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方盖房,女方陪嫁妆
发嫁·迎娶仪式
一、去女家迎亲
婚期的前一天上午,男方雇请的傧相带领吹鼓手、花轿仪仗(轿夫8一l6人,另有一名喊号的轿头),一路吹吹打打,到女家迎亲。进门之后,女家要赏钱管饭。这就是婚礼中的“整日子”。此时,新娘就梳妆打扮,由长辈或同辈女性陪同,带着红纸、红毡、祭品,乘坐花轿,在吹鼓手奏起的曲乐声,到坟上祭祖。女家要再次赏钱。
如果男女两家路程较近,花轿、吹鼓于下午返回,第一天吉时再去接新娘。如果路程较远,花轿、吹鼓手要住下,晚饭后要张灯演奏。
二、嘱闺女、填柜子
吉期的前天晚上,婶子、大娘、姑嫂、姐妹都来帮蓿,“填柜子”,即把嫁妆、火烧、压柜钱等装入箱柜。压柜钱装在一个红漆木匣里。这是娘家给闺女的私房钱。箱柜的四角还要放上一些钱,以备闺女零用。等众人离去后,母亲单独嘱咐女儿过门之后孝敬公婆、体贴丈夫、团结妯娌、善待下人。这叫作“嘱闺女”。实际上就是母女话别。
三、新娘上轿
吉日一大早,新娘便梳妆打扮。身着红袄(夏天也要穿)、红裤、红裙,肩披霞帔(俗称云肩),腰扎红带,头戴凤冠,脚穿绣鞋,外包红布。从上妆开始,吹鼓手们反复吹奏《催妆曲》,女家第三次赏钱。上轿时辰一到,新娘蒙上“蒙头红”(一块如方巾大小的红布),坐上太师椅,由迎亲的人抬到轿前,一对女家人把新娘扶下椅子,脚踩红毡,倒退着走入轿中。随后放下轿帘,花轿起动。一对大红纱灯头前照路,依次是仪仗锣鼓,送客(一般是新娘的舅舅和叔叔)骑马与花
轿同行;一对押轿的小辈手扶轿杆(一般送一程即回),一路上浩浩荡荡,锣鼓喧天,笙乐齐鸣。个别富有人家,还给闺女雇上两个丫头,同样得涂脂抹粉,红褂、红裤,列轿两旁随行。这两个丫头一般是短期雇用,给新娘伺候几个月就回去。
四、过门
花轿抬到男家大门口,按卜定的方向落在预先铺好的红毡(或红席)上。男家马上给新娘支付“落轿礼” (一定数目的的钱),如果这次支付得多,到拜天地、进洞房、敬酒、送客时就不再支了。吹鼓手立即吹奏《拜堂曲》慢板。两位嫁客(预先卜定好属相的青年女性)搀扶新娘,领着一对端传盘的人(年轻的男性)来到到轿门口,由嫁客掀起轿帘,将传盘里的两小碗栗子、红枣装进新娘的两只袖子内。但要各留下一对压碗。新娘把亲手给新郎做的一双过门鞋及一身礼服交给嫁客,嫁客叫端传盘的端着,一同回到新房。这时,新郎故意不马上出新房,让新娘闷坐在轿里等待.说是考验新娘的耐心,俗称“蹲性”。一直等到新郎穿上过门鞋和礼服(“回门时仍穿这一身,以示对新娘满意),披上一丈二尺长的彩绸,随傧相与嫁客穿庭过院,走出大门。两个端传盘的紧跟其后。一个传盘里放着一个缠有黄丝的篁子(表示一生不缺吃穿),一个装有枣、栗子,上蒙红纸的小升,一杆戥子称(表示人财两旺)。另一个传盘里放着一对包有红纸的粘糕。到了轿门口,先把粘糕连同传盘放到轿门边的红毡上,新郎在傧相陪同下,
向新娘三鞠躬,表示请新娘进门。两个嫁客把新娘扶下轿来,双脚迈过粘糕(示步步登高)。端传盘的立即把粘糕端回新房,放到床前的凳子中间。嫁客把新郎所披彩绸的一端用簦子压在另一个传盘上。两个嫁客一左一右扶着新娘,三人共同托定传盘,由新郎导路,脚踏红毡,缓步向前。经过大门口时,新郎、新娘要一步跨过放在门槛上的马鞍子(意为一步升天),进入大门。这就是“过门”。此刻,鞭炮齐鸣,鼓乐阵阵,人声鼎沸,毒片热闹、祥和景象。 .
然后,由新郎本家属龙、属虎的两名年轻人搭上梯子,把一对用红纸包裹的砖块放到大门的前檐上,并插上两双拴有栗子、枣、铜钱的红筷子,名目“龙托虎递”,表示镇邪、吉祥。
三岔、悦庄等乡镇还要在大门两旁各摆上一个“火盆”(瓦盆里装有正在燃烧的木炭火),等新娘过门后撤去。“火盆”寓意是以后的日子红红火火。
五、拜天地
在新郎的牵引和嫁客的搀扶下,新娘来到院中摆好的罩有红色桌衣的香案前,一对新人女右男左面对北边坐着的公婆站定(按照我国旧的礼仪,右为上位,左为下位,女人一生仅这一次居于男人之上),傧相高喊:“一拜天地,二拜爹娘,夫妻对拜,共入洞房。”新郎新娘随着喊声,依次行礼。
拜天地的整个过程中,吹鼓手起劲地吹奏,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20世纪50年代末期,东里、西里一带还时兴拜完天地后,新郎给新娘戴戒指,新娘给新郎拴荷包,表示互敬互爱。
六、入洞房
1.揭蒙头红、坐床。新娘进入洞房先坐在椅j子上,新郎用裹着红纸的擀面杖把新娘的“蒙头红”挑下来,通过嫁客递给新娘的婆母,由婆母揣在怀里,意思是“早抱孙子”,也有的说是表示“娘俩一条心”。接着,新郎先在床上来同走三趟,名日“踩床”,说是踩踩新娘的脾气,以后好夫唱妇随。然后新娘迈过床前踏凳上的粘糕,这对粘糕由嫁客压到枕头下面。登床,撒出袖中的枣和栗子(让闹房的人任意抢食)。然后,按卜定的方位赫腿端端正正坐好,谓之“坐床”。坐床直持续到当天的深夜,不能大小便,不能下床。所以新娘在结婚前三天就得缩食,仅吃点蛋黄之类的食物,吉期的头天晚上就不敢再饮水。第二日仍要坐上一天,三餐茶饭有人送,有人陪。
2、换饭。新娘坐到床上之后,由专人用传盘端来两壶酒、两小碟咸菜,两个嫁客分别给一对新人敬上一盅酒,再夹两筷子咸菜喂到新人嘴里。
接着又端来两小碗宽心面(手工擀的切得很宽的面条儿),第三趟端来两小碗糕,第四趟端来两小碗豆腐,都是象征性地夹一点喂给新人。这就是“换饭”。余下的东两端出新房被看热闹的人抢食,说是吃后能免病去灾。新娘的午饭是面条,晚饭是馒头,都是在床上吃,也有人陪侍。
换饭以后,左邻右舍掉了乳牙好长时间还未长出新牙的小孩儿,往往由大人领进新房让新娘子用手摸摸牙床,据说新人的手吉利,摸摸之后新牙很快就会长出来。
3、填枕头。在欢快的乐曲声中,嫁客开始帮着往枕套里象征性地填把麦穰,还要放进栗子和钱。两个嫁客一边填一一边大声吟诵: “一把栗子一把钱,火的领着小的玩”、“一把金,一把银,一辈子有个聚宝盆”“一把米,一把面,一辈子不愁吃和穿……”引得新房外的人嘻嘻哈哈,新人也臊得面红耳赤。这时新郎就快步离开新房。嫁客再续填几把,放到床的两头,等婚后由新娘填足,缝好。
4、闹媳妇。闹媳妇又叫“抢栗子枣”。新郎出了洞房,门外的男男女女便一窝蜂地涌进去,无所顾忌地摸抢被褥下的栗子、枣、花生,甚至故意推拉新娘。在一阵嬉戏过后,小姑、嫂子把闹新娘的人撵出去。如果婚期是在炎热季节,这时新娘可以由姑嫂帮助换下身上的红袄、红裤。
吹鼓于们也就可以稍事休息,喝水,吃饭。到此为止,他们已经连续吹奏一个多小时了。
七、宴请
l、候人客。新娘下轿的同时,男家的两个陪客(一般是新郎的叔叔大爷)就寒喧客气着接过两个送客(当地称之为大客,一般是新娘的大伯、舅舅)手拎的一对包袱(一个包有一对未填的大枕头、宽心面,一个包着新郎的一双鞋、一身衣服),把他们迎进客厅,在一、二席位上坐定。两个陪客分列两旁,依次是其他作陪的亲朋。这一桌席必须是八个人,而且也是这场婚礼所有婚宴中的最高规格,因此男家非常重视。酒肴一般是十二大碗,有的乡镇兴两道饭,先后上到六个菜后,上第一次饭——水饺;再上六个菜后,吃第一次饭——馒头。上菜的顺序是头鸡、二鱼、三合菜、四喜丸子、六扣肉、八是八宝饭,其他菜肴可以随便上。陪客必须热情让菜,频频劝酒。整个酒宴间,男家要四次临席敬酒。第一次是上好四喜丸子之后,新郎和兄弟们敬酒。第二次是上到第六个菜后新郎的父辈敬,第三次是上完第八个菜后新郎的祖辈敬,第四次是上全了菜后由厨师敬。每次敬酒,客人们都是起立相迎,吹鼓手在门外吹奏《斗鹌鹑曲》。
家族不大,人丁不甚兴旺,经济条件一般的人家,仅由新郎辈及父辈敬两次酒。(鲁村、大张庄等西部乡镇的喜宴为两道饭)。
席宴结束,大客与新娘的公婆互相认识,除了谦逊地介绍新娘的情况外,还要向婆婆交钥匙,即把新娘家陪送的橱柜上的锁钥交给婆婆,并把带来的两条红绳,一条系在洞房门上,另一条随身带回。这表示“千里姻缘一线牵”。同时,还要到洞房向新娘辞行。
尔后,新郎的父母等长辈把大客一直送出村外。吹鼓手高奏《送宾曲》之后,任务算是圆满完成了。
2、招待送“缘坊”的。男家对抬送缘坊的人,同样以宾客相待,新郎及兄弟们照例临席敬酒。宴后发给赏钱,然后返回。
3、宴请邻里、亲朋。娶亲的当天上午,男家的亲朋好友、邻里故旧,或带礼品,或带喜幛,或带礼金,纷纷登门贺喜。男家便在中午宴请答谢。宴席的规格及敬酒的仪式,大体如候大客,但档次稍低一些。
东里、西里、石桥等几个乡镇在新郎敬酒时,由新郎的两个兄弟辈执壶、端传盘到席面上敬酒,新郎只能恭立于客厅的门口,等敬酒完毕,向客人示以鞠躬礼。
中南部乡镇,也有的在举行婚礼的前几天,分若干次招待贺喜的宾客(当地贺喜称“送饭”),婚礼日主要招待“大客”(即送客)。
4、闹洞房。结婚当日晚上,便是闹房的时间。所谓闹房,就是新郎的平辈、晚辈及四邻八舍的青少年男女,在洞房里和新人耍、闹、嬉戏。即古人所谓“戏妇、戏婿”,据传始于汉代。新娘还得下床开柜,把盛在脸盆里的火烧、点心、糖果让新郎拿一些孝敬祖父母、父母等长辈,余下的让姑嫂分给闹房的人吃,有的就撒到床上,随便让人们抢、争、捡。个别人还对新娘说些涎皮涎脸的话,甚至拉拉扯扯,让一对新人相亲相抱等,做些“非礼”的动作,以使大家从中取乐。每当这时刻,新娘的姑嫂就坐在床沿上遮挡,或让新郎偷跑出洞房躲起来。这叫“护床”。之后,家人以简单的酒肴招待闹房的。多数用罢酒菜即刻离去,但个别人直到深夜不归。这时小姑或小叔拿来尿盆(谓之“小姑拿盆儿,当年抱侄儿”)才不得不走开。当地古来就有“结婚三天无老少,新房新人尽管闹”的谚语。但是,辈份大的人闹房极为少见。
八、喝“合婚酒”
闹房的人散去之后,家人送来几碟菜肴,关上房门,悄然离去。这时洞房内才是一对新人的天地。新郎将“换饭”时搁在窗台上的酒壶拿来,斟满酒杯,互敬对方,这就是喝“合婚酒”,古代称为“合卺”。这一仪式,起于先秦,据《周礼·昏义》记载,古代婚礼有“合卺而醑”之说。孔颖达疏曰:以一瓠分为二瓢,谓之卺,婿与妇各执一片“以醑” (醑,用酒漱口)。
九、听房
新婚之夜,洞房内必须通宵达旦点燃一对大红蜡烛,这就是“洞房花烛夜”,又称作“明灯照前程”。洞房外必须有人偷听新人的私房话,俗称“听房”。因为当地有“人不听鬼听,人听传喜,鬼听传忧”之说。所以新娘的婆婆一定要提前安排好。新郎新娘的亲昵举止被听房的窥到,切切私语被听房的听到,往往立即会传为笑话。男家老幼得以放心、宽心、开心。闹房的话传给娘家,其爹娘也眉开眼笑,因为自己姑娘受到礼遇,“公公喜,婆婆爱,女婿当作宝贝待”。
若男家人丁不旺,没有合适的听房人安排,就暗暗地在新房外的窗下竖上一把扫帚,搭上件衣物,装成人在偷听。
十、磕头
新婚的第三天,新娘一大早起床,梳洗过后,先给公婆磕头,请示今天做什么,顺便端走公婆床前的尿盆,公婆要赏磕头钱。接着到厨下灶边掏灰,找到婆婆事先放在狄里或灶台上的红包,表示媳妇细心,会过日子。随后着结婚那天的衣装,由姑嫂领着,端着自己做的数对枕头或鞋,新郎随后,去给婶子大娘等长辈磕头、送礼,长辈照例要赏磕头钱。
新娘磕完头,回到家要亲手做饭,并切记馏上入洞房时压在枕头下的粘糕。全家人阐坐在一起吃顿饭,一来显示出新娘的手艺,二来表示孝敬,二来表示今后家团团圆圆。所以古来有“过门三朝入厨下,羹汤侍奉永无忧”的诗句。
十一、回三
婚后第三天吃过早饭,新娘再次梳洗打扮,带上·对红包袱,里面包有从娘家带来的点心、火烧等,称为“随身饭或新郎新娘都骑马,或新娘坐哑巴轿(没有装饰风铃的轿),新郎骑马,由胞弟或堂弟陪同,一起到娘家去,这就是“同兰”。女家同样热情款待,并同时宴请送贺金、贺礼的亲友。招待新女婿的宴席特别讲究,一桌八人,不管陪客的年纪、辈份大小,新郎须坐首席。这是人生唯一的一次特殊礼遇。
在我们国家对于喝茶是非常有讲究的,包括连新人们在结婚的时候也是需要敬茶的,向父母等长辈敬茶并改口,这个就叫做改口茶。敬改口茶之后也就代表正式成为一家人了,那这其中有什么讲究呢?结婚喝茶有什么地方需要注意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喝茶有什么讲究
1在我们国家一直流传的这样一句话“酒满敬客,茶满欺客”倒茶时是不能太满的,七分为宜,为什么七分呢?因为茶是烫的,不好拿,而酒的话是凉的,所以必须要倒满。
2喝茶时,放置茶壶是非常有讲究的,茶嘴不能正对他人。茶嘴对着某人,就表示这个人是不受欢迎的人,有赶人离开的意思。
3第一次斟茶时,需要按照“先老后小”“先尊后卑”的顺序来倒茶,到第二遍的时候,则可以不按此顺序了。
4当在喝茶时,中途有新的朋友加入,那么就要重新泡茶,新泡好的茶要先请新来的朋友品尝。
5朋友客人喝茶时,要注意茶杯中的情况。如果茶已喝去半杯时,应立刻添上。
结婚喝茶的讲究
结婚也是需要敬茶的,那么其中有什么讲究呢?
1新人在倒茶的时候一定不能太慢,也不能不小心让自己的手浸入到茶水中,这些都会被认为是对长辈的不尊重。
2结婚新人在敬茶的时候,一定要用双手而不是单手,单手是对长辈的不尊敬,此外,敬茶也是有先后顺序的,首先要敬的一定是父母,之后再按照年龄的顺序就可以了。
3结婚敬茶时新人动作不能太急,切忌因为太急将茶水打翻,而且一定要等到长辈饮完茶,将茶杯双手接回之后才算是结束。
4结婚敬茶时茶具的选择一定要是盖碗杯,最好以素雅大方的花鸟、囍字等为主,或者选用喜庆的单色。
5结婚敬茶茶叶选用铁观音、普洱最为稳妥。部分地区还会再加上好意头必备材料比如莲子和红枣,份量则为双,并且莲子红枣必须要完好,寓意着好事成双。
6新人在敬茶前需要双膝跪地,新郎在左新娘在右。而父亲坐在新郎前,母亲坐在新娘前。
个别地方习俗可能是要求站立敬茶,向父母敬茶的话需要上半身鞠躬,注意要达到90度以表诚意~双手向前将茶送至父母胸前40公分的距离,以便父母不移动身体即可双手接到茶杯。
7部分地区敬茶时还需要准备跪垫,跪垫款式的选择要以红色喜庆为主,有“喜”“百年好合”“喜结良缘”等词更好!
1、送聘礼:婚礼前,男方就要到女方家送迎亲的聘礼。
2、安床:在结婚前一晚上,女方会找一个有福气的男人(父母健在、儿女孝顺、家庭美满)来“安”新房的新床。
3、嫁妆:新娘会在出嫁前,把娘家准备的嫁妆装在一只红皮箱里,等到第二天带到婆家去。
4、梳头:新娘会请一个有福气的长辈来给自己梳头。
5、吃汤圆或饺子:意味着可以圆满成婚、美满幸福。
6、迎亲:婚礼当天上午,男方的接亲队伍就要来女方家接亲。若要顺利接得美人归,新郎必须闯过一连串智力及体能测试关,还要给女方丰厚的“开门红包”。
7、找红鞋:新郎必须找到给新娘穿的红鞋子,并给她穿上,才能把新娘带走。
8、敬茶:新人向双亲奉茶跪拜。
9、撑红伞:由伴娘撑红色伞伴新娘、新郎出门,并且边走边撒米给鸡吃,以免鸡啄到新娘。
10、绕吉祥路:迎接新娘的车必须绕着有吉祥名字的路走一圈。
11、过门:新娘由女方家出门后正式踏入男方家,拜见翁姑及男方其他长辈。
12、闹洞房:酒宴结束后,新人会和一些朋友去新房参观或进行娱乐活动。
13、回门:指在婚后第三天(各地习俗不同),新妇由夫婿陪同,准备好礼品回娘家。
是好的。
磕头一般是在拜年的时候进行的行,对于某些地区就是晚辈给长辈磕头,会得到相应的红包,所以不管结婚多少年都可以给婆婆磕头的。
磕头,旧时的礼节,跪在地上,两手扶地,头近地或着地。
婚嫁用茶的习俗古来有之,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具史料记载,文成公主远嫁西藏时,茶就是作为陪嫁品首次进入西藏。宋代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载,湘西少数民族的未婚男女,经常相聚一起对歌,如遇上意中人时,男青年通常会含蓄地发出邀请:“小娘子,叶底花,无事出来吃盏茶”。茶之所以被婚嫁男女所青睐,是因为茶树为常青树,是至性不移之物,正如明代郎瑛所说:“种茶下籽,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又聘以茶为礼者,见其从一之义。”以茶为聘礼喻示人们对从一而终的幸福婚姻的向往和美好祝愿。现今,浙江、江苏、安徽等地区的男女青年订婚、受娉、婚宴等,仍离不开茶,分别称为定亲茶、受聘茶、新娘子茶、传茶等。
23、未婚少女茶规
流行于福建一带农村。未婚少女出外做客,不能随便喝别人的茶水,倘若喝了,就意味着同意做这家的媳妇。此习俗流传已久,当地认为茶树至性不移,结婚必以茶为信物,因此,未婚女子不可随便喝别人家的茶。
24、三 茶
旧时汉族婚俗。流行于江浙一带,即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同房时的“合合茶”。此俗现已不常见,但在某些地区仍有遗风。行于湖南一带,指提亲、相亲和入洞房前三次所沏之茶。媒人上门提亲,沏以糖茶,含美言之意;男子上门相亲,姑娘送递的是一杯清茶,置贵重物品或钱钞于杯中送还女方,姑娘收受则为心许,入洞房前,以红枣、花生、龙眼等泡入茶中,并拌以冰糖招待客人,系早生贵子跳龙门之意。
25、食 茶
亦称“走媒”。旧时汉族婚俗,流行于浙江西部地区,媒人受男方之托,向女方提亲,倘女方应允,则泡茶、煮蛋招待,俗称“食茶”。可用桂圆干泡茶,或用三只水泡蛋,加白糖拌和,当地称:“圆眼茶”和“鸡子茶”。
26、茶 礼
也称“下茶”、“聘礼茶”。定亲的聘礼。以茶为礼取茶种“不移”之意,寓其白头偕老。明代许次纾《茶疏》:“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必以茶为礼,取其不移植子之意也。今人犹名其礼曰下茶。”此俗最迟宋已有之,延续至近代。 。
27、蒙古族订婚五道礼
蒙古族人订婚时,男方须向女方送五道礼:第一道由媒人送去一皮桶奶子酒;第二道由三个男人送去五壶奶子酒;第三道由男家的妇女上女家拜年,礼品是馍馍和手绢,手绢里包着茶叶、糖果和葡萄干;第四道是茶叶一包,白哈达一条和皮带一根;第五道是砖茶、糖果和酒。当地认为茶叶象征婚姻的美满和谐。
28、撒拉族以茶订婚
此习俗流行于内蒙古、辽宁一带撒拉族居住区。当青年男女相爱或男方家长看中某闺女,就由家长出面请媒人去女家说亲,如若同意,再由男方择定吉日,由媒人去女家送“订婚茶”。订婚茶主要包括砖茶及其他礼品,女方接受“订婚茶”,则表明婚姻关系以定。
29、总 茶
东乡族婚俗礼品。流行于甘肃东乡族自治县及广河、和政等地区。订婚时,男方将一份彩礼送给女方“亲家伍”中的某一户,即表示向女方每个家伍成员送了礼,此份彩礼谓之总茶。下次议亲之事,则由另一家代为受礼,即家伍各户轮流接受总茶,表示许婚。
30、拿 茶
也称“干礼”。保安族婚俗礼品。流行于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订婚时男方送给女方的礼品一般都以茶叶为主,故名拿茶。接受了拿茶的女子,不能再同他人婚恋。
31、吃 喜 茶
亦称“下定茶”。回族婚俗。男方备羊腿、牛肉、衣料、茯砖茶、米糕等表示吃穿不愁的礼品,女方回赠姑娘亲手缝制的白帽、布鞋、手巾等礼品,以示对未婚夫的关心。在仪式当天,男女双方各备茶点招待内亲。也有在女方应允后,由媒人于吉日将男方家的茯砖茶、衣料及红绿头绳送到女家,表示已经订婚。
32、送 茶 包
少数民族婚俗。流行于中国西北回族、东乡族、保安族等聚居地区。男方先请媒人去女方说亲,若女方家长同意,男方就准备茯砖茶或毛尖、沱茶等,由媒人送往女家,即为“送茶包”。此后,男女双方可通过亲友了解对方的人品,以便确定是否缔结婚约。
33、侗族坐夜打油茶
族婚俗茶饮。在广西三江一带,侗族青年男女恋爱时兴“坐夜”,即双方相识后,约定小伙子去女家做客,到那天的傍晚时分,小伙子在屋外唱山歌,经反复试探,姑娘才开门让他进屋。先进行礼节性对歌,再进入倾诉衷情的对歌和交谈。对歌时,姑娘用打油茶招待小伙子。如果姑娘不提出休息,男方便不能离去,否则是不礼貌和不尊重女方,等姑娘再三提出休息后小伙子才能走。坐夜往往要延续到天亮才分开,通过多次活动,如果双方中意,再通过明媒正取正式结婚。
34、吃 细 茶
侗族婚俗茶饮。贵州侗族地区的男女青年相好定情并征得男女双方家长同意后,就择定吉日,男方带上一包糖和细茶亲自登门。女方父母将糖摆列桌上,将细茶泡好,请寨上族中长辈和亲戚朋友一起来吃,表示自家女儿已以订婚。如有人再来提亲,女方父母就直言相告:“我家的妹崽子已经吃过细茶了。”
35、献 茶 示 情
流行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婚俗。每当农历正月十五夜晚,男女青年欢聚,献茶对歌,谈情说爱。所用茶为打油茶,吃茶前先歌,女问男答。女的献茶分四道:第一碗茶碗上放筷子两双,以探男方有无对象;第二碗茶有碗无筷,试探男方智能如何;第三碗茶碗上放一根筷,试问男方是否钟情于女方;第四碗茶上放一双筷子,表称心如意,双双对对。每献一碗茶就对一次歌,歌对得顺,茶献得勤,恋情倍增。献茶以成为侗族青年男女恋爱的媒介。
36、蜂蜜芝麻茶
云南拉祜族婚俗茶饮。拉祜族视茶为高尚礼品,青年人定亲均以茶为礼,姑娘出嫁时,用炒熟的芝麻和蜂蜜泡茶招待宾客,寓意未来生活甜蜜。
37、佤族订婚礼茶
云南佤族婚俗。当地男女青年确定恋爱关系后,男方要向女方父母正式求婚。事先,男方家里杀鸡敬神,以求神灵保佑联姻顺利,再向女方赠送茶叶、芭蕉、酒等礼品,请女方家族的长辈分享,意在取得全体族人对婚姻的认可。
38、德昂族以茶求婚
云南德昂族流行以茶求婚,德昂语称“登用”。此婚俗只在女方父母拒绝男方求婚,而姑娘本人又愿意嫁给男方时才会发生。小伙子征得姑娘同意,在约定的时间、地点把姑娘接走。男方须将一包干茶悄悄挂在女家门口,表示姑娘以离家。两天后,男方须请媒人再带一包茶叶、一串芭蕉和两条咸鱼到姑娘家提亲。如果女家收下礼物,即表示同意这门婚事,如果退回礼物就说明坚决反对,男方只得将姑娘送回。
39、白族彩礼茶
云南白族青年从订婚到结婚要送两次礼,订婚时送小礼,结婚时送大礼。小礼包括茶、烟、酒、糖以及红、蓝、黑、紫等六色布,六色金银首饰。大礼包括茶等水礼及各式衣服20套,还 有嫁妆钱。
40、新 婚 请 茶
汉族婚俗,见于现代各城市。婚礼除宴请男女双方至亲好友外,实行喜事新办,宾客前来祝贺,只泡清茶一杯,摆糖果、瓜子等几种茶点招待,即节约又热闹亲切。
41、新 婚 三 道 茶
亦称“行三道茶”。新婚男女在拜堂成亲后饮用:第一道是两杯白果汤,第二道是莲子红枣汤,第三道是茶汤。新郎新娘双手接过第一道茶,对着神龛作揖以敬神;第二道茶敬父母;第三道茶一饮而尽。意在祈求神灵保佑新人白头到老,夫妻恩爱,同时感谢父母养育之恩。
42、苏 州 跳 板 茶
旧时苏州婚礼茶俗。新女婿和其舅爷进门后,稍坐片刻,女家即撤掉台凳,在左右两边靠墙处各放两把太师椅,新女婿和舅爷坐头二坐,另两位至亲坐三四坐。然后由“茶担”托着茶盘,表演“跳板茶”,向四位宾客献茶。由于托着木板茶盘跳舞献茶,故称跳板茶。
43、新 娘 茶
江西婺源一带的婚俗。姑娘出嫁前,要用红丝线把翠绿的嫩茶芽扎成瑰丽的花朵,称为“茶花”。婚礼结束后,新娘用“茶花”孝敬公婆及款待贵宾。来宾品尝佳茗,夸赞新娘,祝福婚后家庭幸福和谐。以后由此派生出用红丝线把茶叶扎成“婺源墨菊”等名茶,融饮用、观赏、技艺于一体。
44、烧 新 茶
甘肃南裕固族婚俗。男女青年结婚第二天天亮之前,新娘第一次到婆家厨房点燃灶火,俗称“生新火”再用新锅熬一锅新茶,曰“烧新茶”。茶烧好后,新郎请来全家老小,按辈分一一向新娘介绍称谓。新娘则为全家每人舀一碗酥油茶
45、腌 茶 酒
汉族婚俗茶食。新娘招待闹新房客人的便宴。流行于陕南大巴山地区的婚俗。新婚之夜,新娘将娘家腌制的“嫁妆菜”装于碟中,放在桌上,并配有美酒。闹新房的宾客边饮酒边品茶,新郎新娘要按闹新房宾客的要求表演节目。
46、腌 菜 茶
陕南大巴山婚俗,新婚次日清晨,新娘摆出娘家腌制的“嫁妆菜”,沏上巴山香茗,请来宾和双方亲友品尝。席间以唱歌助兴。
47、送 喜 茶 钱
土家族婚俗。土家族青年男女结婚后第二天早晨,由新郎引领,新娘端着茶盘,向前来贺喜的亲友、长辈敬茶。此时,长辈要向新婚夫妇赠送“喜茶钱”,祝他们婚姻坚贞不移。
48、新 婚 交 杯 茶
湖南婚俗茶饮。新婚夫妇拜堂入洞房前饮用。交杯茶具用小茶盅,茶水为煎熬的红色浓汁,要求不烫也不凉。由男方家的姑娘或姐嫂用四方盘盛两盅,双手献给新郎新娘,新郎新娘用右手端茶,手腕互相挽绕,一饮而尽,不能洒漏汤水。交杯茶象征夫妇恩爱,家庭美满。
49、新 婚 合 杯 茶
云南南部婚俗茶饮。青年男女举行婚礼,都须共喝一杯茶,称为“合杯茶”。是以普洱茶泡成的红艳茶汤,象征喜庆吉祥,预示夫妻恩爱,白头到老。
50、新 婚 抬 茶
亦称“抬茶敬客”。是湖南桃江一带的婚俗。新婚之日,新郎新娘要给贺喜的人抬上擂茶,等客人入坐后,新郎新娘双手恭敬的将盛茶的茶盘抬起,每桌放一盘,送给客人,故称“抬茶”。新婚夫妇抬茶时,接到茶的客人都须送一句吉祥话,多用双关语,称作“赞花词”。
51、闹 花 夜
湖南中部农村婚俗。在结婚前一天晚上,男家答谢众亲友以往对孩子的关照,特举行茶宴和酒宴款待。一般先办酒宴,再办茶宴。茶宴时,请民间艺人演唱花鼓戏,边吃边听。一般是清茶加茶点,也有用擂茶的。
52、陪 嫁 茶 树
云南德昂族婚俗。成亲时,女方陪嫁除自用衣物外,还要陪嫁几棵茶树种到男家。茶树必须是姑娘亲自培育的,表示爱情永恒。如果离婚,则将茶树归还女家。
53、红 糖 油 茶
云南僳僳族婚俗茶饮。举行婚礼时,女方家要在油茶中加红糖,配制“红糖油茶”奉献给客人们在喝“红糖油茶”之前,要先喝一杯苦味浓茶,以祝新婚夫妇同甘共苦,先苦后甜。
54白 族 闹 棚 茶
云南白族婚俗茶饮。白族男女青年结婚时,男方在接新娘的头天晚上举行“闹棚”,即邀请亲戚朋友来家聚会,喝茶吃糖果等,同时请人唱以板凳为道具的简单而又热闹的“板凳戏”,以表喜庆。按白族习惯一般喝雷响茶。
55、景颇族新婚舂茶
云南盈江景颇族婚俗。结婚之日的午夜,新郎新娘被寨内的青年拉到楼下的石臼前,石臼内放着茶叶、鸡蛋、姜、蒜等。青年人戏逗新婚夫妇同持一根木棒舂捣石臼,且连续捣十下才能停。舂茶的意义在于表示新婚夫妇共同生活幸福美满。
56、藏族婚礼茶
藏族聚居地的婚俗茶饮。新娘到夫家,有向夫家客人献茶的风俗,俗称婚礼茶。献茶时,新娘要唱歌,客人和唱。新郎新娘还要献茶谢媒人。最后,要唱以茶为内容的“送宾歌”。
57、瑶族新婚敬茶
广西瑶族姑娘出嫁时的礼仪。新娘出嫁到夫家,均由陪娘撑伞来代替花轿。当送亲队伍到男方所在的寨子,男方将煮好的茶水盛在茶盘的小茶盅里,由男方专人向新娘和送亲人一一敬茶,并唱山歌互致敬意。最后,来到新房前敬茶对歌,放鞭炮,然后送入洞房。
58、壮乡敬茶筛鞋
广西壮族聚居地婚俗。壮族青年结婚,女方姐妹都要到男方送亲。拜堂后,由送亲的人唱一组“十说歌”,内容是要男方多关照、教诲他们的亲姐妹。接着男方摆酒席,并举行敬茶敬酒筛鞋仪式,由男方捧出一面竹筛,依次来到女方送亲者的面前,送亲者依次将准备好的礼鞋放入竹筛内送给男方,男方也将红包依次送给送亲者们作谢。其寓意是夫妻和睦、吉祥。整个筛鞋过程以歌代话,互问互答,热闹有趣。
59、新 人 茶
贵州侗族聚居地区的婚俗茶饮。新人结婚之日,在喜气洋洋的洞房内,不论白天或晚上,桌上都摆着糖果和茶水招待贺喜的客人。客人到来,必须唱支歌或说些吉利话,烘托喜庆气氛。新郎新娘将香茶斟满,托起红漆茶盘送到唱歌客人面前,请他喝茶吃糖,称吃新人茶,并说:“多谢贵言相赠”。
60、塔吉克族问安礼茶
新疆塔吉克族聚居地的婚俗。塔吉克族青年结婚一周后,新郎须在好友的陪同下,带着油馕去向岳父母请安,称为“问安礼”。岳父家则杀鸡炖肉款待女婿和客人。女婿告辞时,岳父母要回赠礼品,一般是一个精美的茶叶袋、十个鸡蛋、一条腰带。塔吉克人喜欢饮茶,茶是富裕的象征,岳父母赠送茶叶袋,表示祝愿女婿家兴旺发达。
61、畲族宝塔茶
福建福安松罗一带畲族聚居地的婚俗。新娘过门时,男方要带四位轿夫到女家,一进门,女家便将五大碗茶叠为三层:一碗作底,中间码三碗,上面再压一碗,形似宝塔。敬茶须干净利落,接茶时则须一定的技巧,先用牙齿咬住最上面的茶碗,,再用右手手指夹住中间三碗,最后左手端住最底下的茶,然后,分送给四位轿夫,且一气喝完碗中茶水。
62、福安新娘茶
福建福安婚俗。拜堂第二天,新娘上堂拜见夫家女眷,并敬糖茶。糖茶用茶叶、红枣、冬瓜糖、冰糖、炒花生冲泡而成,沏入小茶盅。新娘茶甘甜可口,象征新娘从此与夫家女眷相处和睦,生活甜蜜。女眷们喝完新娘茶,要向新娘回赠红包作为见面礼。
63、台湾婚礼茶宴
台湾婚礼茶俗。婚礼开始后,在礼堂一端设泡茶区,中间放茶车一部,两边各两部,并用鲜花连接。礼堂的中间摆一长桌,桌上摆茶点与料理。等宾客到齐之后,新人来到泡茶区,新娘表演茶艺,新郎则向父母、证婚人等敬茶,仪式举行约一小时左右,然后,在音乐声中送客,婚礼结束。
64、跪 茶
旧时广东顺德婚俗,是当时新媳妇初见公婆时的敬茶礼仪。新娘来时,男方堂屋先备好一张八仙桌,桌上有茶壶一把,茶盅两个。新娘跨进堂屋,必须跪行到方桌前,叩头三次,再跪行至桌后,又叩头三次,然后直起身给公婆敬茶,每人一杯。此礼节今已不存在。
65、新 娘 茶
广州、香港和澳门等地的婚俗茶饮。用上等茶叶冲泡,茶中放红枣,寓吉庆之意。新娘初过门叩见公婆,必备新娘茶恭请公婆饮用;公婆接茶略为啜饮,连呼:“好甜,好甜!”并回赠红包答礼。然后,新娘按辈分亲疏向其他长辈、平辈和贺客一一奉茶致敬。现代婚礼茶俗日趋简化,奉新娘茶一般与婚宴结合进行。
66、摆 茶 宴
旧时四川西部丘陵地带的婚俗。新婚第二天,新娘拿出从娘家带来的糖果、瓜子、茶叶等,招待男方的亲友和宾客。
敬茶
岁末年初,结婚的人又开始多了起来。大家都知道在新郎“明媒正娶”新娘子时常常会看见茶的影子,比如下彩礼时要用到茶,迎新人时新娘要敬公婆茶水,可是为什么要这样做,不少人可能就不是很清楚了。
茶可能从宋朝开始就被人们视为“从一而终”的婚姻信物。据明代郎瑛所著的《七修类稿》记载,“种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又聘以茶为礼者,见其从一之义。”大致意思是,茶籽种下后就不能移植了,移植的茶树就不能生存,用茶叶作为聘礼,是希望女子能专一的寓意。在清代曹雪芹的巨著《红楼梦》里,第二十五回中王熙凤开林黛玉玩笑说:“你既吃了我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儿?”可见,“吃了我家的茶”几乎等于现代西式婚礼中的“YES,IDO”了。
那么,为什么宋人会把茶作为“从一而终”的婚姻信物呢?原因可能有三:
其一,唐代中期以后,喝茶是一件普遍流行的事。唐代“封演”撰写的《封氏闻见记》记载:“(先人喝茶)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
其二,在古代,由于茶叶的种植技术的限制,茶树通过移植很难存活,它只能通过茶籽的播种才能存活。唐朝陆羽所著的《茶经》里提到:“(茶)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
其三,宋朝时期,我国理学备受追捧,那些理学观点在极力挽回社会上不断下滑的道德水准,对人的道德礼仪提出种种规范。正是由于饮茶文化的流行才使得茶文化有可能被社会文化吸收为婚姻文化的一部分,从而演绎出对婚姻要求从一而终、相敬如宾的茶礼习俗。当然,这个要求基于我国上千年的封建文化的影响,更多的是侧重对女子的婚姻规范。
如今在婚姻过程中出现的茶礼文化,更多的是希望双方能和谐共处、相敬如宾。福州市民俗专家陈苏告诉记者:“现在的婚礼中,饮茶习俗被大大简化了,一般是男方在迎娶女方当天,女方要依据辈分一一向男方的直系亲属敬茶,以表示对他们的尊敬,并借由敬茶的机会,改口尊称男方的家人为‘爸爸、妈妈、叔叔’等,希望以后的家庭生活能以礼相待、和睦共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