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结婚有什么习俗吗?

彝族结婚有什么习俗吗?,第1张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北起大渡河,南及金沙江,东抵云南昭通,西接甘孜州;自治州辖17个县市,幅员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人口400余万。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主体民族——彝族,自称“诺苏”、“尼苏”、“纳苏”、“倮倮”、“撒尼”等。它的婚礼习俗极其特别、有趣。

  订婚

  订婚,彝语叫做“吾让木”。是双方正式结缔婚姻的主要标志,彝族谚语云:“祖灵可戏,婚事不可戏”,一旦举行了定婚仪式,双方便不得再反悔婚约了。定亲仪式要泼水、抹锅烟子、杀猪宰羊。当男方使者要来的时候,女方家便喊来邻居妇女,藏好了一桶桶、一盆盆的水,并在手上抹好了黑黑的锅烟子,等待客人的到来。当定亲的客人一来,四面八方的妇女们峰拥而来,向客人泼水、抹锅烟子,客人则须表现得勇猛、顽强,用衣服或擦尔瓦蒙着头,迎着“暴风骤雨”勇往直前,冲破姑娘们的一道道防线,猛冲进屋,姑娘们则会紧追不舍,尾随进屋乱泼,把客人泼得一个个像落汤鸡,一张张的白脸全变成了黑脸。泼水和抹锅烟子时,客人不能生气,客人和主人可以相互进攻。

  泼水、抹锅烟子过后,给客人敬酒、敬烧肉(彝话为“舍府则”)。主人用双手恭恭敬敬地把装有烧肉和酒杯的木盘端给客人中的一个,客人也伸出双手接受,先渴酒再尝烧肉。杯中的酒可以喝完,但盘中的肉不能吃完。因为能喝酒是好汉,能吃肉是狗熊。当客人喝了酒尝了烧肉后,从包里掏出钱放在木盘中。装在盘子中的钱,就是“吾让则”(定亲礼),一般都是单数,但更多的是“九”数,如九千九百元,一万九千九百元等。“九”在彝语中为“古”,“古”为久远、牢固的意思。所以,凉山彝族喜欢九这个数。此外彝族婚礼中也很喜欢被习惯认为是不吉利的“四”,比如彩礼是四万、定亲时四点钟去等,因为“四”在彝语中为“尔”。“尔”为要的意思,即男方是真的要女方,并且以后会好好对待她,一辈子都只要她。

  订婚仪式上,还要订下结婚的日子,结婚的日子一般地说都由男方测定,但要听女方的意见,主要看双方属相和不和,要请毕摩测算。

  婚前

  彝族以解手为羞,(尤其是异性之间),女人出嫁时结亲、送亲的是男人,且路途一般比较远,为避免路途中和婚礼上在父老兄弟众目睽睽之下有解手之要求,婚前几天,新娘要禁食,每天只吃一两个鸡蛋,喝几口水,或吃一小片荞饼,出嫁那天还要禁水。彝族的风俗中认为,新娘减食的时间越长,便越显得懂礼节,有毅力。此外部管你是真的想嫁还是不想嫁,都要表现出伤心难过得样子,一说到嫁期将至便哭哭啼啼更好。如果哪一位姑娘在出嫁前还显得欢天喜地、无忧无虑,不知节制饮食,那么她就会受到耻笑和非议。

  迎亲

  结婚前夜,男方家派两位聪明勇敢的人当“线木”,带去礼品及新娘婚服礼金到新娘家,陈明求婚之来意。女方村子里的姑娘们则贮水以待,到处设置障碍,向他们泼水、抹锅烟,直到把他们两个弄得人不象人鬼不象鬼才肯罢休。

  晚上,新娘的姐妹们都前来陪伴,新娘哭,女伴们也陪哭而歌,尤其是在与父母辞别时要诉女子嫁人之苦,哭号陈词,凄婉动人,依依难舍,由此衍生出来了《哭嫁歌》、《惹打》(留住)、《咒媒歌》等等一批脍炙人口的歌曲。

  翌日清晨,女家请一位子女多而且都健康的妇女为新娘梳头、打扮,梳毕头则戴上耳环、头饰、头罩,著新衣彩裙。鸡啼时,新娘被拥至房前的果树下坐着。她们手持树条和端着水盆,准备对前来摸亲的迎亲者进行一番痛打。这时男方派出的一名精灵的代表,在其他人的簇拥和掩护下,在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委曲中想方设法摸亲。只要他们摸到新娘头上的彩罩,新娘便算是婆家的人了,这时停止了“保卫战”,大家簇拥着新娘开始上路。送亲的都是新娘的亲戚和邻居,少则十多个,多则几十上百。所地方言区送亲的全是男性,没有女性,自古以来都这样。什乍、依诺方言区,有少部分女性参与送亲。凉山彝族送亲一般都步行,只有新娘或送亲的老前辈才能骑马,可以说跋山涉水,一路风尘。沿途居住的新娘的侄女们如果知道新娘要路过,都要在路上接待,给新娘敬油炒饭,给送亲的人敬酒。这是一种礼节,一种祝愿,一种亲情。

  迎亲时很特别的是,还要演一出抢婚闹剧,但这次不是在女家,而是在途中。抢婚带有一种表演成分,它热闹、喜庆、祥和,是彝族人民娶嫁的一种表现形式。这天,打扮一新的新娘,由娘家人将她送至半路,男方家则在半路抢亲,女方的家人和亲戚朋友则在后面象征性的追赶上来,此时,抢婚也就变成一种娶嫁的交接仪式。抢婚既是对女方的一种尊敬,也是彝族人民一种古老的娶嫁形式。

  婚宴

  送亲的队伍到达新郎家附近时便停下来休息,新郎这边男女老少都前来迎接。男方家便派一个能说会道的人带上少许钱和烟、酒、一点盐巴、一张羊皮,向客人请安、敬烟、敬酒,然后,送亲的队伍这边又派几个精壮小伙子前往新郎家“抢肉吃”,这些小伙子大摇大摆地来到新郎家门前,走到掌管分发肉食的人跟前站定,男方这边的姑娘们则虎视耽耽站列在对面,严阵以待 , 等负责分肉的刚把一篮子热气腾腾的肉递到小伙子手中,姑娘们便一拥而上,把小伙子们团团围住,拚命抢夺他们手里的肉,小伙子们则极力反抗,护住手里的肉,不让她们抢去 , 一时间他们混战一处,扭成一团,欢笑声、呐喊声、助威声交织在一起,惊天动地,气氛异常活跃。

  这一切结束后,新娘和迎亲的队伍才进屋。新娘进门后,由一位子孙兴旺的老妇人用酒和炒食给新娘祝福,然后将她披散着的头发梳成双辫,用红头绳扎起,盘在前额上方。然后婚宴开始,婚宴上都兴吃砣砣牛、羊、猪肉,喝碗碗酒,七八个人围成一圈,席地而座。新娘和背新娘的小伙子一起用餐,其他人不得与新娘一起用餐。晚饭后,主客一同喝酒、赛歌、对谚语、猜谜语等,往往闹个通宵达旦,兴尽方休。

彝族结婚的习俗主要有新娘子饿食饿水、搭青棚、泼水、唱娶亲歌、喝茶和糖水、拜别祖宗等。除此之外,新娘这边还要有以一对年轻夫妇为主,其余为新娘同伴、小辈的送亲队伍。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区。根据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彝族人口约有870万人。

  关于彝族婚姻有着很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同族内婚、家支外婚、等级内婚、姑舅表优先婚和姨表禁婚。这些特点在凉山彝族自治区表现最为突出。

  而彝族结婚习俗——新娘子饿食饿水主要源于彝族的“虎妻”传说。其主要表现为新娘在婚礼前几天要减饭、减水,出嫁前更是不准吃喝。

  而搭青棚的习俗是指,男方家院子中间要用树枝搭起一座青棚,同时彝族歌手还要不断演唱着富有民族特色的青棚调,然后亲朋好友欢聚一堂。

  南方去女方家迎亲的时候,还要接受女方兄弟姐妹以及同辈男女的泼水,其主要是表示“庆贺”。同时,也寓意着新娘嫁到新娘家之后会越来越富足。

  再就是,新娘家人要招待南方迎亲队伍“先喝茶,后喝糖水”。喝茶和糖水的习俗主要被称为“先苦后甜”,同样是对一堆新人的美好祝福。

  除此之外,关于彝族结婚还有很多细节上的习俗,如跳左脚舞、作揖敬酒、送亲等。实际上,这大部分的婚礼习俗都是对结婚的新人的美好祝福

彝族是我国五十六个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四个省份,其中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人聚集地。彝族人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彝族姑娘美丽大方,彝族小伙身强体壮,因为彝族小伙要想娶到老婆必须凭体力抢。

在彝族有抢婚的习俗,男子要想娶到老婆光有车有房还不够,因为那些都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得到的,反倒是健壮的身体和灵活的头脑是对彝族男人的基本要求。在彝族结婚绝对是一个体力活,不亚于特种兵的训练营,因为你不光要自己体力过硬,还要培养出至少十人的迎亲队伍,一般以未婚青年男子为主要选拔对象,相当于我们的伴郎团,只是这个伴郎团不光要帮助新郎出谋划策,还要用自己结实的身体,协助新郎以最快的速度抢到自己的新娘。这就要考验新郎的领导能力和人格魅力了。

有了强大的伴郎团还要有一副好嗓子,少数民族能歌善舞那是总人皆知的事实,平日里劳动都要唱上一段,何况结婚的大喜日子更得好好展现一下了。新娘起头新郎接,唱不上来就会失去抢亲的资格,五音不全在这基本没有机会娶媳妇。彝族结婚就好像过五关斩六将一样,除了会唱歌会跳舞,还要会摔跤。对,你没有看错,要会摔跤才行。因为阻止抢亲的人太多,其中就不乏体力好的摔跤手,不放倒这些人就别想娶媳妇。

歌也唱了,摔跤也摔了,接下来该领着媳妇回家了吧,别着急,还要经受最后一轮的泼水考验。彝族人喜欢水,认为水可以驱走一切邪恶的东西,给人们带来幸福的生活。一般新郎都会派一名体力好抗泼水的伴郎前去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赶上夏季还行,要是赶上初春或者深秋,那可就跟掉进冰窟窿一样了,寒风刺骨加上一盆盆的凉水,体力不支根本坚持不下来,军训都没有这个严格。

越过层层阻碍,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娶到的媳妇能不加倍珍惜吗?这也许就是彝族人抢婚习俗的真谛吧。来之不易的幸福才会加倍珍惜,为了娶媳妇培养了一个兄弟排也是值得的。这哪里是结婚啊,简直就是中国好声音外加中国达人秀的组合版啊,没点才艺连娶媳妇的资格都没有。

彝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人口众多,分布广的一个民族。彝族的结婚习俗形式众多,别具特色。下面就来领略一下彝族的结婚习俗到底是怎样的。

 

 彝族结婚习俗有哪些

 盘县彝族婚嫁习俗

 结婚时,彝语男方叫“且克”,女方叫“阿谋且”。男方家要组织两个“措说”(新郎的姐夫或老表)、一个新郎的弟弟或侄儿(为新娘拉马),其余数青年作伴,背着礼物、酒、肉、米(数量不限)、新娘的衣物及供奉祖宗的祭祀品。起程前,由拉马人把马拉到堂屋内,新郎用一盘子端着粮食喂马绕火塘三圈再出门,出门后新郎亲自上马走出一程后,把马交与接亲队便转回(新郎不会去接亲)。

 快到女方家门口时,姑娘伴(阿谋措)们站立两旁,用洁净的盆端着水,拿着青竹叶把水撒向接亲的队员们,表示为之接风洗尘(措说低)。两个“措说”进门坎时,新娘用自己的嫁装新盆端着的水迎面泼出,意是你们进门时我就是泼出去的水了。“措说”进门后得先给其祖宗磕三个头,期间任何人不准逗闹,否则就是对祖宗的不尊敬,届时,放好行旅赐座,听从主事人的安排。

 饭后,由主事人安排,把各位长辈集于堂屋就座,“措说”提着带去的离娘酒“木呕之”敬以长辈们,同时按新娘对长辈的称呼,一一介绍,由拉马这个人向每位长辈磕头表示敬意,就在这时,屋外新娘和姑娘伴们已在外面唱起了酒令歌“措说诛”。其内容是诉说自己劳作耕织,将要离开这个家了,对家人依依不舍的情怀。姑娘伴们也会骂“措说”,意是我们从小一起长大,情深意长,今天你们就要把我们分开了,是多么狠心,对此表达各种不同的感受。然后安慰新娘,祝福今后的日子将会更美好,更幸福,同时共同跳起舞、唱起歌,尽情地歌唱娱乐至深夜。

 第二天,按定好的时辰,请属命相合、寿缘好、福气好的老人为新娘梳妆打扮,准备起程,同伴由主事人安排。新郎的父亲在祖宗灵位前点上灯烛,供上酒、饭、菜等,完后再安排客人吃饭,然后就安排送客。新娘出门时,在祖宗灵位前磕头,向祖宗拜别,再向就座的各位长辈告别行礼,由哥哥背着出门,到门前扶上马,走上一程,交与接亲的搀扶(接亲的两个“措说”已在新郎出门前就在堂前磕头拜别后来到路上等候)。

 新娘组织好的送亲队伍也随之护送,送亲的人员是新娘的舅舅一个“欧妮”、大爹或叔叔一个“欧抹”、兄或弟一个 “阿欧”、姑母一人“阿谋木”、伴娘“阿谋措”数人组成(姑母必须骑马)。到了男方家时,由主人和“毕摩”安排,在村寨门口退喜神“色娄”,意识是把路上凶气邪神退回去,具体做法是用两棵枝叶茂盛的竹子挽好一道门,上面挂些倒钩刺,不同色的布条,燃些香纸,奠上酒,用一只小鸡仔或一枚鸡蛋,“毕摩”念些咒语退之,青竹门内只许新娘的人、马钻过,其余人员绕道而行。

 进门:行至门前,“措说”一个把新娘从马上抱下放在另一个人的背上扶着进门。第一步跨门坎,务必将放在门脚下的一个碗、一支木勺踩烂,此意是把碗、勺踩烂后,新娘会慢慢的忘了对家乡的思念,专心建立这个新的家庭,背入洞房,接着由伴娘(新郎的伯父、伯母或叔、婶担任)搀扶到屋外找一棵果树或常青树脚拜过天地,掀顶帕。具体做法:在树脚安放一张桌子,点上蜡烛香灯,摆上娘家备好带来的一半猪头和酒,新娘面向东方跪下,“毕摩”念词,然后用秤钩把头顶上的盖头掀起,此意是拜过天地后,一对新人的配合如日月相交,地久天长。做毕,伴娘带着新娘回到堂屋和伴郎陪同的新郎拜过祖宗,新郎新娘向各位长辈一一拜过后,送入洞房。礼节结束,主事人便安排开席。

 回门:住上两夜,待第三天早上,主事人把父母和各位长辈请在堂屋坐定,新娘便把早已做好的鞋发给各位长辈,一是展现自己的针线本事,二是给长辈们的见面礼,同时长辈们也回赠些钱作见面礼,给予祝福。吃完早饭,送亲的队伍就要回程,新郎家要给一大块猪肉(必须是一半猪的前半截,头连着前脚),此意是款待感谢为此件婚事尽力帮忙的村邻们,新郎要和送亲人一道过去。第二天,新娘父母(其中一人)亲自送女儿和新郎一道回来,住上数天,把女儿托付给了这个家庭便回去了,整个婚嫁程序全部结束,这一对新人开始他(她)们新的生活。

 彝族婚礼习俗

 彝族群众很讲究礼节,特别是对待婚姻大事。因此,在举行婚礼的头一天,男方要请人把一定数额的食品送到女方家,若是路程远的则要提前送去。第二天,亲戚朋友、乡邻到男女双方家帮助清扫庭院,铺松毛,备办宴客的食物和用具。彝族群众婚礼要举行三天,第一天,新郎在吹鼓手和大号师傅吹奏庆婚乐声中,举行献天地、敬祖宗、拜父母、拜姑舅和本家亲戚仪式,并且在举行拜堂仪式时新郎要给亲友果品、食物,亲友们回赠给金银首饰、钱财、衣服等物,以示祝贺。第二天,即迎亲,新郎到女家娶新娘,根据路程远近来决定往返时间。

 在出发前,都要举行献祖仪式,然后备6匹马,在鼓号声中去 迎亲。到女方家后,在一位上辈人的指点下,把带来的服饰摆在女方家祖堂前,然后请阿闭念经文,并由他领着新郎去敬天地、献祖宗、拜父母。然后由女方父母给新郎右手系上红绸丝带,而后设宴招待迎亲的人们,席散后新郎由媒人领着叩拜女方舅、叔等长辈,收拾嫁妆后,便接新娘。这时的新娘脸遮红绸子,胸佩明镜,由哥哥背出门上马,然后便鸣放爆竹欢送迎亲的队伍返程。有的地方彝族因迎亲路程远,娶亲人便把男方为女方准备的衣物用具背到女方家,到晚上女方父母请歌手来唱“娶亲歌”或“送亲歌”,唱到一样拿出一样,如果歌手唱错了,娶亲的人把东西拿出来踉歌手嬉戏一番,把东西不给新郎新娘,却笑着装进自己包里,归娶亲的人所得。而歌手唱准的东西娶亲人拿不出来,他同样受到歌手的嬉戏,用簸箕在娶亲人头上打三下,在这欢歌交接声中,由于唱与拿的差错,引得人们哄堂大笑,充满喜庆气氛。

 迎亲的队伍刚进村,男方家门口早已有人在迎候。油阿闭 或长辈念“两朵彩云相结合,新郎新娘下马来”的退喜辞之类 的词句,有的地方还要请歌手唱“迎亲歌”。新郎新娘进门后进行拜天、敬地、敬诸神后,新郎新娘争相进屋开堂门,据说 谁先开门,今后就让谁当家。然后在洞房内还要献祖拜床,喝 交杯蜂蜜甜茶,并向双方父母献敬糖或茶。

 彝族婚礼上的宴席,除用猪、羊肉及 其它 食品加工的菜饭外,在南涧地区彝族群众婚礼上宴请宾客时还有一道独特的菜,当地群众称之为“跳菜”。这“跳菜”就是当人们八席坐齐后,在一声“上菜”声中,随着大号、吹呐、锣鼓齐鸣声中,只见一对对上菜的人,有的手持摆满菜肴的托盘,有的把盛满菜肴的托盘须在头上,从厨房里一步一步地跳着欢快的舞步把菜肴敬献上。上某人不时地变换着舞姿,有的用头顶,有的徒手端十来个大碗茶,有的用手臂抬,脚踏舞步,边舞边敬献莱饭,菜点滴不拨,使人赞叹不已,无不钦佩这种杂技与舞蹈集于一身的“跳莱”。 宴请宾客完毕,男女双方亲友按辈份就坐进晚餐,新郎新 娘和陪郎、表兄妹们坐一席,席上的莱用红线串连着,新娘新 郎须备刀带剪使用,否则处处受难,逗人笑闹。晚上,要举行闹房庆贺。在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东山寨彝族群众中,新婚晚上有由叫花子闹新房的习俗,即由三位男青年一人装者五,一装**;一人装未婚姑娘,相互取笑说闹,然后即由芦笙顿路,带着男女青年连同亲友们打歌到通宵。因此,新婚之夜新 娘和陪女同睡。第三天内新娘酬客,首先向宾朋端送洗脸水, 送糖果,然后又酬谢陪郎、陪娘和相帮的亲朋好友,以及歌手,并向他们赠礼品送糖果。早饭后双双回门,回门要当天返 回若路途远的,则绕房一圈,可在娘家过夜,三天过后夫妻 方可同房。有的地方结婚后,新娘不落夫家,待新娘有“喜” 之后,经男方多次请求,才落夫家开始夫妻生活。

 独特的南涧彝族婚恋习俗

 求亲 当男方相中某女后(含男女暗中相好者),男方即请媒人到女家公开求亲。一般需要去三次,首次去主要是向女方家长表明求婚,并讨取被求之女的生肖(俗称“八字”),以备“合婚”;二次去是奉告此对配偶的“合婚”情况,并要求女方家给予成全;三次去,主要是商讨“定婚”事宜。男方每次去女方家去求亲,拜求婚事都必须带有一份礼品(一般是带酒、糖、面条、茶叶等四色礼,并且每件皆需为双数)。在求亲中,女方是否同意为门婚事,往往有一定的暗示:如首次去后,女方用鸡蛋腌菜汤招待男方并将礼品全都退回,即表示此婚事没有希望了;如二次去后,女方用青菜汤招待南方并退还一半礼品(或近半数礼品),则此婚事已基本允诺。

 献酒 彝族婚俗中献酒是很庄重的。献酒当日,男方必须到女方家祭拜女方先祖;女方则请族中长者及重要亲戚请到家中宴席。男方在女方家祖宗神案前在女方家长的带领下对女方家族亲戚中的长者按女方的称呼一一拜认。献过酒后,即向社会公开表明此婚事已成定局,女方家长公开认求婚之男为“女婿”。意在行过此礼,婚事已定,当事人不得再有他念,别人更不得插足。

 通信 主要是向女方通报结婚日期和送给女方一定的彩礼钱以资筹办婚事。

 迎亲 男方必须准备马匹以供新郎、新娘乘坐及运输女方嫁妆(如今多已改为车辆)。 迎亲队伍出发前新郎必须祭拜“宓戏”(南涧彝族各家各户都供奉有一枝三杈并生的松枝作为象征的“宓戏”神,按古书“宓戏”多写为“虙虥”,据考解,“宓戏”二字均有“虍”,故俗称的“宓戏”,实乃是彝族“虎”图腾的一种形式,婚俗中视“宓戏为“保婚之神”)。迎亲时,必须打旗,敲锣,吹奏喇叭、唢呐,迎亲来回途中必由吹鼓手引导。迎亲时,男女双方迎亲送亲队伍均安排单数,合为成双成对。新娘到达男家门前时,要举行"退喜神"之仪,即在大门口摆一张高桌子,上面放一个大托盘,盘里装有一个猪头、一根猪尾和一些糕点、五谷、盐、茶等物,再放一个装满粮食的升或斗,再放上小秤、红色毯子之类的东西,由“阿闭”诵一些祷告语并领着新郎、新娘,面对桌子磕三次头(第一次磕3个,第二次磕6个,第三次磕3个)。然后,新郎、新娘才能进门。当天晚上,大多在新郎家院子里举行"打歌"活动,来自四面八方的歌手和客人一起尽情欢歌,通宵达旦,以表示对婚礼的祝贺。

 婚宴 南涧彝族的婚宴,往往以“跳菜”助兴。彝家人办喜事,桌子迎厨房两面摆开,中间留路,宾客三方围坐。“跳菜”开始,只听数声锣响,大号,唢呐齐鸣,主持办事的“”一声令下,两位跳菜大师从厨房相继而出,他们头顶托盘,口含饭勺,勺中摆有三至五手里还撑着托盘,托盘里装满了菜碗,在忽高忽低,忽急忽缓的音乐声中,一前一后,踏着音乐,缓缓入场,把菜摆放在桌子上。盘碟的摆放也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结婚当晚,摆成圆形,第二天早上则摆成梅花形。婚宴中,吹鼓手不得与客人同席,必须单独进食。

 拜堂 拜堂认亲礼仪在婚礼第二天早上举行。即由“”主持,在正房祖宗神案前,在吹鼓手演奏的喜乐的伴奏下进行。新郎、新娘双双向男方家族长者及主要亲戚行拜认亲之礼,跪拜时,新郎、新娘必须向受拜者敬双杯喜酒及奉送一份糖果,受拜者也必须给新郎、新娘馈赠一定的磕头钱。

 回门 “回门”必须选择最近的双日。新郎、新娘带着喜糖、喜酒等礼品同送亲的人回到新娘家。并再拜父母及本家长者亲戚。晚餐后,新娘、新郎要在当天落日前返回男方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5355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2
下一篇2023-12-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