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各地的婚俗习惯中,广东的婚礼仪式是属于比较隆重的。广东的婚礼隆重而豪华,而且礼仪细节十分繁多,是极具广东地方特色的风俗之一。不同的地方婚俗也大不相同,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广东文化中广东的结婚习俗和广东结婚的流程吧。
1、送聘礼:婚礼前,男方就要到女方家送迎亲的聘礼。广州的风俗是要送鸡(意味着有生气)、椰子(有爷有子,天伦之福)、礼饼(送给女方的亲戚),而且还要送礼金,意味着男方家有钱,会让女子嫁过去享福。
2、回礼:女方家也会接着回礼,礼物包括槟榔(意味着新郎)。
3、安床:在结婚前一晚上,女方会找一个有福气的男人(家庭美满,父母健在,有儿子)来安新房的新床,并且把花生、红枣、核桃等意味着早生贵子等好意头的食品放在床头。
4、嫁妆:新娘会在出嫁前,把娘家准备的嫁妆装在一只红皮箱里,等到第二天带到婆家去。
5、上头:结婚前晚,会选择一个吉时去拜神,拜天地,祈求幸福,并且会通知男方在同一时间拜。
6、梳头:新娘会请一个有福气的长辈来给自己梳头。
7、吃汤圆:意味着可以圆满成婚,圆满幸福。
婚礼当天的礼仪
1、迎亲:婚礼上午,男方的接亲队伍就要来女方家接亲了。现今,接新娘是整个婚礼的一大高潮。第一关便是“入门”。若要顺利接得美人归,必须经过一连串智力及体能测试,必要时还加上歌情话,但最重要的还是丰厚的“开门利市”,众姊妹满意后才开门。新郎应以花球迎娶新娘(新娘不可自制花球)。
2、找红鞋:新郎会在接新娘的房间里找给新娘穿的红鞋子,给新娘穿上后才能把新娘带走。
3、敬茶:新人再向双亲奉茶跪拜(若依照旧式俗例,新人未到男家拜见翁姑之前,不可跪拜,即新人应站着奉茶给女方父母。不过现时已没有这么讲究,想跪便去跪,以示心意)。
4、撑红伞、撒米:由伴娘撑红色伞伴新娘新郎出门,并且会边走边撒米给鸡吃,以免鸡啄到新娘。
5、绕吉祥路:迎接新娘的车必须绕着市区的吉祥路名的路走一圈。如吉祥路、惠福路等有好听吉祥之名的路。
6、过门:过门指新娘由女家出门后正式踏入男家,拜见翁姑及男家其他长辈。
7、婚礼:到酒店举行仪式,有司仪会主持仪式。
8、敬客:酒宴开始之后等到上鱼的时候,新娘换上传统的龙凤褂给客人敬茶。
9、入洞房:酒宴结束后新人会和一些朋友开始去新房参观或者娱乐。
10、回门:三朝回门指在婚后第三天,新妇由夫婿陪同,带备烧猪及礼品回娘家祭祖。
1、过大礼
过大礼是订亲最隆重之仪式,约在婚礼前十五天到二十天前进行。男家择定良辰吉日,携带礼金和多种礼品送到女家。时到今天,由于这种传统婚嫁礼仪繁琐需时,甚少会采用全套[三书六礼]仪式,多化繁为简,最广为重要的便是过大礼这一环。
2、搬嫁妆
收到大礼后,女家最迟需于大婚前一天把嫁妆送到男家。嫁妆是女家身份与财势的象征。以往,广东人喜用樟木拢送嫁妆,取其坚固耐用之意。送嫁妆可分为送妆与迎妆。
3、安床
婚礼前数天的吉日,由好命婆将新床在有利于新人的吉位安床,然后铺上龙凤被,并撒上红绿豆、莲子、红枣、桂圆、核桃等喜果。安床后亲人便不可睡新床,孕妇、带孝者及有月事之女性更不可入内。
此外,安床后,要让小小孩跳床,并吃喜果,古称压床,有开枝散叶之意。
过大礼,过大礼是广东人结婚的重要风俗之一,一般是在结婚之前15-20天进行。通常情况下,是男方确定好一个合适的日
子,然后将聘金和聘礼送至女方家,女方在收到聘金和聘礼之后也是要进行回礼的。
一般男方过大礼需要准备的礼品大致如下: 结婚礼饼(2盒龙凤礼饼,1盒西式礼饼); 龙凤烛2对; 装聘金的礼金封包2个茶叶、芝麻各2盒,椰子2对;三牲封2个(三牲指鸡、鱼、猪肉); 扁柏1包; 生果吉子篮。
安床,在婚礼前几天,会有专门的好命婆根据风水等将新床安置在合适的方位,并且铺好床,在床上撒下桂圆、帘子、红枣
等坚果,寓意“早生贵子”。在铺好床之后,大家都不能够随意碰婚床,且孕妇、戴孝者、寡妇等都不能进入婚房。
在婚礼前一天,要安排小小孩跳床,也就是一般婚俗中的“压床”,寓意早生贵子。
三、上阁
在广东,婚礼前几天新娘是要待在闺房之中的,而新娘的闺蜜朋友等在此期间也是要陪伴新娘的,帮助新娘忘却平时
的生活习惯,方便其婚后更快地接受男方家的生活习惯。
在现在广州的结婚风俗中,上阁一般都是在婚礼前一天进
行,新娘的朋友也将会彻夜留在新娘家中、陪伴新娘。
结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结婚的时候很隆重。会有一些传统的婚俗,代表着对新人的美好祝愿。但是各地风俗不同,所以婚俗也会有差异。现在让咱们去看看广东客家人的婚俗吧。
1火柴制造
当一个男孩长大后,他的父母请人作为媒介来寻找合适家庭的未婚女性。媒体对女人那个男人的父母家庭,男人的年龄、外貌等。如果女人如果父母同意,他们会去相亲,这叫做拜访他人;如果没有,礼貌地拒绝。所谓的拜访他人意味着女人的父母邀请几个近亲和亲戚到男方家看他的样子,了解他的家庭搬迁,男方设宴送礼。过去,我女儿没有不要去。
征得同意后,这位妇女写信给她的女儿。出生年月日,俗称八个小时的字符,贴在红色的海报上,寄给她的丈夫的房子,它被称为送耿。那人把耿铁在祖先牌位前,三天内一切顺利,于是他进一步请算命先生组合八个字符。如果他认为组合,婚姻就解决了。有些女人美国的家庭也是如此。因此,在旧社会,青年男女的终身大事大多由父母决定订单、媒人字和算命先生,他们中的一些人受到家庭条件的限制。因此,他们中的大多数在恋爱之前结婚,也有许多奇怪的同床人。
2交付
媒妁合适后,女方提出一些条件,如一定数额的聘金,一些猪、酒、鸡、鱼,一些橘饼、糖果,农村的一些米、豆、面;然后男方要嫁妆,媒人会在男女之间进行调和。在农村,它通常被称为聘书或者结婚信以书面形式,用吉祥话写在前面,并且天作之合写在底部。双方父母、媒人签字,双方各执一份。
写作时,男人应该准备一顿盛宴。在城关,男方给女方送橘子糕、糖果和布料、鞋袜、戒指或手表女人把帽子、鞋子和衣服寄回给男人。有些男人也会邀请一两桌订婚酒。从此,女人就是男人的家庭。婚礼结束后,男方会逢年过节给女方送礼,直到结婚。
3报日期,送彩礼。
在男人选择了战斗床结婚时,他告诉女方这叫做报告日期。一般结婚前一个月,男方会把彩礼给女方。客家人喜欢用九订金的尾数是龙运气。女方打床的时候会送柚子和木炭给男方的房子,意味着生下你的儿子,温暖你的新房子。它通常被称为探索太阳。男方想做很多肉丸给女方和亲朋好友分享,以示亲和。
4菜肴嫁妆
丰厚的嫁妆和节俭的嫁妆差别很大。在旧社会,大多数人娶的女人都穿着五颜六色的衬衫和裤子,梳妆台,脚桶,尿桶,窗帘垫,木箱或手提箱等。而有钱人则添置了丝绸、被褥、毛毯、金银饰品等。被游行和炫耀到极致。送嫁妆的人被称为青娘,男的给红包。嫁妆送来后,男性家庭会宴请亲朋好友看嫁妆。嫁妆时间在白天,具体日期因地而异。城关新娘结婚前一天,农村新娘结婚后一天。
客家女儿出嫁时,父母会郑重地扎上一些谐音吉祥的蔬菜,如芹菜、大蒜、韭菜、韭菜等。一个个用红绳或红布条,作为嫁妆,以示对女儿女婿的祝福。什么更有趣的是,客家人还有长生草作为他们的嫁妆。长命草是我们
女人应该为亲戚准备一个宴会,意思是没有座位。她的丈夫和随行的客人稍微动了动筷子,并没有我吃得不多。已婚女孩洗澡后,媒人和新娘给她打扮。新娘参加婚礼的宾客也应该是偶数,通常包括新娘。的兄弟和其他亲戚朋友。出门时,女人的父母应该避免它。
当你找到你丈夫的时候。的房子,如果它现在还不是开始的时候,新娘要在门外等着。入门时迎接你的是锣鼓喧天,男方父母拜堂时也要避免相见,以免碰撞并在未来造成不和。跨过大门槛时,厨子杀了一只公鸡,这叫停止门鸡。有的乡村习俗在门槛下放一把斧子,新娘踩着米筛进入新房。
在一些地区,客家人有拖动绿色在他们的婚礼仪式中,也就是有一个男人拖着一根榕树枝跟在一辆花轿后面,那是几百个儿孙的家。轿子在路上遇到另一个轿子,就按共同的规矩互相交换树枝,双方都祝多子多孙,俗称变绿。然后他们互相拖着回家,把榕树的枝桠扔在自家屋瓦的背面,借用了榕树多生孩子的意思,还交换了一些地方的红花。
各个年代的结婚彩礼都有自己深厚的时代烙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让我们盘点一下不同年代的彩礼变化。
70年代的彩礼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如果有了这三大件,那姑娘出嫁的时候是很有面子的。天津飞鸽自行车,70年代每个男孩子梦寐以求的梅花手表,也是他们送给自己未婚妻最好的定情信物,还有重中之重的大件缝纫机,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一台缝纫机,代表的是一个家庭的富裕程度。
80年代的彩礼三大件:冰箱,彩电,洗衣机。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老三大件已经无法满足婚姻彩礼的需求。新飞冰箱,北京牌电视机,威力洗衣机,几乎成了80后结婚的必备品,在80年代,如果谁家的客厅能摆上一个这样的电视机,那可是太时髦了!而洗衣机,对于80年代的女性而言,简直就是她们的最爱。
90年代的彩礼三大件:电脑,空调,手机。到了90年代,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物质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于是三大件也就水涨船高,直接变成电脑,空调和手机了。我奶奶还在自己的老衣柜里存放着我爸以前用的小灵通手机,一直不舍得丢。
近三十年中国婚嫁彩礼变化史
近三十年中国婚嫁彩礼变化史
如今彩礼三大件:车子,房子,票子。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特色,中国各个省份的彩礼都不相同,江浙地带特别讲究礼尚往来,男女双方结婚,如果男方家庭买了一辆车,女方家庭通常就会赠送当地的一套房;广东地区也很人性化,广东潮汕,清远,河源等地结婚彩礼很少,一般情况2到3万就够了;广西基本不要彩礼,女方倒贴,湖南四川等地要高很多,基本上8万起步,车子房子啥的另外算;重点说一下江西,Steven作为江西人,面对江西的彩礼,也很汗颜,被全国人民吐槽的江西天价彩礼,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基本都是10万起步了,什么三斤三两(三斤三两重百元大钞)和万紫千红一片绿(百元大钞和50元面值人民币,加起来18万),一动不动(一动是指车子,不动是指房子),四金(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 金手环)等等都是必要的硬性条件,女方的颜值,学历,年龄大小都被作为彩礼的评判标准,还有的条件更是离谱,家里有弟弟的不嫁,独生子结婚都几乎耗尽一个家庭几十年的积蓄了,更别提还有一个弟弟。
在婚姻嫁娶上,广东各地基本上是按照“三书”、“六礼”的习俗程序进行。其中,“三书”指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订亲的“聘书”,过聘礼、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的“礼书”,结婚当日(迎亲)的“迎亲书”。
“六礼”指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婚礼前的六个步骤:一曰纳采,由男家请媒人携带礼物向女家提亲;二曰问名,提亲后,交换男女双方“生辰八字”;三曰纳吉,实际上是订婚仪式,要请酒祝贺;
四曰纳征,俗称“行聘”或“过大礼”,这次送的礼比纳彩时的礼厚、仪式也较隆重;五曰请期,下聘礼后,双方商定嫁娶日期;六曰迎亲,即婚礼前最后的重要程序,男家派出代表到女家迎亲,女家收取部分礼物并回礼致谢。
“‘三书’、‘六礼’后,新娘正式到男家”,新娘新郎拜天地、拜祖宗、拜父母,双双对拜。之后,新娘向男家父母长辈及亲友献“心抱”(即媳妇)茶。
入洞房前,新郎、新娘还要对饮莲子糖水(取“连生贵子”的好意头),对饮“百合茶”(取“百年好合”、“白发齐眉”之意),吃和顺榄(取和气、顺利、甜蜜的意思)
扩展资料:
中西方婚礼不同之处:着装差异
在中国的传统婚礼中新郎和新娘都是穿红色的礼服,甚至新娘的衣服都是从里红到外。而且中国的婚礼主要追求的就是喜庆,所以婚礼所需用品都习惯用鲜艳的红色来烘托气氛,婚礼所需用品也是无一例外都是大红色。
但是在西方的婚礼上,新娘都是穿纯洁的白色礼服,因为西方的白色是富贵的象征(贵族才可以穿戴),白色还代表纯洁,白色在西方的意义非常好。贵族阶级的理念消失以后,白色的婚纱就成为了西方普通的新娘礼服。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婚嫁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是建立一个新的家庭的开始,所以特别为人们所重视。由此而生化出来的种种婚嫁习俗,自古以来,繁复颇多。我生活在广州,长这么大也亲身经历过几次婚礼,也得以从中窥探到广州婚嫁的一角,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活节奏的加快,广州的婚俗也相应进化与简化,不过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婚俗总是热闹、吉祥、欢乐的,其中的意味颇值得一研。
一、 广州的新、旧式婚俗对比
广州的旧式婚俗一直贯穿着中原的古代传统婚俗,而中原古代婚俗则是沿袭《周礼》之六礼而来,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个环节,既繁琐又不能有丝毫的轻待,广州民间的旧式婚礼顺序大约是这样进行的:
(一)、送年庚古代称“问名”即女子的庚贴,俗称“问八字”。男家托媒人询问女方名字和出生的年、月、日、时,女家接到庚贴后,用红柬写上“坤①造某年某月某日某时生”,由媒人带回男家,男家将女家的庚贴放在祖先案前或米缸内3-7日,如果家里没有打破器物和发生不吉利之事,就将女庚和男庚同时交给算命先生推算,若男女“八字”相配,即将男子年庚亦用红柬写上“乾①造某年某月某日某时生”托媒人交给女方,如彼此合意,即择日下定。如遇“八字”相冲,婚事就到此为止。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广州的知识青年开始崇尚自由恋爱,基本冲破了单纯由父母包办、媒酌之言的封建枷锁,青年男女经媒人引见后,可以直接相见(相睇:相亲之意),如双方合意,男方即要封“利市”(红包之意)给媒人表示答谢之意。时至今日,虽然男女的交往比以前赠多,可是由于很多大龄男女的存在,让相睇在广州还是沿袭到今,媒人只不过是牵针引线,让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刻相遇,也算是一种功德之事,并不是在乎那封媒人利市。
(二)、小聘即男女双方的家庭经过交换年庚后,把“双造八字”写在龙凤礼书上,和聘礼一起交由媒人交给女家决定婚约,至此,姻亲关系也就算成立了,今日广州此做法相当于定婚的仪式,有些青年男女比较注重,定婚仪式也郑重其事,摆酒宴请宾客。
(三)、大聘即结婚前两家亲家互送聘礼的仪式。男方向女方送去的聘礼应有礼金、礼联、鱼肉、鸭蛋、海味、香烟、礼饼、糖果、槟榔等;女方回以响糖、棋子饼,以及新郎所穿用的衣帽、钱包、鞋袜等物。此过程是不能疏忽的,还有一些细节要注意:
1、哭嫁待嫁新娘此时便被“软禁”起来,叫“住阁”或称“上阁”。请一些年龄相仿的女友相陪(伴阁),开始“叹情”即哭嫁,一般多为叹父母的恩德,舍不得离开父母以及痛骂媒人割断父母和女儿之情等,此俗在各省各地都比较流传,譬如湖南土家族姑娘的哭嫁,那才是堪称一绝,有的长达两个月,短的也有十天半月,不仅是一种离情别绪的倾诉,也是一种聪明才智的显露,出嫁当日要放声大哭,旁人常被感动得潸然泪下,可见哭嫁是一种欢庆的体现,可是到现在广州基本上是淡化了此俗,出嫁女依依不舍之情是有的,可是在喜庆之日欢乐吉祥才是最浓厚的色彩,现今姑娘待嫁是笑口吟吟,甜得入心入肺,哪还有哭俗的存在?
2、安床男方在迎亲之前,将新房粉刷一新后,安置新房是一道重要的程序,这关系到男女双方在婚后是否能够幸福、生儿育女、瓜瓞连绵。因此安床要选择良辰吉日,邀请家境富有、儿孙满堂的“好命婆”来主持仪式,在新房内摆上各种供品,安置好新床,念四句“百年偕老,福禄鸳鸯,琴敦瑟好,牙笏满床。”这里有个习俗最为可喜,若在安床时,放一个小孩童,如果恰逢小孩童能在上面拉一泡童子尿就更加吉祥如意了。
(四)、送嫁妆这是一项非常繁杂的送嫁礼仪,诸如日常生活用品,除了睡床之外,都一应俱全,尽显女家的丰厚,俗话有说“贴身家嫁女”(赔尽全部财产嫁女儿之意)一点都不假,嫁妆的丰厚显示了女方日后在夫家的身份地位,时至今日,在男女双方趋向平等地位的历史大环境下,嫁妆也没有丝毫地含糊,大致有金银珠宝(象征性的一两件即可,代表父母长辈的祝福)、四季衣服、被褥帐帘、锦绣花枕、火钳、剪刀、盅盂碗碟、台椅箱柜、漆器盆盒、刀尺针指等,其中有一件物事是决不可少的就是“子孙桶”(便桶),此桶外边漆成红色,桶内装有红线穿连的铜钱、百果等,桶面上盖上两块红绿布,在亲友中找一个男童开盖,放在新人房榻侧,代表子孙连绵。时至今日,此桶用红色的高脚毯盂来代替,但此俗决不能免除。
(五)迎亲礼这是整个婚礼中最惹人注目的仪式,古时男家要预先聘请专业仪仗队,大致有高灯、大灯笼、彩亭、彩旗、八音锣鼓、花轿等,现如今已经用高级豪华的轿车代替,通常都是在良辰吉时到达女方家门,在门外大声叫门,门内的伴娘与女友们则紧闭大门,大索“开门利市”,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斗志斗勇的战争”。这开门有两道门,一道为大门,另外一道则为“闺房”之门,大门特别难以叫开,女友出尽方法“刁难”新郎,有的让新郎做一百个俯卧撑,有的要新郎唱歌传情达意,有的要新郎跳舞尽显新人的身手敏捷,场面非常热闹,而此时,能说会道的伴郎与伴娘则增添了不少的乐趣,他们充当着“闹事者”与“调节者”的双重身份,既不让场面冷淡又不让场面闹得不可开交。“开门利市”是免不了的,通常取其吉祥的意味,“八八八”、“六六六”、“二八八”、“一六八”都不等,女伴的本事越高,得到的利事就越高,由女伴共同分取。“闺房之门”也不是那么好开的!男方要全家的寻找翻遍,寻找女方的鞋子,然后找到之后门才能开,由新郎亲自为新娘穿上新鞋,两人幸福美满地手拉手步出闺阁,也算是保存了古代“出阁”的传统。
接着新郎与新娘拜别父母,新郎要对岳父母说放心将女儿交给我吧,然后新郎抱着新娘一直抱进新车,不让新娘沾地是自古以来都应牢记的道理。娘家的父辈要送女儿到半路才回家,如果新娘有胞弟,则胞弟需要陪着姐姐到新郎家,俗称“舅爷仔”。说到此处还有一个说法,就是“舅爷鞋”、“姨仔裙”这两样东西决不能含糊,必须由男方出钱为女家的胞弟、胞妹购买新鞋子,新裙子,也算是男家的门面光辉。
接新娘的轿车选择的路线都很长有讲究:广州人无论远近都喜欢兜路一定要经过:吉祥路、恒福路、长寿路等寓意吉祥富贵的路。接新娘的轿车来到男家门口,新郎必须还得做体力运动,将新娘一直抱到家门口。两人要跨过放置在门槛上的火盆,登堂与新郎并排向外拜天地,转身向内拜祖宗,然后夫妻对拜。还要特邀请“寿星公”为新郎新娘祝福,举起玉如意向新娘轻扬三下,口念:“多福多寿多男子,大富大贵大吉祥。”祝福完毕后,由礼生(现称司仪)高喊赞礼:“梁鸿配孟光,五世得其昌,共挽同心结,牵红如洞房。”接着交一条长红布给新郎牵着新娘拥进洞房,现在这些程序上已经简化,但是并没有消除。紧接着要举行“撒帐”仪式,新郎新娘并排坐在床沿,放下帘帐,由“好命婆”向帐前帐后撒红筷子,意祝新娘“快生贵子”,撒毕,再由“好命婆”向新郎与新娘喂食莲子羹,意为“连生贵子”,交杯酒也是保留的传统的节目。
然后由男家宴请双方宾客,称为“新抱”宴,大宴宾客,大家酒酣畅快,喝“新抱茶”。如今男女平等显示在双方联姻的行为上,婚宴由双方共同宴请,场面更加浩大。宴毕,闹新房是必不可免的,多为新郎新娘的姑表兄弟姐妹朋友同学等,发展到今日,闹新房已经有外挪到卡啦OK的趋势,既方便了大家尽兴,又不妨碍新婚。
婚礼最后一项目就是三朝回门,回门又称“归宁”,即新郎新娘陪伴新娘三日之后回娘家,送金猪以示感谢女家培养了如此优秀的媳妇给男家之意。
这些习俗虽然很繁琐,虽然时代变迁,仪式简化了不少,但还是很累人,不过人一生结婚只有一次,即使再累也是值得的,现今结婚,全过程都有摄像机拍摄,刻录成VCD值得一生的留念。
以上是广州的新旧的婚礼习俗的变更,大体上还是沿袭以前的古俗,但无论如何变迁,吉祥、欢快、幸福还是主旋律。
以下要说的几个婚俗基本上已经消失,但在广州的民俗中是不得不提的一些风俗旧貌,在此简略描述且权作缅怀昔日风情民俗。
二、“公鸡代婚”
以前广州有一种陋习,即用公鸡代替新郎与新娘拜堂成亲,它是一件不平等婚姻的体现,其历史根源为广东地区多侨居国外的子弟,到了当婚年龄希望在家乡找一女子为妻,以便照顾年迈的父母,于是“公鸡代婚”的陋习就产生了,一切过程都与正式的婚礼相同,可是新郎却是公鸡。女子的悲惨命运只是开端,有的女子结婚一辈子都是守着活寡,于是有了“螟蛉子”的产生,此种婚姻是可悲的,是封建和贫穷的产物,是一种不平等的婚姻,到现在已基本上消失了。
三、 冥婚
相对于“公鸡代婚”的不平等的婚姻来说,冥婚则显得活稽,是过去广州婚姻陋俗中一宗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
所谓冥婚或鬼婚就是双方家长为未婚先死的儿女缔结姻缘。日期一般选择在三月清明、七月盂兰节(鬼节)、九月重阳节进行,手续比较正式的婚礼较简便,此陋俗在建国后就已基本消失。
四、 阻头、跨头与贞女
因兄姐未娶嫁而延误弟妹的婚期者被称为“阻头”;若弟妹先于兄姐婚娶的则称为“跨头”。广州地区有“阻头不便,跨头不详”的忌讳,但时至今日,此忌讳就用送新裤子来避邪挡灾,也就过去了。
过去广州的妇女最重视贞洁,到处出现节妇、烈妇、贞女,究其根源产生的原因有三:
1、 夫死后不能再嫁,再嫁则不容于人。
2、 守寡后,不能有瓜田李下之嫌疑,否则招来杀身之祸。
3、 有种认为与人同房为羞辱之事者,逃婚或干脆离家让丈夫另娶小妾,落得自身“干净”,1958年之后新的婚姻法开始颁布实施后,婚姻自由使到妇女有了平等自由的婚姻。
五、 自梳女与不落家
自梳女与不落家是封建制度下于清代后期兴起的一种畸形的风俗。大家可能对于八十年代港产电视《红头巾》的记忆犹新,里面描述的就是自梳女悲惨经历,基本上可以说是一部自梳女的悲壮人生的真实史记。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自梳女逐渐消失。
广州是珠江三角洲的经济中心,特别是顺德、南海、番禺、中山等县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尤其是缫丝业的昌盛,造就了独立自主的新一代女性,他们为了避免结婚后在男家遭受苦累与生儿育女的折磨,自食其力后便发誓永不嫁人。“姑婆屋”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就是自梳女的居住地方,自梳女在经济上独立,通常都有自己的一门看家本领,能够在经济上独立自主,而不依靠男人。
“不落家”与自梳女有相同的背景,无法“梳起”就在朋友的帮忙下避免与丈夫同房,然后“三朝回门”后就独身,名曰已婚,实则独身,俗称“不落家”。这些风俗在建国后就逐渐消失,在男女趋向平等的今日,相信不久的将来“自梳女”“姑婆屋”都会成为历史的沉淀之物。
六、 重行花烛
广州尚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奇特风俗,即老夫妻结婚满60年时,再举行一次婚礼,俗称“重行花烛”,或称“再行金婚”。即是夫妻结婚期满60年之外还要符合以下条件:
1、 妻子是原配。
2、 儿子、媳妇、女儿、女婿、孙子、外孙齐全。
3、 老夫妻身体健朗。
4、 家庭经济宽裕。
因为要具备以上条件的人确实不多,因此显得特别的珍贵,其仪式举办得比初婚还要隆重,热热闹闹,皆大欢喜。
不过时下流行的什么“银婚”、“钻石婚”、“铜婚”、名目繁多,不过无论什么形式都只是对婚姻的一种尊重与庆祝与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与期待。
结婚是人一生中重要的时刻,传统风俗妙趣横生,为婚礼增添了无限欢乐,在如今男女趋向平等地位的同时,我们要凭着平等、自由的原则尊重婚姻,缔造婚姻,维护婚姻。
我相信婚姻,我热爱婚姻,我期待着婚姻,虽然知道在婚礼中要承受繁杂风俗风情,但我愿意承担这一切甜蜜的欢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