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为什么吃自己配偶螳螂介绍

螳螂为什么吃自己配偶螳螂介绍,第1张

1、母螳螂之所以会在交配后吃掉公螳螂,是因为它此时处于饥饿状态,同时交配结束后,它担负着孕育下一代的重任,体内需要保存着充足的营养,因此公螳螂就成为它的食物。

2、学名螳螂,亦称刀螂,无脊椎动物,属肉食性昆虫。在古希腊,人们将螳螂视为先知,因螳螂前臂举起的样子像祈祷的少女,所以又称祷告虫。

3、除极地外,广布世界各地,尤以热带地区种类最为丰富。世界已知2000多种左右。中国已知约147种。包括中华大刀螳、狭翅大刀螳、广斧螳、棕静螳、薄翅螳螂、绿静螳等,螳螂是农业害虫的重要天敌。

4、外形特征:螳螂是昆虫中体型偏大的,体长一般55到105毫米,非洲的螳螂是世界最7、大的,身体流线型,以绿色,褐色为主,也具有花斑的种类;标志性特征是有两把“大刀”,即前肢,上有一排坚硬的锯齿,大刀钩末端长有攀爬的吸盘。头部呈扇形,较小;复眼突出,大而透亮,以黄绿色为主,晚上在灯光下呈现黑色,单眼,在两眼之间有3个小点即单眼;触角细长;颈部可180度转动;咀嚼式口器,上颚强劲。前足腿节和胫节有利刺,胫节镰刀状,常向腿节折叠,形成可以捕捉猎物的前足;前翅轻柔,遮住身体全部为覆翅,后翅比前翅要薄,边缘透明色,中间成放射状的紫红色、伸展开呈现扇状,休息时收敛和前翅相合;腹部肥大。前足锋利发达善于捕捉,中、后足适于步行,但有时前足也会用来保持平衡,发育呈变态发育。

螳螂吃掉自己的配偶是为了延续后代。公螳螂神经系统的抑制中心在头部,只要它丢掉脑袋,抑制机能也随之失去,精液就会流入母螳螂体内,确保卵子受精。

母螳螂一边交配一边从公螳螂头部向尾部吃去,一直吃到腹部为止。这时,母螳螂不仅吃饱了,而且体内卵子也充分受精。

螳螂的生活周期均在一年内完成,一生中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发育阶段,故属于不完全变态类的渐进变态。若虫期脱皮7~11次,经8~12龄后到达成虫期。龄的增减受环境和食物多少的影响。

扩展资料:

拟态行为

1、拟态成花。热带有一种螳螂,它的前足拟变成花瓣状,体色变为紫白色,它隐在像叶丛中,乍看像一朵紫白色的兰花。马来西亚有一种花螳螂,身体粉红色,看上去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引来蝴蝶采蜜而上当。

2、拟势恫猎物。法国生物学家曾看到一只螳螂遇上一只大灰色的蝗虫拟势的现象。当螳螂看到蝗虫时,便立即张开双翅,抖向两侧,后翅直立起来,像只帆船。

蝗虫稍移动,螳螂头部随即转动,蝗虫被这架势吓蒙了,缓慢地伏在地上,不乱逃跑,甚至还向螳螂移动,当它移动到螳螂够得着的时候,螳螂猛扑过去,蝗虫毫无反抗地成了它口中食。

螳螂,亦称刀螂,是无脊椎动物,属肉食性昆虫。在古希腊,人们将螳螂视为先知,因螳螂前臂举起的样子像祈祷的少女,所以又称祷告虫。螳螂在自然界中算是比较奇葩的物种了,主要是因为雌螳螂会在交配后吃掉雄螳螂。其实关于这件事的说法,一直是带有争议的,很多人都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目前最为可靠的主要有两种:繁衍生息,饱腹充饥。

雌螳螂吃掉雄螳螂,是为了繁衍后代。

现在流传最广泛的一种说法,就是雌螳螂为了繁衍后代,会在交配后吃掉雄螳螂,雄螳螂神经系统的抑制中心在头部,正是这一中心系统的存在,导致在交配的过程中,雄性螳螂是无法充分的排精的,只有它丢掉脑袋,抑制机能才会随之失去作用,精液就会流入雌螳螂体内,确保卵子受精。

因此,为了更好地繁衍后代,雌螳螂不得不一边交配一边从雄螳螂头部向尾部吃去,一直吃到腹部为止,这时,雌螳螂不仅吃饱了,并且还可以补充大量的营养,以便于更多的排出卵子,同时体内卵子也能充分受精。

雌螳螂处于饥饿状态,吃掉雄螳螂是为了补充能量

其实交配之后,母螳螂吃掉自己的丈夫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概率只有30%,并非是所有。在1984年,有两位科学家里思克和戴维斯专门为此做了一系列实验。

最后实验结果证明,处在高度饥饿状态下的雌螳螂看到雄螳螂后,只会快速扑上去吃掉它,以填饱自己的肚子,根本无心交配;而处在中度饥饿状态下的雌螳螂则会选择进行交配,但是仍旧会在交配时或者交配后吃掉雄螳螂;而在饱食状态下的雌螳螂,交配后会径直走开,并不会去吃掉雄螳螂

因此可以得出:雌螳螂吃掉雄螳螂并不完全是为了繁衍后代,还取决于雌螳螂是否处在饥饿状态

但是,由于这是在实验室中观察得出的结论,因此科学家们也不能完全确定在野外生存的螳螂们是不是也拥有同样的习性。

雄螳螂被吃并非心甘情愿,而是无法逃脱。

在交配中,雄螳螂真的是为了爱情或是为了繁衍后代而心甘情愿被雌螳螂吃掉的吗?

我觉得不尽然,毕竟雄螳螂也不傻,通常在交配后,雄螳螂也会第一时间选择逃跑,但是螳螂有区别于其他物种,在螳螂中,雌性不管是食欲、食量,还是捕捉能力,均要远远大于雄性。因此,雌螳螂在交配时如果打定主意想吃掉雄螳螂,那么雄螳螂多半是逃不掉的。

结语

由此看来,雄螳螂们为了交配繁衍,也是承担了莫大的风险,毕竟一不小心小命就没了,搞不好还会“尸骨无存”,对此,我们也只能感慨一句:交配需谨慎啊!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动物们的奇葩事迹呢,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分享出来哦~

1、蚂蚁搬家:蚂蚁因为是最接近地面的动物,所以具有感觉下雨的能力。一般蚂蚁能够通过空气中湿度的改变来知道最近是否有雨。然后把窝从低处搬到高处来。下雨前的蚂蚁异常忙碌。值得注意的是:蚂蚁搬家不一定都是因为下雨,蚂蚁分群时也会搬家。

2、燕子低飞:燕子是以小昆虫为食,下雨前,气压低,空气湿度大,昆虫的翅膀因沾有水气变得沉重而无法高飞。燕子为捕食它们,也要低飞。因此,民间有“燕子低飞要下雨”的说法。

3、小鱼透气:池塘里的鱼,突然浮到水面上,并且好像在大口在吸气。这说明快下雨了。理由是鱼类需要汲取水中的氧气,而快下雨的时候气压低,水中空气量减少了,鱼类不能忍受,因而上浮。

4、小狗哈气:狗在下雨之前会缩成一团在草堆上,并且用嘴巴当升温器。

5、蛤蟆出洞:因为它们的皮肤很脆,所以他们很怕干。因此在正常状况下,只能看到蛤蟆夜晚活动呱呱地叫,如果快下雨了,就会出洞穴活动。

6、蚯蚓上路:小蚯蚓生活在潮湿的地方,如果蚯蚓都能出来活动了,说明空气已经很潮湿了,这个时候就要注意会下雨了。

7、鸡不进窝:鸡因为没有汗腺很怕热,特别是夏天下雨之前是很闷热的。如果赶鸡进窝,鸡还是一直待在凉快的地方,说明就快要下大雨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7513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