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结婚》故事的主要内容是

《最早的结婚》故事的主要内容是,第1张

人类最早婚礼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是谁发明了婚礼?

婚礼的起源及礼俗

婚姻的语源 :《礼记.昏义》中的「昏」,原文作昬,由於古人娶妻,婚礼的亲迎是在黄昏时进行,这时太阳将要下山,月亮就要出来,含有「阳往阴来」的意思,因而得名,后来才加上「女」字偏旁写作「婚礼」。

婚姻二字本作「昏姻」或「昏因」,有三种意义:

一是指嫁娶之仪式:汉代郑玄说:『婚姻之道,谓嫁娶之礼』,唐代孔颖达疏谓『男以昏时迎女,女因男而来,……论其男女之身谓之嫁娶,指其好合之际,谓之婚姻,其事是一,故云婚姻之道,谓嫁娶之礼也。』在过去婚礼以昏为期,男方必须於黄昏时前往女方家迎娶,女方嫁入男方家,透过嫁娶而形成家庭,历代重视形式婚,除去仪式则非婚姻,因此所谓的婚姻所指的就是嫁娶之仪式。

一是指夫妻双方之称谓:『婿曰昏,妻曰姻』《礼记.经解注》,孔颖达疏谓『…尔雅据男女父母,此据男女之身,婿则昏时而迎,妇则因而随之,故云婿曰昏,妻曰姻』,男女双方於昏时进行嫁娶,所以称婿为昏,妻为姻,所指为婚姻用语,是基於婚礼一义而产生的。

一是指姻亲之关系:由姻亲关系又可分亲家及两家亲属『婿之父为姻,妇之父为婚,……妇之父母,婿之父母相谓为婚姻,……妇之党为婚兄弟,婿之党为姻兄弟。』 几千年来,男方於昏时迎娶女方,妇因男而来,并随而订定夫妻与戚属的关系,因此婚姻也可用来表明夫妻一方与他方亲属的关系。

结婚仪式的起源:相传 最早的婚姻礼仪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才开始有婚姻关系。流传於河南省周口地区淮阳县的一个洪水神话:传说在远古时期洪水泛滥,把世界上几乎所有人、动物都淹死了,只剩下伏羲、女娲兄妹。太白金星叫他们结婚,生育后代,但他们认为两人是兄妹,便不肯答应。但是如果不这样人类就会灭绝。他们提出,如果能将割成许多段的竹子再接起来,就可以结婚。后来果真把竹子接上了,而且下许多竹节。两人还是不愿答应,又提出,从两座山上往下滚两盘石磨,如果石磨能滚合到一起,就可以结婚。但是当石磨又合在一起后,他们仍然不肯答应。女娲又出了一个主意,如果伏羲能够追上自己,就可以成婚。结果,伏羲始终追不上女娲,一只乌龟教伏羲从山的另一面沿著相反的方向追赶。女娲没有防备,果然一下子被伏羲抱在怀里;两人只好成婚。由於伏羲、女娲的成婚,才传下了后世的人烟。

唐代杜佑说:「人皇氏始有夫妇之道,伏羲氏制嫁娶,以俪皮为礼;五帝驭时,娶妻必告父母;夏时亲迎於庭; 殷时亲迎於堂;周制,限男女三年,定婚时,六礼之仪始备。」 在伏羲氏时代,人们以渔猎为主,以兽皮为贵,所以在结婚时,男方向女方送两张鹿皮,也就是所谓的「俪皮之礼」,我国古代嫁娶的俪皮为礼,是婚姻礼俗的开端,大戴礼感志篇:「凡 生於男女无别,夫妇无义。婚礼享聘者,所以别男女,明夫妇之义也。」通鉴外纪:「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设嫁娶,以俪皮为礼。」春秋公羊庄二十二年冬,公如齐纳币。何休注,引纳徵礼而申之曰:「俪皮,鹿皮,所以重古也。」以俪皮作婚姻的结合,是表明俪皮通婚,早以成俗,由圣人采取而制定礼法;之后,除了「俪皮之礼」之外,还多了「必告父母」之礼;到了夏商,则又多了「亲迎於庭」、「亲迎於堂」的礼;至周代的时候,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仪礼》称之为六礼。

古代男子结婚喜服

古代男子结婚喜服,在古代结婚的时候是要穿喜服的,在古代女性穿的是叫凤冠霞帔,以凤凰点缀得名,那么男的你知道教什么吗?以下分享古代男子结婚喜服,一起来看看。

古代男子结婚喜服1

男子的衣服叫汉服。

庶民女子出嫁时可享属于命妇衣装凤冠霞帔的殊荣,如同庶人男子亲迎可着九品官服一样。据说红色婚礼服饰起源于准庶人着绛纱袍亲迎的先例,大概在唐代左右。

但实际直到宋代,宫廷命妇的婚服还是青色。“真红对襟大袖衫+凤冠霞帔”出现在明代比较肯定,这种起源很晚的婚服样式目前是国人心中理解的华夏婚礼服饰 ,而且根深蒂固。

古代服饰不论尊卑和男女都是采用上下两段的形制,上着衣,下穿裳,后世称服装为“衣裳”,便是源自于此。其服饰的腰身和衣袖基本上设计为紧窄的样式,长度齐膝,便于活动。古代华夏族汉服上衣下裳,束发右衽的装束特点,就是在商代形成的。

夏商与西周时的汉服衣着无实物存世,据安阳侯家庄墓及妇好墓所出玉、石人像,可知商代贵族上身穿交领衣,腰束绅带,下身着裳,腹前系市(蔽膝)。西周时遗留下来的人像材料更少。从洛阳出土的玉人及铜制人形车辖来看,衣、裳、带、市仍是贵族男装的基本组成部分。

其衣用正色,裳用间色,并特别重视裳前之市。西周铜器铭文记载周王在册命典礼上颁赐的服装中,常有“朱市、葱黄”(《毛公鼎》)“市、黄”(《询簋》)等物。

市、 黄即古文献中的、 衡,指蔽膝,衡则指包括系玉之组和玉件在内的整套佩饰。河南信阳长台关与湖北江陵纪南城战国墓所出之俑,均在腹前系玉佩。贵族则在玉佩下衬以色彩特殊的,因而引人瞩目,成为代表身份地位的一种标志。

古代男子结婚喜服2

中国传统的结婚喜服到婚纱的演变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中国传统中式婚礼喜庆、礼节周全、有讲究,因此获得很多新人们的喜爱。下面就跟随我一起体验一下中国传统结婚的喜服到西方婚纱的演变。

相传中国最早的婚姻礼仪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才开始有婚姻关系。流传於河南省周口地区淮阳县的一个洪水神话:传说在远古时期洪水泛滥,把世界上几乎所有人、动物都淹死了,只剩下伏羲、女娲兄妹。太白金星叫他们结婚,生育后代,但他们认为两人是兄妹,便不肯答应。

但是如果不这样人类就会灭绝。他们提出,如果能将割成许多段的竹子再接起来,就可以结婚。后来果真把竹子接上了,而且下许多竹节。两人还是不愿答应,又提出,从两座山上往下滚两盘石磨,如果石磨能滚合到一起,就可以结婚。但是当石磨又合在一起后,他们仍然不肯答应。女娲又出了一个主意,如果伏羲能够追上自己,就可以成婚。

结果,伏羲始终追不上女娲,一只乌龟教伏羲从山的另一面沿著相反的方向追赶。女娲没有防备,果然一下子被伏羲抱在怀里;两人只好成婚。由於伏羲、女娲的成婚,才传下了后世的人烟。

汉朝以前

中国的婚姻风俗,自周代形成了六礼,程序分别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纳采就是求婚;问名为请教女子的姓名;纳吉为占卜;纳征为交纳彩礼;请期为确定迎亲日期;亲迎为迎接新娘。

汉代喜服

汉代服饰有以下几种直裾,曲裾,襦裙等。直裾汉代男女均穿,但这种服装不能作为正式的礼服。所以我们着重介绍曲裾深衣,男子可穿,但更是女子的常见服式。这种女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充分显现女性的文静与优雅。衣袖有宽窄两种,袖口大多镶边。衣领为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汉代时新穿“三重衣”,即穿几件衣服就露几层领子。

汉代时期,婚礼开始热闹起来。汉宣帝曾下诏,宣布了嫁娶举乐的合法性。只是黄昏迎嫁、青庐行礼的习俗依然没有改变。南北朝以前的婚礼“布幔为屋,在门内外,谓之青庐,与此交拜”。

当时新郎的下裳镶着黑边,随从一律着黑,迎亲的马车也漆成黑色。而且在黄昏迎亲,无鼓乐,无亲友祝贺。因为在古人的概念里,女子属阴,黄昏是“阳往而阴来”,婚礼的一切都合着迎阴气入家的含义。

唐朝喜服

唐代历史时期,娶妻的人家都是彩灯高挂,喜气洋洋,再也见不到一丝阴暗的色泽。有的婚礼也改在早上进行了。南宋后,新娘的`服饰形成了头戴凤冠霞帔,盖红盖头,上身内穿红娟衫,外套绣花红袍,颈套项圈天宫锁,胸挂镜,肩披霞;下身着红裙、红裤、红锻绣花鞋。新郎也是一身的红色,红冠红袍。婚礼的一切都是红色的,红灯红烛,红色花轿,大红喜字,喧天的锣鼓,欢腾的人群,牵着红绸的新郎似乎组成了恒古不变的婚礼场面。

宋朝喜服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有严格的服饰制度,只允许后妃命妇穿戴的凤冠霞帔,为什么民家女子在出嫁时能穿戴呢?传说与南宋皇帝康王有关,也有说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故事内容大体一致,都是由于皇帝在落难之时,被民女相救,皇帝登基之后特许民女在出嫁时穿凤冠霞帔,乘坐四人抬的轿子。

宋朝的婚礼在唐朝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新的习俗,由于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在议婚时,开始出现了相媳妇和通资财的做法。相媳妇就是相亲,由男女双方约定一个日期,双方见面,如果相中就在女子的发髻上插上金钗,成称为“插钗”,如果不中意,则要送上彩缎,称为“压惊”。

迎亲时,新郎领着花车或花轿来到女家,花轿迎亲由此开始。新娘上轿后还有讨吉利钱要喜酒吃的习俗。来到男方的家门口,新娘下来,有“撒谷豆”求吉利的做法。新娘入堂后又有“拜堂”活动。新婚夫妇手牵“同心结”,宋代称为“牵巾”。新人牵巾先拜天地、祖先,然后进入洞房,夫妻交拜。交拜后新人坐于床上,行“撒帐”、“合髻”之仪。

合髻就是新婚夫妇各剪一缕头发,结成同心结的样子,作为婚礼的信物。此后还有除花、却扇的仪式,直到灭烛为止。在灭烛的这一段时间里,前来的宾客无论老幼都可以恶作剧,刁难新人,这就是我们现在“闹洞房”的前身。第二天早上,新婚夫妇拜过公婆,婚礼才算结束。

元代喜服

由于元朝是一个少数民族掌权中国的时代,统治阶层出身广阔的蒙古草原,婚礼当然也就不可避免的拥有了这个少数民族的某些特性。总的来说,统治阶级也是延续了前朝既定的制度来进行管理的,“人伦之道,始于夫妇,夫妇之本,正自婚姻”这句话算是元代人对婚姻的看法,是中国婚姻观在元代的表现。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元代蒙古族形成的一夫一妻制度在这个时代也有一定的表现。由于民族宗教信仰等问题,汉人女子嫁少数民族的多,而汉人娶少数民族的少,蒙古贵族禁止与汉族通婚。

明代喜服

明朝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婚礼习俗方面也有了新的变化。凤冠霞帔和九品官服是明朝的标准婚服。方雇花轿,下午吹打弹唱至女方家抬新娘,女方家以“三道茶”招待。同时女方家中人要用镜子向花轿内上下前后照一遍。再点燃爆竹一小挂,置于轿内,谓之“搜轿”,以赶走轿内可能躲着的妖魔鬼怪。接着新娘换上新鞋,由喜娘携扶或由哥哥、弟弟背上轿。

花轿出发时,燃放鞭爆,新郎头戴状元帽,身着龙凤大红袍,腰挎大红花迎娶新娘上轿。这个流程似乎就开始很眼熟了吧,古装电视剧里面的迎亲大都参照就是这个时代的婚礼。

清代喜

清朝的婚礼大体上是明朝婚礼的沿袭,(满族建立清代的第二年,实行剃发易服制度。清政府接受明代遗臣金之俊的“十不从”建议,其中一条是:“仕宦从而婚姻不从”,即婚俗沿袭汉族传统。所以,清代的汉族婚礼服装仍和明代相同)。清朝政府在前期采取了很多比较开明的政策,所以民间许多前朝文化大都被保留下来,民间婚礼习俗大都和明朝时代一样。

但是对于统治阶层就有不一样的地方。据清朝政府的规定:公、侯、伯成婚的纳采礼,缎衣五袭,缎衾褥三具,金约领一具,金簪王枝,金耳饰全副,一品官纳采礼,缎衣四袭,其余同侯伯;二、三品官纳采礼,缎衣三袭,缎衾褥二具,余与一晶官同,四品官以下至九晶官的纳采礼,缎衣二袭,缎衾褥一具,金约领一具,金耳饰全副。

那么皇帝大婚,自然是不能算在其中的,过程之复杂度非比一般了。但是结婚当天要吹锣打鼓鞭炮声声八抬大轿以至于整条街都知道的习惯还是广为大众所支持赞同的,慢慢的就这么延续到现在,以至于我们一提起古代婚礼脑海中就浮现了凤冠霞帔,大红的颜色等等。不过用红色来代表喜事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如果融入现代创新元素,将更能为广大年轻人所接受。

古代男子结婚喜服3

成亲的衣服,在古代叫凤冠霞帔。指旧时富家女子出嫁时的装束,以示荣耀。

凤冠:因以凤凰点缀得名。凤凰是万鸟之王,所以只有皇后或公主才配得上它,通常只在隆重庆典,如婚礼上才戴,普通平民一概不能佩戴。

帔:源于明朝,大领对襟是它的一大特点,所以又称为对襟长袍。另外它左右胯下开叉,有水袖,是华贵又奔放的休闲服饰。

在戏曲中帔一直是帝王、将相、官吏、豪绅的常服,有男帔,女帔之别,颜色分红、蓝、黄、绛、紫、粉红、天青等,其中红色是新婚或喜庆的代表色彩。

古代新娘的传统嫁衣便是凤冠霞帔:头戴凤冠,脸遮红盖头,上身内穿红绢衫,外套绣花红袍,颈套项圈天官锁,胸戴照妖镜,肩披霞帔,肩上挎个子孙袋,手臂缠“定手银”;

下身着红裙、红裤、红缎绣花鞋,千娇百媚,一身红色,艳红艳红,喜气洋洋。下面看看这款霸气的凤冠霞帔。

凤冠是一种以金属丝网为胎,上缀点翠凤凰,并挂有珠宝流苏的礼冠早在秦汉时期,就已成为太后、皇太后、皇后的规定服饰。

明代凤冠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后妃所戴,冠上除缀有凤凰外,还有龙等装饰。另一种是普通命妇所戴的彩冠,上面不缀龙凤,仅缀珠翟、花钗,但习惯上也称为凤冠。

明朝皇后至九品文官妻皆可穿着,按地位等级高低在颜色、花纹、装饰和用料上有所不同。

这个要看你是哪里的人啊,地区不同风俗也会略有差异的,父母和家里的长辈就会安排了,我就大概给你讲一下流程吧,那天你的起早,但是记得一定要吃点东西,要不除了哪一碗吃一口就被人抢走的面,就没时间吃别的东西了,换好婚纱就在家等着男的来接了,来了之后女方这有拽门的,藏鞋的,男的要给红包,然后他给你穿鞋,在就你们吃面条,抓福钱,然后给你母亲拔一块糖改口叫妈,然后家里人照相,照完就把你抱到车上去男方家,下车会有人打新娘新郎,进屋后洗手,换衣服,和男方父母照相改口,最后去酒店典礼,大概就是这些了,你可以问问结完婚的朋友和亲戚,我那时候是有一个婚礼司仪跟着全程安排,不过那一天很累很累的,一定要记得早晨起来吃点东西,最后提钱祝你新婚幸福

淮扬菜是文人菜,淮扬菜不仅是用来吃的,更是用来品的。9月12日,当我陪着常州晚报社的同仁们走进清河新区的中国淮扬菜文化博物馆时,才体会到此话不虚。

  淮扬菜系四成因

  淮扬菜里趣事多

  淮扬菜之所以在淮安形成菜系,得力于四个因素,即地理上处南北交界、南船北马的的漕运咽喉地段;经济上朝廷每年有大批治河银两下拨的特权;消费群体上有富庶的盐商和从一品的河道总督、漕运总督及以下一大批官僚;推动力上有康熙和乾隆两大皇帝各六次的下江南途中驻跸淮安。南来北往客,南菜北食风,在四大因素的基础上,相互交融,最终形成了淮扬美食香天下的格局。

  说南北交界,唐代北海太守李邕的《娑罗树碑》称淮阴为“淮楚巨防,江海通津”。日本国15次遣唐使有13次经淮回国。阿拉伯商人定居码头镇,新罗人则聚居山阳、涟水的新罗坊。出生淮阴的文学家、史学家张煦侯在《王家营志》记载,王营镇上兼营客栈的轿车厂、骡马厂林立通衢,车水马龙,日夜不休。每值会试之年,南至岭外闽海,各地赶考的举子,公车北上,落第南旋,莫不汇聚于此。近代学者秦选之在《淮乘》中也记载,蒋、杨、张、贾、姜等十余家骡马大店,房屋动以千计,且皆画栋雕梁,高墙峻宇,门阶石级有多至十数级的。蒋三义骡马大店仅厅堂就有七座,按北斗星座排列,同时可以接待上千客人。就这会试之年,还家家爆满,居民争变其室为临时客栈。

  说经济,清光绪年间工部的员外郎李岳瑞在《春冰室野乘》里记载,河道总督每年修河经费下拨有五六百万两,然用于河工不到十分之一,其十分之九的银两便成就了奢靡的烹饪,其豪华的程度连皇家都比不上。史学家谈迁在清顺治年间两次到淮,住有月余,他在《北游录》中写到:“清江浦夹河二十里,多侨民宿贾,巨室鳞次,诚剧市也。”

  说到盐商,淮北盐商既有晋商,也有徽商,在清代,淮盐创造的税收占全国财政收入四分之一,盐商之富,可以想见。据清代道光年间的李元庚在《山阳河下园亭记》里记载,河下有公私园亭65个,其中32个半是盐商所建。当时有诗形容盐商的生活说:“馔玉炊金极毳鲜,春秋无日无华筵。”盐商总商之一的程鉴,在楚州萧湖上有别墅名“荻庄”。庄子内定为乾隆皇帝下江南时的行宫,程鉴常在庄里做荻庄群花会,以24名当红艳妓齐集庄里歌舞欢宴,百姓数千临湖围观,一时被称为神仙会。

  说皇帝推动,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初,康熙第五次南巡到了乌沙河,大盐商程维高搭7座彩亭,呈上万民宴。有统计说,从乾隆第一次下江南后百余年间,驻淮阴的南河总督署及各道厅吃喝招待费用就耗去国库三亿余两百银,数目大得让人瞠目结舌。

  

  淮扬菜里趣事多

  淮扬菜里最有趣的故事当属这几个:

  三万人同吃盖浇面。据《太平广记》载,北宋时,楚州龙兴寺前为大戏场,每日观戏之众达三万人之多。到吃饭之时,人人来要碗面条。面条捞起,有钱一些的浇荤浇头,没钱人家就浇素浇头。一人一个大海碗,三万人边吃面边看戏,那潮一般的人,那三万人同吸面条的嗞嗞声,是何等的壮观!

  炒米被称“救命菩萨”。炒米最早是从明嘉靖年间“状元兵”队伍中兴起来的。楚州河下镇状元沈坤为保乡抗倭,组织起一支队伍,能征善战,被百姓们亲切地称为“状元兵”。兵为当地乡民,当地人有吃粥的习惯,但打仗又不能保证有时间熬粥,于是军中就兴起了炒米。炒米很讲究火候,只有炒得好的炒米,才能不夹生,才能入水即化成粥般。炒米兴起后,很快成了孩子们的最爱,于是炒米糖、炒米球、炒米棒都创新出来,以致到了后来,客人进门,便泡一碗炒米糖茶,炒米糖茶成了待客之道。如果亲戚来了,有钱人家还要在炒米糖茶里打入一对鸡蛋鳖子。当然,如到汛期,家家都会备好炒米,大水到时,人们避入屋顶、堤堆,炒米就成了救命菩萨。

  勺湖上祭天厨星。天厨星是厨师们祭祀的神灵。天厨星本是太上老君老子的家厨。老子当年曾到淮河边的老子山修道炼丹,身边就带着一个厨子为其做饭。但老子官卑俸少,欠了家厨很多薪水,但家厨却毫无怨言,仍忠心耿耿地服务于老子。一日老子得道成仙,便封了家厨做了天厨星。此故事原在淮安的厨师中家喻户晓,大家便在楚州的勺湖北岸建了一座老君殿。每年夏历七月十九,两淮大厨都到老君殿聚集,一同为天厨星做寿。此习俗一直沿袭到1939年春节。那年日寇飞机轰炸淮安,将勺湖上的老君殿炸平,由此,天厨星便没有了淮安厨师们的供奉。

  李白诗赞酒焖鸡。相传李白路过淮阴,为淮水风景所迷,竟错过了有客店的集镇。他只好来到一农家。叩开柴门,家中只有一位老妈妈。老妈妈奉行来者就是客的待人之道,当即捉了一只大黄鸡,杀了炖好。再拿出自家酿的酒来招待素不相识的游子。李白为淮阴纯朴的民风所感动,联想当年救韩信的漂母,便写了一首五言诗:“螟投淮阴宿,欣得漂母迎。斗酒烹黄鸡,一餐感素诚。予为楚壮士,不是鲁诸生。有德必报之,千金耻为轻。”由此,淮扬菜中有了名品“酒焖黄鸡”。

  一鸡九吃巧媳妇。无独有偶,关于鸡的菜肴还有一个故事。明代淮城东门外有一户贫寒的读书人,刚娶了新媳妇。按当地新亲上门的风俗,亲家的大姑、小姨纷纷登门来看新娘子。亲戚来了就要招待,但读书人家又实在贫寒,拿不出菜来招待人。好在新媳妇是个巧媳妇。只见她洗手下了厨房,杀了一只鸡。一会儿,盘子摆上来了,烧、烩、炒、炸、蒸、煸、溜、炖、煎,她竟用一只鸡做出了九道菜。从此,这个巧媳妇的“一鸡九吃”也成了淮扬菜的一道名馔。

  国际饭店与淮扬菜。上海国际饭店,号称“远东第一高楼”达半个世纪之久。这个全中国甚至在世界上都很有名气的饭店,竟是出生于淮安的金融三巨子所建。二十世纪初,出生于淮安的大陆银行谈荔孙、盐业银行朱虞生、金城银行周作民三人与中南银行联合,组建“四行储蓄会”,结成“北四行”,以对抗浙系财阀的“南四行”。1930年,他们合资以45万两白银的价格,购进位于上海市中心跑马厅对面派克路(今黄河路)上二亩七分多的一块地皮。经四年建设,兴建了上海国际饭店。为了在上海一炮打响,他们将淮阴的淮扬菜的老字号玉华台、老半斋、新半斋等带到上海,将淮扬菜带入上海国际饭店。之后,又将淮扬菜带入京、津、沪、渝等他们所到的城市,为普及淮扬菜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名楼数来诗歌赞

  唐代已有名酒楼见著书籍。在楚州城南门,有酒楼名宴花楼。那是刺史宴请新榜进士的酒楼。文人们以诗吟诵它,举子们为跳龙门抬举它,让它一直风光不减。一首最为回肠荡气的写它的诗当属天启末年卞为豹的大作《宴花楼和赵渭南韵》:“春横楼外剡溪颠,客到仍开花里筵。万堞雉烟浮海日,三洲龙气护淮天。”

  北宋时,有何家楼。北宋大孝子和才子徐积开篇一句:“山阳有客似相如,身着儒衣当酒垆”,就将此楼主儒生气息写得淋漓尽致。

  元代时,诗人萨都剌路过淮安,朋友在岜山王氏酒楼为他接风。他为小楼专门题诗四首,并称“岜山王氏小楼独占淮安一胜。”他的诗曰“雪满寒江压酒旗,江南无处不堪题。小舟载得梅花去,度领春风过水西。”顿时让岜山小楼成了名楼。

  清中叶至民国时,淮阴有名的酒楼就更多了。

  玉壶春饭店,坐落于清河区东长街,创办于清朝末年。

  胜利饭店,坐落于东大街,创办于民国34年,曾为苏皖边区政府招待所。

  新半斋饭店,位于淮海南路,创办于宣统二年(1910)。该店掌勺的大厨有在20年代闻名于淮阴的一代名厨张文显、孙宝仁等。

  震丰园饭店,坐落在淮安城内,开业于清同治十年(1871),经营各种馄饨、锅贴、糖粥等大众淮扬饭菜点。震丰园炒米馄饨远近驰名。

  文楼饭店,建于清朝道光八年(1828年),位于古镇河下,同萧湖中的曲香楼隔水相望。文人学士常聚于此,故得名“文楼”。当然,酒楼也有一个叫武楼。鉴湖草堂,绿霭亭、小沧洲,蓬莱仙馆,裕乐楼,宴乐楼,清溪馆等也是名字十分雅致的酒楼。

  

  厨师绝技天下冠

  有名酒楼当然是因为有名厨,名厨大有成就者首推清代咸丰年间的张恺。他是河下宴乐楼的大厨。他认为“仙有天罡地煞,菜有一百零八”,于是创出了有一百零八道菜的长鱼席来。一百零八道菜要分三天吃,每宴八大碗、八小碗、十六个碟子、四个点心共36样。每日一宴,连续吃三天且菜点不同;一个长鱼席就囊括了烧、烩、炒、炸、溜、爆、煸、炖、煮、煎、炝、蒸等所有的烹饪技术且让人目不暇接、口福连连,实为中华菜肴之经典中的经典。

  上世纪20年代最出名的厨师当属张文显与孙宝仁。他们受命参加了开国第一宴的筹备。开国大典的国宴采用周恩来总理家乡的菜——淮扬菜,张文显和孙宝仁为此被选中备料后进京。到了北京,他们在北京饭店搭起一个120平方米的临时厨房,就升火炒菜。第一道菜,上的就是淮安软兜长鱼。于是软兜长鱼就了淮扬第一菜之称。1975年,国家主席刘少奇来淮视察三河闸,二人也参与了接待工作,很受国家***的好评。现二人均已谢世。

  现在的淮安,淮扬菜大厨也人才辈出。一代一代的淮扬菜厨师们,以发扬光大淮扬菜为己任,最终让淮扬菜成为了一宗菜系。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淮扬菜以全鳝席为龙头,全羊席和全鱼席为两翼,已创出经典肴馔400余种,具有地方风味特色的佳肴名点另有1300余种。淮扬菜厨师们以自己不懈的努力诠解着一个真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魏骅 根据中国淮扬菜文化博物馆资料编写)

  卤煮鳜鱼

  大烧马鞍桥

  乌龙凤翅

  龙虎斗

  葱烤河鳗

  一鸡九吃

  清江翡翠烧卖

  淮安长鱼宴

  文楼汤包

  淮饺三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7508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