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兴、南雄及周边地名的历史渊源

始兴、南雄及周边地名的历史渊源,第1张

1、韶关市始兴满堂客家大围景区 3A景区

满堂客家大围,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始建清道光十六年,竣工于咸丰十年,历时24年,为当时的富豪官乾荣所建。是始兴县现今保存良好的200座左右的客家围楼中最完整的一座,满堂客家大围是中国民居建筑中“方围”系列的杰出代表,以“岭南第一围”之美誉闻名于世。是始兴也是广东最大的一处客家围楼,其建筑既有古代雄浑朴实的气势中,又有近代精致高雅的韵味,集古代、近代客家民俗风情以及近现代建筑的源流和发展变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

详细>>

2、韶关始兴花果山温泉度假村

距离广州2小时,深圳3小时车程。花果山温泉度假村位于县城南郊18公里。花果山温泉度假村以温泉、保健、养生为一体,拥有总统套房,竹楼别墅、豪华套房等近60套,并有餐饮、桑拿、美容等配套设施,是休闲、度假、吸氧、踏青的理想之所。 花果山温泉以温泉、保健、养生为一体,拥有总统套房,竹楼别墅、豪华套房等近60套,并有餐饮、桑拿、美容等配套设施,是休闲、度假、吸氧、踏青的理想之所。

详细>>

3、车八岭自然保护区 世界生物圈国家自然保护区

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横亘在始兴县和全南县之间,车八岭以北是始兴县,车八岭以南就是江西的全南县。总面积161107公顷。属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珍稀动植物,是中国综合自然保护区之一。珍稀动物有华南虎、黄腹角雉、穿山甲等。由于动植物资源丰富,素有“物种宝库,南岭明珠”之称。

详细>>

4、韶关市铜钟寨景区

坐落在始兴县沈所镇八一村的铜钟寨结合了丹霞地貌和岩洞地貌,景区内奇峰峭拔,是以奇特的自然风光、红色历史教育为基础,性学研究为特色的生态休闲旅游景区。有天然、完美、宏伟、神奇的生命之门——大仙女阴元洞和各大小不一、惟妙惟肖的七仙女阴元洞群,有梦幻飘渺的九凤飞瀑,离景区3公里处还有雄伟壮观的阳元石 。奇峰峭拔,祥云常绕,风光绝美,是始兴名胜十景之一。此景区也被旅游界人士誉为天然“性趣”博物馆。

详细>>

5、长围村围屋 文物保护单位

长围村围屋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罗坝镇燎原行政村长围自然村。由围楼和民居组成,坐北向南,建于清代。面阔52米,进深922米。围楼呈长方形,四层高15米。门楣“人文蔚起”,大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乙卯岁柱吉旦曾盛堂立。整座民居为河石瓦木构筑。围内中间天井,二层四周出靠栏(走廊)。有木梯可登楼。围墙牢固结实,底层外墙厚1米。民居青砖瓦木构筑。中间祖堂,三厅二井。两侧民居,二厅四房组合,地面铺薄青砖。

详细>>

6、满堂围 文物保护单位

满堂围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满堂村村民委员会大围自然村。该围坐西北向东南,道光十三年(1833年)建。面阔178.8米、进深83.4米,二至五层高约8至15米。由三个单元(上新屋、中心围、下新屋)组成,中心围楣“奠基”,各单元有各自的正门,它既可分亦可合、形成一个整体。河石、青砖墙、牢固结实,楼梁瓦梁一根挨一根密密排放,地面用河卵小石铺几何形图案,1996年11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研究古建筑具有重要价值。

详细>>

7、始兴县博物馆

始兴县博物馆位于县城东部的墨江河畔,环境优美,展馆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有6个展厅,其中5个为固定展览内容,1个为经常变换的临时展览内容。五个固定展厅的内容分别是:古生物化石奇观,展出当地发现的距今6500万万年前的恐龙、恐龙蛋、龟等古生物化石200多件。。被誉为“恐龙之乡”的始兴,自1986年春以来,仅在县城东北部浈江两岸长约20公里,宽约4公里的连绵起伏山丘上,发现了距今6500万年前的恐龙骨骼化石点30多处,恐龙蛋化石点50多处。所发掘出来的有代表性的化石标本就展现在展厅中。

  罩鱼头煲:流行于湘、粤大都市的罩鱼头煲,被称为美食,今流行于乡村民间的酸笋鱼头煲了成为一特色美肴,食肆众多 。

  司前野生菇:始兴司前群山环抱,气温潮湿适宜香菇培育,多为天然野生菇,该菇肉质厚,爽滑,香味浓郁,无论清煮或配菜都特别香滑可口,故扬名粤北各地和出口海外。

  布袋鸭:选用肥鸭一只,宰后,先用冷水浸片刻,再用滚水脱毛,然后用清水洗净,从颈侧处剪开二寸许的大口,把内脏取出,洗净腹内,用锋利小刀从两翅膀处把鸭骨剔除,仍保持鸭体完整,再把在剔出鸭骨上削下的鸭肉,和切碎的金钩、对虾、尤鱼、瘦猪肉、冬笋(或笋干)、香菇及莲子,加少许食盐混合起来,从颈侧开口处纳入腹内,即用�线将口缝紧,放在长盘内,置蒸笼中蒸到熟透,取出食时,剪开�线,用筷子夹开,连肉带馅一起吃,真令人说不出其中的妙味。也有用叉烤的,在鸭腹内加灌点肉汤,名为灌汤烧鸭,味比蒸的更香。此菜四季适用,在丰盛的筵席上才有。

  伊府面:选用精面粉500克,鲜鸡蛋4个去壳,将蛋青蛋黄划成蛋汤,倒在面粉上,用手工打成面条后,用清水煮沸,取起晾干,再把面干投入油锅炸到适当程度,舀去余油,加上适量的清水煮到半熟时铲起,另将已配食盐炒好的瘦猪肉丝,嫩笋丝、香菇丝、尤鱼丝等佐料和面放在锅里加肉汤同煮,待煮熟时,铲到碗内,面上加点葱花,其味胜过一般煮面好几倍。这是闽西客家祖地宁化县乡贤伊秉绶生前任惠州、扬州知府时,常以此宴客,因其烹调与众不同,故被称为“伊府面 ”。

  此菜四季适用,但亦非丰盛席上所常有。盖恐做得不精,有损其名。客家传统名菜,驰名遐迩,众口皆碑,显示出客家人的匠心独具。这些具有客家风味的传统名菜,往往使得久居他乡的客属游子们难以忘怀,引起对故乡的无限情思。

在九栋十八厅一条狭小的巷道内,有一幢不起眼的民居,其外观普通,却内藏乾坤。它就是当年有东湖坪“钱王”之誉的曾国柱的银库,担负着贮藏曾家大量金银财宝的“重任”。

说其“外观普通”,首先表现在选址上,为了便于管理库房内的财宝,其主人不另外单独专门立库,而是故意将其混建于小巷深处的普通民居旁,并与其他民居连成一片。

其次,为了不引起外人注意,银库在建筑风格上与周围的民居无异。从样式上看,曾氏银库有前、后厅及四间卧室,是典型的“两厅四房”结构。为了掩人耳目,甚至还专门配套了厨房等普通民居的附属设施,使其从外表上看起来俨然如一所普通的民房。

曾氏主人这一做法,完全符合客家人低调、内敛的性格及中国古人“财不露眼”的人生智慧。说其“内藏乾坤”,是指这幢银库的内部结构异常坚固,具有极强的防盗功能:它的墙壁厚度是普通民居的两倍;瓦梁排放非常密实,连一根手指都伸不进去;楼梁粗大紧密且纵横两层,想要掀开瓦顶进入盗窃,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窗户设计外小内大,既通风透气,又可作为瞭望孔和射击孔使用;银库设有三道大门,外面是普通的木门,中间为铁栅门,里面则是铁板门,一道比一道紧固牢靠。

如今,曾经装满金银财宝的曾氏银库早已被弃置不用,里面长满青苔,空空如也。但其经历了百多年风雨侵袭仍基本上完好无损,也算是一个奇迹。它本身独特的内部结构,设计心思缜密,考虑十分周全,也能让今人感受到它曾经有过的辉煌。

据说在银库东面一块石灰批荡的墙壁上,刻着许多弯弯曲曲的线条与圆斑,它们粗细不匀、纵横交错,乍看上去极像一幅巨大的军事地图。这幅图的面积很大,宽10米、高6米,占据了一整面墙壁,图上的纹路复杂难懂。这就是传说中的曾氏“藏宝秘图”。但我们到来,下着雨,找不到那堵墙壁,更看不着这幅“藏宝秘图”。

遗憾的是,至今仍无任何人能参透“藏宝秘图”中的秘密。有趣的是,有专家专门对曾氏银库和藏宝秘图进行过研究,认为墙壁上的“藏宝秘图”只是后人一种牵强附会的臆测罢了。但不管怎样,藏身于粤北山区的曾氏银库与藏宝秘图,至今仍在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外地游人与专家学者接踵前来,一探其究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9232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8
下一篇2023-11-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