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周知,我国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战役,其实在抗日战争中,我国还曾派遣部队远赴缅甸,参加入缅对日战役。像国内的战役一样,我国的入缅远征军也有不少英勇的战士牺牲。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这个人物,就是入缅远征军中的一位老兵。他曾经奋勇杀敌,却落得一个在海外漂流的下场,他就是刘召回。
正文
刘召回是我国的一名抗日英雄。1941年,日军对我国的侵略战争愈演愈烈,抗日战争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那时的刘召回是一名正值青春的小伙子,他对祖国怀有满腔热血,他对日本侵略者怀有满腹仇恨。在这种情况下,刘召回与村子中的三个伙伴一起报名,加入了革命的队伍。当他们穿着军装从村里出发时,村子里的乡亲父老纷纷出门,挥手向他们告别。这种场景让刘召回十分感动,他知道,大家都在期盼和平的到来,也期盼从军的战士能够凯旋而归。
但是那时的刘召回并不知道,自己这一走竟然与家乡分开了60多年。那时的他心中一片赤诚,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杀敌上面。在部队的训练中,刘召回十分刻苦,也因此取得了优异的射击成绩,并成为机枪手中的一员。参加部队的第二年,刘召回就跟随大部队远赴缅甸作战。值得一提的是,在缅甸作战期间,刘召回凭借出色的能力和过人的胆识,击败了不少敌人。据统计,经历过同古保卫战、斯瓦阻击战等战役的刘召回共杀敌400多人,也因此立下了赫赫战功。
1945年,日军投降,我国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果实,不过随后爆发的解放战争的残酷程度并不亚于抗日战争,而当年远征缅甸的部队也在得到胜利消息后悉数回国。不过刘召回却没有如愿回到家乡,因为他与自己所在的部队走散了。无奈之下,刘召回只好在缅甸境内流浪。为了谋生,他找了一份搬运工的活计。后来,他与本地的一位姑娘相爱,并步入了婚姻殿堂。婚后,两人有了属于自己的宝宝。原本一家人能过度过一段幸福的时光,但是妻子不幸病逝,打乱了这个家庭的幸福。
后来,刘召回与一名陈姓姑娘结婚,并生育了几个孩子,但是刘召回心中依旧惦记着回国的事情。于是他便省吃俭用,想要凑齐回老家四川的路费。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缅甸结过两次婚,但是刘召回依旧没有更改国籍,他知道自己永远都是一名中国人,所以并没有加入缅甸的国籍。就这样,刘召回在缅甸度过了67年的艰苦生活。为了养活家人,他每天都需要在凌晨五点起床,赶到早市、摆好摊位,开始一天的劳作。
2001年,刘召回终于联系上了家人。原来他的弟弟因病逝世,而他的愿望就是找到哥哥刘召回。于是家人便动用全部力量,终于与身在缅甸的刘召回取得了联系。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当时的刘召回并无法以中国人的身份直接回国,于是家人联系了各个有关部门,终于在2009年6月克服了所有困难,迎回了阔别家乡67年的刘召回。
踏上四川土地的那一刻,刘召回泪流满面。在阔别家乡60余年之后,刘召回终于吃上了一口家乡的回锅肉,还见到了侄女和侄儿各自的家庭。这些他在缅甸梦寐以求的画面,终于梦想成真了。临别的那天早晨,刘召回与众人道别。大家都希望刘召回能够保重身体,并开始期待下一次的见面。在赶往成都的路上,他兴奋地向弟媳和侄女介绍着过往的地名,这些关于家乡的记忆,在他脑海中回放了60多年,已经深入其骨髓了。
14天回国探亲特许转眼即逝,恋恋不舍的刘召回在临走之前,特地抓了一把四川的泥土带走。随后,他与其余6名回国探亲的远征兵一起飞到腾冲,拜访之前的战友。这让老人十分激动。这一次的回国之旅让刘召回的精神状态有了很大变化,不过不他还是在2017年1月去世了。94岁的他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这一生被未能与家人团聚的遗憾所包围。
结语
关于刘召回无法回国的原因,并没有多少人知晓。不过在背井离乡的67年中,他过得并不幸福。由此可见,家人才是自己最重要的伴侣。没有家人的地方,永远都只是一个冷冰冰的住所而已。希望大家能够推此即彼,抽出时间多陪伴自己的家人。
退伍老兵家属可享受的优待政策有:
一、优待证,退伍证一样,可享受到很多的福利待遇的;
二、生活补助,国家对于有困难的退伍军人家属会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
三、医疗,军人的家属可享受免挂号、看诊免费等优惠,需要使用优待证方可享受医疗优待;四、教育,军人的子女在入学的时候,可享受到很好的资源。
如果随军的话,每个月会有随军费,这个多少根据部队的驻地和各个单位的情况不一样,国家规定的最少也有500,再有每年会有安置正式工作的名额,但不多,要根据老公的情况而定,一般老公级别不高,没有很硬的关系就不要想了。安置了工作的,随军费就不发了。其他的没什么待遇了。如果随军了,可以自己在地方上找工作,那个随军费还是继续发的。
退役军人家属主要有下列几个优待的政策:
1、基本生活补助:军人们在部队退役之后,是能够领取到一笔适当的保证金的。对于一些比较贫困的军人和军人家属而言,还能够得到另一部分的生活补助。
2、医疗优惠:除了军人们自己,家人也是可以享受医疗专属的。
3、子女上学优待:关于军人子女们办理入学是可以享受优待的;若是转业的军人,在工作的变动的同时,国家也会帮忙分配好子女的学校,接受完整的教育的。
4、旅游景点门票优惠:只要是手持优待证的军人家属或者是退伍军人,在进景区游玩时,是不需要门票钱的,这几乎和现役军人景区免费的待遇是相同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
第二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加强拥军优属工作,为军人和家属排忧解难。
符合条件的军官和军士退出现役时,其配偶和子女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随调随迁。
随调配偶在机关或者事业单位工作,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安置地人民政府负责安排到相应的工作单位;随调配偶在其他单位工作或者无工作单位的,安置地人民政府应当提供就业指导,协助实现就业。
随迁子女需要转学、入学的,安置地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予以及时办理。对下列退役军人的随迁子女,优先保障:
(一)参战退役军人;
(二)属于烈士子女、功臣模范的退役军人;
(三)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或者特殊岗位服现役的退役军人;
(四)其他符合条件的退役军人。
《关于加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工作的意见》
(一)是把握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明确了优待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坚持现役与退役衔接、优待与贡献匹配、关爱与管理结合、当前与长远统筹的主要原则。
(二)是规范优待内容。提出了荣誉、生活、养老、医疗、住房、教育、文化交通和其他优待等8个方面的优待内容;在兼顾普惠与贡献的基础上,统筹设计优抚对象的优待项目,明确了不同对象的基本优待目录清单。
(三)在荣誉激励方面,着眼建立健全优抚对象荣誉体系,进一步强化精神褒扬和荣誉激励。为烈属、军属和退役军人等家庭悬挂光荣牌,为优抚对象家庭发春节慰问信,为入伍、退役的军人举行迎送仪式。邀请优秀优抚对象代表参加国家和地方重要庆典和纪念活动。将服现役期间荣获个人二等功以上奖励的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名录载入地方志。对个人立功、获得荣誉称号或勋章的现役军人,由当地人民政府给其家庭送喜报。优先聘请优秀优抚对象担任编外辅导员、讲解员等,发挥其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优势作用。倡导利用大型集会、赛事播报,航班、车船及机场、车站、码头的广播视频等载体和形式,宣传优抚对象中优秀典型的先进事迹,不断扩大荣誉优待的范围和影响。
(四)在生活方面,不断完善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援助等政策制度,健全抚恤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保障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优抚对象的抚恤优待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调整定期抚恤补助标准时,适当向贡献大的优抚对象倾斜。各地要及时建档立卡,对因生活发生重大变故遇到突发性、临时性特殊困难的优抚对象,在享受社会保障待遇后仍有困难的,按照规定给予必要的帮扶援助。逐步完善现役军人配偶随军就业创业政策,以及随军未就业期间基本生活补贴等制度,激励现役军人安心服役、奉献国防。
(五)在养老方面,国家兴办的光荣院、优抚医院,对鳏寡孤独的优抚对象实行集中供养,对常年患病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优抚对象以及荣获个人二等功以上奖励现役军人的父母,优先提供服务并按规定减免相关费用。对生活长期不能自理且纳入当地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老年优抚对象,各地应根据其失能程度等情况优先给予护理补贴。积极推动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行业为老年优抚对象提供优先、优惠服务。鼓励各级各类养老机构优先接收优抚对象,提供适度的优惠服务。
海明威的生平
--------------------------------------------------------------------------------
欧纳斯特·密勒·海明威生于一八九九年七月二十一日,一家六个孩子,他是第二个。他母亲让他练习拉大提琴;他父亲教他钓鱼和射击。童年似乎没有创伤。中学是一九一七届的,他是一个热情的、好竞争的标准美国男孩;学习成绩好,体育运动全面发展(游泳、足球、射击,还偷偷地到当地体育馆去学拳击),参加辩论团,学校乐队里拉大提琴,编辑学校报纸《吊架》,还给文学杂志《书板》投稿,写短篇小说(已经初具日后成熟的风格的苗头),写诗。他有时中途搭别人的车,出去旅行。有一次在禁猎区打鹭鸟,事后躲藏起来,免受法律制裁。某些批评家认为,海明威离家出游说明他童年过的是正常的生活;但在别外一些批评家看来,则象征他早年反判像树园的生活方式,反映他家庭生活中关系紧张。
他父亲与母亲的兴趣一定截然相反,所以引起他身上相克的反应和某种敌对性。姐姐玛茜琳尼·山福德大他两年,但同海明威一起长大,说他父母亲“互相笃爱”,但承认他们“常常相互感到厌烦”。他母亲格雷丝·霍尔·海明威是公理教会信徒,宗教观念强(她给四个女儿取了圣徒的名字),但也是一位有艺术修养的女人,她把家庭环境布置得如同教堂组织的文化沙龙。他父亲克拉伦斯·艾德家兹·海明威是一个杰出的医生,热心的、有训练的运动员,又是一个专业的研究自然界的人,他引起他儿子对于户外活动的爱好。夏天,他们居住在密执安北部近彼托斯基湖畔的房子里,海明威医生有时候带他儿子一起出诊,横过华隆湖到奥杰布华族印第安人居住地去;他们经常一起钓鱼和打猎。他们关系密切,虽然他父亲严于律己,甚至比海明威太太更严格,更具有清教精神。
他双亲各自对他的影响至少粗粗看去是清楚的。他对户外活动的爱好,作为运动员的训练和勇敢,从来没有减退过。他喜欢音乐(虽然讨厌学大提琴)和美术,也一如既往。他珍爱巴哈和莫扎尔特,说他从“研究和声学与对位法”之中学到写作方法;又说“我从画家身上学到的东西同从作家身上学到的东西一样”。从海明威在像树园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现有的材料看来,没有一点能说明他日后不是一个正常的成年人。然而,我们看一看这位自传性异常突出的作家的创作,就发现那些以涅克·阿丹姆斯为主人公的、关于那一段时间的故事(《印第安帐篷》、《医生与医生妻子》、《某件事情的结束》、《三天大风》、《战斗者》与《杀人者》),写的却是暴力与恐惧、混乱与失望的主题——还有孤独;他的同学指了,孤独与多才多艺是海明威当年最突出之点。
他毕业前两个月,美国参战。卡洛斯·倍克尔写道:“他面临的几条路是上大学、打仗和工作,”海明威选择工作。他左眼有毛病,不适宜去打仗。一九一七年十月,他开始进堪萨斯市的《星报》当见习记者,这家报纸是美国当时最好的报纸之一。六个月之中,他采访医院和警察局,也从《星报》优秀的编者G·G·威灵顿那里学到了出色的业务知识。海明威在《星报》头一次知道,文体象生活一样必须经过训练。《星报》有名的风格要求单上印道:“用短句”,“头一段要短。用生动活泼的语言。下面说,不要反面说。”海明威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学会把写新闻的规则化成文学的原则。
但是,战争的吸引力对海明威越来越大,他于一九一八年五月后半月开始这场探险。头两个月,他志愿在意大利当红十字会车队的司机,在前线只呆了一个星期。在这个星期最后一在的下半夜,海明威在意大利东北部皮亚维河边的福萨尔达村,为意大利士兵分发巧克力的时候,被奥地利迫击炮弹片击中。他旁边的一个士兵打死了,就在他前面的另一个士兵受了重伤。他拖着伤兵到后面去的时候,又被机关枪打中了膝部;他们到达掩护所的时候,伤兵已经死去。海明威腿上身上中了两百多片碎弹片,他在米兰的医院里住了三个月,动了十几次手术,大多数弹片都取了出来。他受伤的时候,离他十九岁生日还差两上星期。
五十年代早期,海明威说过:“对于作家来说,有战争的经验是难能可贵的。但这种经验太多了,却有危害。”摧残海明威身体的那次炸裂也渗透他脑子里去了,而且影响更长、更深远。一个直接的后果是失眠,黑夜里整夜睡不着觉。五年之后,海明威和他妻子住在巴黎,他不开灯仍然睡不着。在他的作品中,失眼的人处处出现。《太阳照样升起》中的杰克·柏尼斯,《永别了,武器》中的弗瑞德里克·亨利,涅克·阿丹姆斯,《赌徒、修女和无线电》中的弗莱才先生,《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哈利和《清洁、明亮的地方》中的老年待者,都患失眠症,害怕黑夜。
那个年老的待者说:“这毕竟只是失眠。有这病的人一定不少。”失眠是那种痛苦的并发症的症状,海明威、他的主人公和(“有这病的人一定不少”)他的同胞都受到折磨。菲利普·扬对海明威的个性作了出色的、合乎情理的心理学分析,提出一个论点,说他这次创伤民引起的情绪,非他理性所能控制。海明威晚年反复地、着了魔似地搜索这类似的经验,来驱除那种精神创伤;如果办不到,他就不断地通过创作而浊思考来再现这个事件,为的是控制它所激起的忧虑。
扬明智地指出,海明威最终关心的是艺术,而不是创伤。然而,在局部范围内,扬的个性学说可以把海明威的为人与他的作品统一起来。而且,对于海明威观察战争,对于这位艺术家,这种学说赋予特殊的意义。《永别了,武器》和一些短篇小说出色地描述了战争在社会、感情和道德方面的含义,然而,使他的战争经验“难能可贵”的不止是这番描述:它在他心灵上锻铸出他对人的命运的看法,这几乎影响他所有的作品。迫击炮的碎弹片成了残酷世界破坏力量的比喻,海明威和他的主人公成了寻求生存道路、受伤的人类的象征。他已经差不多准备好,可以把那种生活感受转化为文学作品了。
他取得红色英勇勋章之后的五年内,缓慢地却是目的地为写作生涯而努力。橡树园热情欢迎它的英雄归来,但是海明威的父母亲——尤其是他的母亲——感到厌烦,因为这个年轻的除了写作别无雄心,又极为乐意接受家庭的供养。有一度他为多伦多《每日星报》和《星报周刊》写特写。他姐姐玛茜琳尼写道,他刚过完二十一岁生日,他母亲提出最后通牒:要么找一个固定的工作,要么搬出去。海明威搬了出去,到芝加哥当了一年《合作福利》的编辑,这是一份宣传合作投资的机关报。那年冬天,他认识了他在文学界头一位重要的朋友舍伍德·安徒森,并且通过安徒森,认识了“芝加哥派”的其他成员。同时他认识并爱上了哈德莱·理查孙,她是一位漂亮的红发女郎,比他大八岁。1921年九月,海明威与哈德莱结婚,在家里的乡间别墅度蜜月,接着去多伦多,当了几个月的特写记者。
但是,他真心需要的是欧洲,是有空间的时间进行写作。海明威夫妇决心接受一个驻国外兼职记者的工作。此后两年,海明威成了《星报》驻欧洲的流动记者,人住在巴黎,兼写关于日内瓦与洛桑国际会议的报道,包括希士战争的简练的戏剧性电讯。他偶尔写一点轻松的、但观察锐利的印象记,内容是瑞士滑雪、西班牙斗牛和德国战后生活。他早期新闻工作的训练,加上天生爱好简洁,已经成了一种风格,他现在写的电报——浓缩、紧凑——使这种风格更为有力。
在此同时,他写小说,写诗,想找一个出版商发表他一篇东西,但(自一九一八年以来)一直没有找到。一九二二年迅速地发生一连串事件,加速了他的希望,接着他又感到失望。他凭舍伍德·安徒森的一封介绍信,带着他的作品去见葛屈露德·斯泰因,她在弗勒吕斯路的沙龙是依兹拉·庞德、詹姆斯·乔衰斯和福德麦多克斯·福德等侨居国外的人的艺术中心。斯泰因喜欢这个年轻人,他派头简直象大陆上的人,一双眼睛“好奇得有感情”,她鼓励他当作家,不过劝他应该完全放弃新闻记者的工作,把散文修改得更加精练一些:“这里描写很多,又写得不十分好。从头来起,写得集中一些。”庞德也喜欢这位新到的作家,同他一起散步,拳击,鼓励他继续写诗。五月份和六月份,海明威头一次公开发表作品——一篇只有两页的讽剌性寓言《神妙的姿势》和一首只有四行的诗《最后》,这首诗是补白,填补威廉·福克纳六节诗留下的空白。一家新奥尔良的杂志《两面派》把这两篇作品都发表了,他这番运气,又是靠舍伍德·安徒森帮的忙。
灾难发生在一九二二年末他参加洛桑和平会议的时候。他约定叫哈德莱带一只手提箱去迎他,哈德莱几乎把他所有的手稿都装在这只箱里(少部分邮寄)。在巴黎的里昂车站,她把手提箱放在车箱里,未加提防,过了一会儿回来,发现箱子不见了。几年以后,海明威给卡洛斯·倍克尔的信中说道:这件事使他痛苦万分,他“恨不得去做外科手术,免得去想它。”海明威没有办法,只好重起炉灶,这回获得惊人的成功。一九二三年,他几篇作品被刊物采用。哈丽特·蒙罗在《诗歌》(一九二四年一月号)上发表他站首短诗;玛格瑞特·安德生和琴·希普在《小评论》(一九二三年四月)上发表了他六个短篇(共十八个短篇,原拟于次年一月发表,总题为《在我们的时代里》;一九二三年夏天,罗伯特·麦卡门发表海明威第一部作品《三篇故事和十首诗》(三篇故事是《在密执安》、《我的老头子》和《不合时宜》)。
虽然前途好象有把握,路上却有现实的障碍。哈德莱怀孕了,两夫妇几乎没有钱。他们同意回多伦多住两年,挣够了钱再到巴黎来,到那时候他可以致力于写作。他们在一九二三年八月离开巴黎。约翰·哈德莱(“勃姆比”)·海明威生在十月,但到了一九二四年一月,海明威夫妇已经回到巴黎和蒙巴那斯,安居在戴尚圣母院的一套公寓房子里。海明威走向成功的步子又耽误了,因为他得拿出一部分时间来干活养家。他不去过蒙马特尔区的游堕生活,吃不饱肚子,这在《流动宴会》里都有记载,但他坚持写作。正如斯泰因所观察的,“他十分认真地写作,想当作家。”突破是在一九二五年——也许是靠两位有影响的支持者帮忙。司各特·菲兹杰拉德还没有认识海明威的时候,艾德蒙·威尔逊已经给他看过海明威的作品,菲兹杰拉德印象很深,并催促斯克利布纳公司的麦克斯威尔·珀金斯去约稿。珀金斯写了信,但因为误和邮递方面的错误晚到了十天,海明威已经接受了安徒森的出版者波尼和利夫赖特公司二百元的预支稿酬,出版他的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其中包括同名集子中发表的早期的速写,还接受出版公司对于他下两本书的权限。
从经济收入上说,《在我们的时候里》是失败的,下一本书,即讽刺模拟安徒森作品的《春潮》,也是失败的,但是海明威引起艾伦·泰特、保尔·罗孙匪尔德和路易斯·克罗纳伯格等美国重要评论家的注意,他们都认为海明威是美国文坛新出现的声音。然而,又是菲兹杰拉德对海明威的才能讲得最有说服力。菲兹杰拉德在《如何浪费材料——评我的同代人》一文中,攻击那些已取得稳固地位的作家——尤其是亨·路·门肯和安徒森——认为他们“强调发掘美国的‘意义’”,是“不真诚的,因为他们自己身上并没有这种需要。”菲兹杰拉德说,侨居国外的人倒是有这份好处,能够为自己形成一种“不会败坏的风格”,表现净化了的热烈感情。菲兹杰拉德以海明威和《在我们时代里》为主要的例子,说明这位作家“具有新的气质”,而且具有上述两个方面的特点。菲兹杰拉德的文章发表在五月,五个月以后,海明威证实了菲兹杰拉德的赞扬是很有道理的。
一九二六年十月斯克利布纳公司出版了《太阳照样升起》,不到三十岁的海明威成了有定评的文学家。作为一位作家第一部长篇小说,销路不错,也博得了好评。海明威晚年在《流动宴会》这部书回忆一九二一至一九二六年间的生活情景时,追忆当时的梦想,刻苦的训练和灾难。梦想是牧歌式的:对哈德莱纯洁的爱,巴黎和伏拉尔勃等美好的去处,友人的情谊。刻苦的训练——把自己写为一个挨饿的人,渴望成功心切,无情地律己,同时也为了形成自己的文学风格。灾难是随成功接踵而至的梦魔般的现实,它粉碎了梦想,破坏了训练,只剩下了欲望,放纵和失望。海明威写这本书的时候,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病痛可能加剧老年人怀旧的甜蜜和痉。然而,在某个意义讲,也说明海明威终于明白他早年在巴黎的时代,正是他作为一个人与作为一个艺术家最为融合的年代。他发表了《在我们的时代里》、《太阳照样升起》,尤其是一九二九年发表了《永别了,武器》的时候,他已经有了足够的经历,形成他对人类命运的看法和极能表现这种看法的文体风格。虽然他艺术上的发展还没有结束,但是他后来写的东西至多是技巧更为精致,更有光彩,把他已经写过的主题加以变化罢了。
他此后二、三十年的戏所以能够唱得下去——除了一系列近乎传奇的轶事之外——在某种程度上讲,是由于海明威相当灵活地使自己在群众中的形象适应时热变化的要求。他个人在群众中有魅力,正是这个原因——不管是叫“爸爸”这个慈祥的绰号,也不管是叫“冠军”这个好斗的称呼。然而,更吸引人是内心的戏剧性变化。当他的名声由细流汇成潮流的时候,他的感觉能力好象在水槽里打滚。在早期作品中,恐惧与美感密切得难解难分:他们只能通过极为含蓄的感觉传达出来。艺术家驾驭了人的形象。在后期作品中,受压抑感情的细微之处常常写得过火,几乎成了感情的嘲弄。内心戏剧性的力量正在于此。因为,海明威仿佛要想称补艺术上的失败,在生活上作出过度的反应。他在现实世界中的行动仍然反映出他关心悲剧性的经验,迫切需要对抗含有敌意的世界,肯定他的自我形象。但是,由于英雄的气概太显眼、太坚决,人物的行动写得过分明显。因此落到滑稽、令人窘迫、甚至常常令人厌烦的地步。如果说他在二十年代是在艺术上探险,那么到了三、四十年代这个艺术家本人成了冒险家。他对人生的看法没有改变,只是艺术的工夫松驰了。
在《太阳照样升起》出版、《永别了,武器》未出版之间,海明威同洽德莱离了婚,与当过《时尚》时装式样编辑的保琳·帕发费结婚,他们回到美国,定居在基维斯岛,一九二七年海明威完成并发表了第二部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一九二八年,他写《永别了,武器》初稿的时候,保琳生下他们第一个孩子(她一共生了两个儿子);他修改初稿时,得知消息:他父亲得了糖尿病,又因经济困难自杀,用的是他自己父亲内战时用过的手枪。二十年以后,海明威在插图本《永别了,武器》的序言中回忆道:“那一年有好地时光和坏的时光,”但又说他当时“生活在书里”,“比我任何时候都愉快。”三十年代早期,他经济富裕,婚姻美满,到处冒险。这些年里,他到怀俄明和蒙大拿打野鸭,打麋子,到非洲猎大动物,登上定制的“皮拉尔”号游艇到基维斯岛和别米尼岛外捕鱼。这些年头正值大萧条时期。国家因经济危机弄得情绪低落,但海明威却更象一个狂热的童子军。一九三四至一九三六年间,他给《老爷》杂志写了二十三篇生动但没有多大价值的文章,描写狩猎和捕鱼,这给大萧条期间城市中的受害者提供了一个精神避难所。他们在海明威粗狂妄的面容和强壮的身躯上看到背运时期一位英雄的面貌;他含蓄的散文、精练的对话表现了典型的“重压下的优美风度”。他这些年来发表的两部非小说的作品加强了这个形象。一部是《午后之死》(1932),称颂斗牛的仪式,一部是《非洲的青山》(1935),描写一次狩猎旅行,预演人与野兽的悲剧,但几乎声嘶力竭地歌颂人类勇气的尊严。
三十年代早期,海明威小说相对地说写得比较少。二十年代,海明威发表了两部小说,三十五个短篇,一部谐模作品,一些诗,外加相当数量的通讯报道。他三十年代前半期产生的主要作品是《胜者无所得》(1933),一个短篇小说集,收入十四个短篇小说。一九三六年,他发表了他最好的短篇小说之一《乞力马扎罗的雪》,主人公是一个作家,因写不出“他该写”的作品而奚落自己。
从一九三七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艺术家海明威还是当他的冒险家,只是改变了装束。从《有的和没有的》(1937)中亨·利·摩根的话——“一个人不行……他好的干不出事”——开始,海明威和他的主人公牺牲了他们的私事,转向世界危机所引起的集体的责任。至少从表面上看来,大萧条与西班牙内战粉碎了海明威的信念:他长期以来认为作家的主要任务是“直接地真诚地写人”,“谁要是把政治当作出路,谁就在骗人。”左翼批评家一向嘲笑他们心目中的海明威耽乐的孤立主义,现在欢迎他的转变。其实,海明威在他的小说创作里并没有向左转,他的人物走的是老路——冒险,孤独,结果是死胡同。他们重新进入世界,因为民主可能比法西斯好些,但他们虽然同人民混在一起,但不是人民的一员。海明威也是如此。不管他参加什么战争,统统成了他的战争,他打仗一如既往,有他自己的条件,自己的理由。
一九三七初海明威去到西班牙。官方名义是北极美报业联盟记者,他却不是不篇不倚的旁观者。他借债为忠于共和政府的部队买救护军,在美国第二届全国作家会议上发言攻击法西斯主义,协助拍摄亲共和政府的影片《西班牙大地》(1938),发表了他唯一的一出长戏《第五纵队》,描写这场冲突。一九三九年他在哈瓦那郊区“了望农场”购买了一份地产,就在地产山顶的房子里,创作关于法西斯主义、民主和个人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
小说出版几天后,保琳·帕发弗以“遗弃”为理由同他离婚。一个星期之内,海明威娶第三个妻子玛瑟·盖尔荷恩,她是圣路易市人,小说家、记者,他们共同生活了五年,婚后头两年,他们去中国当战地记者,海明威为现已停刊的纽约报纸《下午报》撰写报道。海明威在这些报道中认为:日本、英国与美国之间不大会爆发战争,但不是不可能发生。他有预见,指出如果日本进攻美国在太平洋或东南亚的基地,那么战争不可避免。
从一九四二年到一九四四年他被《柯里厄》杂志作为没有军籍记者派往巴顿将写的第三军为止这段时间内,海明威驾驭“皮拉尔号”——由政府出钱配上通讯与爆破设施——巡逻海上,成了一艘伪装的反潜艇的兵舰。虽然“皮拉尔号”没有遇上潜水艇(如果遇上,海明威准备命令自己在指挥塔上扔手榴弹和燃烧弹),海明威的报告可能帮助了海军侦察到一些潜水艇的方位并把它们炸沉,海明威因这些功绩得到表彰。一九四四年海明威在英国同皇家空军协作,几次坐飞机参加战斗,没有受伤,但在伦敦一次灯火管制时汽车失事,他头部与膝部受伤。几家报纸登出他的讣告,但不久,在联军登陆那一天,在诺曼底的福克斯·格林海滩上海明威观看了几分钟战斗才回到船上。
他虽然名义上属于巴顿将军的军队,却同第一军第四步兵师一起行动,参加解放巴黎的战斗和凸地战役。他描述自己大胆勇敢未免夸大或者歪曲,但他的行动确是更象战士,不大象记者。他在巴黎效外一个哨所负责巡逻与查问很有成效,为莱克勒克将军部队的前进收集情报。德军反攻期间,他在休特曼森林地带冒着很大的生命危险用短武器参加激烈的战斗。军人对他的印象比新闻界同业对他的印象更好。他的同行生气也许是因为他态度傲慢,也许是因为他过份渲染他个人如何率领一支游击队组成的小部队解放旅游者俱乐部,解放里兹饭店。一群记者控告海明威违反日内瓦会议关于战地记者不得参与战斗的规定。海明威出庭,经过短短的审问免于判罪,后来还得了铜质星章。战争结束时,海明威四十六岁,他给自己画的饱经战患而又不屈不挠的老兵形象已经不是铅笔勾勒的素描,而是油彩阴沉的全身像了。还有什么呢?海明威通过言论与行动说明自己在生活与艺术方面都要来一个新的开端。他在战争的年代里,只发表了为《下午报》写的关于中日战争的报道,还有为《柯里厄》撰写的、从欧洲战区拍回的电讯。现在他笼统声称正在写一部作品,一部关于“陆地、海洋和天空”的长篇小说。海明威仿佛要加强他的新生感觉似的,在一九四五年末同玛瑟·盖尔荷恩离婚,并于一九四六年三月回到了“了望农场”,随同他回去的是他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妻子玛丽·威尔什,又是一位记者,明尼苏达州人。
一九四O年以后海明威一次发表了长篇小说《过河入林》(1950),并不是读者所期望的重头作品。一年前他险些死于丹毒。实际起因是尘土进了眼睛,揉后眼睛发炎,可是海明威夸大这件小事,说他在威尼斯附近打野鸭子时子弹的一点软塞进了眼睛。他住院时决定写这部规模较小的作品。客观情况改变不了批评界的意见,这部作品受到难听的攻击。较温和的批评家说它“情绪厌倦”,相信海明威尚有潜力;绝大多数批评家粗暴地攻击它是顾影自怜的自我仿作。在理查德·康特威尔上校身上,海明威自传性质的形象很突出,唠叨他无法规避的主题——死亡、孤独、爱情和勇敢——这是他四十年代经验的具体化。此后,他不断深入到过去经验里去,仿佛怀旧能补偿艺术上的无能。他从艺术家权充探险家又一次变为追求艺术的冒险家,这个循环过程也就接近结束了。
他先是回到三十年代,打猎和捕鱼的冒险的年代。一九五三年,他与玛丽去非洲作狩猎旅行。他已是满身伤痕,这一次又遇到飞机连续出事,险些丧命。第一次失事,玛丽断了两根胁骨,海明威肝部与腰部震裂,下脊椎骨受到重伤;第二天,飞机再次失事,海明威一生受了十几次脑震荡,这是最严重的一次(机舱着火,门被夹住,海明威用头把门撞开),外加内伤。虽然他开始倒运,不过还算幸运,在内罗毕医院养伤时居然能读到关于自己的讣告。他写了一篇长篇报告,描述他在非洲的经历,但发表在《展望》杂志上的只是连续性的两段二流水平的新闻报道。
捕鱼的收获在些。十五年前他在《老爷》杂志上发表过一篇关于一个古巴渔夫的通讯,现在根据这个素材写了《老人与海》(1952),补回他在文学上的损失。同时,他得到普立彻奖金,一九五四年他得诺贝尔文学奖金,可能也是《老人与海》帮的忙。这时,他更加使劲地排除通往过去的顽固的障碍物,走向二十年代,那时候他堂到过描写斗牛士安东尼·奥多涅斯与路易斯·多明奎之间的竞争写进另一部《午后之死》里去。成果又是两段连续性的报道,叫做《危险的夏天》,发表在《生活》杂志上(原稿其余部分从未发表过),也写得苍白无力,读来乏味。
再就是巴黎了,二十年代早期他学艺的巴黎。海明威还没有从西班牙回来的时候,就在当年写下的一大箱札记中搜索,他用回力球的术语对他妻子说,他打算“反拍写传记,回忆的传记。”海明威夫妇回到古巴后,对菲德尔·卡德特罗获得胜利后的形势把握不住,就离开“了望农场”,迁居到爱达荷州克特钦的大型别墅,海明威在那里加工修改札记。他去世后,玛丽·海明威在他房间里的一只蓝箱子里发现这份打字稿。她在《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里说:“他一定认为这本书已经完稿,只待编辑加工。”一九六四年,此书出版,题为《流动宴会》。
一九六O年,海明威想写作的热情一定使他极为痛苦。他在生理上大为衰弱,高大的身躯萎缩下来了,面容憔悴,忍着痛苦。他住在梅约疗养院时,诊断结果不妙:高血压,可能还有糖悄病(此病曾经折磨过他父亲),而且铁质代谢紊乱,这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危及主要器官。心理上,他更糟糕,几乎说不清楚话,焦虑,抑忧症很严重——赛摩·贝茨基与莱斯里·菲德勒一九六O年十一月拜访过他,想请他到蒙大拿大学去做演讲,事后写道他象个“没有主意的小学生”。一九六一年春天,他进行了二十五次电疗来减轻抑忧症。他在梅约疗养院住了一个月,刚刚回到克特欠不久,在一九六一年六月二日早晨,他把一支银子镶嵌的猎枪的枪口放在嘴角,两个板机一齐扣动。
在《海流中的岛屿》里,海明威的受了伤、可能要死去的主人公说:“别操心、老兄……你一辈子走的就是这条路。”当然,海明威在生活和艺术方面的探险满是死亡的诱惑。但应当记住,海明威对于生活也同样执着。他在《流动宴会》结束部分写到巴黎时打过一个比方,这个比方既适用于他自己,也适用于他书中人物的生活:“巴黎总是值得一去,你带去什么东西,总会有报偿。”
世间的牵绊总是令人发出无尽感慨,想象一下这样一幅画面吧,顶着街道上火辣辣的烈日,有一位步履蹒跚还背着笨重行囊的老人,面露难色地四处张望。
他就是王玉明,一位七旬退伍老兵。他寻找的正是自己走丢的妻子,他已经苦苦寻找妻子700多天了,短短两年的时间内,他徒步走了6000多公里的路。
他曾经说过,"只要我不死,我就会继续寻找。"王玉明身子本就瘦弱,但他寻找妻子时,好像永远不会感到累,他从不放弃寻找妻子的每一个机会。他每天张贴海报,有时向电台求助,只要是能想到的办法,他就会用,但他现在仍没有找到他心爱的妻子。
与妻子在部队中相识,两人情投意合,喜结连理
王玉明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1965年3月,当他17岁时,他的母亲也去世了。随后,17岁的王玉明参军,加入了总后勤部汽车部队。
在军队服役的那段日子里,他结识了他的妻子阎宝霞。经过阎宝霞的姐姐(也是一名军人)的介绍,两人一见钟情,随后开始了一段令人艳羡的爱情。
王玉明回忆说:"那时我把军服穿破了,她偷偷地拿她姐姐存下来的几十双手套,拆了给我打了一件厚毛衣。当我穿上它的时候,我觉得这件毛衣特别的暖和,那时,我就知道她会是我未来的妻子。"确实如此,1969年,王玉明与阎宝霞结婚。
1970年8月,军队突然通知王玉明,他要上前线作战了。王玉明当时和他的妻子结婚才三个多月。新婚燕尔,就得分离,两人只能靠书信联系。
他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亲爱的宝霞,这些天你思念我了吗我很思念你,但是为了组织上的工作,我们还不能团聚。虽然我们之间相距的十分遥远,但我们的心却紧紧相连。"
婚后生活虽屡经风雨,聚少离多,但仍十分幸福
1973年,王玉明从前线退役回老家。同年,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但不幸的是,阎宝霞当时却被诊断患有精神分裂症,此时的王玉明也没有好的办法,只能先把妻子送回河北保定的娘家,独自一人在甘肃拼命工作挣钱。
从那以后,这对夫妇就开始了长期分居,一年只能见一面。对于他的妻子,王玉明说,他一直都认为亏欠了妻子太多。王玉明当时忙于工作,妻子来看望过他很多次,但他却很少主动去见妻子。
1976年7月23日,王玉明完成工作后回到河北。结果,正赶上唐山大地震。地动山摇之际,已经从房子里逃出来的阎宝霞,又回过头来,把仍在熟睡中的丈夫叫醒。夫妻俩刚一下床,房梁就塌了下来,刚好重重地砸到王玉明刚刚睡觉的床上。
1982年,王玉明在工作中不小心受了伤,阎宝霞为了更好地承担家庭日常开销开始卖冰棒。在艰难的岁月里,两人并没有互相抱怨对方。相反,他们相互扶持,相互勉励。
她说,"我不怕吃苦,我跟你在一起,我就不怕任何困难,只要我们两个人在一起就行了。"王玉明嘴上虽然什么也没说,但是打心眼里心疼妻子。
为此,王玉明一直不愿意花掉,妻子卖冰棒赚来的两块钱,小心珍藏至今。他说:"我想给我的孩子们留个纪念,这是他们的母亲卖冰棒赚来的……"
妻子身患阿尔茨海默症,不幸走失,王玉明踏上漫漫寻妻路
当她生下二儿子的时候,阎宝霞出现了精神错乱说胡话的状态,王宇明一直认为,妻子就是由于生活条件差,过于劳累才会导致这样。有时,阎宝霞从卫生间到家里,虽然距离很短,可她来回走了很久都找不到路。
而且,她在此之前也走丢过一次。王玉明也觉得自己的妻子很可能又会走丢了,然而,他没想到,这次老伴走丢,他就再也找不到她了。
2008年,他们搬进了新房子,孩子们也都长大成人了。但阎宝霞却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综合征,记忆力一天比一天差。王玉明老人十分为妻子担忧,甚至省吃俭用地为阎宝霞买了很多保险,仅仅是因为他害怕自己走在妻子的前面。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患有老年痴呆的老伴,在家里走丢了。当时两个孩子都没在家,只有王玉明一个人在家。
"我当时在洗漱间洗脚,她没有看到我,就要找我。我当时就应该说一句话,叫一声也好呀……"如今老人回想起来,内心十分痛苦和自责。
老夫妇年轻的时候,一直都是长期的分居,直到退休才最终生活到一起,本来想这下终于可以永远在一起了,没成想只是因为一个小小的疏忽,妻子就走失了,再也没有回来,不管王玉明怎么找都找不到,他自责地说说:"在我的这一辈子里,我就陪了她25天。"
警察进行了全面搜查,但仍然没有找到他妻子的任何踪迹。王玉明决定一个人徒步去找他的妻子。他同时还在外面发布寻人启事,寻觅妻子的身影。
尽管已经张贴了一万多张寻人启事,他仍然没有见到妻子的踪影。王玉明每次出门,都会带几百张海报、几十瓶胶水、1条薄褥子和一些馒头,一路打听,从白天一直到黑夜。
脏了,用路边的积水洗脸;饿了,咬几口干馒头;睡觉时,把塑料布铺到地上,摊开被褥就可以睡觉了。他不敢睡在旅馆里,只因为睡在路上才可以看到,有没有流浪者,是不是他可怜的妻子……
"如果有人找到你,我就算是把房子卖了,我也会感谢他的。没有你我该怎么办呀没有你我该怎么办呀"王宇明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在经历了战争、地震和匮乏的物质生活之后,王玉明觉得自己这一生亏欠了妻子太多。
小结
"如果我找不到人,那我就死在路上。"老人说。这些年来,他已经穿坏了6双鞋,其中有一些路他已经走了10多次。他说:"我一定会带她回家!当我吃东西的时候,我就会想她在吃什么。我晚上睡在外面,我有一条被子;她呢,谁给她盖被子遮;她睡在哪里呢"
不知不觉,妻子已经失踪18个月了,王玉明也已经徒步寻找了18个月。在这18个月的时间里,他已经用脚步丈量了6000多公里。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人。两个人一起走过了48年,春夏秋冬,酸甜苦辣,这48年的记忆,对于王玉明来说,此生都不会抹去。
她是深具民族情怀的美籍华人,已80高龄的她还在为海外建立第一个抗日战争纪念馆而辛劳奔波。她就是现任美国“泛亚公司”董事长,北加州和平统一促进会名誉会长、美国著名的华人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名副其实的女中豪杰、被美国媒体称为“钢铁的木兰花”的方李邦琴女士。
她也是美国著名的英文传媒大亨、方氏报业帝国掌门人。在她的公司旗下除了房地产、印刷业、贸易公司外,还主办了多个英文媒体:《亚洲人周刊>(《AsianWeek》)、《独立报》报系《Independent》等。
方李邦琴祖籍湖北汉川,1935年4月4日生于河南郑州,1949年随家人从祖国大陆到台湾,没想到,此去遥遥,与家乡一隔半世纪。 她毕业 于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1960年,她在台湾认识了留美新闻学硕士方大川,两人结婚后从台湾移民美国。 初到异邦,她的日子过得很艰难。她育有三子,为了抚养他们长大,为了维持生计,她与丈夫一起辛劳打拼,吃了不少苦。特别是有段时间,丈夫卧病三年,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都压在她的肩上。为着家用,她最多时甚至要打三份工。她独自一人,孑然无援,又要忙孩子们的吃喝,又要去医院给丈夫送饭,虽然心里很苦,却忙得连坐下来哭一场的时间都没有。只有到夜里安顿好孩子们睡觉,抽空给自己下碗面条填肚子时,眼泪才会情不自禁地掉在碗里,和面汤一起咽下。即使如此,流泪的时间也不能太久,因为放下筷子,她还得赶到一个印刷厂打夜班……
尽管如此,方李邦琴依然咬紧牙关,从来没有倒下。她对自己说:你可以弯着腰走,也可以趴着身子爬,但是绝对不能倒下;如果你一旦倒下,那就一辈子休想再站起来。她总是用这样的座右铭鼓励自己:“昨天已经过去,今天活着是准备明天怎么过。”她相信总有一天她会用抬头昂胸的骄傲步姿走路。 几年后,她的人生开始复苏,她的丈夫病愈, 靠坚强的毅力和斗志,他们办起了个小印刷厂。她既当老板,又当工人,什么重活都干,从看账单开始学习英语,甚至自己把几百公斤重的滚筒纸推上印刷机…… 方李邦琴和她的夫婿方大川,一直梦想有一份自己的报纸。他们认为,中文报纸能够聚拢华人、传播乡情,增强海外华人的民族感,自豪感。
1979年8月,时机成熟了,他们决定扩大服务的对象,除华人之外,把韩国、越南、日本等所有在美的亚裔都包括进去,一份《亚洲人周刊》(《AsianWeek》)就这样在旧金山诞生了。并且很快成为所有主流亚裔声音的政要们,希望参考的资料。
“在美国做报纸等于在老虎口中抢块肉吃,”这一抉择使她变成一只勇猛的雄鹰,她因此被美国媒体称为“钢铁木兰花”。
方氏在美国报界不断壮大:1987年,买下报纸《独立报》(《Indenpentent》);一年以后,旧金山另一份英文报纸《进步报》因营运不济而倒闭,方氏救起衰落的《独立报》;1994年,方家收购《芝加哥论坛报》旗下的7家报纸,1998年将这些报纸整合为“独立报系”,成为全美发行量最大的非日报报系。
2000年3月17日,方李邦琴的盛名达到了顶峰。那一天,已有135年历史的美国《旧金山观察家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出一个特大字号的通栏:“SOLD(被出售)!”而收购它的是美籍华人家族———以方李邦琴为董事长的方氏企业泛亚集团!这一天,她震动美国新闻界和主流社会。其时,距离她的丈夫去世已经8年。
方李邦琴这一壮举,令美国华人扬眉吐气,非常“解恨”。原来,一百多年前,《旧金山观察家报》的拥有者赫氏家族是当年排华的倡导者,把中国的移民潮称为“黄祸”。 “其实心里早就有一种冲动,有一天把它拿下来”。方李邦琴直言。在收购《旧金山观察家报》时,是抱着志在必得的信心参加那场竞标角逐的。
为了表彰方李邦琴提高华人在美国地位的贡献,2000年9月8日,旧金山市市长布朗向她颁发了“杰出华人奖”,并且宣布这一天为“方李邦琴日”。 如今,方李邦琴女士,不但在商界十分活跃,更在推动祖国的统一大业中,在为华人争利益争地位中,不遗余力地奔走着。 2000年1月,方李女士在旧金山发起成立了“北加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当年8月,她又出席了在欧洲召开的“全球华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会”,并在会上发言说:“我要为中国和平统一摇旗呐喊,两岸只有和平统一了,中华民族才能真正振兴,21世纪是华人世纪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 2010年中美政府签订“十万强计划” (StrongInitiative)双边协议,预计招揽10万名美国学生到中国留学,方李邦琴女士是唯一一名参与该计划的华人企业家。 2008年5月,方李邦琴女士捐赠1600万元,用于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大楼的建设,学校决定命名该大楼为“方李邦琴楼”。 对于抗战,方李邦琴有着切肤的痛苦记忆。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中华民族投入全面抗战,从那时开始,年仅2岁的方李邦琴就一直待在西安,直到抗战胜利。 她记得,抗战时期最响亮口号之一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她记得,5岁那年,3个哥哥决意中断高中或大学学业,跑到西安城隍庙前广场志愿从军;她还记得,当时母亲拉着哥哥们,试图劝阻:“不要去、不要去……”
后来,大哥殉难,另外两个哥哥,一位加入中国空军,荣获“飞虎队”奖章……“我自己亲历了抗日战争,还记得这场战争有多么的残酷。”她悲痛地说。
日军侵华期间,有3千万中国人被日本侵略者杀害。但令人惊讶的是,迄今为止,除中国内地外,包括中国台湾和香港在内,世界上没有一座抗日战争纪念馆。“犹太人在二战中被德国法西斯杀害了60万,他们在世界各地建立了167个纪念馆。而中国人被日本鬼子杀害了3千万,至今没有一个海外纪念馆,我感到心痛,”方李邦琴告诉记者。
2014年7月7日,即全国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日,方李邦琴宣布捐出自己在美国旧金山市中心唐人街一座将近1000平方米建筑,作为抗日战争纪念馆,拟定2015年9月开放,迎接抗战胜利70周年。
这座抗日战争纪念馆,将是中国内陆以外世界上第一个抗日战争纪念馆。它坐落在旧金山唐人街的黄金地段。这是一栋三层建筑,总面积约有1000平方米,市场售价高于100万美元,为方李邦琴所有。方李邦琴说,自己将这栋建筑捐献出来,供首个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永久无偿使用。
在这座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内容将包括中国人民抗战、海外侨胞支援国内抗战以及美国等反法西斯盟国对中国的支援等三部分。方李邦琴将抗战分为4个不同的时期:1931年至1937年是第一个时期,为抗战前期;1937年至1940年是第二个时期,为中国艰苦抗战时期,即独立抗战时期;而1941年至1944年是第三个时期,此时中国开始有了美国等盟友的援助,为共同抗战时期;剩下的部分就是最后一个时期,标志着抗战最终胜利。
纪念馆还将展示一些、模型,甚至战争期间来往的信件等珍贵史料。方李邦琴设想,将一些著名的战役做成模型,如四行仓库保卫战、台儿庄之战,重点展示战争的悲壮和中国人不屈不挠的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这座海外抗战纪念馆还将设立一个声音保存室,让一些参加过抗战、并且还在世的人来口述历史,将他们的记忆保存下来,以此来记录民间每个家庭的抗战故事。
2014年12月初至中旬,方李邦琴回国停留了10多天。此次回国除了接受中国外交学院授予她“名誉教授”荣誉外,主要时间都花在搜集抗战纪念馆展览的历史资料。为了搜集史料,方李邦琴去了上海和长沙。在听说重庆有一家私人建的抗战纪念馆后,她又赶往重庆取经。
为建海外抗战纪念馆,方李邦琴近两年多次回国。她参观过卢沟桥抗战纪念馆、武汉的中山舰、山东的台儿庄纪念馆无论中国各处,只要对她建立海外抗战纪念馆有帮助,她都会前往参观取经。
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将坐落在著名的旧金山中国城,这里有许多世界各地的游人。“如果游客能到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那怕参观几分钟,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力,”方李邦琴自信地说。
“抗日战争快结束70周年了,但日本仍有人想否定侵略历史,建立海外抗战纪念馆,其旨宗就是以史为鉴,警钟长鸣。”方李邦琴女士如是说。
抗战老兵为纪念馆题词。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在一定的年龄的时候就会结婚,而在结婚的时候,我们都会选择一个自己所爱和爱自己的人,毕竟结婚是人这一辈子最大的事情,如果两个人在一起相处的舒适愉快,那么这个家庭也会变得越来越幸福,自己的父母也不用担心自己过的是否好,而我们在办婚礼的时候也是比较注重的,因为我们这一辈子只办一次婚礼,所以我们大家都是非常重视的,所以有时候不管花多少钱,只要办的和我们心思,我们自己开心,比什么都重要,毕竟生活中也是需要这些仪式感的,一辈子或许直接这么一次婚,所以仪式感也是非常重要的。
而在我们许多人眼中,能嫁给军人是多么大的福气啊!毕竟在我们的眼中,军人是神圣端庄的,在我们的心中就是一位英雄,所以能够嫁给军人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而且能够嫁给军人有时候那种在婚礼上面的仪式刚也是与普通婚礼不一样的,近期就看到了一则相关报道,退伍的老兵踢正步为军嫂盖头纱,事情一出也是引来了不少网友的关注,不少网友表示自己也想当军嫂,还有的表示,这个姑娘也太幸福了吧。
据了解到,事情是发生在河南周口,当时有一名退伍的老兵正在举行婚礼,而给自己当伴郎的,也是自己所带过的兵,而这些伴郎为了感谢这位班长,在婚礼上用踢正步的形式为新娘盖上头纱,而通过视频我们可以看出现场也是非常的神圣庄严,而据了解到这些军人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预谋上了,就想给自己的班长和嫂子一个不一样的仪式感,可以看出,这种战友无情也是非常可贵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候一些仪式感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只要我们过的幸福就可以了。
《摸鱼儿·雁丘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这世间情字最难懂,最难以捉摸的也是爱情,不管男女,在感情上面都有痴情的一面。
经历过磨难的爱情更为难得,在抗日战争当中,除了抗日老兵英勇杀敌的事迹之外,也是出现了许多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不过在战争当中,跨国恋极为少见,作为一位老兵,为何对日本女人如此执着呢?
周富康,浙江萧山坎山塘上人,1922年出生,祖上是清朝官员,乾隆还御赐里一座司马第老宅,但清朝灭亡之后,家道也是逐渐衰败,周富康出生之后虽然衣食无忧,但也不算是含着金钥匙长大。
他跟着父亲从事经商,走南闯北,他给许多人做过生意,也见过日本的诸多暴行,但他太年轻,家里又是他一个独子,他们都不让他加入军队,直到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周富康辗转进入河南。
日军为了打通平汉铁路南端,集结了7个步兵师,骑兵1个旅、战车3个团的兵力,向着豫南发起进攻,中国军队从1月30日开始作战,到3月1日战争结束,中国军队在象河关附近沉重打击了进犯的日军,共毙伤日军9000余人。
豫南会战的胜利刺激到了周富康,他义无反顾加入了中国军队,他参加过福州保卫战,因为军功官至连级教官、中尉军衔,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的时候,他跟随军队前往“湾湾”接受日本投奔。
在我国的宝岛上,周富康遇见一段美妙又难忘的爱情,受降的人除了日本兵之外,还有一些日本人,其中就有一个日本女老师,她叫边见须惠子,她是小学老师,主要教小孩子们钢琴。
在投降之后,边见须惠子并没有立刻被送回日本,而是留了下来,周富康某一天在外巡逻,听到了十分优美琴声,他走到一间教室一看,发现边见须惠子正在弹琴,不仅琴声优美,人也长得非常好看。
周富康看得她有些出神了,边见须惠子注意到有人在看她,转头一看,是个军官,她立刻起身个周富康行礼,她有些害怕,但两人很快攀谈了起来,之后几天周富康都会带一些小吃去见她,渐渐的两人就相恋了。
两人定下约定,等一切结束之后,就回到浙江结婚,然而还没等这个时候来临,战争开始了,周富康在战争结束之后,接受了劳动改造,1970年得到特赦,但几十年过去了,周富康根本不知道边见须惠子怎样了,他找不到她。
虽然周边的人都劝他另娶,但是周富康心中有人了,他心里想着或者边见须惠子也在等他,就这样他等到了95岁,眼看剩下的日子越来越少,周富康越来越想见她一面,许多人都被这位抗日老兵的事迹所感触。
就连日本也是自发寻找边见须惠子,但由于时间太久远,一直都没有消息,周富康因为腿脚不便被接到敬老院生活,这也算是让他的晚年生活安稳一点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