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总司令有几个子女?

朱德总司令有几个子女?,第1张

朱德总司令有两个子女:儿子朱琦和女儿朱敏。

朱琦(1916—1974) ,原名保柱,朱德之子,萧菊芳所生。四川仪陇人。青少年时期在延安学习、工作。1948年从部队转业到石家庄铁路局机务段当练习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在石家庄铁路局担任火车司机。1974年因病去世。

朱敏(1926年4月18日—2009年4月13日),原名朱敏书,四川仪陇县人,朱德元帅唯一的女儿,1926年4月18日(一说为4月10日)生于莫斯科,母亲是贺治华,未满周岁时回到四川成都。1940年11月,14岁的她由重庆八路军办事处护送到延安。1941年2月,朱敏被送到苏联莫斯科第一国际儿童院学习。1949年进入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学习。1953年毕业回国,回国后一直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1954年9月加入中国***。1979年至1980年4月,借调到军事博物馆参加有关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文集和回忆录的编写工作。1980年后借调到中国驻前苏联大使馆研究室工作。1986年离休。

1953年,朱敏从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学成之后回国,分配到北京师范大学,先后在教育系和俄语系任教,并始终遵循父亲朱德的教导:“我们国家现在非常需要建设人才,你所从事的正是培养人才的工作,这是一项非常伟大的事业,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是爹爹对你的期望。”

从参加工作之后,朱敏便离开了父亲居住的中南海,住在北京师范大学的集体宿舍中;4年之后才搬进教工宿舍楼,一住就是40年。

1986年,年满60的朱敏虽然离休了,但在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了30多个春秋的她,早已和教育事业结下终身不解之缘,无法离开这项深爱的事业,就同军队和地方的老同志一起,创建了一所为部队战士和基层干部服务的成人高等院校——中国军地两用人才大学,后属地化管理称为北京军地专修学院,并亲自出任院长。著有《我的父亲—朱德》一书。

参考资料:

朱敏 (大学教授(朱德女儿))-

朱琦 (火车司机(朱德长子))-

若兰故居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伍若兰故居始于建清代光绪年间,属于衡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见证革命烈士--伍若兰成长的重要纪念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纪念价值。故居是一栋6274平方米的砖木结构天井式民居。因房屋年久失修,疏忽管理,屋内杂草丛生,部分屋基频临坍塌。后经伍若兰烈士亲属十余年的奔走呼吁,伍若兰故居修缮保护工程终于在5月25日全面启动。

耒阳作为湘南起义的指挥中心和主战场,起义军移师井冈山的首发地可以说居功至伟。今年恰逢湘南起义90周年,市委高度重视,罗琼书记多次调度,希望相关单位和负责同志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底气、带着任务去积极作为,既要对耒阳的历史负责,又要对我们的子孙后代、对耒阳的未来发展负责,既要对得起耒阳这片红色热土、对得起无数抛头颅洒热血的耒阳革命先烈,也要对得起上级党委政府对耒阳的关心厚爱。日前,伍若兰故居修缮保护工程工作已顺利进行。预计10月份一期修缮保护工程将全部完工,届时伍若兰故居将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市民面前。

伍若兰出生于耒阳县金南九眼塘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兄弟姐妹六人,伍若兰排行第五。她天资聪慧,8岁入私塾,成绩一直优等,受到先生褒扬。12岁入耒阳县女子职业学校,1924年以优异成绩考入衡阳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1925年秋,加入中国***。先后担任过耒阳县妇联主席、红四军政治部宣传员、前委工农运动委员妇运科长等职。1928年春参加湘南起义,与朱德结婚,后又随他奔赴井冈山。1929年2月红四军从井冈山向赣南挺进,她被捕牺牲,当时她和朱德结婚未满一年,年仅23岁。

2019年,伍若兰故居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入口为西次间,朱德家世陈列。从朱氏源流,客居他方,简略记载朱德先祖朱聪一郎,于明化初年居汀州府上杭县紫金山笋竹坝瓦子街,后生一子朱万一郎,父子居住数十载,然后迁于广东省绍州府乳源县龙溪枫树坪,后移梯下繁衍了8代人。朱德的近代祖先朱仕耀于清康熙甲午年(1714年),从乳源梯下入川,首迁地是四川顺庆府广安县龙台寺,然后再迁仪陇马鞍。

堂屋陈列着朱德半身仿铜塑像。墙壁上有朱德祖父母朱邦俊夫妇,朱德生父母朱世林夫妇,养父母朱世连夫妇的生平简介,玻璃展柜里存放着朱德亲人捐献出前辈曾用过的小木箱、马灯、鳅鱼骨烟杆、木瓢、藤篮、手工刺绣罩檐、玉簪等遗物。

东次间墙壁上陈列着朱德的大哥朱代历和在战争年代中朱德的几位夫人(刘从珍、肖菊芳、陈玉珍、贺稚华、伍若兰)的简介,以及朱德和康克清在中南海的合影像,朱德的后裔朱琦、朱敏的简介。玻璃柜中还存放朱德送给女婿刘铮的两个马褡,送给儿子朱琦的《毛泽东选集》,送给朱敏的皮箱,康克清穿过的衣服、袜子、布鞋以及“朱子家训”长卷书法作品。 朱德先后有6个夫人,第一任妻子是朱德大舅的女儿,叫刘从珍,也是朱德的表姐。这是一次没有爱情的婚姻,是由家长包办的婚姻。

第二任妻子,叫萧菊芳,1912年秋天,朱德同昆明师范学院学生萧菊芳结婚。1916年9月底,萧菊芳生下一个男孩,取名保柱。不幸的是保柱出生后数月后,萧菊芳患了类似赤痢的热病,不幸去世。 第三任妻子叫陈玉珍,萧菊芳病逝以后,许多人劝朱德再婚,不久他便和陈玉珍结了婚。1922年夏天,朱德决心赴上海寻找革命道路。离开了陈玉珍的家乡南溪。谁知这一别离朱德再也没有见到他们。下图是朱德第一任妻子刘从珍。

第四任妻子叫贺治华,很少为人所知。有资料显示,贺治华是1920年在云南的盐津县与朱德结婚的。但朱敏(朱德和贺治华之女)在《我是元帅爹爹的平民女儿》一文中说,朱德是在上海认识贺治华的。这时间,应是1922年六月以后至九月初的事。1922年九月初朱德和贺治华等友人同乘法国“阿尔及利亚”号轮船离开上海到法国。有资料显未,他们是在德国和法国结婚。婚后不久,他们情感出现裂痕。朱敏在《我的父亲朱德》一书中载:父母在德国共同学习,共同参加革命,但母亲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她和爹爹虽然生活在一起,可心却越离越远,直到最后完全离开爹爹。贺治华后来成了党的叛徒。

第五任妻子叫伍若兰,1928年2月与朱德结婚,1929年1月在井冈山为掩护朱德突围被捕,后被蒋介石亲笔下令割头示众。

第六任妻子是我们知道的康克清。伍若兰牺牲后,1929年底,朱德和康克清结婚了。他们是在井冈山斗争的艰苦岁月中相识的,这对红军恋人终于结成终身伴侣。 朱德家世陈列室向西,一条石径通向琳琅山东侧的大垭豁。沿着这条路,1909年,23岁的朱德走出大山,走向革命的起点。1960年,朱德回到阔别几十年的家乡,也是特意从大垭豁沿着石板路回到故居的。石板路两边种满了君子兰、玉兰、白兰,这些兰花暗喻朱德的君子气节,也说是因为朱德特别喜欢兰花。据说在革命年代,每到一处,他都要找些兰花种在房前屋后,每到转移时,也要千方百计带走。解放后,他专门在北京的住所前开辟出一片“兰苑”。朱德这样喜欢兰花,据说也是怀念为他牺牲的伍若兰。

朱德一生有过六位妻子,分别是刘从珍, 萧菊芳,陈玉珍,贺治华,伍若兰和康克清。在她们之中,第五位妻子伍若兰是朱德始终都放不下的人,伍若兰是为了救他而牺牲的。

1937年,美国女作家 史沫特莱在延安采访朱德,提起他的前妻伍若兰,朱德显得有些抗拒。史沫特莱看出了朱德的为难,就问他:“提起伍若兰,你怎么有些难过,是因为不爱她吗?”

史沫特莱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此时的她还没有了解,朱德和伍若兰的爱情故事和革命友谊。

伍若兰生于1903年,湖南耒阳 县人。伍若兰的父亲是一名私塾老师,因此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伍若兰家中有6个孩子,她在家里排行第五。父亲非常喜欢伍若兰,特意从 《咏兰》诗歌中为她取名“若兰”,寄托着父亲对她的期望,希望她能像兰花一样高洁和坚贞。

在伍若兰那个年代,很多女孩子是没有机会上学的,因为她的父亲是一名老师,思想相对开明,伍若兰才有机会和男孩子一样走进学堂,这一举动影响了伍若兰的一生。

伍若兰从小就是一个要强而且有主见的女孩子。小时候奶奶为她裹了小脚,伍若兰走路不方便,于是把裹脚布给扔了,奶奶知道后很生气,再次让她把脚丫给裹起来,可是伍若兰就是不肯。

奶奶向伍若兰父亲告状,父亲并没有批评伍若兰。反而是家族里的长辈看不下去了,他们把伍若兰和父亲一起叫到家族祠堂里,开始轮番对伍若兰说教,告诉伍若兰如果她不裹小脚,长大后不会有男人娶。

伍若兰毫不介意地说:“即便我嫁不出去也不愿意裹脚”

她还反问家族长辈:“为什么男人不裹脚,只让女人裹脚?”

家族长辈无言以对,气呼呼地走了,从此不再管伍若兰。

12岁这年,伍若兰考入 耒阳县女子职业学校,在学校里,伍若兰接受到了新的思想知识,与家族长辈的观念完全不同。在学校里伍若兰刻苦努力学习,就像鱼儿遇到水一样,每天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乐此不疲。

1924年,21岁的伍若兰考入 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在师范学校里,伍若兰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学,她们一起学习和宣传革命思想,张贴革命报纸。

1925年,上海发生了“ 五卅惨案”,身在湖南女子师范学习的伍若兰义愤填膺,她组织爱国学生走上街头游行,高喊“打倒帝国主席”的口号,并且号召工厂工人罢工,以此向国民党反动派施压。

伍若兰的一举一动都被***看在眼里,1925年的秋天,伍若兰加入了***,成为了一名党员。

第二年,伍若兰从女子师范学校毕业 ,回到了家乡宣传和组织革命,她被选举为 耒阳县妇女部长。伍若兰利用通俗易懂和富有激情的演讲宣扬革命理念,发展了很多农民子弟加入革命队伍,她们一起打土豪,分田地,把耒阳县的革命运动搞得轰轰烈烈。

1928年初,朱德和陈毅领导的工农革命来到了湖南地区,伍若兰非常高兴,她立刻组织群众加入到朱德领导的起义,连夜为起义军做了战士急需的衣物和草鞋,伍若兰的名字在 耒阳县无人不知晓。

朱德在见到伍若兰时,被她激情地演讲和坚定的革命信念所感动,称赞伍若兰为女中豪杰。伍若兰第一次见到朱德时,也被他高尚的品德所折服,两人从互相欣赏到互生情愫。

1928年2月底,两人在县委书记 邓宗海的介绍下结成夫妻。这年伍若兰25岁,朱德42岁。结婚前,伍若兰特意为朱德制作了一双崭新的布鞋,朱德看着布鞋很感动。

伍若兰对朱德说:“我长得不漂亮,脸上还有麻子,觉得配不上你!”

朱德却对伍若兰说:“麻子有什么关系,我还一脸胡子,胡子配麻子,马马虎虎过一辈子,很好嘛!”

朱德说完,两人都笑了起来。

对于,伍若兰参加革命的事情,父亲出于对女儿的关爱,他很担心伍若兰的人身安全。因为国民党反动派多次派人来伍若兰家中抓捕她。父亲劝说她还是躲一躲,不要再搞出那么大的动静来。

可是,伍若兰一点也不在乎,她对父母说:“既然革命,就不能怕死,被敌人抓住了,大不了就是杀头,没什么了不起的!”

看到女儿如此执着,父母也不再说什么。

1928年4月,伍若兰和朱德一起走上了井冈山,与毛主席领导的部队成功会师,井冈山会师对红军的发展壮大意义重大。会师之后,伍若兰担任了红四方面军的宣传部长,负责向周围的百姓群众宣传革命思想。

尽管,此时的伍若兰已经是朱德军长的夫人,但是她没有一点大架子,伍若兰和每一个普通的红军战士一样,深入群众工作。对待其他的红军战士,谦逊而有礼。组织上分给她一匹马,她很少骑,经常把马让给受伤的战士使用。

朱德曾经称赞伍若兰文武双全,她不仅宣传工作做得好,而且打仗也是一把好手。伍若兰和普通的红军战士一样,每天坚持练习 射击、刺杀、投弹 。而且她练习的还是双枪,左手和右手同时开枪。

对此,伍若兰解释说:“我这是做两手准备,如果我的右手受伤了,左手还能开枪,继续消灭敌人”

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童谣:“ 红军队里多英雄,双枪女将建奇功,横扫敌人如卷席,英雄威震七溪岭。 ”

1929年1月,蒋介石发动了对井冈山的围剿,朱德和毛主席经过深究之后,决定暂时放弃井冈山根据地,向 赣南进军。同年的2月1日,部队在江西寻邬的吉潭镇同尾追的敌人激战后,转移到圳下村休整。

没想到第二天天还没有亮,敌军 刘士毅把红军给包围了,当时的情况非常危急。朱德立刻指挥红军与敌人开展激战,然而敌众我寡,如果朱德继续激战下去,将会有很大的危险。

在此关键时刻,伍若兰决定自己带着一小部分人,朝着另外一个方向突围,把敌人的主力部队吸引到自己这边。朱德不答应,她对伍若兰说:“要走一起走,要留一起留。”

伍若兰不同意,她对朱德说:“部队没有我可以,但是不能没有你,我掩护你,你赶紧走。”

说完这些话,伍若兰便不顾朱德的阻拦,向敌人的另外一个方向冲了出去,两人就此分别。

由于,伍若兰吸引了敌人的主力部队,朱德和毛主席率领红军突出重围。而伍若兰因寡不敌众受伤被敌人俘虏了。此时的她已经怀有身孕,朱德并不知道。

敌人知道伍若兰是朱德的妻子,非常高兴。立刻向蒋介石邀功,蒋介石命令对伍若兰软硬兼施,让伍若兰投降。

可是,不管敌人是用辣椒水,还是老虎凳,亦或竹签子都不能让伍若兰屈服,更不要说向敌人泄密了。

伍若兰大义凛然地对敌人说:“想 要我投降,除非赣江水倒流 ”

敌人在折磨了伍若兰10天之后,始终不能让伍若兰屈服,最后恼羞成怒地将伍若兰杀害。残忍的敌人还将伍若兰的头颅割掉,悬挂在 赣州城门上示众。

1929年2月12日,英雄伍若兰牺牲了,年仅26岁。正如她当年对父亲说的那样,革命就会有牺牲,被敌人抓住了有什么可怕的,大不了就是杀个头。

同年的3月,朱德在报纸上看到了妻子伍若兰牺牲的消息,他痛苦不已,当着毛主席的面大哭,他对毛主席说:“她是为我而死!”

伍若兰牺牲之后,朱德把她曾经送给自己的一双布鞋永远地珍藏起来。每次想念伍若兰时,朱德都会拿出那双布鞋看一看,仿佛是再次见到了伍若兰。

也许是对妻子伍若兰太过思念,至此之后,朱德爱上了兰花。建国之后,朱德每年都会种植很多兰花,最多时达到6千多株。他还经常抒写以兰花为题的诗歌,以此纪念妻子伍若兰。

值得一提的是,1962年,朱德重返井冈山,站在上山她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歌颂兰花的诗《咏兰》。临走之时,朱德什么都不要,只带走了一盘井冈兰。

建国之后,当地政府为了纪念伍若兰, 将生长在寻乌、宁冈和赣州的一种兰花,改名为井冈兰,将伍若兰的故乡耒阳金南村改名为金兰村。

十大元帅之首朱德共有四任妻子,他们分别是萧菊芳、陈玉珍、伍若兰、康克清,一下是由我为您收集的朱德的各任妻子的简介。

萧菊芳,朱德的第一任妻子,生于1885年,云南昆明人,昆明师范学堂毕业并留校任教。1912年秋与朱德结婚,与朱德生有一个儿子叫朱琦,1919年6月萧菊芳病逝。萧菊芳死后,儿子由朱德的第二位妻子陈玉珍抚养。

陈玉珍,朱德的第二任妻子,萧菊芳死后,大家都劝朱德再婚,为家庭找一个主妇。朱德考虑到孩子没有人照顾,就同意再婚。陈玉珍参加过1911年的辛亥革命和1916年的革命活动。朱德和陈玉珍结婚后,1922年夏天,朱德决心赴上海寻找革命道路,朱德就告别妻子和儿子,离开了陈玉珍的家乡南溪。陈玉珍1934年在南京雨花台遭 处决,朱德自1922年离开后就再也没有见到妻儿。

伍若兰,朱德的第三任妻子,生于1903年,湖南耒阳城郊九眼塘人。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是一位美丽大方、文武双全的刚烈女子。1924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1925年秋,加入中国 。任共产主义青年团耒阳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县农会妇女部部长。1928年朱德与其在工农革命军第1师师部举行了婚礼,她从仰慕朱德到爱上朱德、与朱德一起行军打仗朱德简介,最后为掩护朱德突围英勇牺牲。

康克清,朱德的第四任妻子,生于1911年朱德简介,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领导。1926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7年任乡妇女协会常任秘书。1928年9月和近百名赤卫队员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上了井冈山。1929年与朱德结婚,1931年加入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妇联第三届副主席,第四、五届主席,第六届名誉主席,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更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0169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0
下一篇2023-11-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