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

怎么评价“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第1张

德高望重

我认为于谦是一个大英雄。在瓦剌进犯北京,明英宗在土木堡被俘虏,二十多万明军精锐丧失殆尽。瓦剌首领也先认为抓住明英宗是奇货可居,以英宗做人质要挟明朝各地守城将领就范,很多城池不攻而克。蒙古军队很快打到北京城下。

大明江山岌岌可危,北京城内人心惶惶,有部分胆小的大臣主张迁都南京。朝堂上群臣吵做一团,是需要有人站出来的时候啦!于谦——这个英雄挺身而出,挽救明朝与危亡!他联络一些主战大臣坚决反对迁都。力主另立新君以绝瓦剌之望,这在当时是冒很大政治风险的,因为明英宗并没有死,万一以后英宗回来要秋后算账可就麻烦了。但是于谦不顾个人安危得失,而是以大明江山社稷为重。在他力谏下,孙太后也支持,于是立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为帝。彻底断绝了瓦剌的念头!然后于谦又在城内积极备战,整顿军纪,鼓励士气,调派各地军队勤王,打败了瓦剌,也先害怕后路被切断,被迫撤军!

后来,明英宗回到国内,趁明景帝病重发动夺门之变,重新掌权,在奸臣建议下处死于谦。锦衣卫搜查于谦家里时,发现于谦家里家徒四壁,除了一些日常衣物和皇帝赏赐少量物品外,空空如也。

从以上事件,可以看出于谦是个非常清廉正直、一心为公的大臣。所以于谦的所做所为赢得了后人的尊敬,你不这么认为吗!

要论于谦就得先了解于谦。

于谦(于忠肃,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官至兵部尚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于谦由永乐辛丑进士出身,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巡抚山西、河南等地。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释放后起为兵部侍郎。土木堡之变后,继任兵部尚书,指挥明军取得京师保卫战的胜利。英宗复辟,于谦被诬下狱。明宪宗时,被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追谥“肃愍”。明神宗时,改谥“忠肃”。

于谦!!!

当一个人连死都不怕的时候,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他不能做到的事情了。

而于谦就是这样一个人。

于谦的一生事迹有很多,但单单就站在德胜门之外的那一刻,他就无愧于清白二字。

武将不怕死,文臣不贪财,则王朝可兴!而于谦就是这样的武将,也是这样的文臣。

于谦的《石灰吟》,诗以铭志。 历史 上的于谦,是一位忠心爱国、智勇双全、耿直诚信的一流名臣。“中华民族的脊梁”,大明于谦担之无愧。

于谦是个文武双全的忠臣,他为官清正,不畏权贵,正直爱民。为国家立大功,如果没有他守住北京,土木堡之变后明朝将成为第二个北宋,靖康之耻将重演。

一一这首诗是选自明代于谦《石灰吟》。全诗四句: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一一也有作《咏石灰》的。写作此诗时,诗人年仅19岁。

一一于谦(公元1398一1457),字廷益,号节庵,钱塘人(今浙江省杭州市),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江西巡按、兵部尚书等职。在职期间,敢于抗上,曾当面斥责汉王朱高煦叛乱之罪,义正词严。巡抚河南、山西时,清廉刚直,不畏强暴,平反冤狱,赈济灾荒,兴修水利,深得民心。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明军在土木堡战败,英宗被俘,蒙古军进逼北京。这时于谦力阻朝庭南迁,坚决主张抗战。并拥立景帝,调集重兵,组织军民保卫北京,击败蒙古军。于谦升任兵部尚书,在英宗还朝复位后,于谦被诬以“大逆不道”之罪处死。

一一于谦写的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托物言志,使石灰的特性和人的精神形象浑然一体,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其诗忧国忧民,感情真挚,风格质朴刚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在后世广为流传,成为人们自勉自励的座右铭。

他是明代 历史 上的重要人物,其赫赫功业与高洁的品格一直受人景仰,而其悲剧性命运更令人扼腕。

几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探讨造成这出悲剧的原因,除了各种难以避免的客观因素之外,于谦本人的性格也确实存在一些缺陷,对悲剧的形成产生不利的影响。

将这一切综合起来考察,于谦的悲惨结局实在有其必然性 。

于谦悲剧概述

正统十四年(1449年)秋,瓦剌首领也先大举侵犯边疆,宦官王振建议英宗亲征。不久,英宗在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剌俘虏,京师震动。

皇弟朱祁钰监国,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全权负责筹划京师防御。

于谦坚决反对朝廷中有些人向南迁都避敌的主张,后来朱祁钰即帝位。

也先挟持英宗破紫荆关威胁师,于谦不为所动,分遣诸将列阵九门迎敌,并亲自督战,取得京师保卫战的胜利,迫使也先请求议和,同意归还英宗。

英宗被接回后,安置于南宫,称太上皇。

景泰八年(1457年),将军石亨、宦官曹吉祥、左副都御史徐有贞等,趁景帝病重,发兵拥立英宗复辟。英宗复位后,石亨和曹吉祥等诬陷于谦要另立太子,谋迎外藩。遂以"意欲"谋逆罪处死,其妻与子于冕戍边,籍没时家无余资。

成化年间,其子于冕获赦,上疏为父冤,明宪宗亲自为其平反。

明孝宗弘治时,赠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肃愍",赐祠于其墓曰"旌功"。

于谦死后,归葬于故乡杭州西湖之滨,与岳飞、张苍水并称"西湖三杰"。 清代袁枚有诗云:"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确实,于谦和岳飞一样,都是以悲剧收场的。

那么,于谦的悲剧是如何形成的

皇室内部的复杂关系

正统十四年英宗亲征时,命皇弟朱祁钰留守京师。

土木之变发生后,朝廷一片混乱。国不可一日无君,孙太后遂命立英宗朱祁镇之子朱见深为皇太子。 因太子年幼,无法理政,又命朱祁钰监国 。

应该说,这种安排无论是从国家大局出发还是从孙太后的个人意愿出发,都是合适的。在当时国家千钧一发的危急情况下,必须要有一个年长的皇室成员主持政事,收拾局面,所以由朱祁钰监国。

而从孙太后的个人 情感 来说,这也是最理想的安排。因为英宗朱祁镇与朱祁钰虽是兄弟,并非一母所生,而孙太后作为英宗的母亲(虽非亲生,但外人及英宗本人均不知)。

从人情上讲,她当然希望皇位能由英宗保持,即使英宗不能回朝,她也希望皇位能由英宗之子继承,因此决定立英宗子朱见深为皇太子。而朱祁钰与英宗朱祁镇兄弟二人关系一直很好,很受英宗的信任。

否则,英宗在亲征的时候,也不会让他来留守。

朱祁钰监国后,一开始可能也没有什么非份之想,然而权力特别是皇权这种东西,像有魔法一样,具有极强的吸引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想法就会发生变化,希望能真正地登上大宝之位。一个月后,朱祁钰果然即皇帝位,遥尊英宗为太上皇帝,以明年为景泰元年。

此时,朱祁钰虽做了皇帝,但英宗之子朱见深仍为皇太子,将来皇位还是会回到英宗后人手里。

对于这种结果,孙太后虽勉强接受,但并不满意。

然而,人的贪欲是无限的。 朱祁钰既然做了皇帝,当然就希望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景泰三年夏五月,朱祁钰废皇太子朱见深为沂王,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这一次的举动非同小可,因为它意味着皇位从此就从英宗一系转到景帝一系手里,英宗的后人彻底与皇位无缘。

因此,不但遭到许多大臣的反对,也必然引起孙太后和太上皇朱祁镇的不满。虽然皇太子朱见济不久就病死了,但朱祁钰一直拒绝恢复见深的皇太子之位。

这就埋下了后来"夺门之变"的伏笔。

孙太后与英宗的感情甚深,对于景帝和太上皇朱祁镇之间的斗争,居于其间的孙太后的态度举足轻重。以太后当时的地位和影响力,朱祁镇要想复辟,不取得她的支持几乎是不可能成功的。

在这种复杂的局势下,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于谦当时的处境及他可能采取的对策。

英宗亲征时,于谦与兵部尚书门楚极力劝谏无果,后来决定邛垫随驾,留于谦处理部里的事务。不料发生土木之变,五十万明军精锐全军覆灭,连英宗也做了俘虏。

这对于谦来说无异是晴天霹雳。作为受儒家思想熏陶出来的知识分子,于谦虽然具有忠君思想,但在大敌当前、国家处于危急存亡之秋的情况下,他还是冷静地建议皇太后以觑王监国,并劝说哪王接受。

他说得很清楚:"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 。

朱祁钰监国后,于谦以兵部侍郎的身份极力辅佐,反对南迁之议,积极部署北京的防守事宜。这个时候,邮王把于谦当作自己的左右手和国家的支柱,对其非常信任,很快提拔为兵部尚书,而皇太后对他也非常倚重。

然而,陷在敌手的英宗给于谦出了一道难题,因为他成了也先要挟明朝的工具。于谦接受要挟,明朝就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甚至国将不国;而于谦如果不接受其要挟,就意味着要置明英宗的死活于不顾,才能坚持抗敌,保卫京师,这必然会使他和英宗的关系受到影响,甚至招来祸殃。于谦虽然明白这一点,但为了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他毅然将个人的安危生死置之度外。(其实,他早年的明志诗《石灰吟》就已经将他这种精神 境界展示无遗:"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

抱着这种信念,在面对也先的要挟时,于谦主张"社稷为重,君为轻",顶住压力,坚持抗敌。

客观地说,正是因为于谦坚持抵抗,使得英宗在也先手里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他才有机会被放回,但于谦的这种态度却得罪了英宗,并因此招来杀身之祸 。

当朱祁钰称帝,特别是废立皇太子之时,于谦并没有激烈反对,最后都接受了事实,为此还受到进士杨集的指责:"奸人黄赠献议易储,不过为逃死计耳,公等遽成之。公国家柱石,独不思所以善后乎"这也成为他后来被杀的理由之一。

其实,以于谦当时之地位,他很难动摇朱祁钰的决心,说服他改变主意。时人唐枢即认为"以景皇之锐念,不可以口舌争"。王世贞也以为"景帝之信谦,谓其能御圉,非有布衣腹心素。一不合则睽,再不合则去。夫人主以私爱欲易太子,虽留侯不能得之汉高,而谦能得之景帝乎哉"真实地道出了于谦当时面临的困境。

遭人嫉恨

作为景泰年间的名臣,于谦才华横溢。

于谦志向远大,品行高洁,为官不贪不贿。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专权,作威作福,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大臣争相献金求媚,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都是两手空空。有人劝他送些当地的土特产,于谦笑着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

于谦如此刚正不阿,自然引起了宦官王振的极度不满,王振借故将其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后来,因为贵人相助,才将他释放。

于谦不事田宅,多次拒绝朝廷的封赏,这也引起那些信奉"千里来做官,为的吃和穿"原则的官员不满,招致其强烈反对,因为这挡了他们的财路。

北京保卫战胜利后,论功行赏,加于谦少保衔,总督军务,于谦固辞:"四郊多垒,卿大夫之耻也,敢邀功赏哉!",景帝不允。

景帝改立皇太子,命兼任东宫官者领两份俸禄,唯独于谦两次谢绝。因为于谦的居所简陋,景帝特在西华门赐给他一所府第,于谦也坚决拒绝:"国家多难,臣子何敢自安。"实在推辞不掉,他也从来没去住过,只把景帝赏赐的东西保存在里面,每年去看一看而已。

由于这些原因,使得于谦在当时的朝廷上显得比较孤立、无助。

于谦自身的性格与其对立面的形成

在正统、景泰年间的大臣中,于谦有德有才,然而其性格中确实有一些致命的缺陷,致使他与同僚的关系紧张,甚至最终将一些人推向对立面。

其一,于谦"性故刚,待人严苛,不容人过。”所谓眼里不揉沙子,如发现官员有过错,就当面斥责,丝毫不留情面。其"号令明审,虽勋臣宿将小不中律,即请旨切责",不给转圜的余地。

土木之变后,朱祁钰命群臣商议战守事宜。侍讲徐理认为星象有变,应当南迁避难。于谦马上厉声斥责:"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徐理当即被赶出朝堂。

后来他又以为于谦阻止其升迁,"尝切齿谦"。为了自己的前程,徐理不得已,只好改名徐有贞,最终成为夺门之变的主谋人,并将于谦送上了断头台。

大将石亨本以于谦荐举而得重用,对其充满感激之情。北京保卫战获胜后,石亨因守卫德胜门之功被进 封侯爵。他觉得于谦的功劳在他之上而没有封侯,心里不安。于是就向朝廷举荐于谦的儿子于冕,,于谦反应强烈。其实, 不管石亨的做法妥当与否, 完全是一片好心, 于谦即使不接受, 也完全可以婉言谢绝, 大可不必在景帝面前指责石亨, 导致两人由并肩作战的战友变成仇敌。

其二, 恃才傲物, 刚愎自用。于谦才能出众, 勇于任事, 这本来是好事, 然而过犹不及, 过于专断, 盛气凌人, 就会招致别人的反感, 对自己不利。

于谦与石亨共事时, “ 谦论议断制, 宿将叹伏, 而亨不能赞一辞, 衔之” 。后来, 石亨联合其他人发动夺门之变, 拥英宗复位, 随即唆使言官陷于谦于死罪, 以发泄心中的不满与愤恨。时人李贤亦认为“ 亨辈不过因于谦平日总督军务, 一切兵政, 专而行之, 不遂其意, 因乘机图谦” 。

故而《明实录》评于谦“ 恃才自用, 矜己傲物, 视勋旧国戚若婴稚, 士类无当其意者, 是以事机阴发, 卒得奇祸。 ”

总结

于谦悲剧的形成有其复杂的原因,最主要的是, 他无意中也不可避免地卷入了一场皇室内部的争权夺利的斗争。面对英宗、景帝兄弟的争斗, 他难以抉择, 而以他所受的教育, 也不可能抛弃君父、社稷急流勇退, 避祸保身, 最终成为令人惋惜的牺牲品。

于谦性格中具有明显的缺陷, 使他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其他朝臣之间的关系, 创建比较和谐的执政环境, 从而将许多同僚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 最终使悲剧无法避免。

性格决定命运, 由此看来, 此言不虚。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

毫无疑问于谦是一位民族英雄

在后世的我看来,于谦是一个真正的以国事为重的政治家,完全无愧他诗中“粉身碎骨全不怕,为留清白在人间”的铮铮誓言。

不久前曾回答过一个问题时曾评价于谦“谋国不谋身”,他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学习典范,是忧国忧民的良臣、忠君爱国的忠臣、刚正不阿的直臣。

于谦在永乐十九年间进士及第,历仕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和景泰帝五朝,曾追随明宣宗出征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

于谦为人刚直清正,不畏权贵,进京述职从不带任何礼品,自言只带“两袖清风”,因此得罪了大太监王振,被诬陷下狱,不久迫于压力而释放。

“土木堡之变”后,瓦剌携大胜之势大军南下,进攻大明京师北京城,这时候是担任兵部侍郎的于谦力排众议,坚持防守,坚决反对迁都南下,在朱祁钰、于谦等人的调度指挥下,北京保卫战取得胜利,瓦剌军无奈撤回草原。仅仅这一件事就足以使于谦千古留名!

北京保卫战后,于谦在新帝景泰帝朱祁钰的支持下革除弊政,整肃军纪,严肃政纪,加上于谦本身严于律己,很快使得已经开始走向衰败的明王朝又有了转机。

但是由于于谦在“土木堡之变”后支持朱祁钰登基,同时尊奉朱祁镇为太上皇,让朱祁镇把他列入朱祁钰一党。再加上于谦当政期间严格执纪执法得罪了不少权贵(主要是“夺门之变”那几个主谋),因此在朱祁镇复位之后没来得及下令废除朱祁钰的情况下,先下令处斩于谦。

于谦一生清廉,死后家无余财,被养子于康葬于杭州西湖湖畔。

他对于大明来说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不管朝廷怎样对他,在皇帝面前直言不讳,只要是对国家有利的,他都回去做,根本就不怕掉脑袋。

《大明风华》里的于谦还原度很高。

于谦,于永乐十九年,也就是1421年,登进士第。

宣德元年(1426年),以御史职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因为人刚正,严词斥责朱高煦而受宣宗赏识。

明英宗时因不畏权贵入京觐见时不向王振送礼,遭诬陷下狱,百姓、官吏乃至藩王都请愿,使他官复原职。

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兵败被俘,他主张反对南迁,坚守国门,升任兵部尚书。

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平素俭约,居所仅能遮蔽风雨。但因个性刚直,招致众人忌恨。

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大将石亨等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遇害。明宪宗时,于谦被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追谥“肃愍”。明神宗时,改谥“忠肃”。《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他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他是这么以诗言志的,也是这么躬身践行的。于谦,明朝名臣、民族英雄。“土木之变”中,他临危受命,挽狂澜于既倒,他为官清廉,忠耿正直,却被诬陷处死,留下了天下奇冤。 评价他这样一个人是困难的,困难在于仰望不知其高,感佩不知其深。让我们来回顾他在 历史 重要关节点的表现,试着走近他。

扶保代宗得罪英宗

这是他最大的亮点,也是他最大的“原罪”。 1449年8月,御驾亲征的明英宗在权监王振的“瞎指挥”下,被瓦剌包围在土木堡,兵败被俘,明王朝面临分崩离析的巨大危机。有人建议迁都避祸,于谦坚决主战。他联同其他大臣,支持监国的郕王调集各地军队防守京师。铲除王振余党,支持郕王即帝位为明代宗,正肃朝纲。组织北京保卫战,打退了瓦剌的进攻。瓦剌用明英宗威胁,他回以“社稷为重,君为轻”。同时,他不准其他边关将领与瓦剌接触,让瓦剌挟天子以谋利的愿望落空。瓦剌送回英宗,他继续支持代宗为皇,英宗被软禁南宫七年,过着惊恐不安的生活。1457年,明代宗病重,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贞发动夺门之变,迎接明英宗恢复帝位,诬陷于谦谋反,于谦惨被处斩。 于谦在皇权的争夺中没有站在明英宗的一边,这是他被诬陷的根本原因。

位高权重遭人嫉恨

直接诬陷于谦的人是石亨、曹吉祥、徐有贞。 这三个人分别代表武将系统、内官系统和文官系统,三个权力系统又统一于皇权。 “土木之变”后于谦任兵部尚书,选将、练兵、设垒均自他出,在军队各级中威望很高。于谦本对石亨有恩,但不愿与石亨结党营私而反目成仇。徐有贞建议迁都南京,被于谦斥责,对于谦恨得咬牙切齿。内侍曹吉祥是王振门下,深恨于谦。于谦受到明代宗信任,国事、政事、人事每多问于他,很多人的利益受损。 处在风口浪尖上的于谦,以前有明代宗这把“保护伞”,现在皇帝是也恨于谦的明英宗,于是于谦成了“人人皆曰可杀”的“叛逆”。

官场清流不容于世

于谦早年就因为不送礼得罪过王振,被判处死刑。后来百姓联名上书救了他。他历来为官清正,任职的每个地方都受到老百姓甚至是藩王的拥戴。他主持兵部后,明王朝危机加深,他机变行事,即使是勋臣老将不守法度,也请旨责备。明代宗很了解于谦,对他推荐的人提拔重用。有些没有得到推荐的人就非常怨恨他,连御史也多次用苛刻的文词上奏弹劾他。 这些事实说明,不是为官清正就人人拥护你,在明朝整体官场贪污腐化的背景下,于谦的清正妨碍了别人图利,这些人联合起来要置他于死地。其实,贪腐也是一种影响力非常大的政治生态环境,清官不容贪官,贪官更不能容清官。风气不正,贪官都是一窝一串,在他们的政治生态环境下,清官无容身之地,无生长空间。

不结朋党无以存身

于谦身上,具备中国传统文人的完美性格,他们仗节死义,从不结党营私为自己考虑。无朋党则祸至无依。于谦被冤,为他辩护者少 ,落井下石者多。也许,他早就感受到身处危墙之下,但崇高的家国情怀,大道为公的宏愿,不允许他退缩。 于谦处斩后抄家,家无余财。于谦死的那天,阴云密布,天下共哀之。于谦最后由他养子于康归葬于杭州西湖三台山麓。皇太后开始时不知道于谦的死,听说以后,叹息哀悼了几天。于谦死后几年徐有贞被充军,石亨死于狱中,曹吉祥谋反被灭族,于谦冤情真相大白。于谦被百姓记在心中,杭州、河南、山西等奉拜祭祀于谦至今。

结论: 于谦政治上清廉自守,能力上超拔于群,律己上一身正气。他的死,是封建王朝的结构性悲剧,是给明王朝敲响的葬钟。但于谦是英雄,他是黑暗中点亮的微光,他是怒海中显露的桅尖,他是黎明中眩目的亮红,他是中华5000年 历史 文化中值得我们推崇、值得我们怀念的那一部分美好!

中国历史上最没有悬念的宫廷政变就是景泰八年的“夺门之变”,一场看似闹剧的政变居然在毫无反抗中顺利实施成功,这场政变只用了短短几个时辰,改变了大明朝的命运,也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景泰八年,景泰帝朱祁钰病重。满朝大臣担忧的不是皇帝是否康复,而是帝王由谁来继承,关乎大明正统传承,国之大事。皇帝可以驾崩,正统大位还需有人来坐,而景泰帝没有太子,也没有儿子。

景泰帝朱祁钰能够登基称帝完全是捡来的,他那个不争气的哥哥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将明朝积攒几十年的家底嚯嚯光了,要不是于谦、王文等人力排众议拥立了监国郕王朱祁钰登基为帝,大明朝估计就歇菜了。

朱祁钰登基后,被俘的朱祁镇又被放了回来,被囚禁在皇宫南面的破落宫殿里,他也被称之为“南宫”。本来相安无事,朱祁镇也不作他想,一门心思坐吃等死得了;朱祁钰更是没有考虑到将皇位归还给明英宗朱祁镇。

景泰帝安安心心的做着皇帝,而且干得相当的出色,比他哥哥明英宗朱祁镇能干多了,就只有一点不好:没有儿子,唯一儿子朱见济被立为太子后没两年就死了。他的太子之位还是朱祁钰将原太子朱祁镇的嫡长子朱见深给废了,抢来的。

景泰帝朱祁钰驾崩也就几天的光影了,皇位的继承提上了日程,到底谁来继承皇位,朝中大臣和朱祁钰有不同的看法。当时有三种意见:1、复立废太子朱见深为太子,皇帝驾崩后,由他继承大统;2、迎立朱祁钰的叔叔襄王朱瞻墡为皇帝,由他来继承明仁宗的衣钵传承;3、将襄王朱瞻墡的长子过继给朱祁钰,立为太子。

这三种方案都没有得到朱祁钰的认可,在他心里,他还一时半会死不了。

直到景泰八年正月,朱祁钰对自己的身体有了彻底的认识,的确是缓不过来了,要安排后事。既然安排后事,他召见的人不是内阁成员,也不是兵部尚书,太保,太傅等人,朱祁钰召见了石亨。

不得不说景泰帝朱祁钰的帝王心术很厚黑,他召见石亨有深意。石亨时任太子太师,武清伯,掌管五军大营,晋升为右都督,手中掌握着京师附近的军权。朱祁钰召见他还是在防患朝中文官集团权势过大,朱祁钰将托孤之事交于石亨,却没有告知石亨到底由谁来继承皇位。

那一天,是景泰八年,正月十六。石亨于清晨面见了病重的景泰帝朱祁钰。

正月十六的那一天,于谦并没有闲着。大明朝的肱骨之臣兵部尚书于谦、礼部尚书胡濙、吏部尚书王直已经与群臣商议,复立原废太子朱见深为太子,继承朱祁钰的大统。他们推举商辂主草奏疏,等奏疏完成,已经日落西山,打算明天再面见景泰帝朱祁钰走走流程。

按照于谦于众大臣的商议,废太子朱见深复位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朱祁钰肯定会同意这个方面,好歹皇位继承还是在朱瞻基这一脉,不至于旁落到仁宗小支那一系中。

而就是因为耽搁了这一晚,让大明的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于谦等人商议这种社稷传承大事并没有通知握有兵权的石亨,这不怪于谦,明朝自建朝以来就有文、武不合的传统,文官集团和武将集团从来就没有尿到一个壶里。武将集团最得势的只在成祖、宣宗两朝,而土木堡一战,武将集团骨干被一锅端了,景泰帝朝唯一有权势的武将只有石亨,而石亨并不被文官集团重视。

石亨从朱祁钰宫殿出来,并没有对景泰帝对他的交代放在心上,他在盘算自己的未来,于谦等文官商议大事并没有通知他,那么未来的新君登基石亨是捞不上政治资本,没有任何拥立之功的。

既然功劳轮不上石亨,石亨就考虑自己制造功劳——复立囚禁在南宫的明英宗朱祁镇重新登基复位。

于谦等人在商议,石亨却去找了几个人:前府右都督张鞁、宦官曹吉祥,联络上了朝中边缘人物徐有贞,这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小人。

几人一拍即合,立刻分头行动,这种废立之事,别说做了,有这个想法就是谋逆大罪,诛三族。如果有太后的支持呢?那就不一样了。

在曹吉祥的安排下,石亨入宫见到了孙太后,奏明复立明英宗朱祁镇的事情,孙太后应允了,同意了石亨等人的计划。就因为孙太后的态度,让于谦彻底的放弃了干预此事的念头。

石亨出宫后,立刻与人安排前往南宫破宫门迎出了朱祁镇,簇拥着明英宗朱祁镇前往奉天殿,这一路进行得非常的顺畅,一方面是因为石亨握有京城的城门钥匙,另外一方面是张鞁借包围皇宫为由调遣了众多士兵入宫。

石亨等人闹的动静很大,人数却不多。于谦其实早已知晓,他的女婿是锦衣卫指挥使,在石亨、张鞁调动京城军队的时候已经报知于谦,于谦问了问太后是否知晓,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于谦沉默了。

如果于谦此时调动锦衣卫或者禁军是完全有可能扑灭此次政变的,大明朝的兵权调动及其严格,几乎所有的军队权力都在皇帝和兵部尚书手中,于谦完全可以凭借兵部尚书的权力组织力量剿灭谋逆之徒。

于谦并没有这么做,基于两点原因:1、复辟队伍中有明英宗朱祁镇,2、复辟得到了孙太后的首肯。

皇位变更属于皇室家事,忠于国家的于谦恪守自己的职责,对于皇权的争斗,他无意参与。朱祁镇虽然被囚禁,却也是大明正统,而皇室朱氏宗族的领袖孙太后也同意了复辟,这变相地给朝廷,给群臣一个信号:皇帝传承还是朱家说了算。

自古以来皇帝对臣子都有防患之心,当朱祁钰听到复辟党敲响上朝钟声的时候,第一时间怀疑的是于谦,问左右侍从:是否不是于谦干的?当他得知是哥哥朱祁镇复辟后,连说了三个“好”,就不再去上朝,景泰帝自己彻底的放弃了皇位。

诡异的“夺门之变”是明朝最让人叹息的一幕,无能、窝囊的明英宗朱祁镇再次登基,这个过程如此的简单、轻松,他重新登基后,对大明的影响又是如此的巨大:杀于谦、王文等忠臣,流放,入狱朝中重臣;重用夺门之变的那群政治宵小;军事上丢失了河套,让女真部在辽东萌芽等等。

历史的轨迹在景泰八年正月十六那一夜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能够帮助明英宗朱祁镇实现夺位成功,是显得有些奇怪的。为什么说奇怪呢?当时,明代宗朱祁钰虽然病了,但还活得好好的,第二天还准备上朝。同时,兵权也掌控在兵部尚书于谦手里。而且吏部尚书王文、礼部尚书胡濙等人都拥戴朱祁钰。当时他们正在讨论立谁为太子,让谁来接朱祁钰班的问题,而且方案已经确定。可为什么,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就能够轻松帮助朱祁镇夺位成功呢?

我觉得石亨等人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朱祁钰不信任于谦。在朱祁镇被瓦剌也先俘虏,瓦剌也先用皇帝当人质,要挟明朝的时候,于谦力排众议,拥戴朱祁钰为新的皇帝,并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后来又亲自指挥,打败了瓦剌也先对北京城的围困。可以说,居功至伟。朱祁钰在位的时候,看起来对于谦非常信任,大小事都会和他商量。但实际上,他心里一直提防着于谦,害怕于谦夺位。尤其是害怕他病重去世后,于谦夺取了明朝江山。因此,在他病重期间,不是找于谦来商量事情,而是把石亨找来,给他交代。

虽然交代的内容是什么,我们现在已经不清楚。但他这样做,明显地就是用石亨来牵制于谦。正因为他不相信于谦,而相信石亨,才让石亨看出了他的病情,并且有了复立太上皇朱祁镇为皇帝,投机建立不世之功的想法。否则的话,不了解朱祁钰病情的石亨,也不会有那样的动议。我说朱祁钰并不相信于谦,还有一个证明。第二天,本来说朱祁钰要上殿,讨论谁当太子的问题。

当时朱祁钰正在梳妆,忽然听到上殿的钟声想起,当时朱祁钰说的第一句话是,这是于谦吗?他的意思是,于谦当皇帝了吗?后来听说是朱祁镇复位后,他连说了三个“好”字,回躺到床上睡去了。他这样的表现,明显就是提防于谦。如果朱祁钰相信于谦,石亨既不会有想法,于谦也会把一切都安排好。甚至立太子的事情,不必第二天上殿,在朱祁钰的病榻前,大家讨论一下就完成了。只要立了太子,朱祁镇就没有希望了。

二、于谦并不想擅权。如果于谦是一个擅权之人,他就明白,在朱祁钰病重,同时朱祁钰又没有继承人的时候,是多么的敏感。既然是一个敏感的问题,那就要在这时候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留心一下朱祁钰找过谁谈话?京城里有没有什么动静?敏感人物朱祁镇身边有没有什么异样?等他知道朱祁钰找石亨谈过话以后,他在心里自然就会嘀咕一下,朱祁钰找石亨做什么呢?由此,他一定会严密监视石亨的一举一动。只要监视了石亨,石亨后面的那些阴谋,也就不可能得逞了。

但正是因为于谦没有想做权臣,没有想把持朝政,他完全没有提防这一点。因此,他在和王文、胡濙等人把方案讨论好后,就安心回去睡觉了。第二天,当于谦看见朱祁镇坐在大殿上的时候,他竟然没有意识到这可能是他生命的最后几个小时。如果他有做权臣的想法,他在见到朱祁镇的一瞬间,就会立刻有所动作,毕竟他是兵部尚书,而且朱祁钰还活着,他手上的筹码并不少。这样一来,朱祁镇当皇帝就不会那么容易了。

三、朱祁钰做事无章法。朱祁钰千不该万不该废了朱见深的太子之位。但既然已经废了,而自己的儿子又没活下来,那你就得早做立太子的准备。如果你想要等再生儿子,其一,这儿子不知道猴年马月才生的出来。

其二,生了儿子以后还得养,至少又得一个20年。这么长的时间,能够确保稳定吗?要知道朱祁镇和朱见深都还好好地活着,他们的存在,都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当然了,我并不是说朱祁钰应该心狠手辣除掉朱祁镇和朱见深。但如果你做不到心狠手辣,你就把太子之位还给朱见深。

否则的话,一旦发动政变,你是很危险的。而朱祁钰最后在听说朱祁镇复位以后,竟然在连说了三个好字以后,就安然地睡去了。难道他就没想过,他能容忍朱祁镇、朱见深的存在,朱祁镇却肯定不能容忍他的存在吗?所以,没有章法手段稚嫩的朱祁钰,就这样被人家活活地夺取了皇位,接着又被夺了性命。(

参考资料:

《明史》)

1、华罗庚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年应聘到美国讲学,很受学术界器重。当时,美国的伊利诺大学以一万美元的年薪,与他订立了终身教授的聘约。华罗庚的生活一下子舒适起来了,不仅有了小洋楼,大学方面还特地给他配备了四名助手和一名打字员。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年应聘到美国讲学,很受学术界器重。当时,美国的伊利诺大学以一万美元的年薪,与他订立了终身教授的聘约。华罗庚的生活一下子舒适起来了,不仅有了小洋楼,大学方面还特地给他配备了四名助手和一名打字员。

新中国成立后,一些人总以为华罗庚在美国已功成名就,生活优裕,是不会回来的了。然而,物质、金钱、地位并没有能羁绊住他的爱国之心。华罗庚毅然放弃了在美国的待遇,冲破重重封锁回到祖国。途经香港时,他写了一封《告留美同学的公开信》,抒发了他献身祖国的热情。

2、钱三强

我国原子能科学事业创始人钱三强,年赴法国留学研究原子理论,被小居里夫妇认为他是最优秀的科研人员。年,钱三强和夫人何泽慧提出回国,导师和同事们都再三劝说、挽留。

国民党政府驻法大使恶狠狠地威胁说:看他能上得了大陆的岸,那才怪呢!这意思很明白。如果钱三强坚持要回祖国,国民党特务就会在半路上下毒手。

钱三强不顾个人安危,置生死于不顾,与夫人抱着刚刚半岁的女儿,果断而机智地回到祖国怀抱,为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国民党政府驻法大使恶狠狠地威胁说:看他能上得了大陆的岸,那才怪呢!这意思很明白。如果钱三强坚持要回祖国,国民党特务就会在半路上下毒手。

钱三强不顾个人安危,置生死于不顾,与夫人抱着刚刚半岁的女儿,果断而机智地回到祖国怀抱,为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3、邓稼先

1948年10月,邓稼先去美国读研究生,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在他取得学位后的第9天,便登上了回国的轮船。回国后,邓稼先在中国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工作。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

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56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邓稼先曾荣获全国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级科学进步特等奖,并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4、李四光

1948年,李四光接受国际地质学会的邀请来到英国,发表了《新华夏海的诞生,轰动了欧州。一天清晨,李四光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12月2日沈阳解放,……”

他激动得热泪盈眶,多年的梦想就要成真了,新中国就诞生了!在剑桥大学中国留学生举行的年会上,他激动地说:“我虽然60岁了,身体一直不好,但我一定要回到祖国去。

把自己的余生贡献给新中国!”但是此举触怒了国民党当局。国民党驻英国大使馆秘书找到李四光,掏出了一张五千美金的支票,说:“你向世界发表个公开声明,否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又威胁说:“你如果不肯,我将采取必要措施,将你扣留在国外》。”李四光听罢气愤至极,当即严厉斥责。

“我归国之心能用金钱收买吗我要回国,不要美金!”经历了千辛万苦,李四光终于踏上了祖国的土地,实现了他为中国效力的愿望。

5、周培源

在1945年受邀参加美国战时科学研究与发展局的研究工作。伴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美国海军部成立了海军军工试验站,并希望周培源到该站工作,待遇甚优。但海军部是美国的政府部门,在海军部所属单位任职便成为美国政府的公务员,外籍人员须加入美国籍才能参加。

周培源当即向美方提出三条件:不加入美国籍,只承担临时性的研究任务,可以随时离去。1947年2月,周培源毅然带着妻儿离开美国回到了自己祖国的怀抱。

明朝的公侯一般都是武将出身,或者是皇亲贵戚,也有文臣封爵的,但是极为罕见。

另一方面,有些公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而失宠,被夺去了爵位,甚至被处死,比如朱元璋、朱棣时代,这样的例子就很多。

一般情况下,这些公侯被处死的时候,对外不会明确宣告,也没有正式的诏书颁行天下,公开宣布他们究竟犯了什么罪。

比如当初朱元璋杀死蓝玉等人,就没有正式的诏书。估计朱元璋会和一些大臣谈到这件事,谈到为什么要杀蓝玉,但没有正式的宣告。

凡事都有例外,明朝有两个勋臣被处死时,曾经发出过正式的诏告,其中一位就是石亨。

石亨是陕西渭南人,身材魁梧,有一副非常漂亮的大胡须,擅长骑射,使用一柄大刀。

石亨是军人世家,继承了父辈的指挥佥事一职,因为作战勇武,他一步步做到了都督同知。正统十四年秋天,明军在阳和一战中败给了也先,石亨独自逃回,被降职。

随后发生了著名的土木之变,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石亨从此时来运转,在兵部尚书于谦的推荐下,石亨被提拔为右都督,进封为武清伯,并掌管京军五大营。

在随后的北京保卫战中,石亨率军驻守在德胜门外,杀死了不少敌军。也先只好带着明英宗退出居庸关、紫荆关。石亨立了一功,进封为武清侯。明景帝即位之后,石亨为镇朔大将军,太子太师,提督京营。

景泰八年的春天,明景帝重病,特意把自己最信任的石亨找来,让他代替自己在南郊的郊祭仪式中行礼。

石亨发现明景帝病情严重,与张軏、曹吉祥、徐有贞等人密谋,发动了著名的“夺门之变”,迎回南宫里的太上皇明英宗。

石亨帮助明英宗复辟有功,进封为忠国公。他有一个侄子石彪,作战骁勇,屡立战功,升任总兵官,进封为定远侯。

一时之间,石家一门出了两位公侯,石亨的部将、亲信和随从五千多人都成为“夺门”之变的功臣,得到官职。叔侄二人手握兵权,帐下的将士多达数万,明军中的许多将官也都出于他们的部下。

这种情况当然引起明英宗的警觉,而且石亨叔侄太过张扬,仗势逞强,做了不少罪恶勾当。于是明英宗开始收拾他们,先从石彪入手,石彪被下狱抄家,由此牵连出石亨的一些不法之事。

到了这个时候,石亨再想隐退已经迟了。破鼓万人捶,他的种种勾当都被揭发出来,同党也受到清算,最终石亨也被下狱。

天顺四年二月初四日,明英宗发出一份诏书,历数石亨的种种罪行,说他“貌若忠厚,心实狡险,作威作福,黩货无厌,欺压诸司,卖官鬻狱”,而且“怨谤多端,包藏祸心,潜谋不轨”,又说石亨是“自作孽,不可活。”

最终,石亨死在狱中,石彪、石后等人被处死。

于左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4922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1
下一篇2023-1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