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最宠爱的女儿,出嫁后为何还可以留在京师,这不是坏了传统吗?

乾隆最宠爱的女儿,出嫁后为何还可以留在京师,这不是坏了传统吗?,第1张

乾隆是皇上,他说的算,他不想让女儿嫁到蒙古就不用嫁过去,留在京城好了,咱们娶姑爷,再说清朝时期的蒙古也得听乾隆的啊,又不是蒙古王,就是个王公贵族而已,在京师乾隆也可以给他爵位啊,这个王公叫做色布腾巴勒珠尔,小时候就在京城了,跟公主结婚以后,乾隆封他为色布腾巴勒珠尔辅国公。

固伦和静公主是乾隆跟富察氏唯一的女儿,也是唯一的血脉,孝贤皇后一生有四个孩子,可惜三个都夭折了,只有固伦和敬公主长大成人,乾隆对孝贤皇后有一种割舍不掉的感情,是任何人都比不了的,因此固伦和敬公主变成了乾隆心尖上的肉,他是唯一一个嫁给了蒙古王公也可以住在京城的公主,或许这不光是乾隆对公主的宠爱,也是对孝贤皇后的一种思念吧。

乾隆不光把她留在了京城,还为固伦和敬公主破了好几回的例,比如在京城给固伦和敬公主建造了府邸,固伦等级的公主府在乾隆时期只有固伦和静公主拥有,正常来说俸禄应该也没有了,乾隆没有停止她的俸禄,即使没有远嫁依旧每月给她俸禄,这也是乾隆为她破的例了。

对固伦和敬公主的好,或许也是对富察的亏欠吧,富察皇后一生只爱乾隆一人,为他生子生女,最后直到病死,可乾隆的后宫女人多的不胜其数,他的爱也变得卑微可怜,富察温柔善良,从不跟后宫的女人争风吃醋,可她也想拥有丈夫唯一的爱啊,富察死的时候对皇上说了句“谢恩”,此时的乾隆更觉得亏欠了她。

《如懿传》中固伦和敬公主的结局是远嫁蒙古和亲。

剧中,在乾隆还是宝亲王的时候,富察氏(孝贤皇后)就生下了弘历的长女,不过这个长女的寿命并不是很长,不到一岁就夭折了。三年后,富察氏再生三女儿,也就是这个固伦和敬公主。

在历史上固伦和敬公主生性聪明、胸怀大度,长相酷似其母孝贤皇后,这也成了乾隆十分宠爱她的一个原因。固伦和敬公主九岁的时候,乾隆便为她择婿,十四岁便开始为其准备嫁妆,在16岁那年下嫁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辅国公色布腾巴勒珠尔。

不过因为乾隆不忍心固伦和敬公主远嫁,还在京师为其修建了一个固伦等级的公主府,破例准许她留在京师。

和敬公主雍正九年(1731年)五月二十四日生,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故去,享年62岁,在古代来说和敬公主活到这个年龄已经是十分的高寿。

根据一些调查考证,除了皇帝之外,一一个女性将墓葬称为陵的就是我们乾隆皇帝最宝贵的女儿“固伦和敬公主”。因为我国古代对很多东西的称谓都有严格的规定,比如对于墓葬的称谓也是非常有讲究的,这个称谓不能随意乱叫乱取的。所以根据大概的了解,除了皇帝之外有三个人都把自己的墓葬叫做陵。一个是孙文的中山陵,一个是董仲舒的下马陵。这两个人都是我们非常杰出而且值得我们敬佩的人物,所以三人当众另外这名女性的地位肯定是十分的高。

这位公主是乾隆和富察皇后所生,其实她本来不是老大而且排行老三,但是她前面两个姐姐都死了,所以她成了老大,而且大家都知道乾隆和孝庄的感情非常的好,所以乾隆就把这位公主当成了自己手上的宝。

这位公主后来嫁给了色布腾巴尔珠尔,后来色布腾巴尔珠尔于1775年去世,1792年公主也去世了,然后乾隆皇帝就把公主和她的丈夫一起葬在了北京的东坝。然后在吉林也发现了一个公主岭,但是这个陵里面葬的并不是公主的身体,而是公主的衣冠,是衣冠冢。

所以我觉得应该是因为乾隆皇帝非常的宠爱这个女儿,想要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赐给她,而且为了提高她的一种政治地位,就把她的坟墓称之为了陵可以看出来这个公主非常的受到乾隆皇帝的重视。

公主坟好像听说过,但具体是什么还不清楚。我相信大多数人和边肖是一样的。既然今天聊到了这个话题,那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关于公主坟的传说,这里有什么故事~

墓葬埋葬的是清朝嘉庆皇帝的两位公主,分别排在第三和第四位。

文陆机博

20世纪90年代,公主坟地区的新兴桥梁

北京西三环有个地方,新兴桥——。西三环本身就比较拥堵,这里又是立交桥的一个节点。新兴桥的名字来源于桥旁的一家老酒店新兴酒店,建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高档时尚,成为地标,立交桥因此得名。

新兴饭店在新兴桥西北角,门前有一座石雕。你一看,真吓人:是现代石雕“和硕公主”。雕像有着倔强的表情,咬着嘴唇,还有坚定的眼神。她坐在从东到西,看着前面。

更可怕的是,雕像底座标有:还珠格格原型。有点燕子的成人沧桑。

这位和硕公主是民间传说中一个悲伤爱情故事的主人公:金泰,汉族人,从小被满族人收养,立下战功,被封为元帅。在园中遇见和硕公主,一见钟情,朝中高官从中作梗。乾隆皇帝流放金台,贫病交加的金台写信给公主,说我看到信的时候已经不在人世了,希望公主保重。公主看到信后,淡定地喝下毒酒,跟着爱人走了。龙无奈,只得草草将金台葬于香山,而公主则远葬于今天的“公主墓”。

而这只是民间传说。

《公主墓》的确切位置这个民间爱情故事确实感人,但也只是一把眼泪而已。有头衔的公主是已婚皇帝的女儿。他们怎么可能在游园会上和一个军事指挥官产生另一种感觉?“金台元帅”没有这个人。“元帅”一职是清末才出现的。这是为建立一支现代化军队而建立的军衔制度。有一个“陆海军元帅”的职位,由皇帝担任,在他掌权之前由建国摄政王代表。此前,清朝武将的最高军衔是正一品,称为“掌禁卫大臣”。

确切地说,新兴桥位于当年的“公主墓”里。

这是一个逐渐破坏、流失、盗墓、杂草丛生的过程。比如1939年,冀东保安队队员殷汝耕持枪来到这里,公然盗墓。有人举报,被当时的政府制止了,但是墓地还是被破坏了。后来日伪政府要建所谓的“新北京”,修一条到石景山的路,把墓夷为平地。当时墓主人的后人花了很多钱疏通关系,才改变了修路方案,保住了墓地。

1965年北京修建地铁1号线之前,这里有一段墓地墙,俗称“坟圈”。里面有一些遗留下来的建筑,有两个宝顶,东西两个院落。占地面积较大,附近有海军大院、空军大院、军事博物馆等单位。他们喜欢放**,所以陵园东校区是露天**院。西边那个地方是一个叫袁家村的公社占着,开了一家豆腐店。每天,大白豆腐都是用大车拉走的。

关于哪个公主的坟是公主的坟,有很多传言。

清朝276年,从古伦到和硕,再到未启封的皇帝女儿和皇室收留的养女,人数众多。后来碑无考证,字无可查,各种传言。

据说孝庄皇后的养女孔四贞就葬在这里。这个谣言很流行。然而,孔思贞的命运却颇为坎坷。他的父亲孔有德是明朝的投降者。清朝国号“金”时投降,被封为“定南王”。后来顺治年间反南明,死于广西。可怜的孔四贞一个人跑回京城,萧庄太后可怜他,收他为义女。后来她嫁给了她父亲的前任将军的儿子。孔思贞性格霸气,夫妻关系不和谐。后来丈夫造反被杀,她一个人回到北京,当时太后早死了。据说她非常痛苦,不可能享受如此沉重的葬礼。

并说乾隆皇帝的养女就葬在这里。龙自己有10个女儿,其中5个活到成年。他是否收养了一个女儿还不知道。甘龙65岁时,春妃生下了第十位公主。这位第十公主被认为是甘龙的长女,非常受宠。此外,她很迷人,聪明,活泼,经常被甘龙的膝盖包围着。长大后,她跟随皇家狩猎坝上,能骑马射箭。龙为她选了一个好丈夫,嫁给了的长子,取名为古伦和萧公主。“居伦”的意思是国家,就像男性皇室的王子级别。只有皇后生的女儿才能得到这个称号,因生了一个母亲而被封为居伦公主,可见乾隆皇帝对她的宠爱。

作家琼瑶在上个世纪的某个时候路过这个叫“公主墓”的地方,产生了无限遐想。乾隆养女所谓“金台之妻”与十公主的故事,成为他后来作品《还珠格格》的由来。

X公主死后葬在今天昌平和海淀东北交界处的一个地方。后来看坟户形成了一个小村子。村名也叫“公主坟”,属东峪河村管辖。但时至今日,基本没有留下遗址。

传闻前文中提到的新兴饭店前的“和硕公主”石像,其实是找到了。

1965年,地铁1号线的规划线路是自东向西贯穿公主坟。当时没有地铁施工用的盾构机,只能从地面开,墓还得当文物挖掘。虽然墓葬被盗,但当时出土了许多随葬品,包括武器、蒙古刀、丝绸首饰等。但没有墓志铭。

历史学家对这些随葬品和墓主人的后代进行调查后,结合《清史稿》年的记载,最终查明陵墓中埋葬的公主是清朝嘉庆皇帝的两位公主,分别排在第三和第四位。

据《清史稿》年的《公主表》记载,仁宗皇帝有九个女儿,其中第一、二、六、七、八个女儿都未成年,没有被封。五个女孩被命名为惠安和硕公主,九个女孩被命名为惠城古伦公主。这两位公主不到10岁就去世了,却因为某种原因受到了嘉庆皇帝的宠爱。它们不仅以称号命名,还被葬在位于河北易县清西陵的崇陵西南,被命名为:惠安公主和惠城花园寝宫。

嘉庆皇帝的三个女儿和四个女儿是九位公主中唯一已经长大成家的女孩。第三个叫庄敬和硕公主,第四个叫庄敬古伦公主。按照祖制,嫁出去的皇帝女儿不能依附皇陵,也不能葬在丈夫的墓地里。她只能选择另一个吉祥的地方建造沉睡的花园。巧合的是,第三个和第四个孩子同年去世,仅相隔两个月,因此王室决定将两姐妹放在身后。

北京公主坟立交桥下

奇怪的命运这个公主坟,现在著名的交通枢纽,地下地铁,地上立交桥,在北京人口中叫“公主坟”,这里特指。又称复兴门外公主墓、新兴桥公主墓,或今天政府文物部门竖立的——“羊坊店公主墓”标志。那是阿三的墓

三公主是和硕公主,四公主古伦公主,没有妹妹,等级很高。因为三公主的母亲是禹帝的贵妃牛虎禄,而四公主的母亲是贵族,是孝皇后舒蕊,四公主也是后来道光帝的同父异母妹妹。他们的头衔严格按照母亲的身份。

三公主墓在公主坟地铁站西北口,四公主墓在地铁站东北口。这两座地下宫殿都是用砖和石头建造的,而且建造得很牢固。两峰后有一圈白松,峰前有一座享乐殿,悬于山顶,三间面阔。和硕公主有绿色琉璃瓦屋顶,古伦公主有**琉璃瓦屋顶。这种琉璃瓦的颜色代表了档次,**是最高贵的。

赏殿前两侧有两排对向的房间,是后人祭奠时休息的地方。今天保留下来的是三公主墓前的享乐殿。不是原来的那个,是后人重建的。不再铺绿色琉璃瓦,而是普通的灰色瓷砖。2012年海淀区文物普查时,登记为“羊坊店公主坟门楼”。

说也奇怪,嘉庆皇帝的女儿关系不好。九个女儿,七个早逝,老三老四却已长大成人,纷纷拜谒,却在同年,嘉庆十六年,分别在28岁和30岁去世。老皇帝竟然在有生之年看着自己的九个女儿全部死去。

1811年3月25日和4月11日,法国天文学家分别目睹了大彗星在天空中的出现。三公主死于3月12日,四公主死于5月7日,正是大彗星天象出现的时间。我想知道当时的清朝秦田健是否观察并记录了这一天文现象。在中国的传统意义上,彗星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吉祥而是不祥的,而巧合的是,每次彗星出现,世界都会发生一些事情。皇帝们肯定是迷信的,所以1811年3月到5月,两个年轻女子被这个“扫帚星”卷走,一定让嘉庆皇帝心里隐隐作痛。

两姐妹的命运有很多奇怪的地方。三公主,庄敬和硕公主,四公主,庄敬古伦公主,“庄敬”与“庄敬”读音相同。

三公主二十岁出嫁,额为蒙古科尔沁博尔济吉特州索特那木布吉县王。结婚十年,她没有继承人,却很无助。她虽然出身名门,但却以桑格琳琴为继承人,继承了家业。僧沁继承了科尔沁左旗扎萨克郡王,成为道光、咸丰、慈禧太后宠爱的大臣。作为一个知名的武将,他无愧于庄敬和硕公主的贵族出身。

斯庄井古伦公主18岁出嫁,嫁的额也是——蒙古贵族博尔济吉特氏的马尼巴达拉。可见嘉庆皇帝拉拢蒙古贵族的想法是非常明确的。

庄敬公主府的继承者庄敬公主府,今称“棒贝子府花园”。它位于北京积水潭医院深处的新街口东街。还有一些豪宅花园基本保存完好,古色古香曲水,风景秀丽,水是从西海引入的。尤其看四公主府的御恩。

尼巴达拉袭父贝子爵嘉庆七年,晋道光十一年,还有庄敬公主的后代。其子德勒克瑟冷袭贝子,咸丰七年死。木色爬贝子的孙索特,死于光绪六年。他的曾孙邦布扎布攻打贝子,一直住在这个公主府,所以这个府就叫“邦贝子府”。贝齐的后代是林禽多尔齐。1939年,殷汝耕盗墓。作为墓主人的后代,他来打扫卫生,处理后事。这位老教师于1994年去世,享年79岁,写了《我所知道的公主坟》,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史料。

和姐姐一样,庄敬古伦公主在结婚快十年后也去世了。她死于a

1930年前后,桑格林钦的孙子阿穆尔灵圭去世,桑王一家逐渐衰落。位于朝斗胡同和板厂胡同之间的一大片豪宅房产被卖掉,所剩无几。历史和文物专家朱家_买了一些房子,死在这里。

民国时有个租房交房租的地主,名叫吉列,可能是三公主的第五代孙。他的儿子叫铁鸽,是第六代孙。林禽老师回忆说,这只铁鸽子后来失踪了。所以,时至今日,已经没有三公主和僧格林沁后代的踪迹。

《清史稿》《公主表》简单交代了两位公主的生平记录,无非就是一场生离死别的婚姻。得到的标题是直截了当的记录,苍白得没有生动的气息。他们的情绪、喜怒哀乐、与额头的关系是否和谐,不得而知。他们只是凄风苦雨的春秋里,美好岁月里的一缕风。他们看不到也抓不到,就这样飘过去了,无影无踪。

考古人员在发掘陵墓时,看到两位公主都是用额头陪葬的,额头是被冤枉的,不能归于祖陵,只好和公主同生共死。

人物生平 固伦和敬公主于雍正九年(1731年)五月二十四日出生。

乾隆十二年(1747年)三月下嫁色布腾巴勒珠尔,但在乾隆十年十月指婚后就为她准备婚礼,选择公主府邸。公主本下嫁蒙古王公,但是乾隆帝不忍爱女远嫁,破例准其留驻京师,开创远嫁公主留驻京师先例。她也是居于京师而享受1000俸银的第一位公主(只有远嫁蒙古的公主才可领取1000俸银,留京公主只能领取400俸银)。和敬公主府与当时的亲王、贝勒府为邻,也是清代唯一一个固伦等级的公主府,它的另一个特点是体现了中国建筑的生活化、住宅化,特别是院内的十字游廊,夏季可以遮阳挡雨,晚上能乘凉,冬季可以挡风挡雪。公主府共建房239间,用银29880余两。

额驸九岁就养育宫中,随皇子们一起读书,足见乾隆对他的重视。乾隆八年封辅国公,为清朝历史上最年轻的辅国公。

和敬公主与额驸婚后恩爱有加,至少有五个孩子,在乾隆五十四年档案中有“大格格出聘在乾隆四十年前无案可查,三格格出聘,用银3500两,四格格出聘,用银3000两,聘格格用银1300两”。

至于固伦和敬公主嫡子鄂勒哲依忒木尔额尔克巴拜所获得的宠爱更是史书少有。清代文人姚元之的《竹叶亭杂记》如此记载,乾隆亲自为公主之子命名为鄂勒哲依忒木尔额尔克巴拜,共十二字,可以称之为古代最长的命名,这样命名的原因是“幼时期其有福有寿,结实如铁,而又珍之若宝贝,故以是名之。鄂勒哲依,蒙古语有福之谓也。“哲依”二字急读,音近追上声。忒木尔,有寿也。额尔克,铁也。巴拜,宝贝也,音读若罢摆。”

将宝贝的谐音当做名字,可见乾隆有多么溺爱这个外孙。

乾隆时时怜念固伦和敬公主是孝贤皇后留下的惟一骨血,因此对额驸色布腾巴尔珠尔也别有一番深情。乾隆十九年(1754年)皇帝从避暑山庄启銮,经科尔沁蒙古往谒祖陵时,曾以《科尔沁固伦和敬公主额驸达尔汉亲王色布腾巴尔珠尔侍宴》为题,写了一首纪景抒情的小诗:

世笃姻盟拟晋秦,宫中收养喜成人。

诗书大义能明要,妫沩丛祥遂降嫔。

此日真堪呼半子,当年欲笑议和亲。

同来侍宴承欢处,为忆前弦转鼻辛。

看着二十四岁的女儿,乾隆不由得又想到了她的已故的生母,心里又是一阵酸楚。

在平定准噶尔战争中,额驸色布腾巴尔珠尔纵容阿睦尔撒纳,按律当诛,来保向乾隆请求道:“希望皇上念及孝贤皇后,怎么忍心让公主守寡?”,于是乾隆帝免去了额驸的死罪。

事见《啸亭杂录》:事闻,上以色匿情不奏,欲立正典刑,文端公来保请曰:“愿皇上念孝贤后,莫使公主遭嫠独之叹。”上挥泪太息,其死,褫爵。额林沁多尔济以元裔故,赐死,改命策楞、达尔党阿由巴里坤速进兵。

前朝之上,他是赫赫君王,可以不动声色杀伐果决,可以不念亲谊铁面无私,可是在这里,听到皇后和女儿,他哭的那么伤心失态,这是何等的深情才会如此失控。

固伦和敬公主卒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其遗体葬于北京东郊的东坝镇附近,与色布腾巴尔珠尔合葬。当时根据色布腾巴勒珠尔家族政治、经济地位上的需要,将固伦和敬公主的衣冠埋于自己的领地,即今公主陵遗址。按照清朝的惯例,只有皇帝之墓称陵,而此处之所以称公主陵,其原因有二:一是固伦和敬公主生前深受乾隆皇帝的宠爱,又其夫战功卓著;二是葬于科尔沁领地,距京遥远,称“陵”以提高其政治地位。

公主陵位于吉林省公主岭市北郊5公里的土岭上。土岭有九峰,中峰最高,公主陵就坐落在“九凤朝阳”的中峰脚下。此地原科尔沁左翼中旗,是科尔沁境内地势之冠,所以固伦和敬公主墓建在此处。

史籍记载

乾隆御制诗相关:

1 南郊祈谷回,岁重华度。重华予旧宫,青年养德处。达实以操心,亦不烦屡语。彼时所生手,有三胥早故。一女后所遗,今老恒怜顾。(和敬固伦公主,孝贤皇后所出,今亦五十二岁矣。)

2 一女悲何恃,双男痛早亡。 对嫔嫱兮想芳型,顾和敬兮怜弱质。(《述悲赋》)

3科尔沁固伦和敬公主额驸达尔汉亲王色布腾巴尔珠尔侍宴

世笃姻盟拟晋秦,宫中收养喜成人。

诗书大义能明要,妫沩丛祥遂降嫔。

此日真堪呼半子,当年欲笑议和亲。

同来侍宴承欢处,为忆前弦转鼻辛。

高宗实录相关:

乾隆十二年。丁卯。二月。

○诣皇太后宫问安。

○ 上以和敬公主初定礼。御保和殿。赐蒙古诸王等宴。

○上启銮。谒东陵。

乾隆十二年。丁卯。三月。

○庚子。上以和敬公主下嫁。御保和殿筵宴。

○ 以固伦和敬公主、下嫁科尔沁辅国公色布腾巴勒珠尔。授为固伦额驸。

乾隆十四年。己巳。夏四月。

○戊子。上至静安庄。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 临和敬公主第视病。 

乾隆十六年。辛未。春。正月

○上至静安庄。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临奠定安亲王(永璜)。

○诣雍和宫行礼。

○ 临和敬公主第。

乾隆十六年。辛未。十二月。

○上至静安庄、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 临和敬公主和婉公主第 

乾隆三十五年。庚寅。二月。

○谕向来公主格格下嫁各项礼仪。俱未画一。 嗣后固伦公主。著照和敬公主已行事例。 和硕公主。著照和嘉公主已行事例。其和硕格格以下。所有应行礼仪。并著礼部会同内务府、另行妥议具奏。寻议查宗室王公等格格吉礼。本家自备。惟特恩由内聘嫁者。应酌定规制。其下嫁朝臣者。郡主、成婚聘礼。马七、鞍七。宴五十席。酒五十瓶。羊三十六只。茶五十桶。县主、聘礼。马五、鞍五。宴四十席。酒四十瓶。羊二十七只。茶四十桶。郡君、聘礼。马四、鞍四。宴三十席。酒三十瓶。羊二十一只。茶三十桶。县君。聘礼。马三。鞍三。宴二十席。酒二十瓶。羊十七只。茶二十桶。乡君。聘礼。马二鞍二。宴十六席。酒十六瓶。羊十四只。茶十六桶。其纳采均不进礼物。停宴。陪嫁。郡主女六名。人四户。县主四名三户。郡君三名二户。县君二名二户。乡君二名。其下嫁外藩者。郡主纳采。驼一。马四。羊四。无宴。成婚聘礼。马六。牛六。羊六十。宴三十六席。酒三十六瓶。羊三十六只。茶二十八桶。县主纳米。驼一。马三。羊五。无宴。聘礼。马五。牛五。羊五十。宴三十六席。酒三十六瓶。羊三十六只。茶二十八桶。郡君纳采。驼一。马二。羊六。无宴。聘礼。马四。牛四。羊四十。宴三十席。酒三十瓶。羊三十只。茶二十四桶。县君纳采。马三羊六。无宴聘礼。马三。牛三。羊三十。宴二十四席。酒二十四瓶。羊二十四只。茶十八桶。乡君纳采。马二。羊七无宴。聘礼。马二。牛二。羊二十。宴二十四席。酒二十四瓶。羊二十四只。茶十八桶。陪嫁。郡主女六名。人四户。县主四名三户。郡君三名二户。县君二名二户。乡君二名。以上宴茶光禄寺备。羊酒额驸家备。报闻

乾隆五十年。乙巳正月。丙寅。

○戊寅。上临和敬公主第视疾。

乾隆五十四年。己酉。闰五月

○丁亥。谕、凡下嫁外藩固伦公主。例支俸银一千两。如系在京居住者。即照下嫁八旗之例支给。 从前和敬固伦公主。虽系在京居住。而俸银缎匹。仍照外藩之例支领。年久未便裁减。是以降旨、仍许照旧关支。 今和孝固伦公主。系朕 。且在朕前承欢侍养。孝谨有加。将来下嫁后。所有应支俸禄。亦著一体赏给一千两。以昭平允而示嘉奖。

乾隆五十四年。己酉。十一月。

○又谕、明岁系朕八旬万寿。皇子公主等、各有所需之项。著施恩皇六子、皇八子、皇十一子、皇十五子、皇十七子、 和敬公主 、和孝公主、绵恩阿哥、各赏银五千两。绵亿阿哥、绵惠阿哥、绵懿阿哥、各赏银二千两。俱由宁寿宫支领。

轶事典故

六和敬始于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时年正是乾隆爱女固伦和敬公主二十四岁本命年。乾隆皇帝曾先后有五子夭亡,自己深爱的富察氏孝贤纯皇后也是因为思念早夭的儿女英年早逝。固伦和敬公主排行老三(因有姊早夭,也属排行最大),是孝贤纯皇后生女,不喜妆饰,素雅高贵,满腹经纶,尚佛尊儒,生性聪慧,胸怀大度,颇有其母风骨。其貌酷似其母,乾隆视若明珠。为了求得爱女本命年吉祥,寿康长久,乾隆皇帝特于五月二十四日下金诏一道,赐宝庄一座,赐字号“六和敬”,赐金石御宝护身符共5240件(正是公主的生日数字),并增护卫一倍,命御用金石翰林大学士杨得意为宝庄总管,进王府编制,享皇家世代俸禄。

杨得意祖上与宋朝赵明诚并称为“北金南石”和“南杨北赵”。祖传金石琢磨,技艺精湛,心德高深,合目识宝,倾耳鉴石,深受乾隆喜爱,乾隆皇帝每次游历时杨得意总是追随在旁,应该说是乾隆皇帝的金石之师,多年在龙侧伺候使乾隆皇帝对金石的把玩达到了颠峰境界。供于六和敬的许多珍宝都是乾隆的至爱,几乎半数珍宝都经过了杨得意的护持和修饰。乾隆皇帝知道,除了自己,只有这位杨先生能从心里珍爱这些宝贝,所以,杨得意先生顺理成章进入和敬府,成为六和敬宝庄的总管。

杨得意先生侍宝如侍君,每日早晚必恭敬问候,观必拭目,抚必净手,背不遮光,面不愠色。在他看来,每一件珍宝都有灵气,每一件珍宝都能对话。据传,每日早晨,六和敬宝庄的上房天空紫气缭绕,暗香袭人;夜半六和敬宝庄室内时常传出环佩叮当之声,如闻天籁弦音。

乾隆闻知,欣然命笔题曰:“得天独厚,容德兼美;蒙神钟爱,曲尽和敬。”

和敬公主一生得益于六和敬宝石护身符的庇护和灵气,健康平安。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和敬公主故去,享年62岁,在众多的皇子公主中属于高寿。杨得意得皇上谕旨,世代养护六和敬宝庄。

家族成员

父亲:乾隆帝

母亲: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姐姐:皇长女

哥哥:端慧皇太子永琏

弟弟:悼敏皇子永琮(后追封哲亲王)

丈夫:科尔沁辅国公博尔济吉特·色布腾巴勒珠尔

儿子:博尔济吉特·鄂勒哲特穆尔额尔克巴拜(意为幸运的钢铁)

乾隆十二年(1747年)三月,16岁的皇三女固伦和敬公主(其名字满语为“耐日勒吐贺其杨贵”,封号为“和敬”)嫁给了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辅国公色布腾巴勒珠尔(亦称作:色布腾巴尔珠尔),这个额驸色布腾巴勒珠尔的身世来头可不小,他是科尔沁左翼中旗扎萨克达尔汉亲王满珠习礼的玄孙,世祖固伦端敏公主额驸班第孙。固伦端敏公主虽然是顺治帝的养女,但是其出身也是十分高贵的,其生父为顺治堂兄简亲王济度,生母是孝惠章皇后的亲姐姐,所以孝惠章皇后是固伦端敏公主的姨母兼养母。固伦端敏公主在顺治、康熙年间是“和硕”封号,雍正元年晋为固伦公主。满珠习礼是孝庄文皇后的四哥,而满珠习礼亲王的长兄吴克善(又称乌克善、卓礼克图亲王)的女儿就是后来被降作静妃的顺治帝皇后(孝庄皇后的侄女),而顺治的孝惠章皇后、淑惠妃又都是这一家子的。而色布腾巴勒珠尔早在乾隆八年(1743年)初封科尔沁辅国公,乾隆十七年(1752年)晋袭亲王,与公主婚后留住京师。色布腾巴尔珠尔在成为额驸之前是皇子的伴读,乾隆帝应该是看中了他本人憨厚老实和高贵的出身背景,才会把嫡出的宝贝闺女和敬公主嫁给他,婚后留住京师,开创了先例。乾隆二十年,色布腾巴勒珠尔随定北将军班第(非其祖)征准噶尔,因功食双俸;后又因阿睦撒纳叛乱被削爵,扎萨克和硕达尔汉亲王由其兄长色旺诺尔布承袭。从此,扎萨克和硕达尔汉亲王由色旺诺尔布后人世袭罔替。乾隆三十三年被封和硕亲王,乾隆三十七年又被削爵,乾隆四十年因征金川有功又被复爵。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在丈夫死后的第17年,和敬公主病逝于北京,终年62岁,死后下葬于今北京东郊朝阳区东坝镇附近,乾隆皇帝亲自为公主和额驸题写了碑文。

固伦和敬公主 子鄂勒哲特穆尔额尔克巴拜(这个名字是乾隆帝亲自改的),娶康熙帝与宜妃所生第五子胤祺的曾孙女,即闲散宗室永雄的女儿为妻。额勒哲特穆额尔巴拜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袭多罗郡王,后被降为辅国公;额勒哲特穆额尔巴拜嗣子鄂勒哲图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袭辅国公,后晋郡王;鄂勒哲图之侄济克默特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袭固山贝子辅扎萨克;济克默特嗣子棍楚克林沁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袭镇国公,后晋贝子,棍楚克林沁之子那图苏于光绪十年(1884年)袭辅国公;那图苏之子达赉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袭辅国公,1915年晋散闲固山贝子。另外,乾隆帝长孙绵德的嫡福晋博尔济吉特氏为固伦额驸布腾巴勒珠尔女,只是此女生母是否为和敬公主不能确定。

固伦和敬公主的府邸,又称达贝子府(见上一段)为王府建制,自外垣以内有正门、正殿、后寝、后楼及东西配房等。随着历代承袭爵位的降低,府邸多有改建。北洋 时,这里是陆军部。解放后为中央办公机关,现在主体建筑保存修饰完好,仍保留晚清风格。

和敬公主额驸色布腾巴尔珠尔家族尚宗室女情况:

1克勤郡王岳托之女:嫁科尔沁达尔汉亲王满珠习礼

褚英次女济鼐:嫁科尔沁巴图鲁郡王满珠习礼(续弦)

2镇国公仁齐(图伦之子,舒尔哈齐孙)之女:嫁科尔沁达尔罕亲王和塔(满珠习礼长子)

敬谨亲王尼堪第三女郡主:嫁额尔克鄂齐尔(满珠习礼第四子)

3简亲王济度第三女固伦端敏公主:嫁科尔沁达尔汉亲王班第(满珠习礼孙,和塔长子),公主母亲为满珠习礼亲王的侄孙女,是孝惠章皇后的亲姐姐

4裕亲王福全第五女郡主:嫁罗卜藏衰布(班第长子)

裕亲王保泰(福全之子)长女郡主:嫁色旺多尔济(班第次子)

5庄亲王允禄第四女郡主:嫁喇什纳木扎勒(罗卜藏衰布长子),和硕端柔公主亲妹

庄亲王允禄第六女:嫁给色旺诺尔布(罗卜藏衰布次子)

乾隆第三女固伦和敬公主:嫁科尔沁达尔汗亲王色布腾巴勒珠尔(罗卜藏衰布第三子)

6永雄(恒温亲王胤祺孙,奉恩将军弘晌子 )女县君:嫁鄂勒哲特穆尔额尔克巴拜(色布腾巴勒珠尔子) 色布腾 巴勒珠尔之女:乾隆长孙定亲王绵德嫡福晋

7鄂勒哲依图(鄂勒哲特穆尔额尔克巴拜子)之女:嫁顺承郡王伦柱之子镇国将军春英

肃亲王永锡女:嫁达尔罕亲 曾旺布(多罗额驸色旺诺尔布亲王长孙)

8宗室奕速之女:嫁棍楚克林沁(鄂勒哲依图孙)

9怡亲王载敦第三女郡主:嫁那苏图(棍楚克林沁子)

10怡亲王溥静(载敦长子)之女:嫁达费(那苏图子)

克勤郡王晋祺的四格格:嫁达尔罕亲王那木济勒色楞(丹曾旺布四世孙)

你们知道固伦和敬公主的故事吗接下来我为您讲解。

乾隆十三年(1748年)三月,接连遭受丧子之痛的乾隆帝皇后富察氏崩于东巡途中,时年仅37岁。对于发妻的离世,乾隆帝悲痛不已,不仅亲自为皇后定谥号“孝贤”,还亲自为皇后戴孝服期表达对皇后的感情。自雍正五年(1727年)皇四子弘历和富察氏结合,两人一起度过二十余年的时光,这对小夫妻相敬如宾,恩爱逾常,皇后姿容窈窕却性格恭俭,平居冠通草绒花,不饰珠玉。乾隆对其“每加敬服,钟爱异常”,富察氏在乾隆帝的心中的地位更是无人可以取代。富察氏一生 为乾隆帝生育了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其中皇长女一岁时夭折,嫡子永琏因聪明贵重,气宇不凡被乾隆帝密立为太子,但天不假年,九岁时即因病而亡,皇七子永琮也只活到了两岁,唯一活至成年的只有一人,即皇三女固伦和敬公主,她也是乾隆帝十个女儿中最长寿的一个。

固伦和敬公主,乾隆帝第三女,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雍正九年(1731年)五月出生。作为嫡出的公主,乾隆帝爱屋及乌,对这个女儿宠爱有加。和敬公主的童年时期应该是非常美好的,中宫嫡女更是比其余嫔妃之女地位更高,自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乾隆十年十月,乾隆帝为时年十四岁的女儿指婚,下嫁蒙古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的色布腾巴勒珠尔(后封和硕亲王)。额驸色布腾巴勒珠尔九岁时就被乾隆帝养育在宫中,随皇子们一起读书,乾隆八年封辅国公爵位。因乾隆帝不忍爱女远嫁,因此在为公主指婚之后,他就为她准备婚礼并选择公主府邸,破例准其留驻京师。乾隆十二年(1747年)三月,固伦和敬公主与色布腾巴勒珠尔完婚,居和敬公主府。和敬公主府与当时的亲王、贝勒府为邻,同时也是清代唯一的一个固伦等级的公主府,公主府共建房239间,用银三万两。但天有不测风云,公主成婚后仅一年的乾隆十三年(1748年)三月,孝贤纯皇后就崩逝于东巡途中。而此时,皇后所生育的四个子女中,唯一活着的只有固伦和敬公主一人。

额驸色布腾巴尔珠尔出身显贵,在成为额驸之前是皇子的伴读,乾隆帝应该是看中了他本人憨厚老实和高贵的出身,才会把嫡出的和敬公主嫁给他,婚后留住京师,开创了先例。和敬公主与额驸婚后恩爱有加,至少育有五个孩子,其长子:鄂勒哲特穆尔额尔克巴拜(意为钢铁,乾隆帝所取)。乾隆时时怜念固伦和敬公主是孝贤皇后留下的惟一骨血,因此对额驸色布腾巴尔珠尔也别有一番深情。乾隆二十年,色布腾巴勒珠尔随定北将军班第(非其祖)征准噶尔,在平定准噶尔战争中,额驸色布腾巴尔珠尔纵容阿睦尔撒纳,按律当诛,来保向乾隆请求道:“希望皇上念及孝贤皇后,怎么忍心让公主守寡”,于是乾隆帝免去了额驸的死罪。乾隆三十三年封和硕亲王,乾隆四十年病逝。

固伦和敬公主不喜妆饰,素雅高贵,满腹经纶,尚佛尊儒,生性聪慧,胸怀大度,颇有其母风骨。其貌酷似其母,乾隆视若明珠。为了求得爱女本命年吉祥,寿康长久,乾隆皇帝特赐宝庄一座,赐字号“六和敬”。在丈夫病逝十七年后的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和敬公主故去,享年62岁,在众多的皇子公主中属于高寿,在乾隆帝所有的女儿中她是最长寿的一个。

据悉,在电视剧《如懿传》中,和敬公主结局远嫁蒙古。

剧中,在乾隆还是宝亲王时,嫡福晋富察氏(日后的孝贤皇后)便为弘历生下长女,可是长女仅活到一岁便夭亡了,三年后嫡福晋和侍妾富察氏(日后的哲悯皇贵妃)同年诞下三女儿和次女,但是次女出生后便夭折了,因此仅剩下了三女儿,对于这个三女儿乾隆是千般疼万般爱,登基封妃后便封三女儿为固伦和敬公主。

历史上的和敬公主生性聪明、满腹经纶、胸怀大度,和敬不仅长相酷似其母孝贤皇后,性格也颇有孝贤皇后的风骨,这是乾隆皇帝宠爱三公主和敬的最重要的原因。

固伦和敬公主九岁时,乾隆便为他择婿,将额附养育在宫中与皇子们一起读书,十四岁便开始为其准备嫁妆,16岁下嫁额附色布腾巴勒珠尔,因乾隆不忍爱女远嫁便破例准和敬公主与额附留驻京师,赐固伦等级的公主府并享受1000奉银,只有远嫁蒙古的公主才可领取1000奉银,留京的公主只可享受400奉银,可见乾隆对三公主是多么的宠爱。

固伦和敬公主是乾隆皇帝的嫡次女,母亲是皇后,而作为尊贵的公主,固伦和敬公主的一生从小时候到出嫁以后直到老年去世,都活得比较幸福。

固伦和敬公主的母亲是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乾隆皇帝对这个女儿可以说是非常宠爱了。这种宠爱程度直观反映在乾隆为固伦和敬公主终身大事的操心程度。公主在十多岁的时候下嫁色布腾巴勒珠尔,他属于蒙古族,在从小时候就进入宫廷,陪伴着乾隆的皇子们一起学习、练武,后来也成为了清军将领,对于夫婿的选择就能够看出乾隆多宠自己的女儿。

在固伦和敬公主出嫁的时候,乾隆下令为公主修建公主府,公主府一共有239间房间,用了29880余两银子才建造完成,是个非常大的宅邸,这让公主在出嫁之后仍旧能够享受幸福的生活,此外,乾隆给公主的陪嫁也很丰厚,不仅准备了寻常固伦公主应该有的嫁妆,还额外增加了许多。出嫁当天,乾隆还让自己的廷臣专门为公主作花烛词,来记录公主的出嫁的盛典,从这些情况看来,固伦和敬公主在结婚之前非常幸福,也有足够的底气在婚后有地位。

固伦和敬公主一生育有五个孩子,这证明她和自己丈夫的感情过得去,并没有夫妻不和,公主还经常去避暑山庄给乾隆请安,也曾经被赐予圆明园的花园居住,她的丈夫因为平定准噶尔的时候犯了事,因为固伦和敬公主,乾隆才免去了她丈夫的死罪,她的孩子们嫁娶之人也都是皇亲贵族或者是肱骨之臣的后代,日子过得也还算是不错,固伦和敬公主老年生活也比较安详,她在乾隆五十七年去世,和她的丈夫合葬在一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3063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7
下一篇2023-11-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