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荣耀,怎么样玩好元歌这个英雄?

王者荣耀,怎么样玩好元歌这个英雄?,第1张

首先是英雄思路:1级弱势,3级几乎无敌,中期强势,后期稍微乏力;惧怕爆发、控制;克制多数射手;打人堆大概率被秒,但站位分散容易切C。

连招核心:傀儡的332/334/331(按常用程度排序)和21/41,本体的21/214/31/41。元歌由于本体技能前摇过长,所以极度依赖傀儡造成的控制效果。由此思路,就有了傀儡33眩晕或者21/41击飞两种核心衍生的连招。我个人常用的连招有21 321 3(3级单杀),21 332 3a(3级越塔),1 332 23无位移噩梦,214 213(突脸应对),31 3234 2(没2反杀)。

连招很多都靠场次积累形成的对局势判断而使用的,如对面脆直接换位接斩秒掉,对面肉的话33控(主流看法是出抵抗鞋33就控不住了,但肉的一般都出抵抗,33最起码能持续控制,换位的话很可能送走本体)。

3级前能苟就苟,尽量拉扯,不要被消耗,3级后如果对线肉就清线后支援(元歌移速太慢,多用传送阵),千万别纠缠(我不会告诉你我6级被4级白起一个大打1/3血后送掉了),对线脆的就看情况选择支援还是单杀或者先单杀再支援(对面很苟就支援,对面去支援你也支援)。中期碎星锤做出来就基本无敌,趁着强势期多针对对面C位,不断跟团趁早结束游戏。真拖到大后期就差不多只有133223有效(我资历少,个人见解,勿喷)。

铭文选系统的穿透攻击就行了,出装:三把铁剑,普通鞋,陨星(对线脆的先出冷静鞋),冷静鞋,暗影战斧,破军,陨星,碎星锤。此时有三种路线,新手推荐不详和永夜,保证傀儡存活,打脆也很轻松;熟练一点就出宗师和不详,宗师能利用傀儡状态本体自动平a打出意想不到的伤害;完全熟练后宗师加无尽战刃,靠傀儡的强化普攻消耗、补伤害都很好用。

本回答有很多细节没讲到,因为码字太累了,看我那么认真的份上点个采纳呗,也算我把自身思路捋一下。本回答一切都基于笔者的个人经验,如有更好的见解请理性讨论,若能完全推翻我的说法我会修改答案。

秘术影/秘术归王者荣耀元歌玩法技能视频

解析:在释放时傀儡会易容成一名敌方英雄,避开敌方的攻击,同时这2500范围距离远到可以让傀儡强推塔了,傀儡一旦死亡或销毁回岛本体时还能获得加速和护盾

秘术纸雏鸾/秘术替

解析:元歌的输出技能,能对路径上的敌人造成伤害,命中多枚暗器会造成伤害折减

秘术十字闪/秘术缚

解析:团站中强力的控制技能,可以留住要逃走的英雄,造成伤害的同时带来减速效果,同时命中两条丝线还能造成额外的伤害褐晕眩效果

对于元歌来说,后期的傀儡与前期一样重要,因此,后期我们同样要保证本体在安全的位置,用傀儡来作战。除了元歌本身操作难度意外,很大部分原因是很多玩家对元歌的出装与技能连招的不熟悉,老思路出暴击装,国服元歌传授的出装推荐与连招教学,希望对喜欢元歌的玩家有帮助。

首先就是出装,很多玩家都是出的系统推荐出装,还有部分玩家按照S11赛季的老思路,就是爱出暴击装。其实这明显就是对元歌技能理解不到位的原因,这种出装思路是不对的!让我们来看看元歌的主要输出招数:人形态下的2、3技能,其中2技能有一个超高基础数值的伤害,重点是还附加220%的额外物理伤害加成。

本体状态下,二技能三技能是主要伤害技能,三技能有一个后退的效果。所以在释放二技能和三技能时,一定要先释放二技能再释放三技能。后期地方英雄的伤害都很高,很容易就可以将我们的傀儡打掉,因此,我们必须要学会用四技能快速接近地方英雄。

元歌攻击敌人主要是依靠傀儡,可以利用傀儡达到快速的支援效果,然而因为自身的身板太脆,很容易在团战中瞬间蒸发。当然这仅仅是部分英雄,也能发现,元歌的上线对于其他的英雄来说也是一种挑战,至少难度加大了,技能放不好可能就真的放到傀儡身上了。除此之外,阿珂击杀了傀儡是不会被刷新大招,钟馗和玄策击杀也同样不会叠加以及触发被动,究竟元歌的傀儡还有哪些惊喜就要靠玩家自己的探索了!

先说荆州失守,与关羽的无谋,至少说没用“人谋”不无关系。如:在关羽得了襄阳之后,随军司马王甫曾谏他,让为人忠诚廉直的前军都督粮料官赵累代替平生多忌而好利的潘浚来总督荆州,可是关羽没有听劝,结果潘浚总督不力丢失荆州,以致关羽事后悔恨地对王甫说:“悔不听足下之言,今曰果有此事!”(19)当然,荆州失守,与刘备、诸葛亮的没用“人谋”有着直接的关系。就关羽的为人、能力、智谋来说,让他独挡一面、镇守军事重地——荆州,是不十分明智的,至少应派一位能对他施加影响的智谋之士加以辅佐。然而,刘备、诸葛亮却没有想到这一点,他们太过于相信关羽的能力。直到从荆州来报说,东吴向关羽求婚被关羽拒绝时,诸葛亮才顿悟:“荆州危矣!”(20)正要让人替回关羽时,却已传来荆州失守的消息。可以说,任用关羽镇守荆州,是刘备、诸葛亮在“人谋”上的失策。

  在荆州失守之后,刘备在“人谋”上可以说是一错再错。当“关公夜走临沮,为吴将所获,义不屈节,父子归神”(21)的噩耗传来时,“玄德听罢,大叫一声,昏绝于地”,(22)从此便义气用事,乱了方寸,不用“人谋”了。如果,在荆州失守之后,刘备能听信诸葛亮、赵云等人“先公仇而后私仇,以天下为重”(23)的良苦劝告,不去伐吴,或者去伐而后接受孙权“愿送归夫人,缚还降将,并将荆州仍旧交还,永结盟好,共灭曹丕”(24)的求和条件,退兵继续坚持“联吴抗曹”的战略方针,那么,蜀国也不致于遭受夷陵之惨败。

  不用“人谋”或在“人谋”上的失策,在刘备死后依然时常出现。蜀国初次北伐时,作为一生行事谨慎的诸葛亮,拒听大将魏延“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曰,可到长安。夏侯楙若知某骤至,必然弃城望横门邸阁而走。某却从东方而来,丞相可大驱士马,自斜谷而进。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也”(25)的行军建议,从而错失良机,虽屡次北伐,皆无功而返。不仅如此,他还错用马谡而失街亭,知黄皓奸佞而留后患,明知北伐逆天时不可违而违之,等等。这些不用“人谋”或“人谋”上的失策,为蜀国的灭亡增添了许多变数。

  四、人才的匮乏为蜀国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古往今来,无论治理国家还是战场撕杀,无不需要人才。没有治国安邦、竭力相辅的良臣,国家恐难以兴旺;没有万夫不挡、能征善战的勇将,战场恐难以取胜。因此,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兴亡盛衰。基于此,笔者认为,蜀国的灭亡与其人才的匮乏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众所周知,在魏、蜀、吴三国申,蜀国的人才是最少的。在刘备未死之前,武不过关、张、赵、马、黄,文不过诸葛亮、庞统和法正,而庞统和法正并没建立什么功业就已去世。待到刘备死后,北伐中原时,“五虎上将”仅有赵云一人,且己年老。因此,诸葛亮在北伐用兵上,时常感到捉襟见肘,无人可用。正如他在《后出师表》中所表奏的那样:“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臣自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伤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散骑武骑一千余人”,(26)而且这些仅有的一些人才“皆数十年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27)并己随着连年征战而死去,直至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窘况。

  然而,造成蜀国人才匮乏的原因又是什么呢?那就是刘备和诸葛亮等蜀国政治集团不注重对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在整部《三国演义》中,蜀国对人才的培养几乎只字未提。尽管诸葛亮在收姜维时声称自己“自出茅庐以来,遍寻贤者”,(28)但是,由于蜀国长期处于战争状态,老百姓哪里会有休养生息的时候,政府开办学校培养人才根本不太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无疑就会造成人才的匮乏。另外,不敢大胆提拔使用人才,也是蜀国缺乏人才的一个原因。在街亭失守之后,由于担心其他人不像自己那样尽心尽力,所以,“事无俱细,咸决于亮”,(29)军中凡是二十以上的处罚都由诸葛亮亲自审批。这样以来,就让那些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人不能干事,自然也就不能在干事的过程中发现人才,锻炼人才,从而提拔使用人才。

  缺乏人才,没人才可用,何谈治理国政,何谈战无不胜?假如在街亭之战中,有庞统、法正那样的智谋之士亲临战场指挥,有关羽、张飞那样的猛将领兵拒敌,蜀国焉能战败?假如“五虎上将”不死,在北伐中诸葛亮又岂能因蜀中无人可敌魏将张合而去设计杀之!因此,蜀国人才匮乏、后继无人是其灭亡的又一原因。

  五、后主刘禅的昏庸无能加速了蜀国的灭亡

  刘备虽然有夷陵之败的历史,有“人谋”上的失策,有义气用事的教训,但作为“世之枭雄”,他有恢复汉室的雄心壮志,有招揽人才的本领,有识人善任、广纳雅言的胸怀。所以,刘备在世之曰,蜀国兵精粮足、国旺民富。可是,刘备死后,其子刘禅却百无能事。当得知魏国起五路大军攻打蜀国时,他惊惶失措,不知该如何是好,直到亲临相府拜见诸葛亮后,才气定神闲。虽然刘备临终遗诏与他,要他“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30)但他还是不如刘备那样信任诸葛亮。在诸葛亮第三次兵出祁山时,他听信谣言,下诏招回诸葛亮,让诸葛亮功败垂成,就是最好的例子。由于他不理朝政,诸葛亮在前方打仗总有后顾之忧。既操劳军事又操劳国事,即使是铁人又岂能长久!

  在诸葛亮死后,整曰只“溺于酒色,信任中贵黄皓,不理国事,只图欢乐”,(31)连诸葛亮尚不太信任的刘禅,又岂能信任“继武侯之事、任大职重”(32)的姜维。姜维虽九次北伐,却无寸功,最后为避杀身之祸,又不得不到沓中屯田。在这种情况下,“贤人渐退,小人曰进”,(33)“入其朝,不闻直言”。(34)直到魏国发兵来伐,他仍无半点忧国忧民之心。非但不急招姜维等出兵拒敌,反而听信一巫师之言坐以待毙;那边姜维仍在与敌人激战,扼守要道,这边他已出城纳降。有如此昏庸无能的帝王,蜀国岂能不灭亡!正如司马昭所言:“虽使诸葛孔明在,亦不能辅之久全,何况姜维乎?”(35)

  

  蜀国灭亡的外因

  蜀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内部诸因素发展变化国力削弱的结果。但是,任何事情的发展变化又无不与其外部环境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在笔者看来,蜀国灭亡的外因无非是孙、刘联盟的有名无实和魏国实力的雄厚。

  一、孙、刘联盟的有名无实让蜀国孤立无援

  如果说蜀国没有外援,那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在《三国演义》中,孙、刘联盟一直维持到蜀国灭亡。那么,为什么还要说蜀国孤立无援呢因为,孙、刘联盟是建立在以维护各自利益基础上的,一旦无损自身利益,或者与自身利益不大,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从而使这种联盟失去了它的真实性。

  《三国演义》中写道,建安十三年,曹操南下荆州,想一举消灭刘备、孙权,统一江南。刘备兵败当阳,退守夏口,只仰仗刘表之子刘琦的一点兵力,可以说,形势十分危急。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就建议刘备联吴抗曹。此时的孙权,鉴于曹操势大,在鲁肃等人的劝说下,也想联合刘备,抵抗曹操。于是,为了各自的利益,两家就建立了联盟。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两家之间没有利害冲突。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就建议刘备先取荆州作为立足之地,然后取西川建立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继而再统一中原。所以,刘备的第一个军事目标就是先拿下荆州。而东吴孙权也对荆襄虎视眈眈,早就想据为己有。于是,荆州就成了两家矛盾冲突的焦点。只不过,在赤壁战前,这个矛盾冲突被与曹操的矛盾冲突所取代,暂时搁置在一边。“赤壁大战之后,北方战事趋缓,孙、刘两家开始为荆州不断扯皮。鲁肃一讨荆州,刘备推之于刘琦;二讨荆州,刘备又推之于借;三讨荆州,刘备痛哭,鲁肃又空手而回。”(36)虽然如此,只因鲁肃和诸葛亮都清楚,荆州是孙、刘联盟的基础,失去这个基础,孙、刘联盟就会荡然无存。因此,在鲁肃和诸葛亮两人的努力下,两家并没有因此而交恶,也就是说,虽各怀戒心,孙、刘联盟并没破裂。但它的真实性己不复存在。

王者荣耀源梦大赛元歌优秀作品分享,王者荣耀游戏中有很多的玩法,其中源梦大赛有很多的优秀作品,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几个,希望能帮到你。

王者荣耀元歌源梦大赛优秀作品分享

大家可以观看上面的视频就可以知道这一期的优秀作品了,小编个人还是很喜欢末世秩序者这个皮肤的,这个配色比较好看,而且还有机甲的风格,不知道大家都喜欢哪个呢,当然了,这个并没有结束,后续肯定还会有作品出来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2435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4
下一篇2023-07-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