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结婚时间晚上还是中午

古代结婚时间晚上还是中午,第1张

古代结婚都是在傍晚黄昏之时,婚礼在《礼记》中的记载就是“昏礼”;古人认为女性属阴,而黄昏之时,正是人认为黄昏是阳往而阴来之时,所以认为黄昏才是吉时。

婚姻称谓大全:

1年纸婚、2年棉婚、3年皮婚、4年花果婚、5年木婚、6年糖婚、7年手婚、8年古铜婚、9年陶器婚、10年锡婚、11年钢婚、12年丝婚、13年花边婚、14年象牙婚、15年水晶婚、20年瓷婚、25年银婚、30年珍珠婚、35年珊瑚婚、40年红宝石婚、45年蓝宝石婚、50年金婚、55年绿宝石婚、60年金钢钻婚、70年白金婚、80年钻石婚。

古人婚礼在傍晚举办。

晚上举行婚礼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婚礼习俗。据大量的史料记载,在古代,中国迎娶花轿娶婚都是在黄昏以后,就连《白虎通》都说:“婚者,谓黄昏时行礼,故曰婚。”意思就是说在黄昏时昼夜交替,阴阳相合之刻,是结婚的最佳时间。

从结婚的“婚”字我们也可以推断出古人的结婚时间。“婚”字是“女”加“昏”,古人写结婚的“婚”是写成黄昏的“昏”的。在上古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期间,流行抢婚这一习俗。所谓的抢婚就是男子叫上自己的伙伴,趁着黄昏出去抢夺妇女,并逼迫她们和自己成婚。

在《周易•屯》爻辞中记载道:“屯如遭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乘马班如,泣血涟如。”意思是说一帮貌似强盗的马队过来抢夺妇女,不愿服从的妇女泣泪涟涟,拼命呼喊。后来这种抢夺妇女逼迫其结婚的习俗被人们抛弃,但是其中的某些仪式却保留了下来,比如我国云南的某些少数民族和国外的一些地区仍然有抢婚的习俗,只不过“抢婚”变成了结婚的仪式。

而在黄昏这个时间结婚的习俗也流传了下来。为了将结婚的“婚”和黄昏的“昏”区分开来,所以在其旁边加了个“女”字,就成了现在的“婚”。

傍晚结婚的意义

另外,傍晚结婚比较接近洞房花烛夜,尤其是在清朝,在洞房之前,新郎一般都要先去向宾客敬酒,而且去接新娘也要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在傍晚举行婚礼,是最好不过了。

不过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上午接亲,晚上拜堂”,而“婚与昏”同音,这也是古代人在晚上结婚的最好的例证,这表明在黄昏举行婚礼以后,女人要改变自己的姓氏。

古代婚礼一般都在下午举行,据说“婚”字的演变就是女子在黄昏的时候成亲,称作“婚”,选择下午结婚的原因与最早的婚嫁传统有关,相传在最早的上古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去期间,流行抢婚这一习俗。所谓抢婚就是男方叫上男方家的亲朋好友趁着黄昏,天不黑也不亮去女方家抢婚,逼迫其与自己结婚。这一抢婚的时间一般都是在下午或者黄昏的时候进行的。这个时候女方家的防范是最低的,抢婚才能够成功。后世虽不在流行抢婚这一习俗,但是当时的一些礼制还是保留了下来。于是人们一直沿用的是下午的时候举行婚礼。\x0d\

古人的婚礼是什么时候举行的?边肖会给你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朋友过来看看。

古人的婚礼通常在晚上举行。古时候一直有句谚语叫“早见新娘子,晚见新娘子”。在古代中国,新娘在黄昏后出嫁。的“嫁昏”谐音,也是古人夜婚的例子,表示女子黄昏出嫁,然后改姓。

据史书记载,“结了婚就是黄昏行礼,所以这叫结婚”。换句话说,晚上结婚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婚礼习俗。看古书,古人描写婚礼是常有的事。比如《结婚与黄昏》也有“轻意”一章。在伊犁,有一种“文人昏礼”。然而,由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不同民族的不断融合,民间婚俗的差异一直存在。

人生有四件幸福的事,其中之一就是新婚之夜。古代“洞房花烛夜”称为“入家”,相当于“第一”。而“婚礼”是婚礼的应有之义,所以对一个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时刻。

事实上,婚礼从诞生到完善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据有关学者研究,在原始社会,人们实行群婚制,往往没有固定的配偶。后来随着生产力和文明意识的进一步提高,出现了二元婚姻。在从集体婚姻向重婚转变的过程中,男性往往会抢夺自己的亲属以获得交配权。抢亲一般在晚上进行,抢到新娘回来的新娘会马上见到新娘并娶她,这样就形成了固定时间的婚礼。这种婚礼经历了夏商的传承,到了“沉郁而文艺”的周朝,形成了完整的婚礼。

古代婚礼都在傍晚举行,拜堂是婚礼的正式部分。在堂前,由仪宾主持,新郎新娘站列拜天地、拜 父母、夫妻对拜,乐起,礼成。礼后第二日早晨,新郎新娘一同拜见公婆,新 郎也要将家里的所有亲属介绍给新娘。然后,新郎新娘向长辈奉茶。第三日, 新娘和新郎同去合祭祖先,新娘便正式成为家中的一员,婚礼正式结束。

1、傍晚。婚是由女字和昏字组成的,古代社会盛行抢婚这个习俗,男士们需要拉上自己的朋友在黄昏的时候去抢新娘子,所以古代结婚时间都是下午或者傍晚,区别于现代的上午举办婚礼。

2、相对冷清不,可大操大办。现代的婚礼都喜欢热闹喜庆,所以新人都会摆上喜宴来招待客人,但是在古代是明令禁止大操大办婚礼的,需要保持婚礼的冷静与庄重,一直到汉朝,才废除这方面的禁令,允许婚礼办得热闹一点。

3、结婚年龄普遍偏早。在古代对结婚年龄没有太大的限制,自然也不存在法定结婚年龄这一说法,所以古代人一般结婚都比较早,男生十五、十六岁,女生十三、十四岁就早早结婚了。

1、古代结婚在傍晚。

2、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故而得名。因为阴阳五行、神道设教的观念里,女子属阴,黄昏是“阳往而阴来”,婚礼的一切都合着迎阴气入家的含义。昏礼在五礼之中属嘉礼,是继男子的冠礼或女子的笄礼之后的人生第二个里程碑。

3、古代中国汉族青年的婚姻多由父母包办 ,大都是父母从小就给订了婚,有的还指腹为婚,即孩子还未出生,双方父母就为他们确立婚姻关系。

4、订婚前要请媒人到女家去求婚。订婚时,由男方给女方一些财物作“订礼”,结婚时女方也要带给男家很多财物,叫“陪嫁”。

5、举行婚礼那天,新郎要坐上礼车或花轿,到女家去“迎亲”,礼车或花轿前边有乐队。新娘被迎进男家后,要参拜天地和父母。

6、礼毕,新婚夫妻入洞房。这时男家设宴款待前来贺喜的亲朋。有的地方还有闹洞房、听壁脚的习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4608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1
下一篇2023-1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