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毛喜传文言文翻译

陈书毛喜传文言文翻译,第1张

1 文言文翻译《陈书》

世祖文皇帝,讳蒨,字子华,始兴昭烈王长子也。

少沈敏有识量,美容仪,留 意经史,举动方雅,造次必遵礼法。高祖甚爱之,常称“此儿吾宗之英秀也”。

梁 太清初,梦两日斗,一大一小,大者光灭坠地,色正黄,其大如斗,世祖因三分取 一而怀之。侯景之乱,乡人多依山湖寇抄,世祖独保家无所犯。

时乱日甚,乃避地 临安。及高祖举义兵,侯景遣使收世祖及衡阳献王,世祖乃密袖小刀,冀因入见而 害景。

至便属吏,故其事不行。高祖大军围石头,景欲加害者数矣。

会景败,世祖 乃得出赴高祖营。起家为吴兴太守

时宣城劫帅纪机、郝仲等各聚众千馀人,侵暴 郡境,世祖讨平之。承圣二年,授信武将军,监南徐州。

三年,高祖北征广陵,使 世祖为前军,每战克捷。高祖之将讨王僧辩也,先召世祖与谋。

时僧辩女婿杜龛据 吴兴,兵众甚盛,高祖密令世祖还长城,立栅以备龛。世祖收兵才数百人,战备又 少,龛遣其将杜泰领精兵五千,乘虚奄至。

将士相视失色,而世祖言笑自若,部分 益明,于是众心乃定。泰知栅内人少,日夜苦攻。

世祖激厉将士,身当矢石,相持 数旬,泰乃退走。及高祖遣周文育率兵讨龛,世祖与并军往吴兴。

时龛兵尚众,断 据冲要,水步连阵相结,世祖命将军刘澄、蒋元举率众攻龛,龛军大败,窘急,因 请降。东扬州刺史张彪起兵围临海太守王怀振,怀振遣使求救,世祖与周文育轻兵 往会稽以掩彪。

后彪将沈泰开门纳世祖,世祖尽收其部曲家累,彪至,又破走,若 邪村民斩彪,传其首。以功授持节、都督会稽等十郡诸军事、宣毅将军、会稽太守。

山越深险,皆不宾附,世祖分命讨击,悉平之,威惠大振。高祖受禅,立为临川郡 王,邑二千户,拜侍中、安东将军。

及周文育、侯安都败于沌口,高祖诏世祖入卫, 军储戎备,皆以委焉。寻命率兵城南皖。

译文: 陈世祖文皇帝,名讳是蒨,字子华,为始兴昭烈王的大儿子。从小就聪明懂事理,讲究容貌修饰和仪表,对经史之类的文献有所留意,行为举止端庄文雅,办事都遵照礼法。

高祖皇帝十分地钟爱他,经常称他为“这个孩子是我陈家的英雄与优秀人才。”梁朝太清初年,陈蒨梦见两个太阳,一个大,一个小,大的太阳光灭掉了坠落到地上,它的颜色是正**,大的像个斗一样,世祖陈蒨于是就取了它的三分之一放入怀中。

在侯景之乱的时候,家在依靠有山有湖的地方的都遭到了流寇的洗劫,唯独陈蒨的家没有受到侵犯。流寇作乱后来日益严重,陈蒨就到临安躲避。

在高祖兴正义之兵的时候,侯景派使者将陈蒨和衡阳献王收为人质,陈蒨于是在袖子中藏了一把小刀,希望在见到侯景的时候用它杀死对方。到了侯景那里,世祖就成了他的官吏,因此他的计划就没有成功。

高祖带大军包围了石头城,侯景对很多人都加以杀害。在他战败的时候,世祖就得以离开他而投奔到高祖的军营中。

世祖是以吴兴太守起家的。当时,宣城的匪帮头目纪机、郝仲等各纠结几千余人进犯郡县的边境,世祖带兵前往将他们讨伐平定。

承圣二年,陈蒨被任命为信武将军,监管徐州之南。三年之后,高祖陈霸先北征广陵(今扬州),让陈蒨领军作先锋,陈蒨每次出战都获得胜利。

陈霸先在准备讨伐王僧辩的时候,先召见陈蒨并与他一起商量谋略。当时王僧辩的女婿杜龛占据了吴兴,他有很多兵马,陈霸先密令陈蒨回到长城,建立栅栏以对杜龛加以防备。

陈蒨当时收纳的士兵只有几百人,战略物资又少,杜龛派他的将领杜泰领精兵五千乘虚而入,兵临城下。陈家的将士都大惊失色,面面相觑,但是陈蒨却仍旧能够谈笑自若,对下属的分工越来越明了,众将士的心情终于稳定下来。

杜泰知道栅栏之内的人少,对其日夜苦苦地攻打。陈蒨为了激励将士,身先士卒,与敌军相持几个月,杜泰才退兵。

在高祖派周文育率兵讨伐杜龛的时候,陈蒨与诸军开往吴兴。当时杜龛的人马依然很多,他将要冲的据点都加以阻断,将水军与陆军相结合以攻打陈家军。

陈蒨命将军刘澄、蒋元举率众攻打杜龛,杜龛大败,十分困窘,于是投降陈军。东扬州刺史张彪起兵围困了临海太守王怀振,王怀振遣使向陈军求救,陈蒨与周文育率轻兵前往会稽以偷袭张彪。

张彪的部将沈泰打开城门接纳陈蒨,陈蒨将他的部下和家眷都收入麾下。张彪到了,又冲破包围而逃走了,若邪村民斩了张彪,把他的首级传呈到陈蒨那里。

陈蒨因为军功而被授位为持节、都督会稽等十郡诸军事、宣毅将军、会稽太守。山越深地而险,其民都不归附官府,陈蒨分兵对其加以讨伐,将其全部平定,陈蒨的威武与聪惠之名大振。

在陈霸先受到梁朝皇帝的禅位而称帝的时候,陈蒨被立为临川郡王,享邑二千户,授官为侍中、安东将军。周文育、侯安都在沌口大败的时候,陈霸先召见陈蒨入宫防卫,把所有的的军需储备和战略物资都给了他。

之后又让他率兵到安徽南部守城去了。

2 文言文《陈书·袁宪传》翻译成现代文

袁宪依据事实弹劾禀奏,叔英因此获罪被罢免,从此朝廷内外都十分畏惧袁宪。

袁宪,字德章。幼年就聪明机敏,喜好学习,有宽宏的度量。十四岁时,被召入国学为《正言》弟子,他拜见祭酒到溉,到溉以赞许的目光看着他送他出来,欣赏他的神采。过了几天,袁君正派门客岑文豪跟袁宪一道去问候周弘正,恰逢周弘正要登座讲学,弟子们全都到齐了,周弘正就邀请袁宪进入讲堂,给他一柄麈尾,让他立论。当时谢岐、何妥在座,周弘正对何妥说:“任凭你们提问发难,不要把他看作小孩子。”当时学者满堂,旁观者很多,而袁宪面色平静神态如常,论辩应对自如。周弘正也起来多次诘难,始终不能难倒他,于是告知文豪说:“你回去和袁吴郡商议一下,这小家伙现在就可以充任博士了。”那时参加策试的人,大部分都贿赂考官,岑文豪也提出替袁宪准备礼物,袁君正说: “我怎么能用钱为儿子买及第呢?”主管学校的官员对此怀恨在心。当袁宪策试时,他们争着用特大难题刁难袁宪,袁宪却随问随答,解剖分析对答如流,到溉看着袁宪说:“袁君正有个好儿子啊。”(太建)三年,升任御史中丞,兼羽林监。当时豫章王叔英不遵守法度,强行索取人马,袁宪依据事实弹劾禀奏,叔英因此获罪被罢免,从此朝廷内外都十分畏惧袁宪。袁宪熟悉朝廷的法规制度,尤其能准确判决诉讼,如有案情还没有彻底弄清而有关官员却行 文了结的案件,就常常瞅准闲暇时机对皇上陈说,由于他的申说而重新办理的案件很多。他曾经在承香阁侍陪御宴,宾客散退之后,高宗留下袁宪和卫尉樊俊把筵席移到山亭里,君臣谈话宴饮一整天。高宗看着袁宪对樊俊说:“袁家仍然是有英才。”袁宪就是这样地被看重。袁宪认为自己担任清闲而显要的职位太久,多次上表请求解职。高宗说:“许多官员在职,屡次被人书面检举。而你处理了很多事务,可以说清白廉洁,另外考察选用别的人,就不要再说了。”等到高宗病重临终之时,袁宪与吏部尚书毛喜都领受了遗诏。始兴王叔陵横行不法、背叛作乱,袁宪指挥部署,为平息这场叛乱起了重大作用。至德元年,太子加冕,二年,举行了释奠之礼,这时袁宪上表请求解除自己的职务,后主不答应,还赐给他两名扶护人员,晋升为云麾将军,安排了辅佐他的官吏。皇太子很不遵守典籍制度,袁宪亲手写奏表提出 了共十条谏议,都援引古今事例,措词切要率直。太子虽然表面上接受,但内心并无悔改之意。后主打算另立宠妃张贵妃的儿子始安王为皇位继承人,曾随口谈了这一想法,吏部尚书蔡徵顺着后主的意思称颂赞赏,袁宪就正言厉色地指责他:“皇太子是皇位继承人,已经深入万民百姓之心。你是什么人,敢轻率地谈说废立太子这样的大事!”这年的夏天,还是把太子废为吴兴王。后主知道袁宪有规谏之事,赞叹地说:“袁德章实在是一位正直之臣。”当天下旨任命他为尚书仆射。

3 陈书萧引传文言文翻译

原文:

萧引字叔休。方正有器局,望之俨然,虽造次之间,必由法度。性聪敏,博学,善属文,释褐著作佐郎。侯景之乱,梁元帝为荆州刺史,朝士多往归之。引曰:“诸王力争,祸患方始,今日逃难,未是择君之秋。吾家再世为始兴郡,遗爱在民,正可南行以存家门耳。”于是与弟彤及宗亲等百馀人奔岭表。时始兴人欧阳頠为衡州刺史,引往依焉。頠后迁为广州,病死,子纥领其众。引每疑纥有异,因事规正,由是情礼渐疏。及纥举兵反,时京都士人岑之敬等并皆惶骇,唯引恬然,谓之敬等曰:“君子正身以明道,直己以行义,亦复何忧惧乎?”及章昭达平番禺,引始北还。高宗召引问岭表事,引具陈始末,帝甚悦,即日拜金部侍郎。引性抗直,不事权贵,左右近臣无所造请,高宗每欲迁用,辄为用事者所裁。及吕梁覆师,戎储空匮,乃转引为库部侍郎,掌知营造弓弩槊箭等事。引在职一年,而器械充牣。十二年,吏部侍郎缺,所司屡举王宽等,帝并不用,乃中诏用引。时广州刺史马靖甚得岭表人心,而兵甲精练,每年深入俚洞,又数有战功,朝野颇生异议。高宗以引悉岭外物情且遣引观靖审其举措讽令送质引奉密旨南行既至番禺靖即悟旨尽遣儿弟下都为质。还至赣水,而高宗崩,后主即位,转引为中庶子,以疾去官。明年,京师多盗,乃复起为贞威将军。时殿内队主吴璡,及宦官李善度、蔡脱儿等多所请属,引一皆不许。引族子密时为黄门郎,谏引曰:“李、蔡之势,在位皆畏惮之,亦宜小为身计。”引回:“吾之立身,自有本末,亦安能为李、蔡改行。就令不平,不过解职耳。”吴璡竟作飞书,李、蔡证之,坐免官,卒于家,时年五十八。

(节选自《陈书·萧引列传》,有删改)

译文:

萧引字叔休。为人端庄正直有才识和度量,看上去矜持庄重,虽是仓猝之间,做事必按法律制度。天性聪慧敏达,博学,擅长做文章,脱去平民布衣穿上官服出任著作佐郎。侯景叛乱时,梁元帝任荆州刺史,朝廷官员大多前往归附他。萧引说:“诸王尽力争夺,祸患刚开始,今日逃难,不是选择君主的时候。我家两代有人做过始兴郡的地方长官,留下的恩惠还在百姓中,正可前往南边以保存家门。”于是和弟弟萧彤以及宗族亲属等一百余人逃往岭表。当时始兴人欧阳頠任衡州刺史,萧引前往依附。欧阳頠后来调任广州刺史,病死,欧阳頠的儿子欧阳纥统领他的部众。萧引常怀疑欧阳纥有异心,因而加以规劝纠正,因此两人在情礼上渐渐疏远。到欧阳纥兴兵造反,当时京都籍的士人岑之敬等都惶恐害怕,只有萧引安然如故,对岑之敬等说:“君子修身是用来申明道理,使自己正直是用来行道义,还有什么可忧虑畏惧的呢?”到章昭达平定番禺后,萧引才往北回来。高宗召见萧引询问岭表的事情,萧引完整地陈述了事情始末,高宗十分喜悦,即日任命萧引为金部侍郎。萧引坦率耿直,不媚权贵,不曾去拜访皇帝身边的近臣,高宗每次想要提拔任用他,总被当权的人阻碍。到吕梁之战全军覆灭,军需储备空虚匮乏,于是转而任用萧引为库部侍郎,掌管制造弓弩槊箭等事。萧引在职一年,而器械充足。太建十二年,吏部侍郎一职空缺,有关官员屡次举荐王宽等人,高宗都不用,而是亲自下诏令任用萧引。当时广州刺史马靖在岭表非常得人心,而且军队精强干练,每年深入俚洞,又有几次战功,朝廷和民间产生了许多异议。高宗因为萧引熟悉岭外情况,就派萧引去看马靖,观察他的举措,委婉地令他送人质。萧引奉密旨南行,已到番禺,马靖就领悟了高宗旨意,遣送全部儿子和弟弟去都城做人质。返回至赣水时,高宗崩,后主登位,改任萧引为中庶子,因为有病辞去官职。第二年,京城出现许多盗贼,于是又起用萧引为贞威将军。当时宫殿内的队主吴璡,以及宦官李善度、蔡脱儿等人多次有所请托,萧引都不准许。萧引同宗族的子弟萧密当时任黄门郎,规劝萧引说:“李、蔡的势力,在位的官员都畏惧他,也应该稍微为自身着想。”萧引说:“我立身处世,自有主次,难道能为李、蔡改变操行。就是使他们不舒服,不过解除我的职务罢了。”吴璡竟然写匿名信,李、蔡为此作证,萧引获罪免除官职,死于家中,当时年纪五十八岁。

4 求《陈书徐陵传》翻译,谢谢知道的朋友帮忙一下

译文: 高祖武皇帝,讳霸先,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长城下若里人,汉太丘长陈实之后也。

世居颍川。实玄孙准,晋太尉。

准生匡,匡生达,永嘉南迁,为丞相掾,历太子洗马,出为长城令,悦其山水,遂家焉。尝谓所亲曰:“此地 。

本纪第二 高祖下 永定元年冬十月乙亥,高祖即皇帝位于南郊,柴燎告天曰:“皇帝臣霸先,敢用玄牡昭告于皇皇后帝:梁氏以圮剥荐臻,历运有极,钦若天应,以命于霸先。夫肇有烝民,乃树司牧,选贤与能,未常厥姓。

放勋、重华之世,咸无 。 本纪第三 世祖 世祖文皇帝,讳蒨,字子华,始兴昭烈王长子也。

少沈敏有识量,美容仪,留意经史,举动方雅,造次必遵礼法。高祖甚爱之,常称“此儿吾宗之英秀也”。

梁太清初,梦两日斗,一大一小,大者光灭坠地,色正黄,其大如斗, 。 本纪第四 废帝 废帝,讳伯宗,字奉业,小字药王,世祖嫡长子也。

梁承圣三年五月庚寅生。永定二年二月戊辰,拜临川王世子。

三年,世祖嗣位,八月庚戌,立为皇太子。自梁室乱离,东宫焚烬,太子居于永福省。

天康元年四月癸酉,世祖崩 。 本纪第五 宣帝 高宗孝宣皇帝讳顼,字绍世,小字师利,始兴昭烈王第二子也。

梁中大通二年七月辛酉生,有赤光满堂室。少宽大,多智略。

及长,美容仪,身长八尺三寸,手垂过膝。有勇力,善骑射。

高祖平侯景,镇京口,梁元帝征高祖子侄 。 本纪第六 后主 后主,讳叔宝,字元秀,小字黄奴,高宗嫡长子也。

梁承圣二年十一月戊寅生于江陵。明年,江陵陷,高宗迁关右,留后主于穰城。

天嘉三年,归京师,立为安成王世子。天康元年,授宁远将军,置佐史。

光大二年,为太子中庶 。 列传第一 高祖章皇后 世祖沈皇后 废帝王皇后高宗柳皇后 后主沈皇后 张贵妃周礼,王者立后,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

然受命继体之主,非独外相佐也,盖亦有内德助焉。汉魏已 。

列传第二 杜僧明 周文育 子宝安 侯安都杜僧明,字弘照,广陵临泽人也。形貌眇小,而胆气过人,有勇力,善骑射。

梁大同中,卢安兴为广州南江督护,僧明与兄天合及周文育并为安兴所启,请与俱行。频征俚獠有功,为新州 。

列传第三 侯瑱 欧阳頠 子纥 吴明彻 裴子烈侯瑱,字伯玉,巴西充国人也。父弘远,世为西蜀酋豪。

蜀贼张文萼据白崖山,有众万人,梁益州刺史鄱阳王萧范命弘远讨之。弘远战死,瑱固请复仇,每战必先锋陷阵,遂斩文萼,由是知 。

列传第四 周铁虎 程灵洗 子文季周铁虎,不知何许人也,梁世南渡。语音伧重,膂力过人,便马槊,事梁河东王萧誉,以勇敢闻,誉板为府中兵参军。

誉为广州刺史,以铁虎为兴宁令。誉迁湘州,又为临蒸令。

侯景之乱,元帝于荆 。 列传第五 黄法抃 淳于量 章昭达黄法抃,字仲昭,巴山新建人也。

少劲捷有胆力,步行日三百里,距跃三丈。颇便书疏,闲明簿领,出入郡中,为乡闾所惮。

侯景之乱,于乡里合徒众。太守贺诩下江州,法抃监知郡事。

高祖将逾岭 。 列传第六 胡颖 徐度 子敬成 杜棱 沈恪胡颖,字方秀,吴兴东迁人也。

其先寓居吴兴,土断为民。颖伟姿容,性宽厚。

梁世仕至武陵国侍郎,东宫直前。出番禺,征讨俚洞,广州西江督护。

高祖在广州,颖仍自结高祖,高祖 。 列传第七 徐世谱 鲁悉达 周敷 荀朗 子法尚 周炅徐世谱,字兴宗,巴东鱼复人也。

世居荆州,为主帅,征伐蛮、蜒。至世谱,尤敢勇有膂力,善水战。

梁元帝之为荆州刺史,世谱将领乡人事焉。侯景之乱,因预征讨,累迁至员外散 。

列传第八 衡阳献王昌 南康愍王昙朗 子方泰 方庆衡阳献王昌,字敬业,高祖第六子也。梁太清末,高祖南征李贲,命昌与宣后随沈恪还吴兴。

及高祖东讨侯景,昌与宣后、世祖并为景所囚。景平,拜长城国世子、吴兴太守,时 。

列传第九 陈拟 陈详 陈慧纪陈拟,字公正,高祖疏属也。少孤贫,性质直强记,高祖南征交趾,拟从焉。

又进讨侯景,至豫章,以拟为罗州刺史,与胡颖共知后事,并应接军粮。高祖作镇朱方,拟除步兵校尉、曲阿令。

绍泰元年, 。 列传第十 赵知礼 蔡景历 刘师知 谢岐赵知礼,字齐旦,天水陇西人也。

父孝穆,梁候官令。知礼涉猎文史,善隶书。

高祖之讨元景仲也,或荐之,引为记室参军。知礼为文赡速,每占授军书,下笔便就,率皆称旨。

由是恒侍左右,深 。 列传第十一 王冲 王通 弟劢 袁敬 兄子枢王冲,字长深,琅邪临沂人也。

祖僧衍,齐侍中。父茂璋,梁给事黄门侍郎。

冲母,梁武帝妹新安穆公主,卒于齐世,武帝以冲偏孤,深所钟爱。年十八,起家梁秘书郎。

寻为永嘉太守。入为太 。

列传第十二 沈众 袁泌 刘仲威 陆山才 王质 韦载 族弟翙沈众,字仲师,吴兴武康人也。祖约,梁特进。

父旋,梁给事黄门侍郎。众好学,颇有文词,起家梁镇卫南平王法曹参军、太子舍人。

是时,梁武帝制《千字诗》,众为之注解 。 列传第十三 沈炯 虞荔 弟寄 马枢沈炯,字礼明,吴兴武康人也。

祖瑀,梁寻阳太守。父续,王府记室参军。

炯少有隽才,为当时所重。释褐王国常侍,迁为尚书左民侍郎,出为吴令。

侯景之难,吴郡太守袁君正入援京师,以炯监 。 列传第十四 到仲举 韩子高 华皎到仲举,字德言,彭城武原人也。

祖坦,。

5 陈书 梁邃传翻译

《陈书》中没有梁邃传这一篇

全书篇目 本纪卷一·本纪第一 高祖上 卷二·本纪第二 高祖下 卷三·本纪第三 世祖 卷四·本纪第四 废帝 卷五·本纪第五 宣帝 卷六·本纪第六 后主 列传卷七·列传第一 高祖章皇后 世祖沈皇后 废帝王皇后 高宗柳皇后 后主沈皇后 张贵妃 卷八·列传第二 杜僧明 周文育 子宝安 侯安都 卷九·列传第三 侯瑱 欧阳頠 子纥 吴明彻 裴子烈 卷十·列传第四 周铁虎 程灵洗 子文季 卷十一·列传第五 黄法抃 淳于量 章昭达 卷十二·列传第六 胡颖 徐度 子敬成 杜棱 沈恪 卷十三·列传第七 徐世谱 鲁悉达 周敷 荀朗 子法尚周炅 卷十四·列传第八 衡阳献王昌 南康愍王昙朗 子方泰方庆 卷十五·列传第九 陈拟 陈详 陈慧纪 卷十六·列传第十 赵知礼 蔡景历 刘师知 谢岐 卷十七·列传第十一 王冲 王通 弟劢 袁敬 兄子枢 卷十八·列传第十二 沈众 袁泌 刘仲威 陆山才王质 韦载 族弟翙 卷十九·列传第十三 沈炯 虞荔 弟寄 马枢 卷二十·列传第十四 到仲举 韩子高 华皎 卷二十一·列传第十五 谢哲 萧乾 谢嘏 张种 王固孔奂 萧允 弟引 卷二十二·列传第十六 陆子隆 钱道戢 骆牙 卷二十三·列传第十七 沈君理 王瑒 陆缮 卷二十四·列传第十八 周弘正 弟弘直 弘直子确 袁宪 卷二十五·列传第十九 裴忌 孙瑒 卷二十六·列传第二十 徐陵 子俭 份 仪 弟孝克 卷二十七·列传第二十一 江总 姚察 卷二十八·列传第二十二 世祖九王 高宗二十九王 后主十一子 卷二十九·列传第二十三 宗元饶 司马申 毛喜 蔡徵 卷三十·列传第二十四 萧济 陆琼 子从典 顾野王 傅縡 章华 卷三十一·列传第二十五 萧摩诃 子世廉 任忠 樊毅 弟猛 鲁广达 卷三十二·列传第二十六 孝行 卷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七 儒林 卷三十四·列传第二十八 文学 卷三十五·列传第二十九 熊昙朗 周迪 留异 陈宝应 卷三十六·列传第三十 始兴王叔陵 新安王伯固 卷三十六·列传第三十一 剧中

6 陈书 王冲传 全文翻译

王冲, 字长深, 琅邪临沂人, 祖父王僧衍是齐侍中。父亲王茂璋,是梁给事黄门侍郎。王冲的母亲,是梁武帝的妹妹新安穆公主, 于齐世去世, 梁武帝因王冲失去了母亲而特别疼爱他。十八岁那年, 初任梁秘书郎。后为永嘉太守。入朝任太子舍人, 因父亲去世而离职,服丧期满后, 任太尉临川王府外兵参军、东宫领直。连任太子洗马、中舍人。出任招远将军、衡阳内史。迁任武威将军、安成嗣王长史、长沙内史, 将军职不变。临川王于湘州去世, 仍然以王冲督管湘州事务。入朝任太子庶子。迁任黄门侍郎。大同三年( 537 ) , 因为王冲为梁武帝外甥而赐爵安东亭侯, 封邑一千五百户。历任明威将军、南郡太守、太子中庶子、侍中。出朝督管吴郡, 一年之后成为真职, 征召为通直散骑常侍, 兼左民尚书。出任明威将军、轻车当阳公府长史、江夏太守, 兼管郢州事务。迁任平西邵陵王长史。又调任骠骑庐陵王长史、南郡太守。庐陵王谢世后, 王冲兼管州府政务。梁元帝驻守荆州, 任王冲为镇西长史,将军、太守职不变。王冲性格温和恭顺, 办事严谨认真, 熟悉法律政令, 治政井然, 辅佐王侯封国统治民众, 少有失德的地方, 虽然他没有显赫的声名, 但长年被人们所怀念, 由此而受到推崇, 长期居官二千石。他通晓音乐、舞蹈, 善于与人交往, 在位尊的好友之中, 声誉很高。

侯景之乱, 梁元帝在荆州秉承帝旨, 王冲请求解除南郡太守职,以让位给王僧辩, 并为他送歌女十人, 以帮助军队的赏赐。元帝任命王冲为持节, 都督衡州、桂州、成州、合州四州诸军事, 云麾将军, 衡阳刺史。元帝的第四子萧元良为湘州刺史, 仍以王冲兼管州中事务, 兼任长沙内史。侯景被平定,任王冲为翊左将军、丹阳尹。武陵王举兵到峡口, 王琳的偏将陆纳等占据湘州响应, 王冲被陆纳囚禁。后来陆纳投降, 又任命王冲为侍中、中权将军, 量才嗣立佐史, 丹阳尹如旧。

江陵失陷, 敬帝当太宰, 秉承帝旨任王冲为左长史, 绍泰年间,王冲连迁左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后又迁任左仆射、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将军职如旧。不久又重兼丹阳尹、南徐州大中正, 给扶。高祖接受禅让, 王冲去丹阳尹职, 以原职兼左光禄大夫。没有就职, 改为兼任太子少傅。文帝即位, 解除王冲太傅之职, 加任特进、左光禄大夫。不久又以原职兼任丹阳尹, 参与制订法律政令。废帝即位, 送给他亲信十人。

起初, 高祖因为王冲是前代老臣, 特别强调长幼之敬。文帝即位, 更加尊重他, 曾跟随文帝到司空徐度住所, 坐在筵席尊位上, 以几案让王冲。可见他被尊重之一斑。光大元年( 567 ) 去世, 时年七十六岁, 追赠他为侍中、司空, 谥号元简。

王冲有三十个儿子, 都官至通官一级。第十二个儿子名王蠩, 另外立有传。

7 翻译《陈书殷不害传》

殷不害字长卿,陈郡长平县人。

极有孝心,在办父亲的丧事时,礼节甚恭,因此从小就很知名。他家世代崇尚节俭,平时家里很穷困,侍奉老母亲,抚养小弟弟,勤劳辛苦无所不至,士大夫都称赞他行为敦厚。

十七岁那年,做了廷尉属官。殷不害长于处理政事,兼治儒家学术,名分和法治有轻重不便利之处,就上书指出,很多都被皇上采用。

梁武帝曾对庾肩吾说:“你是有文才的人,做官处理政事不是你的长处,为何不让殷不害来呢?”他被皇上了解到如此地步。侯景叛乱,殷不害随简文帝进宫城。

到了宫城陷落,简文帝住在中书省,侯景带领穿着铠甲的士兵入朝谒见天子,经过简文帝住处顺路进见他。侯景的士兵都是羌、胡等杂族人,在简文帝身边争执互斗,一点也不恭顺,侍卫无不害怕被惊退,只有殷不害与中庶子徐摛陪在旁边不动。

到简文帝被侯景囚禁,派人请求殷不害同他居住,侯景答应了,殷不害侍奉更加恭敬。简文帝晚上梦见吞了一块土,心里很不高兴,把它告诉殷不害,殷不害说:“从前晋文公重耳出奔,一个平民送给他土块,最终返回晋国夺得君位,皇上此梦,征兆正合于此!”简文帝说:“若上天有预兆,希望你的话不是谎言。”

梁元帝即位,让殷不害做中书郎,兼任廷尉卿,于是带家属西上。江陵沦陷时,殷不害就先到别处去督战了,母亲所在的地方失守了。

当时很寒冷,冰雪交加,老弱冻死的填满水渠壕沟。殷不害哭着走在路上,远远近近到处都找遍了,遇见沟渠中有死人,就跳进水中,扶着尸体察看,全身都打湿冻僵,饭食不沾口,高声哭泣不停,这样经过七天,才找到母亲的尸体。

殷不害靠在母亲尸体上痛哭,每当说话就憋不过气来,路人见了没有不为之流泪的。就在江陵暂且安葬了母亲,与王裒、庾信一起到长安,从此吃粗食穿布衣,面色憔悴极度消瘦,看见他的人没有不伤心的。

侯安都 

(公元520—563年),南北朝时期陈朝名将,南朝陈朝的开国元勋,字成师,始兴曲江(今广东韶关)人。 

张九龄 

(公元678—740年),盛唐前期重要诗人。一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始兴县隘子镇)人,世称张曲江。张九龄的诗作前期温婉淡雅,后期质朴遒劲,雄浑刚健。尤其是他的五言古诗,在唐诗发展中有很高的地位和巨大的影响。其诗作《感遇》十二首及《望月怀远》传诵久远。著有《曲江集》20卷。《全唐诗》编存其诗为3卷。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余靖 

(公元1000-1064年),字安道,号武溪,曲江(今广东韶关)人,是岭南继张九龄之后的又一扬名之士,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政治家、外交家。 

谭太初 

(公元1504-1588年),字宗元,号次川,始兴人。历任江西按察副使、广西参政、工部右侍郎、户部左侍郎、南京户部尚书等职,是明代的一位享有盛誉的清官。 

陈璘 

(1543-1607),字朝爵,号龙崖,翁源县龙田铺人(今周陂龙田村),抗日大英雄大明水师提督。 

张发奎 

又名逸斌,字向华,始兴县隘子镇采岭村人民国陆军上将、北伐名将。 

薛岳 

(1896年12月27日—1998年5月3日),原名薛仰岳,字伯陵,广东韶关乐昌人。抗日名将,国民党一级上将、北伐名将。 

李任予 

(1903—1932),曾用李力一、李德山、李之道、黎亚克等名,新丰县丰城镇城东车田围人。由于李任予参加革命时化名较多,至2000年5月才被广东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余贵 

(1928—1952),广东省韶关市人,1951年参加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志愿军第十五军第二十九师第八十六团侦察排战士,立过特等功,获二级英雄称号。 

朱熹平 

广东韶关始兴人,中山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院长,兼任广东省数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晨兴数学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数学科学研究中心顾问。朱熹平长期从事数学科学的教学与研究和国际前沿核心数学中几何分析领域的研究,在几何热流研究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涂志伟 

1951出生于风景秀丽的翁江河畔-广东省韶关翁源县六里龙船村 

美籍油画家,美国油画家协会主席、大师级会员,北美中华艺术家协会会员。他擅长创作历史文化题材的油画,闻名中外。 

张颂文 

广东韶关新丰人,著名演员。张颂文从小喜欢**,1999年以全国专业第一名的优越成绩考上亚洲最高等的**学府:北京**学院表演系,成为粤北地区建国以来,唯一一位正式考入该所名校的高才生,毕业后,因在校期间的优越表现被留校任职,成为北京**学院表演研究所的表演老师。 

侯晓兰 

女,1981年6月生,广东省韶关市人,广东省曲棍球运动员,曾获全国曲棍球联赛获得冠军、第十届世界冠军杯女子曲棍球比赛获得冠军、第十四届亚洲运动会女子曲棍球比赛获得冠军、国际级运动健将等荣誉和称号。 

潘晓玲 

女,1963年8月生,广东韶关人。中共党员,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后。新疆大学干旱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新疆植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景观生态学会理事、中国植物学会系统与分类专业委员会委员。 

蒋士云 

男,1921年生人,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祖籍广东紫金县,归国华侨,现居广东韶关,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韶关市书法协会名誉主席等,尤以章草闻名书坛。1999年蒋士云荣获广东省第六届鲁迅文艺奖,2004年蒋士云荣获中国文化部颁发的全国第十三届(书法老人组)“群星奖”;2009年,蒋士云荣获韶关市政府首届“风度文艺奖”。

1 君子正身以明道,直以行义,亦复何忧惧乎 求翻译

君子正身以明道,直以行义,亦复何忧惧乎? 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修养自身来申明道理,使自己正直来显示操行和道义,还有什么可忧虑畏惧的呢? 出自《陈书 萧引传》 1、道即正道:表示所有事物的正确运行规律;正确的道路,与所谓“歪门邪道”正相反。

2、直即正直:正直就是要不畏强势,不凌弱势,敢做敢为,要能够坚持正道,要勇于承认错误。正直意味着有勇气坚持自己的信念。

这一点包括有能力去坚持你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在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并能公开反对你坚信是错误的东西。 3、义即正义:通常指人们按一定道德标准所应当做的事,也指一种道德评价,即公正。

扩展资料:

《陈书 萧引传》原文:萧引字叔休。方正有器局,望之俨然,虽造次之间,必由法度。

性聪敏,博学,善属文,释褐著作佐郎。侯景之乱,梁元帝为荆州刺史,朝士多往归之。

引曰:“诸王力争,祸患方始,今日逃难,未是择君之秋。吾家再世为始兴郡,遗爱在民,正可南行以存家门耳。”

于是与弟彤及宗亲等百馀人奔岭表。 时始兴人欧阳頠为衡州刺史,引往依焉。

頠后迁为广州,病死,子纥领其众。引每疑纥有异,因事规正,由是情礼渐疏。

及纥举兵反,时京都士人岑之敬等并皆惶骇,唯引恬然,谓之敬等曰:“君子正身以明道,直己以行义,亦复何忧惧乎?”及章昭达平番禺,引始北还。 高宗召引问岭表事,引具陈始末,帝甚悦,即日拜金部侍郎。

引性抗直,不事权贵,左右近臣无所造请,高宗每欲迁用,辄为用事者所裁。及吕梁覆师,戎储空匮,乃转引为库部侍郎,掌知营造弓弩槊箭等事。

引在职一年,而器械充牣。 十二年,吏部侍郎缺,所司屡举王宽等,帝并不用,乃中诏用引。

时广州刺史马靖甚得岭表人心,而兵甲精练,每年深入俚洞,又数有战功,朝野颇生异议。高宗以引悉岭外物情且遣引观靖审其举措讽令送质引奉密旨南行既至番禺靖即悟旨尽遣儿弟下都为质。

还至赣水,而高宗崩,后主即位,转引为中庶子,以疾去官。 明年,京师多盗,乃复起为贞威将军。

时殿内队主吴璡,及宦官李善度、蔡脱儿等多所请属,引一皆不许。引族子密时为黄门郎,谏引曰:“李、蔡之势,在位皆畏惮之,亦宜小为身计。”

引回:“吾之立身,自有本末,亦安能为李、蔡改行。就令不平,不过解职耳。”

吴璡竟作飞书,李、蔡证之,坐免官,卒于家,时年五十八。译文:萧引字叔休。

为人端庄正直有才识和度量,看上去矜持庄重,虽是仓猝之间,做事必按法律制度。天性聪慧敏达,博学,擅长做文章,脱去平民布衣穿上官服出任著作佐郎。

侯景叛乱时,梁元帝任荆州刺史,朝廷官员大多前往归附他。萧引说:“诸王尽力争夺,祸患刚开始,今日逃难,不是选择君主的时候。

我家两代有人做过始兴郡的地方长官,留下的恩惠还在百姓中,正可前往南边以保存家门。” 于是和弟弟萧彤以及宗族亲属等一百余人逃往岭表。

当时始兴人欧阳頠任衡州刺史,萧引前往依附。欧阳頠后来调任广州刺史,病死,欧阳頠的儿子欧阳纥统领他的部众。

萧引常怀疑欧阳纥有异心,因而加以规劝纠正,因此两人在情礼上渐渐疏远。到欧阳纥兴兵造反,当时京都籍的士人岑之敬等都惶恐害怕,只有萧引安然如故,对岑之敬等说:“君子修身是用来申明道理,使自己正直是用来行道义,还有什么可忧虑畏惧的呢?” 到章昭达平定番禺后,萧引才往北回来。

高宗召见萧引询问岭表的事情,萧引完整地陈述了事情始末,高宗十分喜悦,即日任命萧引为金部侍郎。萧引坦率耿直,不媚权贵,不曾去拜访皇帝身边的近臣,高宗每次想要提拔任用他,总被当权的人阻碍。

到吕梁之战全军覆灭,军需储备空虚匮乏,于是转而任用萧引为库部侍郎,掌管制造弓弩槊箭等事。萧引在职一年,而器械充足。

太建十二年,吏部侍郎一职空缺,有关官员屡次举荐王宽等人,高宗都不用,而是亲自下诏令任用萧引。当时广州刺史马靖在岭表非常得人心,而且军队精强干练,每年深入俚洞,又有几次战功,朝廷和民间产生了许多异议。

高宗因为萧引熟悉岭外情况,就派萧引去看马靖,观察他的举措,委婉地令他送人质。萧引奉密旨南行,已到番禺,马靖就领悟了高宗旨意,遣送全部儿子和弟弟去都城做人质。

返回至赣水时,高宗崩,后主登位,改任萧引为中庶子,因为有病辞去官职。第二年,京城出现许多盗贼,于是又起用萧引为贞威将军。

当时宫殿内的队主吴璡,以及宦官李善度、蔡脱儿等人多次有所请托,萧引都不准许。萧引同宗族的子弟萧密当时任黄门郎,规劝萧引说:“李、蔡的势力,在位的官员都畏惧他,也应该稍微为自身着想。”

萧引说:“我立身处世,自有主次,难道能为李、蔡改变操行。就是使他们不舒服,不过解除我的职务罢了。”

吴璡竟然写匿名信,李、蔡为此作证,萧引获罪免除官职,死于家中,当时年纪五十八岁。 -萧引。

2 陈书萧引传文言文翻译

原文:

萧引字叔休。方正有器局,望之俨然,虽造次之间,必由法度。性聪敏,博学,善属文,释褐著作佐郎。侯景之乱,梁元帝为荆州刺史,朝士多往归之。引曰:“诸王力争,祸患方始,今日逃难,未是择君之秋。吾家再世为始兴郡,遗爱在民,正可南行以存家门耳。”于是与弟彤及宗亲等百馀人奔岭表。时始兴人欧阳頠为衡州刺史,引往依焉。頠后迁为广州,病死,子纥领其众。引每疑纥有异,因事规正,由是情礼渐疏。及纥举兵反,时京都士人岑之敬等并皆惶骇,唯引恬然,谓之敬等曰:“君子正身以明道,直己以行义,亦复何忧惧乎?”及章昭达平番禺,引始北还。高宗召引问岭表事,引具陈始末,帝甚悦,即日拜金部侍郎。引性抗直,不事权贵,左右近臣无所造请,高宗每欲迁用,辄为用事者所裁。及吕梁覆师,戎储空匮,乃转引为库部侍郎,掌知营造弓弩槊箭等事。引在职一年,而器械充牣。十二年,吏部侍郎缺,所司屡举王宽等,帝并不用,乃中诏用引。时广州刺史马靖甚得岭表人心,而兵甲精练,每年深入俚洞,又数有战功,朝野颇生异议。高宗以引悉岭外物情且遣引观靖审其举措讽令送质引奉密旨南行既至番禺靖即悟旨尽遣儿弟下都为质。还至赣水,而高宗崩,后主即位,转引为中庶子,以疾去官。明年,京师多盗,乃复起为贞威将军。时殿内队主吴璡,及宦官李善度、蔡脱儿等多所请属,引一皆不许。引族子密时为黄门郎,谏引曰:“李、蔡之势,在位皆畏惮之,亦宜小为身计。”引回:“吾之立身,自有本末,亦安能为李、蔡改行。就令不平,不过解职耳。”吴璡竟作飞书,李、蔡证之,坐免官,卒于家,时年五十八。

(节选自《陈书·萧引列传》,有删改)

译文:

萧引字叔休。为人端庄正直有才识和度量,看上去矜持庄重,虽是仓猝之间,做事必按法律制度。天性聪慧敏达,博学,擅长做文章,脱去平民布衣穿上官服出任著作佐郎。侯景叛乱时,梁元帝任荆州刺史,朝廷官员大多前往归附他。萧引说:“诸王尽力争夺,祸患刚开始,今日逃难,不是选择君主的时候。我家两代有人做过始兴郡的地方长官,留下的恩惠还在百姓中,正可前往南边以保存家门。”于是和弟弟萧彤以及宗族亲属等一百余人逃往岭表。当时始兴人欧阳頠任衡州刺史,萧引前往依附。欧阳頠后来调任广州刺史,病死,欧阳頠的儿子欧阳纥统领他的部众。萧引常怀疑欧阳纥有异心,因而加以规劝纠正,因此两人在情礼上渐渐疏远。到欧阳纥兴兵造反,当时京都籍的士人岑之敬等都惶恐害怕,只有萧引安然如故,对岑之敬等说:“君子修身是用来申明道理,使自己正直是用来行道义,还有什么可忧虑畏惧的呢?”到章昭达平定番禺后,萧引才往北回来。高宗召见萧引询问岭表的事情,萧引完整地陈述了事情始末,高宗十分喜悦,即日任命萧引为金部侍郎。萧引坦率耿直,不媚权贵,不曾去拜访皇帝身边的近臣,高宗每次想要提拔任用他,总被当权的人阻碍。到吕梁之战全军覆灭,军需储备空虚匮乏,于是转而任用萧引为库部侍郎,掌管制造弓弩槊箭等事。萧引在职一年,而器械充足。太建十二年,吏部侍郎一职空缺,有关官员屡次举荐王宽等人,高宗都不用,而是亲自下诏令任用萧引。当时广州刺史马靖在岭表非常得人心,而且军队精强干练,每年深入俚洞,又有几次战功,朝廷和民间产生了许多异议。高宗因为萧引熟悉岭外情况,就派萧引去看马靖,观察他的举措,委婉地令他送人质。萧引奉密旨南行,已到番禺,马靖就领悟了高宗旨意,遣送全部儿子和弟弟去都城做人质。返回至赣水时,高宗崩,后主登位,改任萧引为中庶子,因为有病辞去官职。第二年,京城出现许多盗贼,于是又起用萧引为贞威将军。当时宫殿内的队主吴璡,以及宦官李善度、蔡脱儿等人多次有所请托,萧引都不准许。萧引同宗族的子弟萧密当时任黄门郎,规劝萧引说:“李、蔡的势力,在位的官员都畏惧他,也应该稍微为自身着想。”萧引说:“我立身处世,自有主次,难道能为李、蔡改变操行。就是使他们不舒服,不过解除我的职务罢了。”吴璡竟然写匿名信,李、蔡为此作证,萧引获罪免除官职,死于家中,当时年纪五十八岁。

3 养竹记原文及翻译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

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

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

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斩焉,彗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

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菶茸荟郁,有无竹之心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

乃芟蘙荟,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

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

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

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本:根固:稳固建:树立倚:偏颇虚受:虚心接受贞:坚定体道:体悟仁德砥砺:磨练,锻练名行:名节操行树:种植竹子如是:像这样庭实:原指将贡品或礼物陈列于庭,让人观赏。

这里是指将竹子种植在庭院中,随时观赏。贞元十九年:即公元803年。

拔萃:唐代考中进士,还要经过吏部考试,才能授官。白居易三十二岁这年,以“拔萃”登科。

校书郎:秘书省属官,管理校勘和整理国家图书典籍。常乐里:长安的里名。

关相国,疑为德宗时的宰相关播。殄(tiǎn):灭绝,此指摧残。

瘁:劳伤,此指毁坏。 殄瘁:枯萎凋谢的样子。

关氏之老,关家旧人,如老仆,管家之类。繇:同“由”。

筐篚(fěi):竹器,方形的叫筐,圆形的叫篚。篲箒(huìzhǒu):都是扫箒。

篲:通“彗”,扫帚。这里作动词用。

寻:古时八尺为一寻。菶(běng)茸荟郁:形容草木繁盛茂密。

芟(shān)蘙(yì)荟,剪除茂盛的杂草。封:培土。

斯:指这所房子。体:体悟。

实:充实,充满。竹子像贤人,这是为什么呢?竹子的根稳固,稳固是为了确立竹子的本性,君子看见它的根,就想到要培植好坚定不移的品格(想到意志坚定不移的人)。

竹子的秉性直,直是为了站住身体,君子看见它这种秉性,就想到要正直无私,不趋炎附势(想到正直、不偏不倚的人)。竹子的心空,空是为了虚心接受道,君子看见它的心,就想到要虚心接受一切有用的东西(想到虚心求道者)。

竹子的节坚定,坚定是为了立志,君子看见它的节,就想到要磨炼自己的品行,不管一帆风顺还是遇到危险时,都始终如一(想到砥砺名节、无论穷通祸福,始终如一的人)。正因为如此,君子都喜欢种竹,把它作为庭院中存在价值的东西。

贞元十九年的春天,我在吏部以拔萃及第,被任命为校书郎。最初在长安求借住处,得到常乐里已故关相国私宅的东亭,在那里住了下来。

第二天,散步走到亭子的东南角,见这里长着几丛竹子,枝叶凋敞,毫无生气。向关家的旧人询问是什么缘故,对方答道:“这些竹子是关相国亲手栽种的。

自从相国死后,别人借住在这里,从那时起,做筐篓的人来砍,做扫帚的人也来砍,砍伐剩下的竹子,长的已不到八尺,数量也不到百竿了。还有平常的草木混杂生在竹丛中,长得繁盛茂密,简直都没有竹子的苗了。”

我感到很惋惜,这些竹子,是由年迈德崇的关相国亲手种植,现在竟被庸俗之人看得如此卑贱。但即使被砍削、废弃到这种程度,其秉性却仍然不变。

于是我把那些繁盛茂密的草木铲掉,给竹子施加肥料,又在下面疏通、培修土层,没用一天就干完了。从此以后,这些竹子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随风依依,生机盎然,好像在感激着我的知遇之情。

可叹啊!竹子,不过是一种植物,与人有什么关系呢?就由于它与贤人相似,人们就爱惜它,培植它,何况对于真正的贤人呢?然而,竹子与其它草木的关系,也就象贤人与一般人的关系一样。唉!竹子本身并不能把自己与其它草木区别开来,要靠人来加以区别,贤人本身并不能把自己与一般人区别开来,要靠使用贤人的人来加以区别。

因此,写了这篇《养竹记》,书写在东亭的壁上,是为了留给以后居住这所房子的人,也是为了使现在使用贤人的人知晓罢了。

4 孔子论水文言文翻译

译文:

子贡问道:“君子见到大水一定要仔细观看,是什么缘故呢 ? ”孔子说:“水么,能够启发君子用来比喻自己的德行修养啊。它遍布天下,给予万物,并无偏私,有如君子的道德;所到之处,万物生长,有如君子的仁爱;水性向下,随物赋形,有如君子的高义;浅处流动不息,深处渊然不测,有如君子的智慧;奔赴万丈深渊,毫不迟疑,有如君子的临事果决和勇毅;渗入曲细,无微不达,有如君子的明察秋毫;蒙受恶名,默不申辩,有如君子包容一切的豁达胸怀;泥沙俱下,最后仍然是一泓清水,有如君子的善于改造事物;装入量器,一定保持水平,有如君子的立身正直;遇满则止,并不贪多务得,有如君子的讲究分寸,处事有度;无论怎样的百折千问,一定要东流入海,有如君子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意志。所以君子见到大水一定要仔细观察。 ( 因为这无疑是在观照自身啊 ! )

5 文言文翻译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注释:

居:交往,结交 。

芝兰:香草。

化:同化,与……趋向一致的意思。

鲍鱼:咸鱼。

肆:店铺。

丹:朱砂。

漆:墨漆。

处:相处。

先试着翻译一下,再看下文。

全文翻译:

和品行高尚的人结交,就像走进种植(散满香气的)香草的屋子里一样,时间长了便闻不到香味,但本身已经被它同化了;和品行低劣的人结交,就像走进了卖咸鱼的铺子,时间长了也闻不到它的臭味,也是已经被它同化了;藏朱砂的地方时间长了会变红,藏墨漆的地方时间长了会变黑,(也是环境影响使然啊!)所以君子必须谨慎地选择相处之人啊。

6 文言文翻译 梁上君子

原文:

(陈)寔在乡闾,平心率物。其有争讼,辄求判正,晓譬曲直,退无怨者。至乃叹曰:“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寔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

选自《后汉书·陈寔传》

译文:

[hide]陈寔在乡间,以平和的心对待事物。百姓争着打官司时,陈寔判决公正,告诉百姓道理的曲直,百姓回去后没有埋怨的。大家感叹说:“宁愿被刑罚处治,也不愿被陈寔批评。”当时年成不好,民众没有收成,有小偷夜间进入陈寔家里,躲在房梁上。陈寔暗中发现了,就起来整顿衣服,让子孙聚拢过来,正色训诫他们说:“人不可以不自我勉励。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是坏的,(坏)习惯往往由(不注重)品性修养而形成,于是到了这样的地步。梁上君子就是这样的人!”小偷大惊,从房梁跳到地上,跪拜在地,诚恳认罪。陈寔慢慢告诉他说:“看你的长相,也不像个坏人,应该深自克制,返回正道。然而你这种行为当是由贫困所致。”结果还赠送二匹绢给小偷。从此全县没有再发生盗窃。

谭姓发祥地应当在今山东省境。汉代前后,谭姓发源于北方,也繁衍于北方,主要以山东、河南分布最为广泛,故谭姓望族也系出此两省境内。

公元前684年,齐国吞并谭国。 谭国国君由山东北部逃到东南部的莒。留在故国未走的谭国人,便以国为氏,继续在山东北部生活,繁衍后代。期间有一部分谭姓人沿着东海岸到达了吴越地区。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了秦王朝,不久,因暴虐而失国。楚汉之争,项羽败于垓下,汉高祖刘邦建立汉王朝。据《万姓统谱》记载,汉代有个叫谭闲的人任河南尹。汉朝时,谭姓“望出弘农”的局面已经基本奠定。整个西汉、东汉时期,北方谭姓的分布及播迁特征是:源于北方,衍于北方,以山东、河南地区分布最为广泛。西汉时期,汉哀帝时尚书令姓谭,汉元帝时有谭姓人任太仆,汉平帝时有谭姓人任朔方太守,这些是谭姓人在西汉朝廷为官的情况。其间,西汉还有一位公主的女婿也姓谭,由此可见,谭姓早在西汉已经成为显姓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

北方战乱频仍,举族迁徙以避战乱遂成顺世之举。谭姓也同其他士族一样大举南迁,这使得谭姓由一个典型的北方姓氏转变为一个典型的南方姓氏。

魏晋南北朝之时,谭姓大举南迁。这次南迁导致谭姓由一个典型的北方姓氏,变成了较典型的南方姓氏。此后历代谭姓多以南方分布为主。其中以今湖南及其四周各地最为称盛。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谭姓在南边的吴国已成显姓,有的还担任了吴国的军事将领。据《三国志·魏书》记载,魏明帝年间,王基担任尚书,后来到荆州(今湖北襄阳)任刺史,又做了扬烈将军,带兵攻击吴国。当时吴国夷陵(今湖北宜昌)的守将是安北将军,名谭正。

南齐时期,零陵郡的谭弘宝家族四世同堂,已是人丁兴旺的大家族了。当时的零陵郡地处湘南,包括今天从湖南湘乡到零陵一带直至广西桂林以北的大片地区,而谭姓则主要居住在湘乡零陵一带。 到了梁武帝时期,谭姓在广东始兴(今广东始兴)已成显姓。据《广东通志》记载,始兴人谭儋幼年读了许多书,还练就了一身武艺。太清二年(584年),侯景勾结戍守长江的萧正德,渡江进攻建康。侯景兵马所到之处,屠城洗劫,残暴无比。他的野蛮行径引起南方人民的普遍反抗,谭儋也招集始兴有勇有智的人士,保卫始兴。始兴民众很佩服谭儋的为人,便想推举他做守城的主将。当时另一位姓谭的人谭世远与刺史萧勃交好。谭儋发现谭世远处世无常,推测他可能会背叛萧勃,便不做守将而回了家。后来,萧勃真的被谭世远所杀。由此,谭姓族人十分佩服谭儋善于识人的本领。陈代初年,桂阳郡外兵留异反叛,谭儋和侯安都在桃枝岭战败留异。适逢陈宝应在福建一带反叛,留异便逃到陈宝应处,请求庇护。谭(忄詹)带领水兵前去讨伐,在晋安俘虏了陈宝应,又捉拿了留异并将之解送到京城。谭儋因此被提拔为本郡的太守。

隋唐时期

隋唐以前,见于史书和方志记载的谭姓族人的活动情况基本如上所述。由谭姓族人的播迁情况可以看出其由北向南的迁徙的简要历程。

五胡十六国的战乱局面到北周王朝结束,自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以后四百多年的分裂混战局面被杨坚于公元589年统一,杨坚出身汉族贵族官僚家庭,其父杨忠从宇文泰关西起兵,赐姓普六茹氏,封隋国公。杨坚受到过鲜卑贵族的排挤和危害,因此在隋朝初年颇行人君之道,深受人民欢迎。随着社会财富的积聚,隋王朝对人民也开始刻薄起来,隋炀帝杨广即位(604年)后,更是穷奢极欲,好大喜功。从大业八年(612年)起,饥寒交迫的人民群众开始反抗,起义的地区逐渐扩大到山东、河北、宁夏、河南、江苏、浙江、江西、广东等省。

大业十三年(617年),隋太原留守李渊自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起兵叛隋。随即攻破长安,拥西京留守代王杨侑为帝,是为恭帝,改大业十三年为义宁元年,遥尊杨广为太上皇。第二年三月杨广死,五月李渊逼迫杨侑让位,自立为帝,国号唐,是为唐高祖,改元武德。隋亡。

谭姓在隋唐时期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江西等省。唐玄宗时期(712—742),山东一部分谭姓人因战祸频繁,无法立足,便开始南迁。他们起初迁往河南,后来辗转来到江西等地,最后落脚于湖南。

唐朝末年的藩镇割据与混乱造成了历史上“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这种分裂引起了北方部落契丹对燕云十六州的侵占,破坏了北方的国防屏障,严重地威胁着汉民族政权的生存。公元10世纪中叶,中国历史的发展出现了建立以汉族政权为主的封建统一政权的趋势。河北大名谭延美家族便是在这种混乱而至统一的过程中兴盛起来的。

宋元时期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西、湖南三省。

明清时期,谭姓已遍布大江南北,分布于安徽、浙江、湖南、广东、江西、四川、山东、云南等地。

第一个:源自姒姓,是以国为氏。据史书所载,周朝初年分封诸侯时,曾建立过谭国,其管辖地域大约在今山东省章丘市西, 谭国君主爵位为子,其国很小,国势微弱,因而不久就沦为邻近大国齐国的附庸。春秋初年,齐桓公称霸诸侯,公元前684年,齐国趁机吞并了谭国。国灭后, 国君谭子出逃莒国(在今山东省莒县),留在故地的谭国子孙,遂以国为氏。据谱系记载,谭子乃夏禹的后代,因大禹姓姒,所以说谭姓源自姒姓。

第二个:源自古代西南夷,即今云贵地区的少数民族。据《万姓统谱》的考证,巴南(今云南、贵州一带)六姓有谭姓,自称盘瓠之后,郡望为弘农(即今河南以南、宜阳以西的洛、伊、淅川等流域和陕西洛水、社川河上流、丹江流域的地区)。传说中,盘瓠为流传于湖南、贵州、云南、广西、广东、江西、福建、浙江等省区瑶、畲、苗族等少数民族的英雄祖神。

第三个:他姓改姓。历史上有谈姓因避讳而改姓谭的。

注:对于第一个起源,有记载认为谭子是颛顼之后,源自嬴姓。

  王秀之,字伯奋,琅邪临沂人也。祖裕,宋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父瓒之,金紫光禄大夫。秀之幼时,裕爱其风采。起家著作佐郎,太子舍人。父卒,为庵舍于墓下持丧,服阕复职。吏部尚书褚渊见秀之正洁,欲与结婚,秀之不肯,以此频转为两府外兵参军。迁太子洗马,司徒左西属,桂阳王司空从事中郎。秀之知休范将反,辞疾不就。出为晋平太守。至郡期年,谓人曰:"此邦丰壤,禄俸常充。吾山资已足,岂可久留以妨贤路。"上表请代,时人谓"王晋平恐富求归"。

 还为安成王骠骑谘议,转中郎。又为太祖骠骑谘议。升明二年,转左军长史、寻阳太守,随府转镇西长史、南郡太守。府主豫章王嶷既封王,秀之迁为司马、河东太守,辞郡不受。加宁朔将军,改除黄门郎,未拜,仍迁豫章王骠骑长史。王于荆州立学,以秀之领儒林祭酒。迁宁朔将军、南郡王司马。复为黄门郎,领羽林监。迁长沙王中军长史。世祖即位,为太子中庶子,吏部郎,出为义兴太守,迁侍中祭酒,转都官尚书。

 初,秀之祖裕性贞正,徐羡之、傅亮当朝,裕不与来往。及致仕隐吴兴,与子瓒之书曰:"吾欲使汝处不竞之地。"瓒之历官至五兵尚书,未尝诣一朝贵。江湛谓何偃曰:"王瓒之今便是朝隐。"及柳元景、颜师伯令仆贵要,瓒之竟不候之。至秀之为尚书,又不与令王俭款接。三世不事权贵,时人称之。

 转侍中,领射声校尉。出为辅国将军、随王镇西长史、南郡内史。州西曹苟平遗秀之交知书,秀之拒不答。平乃遗书曰:"仆闻居《谦》之位,既刊于《易》;傲不可长,《礼》明其文。是以信陵致夷门之义,燕丹收荆卿之节,皆以礼而然矣。丈夫处世,岂可寂漠恩荣,空为后代一丘土足下业润重光,声居朝右,不修高世之绩,将何隔于愚夫仆耿介当年,不通群品,饥寒白首,望物嗟来。成人之美,《春秋》所善。荐我寸长,开君尺短,故推风期德,规于相益,实非碌碌有求于平原者也。仆与足下,同为四海国士。夫盛衰迭代,理之恒数。名位参差,运之通塞,岂品德权行为之者哉第五之号,既无易于骠骑;西曹之名,复何推于长史足下见答书题久之,以君若此非典,何宜施之于国士如其循礼,礼无不答,谨以相还,亦何犯于逆鳞哉君子处人以德不以位,相如不见屈于渑池,毛遂安受辱于郢门,造敌临事,仆必先于二子。未知足下之贵,足下之威,孰若秦、楚两王仆以德为宝,足下以位为宝,各宝其宝,于此敬宜。常闻古人交绝,不泄恶言,仆谓之鄙。无以相贻,故荐贫者之赠。"平,颍川人。豫章王嶷为荆州时,平献书令减损奢丽,豫章王优教酬答。尚书令王俭当世,平又与俭书曰:"足下建高世之名而不显高世之迹,将何以书于齐史哉"至是南郡纲纪启随王子隆请罪平,平上书自申。

 秀之寻征侍中,领游击将军。未拜,仍为辅国将军、吴兴太守。秀之常云位至司徒左长史,可以止足矣。吴兴郡隐业所在,心愿为之。到郡修治旧山,移置辎重。隆昌元年,卒官,年五十三。谥曰简子。

 秀之宗人僧祐,太尉俭从祖兄也。父远,光禄勋。宋世为之语曰:"王远如屏风,屈曲从俗,能蔽风露。"而僧祐负气不群,俭常候之,辞不相见。世祖数阅武,僧祐献《讲武赋》,俭借观,僧祐不与。竟陵王子良闻僧祐善弹琴,于座取琴进之,不肯从命。永明末,为太子中舍人,在直属疾,代人未至,僧祐委出,为有司所奏,赎论。官至黄门郎。时卫军掾孔逭亦抗直,著《三吴决录》,不传。

 王慈,字伯宝,琅邪临沂人,司空僧虔子也。年八岁,外祖宋太宰江夏王义恭迎之内斋,施宝物恣听所取,慈取素琴石研,义恭善之。少与从弟俭共书学。除秘书郎,太子舍人,安成王抚军主簿,转记室。迁秘书丞,司徒左西属,右长史,试守新安太守,黄门郎,太子中庶子,领射声校尉,安成王冠军,豫章王司空长史,司徒左长史,兼侍中。出为辅国将军、豫章内史,父忧去官。起为建武将军、吴郡太守。迁宁朔将军,大司马长史,重除侍中,领步兵校尉。

 慈以朝堂讳榜,非古旧制,上表曰:"夫帝后之德,绸缪天地,君人之亮,蝉联日月。至于名族不著,昭自方策,号谥聿宣,载伊篇籍。所以魏臣据中以建议,晋主依经以下诏。朝堂榜志,讳字悬露,义非绵古,事殷中世,空失资敬之情,徒乖严配之道。若乃式功鼎臣,赞庸元吏,或以勋崇,或由姓表。故孔悝见铭,谓标叔舅,子孟应图,称题霍氏。况以处一之重,列尊名以止仁;无二之贵,夤冲文而止敬。昔东平即世,孝章巡宫而洒泣;新野云终,和熹见似而流涕。感循旧类,尚或深心;矧观徽迹,能无恻隐今扃禁嵚邃,动延车盖,若使銮驾纡览,四时临阅,岂不重增圣虑,用感宸衷愚谓空标简第,无益于匪躬;直述朝堂,宁亏于夕惕。伏惟陛下保合万国,齐圣群生,当删前基之弊轨,启皇齐之孝则。"诏付外详议。

 博士李捴议:"据《周礼》,凡有新令,必奋铎以警众,乃退以宪之于王宫。注'宪,表悬之也,"太常丞王僴之议:"尊极之名,宜率土同讳。目可得睹,口不可言。口不可言,则知之者绝,知之者绝,则犯触必众。"仪曹郎任昉议:"捴取证明之文,僴之即情惟允。直班讳之典,爰自汉世,降及有晋,历代无爽。今之讳榜,兼明义训,'邦'之字'国',实为前事之征。名讳之重,情敬斯极,故悬诸朝堂,搢绅所聚,将使起伏晨昏,不违耳目,禁避之道,昭然易从。此乃敬恭之深旨,何情典之或废尊称霍氏,理例乖方。居下以名,故以不名为重;在上必讳,故以班讳为尊。因心则理无不安,即事则习行已久,谓宜式遵,无所创革。"慈议不行。

 慈患脚,世祖敕王晏曰:"慈在职未久,既有微疾,不堪朝,又不能骑马,听乘车在仗后。"江左来少例也。以疾从闲任,转冠军将军、司徒左长史。慈妻刘秉女。子观,尚世祖长女吴县公主,修妇礼,姑未尝交答。江夏王锋为南徐州,妃,慈女也,以慈为冠军将军、东海太守,加秩中二千石,行南徐州府事。还为冠军将军、庐陵王中军长史,未拜,永明九年,卒。年四十一。

 谢超宗尝谓慈曰:"卿书何当及虔公"慈曰:"我之不得仰及,犹鸡之不及凤也。"时人以为名答。追赠太常,谥懿子。

 蔡约,字景捴,济阳考城人也。祖廓,宋祠部尚书。父兴宗,征西、仪同。约少尚宋孝武女安吉公主,拜驸马都尉,秘书郎,不拜。顺帝车骑骠骑行参军,通直郎,不就。迁太祖司空东阁祭酒,太尉主簿。齐台建,为世子中舍人,仍随度东宫。转鄱阳王友,竟陵王镇北征北谘议,领记室,中书郎,司徒右长史,黄门郎,领本州中正。出为新安太守,复为黄门郎,领射声校尉,通直常侍,领骁骑将军,太子中庶子,领屯骑校尉。永明八年八月合朔,约脱武冠,解剑,于省眠,至下鼓不起,为有司所奏,赎论。太孙立,领校尉如故。

 出为宜都王冠军长史、淮南太守,行府州事。世祖谓约曰:"今用卿为近蕃上佐,想副我所期。"约曰:"南豫密迩京师,不治自理。臣亦何人,爝火不息。"时诸王行事多相裁割,约在任,主佐之间穆如也。

 迁司徒左长史。高宗为录尚书辅政,百僚屣履到席,约蹑屐不改。帝谓江祏曰:"蔡氏故是礼度之门,故自可悦。"祏曰:"大将军有揖客,复见于今。"建武元年,迁侍中。明年,迁西阳王抚军长史,加冠军将军,徙庐陵王右军长史,将军如故。转都官尚书,迁邵陵王师,加给事中,江夏王车骑长史,加征虏将军,并不拜。好饮酒,夷淡不与世杂。迁太子詹事。永明元二年,卒。年四十四。赠太常。

 陆慧晓,字叔明,吴郡吴人也。祖万载,侍中。父子真,元嘉中为海陵太守。时中书舍人秋当亲幸,家在海陵,假还葬父,子真不与相闻。当请发民治桥,又以妨农不许。彭城王义康闻而赏焉。自临海太守眼疾归,为中散大夫,卒。

 慧晓清介正立,不杂交游。会稽内史同郡张畅见慧晓童幼,便嘉异之。张绪称之曰:"江东裴、乐也。"初应州郡辟,举秀才,卫尉史,历诸府行参军。以母老还家侍养,十余年不仕。太祖辅政,除为尚书殿中郎。邻族来相贺,慧晓举酒曰:"陆慧晓年逾三十,妇父领选,始作尚书郎,卿辈乃复以为庆邪"

 太祖表禁奢侈,慧晓撰答诏草,为太祖所赏,引为太傅东阁祭酒。建元初,仍迁太子洗马。武陵王晔守会稽,上为精选僚吏,以慧晓为征虏功曹,与府参军沛国刘琎同从述职。行至吴,琎谓人曰:"吾闻张融与陆慧晓并宅,其间有水,此水必有异味。"遂往,酌而饮之。庐江何点荐慧晓于豫章王嶷,补司空掾,加以恩礼。转长沙王镇军谘议参军。安陆侯缅为吴郡,复礼异慧晓,慧晓求补缅府谘议参军。迁始兴王前将军安西谘议,领冠军录事参军,转司徒从事中郎,迁右长史。时陈郡谢朏为左长史,府公竟陵王子良谓王融曰:"我府二上佐,求之前世,谁可为比"融曰:"两贤同时,便是未有前例。"子良于西邸抄书,令慧晓参知其事。

 寻迁西阳王征虏、巴陵王后军、临汝公辅国三府长史,行府州事。复为西阳王左军长史,领会稽郡丞,行郡事。隆昌元年,徙为晋熙王冠军长史、江夏内史,行郢州事。

 慧晓历辅五政,治身清肃,僚佐以下造诣,趣起送之。或谓慧晓曰:"长史贵重,不宜妄自谦屈。"答曰:"我性恶人无礼,不容不以礼处人。"未尝卿士大夫,或问其故,慧晓曰:"贵人不可卿,而贱者可卿。人生何容立轻重于怀抱!"终身常呼人位。

 建武初,除西中郎长史,行事、内史如故。俄征黄门郎,未拜,迁吏部郎。尚书令王晏选门生补内外要局,慧晓为用数人而止,晏恨之。送女妓一人,欲与申好,慧晓不纳。吏曹都令史历政以来,谘执选事,慧晓任己独行,未尝与语。帝遣左右单景俊以事诮问,慧晓谓景俊曰:"六十之年,不复能谘都令史为吏部郎也。上若谓身不堪,便当拂衣而退。"帝甚惮之。后欲用为侍中,以形短小,乃止。出为辅国将军、晋安王镇北司马、征北长史、东海太守,行府州事。入为五兵尚书,行扬州事。崔惠景事平,领右军将军,出监南徐州,少时,仍迁持节、督南兖兖徐青冀五州军事、辅国将军、南兖州刺史。至镇俄尔,以疾归,卒。年六十二。赠太常。

 同郡顾宪之,字士思,宋镇南将军凯之孙也。性尤清直。永明六年,为随王东中郎长史、行会稽郡事。时西陵戍主杜元懿启:"吴兴无秋,会稽丰登,商旅往来,倍多常岁。西陵牛埭税,官格日三千五百,元懿如即所见,日可一倍,盈缩相兼,略计年长百万。浦阳南北津及柳浦四埭,乞为官领摄,一年格外长四百许万。西陵戍前检税,无妨戍事,余三埭自举腹心。"世祖敕示会稽郡:"此讵是事宜可访察即启。"宪之议曰:

 寻始立牛埭之意,非苟逼僦以纳税也,当以风涛迅险,人力不捷,屡致胶溺,济急利物耳。既公私是乐,所以输直无怨。京师航渡,即其例也。而后之监领者不达其本,各务己功,互生理外--或禁遏别道,或空税江行,或扑船倍价,或力周而犹责,凡如此类,不经埭烦牛者上详,被报格外十条,并蒙停寝。从来喧诉,始得暂弭。案吴兴频岁失稔,今兹尤馑,去乏从丰,良由饥棘。或征货贸粒,还拯亲累;或提携老弱,陈力糊口。埭司责税,依格弗降。旧格新减,尚未议登,格外加倍,将以何术皇慈恤隐,振廪蠲调,而元懿幸灾榷利,重增困瘼。人而不仁,古今共疾。且比见加格置市者前后相属,非惟新加无赢,并皆旧格犹阙。愚恐元懿今启,亦当不殊。若事不副言,惧贻谴诘,便百方侵苦,为公贾怨。元懿禀性苛刻,已彰往效,任以物土,譬以狼将羊,其所欲举腹心,亦当虎而冠耳。书云"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言盗公为损盖微,敛民所害乃大也。今雍熙在运,草木含泽,其非事宜,仰如圣旨。然掌斯任者,应简廉平,廉则不窃于公,平则无害于民矣。愚又以便宜者,盖谓便于公,宜于民也。窃见顷之言便宜者,非能于民力之外用天分地也,率皆即日不宜于民,方来不便于公。名与实反,有乖政体。凡如此等,诚宜深察。

 山阴一县,课户二万,其民赀不满三千者,殆将居半,刻又刻之,犹且三分余一。凡有赀者,多是士人复除。其贫极者,悉皆露户役民。三五属官,盖惟分定,百端输调,又则常然。比众局检校,首尾寻续,横相质累者,亦复不少。一人被摄,十人相追;一绪裁萌,千蘖互起。蚕事弛而农业废,贱取庸而贵举责,应公赡私,日不暇给,欲无为非,其可得乎死且不惮,矧伊刑罚;身且不爱,何况妻子。是以前检未穷,后巧复滋,网辟徒峻,犹不能悛。窃寻民之多伪,实由宋季军旅繁兴,役赋殷重,不堪勤剧,倚巧祈优,积习生常,遂迷忘反。四海之大,黎庶之众,心用参差,难卒澄一。化宜以渐,不可疾责。诚存不扰,藏疾纳污,实增崇旷,务详宽简,则稍自归淳。又被符简,病前后年月久远,具事不存,符旨既严,不敢暗信。县简送郡,郡简呈使,殊形诡状,千变万源。闻者忽不经怀,见者实足伤骇。兼亲属里伍,流离道路,时转寒涸,事方未已。其士人妇女,弥难厝衷。不简则疑其有巧,欲简复未知所安。愚谓此条,宜委县简保,举其纲领,略其毛目,乃囊漏,不出贮中,庶婴疾沈痼者,重荷生造之恩也。

 又永兴、诸暨离唐宇之寇扰,公私残烬,弥复特甚。傥值水旱,实不易念。俗谚云"会稽打鼓送恤,吴兴步檐令史。"会稽旧称沃壤,今犹若此;吴兴本是塉土,事在可知。因循余弊,诚宜改张。沿元懿今启,敢陈管见。

 世祖并从之。由是深以方直见委。仍行南豫、南兖二州事,签典咨事,未尝与色,动遵法制。历黄门郎,吏部郎。永元中,为豫章内史。

 萧惠基,南兰陵兰陵人也。祖源之,宋前将军。父思话,征西将军、仪同三司。

 惠基幼以外戚见江夏王义恭,叹其详审,以女结婚。解褐著作佐郎,征北行参军,尚书水部,左民郎。出为湘东内史。除奉车都尉,抚军车骑主簿。

 泰始初,兄益州刺史惠开拒命,明帝遣惠基奉使至蜀,宣旨慰劳。惠开降而益州土人反,引氐贼围州城。惠基于外宣示朝廷威赏,于是氐人邵虎、郝天赐等斩贼帅马兴怀以降。还为太子中舍人。惠基西使千余部曲并欲论功,惠基毁除勋簿,竞无所用。或问其此意,惠基曰:"我若论其此劳,则驱驰无已,岂吾素怀之本邪"

 出为武陵内史,中书黄门郎。惠基善隶书及弈棋,太祖与之情好相得,早相器遇。桂阳之役,惠基姊为休范妃,太祖谓之曰:"卿家桂阳遂复作贼。"太祖顿新亭垒,以惠基为军副,惠基弟惠朗亲为休范攻战,惠基在城内了不自疑。出为豫章太守。还为吏部郎,迁长兼侍中。袁粲、刘秉起兵之夕,太祖以秉是惠基妹夫,时直在侍中省,遣王敬则观其指趣,见惠基安静不与秉相知,由是益加恩信。讨沈攸之,加惠基辅国将军,徙顿新亭。事宁,解军号,领长水校尉。母忧去官。太祖即位,为征虏将军,卫尉。惠基就职少时,累表陈解,见许。服阕,为征虏将军、东阳太守,加秩中二千石。凡历四郡,无所蓄聚。还为都官尚书,转掌吏部。永明三年,以久疾徙为侍中,领骁骑将军。尚书令王俭朝宗贵望,惠基同在礼阁,非公事不私觌焉。五年,迁太常,加给事中。

 自宋大明以来,声伎所尚,多郑卫*俗,雅乐正声鲜有好者。惠基解音律,尤好魏三祖曲及《相和歌》,每奏,辄赏悦不能已。当时能棋人琅邪王抗第一品,吴郡褚思庄、会稽夏赤松并第二品。赤松思速,善于大行;思庄思迟,巧于斗棋。宋文帝世,羊玄保为会稽太守,帝遣思庄入东与玄保戏,因制局图,还于帝前覆之。太祖使思庄与王抗交赌,自食时至日暮,一局始竟。上倦,遣还省,至五更方决。抗睡于局后,思庄达晓不寐。世或云:"思庄所以品第致高,缘其用思深久,人不能对也。"抗、思庄并至给事中。永明中,敕抗品棋,竟陵王子良使惠基掌其事。

 初,思话先于曲阿起宅,有闲旷之致。惠基常谓所亲曰:"须婚嫁毕,当归老旧庐。"立身退素,朝廷称为善士。明年卒,年五十九。追赠金紫光禄大夫。

 弟惠休,永明四年为广州刺史,罢任,献奉倾资。上敕中书舍人茹法亮曰:"可问萧惠休。吾先使卿宣敕答其勿以私禄足充献奉,今段殊觉其下情厚于前后人。问之,故当不复私邪吾欲分受之也。"十一年,自辅国将军、南海太守为徐州刺史。郁林即位,进号冠军将军。建武二年,虏围钟离,惠休拒守。虏遣使仲长文真谓城中曰:"圣上方修文德,何故完城拒命"参军羊伦答曰:"猃狁孔炽,我是用急。"虏攻城,惠休拒战破之。迁侍中,领步兵校尉,封建安县子,五百户。永元元年,徙吴兴太守。征为右仆射。吴兴郡项羽神旧酷烈,世人云:"惠休事神谨,故得美迁。"二年,卒。赠金紫光禄大夫。

 惠休弟惠朗,善骑马,同桂阳贼叛,太祖赦之,复加序用。永明九年为西阳王征虏长史,行南兖州事。典签何益孙赃罪百万,弃市,惠朗坐免官。

 史臣曰:长揖上宰,廷折公卿,古称遗直,希之未过。若夫根孤地危,峻情不屈,则其道虽行,其身永废。故多借路求容,逊辞自贬。高流世业,不待旁通,直辔扬镳,莫能天阏。王秀之世守家风,不降节于权辅,美矣哉!

 赞曰:秀处邦朝,清心直己。伯宝世族,荣家为美。约守先业,观进知止。慧晓贞亮,斯焉君子。惠基惠和,时之选士。

 《南齐书》 南朝梁·萧子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81938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2
下一篇2023-09-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