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衙役是干什么的?

古代的衙役是干什么的?,第1张

在历朝历代的官衙当中,做事的公务人员分为官、吏、役三大类别。

1、官员

以县衙为例,“官”通常设二至四人,主官一人,佐官数人。

主官为县令或知县。下县主官通常为八品,中县主官为七品,上县主官为六品或七品。都城所在县的主官品级最高,往往为五品或六品。很多朝代,官员的品级分为正、从、上、下,因朝代不同,一县主官的品级略有差异。

佐官当中,设县丞一名,为主官副手,协助主官处理公务,品级略低于主官;主簿一名,负责掌管公文、账簿、卷宗等文秘之事;县尉一名,分管征税、治安捕盗、分判诸曹。

一些比较小的县,往往只设主官一人,佐官一至二人,不一定全部配齐。

2、吏员

吏,与官一样,都属于朝廷命官,虽无品级,但也有地位等级之分。通常以“流外x等”区别。以唐朝为例,对吏员设置“流外九等”至“流外一等”,用以区别俸禄高低和地位等级。

县衙之内,官员之下设置吏员若干名,为诸曹业务长官,分管文教、司法、税收、兵役、公文往来、水利工程等具体业务。

吏员当中,职务最高的为典使,通常为县尉副手。典使虽然无品级,但在很多朝代也是由朝廷或皇帝签批任命的。典使也是最有希望成为官员的吏员,当县衙中出现官员职务空缺或裁并时,通常由典使补入。

3、衙役

衙役不像官员和吏员,有官方身份,衙役属于衙门自行召集的当差人员,朝廷不发给俸禄,由县衙自筹俸禄发放。甚至有的朝代,衙役属于义务工性质,根本就没有俸禄。衙役往往被列为贱民。

我们听评书时,经常会出现“三班衙役”这个说法。三班,是指皂班、捕班、壮班。

皂班衙役又被称为“皂隶”,负责长官的随行护卫、开道、升堂站班,在公堂上执行刑苔,相当于法警;捕班衙役又被称为“捕班快手”,简称“捕快”,负责案件侦缉、抓捕罪犯、传唤被告、证人等,相当于刑警;壮班衙役又被称为“民壮”,负责把守城门以及看守牢狱、守护库房等,相当于民兵。

各班衙役均设班头,统领下属衙役做事。另外,衙门当中还有一些做杂事的,比如厨子、更夫、仵作、马夫等勤杂人员,也属于衙役的范围。

衙役是最底层的公务人员,不被朝廷认可,属于帮工性质。往往都是由社会闲散人员担任。

扩展资料

古代官职

1、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2、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总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于宰相通称,简称“相”。一般只设一个丞相,俗称大丞相,,有时分为左右两个丞相,右丞相专门管理国事,左丞相是皇帝的“私人顾问”。不需要管理国事。

3、太师指官职又名太宰

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

4、太子太师太子太师属“东宫三师”为名义上的太子老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称"三孤"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5、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6、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奉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

7、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古代虽然没有身份证,但他们有其他的东西。官员,有官印、令牌之类的东西,可以证明自己的身份,而且一旦有官员上任,基本上都是榜上有名的,同僚之间虽然不一定认识,但肯定听闻过。甚至说有的时候,下面的人根本不认人只认官印、令牌之类的东西,虎符就是一个特别的代表,军令也是,拿着那个东西就可以号令军队,那时只认东西不认人。

而老百姓呢,是不需要身份证明的。老百姓如果在官府里有登记,已经算是有证明的人。那有更多的人根本没有在官府里做登记,成为黑户,而这种黑户不少,因为古代人收税一般都要收人头税,或者是按人头收税,如果登记了,就一定要缴纳那么多,所以不登记才是常态。而且一些大户人家往往养的有自己的家仆,这些家仆做的事,跟士兵一样,而且数量不少,往往都是不做登记的,如果你让做官的人知道你养这么多士兵,那还不是造反吗?

所以普通老百姓是没有身份证明的,也不需要。比较简单,最多也只是姓名,性别,然后家有几口人住在哪儿?详细的记载是没有了。有详细记载的都不是一般人,古代物资比较匮乏,纸张什么的,更是金贵,所以不会在身份登记上浪费大量的资源。而且古代的通讯设施也不发达,即使做了,身份证明也不能验证这个身份证明是真的?身份证明与本人相符?所以身份证明这个东西可以说是没有的。

那时的人们口音跟现在不一样,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别,判断地域往往是通过口音来判断的。而身份的高低通过,穿戴就可以证明。有些时候老百姓平民根本不敢穿好东西,因为这是犯法,甚至做生意的商人有钱,也不敢穿丝绸,因为法律不允许只敢在家里穿,穿在外面还是要穿麻的。

衙门就是现在的各级政府部门。县衙相当于县政府,府衙相当于市政府

“衙门”的由来

旧时称官署为衙门。其实衙门是由“牙门”转化而来的。

猛兽的利牙,古时常用来象征武力。“牙门”系古代军事用语,是军旅营门的别称。当时战事频繁,王者打天下,守江山,完全凭借武力,因此特别器重军事将领。军事长官们以此为荣,往往将猛兽的爪、牙置于办公处。后来嫌麻烦,就在军营门外以木头刻画成大型兽牙作饰,营中还出现了旗杆端饰有兽牙、边缘剪裁成齿形的牙旗。于是,营门也被形象地称作“牙门”。

汉末时,“牙门”成了军旅营门的别称。这一名称逐渐移用于官府。《武瓦闻见记》中记载:“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为‘公牙’,府门为‘牙门’,字稍讹变转而为‘衙’也。”唐朝以后,“衙门”一词广为流行。到了北宋以后,人们就几乎只知道“衙门”而不知有“牙门”了。 (韩福)

http://baikebaiducom/view/46190html

县衙里的知县相当于县长,府衙里的知府相当于地级市长。

衙门里的各级吏相当与现在基层公务员。如三班衙役

三班衙役:即皂、壮、快三班衙役,是府县衙门一个庞大的阶层,最低级的组织。一般来说,皂班值堂役,快班司缉捕,壮班做力差,其实也没有截然分开,皂、壮二班共负内勤、站堂、行刑、警卫、呵道等责任;快班又分步快和马快,专管缉捕。

所谓“三班衙役”也只是个概称,实际上也不只三班,除了皂、壮、快以外,还有民壮、弓兵、粮差、门子、禁子、仵作(即今之法医,女的称稳婆)厨夫、伞扇轿夫等,也属这个阶层,他们是衙门的役使人员、力役,也是广义的吏员,由衙门额定工食银(每年约六两),县官与百姓的联系必须依赖“吏”,吏是官民交接之枢纽,最基层的“执法人员”,民众正是从衙役的活动中感受到国家的存在和知县的威严。

十恶不赦

“十恶”一词最早是出自佛教用语,指:一杀生,二偷盗,三邪*,四妄语,五两舌,六恶口,七绮语,八贪欲,九瞋恚(chēn huì),十邪见。佛家讲究破业障,其中有地狱、恶鬼、畜生这“三恶道”的业障,如果犯下这十种恶就会招来下地狱、恶鬼、畜生这“三恶道”的苦报,所以也有人称十恶为“十业恶道”。

在我国古代刑罚律令中,“十恶”则指十个具体的刑法罪行,最早出现在《齐律》当中,在当时又被称为“重罪十条”,《齐律》记载:“一曰反逆,二曰大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恶逆,六曰不道,七曰不敬,八曰不孝,九曰不义,十曰内乱。其犯此十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规定凡犯此“重罪十条”者,绝不赦免刑罚。

十恶

一为谋反,即以各种手段企图推翻封建政权。这历来被视为“十恶之首”。历史上因谋反罪被杀的名人数不胜数,比如韩信邓艾、彭越、胡惟庸、蓝玉、于谦等,尤其是汉代、明朝时期,很多功高盖主的开国功臣都被冠以谋反罪诛杀,实际上这只是君主除掉功臣的惯用手段罢了。

二为谋大逆,毁坏皇室的宗庙、陵寝、宫殿。宗庙是皇帝供奉祖先的庙宇,山陵是皇帝先人的陵墓,宫阙是皇帝本人居住的地方,这些都是皇帝和皇权的象征。如果有人故意意毁坏,就是企图侵害皇帝的祖宗和挑战皇帝的权威,无异于谋反之罪。

三为谋逆,指图谋背叛国家,投靠敌方的犯罪行为。谋叛是自春秋时代就有的罪名,《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七回写道:“天子在外,太傅闭了城门,必将谋逆。宪英曰:“司马公未必谋逆,特欲杀曹将军耳。”此处的谋逆,就是在讨论司马懿是否背叛朝廷。

四为恶逆,指殴打和谋杀(祖)父母、伯叔等尊长。在推崇“百善孝为先”的古代,谋害侮辱亲属一直是至恶之罪。五为不道。指杀一家非死罪3人及肢解人。被害人没有犯死罪,但凶手却杀其一家三人以上或手段残忍即为不道。另外,用蛊毒或厌魅等歪门邪道的方法害人,也归为“不道”。《红楼梦》中赵姨娘用厌胜之术害王熙凤和贾宝玉,就属于不道之罪。

六为大不敬。指冒犯帝室尊严。通常为偷盗皇帝祭祀的器具和皇帝的日常用品,伪造御用药品以及误犯食禁。如偷盗皇家祭祀用的物品,皇宫内的财物,偷吃御膳,偷坐皇帝的专架,辱骂皇帝使臣等等。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古代臣子一不小心在皇帝面前说错话,就很容易惹来大不敬之罪。

七为不孝,指不孝指不孝祖父母、父母,或在守孝期间结婚、作乐等。在古代,告发、咒骂祖父母或父母;或者祖父母、父母在世时另立户口、分割家产、不进行供养的;或者在守孝期间结婚、作乐、释服等等都是“罪莫大于不孝”的行为。

八为不睦,即谋杀某些亲属,或女子殴打、控告丈夫等。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晚年时被二婚丈夫张汝舟家暴,后来她忍受不了其暴行,就上衙门状告丈夫早年在科考中营私舞弊之事。根据宋代《刑统》的规定:“妻告夫,虽属实,仍须徒刑二年。”

在当时,妻子告丈夫,不管什么原因,都是犯了不睦之罪,要坐两年牢。宋朝对于不睦罪的惩处,已经算是很轻的了,但李清照当时已经是蜚声文坛的名人,所以在各界朋友的周旋下,最终只坐了九天牢。

九为不义,指官吏之间互相杀害,士卒杀长官,学生杀老师,女子闻丈夫死而不举哀或立即改嫁等。十为内乱,亲属之间通奸或强奸等。

古代身份证的起源是官员的识别符号

我国最早的“身份证”是在隋唐时期,朝廷发给官员一种类似身份的“鱼符”,它是用木头或金属精制而成的。其形状像鱼,分左右两片,上凿小孔,以便系佩。“鱼符”上面刻有官员姓名、任职衙门及官居品级等。当时,凡亲王和三品以上官员所用“鱼符”均以黄金铸制,显示其品位身份之高;五品以上官员的“鱼符”为银质;六品以下官员的“鱼符”则为铜质。五品以上的官员,还备有存放“鱼符”的专用袋子,称为“鱼袋”。“鱼符”的主要用途是证明官员的身份,便于应召出入宫门验证时所用。史载:“附身鱼符者,以明贵贱,应召命。”到武则天时,“鱼符”一度改为其形状像龟的“龟符”,用途与“鱼符”相同。

结婚证

合婚得到吉相后,就要派人把结果告诉对方,并继续婚礼的步骤。这也就是纳吉的主体内容。这一仪注唐代叫做“报婚书”;宋代叫做“过细帖”;晚近则称“定亲”、“换贴”、“小定”,也就是现代所说的“订婚”。

纳吉以后,婚姻关系确定,双方交换的帖子类似于后世的结婚证书。

定聘 定及定议,聘又称小聘,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定婚礼。定聘时必须用一种大帖,故乡人称定定日为回大帖或者是压大帖。帖之外又有聘书,俗称婚书。

结婚是人一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意味着新的开始,新人们从此也要承担起更大的责任。所以在古代人们结婚的是容不得一丁点马虎的,因为大家认为出差错会对新人以后的生活不吉利。那每个地方讲究的习俗都是有所差别的,接下来本栏目就来给大家分享下关于甘肃的结婚风俗。

订婚

旧时订婚讲究门当户对。男女双方不见面,全凭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一般男方托媒人寻访合适的女子,问其生辰八字,若于男方合婚,提单瓶酒去女方家说亲。女家若同意,将酒瓶打开喝酒,不同意,不开瓶口将酒退回。有的地方,女方若同意便招待一顿长面,否则就是不同意。一旦同意联姻,就选吉日订婚。订婚时媒人领求婚者,带上成双的衣服或布料、点心、连瓶酒(两瓶酒捆在一起)去女方家。女方家请来至亲盛情招待,喝完连瓶酒就算定了婚。男方回去时,女方家在空酒瓶中盛满粮食让男方带回去。如今,逐渐演变为由介绍人"引线搭桥",男女双方见面,互相了解,情投意合后,预定日期举行订婚仪式。俗称"提提合"或"下定礼"。

下彩

订婚后,男方逢年过节或平时都可去女方家。每去一次,必带一份薄礼。在结婚前一年或几个月要下彩礼,俗叫"下酒"。男方备好衣物、礼钱、酒肉等,请介绍人同去女方家,女方设席款待,规模要比订婚时丰盛。彩礼钱根据双方家境而定。50年代一般为80-240元之间,70年代在400-1000元之间,如今上升到5000-8000元之间,城市高于农村,水川地方高于山区。

结婚

男女两家根据双方生辰八字择日举行婚礼。男家俗叫"娶媳妇"。女家俗称"嫁丫头",出嫁日称"催妆"。女方家亲友恭喜俗称"添箱",多送首饰、衣物、器皿、钱等。

女方家设宴招待比较简单,择选至亲若干人随姑娘去男方家做客,称"西客爷"。给姑娘陪嫁妆,具家境而异,一般是一对箱子、毡被、衣服及鞋袜、梳妆用具等。

80年代以后,陪嫁彩电、洗衣机、组合柜等,其中不可或缺的是要陪嫁一对碗,叫"衣饭碗",意为去婆家后衣禄不断,女方还要给婆家公、婆、至亲长辈及兄嫂各带一件见面礼物,多为枕顶、鞋袜之类的东西,在婚礼上认亲见面时赠送,俗叫"抬礼"。

男方家结婚之日至少要备轿两辆,按所选吉时迎娶媳妇。到女家要带上"报恩索",即给女方父母送的礼物、布料,还要带上花馍馍、肉方子(4根猪肋条肉)及酒等。<今民乐、大有、连城、通远等地区(即原连城鲁土司衙门辖地)(注:关于连城鲁土司衙门,将在以后专文介绍)在娶亲时,女方家则要求男方带一只母山羊羔,以献给家神。

这其中,另有一传说:传说此地家神为"旮旯神",姑娘出嫁如不献羊羔,旮旯神就不高兴,会破坏婚事的顺利进行。

此外,娶亲去的人数要单,其中要有妇女一人,谓之"娶亲奶奶",此人要选合属相的,父母、丈夫、儿女都齐全的,俗称"全焕人儿"。娶亲用轿忌用骡子,姑娘离开娘家时要哭,哭的越凶越好,否则会被人耻笑。

出娘家门前,要手拿一把筷子,转身抛在地上,表示不带走娘家的钱财,同时,女方家的人要偷偷的把轿上的东西藏起,临走时让女婿出钱赎回。新娘上下轿要有合属相的亲人抱,最好是舅舅,俗叫"抱轿"。

娶进门时放炮、打锣,用和着盐、五谷杂粮的彩色纸花打身,以示驱赶邪佞,这时不合属相的人要暂时回避。在新房炕上要有合属相的未婚男子守床,俗叫"压床"新房窗户要用红纸糊,在新娘进房时由新娘拆破窗纸。炕头、被中藏放有核桃、红枣,象征团圆、早生贵子之意。

在举行婚礼时男左女右,行三叩首礼(拜天地、祖先、父母),然后夫妇互拜,最后拜来宾,这时主持人要说一些生财纳福、尊老爱幼、早生贵子之类的吉利话,尔后,新婚夫妇给父母及至亲长辈敬酒、磕头、馈赠礼品,这叫"抬礼认亲",有的女方陪嫁的东西这时让小姑开箱展示与众,叫"摆针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攀比之风)。

女方给新女婿做一身衣服或鞋袜、腰带,在婚礼上由新娘的弟妹或侄辈呈上让新娘试穿,这时新郎的同辈人用腰带将新郎束住紧勒,让他掏钱给呈盘的人,这叫"掏腰包",然后,由新娘家的"喜客"把家里带来的长面亲自下到锅里,给新娘、新郎每人盛上两碗,让他们坐在一起吃完,表示情深意长,白头到老。

婚礼结束,众人把门,新婚夫妇抢先进入洞房,认为谁先进入洞房,将来谁就当家。晚上闹新房,俗称"闹床"。闹新房甚为随便、开放,而且无论长幼,有"三天的新媳妇没大小"之说。

三日酒

新婚后第三天,娘家的父母或兄嫂来吃"三日酒"。来时带着护襟、护袖等物,让新娘带着下厨房擀一顿"示手长面",谓之"试刀面",以鉴定、考核新娘"茶饭"技术的优劣和是否麻利干练。这一天,新娘由"全焕人"领到麦场上给石磙磕头上香,叫"回对爷",这些结束后,从此就可以出门了。第一次回娘家时要趁早出门,忌讳叫路人看见,并且在娘家住的时间不能超过在婆家待的时间。婚后月内,男方还要携带酒礼答谢媒人。到这时,一个完整的婚礼才算结束。

—————来自一朝风月绕指柔→筱芊幽兰内廷女官等级从最低级的说起,方便大家了解这个新的制度(别的宫殿没有吧。)

  一、采女(无品级) ,所有入宫女子都从采女做起,先到掖庭集中居住和学习宫廷文化,礼仪规矩,能坚持一个星期常来报到的,并通过考试的,才可以获得初级晋升,这时可以选择做女官还是做妃嫔,走上不同的道路。

  二、少使(从九),中使(九品),长使(从八),

  为宫中使役宫女,相当于学徒,可选择到除皇帝皇后正宫外的各个宫殿担任端茶倒水扫地抹灰等基础工作,学习做一个贴身服侍的女官,也可以到各个部门去学习技术(做饭,制衣,绣花,鉴赏珠宝,花卉种植,医药知识),准备做一个有专门技术的女官,

  等晋升为长使之后,便由六局六司的主掌女官任命以正式的职位,或派定宫殿服务。

  三、恭使(八品),良使(从七),

  为各个宫殿或者部门的初级女官,除本职工作外,还有负责教育来见习的少使至长使等新人的任务。(相当于清朝宫廷里的“姑姑”拉)

  四、常侍(七品)、内常侍(从六)

  管理群居妃嫔宫殿或群居小公主小皇子宫殿的女官,世妇以下级别(含世妇)的妃嫔合宫群居(相当于清朝的掌宫姑姑)

  五、选侍,(六品),

  皇帝和皇后宫中最基础的服役女官,由表现优良的宫女女官中选出,选侍可以选择通过侍寝成为更衣,然后转型成美人,进入妃嫔序列,或者成为诸皇子宫中最初级的嫔妾,或者继续做女官,向最高女官的职业化人生继续发挥自己的才华。

  六、典侍,(从五),

  贴身服侍女御以上妃嫔的女官,是最初级的专业化女官。

  典宝,掌琮玺器玩

  典赞,掌导引内外命妇朝见

  典栉,掌巾栉膏沐。

  典器,掌樽彝器皿

  典执,掌扇伞灯烛。

  典会,掌财帛出入

  七、尚侍(五品)

  内廷各个部门的专业技术女官,只服侍皇帝皇后和四夫人

  内廷机构,有六局六尚二十二司,

  一曰尚宫局:管司言,掌宣传奏启;

  司簿,掌名录计度;

  司正,掌格式推罚,

  司闱,掌门阁管钥。

  二曰尚仪局,管司籍,掌经史教学,纸笔几案;

  司乐,掌音律;

  司宾,掌宾客;

  司赞,掌礼仪赞相导引。

  三曰尚服局,管司玺,掌琮玺符节;

  司衣,掌衣服;

  司饰,掌簪珥花严;

  司仗,掌仗卫戎器。

  四曰尚食局,管司膳,掌膳羞;

  司酿,掌酒醴醯醢;

  司药,掌医巫药剂;

  司薪,掌廪饩柴炭。

  五曰尚寝局,管司设,掌床席帷帐,铺设洒扫;

  司舆,掌舆辇伞扇,执持羽仪;

  司苑,掌园絪种植,蔬菜瓜果;

  司灯,掌火烛。

  六曰尚工局,管司制,掌营造裁缝;

  司宝,掌金玉珠玑钱货;

  司彩,掌缯帛;

  司织,掌织染。

  八、御前待诏,(四品),简称待诏

  各个部门的主管女官,只向皇帝皇后负责。

  一曰:尚宫,掌导引皇后及妃嫔廪赐。

  二曰:尚仪,掌礼仪教学。

  三曰:尚服,掌服章宝藏。

  四曰:尚食,掌进膳先尝。

  五曰:尚寝,掌帏帐床褥。

  六曰:尚工,掌营造百役。

  九、最高尚宫(三品)

  内廷最高女官首领,管辖所有女官宫女,有升降处罚的权力。

  十、保圣夫人(一品)

  皇帝的乳母,相当于太后,位在四夫人之上,皇后之下

  另有宫正司,掌赏罚,文书档案记载等,直接受皇后管辖,最高女官为女尚书(从三品)、女侍中(四品),女史(从四)、女贤人(五品)、书史(从五)、书女(六品)、小书女(从七,相当于良使),

标签:婚姻伐柯人官媒媒人冰人文化 分类:原创

婚姻从古至今都是人生中的大事,古人对结婚的礼仪是十分讲究的。中国自古就有无媒不成婚之说。《诗经·卫风·氓》中“匪我愆期,子无良媒”的意思就是说“不是我故意拖延,而是你没有找到好媒人”。由此可见,媒人在当时就已经是婚姻的必备条件了。《战国策·齐策》中也说:“处女无媒,老且不嫁。”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媒人的重要性。“媒妁之言”是婚姻的基础条件。所谓媒,指谋合二姓之人;妁,指斟酌二姓之人。也有说法称男的婚姻介绍人为媒,女的婚姻介绍人为妁。因此,人们自然而然的称呼说合婚姻的人为媒人。

那么媒人怎么又被成为“冰人”、“伐柯人”呢?称媒人为“冰人”或“大冰”,源自《晋书·艺术传·索》:“孝廉令狐策梦立冰上,与冰下人语。曰:‘冰上为阳,冰下为阴,阴阳事也。士如归妻,迨冰未泮,婚姻事也。君在冰上与冰下人语,为阳语阴,媒介事也。君当为人作媒,冰泮而婚成’。”于是后世就称媒人为冰人,给人说媒也就被称为“作冰”。

媒人被称为伐柯人则是源于《诗经·豳风·伐柯》中的诗句:“伐柯伐柯,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意思是说“怎样才能砍下大的树枝?不用斧头砍不断它;怎样才能娶到妻子?没有媒人成不了婚。”后世因此将媒人称作伐柯人,将提亲称作“伐柯”,将作媒称作“执柯”。

河北剪纸:说媒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cc06430100c848html) - 古代为什么称媒人为“冰人”、“伐柯人”?_中华书局基础分社_新浪博客

知识链接:官媒与私媒

媒人有官媒和私媒之分。所谓私媒,就是民间的婚姻介绍人,而官媒则是代表政府行男女婚姻之事的机构,实即官方的婚姻介绍所。

官方的媒人,古代称作媒官、媒氏、媒互人等,最早出现在西周。据《周礼·地官·媒氏》记载:“媒氏掌万民之判(即婚配)”,“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看来,媒氏的主要工作职责就是掌握全国男女的姓名和出生时间,督促适龄男女结婚。

《管子·入国篇》中这样描述春秋战国时代的官媒:“凡国皆有掌媒。丈夫无妻曰鳏,妇人无夫曰寡。取鳏寡而合和之,予田宅而家室之,此之谓合独。”可见当时的官媒,除了为年轻人安排嫁娶外,还要帮助鳏夫寡妇重新组织家庭,并整合他们的财产。

自秦至清,官媒的权力仍然很大。如《晋书·武帝纪》载:女子凡年满十七岁,其父母尚未给她选择婆家的,一律交官媒,由“媒官”配给丈夫。再如清朝时曾将大批罪犯流放到西北边疆去,为解决这些人的婚姻问题,特地“立媒官两人司其事,非官媒所指配,不得私相嫁娶”。看来官媒的权力确实不小。

私媒则是我们熟悉的媒婆形象,她们一般是中老年妇女,为男女双方穿针引线,有时还从事贩卖妇女的生意。私媒做成的婚姻也还是要到官媒处登记,接受官媒的监督,符合国家法律的规定。

官媒是代表政府行男女婚姻之事的机构,即官方的婚姻介绍所。官方的媒人,古代称作媒官、媒氏、媒互人等,最早出现在西周。据《周礼·地官·媒氏》记载:“媒氏掌万民之判(即婚配)”,“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看来,媒氏的主要工作职责就是掌握全国男女的姓名和出生时间,督促适龄男女结婚。《管子·入国篇》中这样描述春秋战国时代的官媒:“凡国皆有掌媒。丈夫无妻曰鳏,妇人无夫曰寡。

取鳏寡而合和之,予田宅而家室之,此之谓合独。”可见当时的官媒,除了为年轻人安排嫁娶外,还要帮助鳏夫寡妇重新组织家庭,并整合他们的财产。自秦至清,官媒的权力仍然很大。私媒则是我们熟悉的媒婆形象,但古时私媒做成的婚姻也还是要到官媒处登记,接受官媒的监督,才符合国家法律的规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4407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30
下一篇2023-11-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