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恋爱婚姻有什么风俗习惯?

傣族恋爱婚姻有什么风俗习惯?,第1张

傣族在恋爱婚姻的过程中有许多别有情趣的婚俗,成为傣族风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小家庭中,夫妻子女间亲爱相处,老人在家庭中受到尊重,这些都是傣家人的社会道德观念的反映。

结婚程序 求婚 傣族男女青年通过各种求爱方式,在感情加深之时,双方就可私订终身。但正式订婚和结婚仍须经过说媒(求婚)、送彩礼。

订婚 傣族订婚也讲究男女之间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但不如汉族那么严格。其方法是把双方的出生年、月、日、时辰交人卜算,如果相合,即可订婚成亲,如果不合,有的就因此而中断婚事,若男女双方相爱甚深不可分离,双方父母一般都不愿违背儿女的心愿,于是便做点佛事,然后再请人卜算,将相克变为相合,意为化凶为吉,大家都皆大欢喜,就可以订婚成亲。

结婚 结婚仪式在男女两家都要举行,如系“从妻居”习俗的,婚礼仪式大都先在女方家举行。举行仪式时,新郎由男方亲朋好友数人陪同到新娘家,沿途要鸣枪,意在驱逐邪魔。进入新娘门口,经过几番周折,把新娘迎娶回家后,在男方家举行正式婚礼。

抢婚习俗 在傣族人的婚姻习俗中,抢婚别具特色。

抢婚,也是事先串通好的,男女青年事先约好时间,地点和暗号,届时男方约请许多健壮的小伙子,手执武器,身带铜钱,潜伏在约定地点。姑娘到时则借口担水或洗菜离家来到约定地点,只要姑娘走进潜伏圈,一声暗号,伏兵四起,一拥而上将姑娘“抢走”。这时姑娘也假装高声呼救,女方家人便闻声率众追赶,邻里也闻讯赶来,男方抢亲者并不以武力抵抗,而是边跑边将随身所带的铜钱撒于路上,女方也知道姑娘被抢,难以追回,就假意追赶,而帮助追赶的人则争拾铜钱,抢亲者就乘机逸去。男方把姑娘抢到家时,即放鞭炮,家族邻里闻讯后都来祝贺。并请两位中年妇女妆做伴娘,给姑娘改作新娘装。解放前德宏傣族地区还常常可见这种既风趣又滑稽的“抢婚”喜戏。姑娘被抢到男家以后,男方即请媒人到女方家去求亲,女方家迫于既成事实,生米已经煮成熟饭,就不得不同意。

家庭制度 傣族实行以男子为家长的一夫一妻制小家庭。每个家庭一般只有父母和子女两代。人口多为三五人,也有祖孙三代或岳婿外孙三代同堂的,四世同堂的家庭是很少见的。男女结婚后多与父母分居,自立门户,新家庭可向村社领种一份份地,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单位,过独立的生活。

还想要了解》》 十族是哪十族?

 昆格人自称“忽”,相传“忽”人在迁徙过程中,大部分人渡过澜沧江到了泰国,少部分人为了等螃蟹煮熟而耽搁下来,傣族因此称之为“昆格”,即“遗留的人”之意。后来,“忽”人也就称自己为“昆格”。

 昆格人分布在勐养镇昆格村委会的纳回帕、纳板、曼蚌汤等7个村民小组,共338户1656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后,由于他们生活习俗等方面与布朗族相近似,暂时划入布朗族。昆格人住房为干栏式,有自己的服饰,信仰原始宗教。

  民族文化

语言

昆格人有自己的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

 传说

相传,昆格人的祖先为躲避战乱,从我国内地一个叫做“纳库里”的地方经昆明方向迁徙而来。在迁徙过程中,大部分人渡过澜沧江到了泰国,小部分人肚子饿了在昆格山下的深涧里捉蟹充饥而耽搁了赶路。吃饱肚子后,查看前方族人砍芭蕉树留下的记号时,发现被砍的芭蕉树已经长出一尺多长,认为肯定追不上族人了,便留了下来。昆格人自称“忽”人,傣族因此称之为“空格”,即“遗留的人”之意。后来,“忽”人也就称自己为“昆格”。

 节日

昆格人过去要过龙列节、龙恩节。

龙列节即打铁节,时间在阳历二月,过节时要杀牛、烧篝火、祭祖。

  婚礼

昆格人自古推崇一夫一妻制,崇尚自由恋爱,但也有父母包办的。昆格人大都认为,包办的婚姻不会长久,一般采用自由婚姻。以前昆格人不准许与外界民族通婚,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之风也吹进了昆格人山寨,与外界通婚人数逐渐增多。

 以前,昆格人男方送给女方家彩礼一般是结婚当天宰杀的猪、牛前腿各一支。如今,这一习俗逐渐被改变,因为新娘家在结婚的当天也要杀一头猪、牛,吃不了那么多,彩礼就变成了现金。至于送多少,视男方家的经济条件而定。

  新郎新娘给坐在桌前本村寨最年长的男性老者倒上两杯酒,新娘的父母拿出一个新包,挂在新郎的肩上,包中装有给女儿的嫁妆,一般是银首饰。长者将手放在新包上,口中念念有词,说着祝福语。敬酒礼毕,新娘拎起家中的一个小凳子,与父母没有道别语,跟着新郎走出家门。路上,新娘紧跟新郎,一前一后向新郎家中走去。

 相传,昆格人新娘在出嫁这一天,与新郎走出家门后,要紧跟在新郎的后面。如果彼此之间相距太远,遇寨中放养的猪从两人中间穿过,夫妻就会分离。

云南文山结婚彩礼一般给多少:

@差矣

这是看心意,你要看看女方家的意思。如果人家没说什么,3万、 5万、 6万 、8万 、10万、 20万都可以。文山这边是男方家来多少,最好都是要还给你跟新娘的。那些礼钱不过只是走走过场 而已,你出多少,女方家就会陪嫁多少,最后所有钱还是在你们俩手里。除非个别父母会说收,不然都是拿给女儿送还回去的。

@有你

感觉我给的彩礼的不算高,结婚的时候给了6万6,老婆嫁妆又退还了。

@香香

文山的部分地区彩礼还是比较高的,就算你有房有车,也得要10万的彩礼。如果男方实在拿不出来,8万是最低标准了。

@舞王

看家庭吧我觉得,我们附近一般66万左右。

@萝莉

一般1万6、3万6、6万6、8万6、10万6,具体还是问女方家长!只要女方家长满意,什么都好说。

@我会

我爹说我彩礼最少四十万,我这是要嫁不出去的节奏啊!

@相惜

表示我家只要了一万六千六,爹妈说这个只是走个形式,只要两个人好就可以了。

@落花

随你心意,普遍一万六,你送彩礼过去,姑娘家又当嫁妆送回来,不亏的。

 

云南文山新娘嫁妆需要镜子吗:

需要。嫁妆中的镜子一般就是梳妆台,这是女方嫁妆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因此现在的新娘嫁妆清单中,必须有一个带镜子的梳妆台。

还有很多新娘子在结婚的那一天,都要戴着一个铜镜。一般来说这些铜镜都是有些年头的,普通人的家里没有。到了结婚那一天往往要去借或者去租用,婚礼结束以后再还回去。这些铜镜的分量都很重,外观看起来很复古,看起来很有年代感,铜镜上通常都穿着一根红绳代表着喜庆,新娘会挂在胸口或者别在腰间。

古时候人们没有现在的镜子,只能用铜镜梳妆打扮,因此铜镜一直都是新娘出嫁时必须陪嫁的一样东西。这枚镜子会陪伴在出嫁女子身边一辈子,夫妻两公用寓意着和谐美好。到老了, 一方如果先行离世,人们就会把铜镜分成两半,一半伴随夫妻两中的一个入土,另外一半则要等到另一边去世的时候一起安葬,意喻“破镜重圆”。

所以说铜镜从人们结婚的时候开始就一直伴随,不过结婚当天新娘一定要戴在身上也是大有故事的。传说古时候有一位新娘在结婚途中遭遇大风,风暴过后新娘子就变得心神不定,嫁到夫家之后一直不清醒。后来有一位老和尚路过赠送了这家人一对铜镜,让新娘子戴在身上,没多久就好了。因此铜镜一直也有辟邪的说法,后来的女孩们在出嫁的时候就一定要置办上一对,用来驱邪防身。

当然佩戴铜镜可以辟邪只是一个迷信的 说法,不过随着时间的沉淀,它也变成了一个美好的风俗习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7402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