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好的成语大全四字成语查询

寓意好的成语大全四字成语查询,第1张

1 寓意吉祥的成语大全,寓意好的四字词语大全

吉星高照:吉星:指福、禄、寿三星。吉祥之星高高照临。

三阳开泰:《周易》称爻连的为阳卦,断的为阴爻,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常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

龟龙鳞凤: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长乐永康:吉祥的颂词。欢乐无穷,永远健康。

五子登科:用作结婚的祝福词或吉祥语。

紫气东来:传说老子过函谷关之前,关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旧时比喻吉祥的征兆。

大吉大利:非常吉祥、顺利。旧时用于占卜和祝福。

溜之大吉:溜:趁人看不见走开;吉:吉祥。偷偷地跑掉为妙。

和气致祥:致:招致。和睦融洽,可致吉祥。

吉隆之喜:吉祥盛大的喜事。

作善降祥:旧指平日行善,可获吉祥。

泣麟悲凤:麟:麒麟;凤:凤凰。古代传说是吉祥的禽兽,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见到。谓哀伤国家衰败。

化枭为鸠:比喻变凶险为平安。枭即猫头鹰,旧时认为是凶鸟,鸠是吉祥之鸟。

吉凶祸福:吉祥、不幸、灾祸、幸福。

凤鸟不至:凤鸟:指凤凰,吉祥的象征。凤凰不来。比喻天下不太平,政治不清明,无希望。

东来紫气:传说老子过函谷关之前,关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旧时比喻吉祥的征兆。同“紫气东来”。

瑞彩祥云:瑞:吉祥。天上的云气呈现吉祥的征兆。

遇难呈祥:碰到灾难也能化为吉祥。

不祥之木:祥:吉祥;木:树。不吉祥的树。即被雷电所毁的树。指不会带来吉利的庇护者。

黑牛生白犊:黑色的母牛产下白色的牛犊。旧时迷信,指吉祥的预兆。

瑞兽珍禽:瑞:吉祥;珍:珍奇。吉祥的兽类,珍贵的飞禽。

牛眠吉地:吉:吉祥。指有助于后代升官发财的坟地。

趋吉逃凶:趋:趋向。趋向吉祥避开灾难。

龟龙麟凤: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凤凰来仪:仪:容仪。凤凰来舞,仪表非凡。古代指吉祥的征兆。

和气致祥,乖气致异:和气:温和的气象;致:招致;祥:吉祥;乖气:不和谐的气氛;戾:罪过。和睦融洽的气氛可致吉祥,不和谐的气氛则招致灾祸。

三阳交泰:常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同“三阳开泰”。

逢凶化吉:逢:遭遇;凶:不幸;吉:吉利、吉祥。遇到凶险转化为吉祥、顺利。这是带有迷信的说法。

五日一风,十日一雨:指每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旧时作为太平盛世的吉祥征兆。

连理之木:不同根的树木而枝干连生在一起。古时认为是吉祥的征兆。

令月吉日:令:好,吉祥。吉月吉日。指吉利的好日子。

和气致祥,乖气致戾:和气:和睦;乖气:不和顺;戾:罪过。和睦招致吉祥,不和招致灾祸。

祥云瑞气:旧时认为天上彩色的云气为吉祥的征兆,故称祥云瑞气。亦作“祥云瑞彩”。

遇难成祥:碰到灾难也能化为吉祥。

景星庆云:比喻吉祥的征兆。庆云,五色云,祥瑞之云。

乖气致戾,和气致祥:乖:不和谐;戾:罪。指不和招致祸患,和睦带来吉祥。

有凤来仪:凤:凤凰,传说中的百鸟之王;仪:仪容。古时吉祥的征兆。

凤皇来仪:凤凰来舞,仪表非凡。古代指吉祥的征兆。同“凤凰来仪”。

瑞应灾异:瑞应:吉祥的征兆;灾异:自然灾祸和奇特的自然现象。指吉祥和灾祸的征兆。

避凶趋吉:避开凶险,趋向吉祥。

2 寓意好的四字成语

1、吉星高照

吉星高照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jí xīng gāo zhào,吉星:指福、禄、寿三星。意思是吉祥之星高高照临的意思。

出处:陈残云《热带惊涛录》:“那是他在香港当学徒时刺上的,带有‘吉星高照’之意。”

白话译文:那刺青是他在香港当学徒当时候刺的,有吉祥之星高高照临当意思。

用法:主谓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用于书面语。

例句:你所办之事没有一样不是顺顺当当的,可真是吉星高照。

2、龟龙鳞凤

龟龙麟凤,读音guī lóng lín fèng,汉语成语,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翟方进传》:“太皇太后临政,有龟龙麟凤之应。”

白话译文:太皇太后亲理政务,就好像龟龙麟凤降临一样。

用法:作主语、宾语;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3、紫气东来

紫气东来是一个成语,读音是zǐ qì dōng lái,比喻吉祥的征兆。

出处:汉·刘向《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

白话译文:传说老子过函谷关之前,关令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

用法:作宾语、定语;含褒义。

例句:上海临东海,是紫气东来生成的地方。

4、绝处逢生

绝处逢生是汉语成语,拼音:jué chù féng shēng,释义:形容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找到希望。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喜得绝处逢生,遇着一个老者携杖而来。”

白话译文:幸好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找到希望,遇到一个拄着拐杖走来当老者。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生死攸关。

例句:不要过多考虑前进路上的障碍,有时“无知”也会产生绝处逢生的壮景。

5、才高八斗

才高八斗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cái gāo bā dǒu,才,指文才、才华;斗,器具名,意思是形容人文才高超,知识丰富。

出处:南朝·宋·无名氏《释常谈·斗之才》:文章多,谓之八斗之才。

白话译文:写当文章很多,可以算得上是人文才高超,知识丰富了。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

例句:李白才高八斗,人称“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吉星高照

-龟龙鳞凤

-紫气东来

-绝处逢生

-才高八斗

3 寓意美好的成语,有美好寓意的成语四字词语大全

福禄寿喜、福地洞天、水天一色、郁郁葱葱、青山绿水 、山青水秀、湖光山色、江山如画 、春暖花开、春雨绵绵、桃红李白、百花争艳、春光明媚、桃红柳绿、蜂飞蝶舞、春意盎然、万紫千红、万物复苏、含苞欲放、花枝招展、五彩斑斓、桃红柳绿

傍花随柳 草长莺飞 吹箫乞食 春风风人 春风和气

春光明媚 春寒料峭 春暖花开 春色撩人 鹅毛大雪

春和景明 春花秋月 春华秋实 春晖寸草 如登春台

秋月春花 秋月春风 皮里春秋 暮云春树 满园春色

丽藻春葩 口角春风 虎尾春冰 寒木春华 大地回春

春雨如油 春蚓秋蛇 春意阑珊 齿牙春色 春蛙秋蝉

春诵夏弦 春生夏长 春深似海 春山如笑 春笋怒发

春色满园 春树暮云 春色撩人 春葩丽藻 春暖花开

春露秋霜 春花秋月 春和景明 春风沂水 春晖寸草

唇色满园 春山如笑 春深似海 春生秋杀 春生夏长

秋收冬藏 春笋怒发 春蛙秋蝉 春意盎然 春意阑珊

春雨如油 寸草春晖 大地回春 雨丝风片 寻花问柳

寒木春华 红情绿意 红衰翠减 阳春有脚 雨后春笋

4 成语大全四字成语查询最后一个字是好的

1 洁身自好:保持自己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好,

2 月圆花好:月圆花好是花儿正盛开,月亮正圆满。比喻美好圆满。多用于祝贺人新婚。

3 沾沾自好:犹言沾沾自喜。出自明·袁宗道《读〈孟子〉》

4 总角之好:成语,指小时候很要好的朋友。

5 言归于好:指彼此重新和好。同“言归于好”。

6 百岁之好:指男女结为夫妻。 出 处 明·屠隆《昙花记·士女私奔》

7 投其所好:迎合别人的喜好含贬义

8 束身自好:约束自己,不使放纵。

9 通家之好:指两家交情深厚,象一家人一样。

10 一床两好:比喻夫妇两人情投意合。出自:宋·曾慥《高斋漫录》

5 四字成语大全查询 四字吉祥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大全查询 四字吉祥成语大全

成语(chengyu,idioms)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作用。

定义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 彩,包括贬义和褒义 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 编辑本段成语的来源 成语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语。成语多由四个字组成,但也有三个字或四个字以上的。成语的来源有五个方面:一是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和精卫填海;二是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和狐假虎威;三是历史故事,如负荆请罪和破釜沉舟;四是文人作品,如老骥伏枥和青出于蓝;五是外来文化,如功德无量和火中取栗。 编辑本段形式结构 成语一共有5万多条,其中96%为四字格式,也有三字、五字、六字、七字等以上成语。如“五十步笑百步”、“闭门羹”、“莫须有”、“ 欲速则不达”、“ 醉翁之意不在酒”等。成语一般用四个字,这大概是因为四字容易上口。如我国古代的诗歌总集《诗经》,就以四字句为多,古代历史《尚书》,其中四字句也有一些。后来初学读的三、百、千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其中后两种即全为四字句。《四言杂字》《龙文鞭影》初、二、三集,都是四言。这虽然是训蒙书,也足以说明四字句之为人所喜爱、所乐诵。古人有些话,本来够得上警句,可以成为成语。只是因为改变为四字,比较麻烦,也就只好把它放弃,作为引导语来用。例如"宋朝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语,意思很好,但因字数较多的关系,就没能形成成语,我们只能视为警句,有时可以引入文章。而如"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就容易说,容易记,便可以成为成语。而同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百废俱兴",因为是四个字,所以就成了成语。 编辑本段四字的语法结构 主谓式:名副其实、盛气凌人、杞人忧天、胸有成竹、买椟还珠 愚公移山 万象更新; 动宾式:好为人师、莫名其妙、视为畏途; 联合主谓式:天翻地覆、水落石出、手舞足蹈; 联合动宾式:知己知彼、养精蓄锐、防微杜渐、发号施令; 联合名词式:粗心大意、南辕北辙、镜花水月; 联合动词式:突飞猛进、勇往直前; 动补式:逍遥法外、问道于盲; 兼语式:以邻为壑、令人生畏; 并列式:千山万水、画蛇添足; 偏正式:倾盆大雨、窈窕淑女(中间可加“的”字)。 成语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上面只是简单举例的性质。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作用。它的本身就有不少比喻和对比以及加重的措辞方法。如“阳奉阴违”、“外强中干”、“五光十色”、“一知半解”、“七嘴八舌”、“患得患失”、“不寒而栗”等各有妙用。因为成语有多种意思,所以文学家对成语的运用都非常注意。

四字成语大全查询 四字吉祥成语大全

6 成语大全四字成语查询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2坐井观天3厚积薄发4不舞之鹤5否极泰来6他山之石,可以攻玉7坐怀不乱8作茧自缚9叶公好龙10醉生梦死11白龙鱼服12沐猴而冠13魑魅魍魉14投鼠忌器15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16以其昏昏,使人昭昭17长绳系日18醉翁之意不在酒19走马看花20并日而食21作壁上观22趋之若鹜23道不同不相为谋24茕茕孑立,形影相吊25左右逢源26哀莫大于心死27多难兴邦28安之若素29作舍道边30走马章台31水至清则无鱼32左顾右盼33缘木求鱼34不一而足35语重心长36哀哀父母37春风化雨38步步为营39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4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4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42尊师重道43蝇营狗苟44作奸犯科45左思右想46吃一堑,长一智47做贼心虚48做张做势12生肖的成语 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成语中的颜色 红、橙、黄、绿、青、蓝、紫、黑、白、灰 成语故事大全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其它特殊成语 ·最长的成语接龙 ·含有反义词的成语 ·成语点击倒数排行 特殊成语 ·ABAC式的词语 ·AABC式的词语 ·AABB式的词语 ·ABCC式的词语 ·第一个字与最后一个字相同 ·ABB式的词语 ·含有近义词的成语 ·第二个字与第四个字相同的成语 ·第三个字与第四个字相同的成语 非四字成语 ·三个字的成语 ·五个字的成语 ·六个字的成语 ·七个字的成语 ·八个字的成语 ·有上下句的成语 描写季节的成语 描写秋天的成语 春天 夏天 冬天 季节 四季 描写心情的成语 高兴 兴奋 愉快 笑 哭 怒 悲伤 伤心 哭泣 发呆 生气 泪 心情 描写天气的成语 寒冷 温暖 酷热 干旱 大雨 冰 热 冷 火 水 风 雨 雷 电 天气 描写人物的成语 神态 动作 外貌 品质 心理 说话 出自名人的成语 李白 杜甫 墨子 韩愈 司马迁 李商隐 出自名著的成语 三国演义 西游记 水浒 红楼梦 诗经 老子 庄子 孟子 三国志 左传醒世恒言 史记 按第1个字分组排行 按第2个字分组排行 按第3个字分组排行 按第4个字分组排行不一大无天风三人心以如百有自金千高安 不人心头风天然无山而言之中口马如手行 不之无一而如相为大自其成有人可万天千 人心地天下生行言水道色子日事山之马雨。

7 比较经典的四字成语,能找到典故,意思,寓意,越详细越好

1疑邻盗斧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

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

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2揠苗助长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

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3不可救药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

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

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

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

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

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4乘风破浪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他从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负。

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碍,勇往直前,干一番事业。

宗悫经过勤学苦练,努力奋斗,终于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后来,人们就用“乘风破浪”来形容不怕困难,奋勇前进的精神5一衣带水南北朝的时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国以长江为界。

北周的宰相杨坚,废了周静帝,自己当皇帝,建立了隋朝。他决心要灭掉陈国,曾说:“我是全国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因为有一条像衣带那样窄的长江隔着,就看着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们吗?后来人们就用“一衣带水”来比喻只隔了一条狭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两地。

6高山流水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

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

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

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了。”一夜伯牙乘船游览。

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

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色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

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7一字之师指改正文章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字的老师。该语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补》。

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也很发达,其中以诗最具有代表性。当时,不仅诗人多,创作的诗多,而且在艺术上、内容水平上都很高。

在当时众多的诗人中,有一个诗人叫齐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诗兴大发,创作了一首《早梅》诗,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诗中有两句这样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写好后,他觉得非常满意。有一个叫郑谷的人,看到齐已写的这首诗后,认为这首诗的意味未尽。

于是,他经过反复思考推敲,将这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因为他认为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

郑谷的这一改动,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却使《早梅》更贴切题意了,诗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齐已对郑谷的这一改动非常佩服,当时即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

8专心致志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非常高超。秋有两个学生,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

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老师讲解的时候,他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里却想着:“要是现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

因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结果,虽然两个学生同是一个名师传授,。

8 寓意好的成语

恭喜发财。

福禄寿喜、福地洞天、水天一色、郁郁葱葱、青山绿水 、山青水秀、湖光山色、江山如画 、春暖花开、春雨绵绵、桃红李白、百花争艳、春光明媚、桃红柳绿、蜂飞蝶舞、春意盎然、万紫千红、万物复苏、含苞欲放、花枝招展、五彩斑斓、桃红柳绿 傍花随柳 草长莺飞 吹箫乞食 春风风人 春风和气 春光明媚 春寒料峭 春暖花开 春色撩人 鹅毛大雪 春和景明 春花秋月 春华秋实 春晖寸草 如登春台 秋月春花 秋月春风 皮里春秋 暮云春树 满园春色 丽藻春葩 口角春风 虎尾春冰 寒木春华 大地回春 春雨如油 春蚓秋蛇 春意阑珊 齿牙春色 春蛙秋蝉 春诵夏弦 春生夏长 春深似海 春山如笑 春笋怒发 春色满园 春树暮云 春色撩人 春葩丽藻 春暖花开 春露秋霜 春花秋月 春和景明 春风沂水 春晖寸草 唇色满园 春山如笑 春深似海 春生秋杀 春生夏长 秋收冬藏 春笋怒发 春蛙秋蝉 春意盎然 春意阑珊 春雨如油 寸草春晖 大地回春 雨丝风片 寻花问柳 寒木春华 红情绿意 红衰翠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37376432减 阳春有脚 雨后春笋 虎尾春冰 花红柳绿 花香鸟语 雨后春笋 莺啼燕语 口角春风 枯木逢春 流水落花 柳暗花明 流水桃花 轮扁斫轮 落花流水 满园春色 柳绿花红 研桑心计 鸟语花香 前目后凡 秦晋之好 阳光明媚 燕语莺声 如登春台 春梦无痕 阳春白雪 如坐春风 春兰秋菊 四时八节 桃红柳绿 有脚阳春 燕语莺啼 秋季: 秋高气爽 秋菊傲霜 一叶知秋 秋风习习 秋果累累 冬 林寒洞肃 日长一线 松柏后凋 岁寒知松柏 天凝地闭 傲霜斗雪 傲雪凌霜 傲雪欺霜 白屋寒门 碧海青天 冰天雪窑 春寒料峭 春回大地 唇亡齿寒 滴水成冰 风刀霜剑 风雨凄凄 寒蝉凄切 寒蝉仗马 寒花晚节 寒木春华 寒心酸鼻 号寒啼饥 林寒洞肃 凄风苦雨 十冬腊月 霜露之病 岁寒三友 松柏后凋 岁寒知松柏 偷寒送暖 缩手缩脚 岁暮天寒 天凝地闭 啼饥号寒 天寒地冻 雪窖冰天 雪虐风饕 嘘寒问暖 一寒如此 仗马寒蝉 傲霜斗雪 傲雪凌霜 春季:春风和气 春光漏泄 春光明媚 春花秋月 春华秋实 春晖寸草 春回大地 春兰秋菊 春暖花开 春色撩人 春色满园 春山如笑 春深似海 春生秋杀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笋怒发 春蛙秋蝉 春意盎然 春意阑珊 红情绿意 花红柳绿 花香鸟语 枯木逢春 柳暗花明 漏泄春光 满园春色 柳绿花红 鸟语花香 双柑斗酒 寻花问柳 雨丝风片 莺歌燕舞 雨后春笋 有脚阳春。

9 励志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大全 寓意及意思 出自哪里

闻鸡起舞 《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白手起家 一切靠自己艰苦奋斗,创立了一番事业。

卷土重来 人马奔跑时卷起的尘土。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图恢复。

晨钟暮鼓 古代佛寺中晨敲钟,暮击鼓以报时,用以使人惊悟的言论。

破釜沉舟 比喻行事果决,抱持著只往前看而不回头的决心。

投笔从戎 《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从戎:从军,参军。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金石为开 汉·刘向《新序·杂事四》:“熊渠子见其诚心,而金石为之开,况人心乎?”金石:金属和石头,比喻最坚硬的东西。连金石都被打开了。形容一个人心诚志坚,力量无穷。

勤能补拙 宋·邵雍《弄笔吟》:“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轮勤。”勤奋能够弥补不足。

人定胜天 比喻人力可以战胜自然。

有志竟成 有坚定的志向,只要努力从事,一定可以成功的意思。

良药苦口 能治病的好药,味苦难吃。比喻直言劝戒批评的话,虽然听起来不舒服,但对人却是有益的。

悬梁刺股 形容刻苦学习。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问心无愧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二回:“就是将来外面有点风声,好在这钱不是老爷自己得的,自可以问心无愧。”问心:问问自己。扪心自问,毫无愧色。

志在四方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五回:“妾闻‘男子志在四方’。君壮年不出图仕,乃区区守妻子坐困乎?” 四方:天下。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磨杵作针 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描写“端砚”的诗句有哪些

《谢人墨》

年代: 唐

作者: 齐己

珍重岁寒烟,携来路几千。只应真典诰,消得苦磨研。

正色浮端砚,精光动蜀笺。因君强濡染,舍此即忘筌。

毕履和惠端砚余以大歙砚报之佐以一诗》

年代: 宋

作者: 陈鉴之

履和惠端砚,玉质马肝色。

我有大砚卧蚕纹,元是新安龙尾石。

持以答佳贶,聊尔见此心。

极知不是双南金,未足报君绿绮琴。

我得履和砚,清润如履和。

天然粹德非琢磨,秋江印月平不波。

君刚甫砚,朴钝若刚甫。

不能轻捷随人后,默默寒窗守愚鲁。

端砚入手喜有余,展开古帖聊学书。

大砚知君不负渠,墨池飞出北溟鱼。

端砚

1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甘肃洮砚、安徽歙砚、山西澄泥砚齐名。

2端砚(duān yàn)出产于唐代初期端州(今广东肇庆)。

3端砚的历史悠久,石质优良,雕刻精美。端砚、歙砚和洮砚,素来有"三大石质名砚"之美誉。

4端砚石出产在广东省肇庆市东部的烂柯山和肇庆市七星岩北面(西起小湘峡,东至鼎湖山)的北岭山一带,尤以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岩三地之砚石为最佳。

2带砚台字的诗句

1 工夫却是花枝浅。觅得归来临几砚。——宋\李之仪 《蝶恋花·为爱梅花如粉面》

2 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宋\晏几道 《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3 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唐\岑参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4 来添砚中水,去吸岩底泉。——唐\白居易 《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

5 蛩响幽窗,鼠窥寒砚,一点银釭闲照。——宋\柳永 《倾杯·水乡天气》

6 今夜何人吟古怨。清诗未就冰生砚。——宋\苏轼 《蝶恋花·帘外东风交雨霰》

7 工夫却是花枝浅。觅得归来临几砚。——宋\李之仪 《蝶恋花·为爱梅花如粉面》

8 林下猿垂窥涤砚,岩前鹿卧看收帆。——宋\黄庭坚 《浣溪沙》

9 十岁儿曹同砚席,华裾织翠如葱。——宋\晁补之 《临江仙·十岁儿曹同砚席》

10 琴上金星正照,砚中瞿鸟眼相青。——宋\朱敦儒 《西江月·琴上金星正照》

11 但江郊雁起,渔村笛怨,寒釭委烬,孤砚生冰。——宋\陆游 《沁园春·一别秦楼》

12 对残编、磨穿枯砚,生涯微薄。——宋\赵长卿 《贺新郎·世谛人多错》

13 自与诗翁磨冻砚,看扫幽兰新阕。——宋\辛弃疾 《念奴娇·兔园旧赏》

14 乌丝吟古怨。清泪消尘砚。——宋\高观国 《菩萨蛮·玉阑秋色知谁主》

15 凤味砚供无尽藏,龙飞榜占最高头。——宋\洪咨夔 《浣溪沙》

16 石乱舟才过,艰危分饱经。倾倒赣江供砚滴。——宋\刘克庄 《贺新郎·绝顶规危榭》

17 小窗香雾笼葱,砚寒金井频呵冻。——宋\李曾伯 《水龙吟·小窗香雾笼葱》

18 杜陵折柳狂吟,砚波尚湿红衣露。——宋\吴文英 《水龙吟·杜陵折柳狂吟》

3有关于端砚的说明文或诗歌吗

文房四宝,砚为其一。在中国所产的四大名砚中,尤以端砚最为称著。宋朝著名诗人张九成赋诗赞道:"端溪古砚天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端砚的历史悠久,石质优良,雕刻精美。 有与端砚齐名的歙砚。

端砚石出产在肇庆市东部的烂柯山和肇庆市七星岩北面(西起小湘峡,东到鼎湖山)的北岭山一带,尤以老坑、麻子坑和宋坑三地之砚石为最佳。砚石多为青紫色、猪肝色、天青色,其上有凤眼、鹦哥眼者属上品,而眼中呈现出翠绿色者最为难得。无论是老坑砚石、麻于坑砚石,还是宋坑砚石,属佳品者,其上又多伴有冰纹、胭脂晕、马尾纹、金线纹,或单一纹路,或兼而有之,组合成一幅瑰丽多彩的画图。

端砚居中国四大名砚之首,更是不少人心头之结。端砚不但古来已十分名贵,更因几大名坑砚材枯竭,近年已所有名坑都已“封坑”,特别是老坑已封坑多年,无石可采,所有名坑:老坑、麻子坑、坑仔岩,梅花坑,宋坑等端砚身价日升,这些原料已经越来越珍贵。端砚之所以封坑,是因坑道闭塞、塌方和政府保护而封坑停采,砚资源越来越少了,现在销售的都是以前开采的砚石,卖一块就少一块了,故端砚之收藏价值越来越高,升值潜力越来越大。此其一。

端砚坊间做工很多品味不高,甚至俗不可耐,即使有方难得的好石,被庸工俗手一雕,令人痛恨不己,既爱其石,又实难接受收藏使用,此其二。因此,不少人孜孜以求,却难有佳遇,是为心结。

4关于端砚的文章,200字左右

端砚,由来就是中国"文房四宝"中的极品。它的历史悠久,石质优良,雕刻精美。中国古代四大名砚之一。在唐代初期广东肇庆(古称端州)东郊羚羊峡栏柯山的端溪一带,就出现了依靠采砚石、生产端砚为生的劳动者。这里,滚滚东流的西江水,穿峡而过,直奔南海。夹岸丛山峻岭,气势磅礴,重岩叠翠。端砚名坑中的水岩(老坑)、坑仔岩、麻子坑、朝天岩、古塔岩、宣德岩。。就错落的分布在这风景如画的环境中。生产的端砚慢慢地成了肇庆独有的工艺美术品;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并得到达官贵人和帝王将相的赏识。宋朝开始把端砚列为“贡品”,蜚声中外。端砚之所以名贵,除了石质特别幼嫩、纯净、细腻、滋润、坚实、严密,制成的端砚具有呵气可研墨、发墨不损毫、冬天不结冰的特色外。还与其开采、制作的艰辛有关。一方端砚的闻世,要经过从探测、开凿、运输、选料、整璞、设计、雕刻、打磨、洗涤、配装等十多种艰辛而精细的工序。采砚石无法用机械化操作,只能以手工为主。历代采石工人都是按石脉走向,顺其自然向深层采掘,从接缝处下凿。采出来的砚石如能有三、四成可用,已属难得。坑道向下倾斜、曲折蜿蜒,工人进出要下蹲弯腰,有些地段仅能容一人裸体匍匐爬行。古人云:“老坑匍匐仔坑斜,采石人同隔世赊。刈取紫云烦镂削,千金一砍未为奢。”加上历代制砚艺人的精雕细作,使其造型式样多姿多彩,由初唐的实用型逐渐提高到明清时期的实用与欣赏相结合的高度,步入了民族工艺美术的行列。现在已成为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闻名遐迩。使来肇庆观光的中外游客无不以拥有一方工艺精湛、多姿多彩的端砚为荣。现今,世界上最大的端砚是《端溪龙皇巨砚》,其长为276米,宽216米,厚021米,重达二吨。被誉为“中华文化瑰宝”,并入选《大世界基尼斯纪录大全》。现收藏于鼎湖山宝鼎园内。

528字古诗大全

有。

古诗如下:

1《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

《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

《出塞》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5

《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 关于砚的诗句

关于砚的诗句 1 关于砚台的诗句

名称墨梅

年代元朝

作者王冕

体裁七言绝句

作品原文

我家洗砚池⑵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⑶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⑷满乾坤⑸。

注:部分教材上:

原文: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意思相同。

注释译文

注释

⑴墨梅:颜色艳丽的梅花。

⑵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⑶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⑷清气:清香的气味。

⑸乾坤:天地。

译文

我家洗砚池边的梅花树,

花开朵朵,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

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是多么的好,

只要留下充满天地的清香之气。

作品中心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清高,鄙视流俗的精神。

作品鉴赏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颜色艳丽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在这首诗中,一“淡”一“满”尽显个性,一方面,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令人觉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仿佛扑面而来。从而使“诗格”、“画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作者简介

王冕

(1287~1359)元末著名画家、诗人、书法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放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九里先生、江南古客、江南野人、山阴野人、浮萍轩子、竹冠草人、梅叟、煮石道者、闲散大夫、老龙、老村、梅翁等。诸暨(今属浙江)人。王冕以画梅著称,尤工墨梅。王冕诗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有《竹斋诗集》3卷,续集2卷。存世画迹有《三君子图》、《墨梅图》。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

2 描写砚的古诗词

1、就砚旋研墨

晏几道

《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2、砚温融冻墨

白居易

《青毡帐二十韵》

3、印朱沾墨砚

姚合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4、穷砚墨

段克己

《鹧鸪天·七字骊珠句法豪》

5、未暇开轩砚墨中

苏轼

《寄子由》

6、苍砚有池残墨在

陆游

《九月十一日疾小间夜赋》

7、墨试小螺看斗砚

陆游

《入梅》

8、古砚微凹聚墨多

陆游

《书室明暖终日婆娑其间倦则扶杖至小园戏作长》

9、墨丸入砚细无声

陆游

《掩户》

10、涤砚滩头无渍墨

陆游

《幽居述事》

11、洗砚鱼吞墨

魏野

《书逸人俞太中屋壁》

12、翻云为墨海为砚

白玉蟾

《笔架山》

13、洗砚去残墨

苏辙

《初发嘉州》

14、砚乾笔秃墨糊涂

陈垓

《绝句》

15、落花满砚慵磨墨

方回

《春半久雨走笔五首》

16、墨云胶冻砚

顾逢

《再过悟竹庭房》

17、磨墨见砚穿

李复

《病目》

18、铁砚三升墨

刘克庄

《林贡士哀诗》

19、自涤砚砖闲试墨

潘玙

《小窗》

20、未乾宫砚墨

强至

《仁宗皇帝挽歌辞四首》

21、起来磨墨花盈砚

项安世

《睡起》

22、砚润浮残墨

许庚

《句》

23、吟砚谁濡墨

薛嵎

《哭瓢饮陈子在》

24、磨墨倾砚滴

张耒

《书初凉夜至将晓:{灵寿寺作}》

25、诗忙渴砚酒磨墨

张镃

《戏题》

26、砚墨如仇冠

赵立夫

《谢刘潜夫寄示诗卷》

27、墨晕生冰砚影寒

赵汝绩

《韩仲和墨竹》

28、墨花香入砚

赵善信

《车略院书怀》

29、砚呵磨墨冻

赵与东

《次韵方万里寒甚送酒》

30、韦布当磨铁砚墨

郑清之

《静乐用元韵为劝学之什再和》

31、砚浴珍材躬试墨

朱翌

《湘江亭别程干》

32、砚冰呵墨印开封

李东阳

《院中即事》

33、砚墨衮衮翻群鸦

宋濂

《次刘经历韵》

3 带砚台字的诗句

1 工夫却是花枝浅。觅得归来临几砚。——宋\李之仪 《蝶恋花·为爱梅花如粉面》

2 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宋\晏几道 《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3 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唐\岑参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4 来添砚中水,去吸岩底泉。——唐\白居易 《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

5 蛩响幽窗,鼠窥寒砚,一点银釭闲照。——宋\柳永 《倾杯·水乡天气》

6 今夜何人吟古怨。清诗未就冰生砚。——宋\苏轼 《蝶恋花·帘外东风交雨霰》

7 工夫却是花枝浅。觅得归来临几砚。——宋\李之仪 《蝶恋花·为爱梅花如粉面》

8 林下猿垂窥涤砚,岩前鹿卧看收帆。——宋\黄庭坚 《浣溪沙》

9 十岁儿曹同砚席,华裾织翠如葱。——宋\晁补之 《临江仙·十岁儿曹同砚席》

10 琴上金星正照,砚中瞿鸟眼相青。——宋\朱敦儒 《西江月·琴上金星正照》

11 但江郊雁起,渔村笛怨,寒釭委烬,孤砚生冰。——宋\陆游 《沁园春·一别秦楼》

12 对残编、磨穿枯砚,生涯微薄。——宋\赵长卿 《贺新郎·世谛人多错》

13 自与诗翁磨冻砚,看扫幽兰新阕。——宋\辛弃疾 《念奴娇·兔园旧赏》

14 乌丝吟古怨。清泪消尘砚。——宋\高观国 《菩萨蛮·玉阑秋色知谁主》

15 凤味砚供无尽藏,龙飞榜占最高头。——宋\洪咨夔 《浣溪沙》

16 石乱舟才过,艰危分饱经。倾倒赣江供砚滴。——宋\刘克庄 《贺新郎·绝顶规危榭》

17 小窗香雾笼葱,砚寒金井频呵冻。——宋\李曾伯 《水龙吟·小窗香雾笼葱》

18 杜陵折柳狂吟,砚波尚湿红衣露。——宋\吴文英 《水龙吟·杜陵折柳狂吟》

4 有砚字或雁字的诗词

塞下曲其三 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李商隐(霜月)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闺怨)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南思洞庭水。

北想雁门关。

稻粱俱可恋。

飞去复飞还。

闻 雁

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 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 高斋闻雁来。

秋晚登城北门

陆游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秋夕闻雁

年代:唐 作者:于邺

星汉欲沈尽,谁家砧未休。

忽闻凉雁至,如报杜陵秋。

千树又黄叶,几人新白头。

洞庭今夜客,一半却登舟。

秋雁步韵和诗

十里西风拂草黄,两行新雁道秋凉。

絮丝总惹青丝乱,今夜还如昨夜长。

秦凤去逢江荻白,楚云归待陇梅香。

连云栈隔何依着,且向南柯梦里芳。

使至三姓咽面张宣明

昔闻班家子,笔砚忽然投。

一朝抚长剑,万里入荒陬。

岂不服艰险,只思清国雠。

山川去何岁,霜露几逢秋。

玉塞已遐廓,铁关方阻修。

东都日窅窅,西海此悠悠。

卒使功名建,长封万里侯。

龙尾砚歌(并引)

黄琮白琥天不惜,顾恐贪夫死怀璧。

君看龙尾岂石材,玉德金声寓于石。

与天作石来几时,与人作砚初不辞。

诗成鲍谢石何与,笔落钟王砚不知。

次韵答舒教授观余所藏墨

倒晕连眉秀岭浮,双鸦画鬓香云委。

时闻五斛赐蛾绿,不惜千金求獭髓。

闻君此诗当大笑,寒窗冷砚冰生水。

张近几仲有龙尾子石砚以铜剑易之

我家铜剑如赤蛇,君家石砚苍璧椭而洼。

君持我剑向何许,大明宫里玉佩鸣冲牙。

张作诗送砚反剑乃和其诗卒以剑归之

赠君长铗君当歌,每食无鱼叹委蛇。

一朝得见暴公子,櫑具欲与冠争峨。

岂比杜陵贫病叟,终日长镵随短蓑。

斩蛟刺虎老无力,带牛佩犊吏所诃。

故将换砚岂无意,恐君琱琢伤天和。

作诗反剑亦何谓,知君欲以诗相磨。

赵景贶以诗求东斋榜铭昨日闻都下寄酒来戏和其韵求分一壶作润笔也

王孙天麒麟,眸子奥而澈。

囊空学愈富,屋陋人更杰。

我老书益放,笔落座争制。

欲求东斋铭,要饮西湖雪。

长瓶分未到,小砚干欲裂。

5 形容砚台的句子

七律 酬张枚大兄惠赠澄泥砚 君惠赠自情长,从此珍藏砚一方。

润泽澄泥濡紫笔,论交潘陆尽华章。 幸哉来日茶烹雪,误却初春锥处囊。

歌凤接舆知世运,北窗高卧任炎凉。 黄庭坚诗题澄泥砚 北宋时,大书法家黄庭坚与名人何书铭有隙。

唐宋盛行墓志,何生前写好铭文,想让黄庭坚在其死后为其撰书,病危时嘱咐其子,把其珍藏多年的一块铜雀台瓦送给黄庭坚,待黄收下后再明其意。因三国时曹操建造铜雀台的瓦是用澄泥制作的,后人用来做砚不伤笔、不渗水、易发墨。

至北宋传世甚少,当时文人雅士对此钟情有加。何书铭死后,其子遵父遗言而行,黄庭坚看到铜雀台瓦后,视若拱璧,欣然为何书铭写了墓志。

后来黄庭坚把此瓦制成砚台,并为其作铭镌刻于砚背,其铭曰: 邺城宫殿已荒凉, 依旧山川半夕阳, 古瓦凿成今日砚, 待教人世写兴旺。 清乾隆御铭题刻诗文,山水,浮雕福寿龙纹澄泥砚砚身前端所刻文字内容为 清乾隆御铭臣董诰 幽人得天趣, 竹室在山间, 永怀当盛世, 所乐在人和 子瞻见许骊山澄泥砚 作者:苏辙 朝代:宋 长安新砚石同坚,不待书求遂许颁。

岂必魏人胜近世,强推铜雀没骊山。寒煤舒卷开云叶,清露沾流发涕潸。

早与封题寄书案,报君湘竹笔身斑。 次韵和子由欲得骊山澄泥砚 作者:苏轼 年代:宋朝\代 诗文: 举世争称邺瓦坚,一枚不换百金颁。

岂知好事王夫子,自采临潼绣领山。 经火尚含泉脉暖,吊秦应有泪痕潸。

封题寄去吾无用,近日従戎拟学班。

  曹雪芹(1724—1764),清代小说家。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祖籍河北省丰润县。清初,入满洲正白旗籍。他本人生于南京。

  曹雪芹生活在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从曾祖父起三代世袭江宁织造达60年之久。祖父曹寅当过康熙的“侍读”,曾祖母又是康熙的乳母,曹家与皇室的关系非常密切。少年时代,他“锦衣纨绔”、“饫甘餍肥”,过了一段豪门公子的奢侈生活。雍正五年(1727),他父亲曹頫因事受到株连,被革职抄家。从此,家族的权势和财产都丧失殆尽。他的家庭居处屡迁,生活极不安定,有时甚至不得不投亲靠友,以维持生活,还常常受到歧视和凌辱。经历了由锦衣玉食到“举家食粥”的贫民百姓的沧桑之变,使他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没落命运有了切身感受,对社会上的黑暗和罪恶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曹雪芹的曾祖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玄烨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玄烨宠信。玄烨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曹寅病故,其子曹颙、曹頫先后继任江宁织造。他们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60年之久。曹雪芹自幼就是在这“秦淮风月”之地的“繁华”生活中长大的。

  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曹頫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罪名革职,家产抄没。曹頫下狱治罪,“枷号”一年有余。这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

  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曹雪芹还曾经做过师爷。

  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一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乾隆二十七年(1762),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到了这一年的除夕(1763年2月12日),终于因贫病无医而逝世(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八年和二十九年两种说法)。

  曹雪芹“身胖,头广而色黑”。他性格傲岸,愤世嫉俗,豪放不羁。嗜酒,才气纵横,善谈吐。曹雪芹是一位诗人。他的诗,立意新奇,风格近于唐代诗人李贺。他的友人敦诚曾称赞说:“爱君诗笔有奇气,直追昌谷破篱樊。”又说:“知君诗胆昔如铁,堪与刀颖交寒光。”但他的诗仅存题敦诚《琵琶行传奇》两句:“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

  曹雪芹又是一位画家,喜绘突兀奇峭的石头。敦敏《题芹圃画石》说:“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块磊时。”可见他画石头时寄托了胸中郁积着的不平之气。曹雪芹的最大的贡献还在于小说的创作。他的小说《红楼梦》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艺术精湛,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最高峰,在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乾隆十五年左右,他离京迁居西郊农村。曹雪芹晚年的生活更凄凉、悲惨,“举家食粥酒常赊”,贫病无医,又加上幼子夭折,所著长篇小说《红楼梦》一书尚未完成,他便与世长辞,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遗憾。

  曹雪芹从小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他的祖父曹寅工诗词、善书法,是当时著名的藏书家。曹雪芹深受其祖父的影响,工诗善画,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迁居北京西郊后,他在艰难困苦的境遇中,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不朽的现实主义巨著《红楼梦》。今传本《红楼梦》共120回,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成。

  曹雪芹的《红楼梦》世人皆知,而他的另一著作《废艺斋集稿》,是一部记载我国工艺技术的作品,故只在爱好技艺的圈内人中流传。曹雪芹在这部书中打破了中国文人对“百工之人,君子不齿”的陈旧观念,详细记载了金石、风筝、编织、印染、烹调、园林设计等八项工艺艺程,目的是为了让残疾人能够以之养身,弥补先天、后天的不足。曹雪芹曾热心教会残疾人于叔度扎糊风筝,助他以此业养家。他在《南鸢北鹞考工志》自序中道:是岁除夕,老于冒雪而来,鸭酒鲜蔬,满载驴背,喜极而告日:“不想三五风筝,竟获重酬;所得共享之……”这不仅反映了曹雪芹与子叔度的友谊,更反映了曹雪芹扶弱济困、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怀。

  《红楼梦》以贵族封建家庭生活素材为基础,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及贾宝玉与薛宝钗的婚姻悲剧为经线,纵向剖析了造成悲剧的深刻社会根源;同时,以贾府的兴衰为纬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间卫道者与叛逆者之间的矛盾冲突,横向展示了由众多人物构成的广阔的社会生活环境。由此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有力抨击了封建家庭的荒*、腐败,展示出封建制度濒于崩溃和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

  曹雪芹生平简表

  雍正二年(甲辰1724)闰四月二十六日生。

  雍正三年(乙巳1725)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周岁,遂以芒种为生辰之标志。

  雍正六年(戊申1728)父曹頫 获罪抄家逮问,家口回京。住蒜市口。

  乾隆元年(丙辰1736)赦免各项“罪款”,家复小康。十三岁(书中元宵节省亲至除夕。宝玉亦十三岁)。是年四月二十六日又巧逢芒种节(书中饯花会)。

  乾隆二年(丁巳1737)正月,康熙之熙嫔薨。嫔陈氏,为慎郡王胤禧之生母(书中“老太妃”薨逝)。

  乾隆五年(庚申1740)康熙太子胤礽之长子弘皙谋立朝廷,暗刺乾隆,事败。雪芹家复被牵累,再次抄没,家遂破败。雪芹贫困流落。曾任内务府笔贴式。

  乾隆十九年(甲戌1754)《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初有清抄定本(未完)。

  乾隆二十年(乙亥1755)续作《石头记》。

  乾隆二十一年(丙子1756)脂批于第七十五回前记云:“乾隆二十一年丙子五月初七日对清。缺中秋诗,俟雪芹。”是为当时书稿进度情况。脂砚斋实为之助撰。

  乾隆二十二年(丁丑1757)友人敦诚有《寄怀曹雪芹》诗。回顾右翼宗学夜话,相劝勿作富家食客,“不如著书黄叶村”。此时雪芹已到西山,离开敦惠伯富良家(西城石虎胡同)。

  乾隆二十三年(戊寅1758)友人敦敏自是夏存诗至癸未年着,多咏及雪芹。

  乾隆二十四年(己卯1759)今存“己卯本”《石头记》抄本,始有“脂砚”批语纪年。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1760)今存“庚辰本”《石头记》,皆“砚斋四阅评过”。

  乾隆二十六年(辛巳1761)重到金陵后返京,友人诗每言“秦淮旧梦人犹在”,“官颓楼梦旧家”,皆隐指《红楼梦》写作。

  乾隆二十七年(壬午1762)敦敏有《配刀质酒歌》,记雪芹秋末来访共饮情况。脂批:“壬午重阳”有“索书甚迫”之语。重阳后亦不复见批语。当有故事。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1763)春二月末,敦敏诗邀雪芹三月初相聚(为敦诚生辰)。未至。秋日,爱子痘殇,感伤成疾。脂批:“……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哭雪芹,泪亦待尽……”记之是“壬午除夕”逝世,经考,知为“癸未除夕”笔之误。卒年四十岁。

  乾隆二十九年(甲申1764)敦诚挽诗:“晓风昨日拂铭旌”,“四十华年太瘦生”,皆为史证。

  在清代,只有少数人知道曹雪芹是谁,一般人则一无所知,甚至是否有这么一个人也不能断言。本世纪二十代初,胡适第一次把曹雪芹其人当作一个严肃的文学课题来研究,考证出此人的真实存在与家庭历史的最粗略的梗概。此后,对于曹雪芹这个人物本身进行系统深入探讨的,几乎不见。在《曹雪芹新传》(山东画报出版社)中,周汝昌先生对曹雪芹这个人物本身进行系统深入探讨,从曹雪芹这个“圆心”出发,不断伸出半径,延伸到他的整个家族和他所处的整个时代背景,浓化对曹雪芹思想、人格和艺术追求的皴染。全书由两大线索构成,一是曹氏家政史,一是雪芹心灵史,两大线索互为交织又相对独立。在两条线索的牵引下,引导读者对曹雪芹的认识和了解。

  曹雪芹的传说(一)

  ——曹雪芹的医德

  金鉴

  “红楼”又热,曹公在天有灵,不知是喜是忧。然,百人读“红楼”既有百解,没什么高下之分,无非兴趣而已。现撷取一些曹公在北京留下的痕迹,是耶非耶,欢迎商榷。

  曹雪芹迁徙西山后,广泛地接触了下层百姓,特别是生活无靠的残疾者,雪芹非常同情他们的困苦,尤其是在他们得病之后,无钱医治,更增加了他们的苦恼。雪芹为了给无助的病人解除病痛,经常上山为病人采药,以减少他们的负担。

  香山地区曾经流传着关于曹雪芹为贫苦百姓治病的传说,《香山的传说》中就有张宝章、严宽先生搜集整理的《芹圃先生的医德》。崔墨卿先生搜集整理的《雪芹的由来》也有这方面的记载。《北京清代传说》中还有张宝章先生记载曹雪芹为香山百姓治病的《手到病除》。

  我曾拜访过孔祥泽老先生,孔老说: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和吴恩裕先生去白家疃访问,曾听一位村民说:当年前山(指香山)旗里有位大夫时常过来给穷人看病不要钱,每次来都在南边山根一间空庙临时借来桌椅给人看病,后来这位大夫搬到桥西住,有了家看病的人方便多了。一次舒成勋先生曾对孔老说,在蓝靛厂原有多家药铺,雪芹经常到这些药铺给病人抓药或配药,这些药铺的名字舒老都一一记得,并说给孔老听,遗憾的是孔老当时没有记下。

  孔老还说:雪芹因医术高明,为不少的人治愈了病,一些有钱人的病被雪芹医好了后,常常要买些东西送于雪芹,以报雪芹医病之恩。雪芹往往告诉这些人,你不要给我买东西,你的钱先留着,一旦有病人看病,抓不起药,我让他找你,你把他的药钱给付了,这不是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解除病痛吗?就这样雪芹为许多贫苦的百姓,治愈了多种顽症,人们交口称赞雪芹的医术高明医德高尚。

  看来,一个人,做一点好事并不难,难得的是一贯做好事。雪芹为西山百姓医病,不要钱,甚至为贫苦的百姓采药,出自于雪芹对西山百姓的爱,百姓口中、心中的口碑就是最好的证明。

  曹雪芹的传说 (二)

  ——曹雪芹与白家疃

  金鉴

  在我的印象中,一直觉得曹雪芹住在香山健锐营,从没听说雪芹晚年的最后五年是在白家疃度过的。

  查阅有关资料,雪芹的好友敦敏在《瓶湖懋斋记盛》中确切地记载是乾隆二十三年春(即1758年),雪芹迁徙白家疃,有原注为证:“春间芹圃(雪芹的号)曾过舍以告,将迁徙白家疃。”在该文后敦敏因请雪芹鉴定书画又先后两次去白家疃,不巧,雪芹都不在家。在后注中敦敏大致讲了雪芹在白家疃新居的情况,为飨读者,引缀如下:“有小溪阻路,隔岸望之,土屋四间,斜向西南,筑石为壁,断枝为椽,垣堵不齐,户牖不全。而院落整洁,编篱成锦,蔓植亟杞藤……有陋巷箪瓢之乐,得醉月迷花之趣,循溪北行,越石桥乃达。”

  雪芹留下的传记材料极少,敦敏的《瓶湖懋斋记盛》记述了曹雪芹迁徙白家疃的时间以及雪芹的一些言行,殊显重要。那么雪芹为什么要迁徙白家疃呢?从乾隆十五六年雪芹辞别宗学迁徙西郊,并几经迁徙,最后一次由香山迁到白家疃。有人分析有经济原因之说、有回避“舆论”之说、有屋塌之说、有“满汉轸域”(乾隆二三年间,规定旗人的家奴可以开户,即准许汉人出旗)之说、也有雪芹筑屋白家疃与怡亲王有关之说等不一而足。我则认为除了经济原因之外,雪芹为了寻找一方远避尘嚣,更为理想的著书、修书之所。

  只有亲临白家疃的人,才能体会到白家疃这个靠近西山脚下的小村有多美,青山似黛,植被丰沛,正如敦敏和张宜泉的诗中所道出的:“日望西山餐暮霞”、“庐结西郊别样幽”、“门外山川供绘画”、“寂寞西郊人到罕”,均可证明雪芹的居处近山傍水,除了自然秀美以外,寂静和谐,是著书、修书的理想环境,我想比起香山健锐营的创作条件要好。遥想当年,雪芹为了著书,常常踱步于村西小石桥附近,缜密思考书中之情节……只有小石桥还曾记忆起当年雪芹踱步沉思的身影。

  曹雪芹的传说(三)

  ——空空道人考

  金鉴

  《红楼梦》中有个很重要的过场人物——空空道人。在关于曹雪芹的各种传说中,事涉此人的并不很多。但,这位神秘的道人于“红楼”成书到底有什么关联呢?

  日前,笔者曾见到吴恩裕先生所著《有关曹雪芹十种》中的《考稗小记》曾说:“得魏君藏‘云山翰墨冰雪聪明’八字篆文,谓为雪芹所书。按篆文并不工。下署‘空空道人’有‘松月山房’阴文小印一方,刻技尚佳,……见之者邓之诚先生谓的确为乾隆纸,而印泥则不似乾隆时物,盖乾隆时之印泥色稍黄云云。余为谓倘能断定为乾隆纸,则印泥不成问题。盖不惟此印泥本即为浅朱,即使为深朱亦不能必其为非乾隆时物。‘空空道人’四字尚好。此十二字,果为雪芹所书否,虽不可必,然1963年2月晤张伯驹先生,谓‘空空道人’四字与其昔年所见雪芹题海客琴樽图之字,‘都是那个路子’云。”吴先生虽然经两位大家鉴定为曹雪芹真迹,因印泥的颜色有碍,证据略显苍白。

  这让我突然想起我的好友杨奕先生,他长期生活在白家疃附近的太舟坞,他曾写过《清代著名词人之一那兰性德》一文,讲到一件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白家疃有一座空空庙,这便是为雪芹的“空空道人”提供了直接证据。为飨读者,引缀如下:“就在曹雪芹白家疃居所的南边山根,曾有一座小庙独立山麓。庙一间,面积约十平方米。因为庙中没有神只偶像和牌位,空空荡荡,当地人叫它‘空空庙’。此庙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平整土地时被拆除。……虽已无文字记载,但从形制和位置判断,当为山神庙一类。建筑年代已无考证。现今有人认为这座‘空空庙’可能与曹雪芹《红楼梦》开头所写的‘空空道人’有关。”

  杨奕先生仅推测空空庙与《红楼梦》的“空空道人”有关。但并没有点破“空空道人”就是曹雪芹。可能杨奕先生没有见到吴恩裕先生著的《有关曹雪芹十种》一书,或许也没有见到“云山翰墨冰雪聪明”这幅篆文小品。吴恩裕先生虽然请了当时著名鉴定大家鉴定为曹雪芹亲书,但始终没有弄清“空空道人”之号与雪芹的关系。白家疃的“空空庙”无疑为《红楼梦》以及曹雪芹的研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证据。

  为何雪芹先生在书画作品之中用他不常用的斋号?我以为早在乾隆二十四年雪芹在世的时候,《红楼梦》(当时仅限于抄本),已经被视为“谤书”了;也就是弘旿所谓的“碍语”;弘晓组织家人抄写《石头记》,不用外人,以至怡府书目中找不到他家存有这样一部书,就是怕人知道他家存有这部“谤书”,而此时雪芹(被抄家的后人)政治上受歧视,经济上陷入困顿,以至蓬牖茅椽,绳床瓦灶、鬻画为生,飧饔时有不继、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困境。为了《石头记》的成书,为了顽强地生存下去,一些时候,雪芹不得不在作书画或写信札时,署自己不常用的斋号,“空空道人”即是其一,当然“空空道人”也不是空穴来风,作为雪芹先生不常用的斋号,也是有因缘的,他生活的白家疃村的“空空庙”,雪芹曾经用来为村民看病,便借过来作为自己的斋号,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倘若不了解白家疃的历史与渊源,亲自去探索与考证,自然无法了解雪芹先生当时所处的困境与现状。这正是雪芹先生起用“空空道人”斋号的用意,从而也为后人考证带来了难度,然而这进一步确凿地证明了“云山翰墨冰雪聪明”篆文小品为雪芹所书。愿请方家赐教!

  另一旁证:吴恩裕先生在《考稗小记》所叙雪芹先生一行书信札,也证明雪芹签名用一不经见之别号,为飨读者,引缀如下:“魏宜之君言,1954年春,有人以曹雪芹书简求售,索价至数百万元(核今之币值数百元),亟祥询之,据云:彼所见之两页为雪芹行书信札,系寄某旗人者,略谓嘱作之诗,因忙至今始得奉上,不知合用否,请斧正等等。函后签名不作雪芹,而为一不经见之别号,但此别号为何,魏君已不多记意”。(见吴恩裕《有关曹雪芹十种》第132、133页)

  曹雪芹的传说(四)

  ——曹雪芹与广泉寺

  金鉴

  香山广泉寺是惟一确切记载曹雪芹与好友张宜泉到过的地方,并且两人留有诗歌唱和,遗憾的是,雪芹先生的诗没有流传下来,只有宜泉先生按照雪芹诗歌的原韵和诗被记录下来,为飨读者,引缀如下:“《和曹雪芹〈西郊信步憩废寺〉原韵》:

  “君诗曾未等闲吟,破刹今游寄兴深。碑暗定知含今雨,墙贵可见补云阴。

  蝉鸣荒径遥相唤,蛩唱空厨近自寻。寂寞西郊人到罕,有谁曳杖过烟林”。

  朋友肖长江上个世纪60年代曾经到过此寺,和他谈起,他说此寺仅留古井一口。探访古寺的心情油然而生,老肖愿做向导。

  文案工作必须提前做,查阅史籍是必不可少的。查阅《红楼梦研究集刊》第一集(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有徐公时先生撰写的《有谁曳杖过烟林——曹雪芹和张宜泉在北京西郊活动之断片》。徐先生是通过研究张宜泉先生的诗以及和雪芹先生家族有关系的朋友写的诗歌,找到了与曹寅同时代的好朋友宋荦(康熙三十一年任江苏巡抚),写有西山广泉寺的诗歌,韵脚全同,来推测这座水源头附近的废寺——广泉寺,遗憾的是徐先生没有到过广泉寺。

  与老肖乘兴而行到水源头,绕过一个小山坡,路很窄,沿着羊肠小道前行,时陡时缓,有时还需要攀扶一些路旁的小树或灌木,体会到张宜泉先生诗中所说:“曳杖过烟林”的境况,时间不长便到了广泉寺。这个地方林木清幽,人迹罕至,广泉废寺已经没有任何建筑构件了,只有古井一口,是广泉寺惟一的遗迹,坐落在半山腰的古井,打得是很深的。《天府广记》曾经有广泉寺古井的记载,称其水质甘洌,适于烹茶。我突然发现古井的盖板上隐隐约约有文字,只是年代久远,字迹有些模糊,仔细辨认为“广泉古井”为篆书,左边的字体只能辨认出繁写的“华”字以及“重修”二字,即便是这样,对我们来讲也是十分重要的,起码我们辛苦寻觅的广泉古寺,位置十分确切(事后查阅有关资料,得知广泉古井上书写的文字是北洋政府大员周肇祥重修古井之后留下的)。

  遥想当年雪芹与好友,信步憩废寺,当时他们所见的废寺,虽然残败,也不至于像现在没有任何遗迹可寻,雪芹与宜泉所看到的:零落的废寺,满目疮痍,自然联想到自己的身世,情不自禁地感怀,感叹世间的悲欢离合,因此,写诗记述此事。

  踏着雪芹先生和好友走过的足迹,回想着二百多年雪芹与宜泉寻访古寺的往事,此时感慨万千,雪芹的身世如在眼前,只有亲身经历过“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似的生活,以及经历过两次抄家后,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生活的雪芹,才能写出脍炙人口,享誉世界的《红楼梦》,让后人敬仰。

  诗人屈原简介

  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

  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吸收了南方民歌的精华,融合了古代神话和传说,创造出了新体诗——“楚辞”。楚辞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大解放。它打破了《诗经》四字一句的死板格式,采取三言至八言参差不齐的句式,形式活泼多样,适宜于抒写复杂的社会生活,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篇幅和容量可根据内容的需要而任意扩充。伟大诗人屈原,是楚辞的创始人和代表作家。

  屈原(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名平,出身于楚国的贵族。公元前340年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26岁就担任楚国左徒兼三闾大夫。起初他颇受楚怀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主张授贤任能,彰明法度改良内政,联齐抗秦。但是,楚怀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由于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在秦国。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思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五日端午节这天投汨罗江自杀。

  屈原是一位具有远旧卓越的政治家,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大诗人,是三峡里的“第一流才子”。他忧国忧民,最后投汨罗江,以身殉国。屈原的政治生活虽然是个悲剧,但作为诗人,他给后人留下了《离骚》、《天问》等二十多篇不朽的诗篇。这些都是中国文学宝库的珍贵遗产。

  《离骚》是屈原最成熟的作品,是中国古代最宏大的一篇抒情诗。前半部分是现实的叙述,写他改良政治的理想和遭遇。后半部分加入了许多奇特的幻想,他在风、雨、雷、电、云、月以及凤凰和龙的陪伴下,在天空中驰骋,上天下地去追求他所理想的对象,结果是失望了。

  诗人把自然现象、历史人物、传说糅成一体,编织成为瑰丽的浪漫主义艺术形象,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结合。鲁迅称赞屈原:“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天问》是一篇奇特的长诗。这是屈原在放逐以后,忧郁彷徨,精神上起了激烈的动荡,旧信仰完全崩溃,因此对于自然现象、古代遗闻、宗教信仰以及对社会的传统思想都产生了怀疑,从而发出种种疑问。通过提问,诗人尽情宣泄了政治生活中的矛盾和苦闷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有详细的记载

  历史故事

  战国时代,称雄的秦、楚、齐、燕、赵、韩、魏七国,争城夺地,互相杀伐,连年不断混战。 那时,楚国的大诗人屈原,正当青年,为楚怀王的左徒官。他见百姓受到战争灾难,十分痛心。 屈原立志报国为民,劝怀王任用贤能,爱护百姓,很得怀王的信任。

  那时西方的秦国最强大,时常攻击六国。因此,屈原亲自到各国去联络,要用联合的力量对付秦国。 怀王十一年,屈原的外交成功了。楚、齐、燕、赵、韩、魏六国君王齐集楚国的京城郢都,结成联盟,怀王成了联盟的领袖。 联盟的力量,制止了强秦的扩张。屈原更加得到了怀王的重用,很多内政、外交大事,都凭屈原作主。

  因而,楚国以公子子兰为首的一班贵族,对屈原非常嫉妒和忌恨,常在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说他夺断专权,根本不把怀王放在眼里。挑拨的人多了,怀王对屈原渐渐不满起来。 秦国的间谍把这一情况,报告秦王,秦王早想进攻齐国,只碍着六国联盟,不敢动手,听到这个消息,忙把相国张仪召进宫来商量。 张仪认为六国中间,齐楚两国最有力量,只要离间这两国,联盟也就散了。他愿意趁楚国内部不和的机会,亲自去拆散六国联盟。

  秦王大喜,准备了金银财宝,交给张仪带去。张仪将相印交还秦王,伪装辞去秦国相位,向楚国出发。 张仪到了郢都,先来拜访屈原,说起了秦国的强大和秦楚联合对双方的好处,屈原说:"楚国不能改变六国联盟的主张。"

  张仪告诉子兰:"有了六国联盟,怀王才信任屈原,拆散了联盟,屈原就没有什么可怕了。"子兰听了,十分高兴。 楚国的贵族就和张仪连成一气。子兰又引他拜见了怀王最宠爱的王后郑袖,张仪把一双价值万金的白璧,献给了郑袖。那白璧的宝光,把楚国王后的眼睛都照花了。 郑袖欣然表示,愿意帮助他们促成秦楚联盟。大家认为:"要秦楚联合,先要拆散六国联盟;要拆散联盟,先要怀王不信任屈原。

  子兰想了一条计策:就说屈原向张仪索取贿赂,由郑袖在怀王面前透出这个风声。张仪大喜说:"王后肯出力,真是秦楚两国的福分了!" 张仪布置停当,就托子兰引见怀王。他劝怀王绝齐联秦,列举了很多好处。最后道:"只要大王愿意,秦王已经准备了商于地方的六百里土地献给楚国。 怀王是个贪心的人,听说不费一兵一卒,白得六百里土地。如何不喜。回到宫中,高兴地告诉了郑袖。郑袖向他道喜,可又皱起眉头:"听说屈原向张仪要一双白璧未成,怕要反对这事呢!"怀王听了,半信半疑。。

  第二天,怀王摆下酒席,招待张仪。席间讨论起秦楚友好,屈原果然猛烈反对,与子兰、靳尚进行了激烈争论。他认为:"放弃了六国联盟,就给秦国以可乘之机,这是楚国生死存亡的事情呵! 他痛斥张仪、子兰、靳尚,走到怀王面前大声说:"大王,不能相信呀!张仪是秦国派来拆散联盟、孤立楚国的,万万相信不得……"。 怀王想起郑袖所说,果然屈原竭力反对秦楚和好;又贪图秦国的土地。不禁怒道:"难道楚国的六百里土地抵不上你一双白璧!"就叫武士把他拉出宫门。

  屈原痛心极了,站在宫门外面不忍离开,盼着怀王能醒悟过来,改变主意,以免给国家带来灾难。 他从午站到晚看见张仪、子兰、靳尚等人欢欢喜喜,高高兴兴走出宫门,才绝了望。他叹着气喃喃地说:"楚国啊,你又要受难啦……" 屈原回到家中,闷闷不乐,想到亲手结成的联盟一经破坏,楚国就保不住眼前的兴旺,不禁顿脚长叹。

  替他管家的姐姐女媭问明情由,就知他遭到了小人的陷害,劝他不要再发议论了,屈原道:"我是楚国人,死也不能看到楚国遇到危险啊!" 他认为怀王会醒悟,定会分清是非的。只要怀王回心转意,楚国就有办法了。但是怀王不再召见他,他越来越忧愁,常常整夜不眠。 他写了一篇名叫《离骚》的长诗,把对楚国的忧愁和自己的怨愤都写了进去。"离骚"就是"离忧",人在遭遇忧愁的时候,怎不呼叫上天和父母,以抒发自己的怨愤呢!

  这篇诗传到宫中,子兰、靳尚等人又得了攻击的材料,说屈原把怀王比作桀纣。怀王一怒,撤掉了屈原的官职。 郢都的空气快把屈原逼疯了。女媭劝他换个地方去休养一阵,他大声说:"我不能带着楚国和百姓一起走呀!" 但在女媭的日夜劝说下,他到底搬出了郢都,准备住到汉北去。他走一阵,又回望一阵,"这雄壮的郢都城啊!"

  他挂念着国事,到一处就歇几天

AABB式 :挨挨挤挤 安安静静

层层叠叠 苍苍茫茫 匆匆忙忙 层层迭迭

断断续续 端端正正 大大小小 地地道道 多多少少 躲躲闪闪

纷纷扬扬 风风雨雨 分分秒秒 缝缝补补 方方面面 方方正正 沸沸扬扬 纷纷攘攘

鬼鬼祟祟 鼓鼓囊囊 恭恭敬敬 干干净净 高高兴兴

花花绿绿 欢欢喜喜 浩浩荡荡 浩浩荡荡 浑浑噩噩 轰轰烈烈 轰轰隆隆 含含糊糊

家家户户 急急忙忙 兢兢业业 结结巴巴 进进出出

坑坑洼洼 哭哭啼啼 磕磕碰碰 口口声声 快快乐乐

踉踉跄跄 落落穆穆 林林总总 拉拉扯扯 零零碎碎 零零星星 老老实实 里里外外 冷冷清清 来来往往

密密麻麻 慢慢吞吞 莽莽苍苍 马马虎虎 明明白白 忙忙碌碌 勉勉强强

男男女女 袅袅娉娉 袅袅婷婷

破破烂烂 飘飘悠悠 平平安安 平平常常 平平淡淡 平平静静 蓬蓬勃勃 普普通通

勤勤恳恳 前前后后 期期艾艾 卿卿我我 切切实实 清清楚楚 清清白白 曲曲弯弯 千千万万

日日夜夜

闪闪烁烁 善善恶恶 三三两两 世世代代 随随便便 顺顺当当 时时刻刻 是是非非 实实在在 松松散散

松松垮垮 舒舒服服 说说笑笑

拖拖拉拉 堂堂正正 坛坛罐罐 条条框框 痛痛快快 偷偷摸摸 吞吞吐吐

弯弯曲曲 稳稳当当 唯唯诺诺 唯唯否否 歪歪斜斜 歪歪扭扭

辛辛苦苦 形形色色 熙熙攘攘 稀稀朗朗 稀稀拉拉 形形色色 嘻嘻哈哈 星星点点 许许多多

严严实实 隐隐约约 郁郁葱葱 摇摇晃晃 洋洋洒洒 悠悠荡荡 悠悠忽忽 原原本本 源源本本

整整齐齐 战战兢兢 臻臻至至 祖祖辈辈 扎扎实实 仔仔细细 朝朝暮暮

ABAB式:努力努力 享受享受 了解了解 打探打探 打听打听 分析分析

娱乐娱乐 紧张紧张 暖和暖和 凉快凉快 学习学习 精神精神

放松放松 活跃活跃 热闹热闹 飘扬飘扬 鼓励鼓励 表扬表扬

说的说的 尝试尝试 积极积极 参与参与 麻利麻利 伺候伺候

孝敬孝敬 炫耀炫耀 安静安静 按摩按摩 透露透露 照顾照顾

安排安排 整理整理 布置布置 打扫打扫 清理清理 叫唤叫唤

讽刺讽刺 羞辱羞辱 评价评价 体会体会 感受感受 体验体验

检查检查 辛苦辛苦 研究研究 帮助帮助 开心开心 琢磨琢磨

ABAB式的词语多数是动词和颜色词:

打扫打扫 溜达溜达 打扮打扮 清醒清醒 搅和搅和

休息休息 商量商量 研究研究 孝敬孝敬 锻炼锻炼

琢磨琢磨 考虑考虑 教育教育 教训教训 活动活动

比划比划 练习练习 切磋切磋 糊弄糊弄 考验考验

学习学习 比试比试 放松放松 检查检查 按摩按摩

暖和暖和 凉快凉快 尝试尝试 打听打听 享受享受

安排安排 整理整理 布置布置 体验体验 感受感受

沟通沟通 品尝品尝 雪白雪白 鲜红鲜红 碧蓝碧蓝

交流交流 欣赏欣赏 清理清理 帮助帮助 轻松轻松

讽刺讽刺 羞辱羞辱 热闹热闹 开心开心 思考思考

参考资料:

http://wangyan1222blogdrivercom/wangyan1222/1114096html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7364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3
下一篇2023-11-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