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穷吗.为什么找的陇南的男朋友家人不同意?

陇南穷吗.为什么找的陇南的男朋友家人不同意?,第1张

陇南是甘肃的南大门,有陇上江南之美誉, 不穷,跟四川广元市,绵阳市、九寨沟临近,特别是文县、康县跟四川隔江相望,方言,生活习惯都跟四川相近,距离甘肃省会兰州近700公里,但距离四川省会成都市只有400多公里,

青木川古镇属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的小镇--青木川,坐落陕,甘,川交界处,素有''一脚踏三省''之誉,在民风习俗上,青木川也融合了三省特色。

青木川当地文化风俗亦川亦陕,并带有部分陇南文化特色。羌族文化及民国时期形成的“乡绅文化”对青木川也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各种文化并行碰撞、交相辉映,是青木川文化的最大特色。在民风习俗上,青木川也融合了三省特色,婚嫁、丧葬习俗保留完整,独具特色。

青木川地区有诸多特别的习俗:一、婚丧嫁娶的风俗习惯多受到巴蜀地区风俗的影响,婚嫁为红喜,媒人受托向男女双方家长提亲,若欢喜开亲,即互换生辰贴,算命合婚。丧葬为白喜,晚辈头包白色孝帕以致哀,请阴阳开路、念经、看风水、择墓穴、定山向;二、青木川地区服饰主要是继承了羌族文化的影响,服饰文化中保留很多羌族服饰特征,朴素而华丽,男人喜着青色或白色头帕,穿自制的麻布长衫,外套一件无袖子的羊皮褂子,这种褂子可用来防寒、挡雨、垫坐。脚穿有鼻的“云云鞋”,鞋子绣有云彩图案及波纹,年轻女子还在绑腿上缠红脚带子,男女皆束腰带;三、青木川居民好客,大凡婚丧嫁娶、生辰满月及修房迁居,甚至入学、上任、出门、远归皆办酒席。味善酸、辣、麻咸,尤以酸辣为最,家家不离泡菜坛和浆水缸,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穿穿”之民谚,当地人民多善粗粮细作,变化调剂。

青木川古镇历史人文资源丰厚,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大部分人到青木川旅游是希望了解当地人原滋原味的生活方式,从中体会与众不同的感觉。

今天是2017年8月28日,农历七月初七,正是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七夕节。说到七夕节,许多人都默认它是一个以爱情为主题的节日,如今它还被一些商家捧为“中国的情人节”,成为情侣们欢度的日子。但是根据历史和民俗学界的说法,七夕节其实一开始真的不是情人节,那么今天的老黄历就为你带来七夕从妇女乞巧到男女定情的演变历史。

说到七夕,人们的第一反应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把七夕等同于中国的情人节。在古代,七夕的确和牛郎织女传说关系密切,但它是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这一日女子会访闺中密友、祭拜织女、切磋女红、乞巧祈福,因此七夕又有“女儿节”的称谓。女性欢天喜地竞技娱乐的日子,男子也凑个热闹在一旁欣赏,男女定情只是“女儿节”盛会中的副产品。

牛郎织女传说来源于古人的星辰崇拜文献中最早出现“牵牛”、“织女”记载的,是创作于西周的《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此时的牛郎织女还只是天上二颗被人格化了的星辰,可见牛郎织女传说最初来源于人们对星辰的敬畏和崇拜。

根据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的战国晚期竹简《日书》的内容,牛郎织女婚姻的悲剧性已初现端倪,并得到广泛流传。“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而不果。不出三岁,弃若亡。”意思是说,戊申、己酉,牵牛迎娶织女的婚姻非常不幸,若人们在这种时候结婚,丈夫三年内会离弃妻子。

汉初《淮南子》中有“乌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的记载,两汉时还产生了最早的关于牛郎织女形象的绘画和雕刻。比如班固的《西都赋》和张衡的《西京赋》,都记载了长安西郊昆明池边设有牛郎、织女石像的事情。

而东汉《古诗十九首》已经将牛郎织女相爱而不能团聚的传说初步做了一个交代:“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对女子意义非凡,乞巧祈福顺理成章织女善织,女子通过拜祭织女来祈求获得灵巧的技艺和美满的生活。晋代葛洪的《西京杂记》说,女子乞巧的活动源于汉初刘邦的后宫:“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至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为相连爱”。

晋周处《风土记》中除了描述女子供奉瓜果于庭、祈福祈寿之外,还为七夕首次添加了求子的内涵:“七月初七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酺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祈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见者便拜,而愿无子乞子,唯得其一,不可兼求。”

那么古人为什么要将女子乞巧的活动设定在农历七月初七呢?原来,女娲创造苍生时,在第七日造出人来,初七为“人日”。“七”还是一个非常吉祥的数字:人有七窍,乐有七音,人有七情,天上有七仙女,曹植七步能成诗,日常生活七件事。

再加上《黄帝内经》中将七定义成是女子的生命之数:女子七岁齿更发张,二七就发育有了月事,为生育做好了准备,三七四七都是身强体健之时,五七身体渐渐衰弱,六七开始生白发,七七天癸竭,生育能力终止。

这样一来,七月初七既是人日,“七”又对女子意义非凡,两个吉祥数字叠加,七夕乞巧祈福顺理成章。

南朝时,牛郎织女的故事进一步完整,织女成为天帝之女,许嫁河西牵牛,但织女婚后消极怠工,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使牛郎织女一年相会一次。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缘起并非偶然,是中国“男耕女织”生产生活方式的产物。

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了南朝七夕乞巧的流程,特别提到了蜘蛛结网会带来好兆头:“是夕,妇人结彩缕,穿七孔针,咸以金银输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唐代秉承南朝之风,《开元天宝遗事》记载了盛大的穿针乞巧仪式: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宫游宴,七月七日夜,宫女们盛陈瓜果、鲜花、酒馔,列于庭中,乞求于牵牛、织女,又各捉蜘蛛,闭于小盒中,第二日视蛛网稀密,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引得民间纷纷效仿。

而从唐诗中也可以看出当时的乞巧盛会。崔颢诗云:“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宋代以后,城市中商业的繁荣推动了七夕节的发展,节日的气氛非常浓厚,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罗烨、金盈之编辑的《醉翁谈录》写道:“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填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

宋代妇女陈瓜果、穿针乞巧,蜘蛛网占与前朝类似。她们还会在瓷器内用水浸绿豆、小麦,生芽数寸,以红蓝彩楼束之,谓之“种生”,此外还在庭院中盖彩楼,谓之“乞巧楼”。孩子们在七夕也可以参与乞巧活动,男孩“乞聪明”,女孩“乞巧”:“京师小儿各置笔砚纸墨于牵牛位前,书曰:‘某乞聪明’。诸子女致针线箱笥于织女位前,书曰:‘某乞巧’。”

七夕这天,大街上皆卖“磨喝乐”,又名“摩睺罗”或“摩罗”,是以雕木彩装为底座的泥塑土偶,或用红纱碧笼装扮,或饰以金珠牙翠。“磨喝乐”或“摩罗”是梵语音译,本意为佛经中的神名,宋代七夕至此出现了佛教因素。

古代诗词让七夕成为爱情节日七夕演变成“中国情人节”,应该说是拜文人骚客想象所赐。《诗经·小雅·大东》谓:“跂彼织女,终日七襄……睆彼牵牛,不以服葙”,这最早纪录“牛郎织女”爱情传说的文字,为七夕成为后世的爱情节日埋下伏笔。

特别是梁朝萧统咏出“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即兴篇后,咏叹“七夕”的诗人词人便风起云涌。唐代以七夕为题的诗就达八十多首,白居易、杜甫、曹松、杜牧、李贺、罗隐、刘禹锡、李商隐等都以七夕为题材,留下了赞美自由恋爱和寄托相思之情的诗篇。

两宋时可以说是七夕节的鼎盛时期,全宋词中以七夕为题的作品超过百首,鹊桥仙更是成为佳作频出的词牌名。与唐诗相比,宋代词人则更多地表达着对自由恋爱的向往。

无论是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还是范成大的“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抑或李清照的“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等,除了寄托相思之苦外,也隐含对破坏自由恋爱制度的强烈反抗。

随着这些诗词的广为流传,牛郎织女的“自由恋爱”便让人们感受到一种时空的启示和希望的光芒,故而,七夕节“穿针引线,祈求乞巧”及诸多跟物质有关的习俗也就渐行渐远了,而渴望自由恋爱等精神层面上的东西继续得以传承。

自元朝始将七夕称为“女孩儿节”最早将七夕称为“女孩儿节”的,是元朝人,元《析津志》云:“宫廷宰辅之士庶之家咸作大棚,张挂七夕牵牛织女图,盛陈瓜果酒饼,邀女流作巧节会,称曰女孩儿节。”

明清时期,北京地区端午、七夕、重阳都有“女儿节”的叫法。七夕“女儿节”的穿针习俗变为丢巧针乞巧,乞巧时间由夜间变为午间。女子乞巧时,将装满水的碗放在正午的阳光下,再将绣花针放在碗里浮起来,如果针在水中的影子如花似云,或呈鸟兽形,就认为“乞得巧”;如果影子粗笨似槌,或弯曲不成形,就认为“乞得拙”。清代七夕,北京“女儿节”又将丢巧针改为丢细枝或松针。

清代江南女子还有七夕染指甲的习俗:“七夕,妇女采凤仙花捣染指甲,红如琥珀可爱。”而且,染红指甲还有一个神奇的功效,能令老年人眼睛不花。《清嘉录》记苏州七月风俗:“捣凤仙花汁,染无名指尖及小指尖,谓之红指甲。相传留护至明春元旦,老年人阅之,令目不昏。”

七夕文化深刻影响亚洲各国

牛郎织女传说,也随着民族交流,传到西北、东北、西南的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并深深影响了日本、朝鲜、越南、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故事名称、主人公名字和故事细节或许有地域和民族差异,它们始终和汉族母题故事保持着相近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日本也有乞巧节,并举行相似的纪念活动。《万叶集》是最早的一部日本和歌集,其中绝大部分是奈良时代(八世纪)所作,在《万叶集》中,七夕和歌就有130多首。奈良时代中期开始,日本宫廷和上流社会模仿唐宫惯例的七夕祭、穿针乞巧和七夕诗会蔚然成风。

而在日本民间,除祭星乞巧、曝衣晒书之外,人们还将心愿写在五色纸上,挂在竹枝枝头,第二天将竹枝和灯笼一起顺水漂流,象征心愿直达天河。“七夕流”是明治以前比较重要的七夕活动,少男少女在竹子上挂上灯笼,然后做一个小船,放上男女人偶,七日早晨一边唱送神的歌一边将船放到海里。

1976年朝鲜发掘的德兴里墓,始建于408年,墓主人既有中国官衔,又有高句丽官衔。墓室壁画中,有清晰的“牛郎织女图”,织女和牛郎隔银河相望。这说明,朝鲜高句丽地区的贵族在北魏时期已经深受牛郎织女传说的影响。

《朝鲜常识》则明确记载,高丽恭愍王曾跟妻子——元朝鲁国大长公主宝塔失里一起祭拜牵牛星和织女星,并在那天把俸禄赏赐给百官。李朝时期朝鲜的七夕节活动主要包括乞巧、斗巧、乞文、曝衣晒书、拜星许愿等,宫廷内则有七夕茶礼和七夕祭奠。

在我国,如今七夕被误认为只有情人节一个功能,媒体、商家和大众是不是更应了解这个节日的真实底蕴?2006年,七夕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5年开始,“广州乞巧文化节”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2008年,甘肃陇南地区的西和乞巧节升级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很多其他地方的人在为保护传统文化而行动。

即便是买买买,带有喜鹊、比翼鸟、红豆、莲子、莲花图样的礼物,在千篇一律的玫瑰花、巧克力等西式礼物面前,是不是更能脱颖而出?同时,或许可以从娃娃抓起,摒除男尊女卑的糟粕后,取其精华,让孩子们在星祭许愿、诗歌朗诵和手工游戏中强化节俗文化的认知,潜移默化中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意识。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击在线咨询(仅供娱乐):http://wwwadxqdcom/xz/

习俗

1节日

羌族重视春节。春节又称“过大年”,是羌族人家团年的重要日子。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起,家家户户就要扫尘、敬灶,备好丰盛的年货。除夕之夜,要烧猪头肉敬献祖先和神灵。全家人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团年饭,再围坐在火塘四周守岁。一般初一不劳动,不走人户。初二以后开始亲戚朋友之间的走访。正月十五闹元宵,正月三十要送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举办各种娱乐活动。

此外,羌族还要过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但最有特色的,当数羌历年、祭山会和领歌节。

羌历年,羌语称“日美吉”,即“吉祥欢乐的日子”。又称”过小年”。原是在秋天收获粮食后,祭祀神灵和祖先,向神还愿的重大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各地欢庆的时间不一,一般为三到五天,有的村寨要过到初十。主要的活动是还愿敬神和吃宴席。羌历年在20世纪80年代曾一度停止。1988年恢复,成为羌族人民共同的节日。在羌区各地,每年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祭山会是羌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转山会、塔子会、祭天会、山王会、山神会或者碉碉会。是羌族对代表着天神、山神等诸多神灵的白石神进行祭祀的活动,也是人们祈求保佑来年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地方太平、森林茂盛的大典。因各地气候差异,举行的时间、次数并不统一,有正月、四月、五月之分,亦有每年举行一次或二、三次。

领歌节,羌语称“瓦尔俄足”。主要流行于茂县曲谷一带。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如该寨有13岁至50岁妇女死亡,则当年不举行)。是为了纪念天上的歌舞女神莎朗姐。整个节日活动持续3天时间。妇女们尽显其能,忘情欢跳莎朗,农事和家务事皆由男人操持 。

2婚嫁

新中国成立前,羌族男女婚姻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存在“指腹婚”、“怀抱婚”、“童子婚”、“买卖婚”等婚姻形式。婚姻讲究门当户对,有转房、入赘、抢婚的习俗。新中国成立后,自主婚姻逐渐居多。但传统的礼仪程序一直保留至今。随着羌寨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得到改善,昔日的婚姻仪式更增添了新的内容。传统和现代相结合,将羌族的传统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更增添了喜庆气氛。

婚嫁仪式主要有订婚和结婚。在羌寨,媒人被称为“红爷”。如果男子对女子有意,男方家就会备礼,请红爷到女方家提亲。女方家要征得母舅同意才可允婚。之后,红爷会带上猪膘、酒等礼物,去女方家吃“许口酒”。数月或数年后,男方家又请红爷携礼到女方家,以“小订酒”招待近亲,并请释比测算双方生辰八字,定下结婚吉日。随即,男方家要备重礼前往女家报期,并在女家办酒席,即“大订酒”,作为正式订婚礼,欢宴女方整个家族。

此后,两家开始婚礼筹备,期待着“女方家花夜、男方家正宴”好日子的到来。“花夜” 意即为新人举办的喜庆晚会,是结婚最为隆重的一道程序。一般在娶嫁的前一天晚上举行,男方办的叫“男花夜”,女方办的叫“女花夜”,男的庆祝娶妻,女的欢送出嫁。这一天,女方家高朋满座,桌上放着咂酒和12盘“干盘子”(即花生、核桃、红枣、柿子、苹果、桔子、糖果等,饱含圆满、吉祥、喜庆之意)。

男方家派出的能说会道的迎亲队伍会受到热情的款待。双方要按照习俗进行盘歌比赛。盘歌即以歌盘问之意,方式为一问一答,所唱内容广泛,形式随意而风趣。次日清晨,舅舅给身穿嫁衣的新娘披上红绸,新娘哭嫁,拜别父母、兄长和族人。到男方家门口,释比要做祭祀神灵的仪式,驱赶附在新娘身上的“煞气”后,再向新人祝福。众人为新人举行“挂红”仪式。新人在神龛前行礼,一拜祖宗创业恩,二拜父母养育恩,三拜夫妻偕白头,四拜子孙个个强,再拜亲人和宾客,最后夫妻对拜。

拜堂后新娘就正式成为男家的人了。随后,众人欢宴。当晚,男家父母点香敬神,对新人祝福。所有来宾在院坝围着熊熊篝火跳起欢快的莎朗舞。次日即谢客日,主人再备两桌宴席“谢客”。新人要带一个猪头、一根猪尾巴感谢红爷,表示有头有尾,圆圆满满。婚后第三天,新婚夫妇要“回门”。由新郎及弟兄背着酒肉送新娘回家。新郎仅在女方家小住几日,而新娘可以住数日、数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才由丈夫接回,开始家庭生活 。

3丧葬

羌族的葬式有火葬、土葬、岩葬。

火葬的历史最为悠久,《吕氏春秋·义赏》载:“氐羌之虏也,不忧其系累,而忧其死不焚也。”《太平御览》引《庄子》佚文:“羌人死,焚而扬其灰。”直至清朝中期,火葬仍在茂县沙坝、赤不苏、较场等地保留下来。每个家族有自己的火坟场。

大部分地区由于受汉族影响,加上得到封建王朝的提倡,将土葬作为主要葬式,并一直保留至今。各村寨都有遇丧不请自到、协助料理丧事的习俗。丧家需及时通报亲属,向母舅家禀告逝者去世前后的情况,请释比杀羊祭祀、测算下葬时日。一般三天之后,众人在风水宝地下葬逝者。其家人要在新坟前点篝火,烧柏枝,敬香蜡、烟酒、肉类,以示祭奠。葬后三日,再备祭品,并修整墓地。到此时,丧葬礼仪才告结束。

崖葬主要存在于北川一些地方。如果儿童不到三岁就夭折,用蜂桶或简易木箱装殓,置于山岩洞穴中 。

扩展资料:

历史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陆续在岷江上游和杂谷脑河沿岸的汶川县威州姜维城、理县箭山寨、茂县营盘山等地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还发现了较多的春秋战国至西汉时期的石棺葬墓群,如茂县撮箕山石棺葬墓群、牟托石棺葬及陪葬坑、理县佳山石棺葬墓群。

出土的器物有陶器、石器、木器、青铜器等。这些考古发现,不仅说明了今天羌族分布的地区,很早就有人类栖息繁衍,而且为探讨岷江上游古文化的渊源提供了新的资料和线索。

羌族源于古羌。古羌人以牧羊著称于世,不仅是华夏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中国历史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羌”,原是古代人们对居住在祖国西部游牧部落的一个泛称。今甘肃、青海的黄河、湟水、洮河、大通河和四川岷江上游一带是古羌人的活动中心。史书记载,殷商时期,羌为其“方国”之一,有首领担任朝中官职。他们有的过着居无定处的游牧生活,有的从事农业生产。

《诗经·商颂》记载:“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反映了古羌与殷商密切的关系。甲骨文卜辞中有关“羌”的诸多记载,表明羌人在当时的历史舞台上十分活跃。

周时,羌之别种“姜”与周的关系密切,大量的羌人融入华夏。春秋战国时期,羌人所建的义渠国,领域包括今甘肃东部、陕西北部、宁夏及河套以南地区,是中原诸国合纵连横的重要力量,与秦国进行了170多年的战争。以羌人为主要成分的诸戎逐渐为秦国所融合。

而居住在甘肃、青海黄河上游和湟水流域的羌人仍处于“少五谷,多禽畜,以射猎为事”的状态。在《后汉书·西羌传》中,有秦厉公时羌人无弋爰剑被俘,逃回家乡后教羌民“田畜”,自此羌族开始有了原始农业生产,使其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的记述。

此后,羌人进一步发展和分化。《后汉书·西羌传》载:“至爰剑曾孙忍时,秦献公初立,将其种人附落而南,出赐支河曲西数千里,与众绝远,不复交通。其后子孙分别各自为种,任随所之,或为旄牛种,越_羌是也;或曰白马种,广汉羌是也;或为参狼种,武都羌是也。”这一时期,西北的羌人迫于秦国的压力,进行了大规模、远距离的迁徙。

汉代羌人分布很广,部落繁多。为隔绝匈奴与羌人的联系,汉王朝在河西走廊设有敦煌、酒泉、张掖和武威四郡,建立了地方行政系统,设护羌校尉等重要官职以管理羌人事务。同时,归附的羌人大量内迁,从地域上分为东羌和西羌。

进入中原的东羌附居于塞内而与汉族杂居、通婚、融合,从事农业生产,私有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逐步进入封建社会。未进入中原的西羌大部分散布在西北、西南地区,有新疆塔里木盆地南沿的_羌、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发羌、唐牦、西南地区的牦牛羌、白马羌、青衣羌、参狼羌和冉_羌诸多羌人部落。其中,牦牛羌,初分布在沈黎郡(郡治在今四川汉源县九襄镇),后继续南下至越_郡(今四川安宁河流域及雅砻江下游)。

白马羌,主要分布在今四川绵阳市西北部和甘肃武都市南部。青衣羌,居住在今四川西部的雅安市一带。参狼羌,主要在今甘肃武都市,特别是白龙江一带。冉_羌则分布在岷江上游和四川西北部的广大地区,《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载:“冉_夷者,武帝所开,元鼎六年以为汶山郡其山有六夷、七羌、九氐,各有部落”,说明羌人在其中占有较大比例,各部的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大部分尚处在氏族部落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期,氐人符坚建立前秦政权,南安羌人姚氏建后秦政权。后秦政权势力处在北魏之南,东晋之北,统治羌人及中原各族达33年。之后,还有几个羌人部落相继兴起。即陇南的宕昌羌,川、甘边境和岷江上游的邓至羌,二者存在了140多年。从东汉到西晋末年,北方的大部分羌人已基本融入汉族之中。

隋唐时期,活动在甘青和青藏高原东南部的羌人部落有党项、东女、白兰、西山八国、白狗、附国等,其中,西山八国系成都平原以西、岷江上游诸山各部的统称。他们处在中原王朝和吐蕃势力之间。有的同化于藏族,有的内附中原王朝,或同化于汉族,或在夹缝中生存,在唐蕃长期和战不定的局势下,得以单独保存和发展。

宋代以后,南迁的羌人和西山诸羌,一部分发展为藏缅语族的各民族,一部分发展为现在的羌族。羌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叙事诗《羌戈大战》中记述:远古时候,羌人曾生活在西北大草原,因战争和自然灾害被迫西迁和南迁,南迁的一支羌人遇到身强力壮的“戈基人”,

双方作战,羌人屡战屡败,正准备弃地远迁,却在梦中得到神的启示,他们在脖子上系羊毛线作为标志,用坚硬的白云石和木棍作武器,打败了“戈基人”,终于得以安居乐业,并分成九支散居各地。这段传说,反映了羌人迁徙的一段历史,与史书文献及考古资料结合,印证了羌族的来源。

明末清初时,一部分羌族由四川迁往贵州铜仁地区,至此,羌族的分布格局基本形成。

1840年之后,中国逐步变为半殖民半封建国家,和全国其他民族一样,羌族也面临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为此,羌族人民和其他民族人民一道,曾经向帝国主义、反动官府和封建统治阶级进行过英勇不屈的斗争,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1841年,鸦片战争期间,羌族人民和藏、彝等族人民,组成2000人的军队,开赴浙江前线,在宁波镇海战役中,重创英国侵略军。1894年,羌族地区一个坤姓土司的残余势力,依仗封建特权,盘剥所属人民,激起黑虎寨等地170多户羌族人民的强烈反对。

他们一致向清朝官府列举了坤土司23条罪状,与封建土司的余孽展开了面对面的斗争,终于迫使清朝将坤土司“摘去顶戴,交州查看”。1905年,清朝在茂州设立“官盐店”,对食盐实行垄断专卖,从中渔利,激起羌族人民的武装反抗,迫使清政府宣布取消“官盐店”,允许食盐自由买卖。

1921年,中国***诞生后,羌族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理县通化乡佳山寨等地的羌族群众,为反抗国民党政府的苛捐杂税,群起杀死了作恶多端的团总。1924至1926年,理县藏、羌等族人民反抗封建军阀苛捐杂税的压榨,2000多人攻陷理县县城,还攻打到汶川、茂县、松潘等地,斗争坚持了3年之久,狠狠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羌族地区,在党的领导下,羌族人民建立了工农革命政权,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他们热爱人民的军队,积极参军支前。仅茂县一县就有1000多人参加红军北上抗日,还有上万名民工为红军提供后勤保障。红军北上抗日后,国民党卷土重来,在羌族地区实行白色恐怖统治,经过革命锻炼的羌族人民,继续不断地向反动派展开英勇不屈的斗争。

1942年,茂县爆发了“茂北事变”。茂县专区的专员和县长以“铲烟”为名,派兵洗劫了茂县北路蚕陵乡的一些村寨,引起当地羌、汉各族人民的强烈愤慨。他们消灭了前往搜刮的保安中队,并顺势直攻茂县县城,打垮了守城的国民党军队,将县城团团围住。这次斗争虽然由于国民党的收买分化最后遭到失败,但斗争的声势给敌人以有力的打击,显示了羌族人民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精神。

1947年,茂县龙坪、三齐等乡的羌族人民又掀起了一次被称为“龙坪事件”的武装起义。事件起因于国民党政府和部分羌族上层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后来发展成为羌族人民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武装起义。这次斗争最后也因羌族统治阶级的背叛而失败,但再一次显示了人民的巨大力量。

参考资料:

羌族_

甘肃两当县的民俗:两当号子:“两当号子”是两当民歌中的一个独特种类,自古拥有“陇南乐府”的称号。主要流行于嘉陵江以南深山林区的站儿巷镇、云屏乡、泰山乡、广金等乡镇,是人们传递情感抒发胸臆的一种方式。“两当号子”曲调优美高亢,音域宽广,节奏明快,粗犷而极富变化,有原始遗风。从古到今一直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自娱自乐的艺术表现形式,两当号子的曲调主要有羽、徵、商三种调式,不同的曲调表达不同的情感。曲体结构流行的有一段体、两段体和三段体,其旋律幅度跳跃较大,演唱时的表现力丰富而又强烈。有《大唢呐号子》、《画眉鸟儿跳架上》、《大鸡公号子》、《生鸡公号子》、《箱夫子歌》等曲目。其他民俗:社火、道情、狩五耗等。

居住在两当县南部深山林区,即秦岭南麓、嘉陵江上游一带的农民们,历史上称为“棚民”。所谓“棚民”,其祖上大多是从山外移居的客家人,他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的棚民文化。棚民文化是两当独有的一大地域文化品牌,更是影响陇南历史的十大特色地域文化之一。棚民文化有以下主要鲜明特点:

  其一:独一无二的“湖广广腔”语言。由于当时棚民大都来自两湖、两广、三江及川黔等地的移民,不同省份和地区的语言在长期共处中互相取舍,彼此融合,从而形成了与陕甘两省截然不同的两当方言语种。其发音既像湖广,又有云南、贵州、四川、湖北人的语言特点,纯属川楚方言变调形成的特殊语音,被当地人称为“湖广广腔”。如今在两当南部山区的泰山、站儿巷、广金、云屏等乡镇,仍保持着这种“湖广广腔”特殊语言和生活风俗。

  其二:高亢粗犷的号子。流传于两当南部山区的两当号子,是两当民间文化的“土特产”,具有浓郁的地域风味。两当号子从演唱形式上主要分为“花号子”和“排号子”两种。“花号子”曲调高亢,无唱词,但容量大,演唱者主要通过模仿动物或大自然的某种音符,表达一种狂野悠远的意境。“排号子”曲调较低,有唱词,每句唱词一般由7个字组成,前四个字为一个音节,后三个字为一个音节;演唱形式生动朴实,习惯上由4至6人组成,演唱时特别注重接气,也就是说第一组人即将唱完一句接气时,第二组人即从上句末尾拖腔中接唱,达到一气呵成的最佳效果。

  其三:风格奇异的服饰。棚民在服饰方面,具有鲜明的苗族人的特点。男人包头帕,颜色仅限黑白两种,但长度必须够一丈长;上衣穿大襟衣服,没有领口,裤子为大腰裤,裤腿下宽,长度只到膝盖以下。无论男女都统统打绑脚,也就是用布条或布带缠小腿。男女四季都穿用榆树皮或麻柳树皮编制的草鞋。但妇女在走亲戚或赶庙会时穿自家做的花布鞋。草鞋在60至70年代仍有流行。妇女的服饰与男人有所不同,上衣较长,后襟必须拖到大腿上,裤腿盖过膝盖以下;年轻姑娘、媳妇喜欢穿颜色素雅的衣服,而上了年纪的妇女则喜欢穿大红大绿服饰。

  其四:淳朴自然的风俗民情。当时棚民的主食是包谷,即用手磨或腰磨将包谷颗粒磨碎,按磨碎的颗粒大小又分为“大珍子”“末珍子”两种。手磨和腰磨是当时加工食物的主要工具,动力主要是依靠人的力量推动石磨,一般是现吃现加工。逢年过节棚民户户都要杀一头猪,并且酿造包谷酒,即今天的“明溜子酒”。杀年猪的同时还要“吃胞汤”,即杀完年猪的人家,要把全村的男女老幼请到自家屋里,围坐在一起吃肉喝酒,猜拳行令,打广子(拉家常),彼此交流加深感情。“吃胞汤”的习俗至今仍在两当南部深山林区广大农村延续、流行。

  其五:欢快的农作场面。当时的棚民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他们主要靠大面积广种薄收来获得全家一年的口粮。由于种植面积大,一家一户的劳动力无法完成,必须请“蹚将”班子打“锣鼓草”(即互相协作锄草)。打“锣鼓草”的日子一般选择在雨后晴天的早上开始,按请的“蹚将”(帮工)的多少每人手拿一把月牙形的锄头在包谷地里一字排开,同时选出五六个声音洪亮粗犷的“蹚将”站在包谷地的另一边,另有两名打鼓和五名敲锣的青壮年“蹚将”。随着锣鼓声同时有节奏的响起,一名“蹚将”高声唱起了山歌。与此同时,锄草的“蹚将”班子挥动锄头,踩着鼓点和歌声,飞快地向前锄地。一曲结束,锣鼓声暂停,“蹚将”班子才能稍稍休息。一个10至15人的“蹚将”班一天可锄草数十亩。

  其六:奇妙有趣的婚嫁习俗。在当时条件下,棚民的先祖们没有“指腹为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约束。青年男女唱着山歌,吹着自制的竹笙自由恋爱。无论男娶女、女嫁男都一视同仁。

  其七: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和发展,棚民的住房也有了很大的改观,逐步由落地草棚变为土木结构的草房和瓦房。建筑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即:修房必须先立房架子作为骨架,房架子有三柱落脚、五柱落脚、七柱落脚等;一般五柱落脚以上的房屋都建有廊檐,檐宽2至3米,主要用于吃饭歇凉或堆放农具杂物。

总管

山乡酒席意婆娑,邻里帮忙人手多,

端菜提壶需谨慎,安席接客细琢磨,

各执其事要心到,共担其责莫拉拖,

操办酒席差与好,全凭总管细张罗。

执事

身穿长衫站庭前,香盘手托礼数全,

二十四孝家珍数,启后承前祖训延。

水官

山里柴多火焰高,引来泉水院中烧,

别嫌壶黑石头灶。绿色天然胜碧瑶。

罐罐茶

清官昏官排两行,你方退场我登场,

火盆犹比乾坤转,宾客无常罐有常。

陇南山乡招呼客人多用罐罐茶。罐罐茶按生熟

两类,所用茶罐也有别。生茶也就是清茶,用清茶罐,一般比较小;熟茶就是炒茶,也叫荤茶,用炒茶罐,一般不能混用。而喝罐罐茶,谐称为“做罐(官)”。所以客人进门,主人招呼喝茶,一般会问:“你是做清官(罐),还是做昏官(荤罐)?”按客人的喜好来安排生熟茶罐。

帮厨

大厨一个众人帮,巧妇全庄都上场,

秋菊切丝如细发,春兰剁片似纸张,

尤爱翠竹煎鱼脆,最喜红梅蒸米香,

隔壁大娘粗手笨。身藏灶后拉风箱。

炮手

眼瞄山路走佳亲,树挂长鞭迎贵宾。

分寸掐拿观远近,良辰掌握抢时分,

短长鞭炮勤燃响,老少娘家看认真,

操办酒席欢不欢,全凭炮手去耕耘。

写幛

挣钱容易写字难,毛笔难提快失传,

彩幛红黄书大字,邻村请来张老汉。

酒话

山乡酒宴话题繁,边用边聊笑开颜,

远论打工钱难挣,近谈酒菜吃不完,

张家彩礼收八万,李家学费才四千,

坪下混混当老板,秀才难考公务员。

酒宴

山乡酒宴人情重,待客豪直非一般,

锅煮黄花银耳羹,笼蒸红枣板栗餐,

保留传统八大碗,新补热凉十几盘,

大米蒸馍齐端上,推杯换盏口不闲。

回“Boss”赠诗

农村过事礼心多,接客人员一大拨,

过早酒席刚放筷,里席正午又开桌,

安席请客分工细,倒水装烟各是各,

执席掌盘要小意,专职陪酒总能说。

重孙孝

额缠红孝满院颠,脚踏彩灯亮闪闪,

行礼忽听唢呐响,手拿鸡腿头乱点。

重孙的孝服与子孙有别,只用小块红布代表。这叫带花孝,是家庭兴盛的意思。说明老人年龄很高,子孙满堂,四世同堂,德高望重,家兴人旺。红布——直系玄孙(因玄孙为五代子孙,用红色隐含笑丧之义)三辈之内则不可以。

1、因为地处西北,过年氛围蛮浓的,年三十发压岁钱,每年大年初一过后亲戚朋友间都要挨家挨户的拜年,单位会举行团拜会之类的。还有社火,就是秧歌,兰州的太平鼓就属其一,一直持续到大年十五。这个和其他北方城市没什么区别,可能就是更重视一些吧。

还有些地区每年春天的花儿会,就是年轻男女齐聚在郊外的山上,唱山歌、情歌、民歌之类的。

甘肃庆阳每年都有香包节,庆阳的香包很有名;还有天水每年有祭奠伏羲的仪式,据说天水是羲皇故里。

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是有一次和我的爸爸一起回老家,老家在很偏僻很偏僻的农村,去以后逛亲戚朋友,逛的很饿,当时是早上10点吧,每次去都眼巴巴希望主人问我吃不吃东西,结果每次去都问我喝不喝茶,我自然说不喝。。。直到后来才知道在农村吃早餐叫喝茶的。。。当然,是部分地区,其他的地方就不知道了。

还有就是甘肃的河西走廊地区,有个别名叫河西酒廊,嘿嘿,反正就是无酒不成席。

其他的,额,有什么吃饭的时候不要敲碗;出门遇到送丧的队伍就很好;每年过年都要在年初烧纸请先人,在遗照前面要放上献饭,年后烧纸送先人;一般长辈不过生日小辈就不能过,比如原来我的爷爷,虽然当时已经六十多了,但因为我的太太(就是爷爷的母亲,我们叫太太或太奶奶)还健在,就一直没过过生日;

买了新房住进去之前要男主人拿鞭炮在房内放;等等不一而足。。。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甘肃独有的风俗,反正我们那里是这样的,算是习惯吧。

对了,我是甘肃中部地区的,距兰州较近,所以没有说明地名的都算是我们那里风俗吧。其他地方不能打包票。

2、风俗节庆 [甘肃]敦煌壁画 [甘肃]木偶戏 [甘肃]待客之道--水烟袋解乏 [甘肃]万物终归于尘土 -- 敦 [甘肃]武山旋鼓 [甘肃]天水伏羲文化节 [甘肃]兰州社火 [甘肃]康宁村塞外农家风情 [甘肃]张掖的正月节 [甘肃]吸鼻烟的习俗 [甘肃]高跷 [甘肃]迎客进门喝鸡蛋茶 [甘肃]拉面之都 [甘肃]瓜果飘香 [甘肃]陇太平鼓 [甘肃]窑洞民居 [甘肃]张掖婚俗 [甘肃]金锁、银锁、拴锁锁 [甘肃]秦安小曲 [甘肃]朝山会与打夹板 [甘肃]羲皇故里——天水 [甘肃]兰州羊皮筏子 [甘肃]张掖传统服饰 [甘肃]扎新帐房 [甘肃]张掖皮影戏 [甘肃]西秦腔 [甘肃]张掖马蹄寺观光旅游节 [甘肃]皮筏风情 甘肃]兰州方言 [甘肃]丝路花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0469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1
下一篇2023-11-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