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嫁过两任丈夫,第二任丈夫是谁?

王昭君嫁过两任丈夫,第二任丈夫是谁?,第1张

竟宁元年(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请求和亲,昭君自愿请求嫁于匈奴。得到同意,她嫁到匈奴,被单于封为“宁胡阏氏”。生育有一男孩,名伊屠智牙师,后为右日逐王。成帝建始二年(前31)呼韩邪死,成帝命她遵从匈奴风俗,昭君继为复株累若鞮单于阏氏。又生二女,长女名云,为须卜居次,次女为当于居次。

王昭君出塞时,有人评说:曾闻汉主斩画师,何由画师定妍媸。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王昭君以一个少女怀春的心,默默地想:我在这里只是等死,如何才见君王面,直教红颜伴枯灯。王昭君住在汉宫里的时候,每天都这样告诉自己。可是王昭君无计可施,直到听见皇帝要选宫女嫁给呼韩邪单于的消息。

竟宁元年,匈奴的呼韩邪单于来汉朝朝见汉帝,并表露出希望求娶一位汉人女子为妻的意愿。西汉与匈奴征战多年,自汉高祖刘邦以来,西汉针对匈奴的政策就是和亲,用一个女子的婚姻换取两国的和平,执政者们会认为这是一笔很划算的交易。

于是,汉元帝就打算在自己的后宫随便找一个女子远嫁匈奴。王昭君自己主动请求嫁给呼韩邪单于,她对西汉宫廷已经失望透顶了,当她站出来的那一刹那,汉元帝非常惊艳,但是惊艳之后就是后悔和遗憾。

王昭君与复株累单于生活了十一年,期间又生了两个女儿,长女名须卜居次,次女名当于居次。

王昭君离开中原三十年以后,王莽专政,他为了取悦王太后,即王政君,就让王昭君把长女须卜居次送进宫服侍王太后。王太后就是汉元帝的皇后,想必当年把王昭君送走以后,汉元帝依然对王昭君念念不忘,后悔不已,这才使得王太后这么多年依然耿耿于怀。

历史上,中原王朝的汉人一直看不起北方少数民族,称他们为蛮夷,原因是什么呢?

顾名思义,称他们为蛮夷自然就是觉得他们野蛮,不文明。说到底,还是个文化层面,包括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看法不同。

以当时汉人的文明标准来看,少数民族确实存在着某些“陋俗”,但伟人曾说过“存在就是合理的,要辩证的看待问题”,这话用来看待少数民族某些“不文明”的习俗非常恰当。

汉朝时,使者出使匈奴,和匈奴人探讨起了关于“文明”的问题,汉使认为匈奴人陋习太多,离文明差着一个银河系呢!匈奴人很不服,说我们夜里就准备骑着快马上太阳转一圈儿,最后双方展开了一场辩论。别看匈奴人文化程度不高,针对汉使提出的一连串不文明的问题,匈奴人一边表示正在改进,一边进行反驳,说的有模有样。

比如汉使拿出了最主要的一个例证,说:“我们公主王昭君嫁给了你们的呼韩邪单于,虽然你们老单于身体不好,一年就挂了,但也不能又把公主再嫁给老单于的大儿子啊!这不乱套了么……”

匈奴人说:“乱什么套?我们老单于的大儿子继承了单于的位子,当然就继承了他的一切,包括女人,有什么不可以?”

汉使翻了翻眼,骂了句“野蛮”,又剜眼道:“你不知道‘良臣不侍二主,好女不嫁二夫’么?就算我们的昭君姑娘其实是个宫女,你们也不能这么虐待吧?”

“你说什么?宫女……”匈奴人睁大了眼睛。

“咳咳……我们还是继续探讨‘好女不嫁二夫’的问题吧……刚才说道哪了?”汉使忽然有点不自然,可能是穿的太厚,热。

匈奴人有些不耐烦,挠了挠头道:“有什么好探讨的,我们这儿就这习惯……”没等说完,另一个年长的匈奴人打断了他,看了看汉使,说道:“你们中原人还是见识少啊……”

汉使一听就不高兴了,你们匈奴人不就比我们多吃了几斤羊脑子么,装什么大尾巴狼!

汉使不屑的道:“那你说说,我们怎么见识少了?”

匈奴长者道:“年轻人,考虑问题要从实际出发,别整天想着什么文明、银河系,跟你有屁点儿关系!我们匈奴人之所以有这种收继婚制,女人可以嫁多次,还不是因为草原风大!”

汉使正要发怒,听他说道最后一句惊呆了,“女人嫁多次和风大有毛关系?”

匈奴长者得意的看了汉使一眼,说道:“关系大了去了!草原风大,所以气候恶劣,经常冻死人,尤其是出生的小孩儿,存活率低,所以为了保证我们民族人口延续,丈夫死后,女人就要再嫁,这样才可以多生孩子嘛。”

汉使憋了半天才冒出一句:“意思是昭君姑娘很擅长这个?”

匈奴长者得意的瞪了他一眼:“那当然,老单于那么大岁数了,王阏氏都能给他生了个儿子,新单于继位后仅仅一年,王阏氏又生了两个女儿。你看,要是王阏氏没再嫁,我们匈奴是不是又少了两个人口?”

汉使头皮有点儿发麻,望了望帐外的天空,裹了裹大衣,看来又要起风了……

在中国古代,名节和名分是相当讲究和重视的,不同的辈分之间是不能结婚的,寡妇也是不能轻易改嫁的,谁犯了这两样,都是要遭世人唾弃的。

然而,有一个人偏偏同时犯了这两样,此人就是曹丕,他干下的这事自古至今都不会被接受,反倒汉朝时的匈奴人能接受。

话说曹操在临终之前,考虑到了他的那些小妾该怎么处理,曹操是一个开明的人,他曾说可以允许小妾们在自己死后改嫁,并嘱咐儿子不能阻拦。

后来到了曹操真的不行时,就这样嘱咐了儿子曹丕,如果你的庶母们要改嫁,就随她们去,不要阻拦,如果不想改嫁,你就好好的养着她们。

果然,曹丕没有亏待庶母们,在曹操死后,曹丕自己照单全收,把父亲的小妾自己给收藏了起来,供自己娱乐,不难想象,曹操的小妾必定是个个美貌。

不过接收庶母这种事,是触犯了当时道德红线的,更何况曹丕还是一个君王,如此品行怎么给臣子做表率,这些肮脏的事,只能转入地下悄悄进行。

不过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果然,一次曹丕生病,他的亲生母亲卞太后去看望,曹丕一时疏忽,来不及隐藏这些庶母,结果被卞太后看见了。

发现如此肮脏之事,卞太后大为恼怒,大骂曹丕,大家可以想想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骂?不得不说卞太后还是非常有水平的。

卞太后骂了一句话,出了一个流传千古的六字成语,卞太后当时骂:“狗鼠不 食汝余,死故应尔!”翻译过来就是,老鼠和狗都不吃的东西,你却吃不够。

此事被《世说新语·贤媛》篇记载,而“狗鼠不食汝余”六个字也就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著名成语,用来形容人品极其的卑鄙龌龊。

不过此事如果放在匈奴人那里,却可以说是习以为常,这里有个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也是儿子娶了庶母,而且这个庶母被中国人历代所推崇。

这个被娶的庶母就是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为了换来和平,王昭君出塞嫁给了匈奴的单于呼韩邪,在单于死后,王昭君又遵从匈奴的习俗,嫁给了新的单于,也就是呼韩邪的长子。

两个故事都是儿子娶庶母,一个是儿子沦为了千年的笑柄,一个庶母成为了千古推崇的典范,大概是因为两者的目的不同吧!

历史上很多事情大家不看清楚实际情况的话,就会变得十分混淆,比如为何曹丕娶庶母遗臭万年,而王昭君嫁给儿子却名垂青史?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王昭君嫁给儿子却名垂青史,确实是实至名归:

东汉时期王昭君的故事让人很多十分的称赞,这里面有很多的原因。王昭君是一个非常有民族气节的女性,她为东汉王朝的边界安定,可以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王昭君嫁给匈奴之后,开始宣扬和平,让匈奴人逐渐和汉人关系越来越好,而且王昭君为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建立功勋。需要说明的是匈奴人当时的风俗就是如此,父亲死后妻子可以嫁给父亲的儿子,所以这是当时的风俗,因此不能够做出任何的批评!

二、曹丕娶庶母遗臭万年:

曹丕是魏国的皇帝,其实他的政绩并不怎么样,每天几乎是花天酒地,不过他偶尔能够听取一些大臣的意见,所以算是一个非常平庸的皇帝。他娶庶母的事情,确实不合乎当时汉族人的结婚伦理,而且他的作为已经将一个皇帝的尊严完全的丢掉,只是为了得到美色而已,所以才会被大家认为是遗臭万年!

通过上面的这些分析,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曹丕的事情是违背伦理的事情,而且作为一个统治者,不为老百姓造福,反而带来恶习,这是必须要批判的一点!王昭君嫁给儿子是匈奴人的习俗,所以两者完全不一样!

1,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汉武帝封江都王的女儿细君为公主,下嫁乌孙国王昆莫。

汉武帝时,经卫青、霍去病的打击,匈奴远走漠北。后来,汉武帝采取迂回战术、积极打通西域,实施远交近攻的策略,联合西域各国夹击匈奴。势力强大的乌孙国,成了汉朝主要的争取对象。

乌孙国原居住在祁连山附近,后被匈奴赶到今新疆温宿、伊宁一带,与匈奴一向是世仇。汉武帝遣使乌孙国,表示愿送公主下嫁,结为兄弟之邦,共制匈奴。

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汉武帝封江都王的女儿细君为公主,下嫁乌孙国王昆莫。细君容貌美丽,气质高贵,乌孙国王喜出望外,封她为右夫人。

2,太初年间(约公元前104年后),汉武帝选派楚王刘戊的女儿解忧,以公主的身份嫁给岑陬。

汉宣帝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已在西域生活了50多年。在远隔千里的异域经历了四朝三嫁后,她上书宣帝表示自己岁数大了,希望回归故乡,汉宣帝为之动容,便派人把她接了回来。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年已七十的解忧终于回到长安。

扩展资料:

昭君出塞

《汉书·匈奴传》《后汉书·南匈奴传》对昭君出塞的记载是这样的:

汉宣帝时,匈奴发生内乱,五个单于分立,相互攻打不休。其中有一个呼韩邪单于,被别的单于打败,逃到汉朝来,向汉宣帝请求援助。因为呼韩邪单于是第一个到中原来朝见的单于,于是,汉宣帝亲自到长安郊外去迎接他,并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宴会。

呼韩邪单于在长安住了一个多月后,汉宣帝派了两个将军带领一万人护送他到漠南,同时送给他三万四千斛粮食。呼韩邪单于非常感激。西域各国看见汉朝对呼韩邪单于这么好,也都争先恐后地同汉朝打交道。

汉宣帝死后,他的儿子刘奭,即汉元帝即位。前33年,呼韩邪单于再一次到长安,“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意思是自愿当汉朝的女婿,以便有所依靠。汉元帝同意了。

以前匈奴强大,汉朝和匈奴和亲,都是挑选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儿,现在呼韩邪的匈奴已成了汉朝的附庸,于是元帝决定挑五个宫女给他。他吩咐人到后宫去传话:“谁愿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当公主看待。”

民间选来的宫女,进宫后就像鸟儿进笼一样,都希望出宫,但听说要离开本国到匈奴去,却又不乐意。宫女王嫱,即王昭君,长得十分美丽,又很有见识,为了自己的终身,也为了汉朝和匈奴的和好,毅然报名,自愿到匈奴去和亲。

呼韩邪临辞之前,元帝召见五女,只见“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汉元帝虽然阅美女无数,也大为震惊,想改变主意,却不能开口,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她去了匈奴。

王昭君到了塞外后,并不像传说那样,日日思念中原、思念皇帝,郁郁而终,甚至自杀而亡,而是享尽顶级待遇。

王昭君抵达匈奴后,与呼韩邪单于非常恩爱,被封为“宁胡阏氏”。据《汉书·匈奴传》等史书记载,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所生的儿子伊屠智牙师被封为右日逐王。

婚后三年,呼韩邪去世,嫡子雕提模皋继位。依照匈奴汗国的风俗和律法,嫡子有跟庶母结婚的义务,于是王昭君再嫁给新皇帝。二人年龄相当,新单于更加爱慕王昭君。

两人共同生活了十一年,王昭君继续当皇后,跟新单于又生了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匈奴贵族。由于王昭君的原因,匈奴和汉族和睦相处,有六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

人民网—远嫁匈奴和西域的汉朝公主

人民网—盘点那些被皇帝远嫁到匈奴和西域的汉朝公主们

人民网—王昭君远嫁匈奴并非悲剧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对应的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其中,落雁指的是西汉时期的王昭君。相较于其他多多少少沾上"红颜祸水"评价的三位美人, 王昭君的评价要高上许多。

"昭君出塞"不仅巩固了边疆的和平,让此后的几十年内,汉朝与匈奴一直保持着友好和睦的关系;而且结束了匈奴多年的分裂和战乱,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由此可见,王昭君是当之无愧的"和平使者"。后人为表感激,也在多地都为她修建了"青冢"以作纪念。不过, 关于王昭君当时出塞的真相却有所争议。

据《汉书》中记载,王昭君出塞的原因是汉元帝刘奭(shì)将她赐给呼韩邪单于,是"皇命难违",不得不背井离乡;而《后汉书》中则说, 是王昭君没有得到宠爱,心生悲怨,自愿远嫁匈奴。

史书中确切关于王昭君的记载很少,她本人具体的想法究竟如何,如今也不得人知。只不过从仅有的史实中,可以看出出塞大概率并非王昭君个人的意愿。

首先,人们耳熟能详的"昭君出塞"故事是这样的。王昭君到达塞外后, 呼韩邪单于对她敬爱有加,两人婚姻美满,先后生有3个儿子。 而后,在西汉王朝的帮助下,呼韩邪单于逐渐控制了匈奴全境,结束了百年间匈奴各部落之间的纷争。

如此看来,昭君出塞就算是被逼无奈,这样一个美满结局,也算是一桩佳话。可实际上,王昭君 大婚后仅过了两年,呼韩邪单于就去世了, 年仅42岁。

丈夫的去世,似乎激起了王昭君思乡的愁绪。于是她曾上书汉朝,请求返回故土。可见,王昭君也许并不喜欢大漠,只不过她返乡的请求被汉室驳回了, 最终只能郁郁而终葬于大漠。

如果说,王昭君单纯不喜欢大漠是她想要离开的主观因素,那么匈奴的婚嫁制度,就是迫使她想回到家乡无可忽视的客观因素了。匈奴的婚嫁制度, 以汉人的传统思想来看,十分不符合伦理。

人们只听闻古代有皇位世袭制,可在匈奴,居然连妻子也是世袭的。什么意思呢?即"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娶其妻之。"

通俗来讲,就是无论老单于和新单于是父子关系还是兄弟关系,守寡的女子都要嫁给新单于。即便新单于同这名女子是名义上的母子关系, 匈奴人似乎也不会产生于理不合的观念。

这种习俗,不单单是匈奴人的传统,许多游牧民俗基本都如此。而之所以形成这种传统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游牧民族的艰苦环境所致。

众所周知,游牧民族时常爆发战争,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大漠远不如中原肥沃,资源匮乏,特别是遇到灾年,只得通过战争来掠夺资源。

关乎生存,战争都是时有爆发的事情,更何况一些不被常人理解的礼仪习俗了。因而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之下,为了民族繁衍,不论女子的身份地位如何,都如同牛羊一样,可以被后来人所继承。 司马迁在《史记》中也说过:"苟利所在,不知礼仪。"

因而,在呼韩邪单于去世之后,王昭君就面临着嫁给自己儿子的局面。即便王昭君和新任单于并无血缘关系,只是名义上的母子关系,也同样难以令人接受。

所以,王昭君在呼韩邪单于去世后,才会迫切的想要返回家乡。不过碍于皇命,她只得"从胡俗",下嫁给了呼韩邪单于的长子复株累单于。

不过好在,复株累单于和其父一样,都是颇有大才之人。他在位期间,引荐汉朝相关制度,制定出了种种措施, 改变了百年间匈奴多以战争来掠夺资源的野蛮行径 ,这极大的促进了匈奴经济的发展和各部落之间友好的外交关系,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最为关键的是,复株累单于不仅于事业取得了如此高的成就,他对待王昭君也是十分用心。可以说,王昭君在塞外的十余年生活,是受尽了两代单于的宠爱,也算是慰藉了远离故乡的寂寥之情。

此外,王昭君的几个孩子均为贵族高官, 这样看来,无论她是以母亲的身份,还是以自身的地位,都可以称作是"人生赢家"。

因为如果是在汉室,虽说没有匈奴这种不符合伦理的妻子世袭,然而皇帝若是驾崩,后宫妃子除去少数人,有许多都逃不过陪葬或是打入冷宫的命运。

所以说,王昭君出塞,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这正应了那一句,福与祸总是相依的。

只可惜王昭君的第二段婚姻也没能善终,或许是天妒英才,复株累单于只在位11年,就不幸去世了。他与王昭君的婚姻,自然也就此结束。

两度经历丧夫,带给王昭君的打击可想而知。可是她的悲痛远不止如此,复株累单于去世,意味着新的单于将要继位。而她,也要继续"从胡俗",嫁给下一任单于。

这下一任单于,是复株累单于同母的弟弟搜谐若鞮单于。在女子视贞洁如性命的古代,三番两次的嫁人,换做那个时期的大多数女子,都是难以令人接受的。 更何况王昭君是先嫁给儿子,而后又嫁给儿子的弟弟, 心中的屈辱可想而知。

所以自此以后,王昭君终日郁郁寡欢。仅过了两年,她就因病去世了,时年不过33岁。"落雁"就此香消玉殒, 茫茫大漠上再也没有一位让大雁都忘记煽动翅膀的美艳女子了。

但是,寂寥的大漠上,美人抚琴之音却不会被人们遗忘,饱经战乱之苦的边境各族人民,都会牢牢的记住这位女子所带来的和平。

据传,王昭君下葬之日,前来送葬的群众纷纷用衣襟包土,为她垒起了像小山一样高的坟墓。这座坟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大黑河南岸上,在仿若能够吞噬一切的风沙中 ,唯有这一座坟冢,墓草青青, 格外引人注目。昭君墓被称为"青冢",便是由此而来。

昭君出塞,对汉人以及匈奴的 历史 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且这种影响是正向的。不过这种贡献,却是王昭君沦为政治牺牲品换来的。古代 社会 ,又有多少女子像王昭君一样,处在男权至上的封建帝制下,自身的命运不受掌控。

如王昭君这般的,已经算是运气好一些,至少她名垂青史。更多的女子如同一粒尘埃,并不被人们所在意。更甚者, 被冠以红颜祸水的称号。

比如古代四大美女中的其他三位。西施迷惑吴王夫差,加速了吴国的覆灭;杨玉环更是让唐玄宗"从此君王不早朝";貂蝉的存在虽有争议,不过在多数人的印象当中,她挑起了吕布与董卓的矛盾,同样也是一样祸水的存在。

可实际上,这些女子又有多少身不由己呢?在皇权至上的古代, 女子根本没有权利左右自身的未来, 只能"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可是,最终备受争议的,是案板上的鱼,而不是"刽子手"。

根据很多史料记载,王昭君嫁到匈奴以后,过得根本就不幸福,王昭君开始的时候嫁给了第一任可汗,结果第一任可汗就去世了,后来她嫁给了他的儿子,所以,王昭君其实是一人侍奉了两个君主。我觉得她还是比较惨的,毕竟她当时只是没有贿赂画师而获得当嫔妃的机会,后来只能被嫁给了匈奴国,我觉得他的一生虽然是非常悲惨的,而且非常值得我们去吟诵。其实王昭君算是一个美人,是我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而且她的故事非常的值得我们去传颂,他当时为了一个国家的和平,为了和平,为了国家,不受到匈奴的侵害,就自告奋勇嫁到了匈奴国。

作为和亲的礼物,我觉得她的一生是非常悲惨的,王昭君也接受了这样的一生。我觉得她从心底上是一个非常善良的女人,所以她才愿意去接受这样的一生,但是我觉得这可能并不是她该有的命运,如果她能够当上皇帝的嫔妃,或者是进工作,一个宫女也好,她也不用成为这样一个被国家所利用的女人。但是其实自古以来王昭君的事情还是为人所传诵的,有很多诗词都在传颂王昭君的佳话,我觉得她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名之一,是有原因,有理由的。

我觉得这一切也都是应该的。虽然她作为和亲的的礼物过的并不幸福,我觉得这也并不是她的错,她也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才进宫的,可是最后也没有收获自己的幸福。

我觉得王昭君的故事可以是一段佳话,她做了一个非常勇敢的女人,愿意为自己的国,为自己国家的统治阶层奉献出自己的生命,奉献出自己的一生,我觉得王昭君是一个非常无私的人。 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她自愿的。但是其实她过得并不幸福,我觉得王昭君虽然为我们所传颂她的故事,真的是一段佳话。

       王昭君,出身于西汉南郡秭归县,她是西汉元帝派出去远嫁匈奴的和亲宫女,在中国历史上,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王昭君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后,汉朝与匈奴关系大大缓和,稳定达半个世纪之久,不得不说王昭君居功甚伟。

       宫女时期的王昭君,过得十分凄苦,本有机会凭借自己绝世容颜成为妃子的她,被心存歹意的画师毛延寿故意抹黑,只因为不肯贿赂他,所以在王昭君的画像上加了黑痣。王昭君一直没有出头之日,直到后来呼韩邪单于向汉元帝求取贵女,汉元帝大喜之下想要再随赠一些宫女,呼韩邪单于一眼就看中了王昭君,并决定只要她一人即可。

       不得已远嫁的王昭君,远离故国父母亲人,自然十分难过,好在呼韩邪单于把她的父母都一并接了过去,生活还算不错,后来王昭君生下了伊督智牙师。也就两年时间,呼韩邪单于病逝,他的长子雕陶莫皋继承了单于的职。根据匈奴的习俗,王昭君是呼韩邪的妾室,呼韩邪死后,王昭君要嫁给雕陶莫皋。这与王昭君自幼接受的汉人礼法简直是背道而驰,她向汉朝求助,却遭到了拒绝。不得已下,她嫁给了雕陶莫皋。王昭君为雕陶莫皋接连生下两个女儿,长女叫云,次女叫当。十一年后,雕陶莫皋去世。守寡一年后,王昭君也去世了。

       王昭君的一生十分坎坷,但因为她的和亲,大汉与匈奴保持了长久的和平,她的儿子右逐日王一系后来日益强盛,与东汉交恶,被窦宪追击,一路西窜,越过葱岭进入欧洲,占领哥特人的地盘引起罗马帝国的崩溃,在欧洲大陆建立了强大的匈奴帝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0384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1
下一篇2023-11-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