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是两个人的事还是两个家庭的事?

结婚是两个人的事还是两个家庭的事?,第1张

结婚是两个人的事情,同时也是两个家庭的事情,结婚是一件大事,而不是一件小事,两个人结婚的时候,那肯定也是要通过双方的家长认可才能达到真正的婚姻幸福美满。若是两个人在谈恋爱的时候,双方家长都不同意,那么在整个恋爱当中是会让两个人都感觉到非常的困难。 

一、婚姻是一种责任,所以面对婚姻这样的问题一定要谨慎

婚姻是一种责任,所以面对婚姻这样的问题一定要谨慎。毕竟对于每个人来说,婚姻的质量决定的事,自己往后的生活质量如何。不要小看婚姻的重要性,若是自己的婚姻不幸福,那么一辈子都有可能毁在这段婚姻当中。

二、感情是两个人的事情,那肯定是其他人是无法去干涉的

感情是两个人的事情,那肯定是其他人是无法去干涉的。但是对于婚姻这样的问题,父母是有权关注。毕竟作为自己儿女的婚姻,父母的肯定会非常关注这件事情。很多时候作为儿女会非常排斥自己的父母,为什么要干涉婚姻呢?毕竟父母对于儿女,他身上本来就有一种责任感,所以会对自己儿女的婚姻密切关注。

三、得到父母祝福的婚姻,才会幸福

得到父母祝福的婚姻,才会幸福。得不到父母祝福的婚姻,那肯定幸福是幸福减半。毕竟父母,也是需要跟自己生活一辈子的人,一定要在乎父母的意见,父母是世界上最亲密的人。

婚姻生活质量,其实一是需要两个人共同去维持。但是对于婚姻这样的问题,肯定是要在乎两个家庭的意见如何。毕竟养儿育女不容易,一开始就不尊重父母的意见,那么在婚姻当中永远都会让自己感受不到实际上的幸福。

贤妻良母,心灵手巧,是男权社会赋予女性的枷锁。他们认为女人要听话,要肤浅,肤浅的努力对自己有好处。

这不是一个瞬间或者一个人的想法。现在连很多女性都觉得好工作不如好男人,潜意识里依赖婚姻中的男人来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但是,别人的东西终究不是自己的,她们的一生那么长,女人只要没有实现独立,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从这个意义上说,女人婚姻幸福的根本和首要条件是放弃对男人的依赖,安于自己的力量。

徐晨因为一个包包同意了丈夫的求婚。她喜欢那个包很久了。虽然很贵,但她没有钱买。只是在她看来,这种包包只有男人送的时候才有仪式感,可以证明他们的感情。

所以,当她还是丈夫的男朋友把她看了很久的包交给她时,她的心里是喜悦的。她觉得眼前的男人能记住她的喜好,愿意在她身上花钱。她真的很喜欢她,和一个只看她一眼的人在一起是她余生的归宿。

两个人结婚,房子车子都是老公买的,她一点都不在乎。每次**姐们在一起,徐晨都会拿出这件事来夸老公,她觉得朋友伙伴一起还债特别蠢。

在自己的幸福里,她活得“得意洋洋”,以为丈夫把一切都给了一个有准备的婚姻,这就是生活,而不是将就。

婚后,徐晨确实过着“衣来伸手,食来张口”的生活。她像小公主一样被丈夫照顾,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然而好景不长,这种带着“托付终身”信念的幸福在结婚第三年戛然而止。

越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她越觉得丈夫对自己不好。她指责他“改变主意”。他厌倦了她的无理取闹,认为她很贪婪。

没有激素过滤器,他们就呆在一起吵架。徐晨一开始很恐慌,但冷静下来后,她看了看自己的银行卡余额,开始尝试和丈夫分开,融入家庭。

最大的变化是,当她开始花钱给自己买东西的时候,她觉得连工作都充满了魅力;当两个人一起为一个家庭工作时,她发现自己更舒服。

不会因为另一个人的喜怒哀乐而开心难过,也不会因为另一半不买礼物而义愤填膺。脱离了“物质”赋予的浪漫之后,徐晨的生活越来越真实,越来越贴近丈夫的内心。

大家要知道,从身体到心灵依赖别人,是一种思想上的错误。婚姻中不宜身体寄生或窥探他人财富。因为别人的东西可以给你拿走,永远不属于你,别人的生命也不是你的生命。如果你想从别人那里得到一切,到最后,也只会是白要。

海子曾经说过:“我想做一个远方的忠臣儿子,一个短暂的物质爱好者。”由此可见,能走远的都是有坚定自信的人,再好的材料也不过是昙花一现。

夫妻之间也是如此。大家都要清醒。婚姻是人生翻开新的一页。两个人在一起,要互相尊重,互相满足。如果一个人付出,一个人享受,这样的婚姻肯定走不远。

心理学家亚瑟·艾伦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两个陌生人轮流回答36个问题,回答完之后对视4分钟。

众所周知,即使是陌生人,做完这个实验后,也能很快坠入爱河。他说,这个理论的核心是,深刻的理解可以促进亲密关系。男女之间真诚的交谈后,分享的心理会让对方进入相互信任,寻求共鸣的状态。也就是说,当有信任和共情的时候,两个人自然会吸引。

相爱需要的因素太少,感情的开始太容易,所以感情的维系需要更深的共情。

婚姻中最重要的是培养一种深深的共情,因为共情就是互相尊重,互相享受相处,愿意分享,愿意理解。生活中有很多琐事。两个人在一起才能一点点看到对方的价值,而不是局限于要养家糊口的男人和有孩子的女人。

“做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对别人做。”夫妻之间的共情决定了两个人是否平等,在新鲜感消失后,双方能否承受感情中的平淡和琐碎。要知道,最好的婚姻方式应该是夫妻双方互相扶持,共同进步,而不是等多巴胺消失再去寻找下一个人。

说了这么多,实现夫妻共情的所有前提,都是基于女性发自内心地与伴侣平等的感觉。她不是他的财产,也不会为他活一辈子。她有积极的能力和力量,敢于面对生活的困惑,面对现实生活,实现自己的价值,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可以自己生活而不是依赖别人。

年初《民法典》的颁布,使得婚姻法越来越严格和公平,这是不争的事实。

男方管房子,女方管车,装修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今,越来越多的女性竞相买房,开始购买婚前财产。从为家庭而活到为自己打算的思维转变,是自我价值的觉醒,是自我意识对婚姻法变化的回应。

不追求物质上的优待,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希望每个女人都能自由而有力地选择自己的人生,把余生扛下来,获得幸福。

结束。

《结婚那件小事儿》百度网盘txt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8SBkyUkUpU2MNIFpx_XK6A

pwd=zfpr 提取码:zfpr

简介:

先给你打上一个已婚妇女的标签,其他男人就敬而远之了。

先好好商量,可能你女朋友占时还不想结婚,可以好好商量,当然父母那边也要好好调解,这也是一种考验,不是为了什么事件就吵架,那到感觉,你们还不适合结婚。恋爱到一定程度,可以考虑结婚,在双方父母都愿意的情况下,可以双方交流,也许会感觉结婚有压力,可以先订婚啊,或者先拿结婚证,或者晚点生小孩,都可以的,但是长时间拖下去,就应该考虑是不是合适再一起,毕竟岁月是把杀猪刀。在商量没有余地的时候,可以考虑分开,这当然是最后选择,所以还是先开导开导,女人要哄一哄。

首先,感谢你向我分享你的烦恼。我理解这可能对你来说是一个很不舒服的情况,因为你的父母依赖你的丈夫过多,这可能会影响你的家庭生活和你的情绪。以下是我对你这种情况的建议:

1 与你的丈夫沟通:首先,与你的丈夫坦诚地谈论你的感受和担忧。告诉他你的烦恼,让他知道这对你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案,让他了解你的需要和希望。

2 与你的父母沟通:你可以与你的父母坦诚地谈论你的感受,告诉他们你的需要和希望。你可以尝试解释你的情况,让他们理解你的预产期和需要更多的关注。同时,也可以让他们知道你的丈夫很忙,不能总是分心帮助他们的各种小事。

3 设定边界:如果可能,你可以尝试设定一些边界,例如:让你的父母知道你们需要一些家庭时间,不能总是被小事打扰。同时,你也可以尝试与他们商量,寻找其他更合适的时间或方式来帮助他们。

4 寻求支持:如果你觉得这个问题影响了你的情绪和家庭关系,你可以寻求专业咨询或家庭治疗来帮助你处理这个问题。这可以帮助你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促进家庭和谐。

最后,我希望你能够理解这不是你的丈夫的错,他可能也想更好地处理这种关系。你可以尝试与他一起寻找解决方案,让你们的关系更加健康和稳定。

最近总是有朋友来和我哭述,结婚后的生活,一塌糊涂,比如自己的老公,家婆矛盾小孩什么的一地鸡毛。。。

果真,幸福的婚姻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我听着他们娓娓道来,感觉就好像结婚的人是我。

而我就是他们的垃圾桶,听着他们诉说,然后给他们解答疑惑。

很久之前我就听豆姐讲的《幸福的婚姻》,还有《爱的5种语言》这些纸质版的书我现在都还有,还有亲子教育,其实我都有去学过,为什么学呢?为什么我没有结婚就开始去学这些呢?

刚开始我只是想更多的了解婚姻,毕竟未雨绸缪一直是我的生活宗旨。

但后来发现帮助了身边的友女友仔,解决了困惑,如果都没有学习过,或许我也不曾知道吧!

最近看杨时旸写的《婚姻是一件小事》我就深有感触。

《并非每个人都适合婚姻》,这是首先需要我们明确的事。

《婚姻是一件小事》,这是第二件需要明确的事。

结婚,是两个成年人决定在一起生活,并分享生活,别无其他。不要美化它,也无需丑化它。

什么家庭是温柔的港湾,或者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之类的烂俗比喻。

我们需要自问的事情包括——

第一,你是否可以允许自己的个性被有限度的减损呢?

婚姻从来不是加法,它是一种融合,这决定了在很多事情上,认可这个人际关系的人必须做出妥协,任何一种成功相处的人际关系都是妥协的结果,婚姻也绝不例外。

第二,你想从婚姻中得到什么?

有人想依仗一段婚姻关系的加持得到更体面的物质生活,有人想得到安全感和不孤单。

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是对婚姻的误会,无论钱财还是温暖,婚姻都无法让你永久达成。

参加过豆姐的读书会的都知道,NLP神经逻辑学,里面的金句,一,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二,一个人不能改变另外一个人,这句话对我也是影响很大,我们没有办法去改变他人,我们只能通过自己去影响别人,豆姐常说谁痛苦谁改变。

婚姻解决财务自由的只有你自己或者和你具备血缘关系的爹妈,所以任何时候女人都要有一份自己的工作,无论她收入低或者高。

婚姻是很亲密,可它溃散起来,会比你想象的彻底得多,这很残忍,却是如今的真相。

而要得到不孤单,连你的爹妈都给不了,只能依靠你自己,那是一种心理调适的有效机制,需要学习面对和接纳现实,最近有一段时间没有学习了,脑袋就会觉得很落空,但我又去参加一些读书会听书,就又感觉这种能量又回来了,学习能让人平静。

第三,你能给予什么?

很多人没有学习,很多人也很天真,很多人也没有做好要结婚的准备,以为结婚是一个结局,结完万事大吉了嘛??

No no no它其实是一个开始,要处理一段崭新的人际关系,必备的技能包括,接纳所有光环破碎的可能,懂得处理琐碎的事,必须耐烦,要明白并不因为关系的亲近,在情绪上就一定同步,你高兴地时候,对方或许正好悲伤,你不想说话的时候,对方却正好兴奋不已,学会接纳和处理好常态性的情绪齿轮的错位。

婚姻只是一种生活状态的调整,而不是与过去彻底断了联系,又重新植入了崭新的系统。

它没有这种颠覆性的东西,你会发现,结婚之后,自己的想法不会产生任何质变,也更不会多长出一个脑袋。

这也让我想起今天在办公室一个女同事说的,30岁的男人你就不要妄想着他在婚姻后会有怎样的变化。

30岁前的他是怎么样的,结婚后的他就是怎么样的,如果有一些不好的坏毛病和坏习惯,即使结婚后也是不可能会改变的,因为他的习惯养成就已经定格在了30岁,所以我们在选对象的时候一定要选好,这点人品很重要。

婚姻真的是一件人生小事,当你不再以一种走向神圣、庄严和自我悲壮化的心态去面对它的时候,才是真正适合走入它的时刻。

结婚,一定是两个成年人的事,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年龄的成年,而是心理层面的成年。和法律规定不同,心理成熟每个人因人而异,有人三十岁仍然是个孩子,这一点都不夸张。

成年人的意涵包括,经济独立,精神自立,知道为人处世时的平和,也懂得维护内心的个性,精神内里的边界稳固,有稳定的价值观,懂得享受自由同时明白自律,知道对他人的宽容,对于自己厌恶的人和事,会用合适和体面的方式拒绝;对于热爱的东西,知道自己努力获取而不是要求别人为自己买单。

这样的人在婚姻相处里就不会太差,但仔细看看周围,真的能符合这些的又有多少?

婚姻的本质需要一再强调和理解:两个成年人决定共同生活并分享生活。这意味着,懂得尊重对方,不要试图把对方改变成自己想象中的样子,他是怎样的,结婚后就是怎样的。

不要幻想着结婚后他就会改成你想象中的样子,那是不存在的虚渺幻想,生活要建立在现实之上,不是建立在虚构之上的。以及,还要明白,宽容和信任都不再是概念,而是渗透在一件件琐事中的东西。

生活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婚姻更不是。它无法把你从孤单中拯救出来,也无法把不够好的你变得更好。

但在婚姻里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取暖,你要做的是先把自己变成成年人,让自己足够强大,然后和一个同样是成年人、同样内心强大的人一起生活,才会真的快乐。

如果一直是一方拯救一方,一方依赖一方,一方在进步,一方在退步,一方在成长,一方在原地踏步,那叫搭伙过日子,不叫婚姻。

杨时旸说“婚姻不是必需品,不是生活完满的象征,不是爱情的坟墓,不是温柔的港湾,它就是一种人际关系,一件人生小事”。

如果我们能看清婚姻的本质意义的时候,中国离婚率会不会再下降一点呢?

在我看来,结婚既是两个人的事情,也是两个家庭的事情。不过,终究还是两个人的事情。

就结婚而言,只要男女双方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就可以去民政局登记结婚。因此,符合法律规定,其他任何人都不能阻止两人行使权利。所以结婚首先是两个人的事情。只要两人愿意,也符合法律所规定的条件就可。

但就现实情况而言,结婚往往不只是两个人的事情这么简单。结婚属于人生大事,双方背后的家庭肯定要参与。

到了谈婚论嫁阶段,就需要去见对方父母或者双方家长相约沟通,这是比较隆重或者说正式的事情。如果双方父母均认可,那皆大欢喜。如果一方父母不认可,持反对意见,也有可能结不了婚,男女从此劳燕分飞。当然,如果男女双方坚持要结婚,父母也很难阻拦。

总而言之,结婚是两个人的事情,也是两个家庭的事情,但归根结底是两个人的事情。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与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祝生活愉快,一切顺意!

并非每个人都适合婚姻。这是需要首先明确的事。

婚姻是一件小事。这是第二件需要明确的事。

结婚,就是两个成年人决定在一起生活,并分享生活。别无其他。不要美化它,也无需丑化它。什么家庭是温柔的港湾,或者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之类的烂俗比喻,让它们留在1990年代的《知音》杂志上吧。

需要自问的事情包括——

第一,你是否可以允许自己的个性被有限度的减损?

婚姻从来不是加法,它是一种融合,这决定了在很多事情上,认可这个人际关系的人必须做出妥协。任何一种成功相处的人际关系都是妥协的结果,婚姻也绝不例外。

第二,你想从婚姻中得到什么?

有人想依仗一段婚姻关系的加持得到更体面的物质生活,有人想得到安全感和不孤单。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是对婚姻的误会。无论钱财还是温暖,婚姻都无法为你永久达成。

解决你财务自由的只有你自己或者和你具备血缘关系的爹妈,婚姻是很亲密,但它溃散起来,会比你想象的彻底得多。这很残忍,但是真相。

而要得到不孤单,连你的爹妈都给不了,只能依靠你自己,那是一种心理调适的有效机制,需要学习面对和接纳现实,既然如此,婚姻怎么可能给你这套内在的系统呢?

第三,你能给予什么?

别以为结婚是一个结局,结完万事大吉。它其实是一个开始,要处理一段崭新的人际关系。必备的技能包括,接纳所有光环破碎的可能,懂得处理琐碎的事,必须耐烦,要明白并不因为关系的亲近,在情绪上就一定同步,你高兴地时候,对方或许正好悲伤,你不想说话的时候,对方却正好兴奋不已,学会接纳和处理好常态性的情绪齿轮的错位。

好了,如果你能接受这些,婚姻这种关系还是挺适合你,如果完全无法接受,任凭他人怎样置喙,学会对自己负责。

那么,什么时候才适合结婚?当你觉得那是一件小事的时候。

中国的文化和传统语境中“人生大事”的这个修辞实在太糟糕了,它的宏大叙述几乎把婚姻所带来的变化近乎夸张地演绎成了一场变故。让人们对于婚姻充满了不切实际的憧憬或者恐惧。

大多数人的适婚年龄差不多正好在自己的转型期,独立和半独立之间,尚未完全褪去青涩,也未彻底变得世故,对于世界看清些轮廓,但对于它真正的样子又懵懵懂懂。这个时候,却需要进行一次被成为“人生大事”的选择,而且自己还是无可取代的主角。这种氛围又有多少人愿意被置于其中?

婚姻只是一种生活状态的调整,而不是与过去彻底断了联系,又重新植入了崭新的系统。它没有这种颠覆性的东西。你会发现,结婚之后,自己的想法不会产生任何质变,也更不会多长出一个脑袋。所以,你得在长大的过程中,逐渐让自己明白,婚姻真的是一件人生小事,当你不再以一种走向神圣、庄严和自我悲壮化的心态去面对它的时候,才是真正适合走入它的时刻。

而有一点很有意思,当你真的觉得那是一件人生小事的时候,才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你变成了一个成年人。

结婚,一定是两个成年人的事,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年龄的成年,而是心理层面的成年。和法律规定不同,心理成熟每个人因人而异,有人三十岁仍然是个孩子,这一点都不夸张。成年人的意涵包括,经济独立,精神自立,知道为人处世时的平和,也懂得维护内心的个性,精神内里的边界稳固,有稳定的价值观,懂得享受自由同时明白自律,知道对他人的宽容,对于自己厌恶的人和事,会用合适和体面的方式拒绝;对于热爱的东西,知道自己努力获取而不是要求别人为自己买单。这样的人就不会太差。但仔细看看周围,真的能符合这些的又有多少?

中国的文化和教育系统,形成了一个灾难性的后果,就是从少年到青春期,从父母、学校到社会都拼命压抑一个人成为成年人的一切征兆,无论精神上的规训还是身体层面的禁欲,都是如此。但达到一个大众认可的适婚年龄,他们又马上被催熟,仿若一夜之间,他们就必须成为一个精神上成熟,又具备责任感的男女,这又怎么可能呢?

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婚姻关系中的很多灾难性的结局,都是这样的病灶的后遗症。他们还未能成熟,就被推进了一段需要成熟的心智才能达成的人际关系中。更深层的精神层面的训练姑且不提,说说最实际的生活,除了北上广这几个特殊的移民城市,其他大多数城市中,绝大多数年轻人都缺乏一段独自生活的经历。他们从原生家庭直接过渡到二人家庭,但独自生活,试错,寻觅,自我矫正,与真实世界独自交手的过程无比重要,几近必须,可这段生活被人为地彻底删除了。有时是因为经济原因,有时是因为中国特有的将成年人孩童化的压抑原则。原生家庭亲手造就了某些悲剧的根源。让年轻人没经历过真正拔节生长的过程,就被丢进了婚姻。某种程度上说,很多中国式婚姻的悲剧,都是两个孩子过家家,不是两个成年人过日子。

婚姻的本质需要一再强调和理解:两个成年人决定共同生活并分享生活。这意味着,懂得尊重对方,不要试图把对方改变成自己想象中的样子,他是怎样的,结婚后就是怎样的,不要幻想着结婚后他就会改成你想象中的样子,那是不存在的虚渺幻想,生活要建立在现实之上,不是建立在虚构之上的。以及,还要明白,宽容和信任都不再是概念,而是渗透在一件件琐事中的东西。

作为一种有捆绑义务的人际关系,都会有一条必然的、指向平淡的下落曲线。这是结婚之初就要清醒地做好心理准备的另一件事。永远对一个人保有浓烈的激情是不符合生物进化规律的。大多数时候,相处,是平缓。对于婚姻关系的戏剧化想象,只会让你断裂在热恋和憎恶之间。那不是生活的真相。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婚姻更不是。它无法把你从孤单中拯救出来,也无法把不够好的你变得更好。你要做的是先把自己变成成年人,让自己足够强大,然后和一个同样是成年人、同样内心强大的人一起生活,才会真的快乐。如果一直是一方拯救一方,一方依赖一方,那叫慈善,不叫婚姻。

婚姻不是必需品,不是生活完满的象征,不是爱情的坟墓,不是温柔的港湾,它就是一种人际关系,一件人生小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8987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7
下一篇2023-11-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