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陕西秦腔都有那些曲目,越多越好!

谁知道陕西秦腔都有那些曲目,越多越好!,第1张

秦腔曲目列表 :

《红灯记》《红灯照》《红旗谱》《红色家谱》《红色娘子军》

《红逼宫》《红布条》《红 嫂》《红色风暴》《红楼夜审》

《红梅阁》《红桃山》《红火棍》《红鬃烈马》《洪湖赤卫队》

《红珊瑚》《红衣记》《红羊塔》《胡迪骂阎》《乎延赞表功》

《红绫帕》《红娘子》《宏碧缘》《活捉潘璋》《活捉三郎》

《洪承畴》《洪羊峪》《洪羊洞》《洪元金斗》《洪山起义》

《洪江记》《鸿门宴》《鸿鸾喜》《虹 霓 关》《浑 仪 镜》

《花果山》《花蝴蝶》《花田错》《花云带箭》《花亭相会》

《花烛恨》《花钱袋》《花柳林》《花园卖水》《花儿仁义》

《花换布》《画墨竹》《画 线》《花子烘窑》《花乡风情》

《黄鹤楼》《黄金台》《黄天荡》《黄巢起义》《黄龙造反》

《黄河阵》《黄绝鞭》《黄花园》《黄泉迎母》《和平使者》

《黄沙岭》《黄沙府》《黄花岗》《皇 后 梦》《皇姑打朝》

《蝴蝶杯》《蝴蝶媒》《糊涂判》《湖阳春梦》《胡雷困城》

《火焰驹》《火牛阵》《火焰山》《火烧绵山》《火烧裴元庆》

《虎口缘》《虎头桥》《虎牢关》《火烧赤壁》《火化白雀寺》

《葫芦峪》《扈家庄》《活鲁斑》《火化纪信》《火化司马庄》

《好军妹》《好男儿》《号 外》《画龙点睛》《还我河山》

《黑叮本》《黑打朝》《黑松林》《黑虎下山》《黑旋风李逵》

《黑逼宫》《汉宫案》《汉斑超》《黑虎坐台》《黑驴告状》

《海 港》《海潮珠》《海中楼》《海瑞告状》《海防线上》

《汗衫记》《核桃园》《韩原山》《海瑞奏严》《韩城替古》

《翰墨缘》《寒窑记》《函谷关》《荒郊义救》《荒草坡之歌》

《回荆州》《回斗关》《回龙阁》《回 西 歧》《回府刺字》

《悔 路》《会孟津》《会真记》《会阵招亲》《慧梅之死》

《淮都关》《淮河营》《槐阴树》《贺后骂殿》《和尚卖钟》

《和氏璧》《合凤裙》《荷花池》《河湾洗衣》《河伯娶妇》

《昊天塔》《湟水情》《婚姻自己要做主》 金沙滩》《金雁桥》《金刚庙》《金殿装疯》《金龙与蜉蝣》

《金玉奴》《金堤关》《金马门》《金 锤 冤》《金色的道路》

《金枪会》《金鈡罩》《金钱豹》《精忠报国》《金大伯抗旱》

《金麒麟》《金锁记》《金铃传》《荆 州 堂》《荆轲刺秦》

《进褒姒》《进骊姬》《聚峰山》《敬德投唐》《敬德洗马》

《绝龙岭》《绝缨会》《巨粉娥》《酒 泉 魂》《酒醉杏花村》

《祭 灵》《祭 灯》《祭 塔》《击鼓骂曹》《军号长鸣》

《祭东风》《祭长江》《祭 灶》《急子回国》《棘 阳 关》

《鸡鸣山》《鸡爪山》《鸡大王》《鸡 头 关》《机 房 训》

《激 友》《汲 水》《济南案》《吉 庆 图》《夹 马 河》

《假金牌》《假侄儿》《家团圆》《假途灭貌》《假婚乘龙》

《荐诸葛》《剪红灯》《捡 柴》《箭杆河边》《箭射宝屏》

《将相和》《教 学》《捡煤渣》《鉴湖女侠》《姜维推壁》

《江 姐》《江油关》《江东桥》《江流认母》《姜子牙钓鱼》

《蛟龙驹》《蛟龙帕》《节振国》《江汉渔歌》《蒋干盗书》

《借赵云》《借乌纱》《借虎记》《截江救主》《结婚之前》

《借 衣》《借 水》《借笼担》《界 山 口》《界 牌 关》

《解刘秀》《解薛刚》《节妇呤》《京兆画眉》《剪不断的情丝》

《困土山》《困王山》《康熙王游陕西》

《困铜台》《困冻台》《康熙王访苏州》

《困重台》《困龙寺》《康义卖桃》

《困荣阳》《孔家山》《伉俪会师》

《昆阳关》《昆仑女》《抗美援朝》

《开山府》《开国图》《开天辟地》

《哭秦庭》《哭灵牌》《哭哭笑笑》

《哭祖庙》《哭刘表》《寇准摆宴》

《哭五更》《哭道亭》《空 城 计》

《哭 墓》《哭侧亭》《空海在长安》

《哭杨广》《苦节图》《苦水甘泉》

《沽 酒》《枯井案》《砍 门 槛》

《考 文》《考于吉》《魁 星 卷》

《拷 寇》《拷冯庆》《会计的女儿》

《困土山》《困王山》《康熙王游陕西》

《困铜台》《困冻台》《康熙王访苏州》

《困重台》《困龙寺》《康义卖桃》

《困荣阳》《孔家山》《伉俪会师》

《昆阳关》《昆仑女》《抗美援朝》

《开山府》《开国图》《开天辟地》

《哭秦庭》《哭灵牌》《哭哭笑笑》

《哭祖庙》《哭刘表》《寇准摆宴》

《哭五更》《哭道亭》《空 城 计》

《哭 墓》《哭侧亭》《空海在长安》

《哭杨广》《苦节图》《苦水甘泉》

《沽 酒》《枯井案》《砍 门 槛》

《考 文》《考于吉》《魁 星 卷》

《拷 寇》《拷冯庆》《会计的女儿》

任哲中,永寿监军镇人;胡屯胜,礼泉城关镇人。历史上两县同属古乾州,从地域上说他们也算同乡。任哲中早年曾入乾县晓钟剧社学艺,并在乾州所辖各县演出,深受当地群众欢迎和爱戴,对这方圆数百里怀着炽热的故土亲情。胡屯胜最初在礼泉戏校学艺,后被择优转入县剧团,成为同期学员中的佼佼者。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任先生常去礼泉一带演出,也曾应邀为县剧团排戏,通过接触他看中了聪颖而又好学的胡屯胜,高兴地逢人便说:“这娃嗓子条件好,演戏很有灵气,是棵好苗子。”夸奖不如传艺,他专门为胡屯胜辅导排练了折戏《悔路》。此后,屯胜正式拜师于先生门下,并在任哲中的推荐下调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步入了一个新的艺术天地。 自从到了恩师身边,胡屯胜随时有机会沐受教泽。任先生对他要求极严,在团领导的支持下,手把手地为其排导了《周仁回府》全本,一招一式绝不轻易放过。他特别告诫弟子:“不是要你学我,而是要你演人,塑造人物最重要;不然戏就没魂了。”除传授自己的“看家戏”外,对屯胜所演《血泪仇》《花亭会》《激友》《恩仇记》《十五贯》《游龟山》《谢瑶环》及《断桥》《杀狗》等戏,也分别给予精心指导,发现毛病及时纠正,并经常提醒说:“戏演三分生,熟戏要当生戏演,戏演熟了,当心油了!” 任先生进入中年以后,由于演出任务繁重,声带长期疲劳以至闭合不好,致使嗓音高度欠佳,不及当年那样光泽圆润。但他善于扬长避短,灵活运用气息控制、装饰技巧及鼻腔共鸣等科学方法,依然保持了“任派”声腔的特有风格。他深知胡屯胜正当英年,嗓音清亮行腔高亢,有其先天优势条件,因而再三叮咛:“你不要单纯模仿我的发声,而要学习唱腔处理技巧。能唱未必会唱,会唱重在唱情,不能凭着嗓子蛮唱,要在韵味上下工夫。”胡屯胜遵从教诲,在唱腔艺术上极尽努力,演唱水平有了长足进步,在全省几次大赛中每每获奖,成为引人注目的秦腔新秀,赢得较高的社会声誉。他曾深有感触地说:“任老师对我有知遇之恩。没有他的培养扶持,我很难有现在的艺术成就。” 旧戏班历来有“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的传言。这并非无稽之谈。即使在现代,演艺界个别浅薄之辈,稍有名气就忘乎所以,“一年师父二年哥,三年见面拿捶戳,得势背后蹬—脚”的事,也时有所见。胡屯胜绝非这种势利小人,他对恩师的谦恭尊敬,完全出自真诚,没有半点虚假。 你看:剧团外出长途乘车,他将先生搀上扶下,拎包提箱,安排座位,吃喝拉撒,事事关照。如果是冬季,他还会提前灌好热水袋,让先生防寒取暖;上台演出他陪先生到剧场,帮着化妆扮戏穿靴戴帽,样样细致入微。先生一上场,他就端着茶杯在幕侧伺候,随时等着师父下场喝水;演完戏回到驻地,他又赶快打来热水,让先生洗脸烫脚,然后把浸着汗腥味的“水衣”洗净晾干。翌日清早先生起床洗漱之后,他又把沏好的热茶送到面前。平时,先生的许多家务活,如买煤、买粮、换液化气罐等,他会随叫随到踊跃完成,而且隔三间五总要到家里看看,主动过问起居冷暖…… 徒弟情深,师父意重。先生对屯胜也像对待亲儿一样,格外呵护关爱。屯胜自幼父母双亡,丢下兄弟三人。作为长子,生活重担首先要他承担。因而,在一些家务大事上,先生常为屯胜出主意、想办法,生怕他的学生受作难。屯胜的爱人原是易俗社演员,结婚时先生费心料理,后又帮忙把媳妇调到剧院,以便在生活与事业上互相照应。 作为著名表演艺术家,任哲中在退休之后,仍积极随团下乡演出,热情参与社会文化活动,直到临终前的半个月,他还像啼血的杜鹃,冒着严寒为群众演唱。可他身患重病全未觉察,一旦躺倒竟成不治,于1995年2月7日逝世,终年70岁。一颗秦腔巨星遽然陨落,人们为之深感痛惜。 在任哲中生命的最后日子里,胡屯胜却随团在宝鸡市郊农村演出,他丢心不下先生的病情,一天几次打电话,甚至晚上演完戏搭车赶回西安,在医院陪伴师父到天明,第二天上午又匆忙赶奔宝鸡……为先生办完丧事,胡屯胜忍痛含泪又随团下乡演出。可谁又能想到,此时,扩散的癌细胞正在折磨着一个年轻的肌体,当他住进医院时病情已到晚期。就在任哲中辞世后的第76天——1995年4月24日,胡屯胜也撒手人寰,年仅37岁。 艺苑英华虽如流星飞逝而去,然而谁又会忘记,他身上所迸发的那片生命之光,那团曾经映红秦腔舞台的青春之火……

没有太多的要求,人死了可以放《下河东·祭灵》、《放饭》、《香山寺还愿》、《女祭灵》、《三娘教子》等

结婚可以放些高兴的戏像《华亭相会》、《二进宫》、《状元媒》、《看女》、等一些丑角戏也可以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次。侯红琴1985年考入西安市艺术学校,她有较好的艺术天赋,师承秦腔名家肖玉玲,工正小旦。六年刻苦系统的专业学习,侯红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1年毕业时与张涛结婚,截止2022年7月22日两人还在幸福美满的在一起,并且只结过一次婚,她以唱、念、做、表、舞,基本功全面扎实的优异成绩被分配到秦腔艺术团。在剧团里她勤奋好学,加之灵性足,悟性好,很快就在舞台上崭露头角。

昨天散步时,在喜玛拉雅节听了一章贾平凹先生写的小说《秦腔》。《秦腔》是贾平凹先生的第12部长篇小说。《秦腔》初版于2005年4月,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这部小说以两条线展开,一条线是秦腔戏曲,一条线是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这两条线相互纠结,在一个叫清风街的村庄里演变着近三十年的历史。

小说采取疯子引生的视角来叙述,它以一个陕南村镇为焦点,讲述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农民的生存状态。

我学写作一年,但是直到现在,有些东西我还是不能表达得清楚。每每看到人家的文章表达得淋漓尽致,唯妙唯肖时,心里总是想,自己什么时候也能这样?

正如这篇文章,虽然我只听了一章,但我感到仿如置身一方戏台前,看各路大神悉数登场,在台上翻滚腾挪,大显身手,无不让人拍手叫绝!

以前不学写作,不知道文字的魅力,现在直感叹,文字真是个神奇的东西,它不仅把人的喜、怒、哀、乐表达的维妙维肖,而且还连带着把人的情感也带入其中,让人或哭、或笑、或喜、或悲。

但是,文字虽然魅力无穷,也并不是人人能驾驭它,人人都能寻到它的芳踪的。

同样是汉字,有的人写起来了无生趣,呆头呆脑;而有的人写起来却是活灵活现,古灵精怪,几笔下来,人、场景便活脱脱地展现在你面前。

第一章主要是写引生喜欢白雪。

说引生只要是看到有人给白雪送东西,或是背后说白雪坏话时,便暗地里使起坏来,偷偷地割掉人家柿树上的一圈皮,让树慢慢枯死。

引生喜欢白雪,还真是一点都不带虚的,他明知道打不过窑场的许三踅,当他从三踅口中听到他对白雪的戏说之词时,心里立马不舒服了,抓了一把土便撒在三踅正在吃饭的碗里。

自然,引生招来了一顿好揍,不仅自己的饭被三踅吃了,连吃饭的家伙也差点被三踅砸了,要不是众人劝架,许诺引生明日个买个大锅盔陪给三踅,估计还不得收场。

引生为了心底执着的那一份爱,变得有些无理取闹 。清风街的人本就认为引生是疯子,无论引生是怎样的一个行径,他身上的标签永远无法改变。

发生在引生身上极平常的一些事,作者却叙述得妙趣横生、趣味无穷。

白雪家屋后的茅厕边有棵桑树,引生每天黄昏时爬上树,瞧院里动静。结果被白雪娘发现,以为他是来偷桑椹的,用屎涂了树身,但引生居然还是能爬上去。

这等事,不是疯子,谁又做得出来?

听到白雪娘阻止引生爬树,往树上涂屎时,不禁让我想到小时候的一件事儿。

小时候,每到年尾,最热闹的事就是杀猪、干池子(又称为干鱼、干塘)过年。

杀猪我不敢看,感觉那猪太可怜了,特别是当猪被五花大绑、准备“行刑”的那一刻,发出的歇斯底里的嘶吼声,让人听得心慌意乱,战战兢兢。

我喜欢看干池子,喜欢看那池水被抽干的那一刻,看那些活蹦乱跳的鱼儿,惊慌失措地上下乱跳!喜欢看人们脸上的喜悦之情。

在干池子时,我们这些娃娃或站着、或是靠在池边的树上,看大人们抓鱼。

偶尔,有人看到鱼儿近在咫尺、伸手可抓时,便悄悄地抓上一条,既高兴又得意。而有些胆大的,也不管人家出声吆喝,只要够得着,定要在池边抓一些,当然抓的全是小鱼。

但那时,小鱼、大鱼都是难得的美味!

干池子的人看看吆喝声,对那些不自觉的人起不到作用,于是灵机一动,把池底的淤泥用铁锹,像天女撒花一样,撒向池边的树。

顿时,池边的树上、周围,全是淤泥,人们只好退避三舍,不再有机会抓鱼了。

引生是众人眼中的另类——疯子,其实有些事情,引生反比常人能看得透,他的心里明镜着昵。

他知道,清风街上的人只是碍于他的病——间歇性的羊癫疯而已。他一哭起来,嘴脸便乌青,牙关紧咬,倒在地上就能背过气去,把人吓得半死!

或许正是这,即使他做出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清风街上的人也不和他一般见识、反而让他一份的缘故吧。

而引生呢,借坡下驴,你说我疯就疯吧!说我疯了没什么不好,就是这个“疯”字,我才能我行我素,什么情况下都网开一面。

当引生被三踅打伤了颧骨,用一撮鸡毛粘了颧骨上的血口子走在街上时,被大清堂药铺的赵宏声给喊住了,当时赵宏生正在给结巴武林,用磁片放眉心的血,他们说了几句对话:

“引生,急啥哩?”

“急屁哩。”

“信封上插鸡毛是急信,你脸上粘鸡毛没急事?进来照照镜子看你那熊模样!”

看到这一问一答,我忍不住就想笑。短短的几句,便把引生这个人物状态贴切地刻画出来。

接下来,清风街上酷爱秦腔、享有很高的声望、乐善好施、又有儒雅之风的退休小学校长夏天智出场了。

夏天智德高望重,自然对人称疯子的引生并不理会。引生呢,不理就不理,反正他不会像赵宏生和武林一样去巴结他什么。

可夏天智带来的一个消息,让引生一下子有如晴天霹雳:白雪和夏天智的儿子夏风结婚了!

引生自然气得发病了,可他醒来的第一件事便是拿懦弱的武林出气,一脚便踹向武林的裤裆。

引生哭得稀里哗啦,他恨天恨地,恨父母、恨夏天,又恨白雪,见谁恨谁,恨得牙齿都掉了一颗,还毒咒夏天的婚姻不得到头…

一个隔着十万八千里的欢喜,一个注定是不可能有的结局,小说偏偏以这份情由、以这个小人物的出场方式拉开了序幕……

齐帆齐写作课第七期

如果一定是剧目的话,可以放龙凤呈祥、红娘。不过建议你还是放京剧曲牌吧,因为一些传统戏曲故事里都有悲欢离合,生离死别。万一有人挑眼说不吉利,你费力不讨好。

下面是京剧曲牌,挑一些喜欢的吧。另外一些唢呐的牌子也很喜庆。

《夜深沉》《山坡羊》《将军令》《点绛唇》《西皮小开门》《万年欢》《柳摇金》《川拨棹》《傍妆台》《花梆子》《东方赞》《小磨房》《海青》《水底鱼》《扑灯蛾》《四边静》《金钱花》《扒板》《八岔》《二黄小开门》

直面人性弱点  满含悲悯情怀

————浅评秦腔《马前泼水

            文/罗汉

      清明假期,回家祭祖,跟亲人短暂相聚后话别,绕道西安,想一睹近日在秦腔界及戏迷圈热议、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正在热演的秦腔《马前泼水》。一路上,春光灿烂,杨柳吐绿,山桃花杏花如雪,衬托着点点哀思、片片离情。网上显示已无票可订,电话咨询,说票已售罄,真是一票难求。最后还得感谢正在西安省亲的段亚军老师帮忙弄到一张票。

        该剧讲述的是:书生朱买臣穷困潦倒,屡试不第,某日受邀为崔巧凤书写婚书时,二人一见钟情并缔结连理。历经六年两试未中,崔氏不堪忍受清贫,因久未得到期盼中的荣华富贵吵闹逼迫买臣写下休书,朱买臣愤而离家再赴京应试,竟得中探花,衣锦荣归。巧凤街前拦马见买臣欲复合,买臣冷言讥讽并马前泼水,言覆水能收方可相认。巧凤不堪羞愧投水自尽,朱买臣在草堂家中回忆二人多年恩情和应试途中经历,幡然醒悟,然为时已晚,瞬间白须并为已亡巧凤身盖凤冠霞帔。

        由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优秀青年演员李小青饰演的朱买臣家境贫寒,屡屡落榜,虽然靠打柴买柴艰难度日,但他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圣贤之书,心志远在“朝廷柱石、安邦定国”。李小青扮相英俊,举止儒雅。

        由梅花奖得主张蓓饰演的崔巧凤一出场还是个对未来有着美好憧憬的少女,如同所有待阁出嫁的女孩一样,心中还充满对爱情的向往和幻想。因家嫂急于将她嫁出去,请来烂柯山下的秀才为其写婚书。而这次无意的会面,成就了崔氏的爱情所愿。

        朱买臣与崔巧凤一见钟情。巧凤勇敢地拒绝了有肉吃的屠夫、有房住的泥瓦匠、不愁钱花的老板的求婚,她与朱秀才的相爱也遭到了家嫂的激烈反对。家嫂嫌弃秀才穷酸,极力阻挠。最后,崔巧凤敢作敢为,带着一小包裹私奔到朱秀才的草棚,与秀才生米做成熟饭,结为夫妻。

      进士一科需三年,三年一去又三年。等得春秋再转换,报子又过烂柯山。然而,三年的含辛茹苦,换来的却是失望而回。“过了一个三,又过一个三,怎样熬过下一个三?人生能有几多三?  ”

        怎料朱买臣在求取功名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连着两个三年落第,也正因为如此,其妻崔氏也从新婚燕尔时的期待和支持,变成无望和嫌弃,灶无柴、缸无米空空荡荡,贫贱夫妻百事哀,曾经是对丈夫和婚姻充满美好希望的温柔女子,在贫困生活中逐渐失去对丈夫的爱和信心。过了整整七年苦日子的崔巧凤终于熬不住了,当年的私奔美谈如今变作笑谈,温柔贤淑的崔氏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最终低下了头。生活的艰辛将崔氏由怀揣梦想的少女变成世俗生活中的家庭妇女,磨灭的,岂止是韶华,更是对美好憧憬的幻化……。乘着酒性,崔氏满腹的凄苦哀怨一齐暴发,神志不清的她逼夫休妻。崔氏的酒后恶言深深刺痛了朱买臣的心,朱盛怒之下,愤写休书离家,夫妻二人终因穷困的生活导致他们情消爱淡、劳燕分飞。“失去了才知道可贵”,朱买臣的出走惊醒了沉醉中的崔氏,半醉半醒中,崔氏才意识到,丈夫真的把她休了,身无银两,头也不回地走了,崔巧凤却后悔了。

        朱买臣被抛弃后终于考取功名,从贫困书生到衣锦还乡,当他红袍加身,高头大马,衣锦还乡时,却没忘记曾经所受的屈辱,仍心怀怨恨,这就注定了悲剧的产生。

        崔巧凤想破镜重圆,满怀愧疚地迎夫荣归,祈望能通过自己诚心的悔过唤起丈夫的旧情。殊不料此刻的朱买臣已经不是当初的穷酸秀才,马背上下已有天壤之别。他忘不了崔氏当年的绝情,他要用她当年的无情来偿还她。面对崔氏的百般哭诉,朱买臣非但没有被打动,反而更加激起心中的怨恨。于是他命马童用铜盆打来一盆清水,命崔氏手执铜盆,却狠狠一鞭打翻铜盆,不肯认妻。 毫无防备的崔氏见满地清水,仓惶不知所措。她询问朱买臣是何意,朱买臣却冷冷地命崔氏将洒落满地的水收回盆中。

        崔氏瞬间明白了,丈夫是在以此喻羞辱自己,以泄心中无比的愤恨。他们之间已经恩断义绝,再也做不成夫妻了。今非夕比,二人如今面对,往事如烟,覆水难收。

        当朱买臣回到草堂家中,看到被崔氏收拾得井井有条的屋子,睹物伤情,不禁回想起以往相敬如宾的恩爱日子,想起以往相濡以沫的恩爱生活。是妻子当年无情地斩断了七年的夫妻关系,逼他走出娇妻护佑下的温柔乡,靠代写书信代写诉状代写契约等等各种代写,边读书边谋生一路写到了京城写进了科场。交出了被皇帝点评为体察民情、经世致用的锦绣文章,才考取了探花。如果还蹲在家里,继续做个死读书读死书、低能的巨婴,肯定还是功名无望,朱买臣终于体谅到了妻子当年的苦心。

      昔日种种,唤醒了朱买臣人性中美好的一面。想起马前羞妻,朱买臣内疚之情油然而生。他也后悔了,急忙去寻找崔巧凤。可是,绝望的崔氏已投水自尽,找回的却是一具冷冰冰的尸体。一切都太晚了,他历经千辛万苦换来的凤冠霞帔竟作了妻子的寿衣。

      最后这一幕,我是在近乎心痛欲绝的状态下看完的。面对着妻子的尸首,朱买臣瞬间须发皆白,高音板胡与唢呐共奏的悲凉音乐在此刻萦绕,激烈沉闷的鼓点撞击着剧场所有人的心灵,这出戏的悲剧意蕴达到了极尽的诠释。

          该剧由徐棻编剧,原四川省川剧院任庭芳和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王化武为导演,研究院作曲家罗新昌对音乐唱腔进行了重新设计,由研究院青年演员李小青和张蓓主演,本剧也是李小青参加第29届梅花奖竞演剧目。李小青曾受教于多位名家的指导,采众家之长,最后拜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李东桥为师。他扮相英俊潇洒,做派稳健大气,唱腔高亢悠扬,韵味浓郁,表演富有激情及感染力。从艺三十多年来他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马前泼水》剧情虽然简单,但主要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却极为丰复。小青对朱买臣这一人物各个时期的性格特点和思想感情分析把握得十分精准细腻,加上他深厚的艺术功底,因而对这一人物形象塑造得相当完美。可以看出小青的表演已入佳境,除了唱功极佳、大段的独角戏及唱段完成得极好外,做功也很棒,如第一场文小生的身段,最后一场的绝活:吊毛、甩发、僵尸,干净利落。这出戏绝对能代表李小青的实力和功底。

          崔巧凤本身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在和朱买臣共同生活中,又经历了对未来的憧憬、漫长的等待、以及对艰辛生活的忍耐,直到彻底失望,以至于变心等更为复杂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变化。对于如此复杂的人物性格和经历,梅花奖得主张蓓拿捏得维妙维肖,让人回味无穷。如此高超的艺术造诣、特别是甘为人梯的艺术品德,值得赞叹、学习和发扬。

        这部为李小青冲梅量身打造的大戏,由于演员的安排得当,感觉是因人造戏,李小青与张蓓联袂把人物演绎的淋漓尽致,形象洒脱。从头到尾整台戏李小青和张蓓的表演时刻都在人物之中,强强搭配,表演细致入化,富有激情及感染力,二人把演技发挥到了极致,完美演绎了该剧。若没有这两位主演精湛、入情的表演,恐怕观众也就没有眼福一饱这么精彩的演绎了。这也再次证明戏剧是角儿的艺术,这也是戏剧的终极魅力所在。

        综观这台戏,有以下几大亮点:

        一是该剧从另类角度栓释人生爱情家庭的悲欢离合,剧情扣人心弘。

      《马前泼水》之前大多数版本中主角都是女性,都是在男权社会里站在道德审判的角度谴责女性的嫌贫爱富。这部剧作将着力点放在男性朱买臣身上,女性的欣喜与悔恨与朱买臣的人生亦步亦趋,这是生活的现实使然。这部穿着古装、讲着传统故事的秦腔剧目关注的是赤裸裸的现实,完全是一部现代家庭关系中,女性爱情理想与现实婚姻生活的真实反映。

          聚是爱情,散是故事,生活是打着爱情旗号聚散离合的戏剧,再美好的爱情终究敌不过生活中的柴米油盐,日复一日的细碎一天可以,一日三餐,一年四季,天天如此,再激动的情愫也终会被生活的琐碎磨得没了耐性。  古来就有成语覆水难收,近义词就有破镜难圆,现代婚姻生活中都有七年之痒这个说法,爱情的甜蜜终归要回归到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一人努力操持家务,另一人两个三年都未能中举,看不到希望,这样的爱情放在现代也是要经受考验的,女子一时激愤讨要休书,男子离家出走边谋生边去赶考。女子仍然为他倚门守侯,等到做官归来的爱人,等来的却是马前泼水,覆水难收,羞愤之下投水自尽。男子回到家中睹物思人,忆起往昔,幡然悔悟,然而却为时已晚,痛悔之下须发皆白。这才是真实而残酷的人生写照。

        如果说崔氏在爱情萌芽之初,是基于对朱买臣个人前途考量的目的,是女性择偶观念中的功利心体现,那婚后生活的甜蜜则是爱情与平淡的家庭生活最好的诠释,这目的合乎情理, 诸如“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夫荣妻贵” 的思想是中国传统婚姻伦理中的正统,这平淡更是合乎情理,因为没有比家庭更能让人感到安逸的地方了。但人生中总是充满了无奈,剧中朱买臣作为士子他所经历的屡试不第的况味人生,与崔氏对理想婚姻生活中极大落差的不满,则是故事中最大的冲突,这缘分因爱而生,也因爱而断。

        二是具有现代意识及普世价值观,人生即苦难,满含悲悯情怀。

        人生的悲伤来自于不被理解,来自于希望点燃后被无情的熄灭。哀莫大于心死,所以崔氏在池塘边投水自尽的那一段唱词中:我好恨,我好恨,恨我当初鬼迷心,直落的覆水难收。唱罢并以死亡结束生命,这一刻女性的意识觉醒,是以死亡为代价的,难免让人唏嘘叹惋。

        悲剧震慑人心的魅力是在一瞬间爆发的,看似团圆的喜庆结局却被拧巴的人性瞬间翻转,但又充满了合理性和可信度,该剧的改编者并没有试图去与人和解,覆水难收,他选择了回归生活的悲剧宿命。

        泼水时,霎那间,志得意满。却为何,一路走来,心不安。 爱情关系中,相爱从来相杀,人们从未觉醒。 

        台上台下,戏剧与现实,真诚的泪,悔恨的泪,愧疚的泪……,泪水交错,让人百感交集,感同身受,肝肠寸断。

        三是该剧直视人性弱点,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传统故事,现代表达。

        该剧给了这个故事以新的内涵,新的人物,对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别是对其“婚变”的前因后果,也作了新的诠释。对人性的揭示不是简单的因果铺排,该剧中的崔氏不再是昆曲及其它剧种中整日痴想凤冠霞帔,却又性情暴虐的怨妇以及毫无情义的泼妇,没有简单的嫌贫爱富,更多呈现的是她的温良贤能和敢爱敢恨的个性。也不没有将朱买臣演成心胸狭隘、冤冤相报的薄情小人。而是满含悲悯,引人深思,出人意料,又富有意韵,剧情合情合理,直戳观众内心最柔软处。李小青、张蓓两位演员的表演自然本真、恰到好处。没有简单地告诫劝说,没有非白即黑的道德批判和教化,更没有对人物非好即坏的简单定位。克服了以往正面人物无缺点、反面人物无优点的绝对与僵化,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饱满,达到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高度统一,这是该剧的最大亮点。看罢更多的是让人为剧中人物命运同情惋惜、悲哀伤叹。

        该故事折射出当下人们对婚姻爱情以及现实生活的种种疑惑与困扰,也提醒人们在做出选择时切勿意气用事,并希望人们对自己多一份反省,对别人多一份宽容,对社会多一些认识,对应该珍惜的多一些珍惜。

        它惊醒世人为人处世要理智的对待身边的人和事,要学会包容和换位思考问题,不要片面地一味地从自己的观点和利益出发看待事情,不要等失去了再去后悔,覆水难收,悔恨终生。

        爱情是甜蜜的,生活是琐碎的,悲剧是感人的发人深思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牵了的手就不要轻易放开。婚姻中的白头偕老,真的是需要两人在磕磕绊绊中一起携手并进的。愿这样的悲剧不再有。

      另外,看得出这出戏是经过了千锤百炼打磨出来的舞台精品,无论从编剧、排导、舞美、灯光,到从布景、配器及演奏都匠心独具,舞台呈现简约写意,表演尤其细腻入微。

      这出戏的唱腔设计优美,在传统秦腔板式的基础了融入了歌剧元素,既有秦腔的亢壮之美,又有背景独唱和合唱衬托的悲愤之围,堪称近年来陕西秦腔舞台的上乘佳作。

          总得来说,这出戏富于人生况味,饱含人生哲理,启迪人们明白:得失之间有许多情理值得深思。恩爱夫妻铸成喜剧和悲剧,世事沧桑不过贫富与苦乐。戏中,也许有你,戏中,也许有我。故演出中能紧紧抓住观众的心,看古代故事,想今人生活。

        当然,抛开演员的精彩表演,就剧本而言,凡事总是有利有弊,用现代人的思维观念诠释发生在西汉时的传统故事,新瓶装老酒,有认同者,也有不以为然者,是这出戏最大的争议和挑战。(201947于西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9241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8
下一篇2023-11-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