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泾川祖籍首富是哪里人

平凉泾川祖籍首富是哪里人,第1张

抱歉,我无法确定平凉泾川祖籍首富是哪里人,但根据公开资料,平凉泾川籍富豪有吴权林,以下是有关吴权林的一些信息:

吴权林,担任甘肃万佳恒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甘肃恒基万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甘肃汇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法定代表人,担任甘肃汇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甘肃万佳恒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股东,在平凉市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部分相关信息可能更新不及时,具体请咨询其本人或相关人员。

泾川县以前是18个乡镇一个开发区,他们分别市城关、高平、飞云、窑店、黄家埔、太平、黑河、粱河、汭丰、王村、党原、合道、玉都、丰台、红河、荔堡、泾明、罗汉洞和温泉开发区。国营张老寺农场似乎一直没有列入乡镇统计,属于农垦单列。

后来撤乡合并把梁河、黄家铺并入高平。黑河并入太平。合道并入党原。现在剩下14个乡镇和一个温泉开发区。他们分别是 6个镇:城关镇、玉都镇、高平镇、荔堡镇、王村镇、窑店镇

8个乡:汭丰乡、罗汉洞乡、泾明乡、红河乡、飞云乡、太平乡、丰台乡、党原乡。

泾川县隶属于甘肃省平凉市,位于甘肃省在东经107°15′~107°45′,北纬35°11′~35°31′,黄土高原中部秦陇交界处。东与宁县及陕西省长武县交界,西接崇信县、崆峒区,南邻灵台县,北靠镇原县。东西长57公里,南北宽36公里,总面积14093平方公里(2012年)。人口2832万人(2013年),2013年,泾川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553亿元

泾川县全国优质苹果最佳适生区,居丝绸古道要冲,为华夏文明腹地,自古以来是西出长安通往西域的第一重镇,著名景点有回山王母宫、瑶池、王母宫石窟等著名景点。

2019年4月28日,甘肃省 批准泾川县正式退出贫困县。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泾川县 外文名称 :Jingchuan County 行政区类别 :县 所属地区 :中国 甘肃省 平凉市 下辖地区 :1个街道、8个镇、7个乡 驻地 :城区街道 电话区号 :0933 邮政区码 :744300 地理位置 :甘肃省东部 面积 :14093平方公里(2012年) 人口 :人口2832万人(2013年) 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性气候 著名景点 :西王母浴苑 机场 :庆阳机场 火车站 :泾川站 车牌代码 :甘L 特产 :罐罐蒸馍,荞面,千层馒头 历史沿革,行政区划,区划沿革,区划详情,人口民族,人口,民族,地理环境,地形,气候,自然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交通运输,公路,铁路,航空,社会事业,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旅游景点,地方特产, 历史沿革 约公元前11世纪的商代末年,泾川境内有当地历史上最早的两个国家——阮国和共国,两国都是商的诸侯国。阮国疆域在今城关、罗汉洞、泾明、红河之间,共国疆域在今城关水泉寺一带。后来均被周文王所灭。 约公元前768年的西周末年,义渠戎逐渐强大,在今庆阳西南宁县建立西戎古国——义渠国,泾川境属之。 周赧(nǎn)王四十三年(公元前272年),秦昭襄王灭义渠戎,置北地郡,辖今平凉东5县、庆阳和宁夏的固原地区。泾川境属之。 西汉时期,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置十三刺史部。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分北地郡而设安定郡,安定郡属凉州刺史部管辖。安定郡治高平(今宁夏固原),管辖今甘、宁、陕交汇的关陇广大地区。下辖21县:高平、复累、安俾(bǐ)、抚夷、朝那、泾阳、临泾、卤、乌氏、阴密、安定、参、三水、阴盘、安武、祖厉、爰(yuán)得、眴(xuàn)卷、彭阳、鹑阴、月氏(zhī)道。其中临泾县(今泾川城关水泉寺)、安定县(今泾川北塬至庆阳镇原)、爰得县(今泾川南部)、阴盘县(今泾川南塬与长武、灵台接壤处)辖境在今泾川一带。 东汉时期,汉顺帝永建四年(公元129年),羌族势力衰败,安定郡迁回。连年战乱导致人口数量大幅减少,安定郡由东汉初的20县合并为8县,即临泾、朝那(zhū nuó)、乌氏(zhī)、高平、三水、彭阳、阴盘、鹑觚(chún gū),这次调整保留了原来安定郡的大县而挤掉了小县。郡治高平被毁严重,遂将安定郡治所设在临泾(临泾水之意)县,而且原来西边较远的县也未返回旧治所,都设定在新郡治所周围。其中临泾县在今城关水泉寺一带,朝那县在泾川西北,乌氏县在泾川东,高平县在泾川南。8个县的辖境占有今泾川、灵台、镇原三县之地及陕西部分地区。 三国时期,安定郡辖境属魏国。曹操平定关中陇右之后,安定郡随凉州刺史部被并入雍州。 西晋时期,安定郡下辖安定、临泾、乌氏、都卢、鹑觚、阴密、西川7县,其中安定县、临泾县、乌氏县三县的全部地区或部分地区在今泾川境内。 十六国时期,晋愍(mǐn)帝建兴五年(公元317年),安定郡归前赵(汉);公元328年,安定郡归后赵;公元351年,安定郡入前秦。公元360年,置安定为雍州治所。公元370年,复置雍州于安定(指安定郡的治所临泾,今泾川城关水泉寺);公元384年,安定郡入后秦。 北朝时期北魏太武帝神麚三年(公元430年),设泾州,领6郡17县。安定郡领安定(今泾川南部)、临泾(今泾川北部)、朝那(今镇原西南,包括泾川党原)、乌氏(今泾川东北)、石堂(疑为今灵台百里)5县;陇东郡领泾阳、祖居、抚夷3县;新平郡领白土(今陕西彬县)、爰得(今泾川、长武交界)、三水(今陕西旬邑)、高平(今泾川、长武交界)4县;赵平郡领鹑觚(今灵台邵寨)、东盘(今长武东南)2县;平凉郡领鹑阴、阴密(今灵台)2县;平原郡领阴盘(今崆峒)。当时,泾州、安定郡、安定县三级治所均在泾州古城内。 西魏大统元年(公元535年)废临泾县,分临泾县与朝那县的一部分置安武县。并在泾州治总府,治所安定(原临泾城,今泾川城关水泉寺),先后曾辖泾州,邠(bin)州、盐州、灵州、显州、云州。 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撤州而复置郡,安定郡统7县:安定、鹑觚、阴盘、朝那、湫古。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改湫古县置临泾县,治所在今庆阳市镇原县境内。 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安定郡改名泾州;太宗贞观时,全国设10道,泾州属关内道。泾州领5县:安定、鹑觚、临泾、良原(今灵台梁原)、阴盘;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全国改10道为14道,改州为郡,泾州为安定郡;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因“安史之乱”,避安禄山之讳,改安定郡为保定郡,安定县改为保定县;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为泾州,领保定、灵台、良原、临泾、潘原(今崆峒四十里铺)5县;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春,设泾原节度使,管理泾州、原州,治所在泾州;光化二年(公元899年),陇山以东属岐王李茂贞的彰义军节度使管辖,治所在泾州。 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庄宗同光二年(公元924年),李茂贞向后唐朝贡称臣,泾州并入后唐。 北宋时期,宋初泾州为彰义军节度,太宗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改彰化军;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全国设15路,泾州属秦凤路,领保定、灵台、良原3县;真宗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升保定县长武镇(今泾川泾明长武城)为县,一年后改降为长武寨;徽宗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复设长武县。泾州领保定、灵台、良原、长武4县。时泾川分属保定、长武2县;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分陕西沿边为秦凤、泾原、鄜(fū)延、庆环四路,泾州属泾原路。范仲淹、韩琦开府泾州。 金时,泾州属庆原路。金世宗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改保定县为泾川县,意为泾水之川。元光二年(公元1223年),迁州治于长武(今泾川泾明长武城),不久又迁回泾川。泾州领泾川、长武、良原、灵台4县。 元时,泾州初属都元帅府,曾在泾州立总司,辖邠州,后属巩昌总帅府;忽必烈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灵台并入泾川;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长武县并入泾川,复灵台县,将良原县并入灵台;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泾川改属陕西行中书省平凉府;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泾州改为直隶州,领泾川、灵台2县。 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泾州降为散州,属平凉府,撤泾川县,县事由州直理。由于洪水冲毁泾州城,州衙由水泉寺古城迁至泾河南的皇甫店,即今县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泾州属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平凉府,领灵台1县。 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分陕西布政使司为左、右布政使司,右布政使司领平凉、庆阳、临洮、巩昌四府。乾隆六年(公元1667年),右布政使司改为巩昌布政使司。次年又改为甘肃布政使司,治所由巩昌移至兰州,泾州属甘肃布政使司平凉府。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泾州升为省直隶州,领灵台、镇原、崇信3县。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泾州改名泾县,属泾原道,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复名泾川县。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改泾原行政区为甘肃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泾川属之。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泾川县改属甘肃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00年,泾川县辖4个镇、14个乡。城关镇 、玉都镇、高平镇、荔堡镇、 梁河乡、黑河乡、内丰乡、王村乡、 罗汉洞乡、泾明乡、红河乡、窑店乡、飞云乡、太平乡、黄家铺乡、丰台乡、党原乡、合道乡、 张老寺虚拟乡。 2003年12月8日,泾川县撤销合道乡,将该乡并入党原乡;撤销梁河乡、黄家铺乡,将梁河乡和黄家铺乡并入高平镇;撤销黑河乡,将该乡并入太平乡。 2016年7月,经甘肃省民政厅批覆,平凉市有13个乡完成撤乡改镇工作,其中撤销泾川县太平乡、汭丰乡,设立太平镇、汭丰镇。 区划详情 截至2016年,泾川县辖1个街道,8个镇,7个乡,分别是:城区街道、城关镇、玉都镇、高平镇、荔堡镇、王村镇、窑店镇、汭丰镇、太平镇、罗汉洞乡、泾明乡、红河乡、飞云乡、丰台乡、党原乡。 人口民族 人口 2013年末,泾川县户籍人口356万人,户数1093万户,农业人口3204万人,非农业人口356万人。泾川县常住人口283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48‰,人口死亡率为67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73‰。 民族 截至2012年,泾川县总人口3489万人,其中有回族、满族、藏族、蒙古族、土家族、苗族6个少数民族成份,人口1942人,占泾川县总人口的05%。其中回族511户1799人,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98%,其他少数民族共143人。 地理环境 泾川县位于甘肃省,在东经107°15′—107°45′,北纬35°11′—35°31′之间,黄土高原中部秦陇交界处。东与宁县及陕西省长武县交界,西接崇信县、崆峒区,南邻灵台县,北靠镇原县。东西长57公里,南北宽36公里,总面积1486平方公里(2012年)。 地形 泾川县地貌地形属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占总面积634%的丘陵沟壑区梁峁起伏,沟壑纵横,此外,破碎塬区和河谷川区分别占总面积的236%和94%。 气候 泾川县气候大陆性显著,四季分明,冷暖起伏不大,降雨多集中于夏季。年平均气温10℃,无霜期174天。年平均降雨555毫米,日照2274小时,相对湿度69%,常年多东北风,年蒸发量13396毫米。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冰雹、风雷、病虫害等,其中以干旱为主。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截至2012年,泾川县境内有泾河及其支流汭河等五条河流,年平均径流量124亿立方米,其中可利用69亿立方米。水力发电站1处,年发电量25万千瓦小时。 矿产资源 截至2012年,泾川县已探明有铜、铅、铀等金属矿点,煤、温泉等非金属矿点多处。其中位于县城东75公里何家坪村的温泉日出水1920立方米,水温37℃至38℃,水质优良,富含氟粒子,为重碳酸型医用矿泉水。 森林资源 截至2012年,泾川县现有林地面积696万亩,森林覆盖率349%,林木蓄积量1464万立方米。 政治体制 吕鹏举:县委书记 王廷佐:副书记、县长 景宗刚:副书记(挂职) 李卫东:常委、纪委书记 齐雪琴:常委、宣传部长 陶 梅:常委、常务副县长 李永成:常委、政法委书记 赵小军:常委、副县长 张小平:常委、统战部长 慕晓云:常委、组织部长 经济发展 2012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451亿元,增长17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亿元,增长5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3亿元,增长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7亿元,增长2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06亿元,增长5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4385元,增长142%;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4386元,增长181%,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2013年,泾川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55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12年增长12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615亿元,比2012年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133亿元,比2012年增长191%;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805亿元,比2012年增长125%。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12年的338:304:358,调整为355:249:39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6775元,比2012年增长111%。 2014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525亿元,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83亿元,增长26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77亿元,增长1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02亿元,增长15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12亿元,增长104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75649元,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55944元,增长151%。 2015年,预计全县生产总值完成558亿元,比“十一五”末翻了一番;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1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5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85亿元,分别达到“十一五”末的3倍、33倍和35倍;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353:286:361调整到346:258:396,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持续性进一步增强。 2016年底,全县生产总值达到512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86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8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81亿元,分别较2011年增长16倍、26倍、12倍和28倍。 2017年,完成生产总值53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0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2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2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11元。 第一产业 2013年,泾川县全年农业总产值实现2341亿元,比2012年增长136%;农业增加值达到1615亿元,比2012年增长67%。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为:769:25:200:03:03。粮经比由2012年的252:1调整为241:1。林业增加值3986万元,比2012年增长626%。2013全年完成造林106万亩,比2012年增长247%。畜牧业增加值32133万元,比2012年增长193%。渔业增加值489万元,比2012年增长462%。淡水养殖面积2568亩,水产品产量680吨,比2012年增长625%。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产值1662万元,比2012年增长108%;实现增加值432万元,比2012年增长716%。 第二产业 2013年,泾川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5200万元,比2012年增长22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1775万元,比2012年增长235%;实现产值121685万元,比2012年增长37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5980万元,比2012年增长273%;实现利税总额10592万元,比2012年增长466%;实现利润总额50847万元,比2012年增长75%。5户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增加值58100万元,比2012年增长126%。 第三产业 2013年,泾川县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41亿元,比2012年同比增长142%。按行业划分,批发业零售额3447万元,零售业零售额1401231万元,住宿业零售额32962万元,餐饮业零售额272337万元,同比分别比2012年增长493%、1765%、965%和082%。 2013年,泾川县全年商品销售总额4117亿元,其中批发业商品销售额464764万元,比2012年增长366%;零售业销售额2477958万元,比2012年增长385%;住宿业营业额137415万元,比2012年增长352%;餐饮业营业额1036671万元,比2012年增长363%。2013年,泾川县全年出口创汇393万美元。 2013年,泾川县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632万人(次),比2012年增长262%,实现旅游综合业务收入21亿元,比2012年增长237%。2013年末,泾川县各项存款余额6466亿元,比2012年增长188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5086亿元,比2012年增长209%。各项贷款余额3070亿元,比2012年增长2709%。2013年末,泾川县各类通信业务总量8130万元,各类通信用户1936万户,比2012年增长119%。 交通运输 公路 国家高速G70福银高速公路,国道312线,省道302线、304线构成了泾川交通大骨架。 2013年,泾川县公路运输货运量230116万吨,比2012年增长37%,货运周转量60182万吨公里,比2012年增长399%,客运量37261万人,比2012年增长62%,客运周转量2009977万人公里,比2012年增长132%。 铁路 建设中的西平铁路在此设有泾川站,将于2014年年底开通客运业务,届时对外交通将更加便利。 航空 泾川境内没有民用机场,其北距庆阳机场96km,全程高速直达。 社会事业 基础设施 坚持发展抓项目不动摇,争取实施各类建设项目629项,完成投资603亿元,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等中省重大项目进展顺利,高平中学等66个灾后重建项目全面竣工,农村饮水安全等49个扩大内需项目加快实施,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平定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西长凤高速公路、西平铁路建设进展顺利,结束了我县境内没有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历史;建成中山大桥、安定大桥等桥梁5座,实施泾荔、后党、高邵、高太、蒋丰、县城至张老寺等通乡油路165公里、通村油路262公里,提前实现了乡乡通油路的目标;新增自来水用户28960户,自来水通村率、入户率分别达到95%和85%,基本实现了自来水化县目标;实施城乡电网升级改造2081公里,电力、通讯网路实现了全覆盖;完成退耕还林补植补造73万亩、荒山造林61万亩,新修梯田14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54平方公里,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称号。 城镇开发建设步伐加快。集中实施职教中心、法院、社会福利中心、泾川三中等城北开发重点工程,县城规模进一步扩大,城镇化水平提高到3107%;加大旧城区改造提升,建成回中广场、新景花园住宅小区等重点项目,完成中山街、青年路、泾州街等街路改造,城区基础设施更趋完备;坚持城乡统筹、一体推进,高平、玉都、党原等中心小城镇开发迈出新的步伐,产业集聚功能进一步增强。 教育 截至2013年,泾川县各级各类学校(不含成人教育机构)235所。教职员工4004人,专任教师3553人,2013年末在校学生52987人。其中: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5575人;高级中学2所,在校学生6175人;初级中学17所,在校学生11732人;完全中学2所,在校学生3730人;国小167所,在校学生19822人。义务教育阶段中国小入学率均达到100%。高考上线人数2716人,上线率965%,其中本科上线人数1004人,上线率357%。九年义务教育营养餐供应人数28625人,投入资金总额16155万元。 文化 截至2013年,泾川县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429万元,比2012年增长3892%。2013年末,泾川县**放映单位11个,县级艺术表演团体1个,县级文化馆和公共图书馆各1个,各类图书及期刊34万册。泾川县文化广播电视站1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4个。截至2013年末,泾川县拥有广播电视、电台各1座,调频发射台和转播台2座。广播综合覆盖率998%;拥有电视台1座,电视综合覆盖率987%。有线电视用户6300户。广播电视户户通覆盖215个村,受益539万户。 卫生 截至2013年,泾川县卫生医疗机构拥有床位数1093张。卫生技术人员968人,其中:执业医师162人,执业助理医师79人,注册护士273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5个,实有床位30张,卫生技术人员87人。 社会保障 截至2013年,泾川县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7057人,征缴养老保险费4034万元;失业保险参保职工7584人,征缴失业保险费503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1500人,征缴医疗保险费2640万元。参加工伤保险职工7205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7600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0931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加人数193029人,参合率97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人数299866人,平均参合率984%,全年总计报销医药费用80605万元。农村“低保”人员23663人。 旅游景点 西王母浴苑 西王母浴苑依托得天独厚的温水资源优势而建成,地处县城以东75公里处,旁依312国道,依山旁水,环境优雅。温泉水温常年恒温382℃,日出水量1920m 3 ,水中含有13种有益于人体的活性微量元素,属氟离子重碳酸钠型医用矿泉水。 回山王母宫 西王母宫位于中国丝绸古道甘肃泾川县城以西1华里处,泾汭二河交汇的回山之上。西王母大殿为王母宫的主殿,东王公大殿为王母宫主殿,配殿左殿为三皇殿、周穆王庙;右殿为五帝殿、汉武帝庙。 瑶池 瑶池位于回山南麓,是传说中西王母举办蟠桃会、宴群仙的地方。这里环境幽雅,绿树成荫,水从石隙浸出,流向汭河,形成瑶池沟流域自然风景区,拾级而上,曲迳入幽,奇花异草,美不胜数。特别是“夜月亭”更具特色,古时就已成为泾州八景之一。 王母宫石窟 王母宫石窟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回山下,属北魏时期开凿的佛教石窟。窟内为方形中心塔柱,四面和窟内三壁分三层雕有大小造像1000余尊,具有北魏太和年间风格,距今约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皇甫圣母庙 皇甫圣母庙始建于清代之前,现存的大殿,为清代道光二十三年(癸卯)四月重修。庙院中保存有重修皇甫圣母祠古碑一通。上有泾州州衙11名武官题名捐银记载。 地方特产 罐罐蒸馍 罐罐蒸馍,因上大下小,形如小罐,故得此名。色白如雪,皮薄如纸,热柔冷酥,醇香味长,含水量少,长期存放不馊。用开水浸泡,像白莲初绽。 火烧子 火烧子是泾川独独的特产,做法是:将上等麦面和好,每斤面加大油二两,揪成剂子擀圆,擦上大油,再将面拉开卷起,卷起拉开,揉圆,放入葱花、大油、调料包好压扁,入鏊,约半小时即成,还有的包上糖馅,如法制作而成。 蒸鸡肉 蒸鸡肉制作方法:1、宰鸡洗净,剁成小块,将葱、姜、蒜剁成米粒状待用;2、面粉打入鸡蛋,用水搅拌成糊状,鸡肉块中放入葱、姜、蒜粒用热油炝味后,上调料搅匀;3、用发酵后的白面擀成面皮摊开上笼,将鸡块糊倒在面皮上,上锅用慢火蒸4小时后,出锅即成。 千层家常饼 千层家常饼制作方法:1、将面粉用温水加盐揉成面团,分成若干份小面团;2、将小面团用擀杖推开,抹上清油,折卷成三层,再擀再折两次后,推擀成圆形;3、锅热后倒油少许,均匀,饼子入锅用手轻轻旋转至上色,翻转数次,待上策均匀后出锅,用湿毛巾包严3-5分钟即成。

甘肃平凉划分到甘肃省,甘肃省平凉地区包括五县一区一市,分别是泾川县、灵台县、崇信县、庄浪县、静宁县、崆峒区、华亭市。

泾川县隶属于甘肃省平凉市,黄土高原中部秦陇交界处。东与宁县及陕西省长武县交界,西接崇信县、崆峒区,南邻灵台县,北靠镇原县。

泾川县境内有泾河及其支流汭河等五条河流,年平均径流量124亿立方米,其中可利用6.9亿立方米。水力发电站1处,年发电量25万千瓦小时。

灵台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东南与陕西省长武、彬县、麟游、千阳、陇县接壤,西北与甘肃省崇信、泾川县毗邻。灵台县共有土地27967583万亩,其中按生产形态分:耕地面积6662167万亩,园地678002万亩,荒地2584407万亩,林地11608427万亩,牧草地643458万亩。

甘肃的“肃”最早源于我国的城市是酒泉。

甘肃的“肃”最早源自我国的城市是酒泉。酒泉一般指酒泉市。 酒泉市,古称肃州,是甘肃省辖地级市,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晋时期。当时,酒泉作为一个重要的边疆州郡,因其地处西北边陲,面临严峻形势和挑战,被赋予了严肃、慎重的意义,因而古代称为肃州。

在酒泉的沧桑岁月中,它成为了西北边疆的重要据点,担负起保卫边疆的重任。酒泉的历史和文化对甘肃省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酒泉一直是甘肃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酒泉的文化传承和影响是甘肃省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片土地上,酒泉的名字代表着甘肃人们勇往直前的意志。酒泉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符号,成为甘肃省的标志之一,也为酒泉的人们提供了自豪和认同感。

甘肃的历史文化

酒泉的文化传承和影响是甘肃省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片土地上,酒泉的名字代表着甘肃人们勇往直前的意志。酒泉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符号,成为甘肃省的标志之一,也为酒泉的人们提供了自豪和认同感。

甘肃历史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勤劳勇敢的甘肃人民在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谱写了一部壮丽史诗。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甘肃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足迹,在距今20多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陇东地区的华池、泾川县就有人类活动。到旧石器时代中期,甘肃人类活动分布地域从陇东扩展到陇右。

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夏河人"化石是省内最早的人骨化石。1976年在泾川县牛角沟发现的"平凉人"头盖骨化石标本,距今已有3万~4万年的历史。距今1万年前后,甘肃先民进入新石器时代,原始制陶业、畜牧业和农业逐步形成,磨制石器得到广泛使用。

  1000米以上

  泾川概况

  泾川历史悠久,旧石器时代早期境内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商代建有阮、共国,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置安定县,后秦置雍州,北魏置泾州。唐至德元年改名保定县。金大定七年改名泾川县,明洪武三年(1370)撤县置,由州直理县事,泾川称泾州,民国时改州为县,沿用至今。

  泾川的卫星地图泾川县位于甘肃省在东经107°15′—107°45′,北纬35°11′—35°31′,黄土高原中部秦陇交界处。东西长57公里,南北宽36公里,总面积1486平方千米。总人口33万人(2004年)。

  地貌地形属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占总面积634%的丘陵沟壑区梁峁起伏,沟壑纵横,此外,破碎塬区和河谷川区分别占总面积的236%和94%。现有林地316平方公里,草地652平方公里,水域334平方公里,可耕地584平方公里。气候大陆性显著,四季分明,冷暖起伏不大,降雨多集中于夏季。年平均气温10℃,无霜期174天。年平均降雨555毫米,日照2274小时,相对湿度69%,常年多东北风,年蒸发量13396毫米。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冰雹、风雷、病虫害等,其中以干旱为主。

平凉是甘肃省地级市。

平凉市位于甘肃省东部,为陕甘宁交汇几何中心“金三角”,横跨陇山(关山),东邻陕西咸阳,西连甘肃定西、白银,南接陕西宝鸡和甘肃天水,北与宁夏固原、甘肃庆阳毗邻。

平凉市辖1个市辖区、5个县、1县级市:崆峒区、泾川县、灵台县、崇信县、庄浪县、静宁县、华亭市。

扩展资料

观光景点

1、平凉崆峒山风景名胜区

国家5A级景区 ,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12公里处,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鸡,北抵银川,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

2、庄浪云崖寺石窟

这里有着一千六百多年文化艺术遗存的云崖寺石窟群,以云崖寺为中心向外辐射,依次有竹林寺、大寺、西寺、乔阳寺、金瓦寺、佛沟寺、三教洞、罗汉洞、红崖寺等10多个洞窟群遍布于广阔的林海。

3、泾川大云寺王母宫景区

国家4A级景区,以西王母文化发祥地、西王母祖庙所在地和佛祖真身骨舍利供养圣地闻名于世,位于古丝绸古道重镇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城以西一华里处。

4、静宁成纪文化城

主要建筑物有伏羲纪念馆、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文化局、旅游局、八卦坛和石刻碑廊,伏羲大殿内塑有伏羲青铜圣像,顶绘《河图》等彩画,壁刻伏羲圣迹图,陈列九鼎八簋等礼器,是海内外华人怀古祭祖的圣地。

--平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3527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8
下一篇2023-11-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