹君是一个非常有志向的人,她常常到祠堂街一个新开的书店订购新书和报刊,接受到新的思想和 教育 。她想开办一个女子织袜厂,招收女工,帮助女人走向社会。于是,她计划并实施将后院的马厩、猪圈全部拆除,在院子里修了几间厂房,买了几台织袜机,办起了“富祥女子织袜厂”,厂门设在东胜街。附近住的女子都纷纷报名,一时生产火红。

 这家女子织袜厂在成都是第一家,当时董竹君家的客人都赞扬道:你们家里前面是朗朗读书声,后面是唧唧的织机声,真是了不起的家庭。

 1926年,董竹君在隔街的桂花巷租房创办“飞鹰黄包车公司”,从上海接来父母帮助经营。

 董竹君的父母每天起早睡晚,从不怠慢。董竹君也是每天天麻麻亮就起床到公司,把板凳放在门口,站在板凳上高声给黄包车夫讲话,教导他们怎样注意出汗后不要着凉,避免生病,对待顾客要客气热情,车身保持干净……

 当时,董竹君这家公司的管理学习了国外的一些 经验 ,公司车租低,车子的 修理 费、车夫的制服费都由公司出钱,车夫得病、受伤,也由公司负担医药费,有时车夫付不出租车费,还可以减免或分期付清。因此,车夫都愿意拉“飞鹰”的车子,公司的生意很是兴隆。

 可好景不长,1929年春,四川局势混乱,各路军队招兵买马、扩充势力,设立造币厂,造成币值贬值,百业萧条,人心惶惶。董竹君痛下决心,关闭了这两家公司和工厂。

 不久,因丈夫夏之时在上海,董竹君想到孩子的教育问题,父母也要回上海去,她告别了成都、告别了居住十年的将军街、东胜街,带着双亲、子女回上海去了。

《中华姓氏大辞典》收入的姓氏多达11969个,其中单字姓5313个,双字姓4311个;三字姓1615个,四字姓571个,六字姓22个,七字姓7个,八字姓3个,九字姓1个。但常用的是“百家姓”,百家姓最开始收集的姓氏只有411个,后来增补到504个,单姓444个,复姓60个。《百家姓》对中国姓氏的传承以及文字的认识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据文献记载,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制度,且不同的姓氏有不同的出处。

姓氏:标示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在姓氏出现之前,人们用什么来标示自己的家族和身份?德国东方学家马克斯·缪勒在《献给神话学》中说:一个图腾,开始是一个氏族图腾的标记,而后是部族的名字,而后是部族祖先的名字。这里的“名字”,其实就是“姓”。

中华古姓的最初来源,是基于“天道”的原始宗教崇拜、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所谓“天道”,即一切事物皆有的规则。原始图腾崇拜是中华古姓的根源。大量古代文献佐证了这一观点。

姓产生后,世代相传,一般不会更改,比较稳定,而氏则随着封邑、官职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会有一个人的后代有几个氏或父子两代不同氏。姓氏与人名一起构成了一个人的姓名。“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秦汉以来,姓氏合为一体。中国的姓氏繁多,“百家姓”的说法, 就是姓氏很多的一种表达而已,而不是说就只有100个姓。经过数千年历史沧桑的变化与累积,

中国人的姓氏简直五花八门,无不为姓。比如,天体气象(姓天、日、月、星、风、云、雷、虹等);地形地貌(姓山、河、江、海、石、沙 等);动物、植物(姓马、牛、羊、龙、虎、熊等);朝代名称(姓商、周、秦、汉、魏、吴等) 等;军制官衔(姓军、师、帅、尉、司马、司徒等);食物用具(柴、米、火、钟、席、盘等) ,千奇百怪的姓,总都是缘于一定的地域、历史和文化。有了姓氏,便有了人们对姓氏文化的研究。自从宋朝有了第一本《百家姓》,类似姓氏读物就逐渐多起来,后来又有了《新编百家姓》、《郡望百家姓》、《千家姓》等等。

中国人到底有多少姓据《中国姓氏的文化解析》一书作者王泉根教授的统计,宋代初年的《百家姓》一书,共收集了442个单姓,61个复姓,共计为503姓。明代陈士元编的《姓镌》共收录单姓、复姓3625个。1978年,有关部门通过户籍部门和邮电部门对七大城市汉字姓氏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后,所得姓氏总数为2587个。1984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阎福卿等编写的《中国姓氏汇编》一书收集单姓、复姓共计5730个。而台湾学者王素存写的《中华姓府》收集到的古今汉字姓氏又多达7720个。1996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又出版了由袁义达 、杜若甫编著的《中华姓氏大辞典》,共集录我国古今有文字记载的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姓氏则又多达11969个,其中单字姓5327个,双字姓4329个,三字姓1615个,四字姓569个,五 字姓96个,六字姓22个,七字姓7个,八字姓3个,九字姓1个,此外还有异译、异体字姓氏3136个。据说,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姓氏数量的最新统计,也是最多的统计。

但即使这个数字,恐怕也难说是很准确的,中国的姓氏数量可能比我们要统计到的多得多。 就是《中华姓氏大辞典》的作者在他们的调查中也发现,在民间还有一些未见诸姓氏专著的 姓氏,有的姓,是各种字典里都找不到的字,如SX(B-5HT6”SS山丘SX) (音“亚”),在辽宁省昌图县民间就发现 不止一个家庭是这个姓。还有的姓在字典中有此字,但不作姓氏解释,而且读音也不同,如姓束(音“辣”),陕西省安禄县就有分布。其他罕见的姓氏还有漏、误、箫、庙、蜜、汗、 味、以、露等。此外还有一些在姓氏专著和汉语字典中都未曾见过的复姓,如“辜高”、“ 张简”、“相里”、“相望”等。

毫无疑问,中国是一个幅员广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国家,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经过了一次又一次民族大融合,以汉民族人口为最多的中华民族,本身就是一个多民族的融合体。姓氏作为文化的产物,由于不同地域、历史时期和不同的风俗文化的阻隔,一方面有的姓氏还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很多姓氏很难在一些姓氏专著中搜集到和统计到。我们中华民族至今有多少姓,或者说目前有多少姓,只有留待在以后的人口普查中去进一步落实 了。先秦社会是从氏族社会发展而来的,还保留有大量的氏族社会特性,直到西周时所谓“平民”的政治地位都很高,他们是“国人”,所谓“大师维垣”(《诗经·大雅·板》),指的就是这些国人是国家的军事基石,有人也认为这是在当时“大都不城”的情况下,国人就是周天子的军事屏障。而且当时还是宗族社会,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平民有完整的宗族体系,平民都生活在宗族之中,特别是井田制下生产生活都是在一起的,没可能不知道自己的姓氏。

其次,姓、氏在当时都是有特定用途的。比如姓就在婚姻中起关键作用,先秦强调“同姓不婚”,同一个姓的人是不能结婚的,这明显是为了优生优育考虑。所以才会有“秦晋之好”“齐国女儿不愁嫁”等说法,因为它们一个是嬴姓,一个是姜姓,在一票姬姓诸侯里自然非常吃得开。平民百姓也都必须遵守这一规定

而氏也是一样,氏主要的来源是封地,但氏并不仅仅只包括那个贵族及其后代,还有一并被封给他的远房亲戚们,或者他自己的亲戚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6979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2
下一篇2023-11-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