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去殡仪馆工作可能会是一项挑战性很高的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个不好的选择。殡仪馆工作通常涉及到处理死亡和丧葬相关的事务,需要有很高的情感智商和耐心。
在殡仪馆工作的人需要承担多种职责,例如安排葬礼仪式,处理遗体,为亲属提供支持和安慰等。这种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同情心和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处理压力的能力,因为这种工作可能会经常接触到丧亲之人。
此外,殡仪馆工作也可能面临着一些特殊的困难和挑战,例如处理疑难死亡案件、家庭间的纷争、以及长时间的排班等。但是,这种工作也可以给员工带来一些满足感,因为能够帮助丧失亲人的人们处理他们的情感和生活问题,同时也能够体现员工的人性关怀和社会责任。
总之,殡仪馆工作可能是一项困难和挑战性很高的工作,需要员工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同情心和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处理压力的能力。如果你愿意承担这种工作的挑战,殡仪馆工作也可以成为一份充满意义和价值的职业。
在这个社会中,不管是哪一个,我们都在为了自己的生活而打工,只不过社会分工不同罢了
爱一个人,就得爱他的全部,职业,不能成为岐视的理由。因为不管哪一个行业,都得有人去做,这个社会才能运转
当然,这也要看你自己了,没有哪个能强迫接受你不愿意接受的人。因为强拧的瓜不甜,你不喜欢,并不代表的姑娘就不喜欢
殡仪馆工作并不可怕。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死亡心存畏惧和忌讳。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对死亡是很忌讳的,所有跟“死”相关的事物都会被人们用另一种比较隐晦、委婉的方式来替代。比如,人们会用“仙逝”“驾鹤西去”来代表去世。
一方面是对死亡的忌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表达去先人的缅怀和祝愿。提到殡仪馆,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这里是为去世的人服务的地方,心里不由得产生了恐惧害怕的感受。虽然每个人最终都会走向生命的尽头。
但传统观念中对生的渴望和对死的忌讳,让人们对殡仪馆这种地方确实避之不及。以至于对这里的工作人员也会带有观念上的偏见,认为他们身上粘满了晦气、不吉利,所以要尽量避免与他们接触。其实,这些都是人们的误解。
注意事项
端正心态、抛弃偏见,对这份工作充满敬畏和尊重。每个人到最后都将和这个世界告别,殡仪馆是我们在世间的最后一站,根本不存在晦气、不吉利的说法。在这里工作的人,都在尽自己的努力让逝者走得安心、体面,让家属能平和地跟逝者告别。
他们的工作是伟大的、值得被尊重的,人在面对死亡时内心难免会有恐惧,但他们能够克制内心的恐惧让逝者以最体面的方式跟亲人告别,这就足以值得我们敬佩了。
由于社会上对与死人打交道的行业有偏见,使得从事殡葬行业的职工很难以正常的心理状态面对生活。近日,记者从北京市殡葬管理处了解到,目前起码有五成殡葬职工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
北京市殡葬管理处副处长杨国庆说,开发票填写抬头是非常正常的事,但对于殡葬职工来说就是一件难事。因为一提殡葬,就会遭到白眼。一次,一位殡葬职工为单位买东西,当开发票时,刚说出“殡葬”两字,开票人“啪”地一下就把发票本子扔了出来,说:“你自己写,我不会写,真晦气!”每年殡葬处都会出现上百张没有抬头的发票。而不规范填写的发票在有关部门查账时就会被列为不合格发票。这件事一直令管理处的领导头痛。
殡葬处副处长杨国庆说,除此之外,从事殡葬的职工一辈子也接不到几张婚礼请柬,即便接到了,他们也都自觉地不参加,长期下来就会落下“心病”。尤其是逢年过节,殡葬职工心里就更加寂寞。别人都可以串个门,走亲访友,但殡葬职工一般都呆在家里。有一位殡葬化妆师,每年都在给千家万户减少痛苦——不管死人面目多么吓人都要化好妆,但这个人一辈子跟人握手的机会都很少。而且他自己也从不主动外出。一旦有人到家里来,他都会非常热情地接待,即便这样,来人也很少。
“有人说殡葬职工态度不好,爱发脾气……”杨国庆说,这些都是由于长期“心理亚健康”状态造成的,他们特别渴望人们的理解。
有很多人说他们不想做学徒。他们从长辈和同龄人那里听不懂。他们认为学徒没有前途,父母不同意,他们没有地位,他们没有老师,或者他们工资很高。人们对行业的认知度不高,导致有些人对老师敬而远之,不敢和老师过多交流。
女性殡仪员在压力下成长。如果殡仪业者本身是少数,女性殡仪业者就是少数。
女性,一旦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注定要承担本不该承担的压力和负担。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如何保护特殊行业员工的权益应该是值得公众讨论的问题。
舆论必须认识到,无论什么职业,什么性别,每个人都在为社会的进步和完善服务。职业平等不应该仅仅是口头和书面的,而应该从实际行动中实现。
从事一个殡仪员的职业,不仅要有必备的心理素质,还要有面对家人朋友的勇气。有些刚入行的90岁老人,第一次接触遗体时难免会承受不住压力,有时会半夜爬上床大哭。随着时间的道歉,这些经历了上千具遗骸的承办人逐渐形成了一种胆大心细的性格,面前的遗骸也不再是以前的样子了。如今,他们害怕的不是冰冷的身体,而是家人和朋友的不理解。有时候因为从事这个职业,被朋友忽略。
总结就是:殡仪馆是一个稀有而陌生的职业。人们对此没有明确的概念。他们只知道是殡仪馆里设的岗,负责补遗骨。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部作品背后的辛酸与泪水的历史。在殡仪馆,年轻女性是主要的承办人。他们有两个不同的身份,一个是殡仪员,一个是化妆师。由于长期在殡仪馆处理遗体,殡仪人员饱受周围人投来的异样目光,认为自己的职业可能会带来“厄运”,所以不想和他们有太多接触,更不想把男朋友介绍给他们。
我是上海摆渡人的一名一线员工,这题我会。
从事殡葬行业是种怎样的体验?其实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样,我的答案是——平平无奇。
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老殡葬人来说,做这行的感受能用八个字简单概括: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句话基本可以完美套用在任何一个场景。
我入行前和大家一样,对殡葬行业最大的印象就是“工资很高”,毕竟小道消息满天飞,今天这家一条龙一单赚了3w8,明天那个殡仪馆值夜班一天1600我身边也有“慕名而来”的面试者,结果光速被现实教育。为什么这么说?我给大家浅算一笔账:
殡仪馆人员的平均工资是6-8k,殡葬服务公司的一线员工在15w左右,乍一听不算低?但殡葬从业者的工作性质是24小时待命的全年无休,遇上过亡高峰在医院和殡仪馆连轴转是常态,期间还要和各种突发状况“斗智斗勇”。
死亡是随时随地会发生的事,他们不可能挑时间走,我们不能因任何理由去挑客,死者为大,这是殡葬从业者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标准。就这样高强度的体力+脑力双重劳动,放在上海这个人力最贵的城市,我们挣的是辛苦费。我不管老一条龙的“高薪”,但大部分殡葬人的实际付出远高于收到的这份工资;
图为摆渡人白事管家李辰彤参与《三悦有了新工作》宣传拍摄
第二点就是工作情况吧,如今殡葬行业能吸引不少年轻人入行,为啥?因为他们普遍认为“做殡葬不用和活人打交道,是社恐福音”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虽然殡葬行业本质上是为“逝者”提供服务,但是亲朋好友和逝者之间的情感纽带并不会因为他的离开就消失,如何做一场既能体面圆满送走逝者、又能对亲朋好友起到精神抚慰的好葬礼就尤为重要。
在整个3-5天的治丧流程中,一线殡葬人必须时刻保持和丧家的沟通,只有详细了解逝者的生平、丧家对葬礼规格的诉求、乃至这个家庭需要的帮助,才能真正做好一场逝者和生者都满意的殡葬服务,哪怕是专业技能岗的遗体整容师,同样需要与家属沟通,按照需求为逝者修复遗容。所以殡葬不是只和死人打交道的行业,和活人打交道恰恰也是殡葬服务的重中之重;
也会有听到人说:“和家属沟通算什么难事,不就了解下需求嘛”,的确,走马观花似的沟通当然不难,真正沟通的成本和难度在于“千人千面”,每一位逝者的背后都有完全不同的家庭结构和环境,今天张家五个子女对父亲的葬礼各有见解该听谁的?明天李家孤老过亡又该和哪个亲戚沟通?要做到让家家户户满意,不是靠程式化的你问我答就能做到的。
再把这样的沟通强度乘以365天、覆盖全上海16个区,想必大家应该就能理解我为什么说殡葬是体力+脑力双重劳动了。
在这里分享一位我司的“传奇”生命策划师小曹,96年生的他已经在殡葬行业摸爬滚打5年了。他从进公司的第一天到现在,只有和他对象订婚那天请了半天的假,并且仪式一结束又立马回归工作。他要么是在和家属沟通,要么就是在去和家属沟通的路上,不管是深夜还是凌晨打电话给他,永远都在5秒内接通,30分钟内到目的地。
这样的工作强度却是我司一线殡葬人的日常,身体力行的辟谣了网上说殡葬行业非常清闲的言论,工作太累的时候大家也会相互调侃退休养老吧,前一秒捧着茶杯说着,后一秒就穿上代表专业殡葬人的黑色制服风风火火的走了,因为此时正有家属手足无措地等待着我们的帮助,第一时间赶赴家属和逝者的身边是我们肩上的责任。你如果不信,我们非常欢迎你来跟着我们策划老师跑一天~
在殡葬行业的这些年里,我最意外的一点是身边殡葬人对死亡的态度,大家一没有看破红尘大彻大悟、二没有面对死亡波澜不惊,究其原因就是看过了太多不一样的遗体、经历了各种死亡场景,才更容易体会到一个人的死对亲朋好友的影响有多大,说这是一场情感上的“地震”也不为过。死亡无法感同身受,但家属的悲伤我们看在眼里,那我们就尽己所能地给予他们实际的帮助和慰藉。
其实工作外我们也只是一群有笑有泪的普通人,这份普通但不平凡的职业确实带给了我们很多不一样的体会。累吗?真的很累;难吗?怎么不难,但我们以生者不愿面对的死亡为开始,通过用心的殡葬服务让人生最后的告别变得体面,让更多家属由衷的感叹一句“亲人走得很圆满”,的确是一件有成就感的事。
殡葬真的是常人不想来,但值得更多人投身的行业。
愿更多人懂得死亡的郑重和责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