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的故事》主要描写了三毛和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生活时的所见所闻,与当地相识朋友的故事,每个故事都透露出这个隐忍女子对生活的热爱和面对困难的坚定。
由十几篇精彩动人的散文结合而成,其中《沙漠中的饭店》,是三毛适应荒凉单调的沙漠生活后,重新拾笔的第一篇文章,从此之后,三毛便写出一系列以沙漠为背景的故事。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三毛在外留学、工作,于1970年回到台湾,受张其昀先生之聘请,在文大德学系、哲学系任教。后因未婚夫猝逝,她在哀痛之余,再次离台,回到西班牙。
在1973年,她禁不住撒哈拉沙漠的诱惑,与深爱着她的西班牙青年荷西来到这片世界上最大的沙漠结婚,白手成家。
在沙漠时期的生活,激发了她潜藏的写作才华,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了很多情感真挚的作品,她的文学创作生涯从此开启,并受到时任《联合报》主编平鑫涛先生的鼓励,三毛开始把她的作品集结出书。她的第一部作品集《撒哈拉的故事》于1976年5月正式出版发行。
移居加纳利群岛后,三毛的生活渐趋安定,她的创作也达到了高峰;一九七九年,荷西意外去世,三毛的心灵受到巨大创伤,人生陷入低谷。
值得一提的是,《沙漠中的饭店》原名《中国饭店》,最初发表于一九七四年十月六日《联合报》,这是三毛第一次使用笔名“三毛”。附录的九封书信,出自台湾皇冠出版社二零零一年一月初版的《我的灵魂骑在纸背上》。
作者简介
三毛,台湾著名作家,英文名:ECHO,1943年3月26日出生于重庆,浙江省定海县人。本名为陈懋平,1946年改名陈平,笔名“三毛”,1964年进入文化大学哲学系,肄业后曾留学欧洲,婚后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加纳利群岛,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一连串情感真挚的作品。
1981年回到台湾,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专职从事写作和演讲,1991年1月4日在台北士林区荣民总医院病房卫生间里,三毛用丝袜上吊自杀身亡,终年48岁。她生前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她的作品也在全球广为流传,生平著作和译作十分丰富,共有二十四种。
——撒哈拉的故事
或许你的梦中,也会有这样一位女子——身着波西米亚长裙,行走在茫茫沙漠中,黑发随风散着,眼眸深邃,眉宇间露着惊世的倔强与傲气,朴素且动人——她便是三毛。
1943年3月36日,三毛出生于重庆。父亲陈嗣庆与母亲缪进兰两人皆为知识分子,陈家家境良好,三毛的生活也相对优渥。她原名陈懋平,长至3岁,因“懋”字难写,便自作主张去掉,直接改名为陈平。倔强这一点,倒是在幼年时,便显了性。
1948年,三毛随父母迁居台湾,入台北国民小学读书。童年时期,她与书就结下了缘。建国书店是她彼时的乐园,只要是她目光所及之处的书皆被她一一阅过,读完所有儿童书,又读起《简·爱》《傲慢与偏见》等经典作品,再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对于可以算是她的文学启蒙《红楼梦》,她曾说过:“《红楼梦》,我一生一世都在看下去。”
对于三毛而言,“最愉快的时光,就是搬个小椅子,远远地离开家人在院中墙角的大树下,让书带我去另一个世界。”
1954年,三毛入台北省立女子中学学习,初二受任课老师墨汁涂面打击,精神遭受打击与崩溃,并开始为看小说逃学,后退学在家练习写作、绘画、音乐。机缘巧合之下,师从顾福生习画,被领进绘画艺术的大门,也是在这时,三毛第一次将创作的《惑》交于顾福生评阅,并成功刊于白先勇主持的杂志《现代文学》月刊上。不得不说,顾福生与白先勇是她文学创作上先后两位伯乐。而后三毛又跟随韩湘宁与彭万樨继续学习绘画。
三毛讲:“虽然个人始终没有画出什么好作品来。我只有将自己去当成一幅活动的画,在自我的生命里一次又一次彰显出不同的颜色和精神。这一幅,我要尽可能去画好,作为对三位老师交出的成绩。”
21岁时,三毛得到中国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昀特许,到该校哲学系当旁听生,课业成绩优异,并遇见了梁光明,她的初恋。梁光明给了三毛写作上一个很好的教育,也让她感受到了人生不同的经验气息。然而三毛急于得到一个他允诺的未来,以出国为要挟,最终一意孤行远赴西班牙,也是在那里,她结识了西班牙少年,荷西。
那一年,三毛二十四岁,荷西十七岁。荷西用那浮华年代里难得的纯真与爱意打动着三毛,但三毛仍是顾虑着两人不同频率的生活及未来,最终选择离开。这一别,竟相隔了六年之久。
与荷西分别后,三毛开始漫游欧洲,去了许多国家,身边也换了许多任男友,拒绝过日本男子的求婚,交过一心想进外交部的德国男友约根,回台北后爱过一位画家男子。后与一德裔男子相恋,结婚前夕,未婚夫心脏病突发猝死,一场镜花水月,一场凄凄长诀。这一次,三毛再次背上行囊,重返西班牙。错过了那么多人,仿佛就是为了,将最好的荷西,重新归还给她。
阔别六年后的重逢,让三毛与荷西真正开始相爱。1973年,他们一同迁居撒哈拉沙漠。生活虽然拮据且艰苦,但与爱人相伴,足以抵挡一切磨难。7月,三毛和荷西在西属撒哈拉小镇阿雍结婚。那日荷西身穿一件深蓝衬衫,三毛也找了件淡蓝细麻布长衣,头戴一顶别了把香菜的阔边帽,两人手挽着手,就走进沙漠里去,去结他们的婚,去守他们的誓。
大漠里的沙色年华,寂寞与相伴并行,艰苦与浪漫并存,只因有爱,彼此可做对方沙漠里永不干涸的甘泉。1975年,西属撒哈拉政局突变,三毛目睹少女沙伊达的惨死,带着悲痛的心情与荷西先后离开,抵达大加那利岛。是年5月,出版《撒哈拉的故事》。然而生活总是充满着无常变幻,1979年9月30日,荷西因公潜水时发生意外,溺毙身亡。三毛忍痛料理他的后事,在他的墓碑上,只刻了几个简单的字:荷西·马利安·葛罗——安息,你的妻子纪念你。
她说:“这个世上不会出现第二个荷西,他是一个心如皎月,身如冬日暖阳的人,他身上有一种特别的光芒,照耀着别人,我们结为夫妻,他把这种光芒反射给了我。”
荷西去世后的六年,三毛将自己全身心献给了读者与公众。她出版了首部游记《万水千山走遍》,被媒体评为“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家”,创作的**剧本《滚滚红尘》获金马奖八项大奖。即使精神曾一度处于崩溃状态,她也仍有勇气提笔写作,去远方旅行。在新疆与音乐家王洛宾似真似假的“忘年恋”也常被我提及,但无论如何,两个相似的孤独灵魂碰到一起,惺惺相惜的情谊是不容置疑的。
1991年,三毛进行子宫手术,1月4日凌晨,被发现在医院以肉色丝袜绕颈窒息致死,享年48岁,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人世。
她的一生极致朴素,又极致浪漫,在生前活得自我且洒脱,生后留下令人赞叹的文学成就与荡气回肠的故事。正如廖辉英写给她的话一般:你的一生,抵得上别人的好几世。生命的意义,或许你的诠释比较美丽。
便面。汉书张敞传中记载自以便面拊马,颜师古注又云便面,所以障面,盖扇之类也,古人在街上遇到不想打招呼的熟人时,就会使用便面挡住脸,以此来避免社交,便面是古代用以遮面的扇状物,也是古代形容社恐的别称。
典源出处
《汉书·张敞传》:“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
释义用法
古代长安有章台宫,台下之街名章台街,汉张敞过章台街,以扇拍马。后以此典指都城 繁华热闹之所,或指冶游。
用典形式
章台 宋·苏轼:“为郡鲜欢君莫叹,犹胜尘土走章台。”宋·张炎:“奈如今,已入东风睫。望断章台,马蹄何处,闲了黄昏淡月。”元·张野:“浮踪浪迹,忍教长伴,章台飞絮!”
京兆马 南朝陈·顾野王:“章台京兆马,逸陌富平车。”
章台马 明·高启:“如今甚处,纵有团扇轻衫,与谁更走章台马。”
章台路 五代·冯延巳:“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宋·章楶:“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马过章台 宋·钱惟演:“歌翻南国桃根曲,马过章台杏叶鞯。”
归来便面 宋·苏轼:“蛾眉新作十分妍,走马归来便面。”
走马章台 宋·刘筠:“走马章台冒雨归,后门犹叹滞前期。”宋·盼盼:“少年看花双鬓绿,走马章台弦管逐。”
张郎走马 明·陈子龙:“已移卓女当垆后,便逐张郎走马归。”
便面章台 宋·陆游:“西园雨打杏花稀,便面章台事已非。”
章台走马 唐·李白:“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宋·姜夔:“拂雪金鞭,欺寒茸帽,还记章台走马。”
章台系马 宋·张景修:“章台系马,灞水维舟,谁念凤城人远。”
章台走画辕 宋·杨亿:“回文信断衣香歇,犹忆章台走画辕。”
骏马拊便面 宋·苏轼:“刘侯年少日,骏马拊便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