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代皇后婉容与溥仪大婚后过着怎样的生活?

清朝末代皇后婉容与溥仪大婚后过着怎样的生活?,第1张

郭布罗·婉容,达斡尔族,正白旗,1905年出生于内务府大臣荣源府内。1922年,已满17岁的婉容因其不仅容貌端庄秀美、清新脱俗,且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而在贵族中闻名遐迩。同年,被选入宫,成为清朝史上最后一位皇后。然而婉容的当选并不是因为她的美丽与多才,而是因为皇帝溥仪随手在她的照片上画了一个圈,同时也就圈定了婉容凄苦的一生。与婉容同时入选的还有另外一个少女——文绣,但是由于文绣家族势力没有婉容家大,所以文绣退而居其次,成为皇妃。然而现在看来,婉容的幸运当选却正是她不幸命运的开始。

婉容婚后在储秀宫生活了将近两年,她到底是怎样一位女士呢?有人说她大有明星皇后的资格,这似乎并不夸张,因为她不但有皇后的身份,而且有超越清朝历代皇后的表现,特别是她西方化的思想倾向。正像一位美国人对婉容所作的评述:虽然出身贵族之家,她的父亲却改营商业。她是一个满洲美女,她和皇帝在思想上很对劲,而且也像他一样,受过西方的新式教育,也取了一个外国名字叫伊丽莎白。

红色的宫墙并没有阻断婉容与西方新式教育的联系,因为有思想上很对劲的溥仪支持。起初溥仪给婉容延聘两位师傅:一位是美国费城牧师的女儿马修容,另一位名叫英格兰木。她们显然都与婉容在天津念书那个教会学校有关,是婉容自己物色的人选。不久,伊莎贝尔·任萨姆女士也被聘到宫里来了,她与婉容也是旧相识。她们不但教授英文,也讲授文学、历史、艺术及世界各地风物知识。

婉容的师傅们颇受礼遇,她们每天下午入宫授课,届时总有几乘二人肩舆在神武门内迎候。酬谢金也是可观的,逢年过节都有丰厚的赏赐,此外还有俸禄。据清室内务府1924年1月间的规定:马修容和英格兰木每人月薪三百洋元,按时价可买一百五十袋洋面。任萨姆的月薪自然更高些。

在天津静园时的婉容第一首,原词无题,系闺中相思之作。词句整齐、浅白,比喻贴切、新鲜、感情真挚,有如瀑布直泻。也像一首朗朗上口的民歌。从内容看,可以品味出作者那种难以压抑的愤怒,这愤怒显然来自于不正常的婚后生活。第二首,原题《桃花歌》,用拟人的手法,宣泄了作者在情场角逐中的心情。

她妒忌的对象,讽刺、挖苦的对象,就是淑妃文绣。在溥仪的历史档案中,尚可找到婉容的手迹,大多为钢笔写下的中、英文书札以及诗文作品和日记等,也有少数毛笔小楷字迹。语句文白相间,但错别字不少。书法尚可一观,只是没有找到她的绘画作品。据说她也和溥仪一样,能绘几笔画。

她与宫内外的画家亦有交往,美籍华人女画家杨令,当年曾进宫为婉容 ,留下一幅末代皇后的肖像图:婉容站在山水屏风前的地毯上,凤冠凤袍,全副旗人装饰打扮,显得高大、端庄和美丽。到天津以后婉容还专门聘用了绘画教师。

表面上幸福的一对夫妻婉容在清宫的那两年常见外宾,这或许可以说是她的一桩正经事。庄士敦和任萨姆扮演了中介人的角色,他们把一批又一批金发碧眼的先生、女士带进紫禁城,并介绍给早已丧失政权的中国皇帝和皇后。既然大婚期间那次非正式外国人招待会已经开了先例,男女无须回避的外事活动当然可以继续下去。

现存一张溥仪和婉容在养心殿前与外宾合影的照片颇能说明问题:溥仪夫妇居中而坐,站在他们身后及两侧的二十二个人中,除了受到接见的外宾,还有总管内务府大臣郑孝胥、溥仪最信赖的师傅陈宝琛及皇族溥杰等人,庄士敦和任萨姆当然也在其中。可见这种接见形式已经得到小朝廷的公认

婉容嫁给溥仪的时候,大清已经亡了十年了。在那个时候,逊位的皇帝地位仍然是很高的,何况溥仪合法保留皇帝的尊号,在紫禁城内也有皇帝的排场,同时还有民国政府给的合法的优待费,所以那个时候的溥仪还算的上是大富大贵的人家。

那时候还算是比较贫穷的时代,嫁女儿,多是希望嫁到豪贵人家,攀上这门皇亲自然是巴不得的。溥仪最后一次结婚,第五任妻子李淑贤也表示“娘娘”这个称谓有巨大的吸引力。那时候溥仪年纪小,对婚姻的概念很模糊。对他来说,皇帝大婚意味着摆脱束缚,可以亲政了。所以溥仪与其说期待婚姻,不如说他期待的是婚姻带来的亲政许可证。

候选姑娘的照片多得可以装订成册,由于牵扯到多方利益,太妃们都想新皇后是自己选中的人,所以一直争执不下,拖了一年多的时间才总算选拔出四个女孩来进入最后的角逐。这四个姑娘分别是阳仓扎布、衡永、荣源和端恭的女儿们。最终家世和相貌更加出众的郭布罗·婉容击败了最后的对手文绣成为皇后,文绣被封为淑妃。其实这也不是溥仪自己的选择,而是各方面势力对小皇帝连哄带劝,最后头晕目眩的溥仪接受了主流意见。婉容当上皇后后,她的父亲立刻成了辅国公和内务府总管,婉容的兄弟也跟着鸡犬升天。文绣后来因刀妃革命与皇帝离婚轰动天下,一时间指责文绣者众,其中包括文绣自己的亲属。后来人们了解到文绣离婚有皇帝身体的原因,舆论风向开始有所转变。人人皆知皇帝不能行夫妻之礼,淑妃为了自己的幸福离婚也就在所难免。

但是皇后婉容她和淑妃面临着同样的困境,没有丈夫的爱也没有夫妻生活,心情十分苦闷,再加上婉容常常受气,因为溥仪把淑妃的出走怪到婉容头上,认为皇后没管好后宫才让皇帝丢了脸。但是婉容做不出文绣敢做的事情,一来是她是皇后,这个枷锁本身就比文绣沉重不止一星半点,由皇后之位得到的好处也比文绣多得多,自然她比文绣更加难以舍弃这一切。溥仪认为婉容虚荣心太重,放不下皇后这顶桂冠,放不下这虚名儿。

对于溥仪这位末代皇帝,相信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我们知道他一生有很多女人,却没有留下个一儿半女。甚至说,在他大婚之时,也没有和自己的皇后郭布罗氏婉容圆房。对于这么一种情况,众说纷纭。

溥仪是个同性恋

溥仪是个同性恋,他喜爱的是男人,对着女人的身体自然没有感觉,所以没有和婉容同房,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溥仪是同性恋的说法,来自于早年伺候过溥仪的老太监孙耀廷。孙耀廷早年为了避圣讳什么也不肯说,临终之前才终于说出溥仪没有后代的原因。溥仪是水路不走,走旱路。溥仪的同 是殿前太监王凤池,长得唇红齿白,还有就是溥仪的英文老师庄士敦。

溥仪是个性无能

溥仪是性无能这种说法,一直以来都有。据说是溥仪幼时,居住在皇宫,被奸人诱导。那个时候清末积弊,清王朝的统治力被大大的削弱了。年幼的皇帝居住在皇宫,整日与太监为伴。这些没有东西的奸人,在溥仪很小的时候就诱导他 ,这对他日后的身心健康发展极为不利。不仅如此,就连一些宫女也强行将溥仪按在床上,强硬的要求溥仪进入,甚至使劲捏措他的私处。这段时间的影响,使溥仪日后发育畸形,再不能人道。找到的溥仪生前的病历,对于他的病情,更是给了直白的说法:患者(溥仪)于30年前任皇帝时就有阳痿,一直在求治,疗效欠佳……有吸烟嗜好,曾三次结婚,均未生育。所以说,溥仪最终没有和婉容圆房。

婉容大婚当日来月例

另一种说法,则原因不在于溥仪,而在于婉容身上。说的是大婚当日溥仪之所以没有和婉容同房,是因为婉容的小日子来了。老太监信修明曾经写道:钦天监之选择最不相当吉日,近世纪有三错误。穆宗、德宗、宣统三大婚礼。合卺之夜,皆当皇后月事来临,致而皆不圆满,终身不得相近。其为命乎?也就是说,同治皇后、光绪皇后再到宣统皇后,大婚当日都是因为皇后的月事来了,所以没有同房。这一次的意外,到一生都不亲近,难道是命吗?溥仪自己也说,在大婚当日掀开婉容的盖头,发现婉容确实漂亮。可是最后却没在坤宁宫睡觉,而是在养心殿和太监一直玩到天亮。

作为末代皇帝,溥仪的人生是凄惨的。他的一生都不由自己掌控,而是成为各方势力政治斗争的工具。但实际上作为末代皇后,婉容的一生比溥仪更为凄惨。

作为皇帝,需要出席各个公共场合,所以过的日子自然不会太差。可是作为后宫之中的女人,则要承受严密的监控,更惨的是自己的丈夫与自己还不同心,这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不能忍受的事情。

婉容少时嫁给溥仪,一切的悲剧就源于此。1922年16岁的婉容,因容貌端庄秀美,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且家世显赫,被皇家选为溥仪的皇后。在一段时间里,溥仪和婉容相敬如兵,后来因为逼走文秀,遭到溥仪厌弃,进而迷上吸食鸦片。伪满洲国建立后,婉容被川岛芳子接至满洲。1932年1月,婉容在日本人的诱骗下,由天津转道大连再转至旅顺与溥仪团聚,但此时的溥仪确成为听任日本关东军摆布的傀儡,从此她自已也落入阴谋的陷阱。在这一段时间里,婉容的一举一动都受到日本人的严密监视。有许多人猜测,婉容的精神失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种压抑的生活。

为了摆脱这种生活,婉容一直都在寻找逃脱的机会,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一直都没有实现。在没有逃脱的机会之后,压抑的婉容选择了自我毁灭。不仅日日沉迷于鸦片,并与侍卫通奸,暗结珠胎,诞下一女,后来孩子死亡,婉容忆子成狂,吸鸦片烟度日。婉容被关在屋子里与外界隔离起来,溥仪派了两名太监和两人女佣伺侯她,病得最严重时两腿已不能下地走路。由于长久关在房子里,本来就有目疾的婉容,眼睛更见不得光亮,要用扇子遮著从扇子骨的缝隙中看人。

偶尔清醒的婉容,会哭着责怪自己的父亲,他为了当国丈,从而葬送了自己女儿的一生。1945年8月,苏联在八月风暴行动中迅速攻占满洲,婉容在11日随宫廷人员自新京撤至通化大栗子沟,后被占领当地的 游击队俘虏,1946年6月10日前后死于吉林省延吉的监狱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5899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4
下一篇2023-12-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