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个女生都被幻想着被求婚的,所以一个浪漫的求婚方式肯定是需要的,那么今天就给你说几个室外创意求婚方式吧!
1、在你送她回家的路上,事先让一个小孩在那里等着,拿着你要送给她的玫瑰花,等你们一出现让小孩跑过来把玫瑰花送给女生,到时候你再单膝跪地,突然向她求婚,她肯定会对你的行为惊异万分。
2、直接开车去她公司楼下,打开车子后备箱,许多气球腾空而飞,气球下面挂满了你对她表达爱意的条幅,全公司的人都跑过来围观,对如此浪漫的求婚羡慕不已,女主角亦是高兴得说不出话来。
3、约她去游乐场,在你们玩刺激游戏,比如蹦极什么的时候,紧紧抓住她的手,向女生求婚,成功率不言而喻。
4、在**院里求婚,也是屡见不鲜的事情。**结束后,或者在**里上演求婚戏吗的时候,你突然单膝跪地,掏出求婚戒指,绝对会让女生感动得一塌糊涂。
5、你们在西餐厅吃浪漫烛光晚餐的时候,服务员突然送来一大束鲜艳欲滴的玫瑰花,玫瑰花上面还有一枚闪闪发光的钻戒躺在那里,你的小心思女生当然已经猜到了,此时,你再发动你的求婚攻势,绝对会俘获女生的芳心。
6、在星光璀璨的夜晚,你约她去广场上,在那里你已经布置好了求婚现场,有心形蜡烛,有美丽的烟火,还有鲜艳的玫瑰花,只等着女主角的出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习俗简介
中国少数民族的婚前仪礼是多种多样的。从提亲到举行婚礼之前有许多的讲究。由于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千差万别所以婚前仪礼也就具有各自的特点。但大体上和汉族古代的六礼差不多,只是具体程序和内容有增有减。一个人从出生到老死,一生中有许多仪礼。如诞生仪礼、成年仪礼、婚礼、丧葬仪礼、生日礼、寿礼等。这种种仪礼。在中国少数民族中至今还很流行。特别是青年男女的婚姻问题。直接和人生仪礼有关。一般都是在举行完成人礼之后。婚姻问题才提上议事日程。
婚前成人礼
成人礼,在世界各民族中都曾盛行过。它是一个人生理发育成熟时所举行的仪礼。人类学资料告诉我们原始部落的成人礼是非常复杂的,有时还显得十分残酷。成人礼的主要目的是使受礼者经历种种生理和意志上的磨练。并通过这种磨练的考验,将他们接纳到成人社会中来。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为人生仪礼中的一种象征仪式。
中国古代婚俗中,青年男女在一定的年龄阶段要举行成人礼。为男子举行的成人礼叫“冠礼”,为女子举行成人礼叫“笄礼”。《礼记》中说:“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这种冠笄之礼,在中国的朝鲜族中保存得比较完整。朝鲜族的冠礼又叫“三加礼”,即当男子在举行成人礼的时候要三次更换礼服。按顺序有“初加”、“再加”和“三加”三种礼仪。举行初加礼时,先给受礼者梳发髻,并在发髻上罩上网巾,然后加冠。几天之后,举行再加礼。这时将初加时所带的冠巾除去,换上纱帽。实行三加礼时,在纱帽下再添一个幞头。如上三加礼按一定的程序进行。每次都由主礼者诵读祝词。冠礼结束后受礼者到宗族的祠堂向长辈致礼。女子行笄礼比较简单,盘发插笄即可。朝鲜族的这种成人习俗可能受到古代汉族礼仪的影响。
基诺族婚俗
云南省的基诺族,把成人礼看做是人生中一次巨大的转折。一个男子,只有在举行完成人礼之后,才可以成为村社的正式成员才可以参加未婚青年的成人组织“波勒”,才可以改装易服,穿上绣有象征月亮花卉的衣服,挎上绣有月亮标志和几何花纹的“筒帕”(背包),和姑娘们进行交往。
基诺族的成年礼至今仍保持着十分古老的传统方式。成人仪式充满了神秘色彩。首先,在举行成人礼时受礼者面前的桌子上要放上用芭蕉叶包好的小肉包。小包里面的肉是剽牛祭祖时的祭品。接受成人礼的人获得这种祭品,如同得到了祖先的承认、批准和保护。
其次,要对接受成人礼的人施行种种考验。具体的做法是:青年男女组织的成员在受礼者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对其施行突然袭击。他们将受礼者捕获, 并押往群情鼎沸的会场, 制造一种恐怖气氛,以表示受礼者和童年时代的告别。
其三,是对受礼者施行教育。通常由族中的长老带领大家唱本民族的《创世记》:或歌唱传统的生活习愤和应当遵守的法纪;或歌唱本民族的生产过程和经验。以此教育青年们懂得如何恋爱和遵守传统的社会道德。
彝族婚俗
四川省凉山地区彝族少女的成年礼。是举行换裙子的仪式。成人礼所换的裙子,是成年的标志。彝族少女的成人年龄,一般规定在15—17岁之间,而且大都是单岁换裙子。换裙子的仪式非常隆重,要杀猪宰羊、大宴宾客。
凉山彝族的投裙子仪式有许多禁忌。特别在是举行换裙子仪式时,不许任何男子在场。 换裙子之前,姑娘的辫子一般是单辫,穿浅颜色的两接裙。裙边镶有一粗一细两条黑布边。 而在举行换裙子仪式时,姑娘必须梳成双辫,戴上头帕,并且换上红、兰、黑对比强烈的三接或四接的长筒百招裙。举行过换裙子仪式之后,就意味着成年,也意味着可以谈恋爱,找情人了。
类似这种女子换裙子,男子穿裤子的成人仪式,在其他一些少数民族中也报流行。如侗族的滚泥巴田,傣族的文身、墨齿,也是成年礼的独特表现形式。侗族男孩一生中有三个生日要滚泥巴田。第一次是5岁,第二次是10岁,第三次是l 5岁。侗族谚语说:“从母亲那里学到善良,从父亲那里学到勤劳,从祖父那里学到耐性。”所谓的三次滚泥巴田,就是根据这三句话安排的。前两次由父母带领。到了l 5岁这一次,孩子已长大成人,滚泥巴田的事要由它自己完成,这也是一种考验。
傣族的文身,是一种古老的成人礼。也是对成年男子的一种血的考验。至今在傣族地区,一个文过身的男子,常被姑娘们视为英雄。而没有文身的男子,常常被姑娘们视为怯懦和不勇敢。没有文身的男人,自然得不到姑娘们的喜爱。用植物的汁液染黑牙齿,则是滇西一带傣族男子成人的标志。
成人仪式不仅标志着一个人生理发育的成熟,同时也表明他有权承担社会赋予他权利和义务。在婚姻习俗中,成年礼则标志着青年男女恋爱生活的开始。
达斡尔族婚俗
中国的达斡尔族,聚居在东北地区美丽富饶的嫩江两岸。嫩江左岸的莫力达瓦旗居住最为集中。那里北依新安岭,河流纵横。诺敏河等42条河流灌溉着这片肥沃的土地。绵延起伏的森林中有数不尽的珍禽异兽;平原上盛产大豆、高梁、玉米和小麦;水草肥美的地方是天然牧场。达斡尔族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种得天独厚的环境里,形成自己民族独特的文化,婚姻习俗自然也不例外。
达斡尔族历史上曾实行氏族外婚。婚姻习俗中有这样的规定:同一哈拉(氏族)的人不能通婚。过去还不许与外民族通婚。当今有了许多变化,偶尔也有与蒙古人、汉人通婚的。
在达斡尔族中,男子到了成婚年龄,又物色好了对象,这时男方家长请和女方家有亲戚关系的人做媒人,到女方家去说亲。媒人向女方父母介绍男方家的情况,女方父母认为合适时,媒人就斟酒磕头表示感谢和祝贺;如果女方父母不同意这门亲事,则不让媒人磕头,也不请媒人吃饭。据说,如果女方家请媒人吃饭,就算答应了这门亲事。
亲事说成后,便准备送“恰安特”(彩礼)。送“恰安特”时,男方家必须请一位比成婚男子大一辈的人,赶上车,同未来的女婿一起,把彩礼送到女方家去。女方家要举行“恰安特”宴,招待亲朋好友。一般的“恰安特”包括猪、白酒、糕点等,最重要的是要送一匹带有缰绳的马和一头乳牛给女方的父母,表示对女方父母养育之思的感谢。
在送“恰安特”的宴会上,男方赔礼人要致传统的祝词:
贵方的少女,
我方的郎,
千里姻缘系双方。
选定这良辰吉日,
我将微薄的恰安特献上。
山间的幼松稚柏,
今已挺拔健壮
英俊美丽的少男少女
都已长大而且年龄相当。
为祝贺两家美好的亲事,
我把喜酒斟满举起,
光临的众族胞和亲戚,
请接受这虔诚的心意。”
女方的父母接过陪礼人道过来的酒,回敬道“为着我们联姻和睦路途遥远让你们饱受辛苦,送来的恰安特项目,请求你代我向族人们备述。”于是陪礼人接着唱道:
恕我们礼物的微薄
带来了七条生命的恰安特。
这颗虔诚的心,
深深感到忐忑不安。
带给男亲家的礼,
有带缰绳的宝马一匹,
它有星辰般的限睛,
苍狼一样的耳朵;
它有干犴达犴似的飞腿,
水獭一般的毛色:
那奔跑驰骋的动作,
轻捷灵活,狐狸也难比过;
泽地草丛上从不栽跟斗,
飞岭过岩不失前蹄;
只需要喝一声“托”!
能将兔子赶上;
只要呼一声“哲”!
一定能把黄羊赶上。
还带来偶蹄双角的家畜一头
特别献给女亲家,
是补偿乳汁的报酬。
这头两年三犊的乳牛,
日产三顿奶子不发愁。
自养的生猪五头,
自酿的米酒十篓;
熟制的奶皮20张
皮厚均达一指以上;
仿照树木拧做的油炸糕,
不多不少一百二十个。
媪妇们巧做的点心,
无奇无缺整整八个。
以上是恰安特的项目.
由我向亲家一一尽述。
尊贵的您是否如数受用.
请自己来握柄决定。
整个送礼的过程和内容,通过祝词来表达。席间,女婿要给岳父母和参加宴会的老人们磕头。老人们送给新女婿一些钱和钱褡子。女家如果生活富裕,不仅让新女婿将带来的马牵回去,而且还送一匹好马给新姑爷。在如上仪式进行过程中,未婚的姑娘都要回避,她是不能见未婚夫的。
达斡尔族的婚俗,充满了北方民族豪迈,爽直的风格,“恰安特”仪式上的祝词家们,为定亲礼宴增加了不少戏剧色彩。
拉祜族婚俗
拉祜族是中国云南省特有的民族之一。 “拉祜”是该民族的自称。 “拉”的意思是“虎”。在火边把肉烤到发出香味的程度叫“祜”。因此拉祜族也被称为“猎虎的民族”。
拉祜族实行民族内婚,很少与其他民族通婚。在婚姻形式上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多妻为传统所不许。在拉祜族中,青年男女的恋爱生活,享有充分的自由,很少由父母包办。
民间传说有一对恋人真诚相爱。两家的老人上山打猎,一家打得一头刺猪,一家打得一头马鹿。分肉时,一家看到刺猪毛粗、以为它一定比马鹿大但得到的肉却很少。于是两家产生了不和,不同意儿女们的婚事。这一对恋人最后服毒自杀了。他们死后埋葬他们的
坟堆上长出一棵七里花香树。两家养的蜜蜂专采这棵树上的花蜜。两家的老人吃了蜂蜜,又想起死去的儿女,便哭着来到花香树下两家人又和好了。从此,拉祜族的父母便不再干涉儿女的婚事。拉祜族青年结婚时总是点一对蜂蜡拜堂,表示对创造自由婚姻而死去的这对恋人的怀念。
拉祜族青年男女的恋爱方式是十分有趣的。如果男青年看中了一位姑娘,总是先要做一番侦察。偷偷地看这个姑娘是否勤快:是否尊敬老人:蹲下时是否双腿并拢等等。如果这些都使小伙子满意就找个机会枪走这位姑娘的头巾。头巾被抢去时,姑娘在后面紧追,企图夺回自己的头巾。而小伙子跑到幽静处便停下来和姑娘对歌,并约定下次见面的时间。在这段间隔时间里,姑娘也在偷偷侦察小伙子的所作所为。看他是否起得早干活是否起劲,走路快不快,力气大不大等。如果女方满意就按时约会。如果不满意,就会失约。被抢去的头巾由长者出面要回。
抢头巾,是拉枯族青年对爱情的一种试探。如果成功,各自回家告诉父母。男方父母得知此讯,赶快请媒人到女家说媒。媒人带着一对蜂蜡、一瓶酒,同时带上一斤烟和茶,来到女方家。如果女方家的人没有说请坐,媒人是不能随便坐下的。等女方家的人请媒人坐下时.
媒人便说:“这里有一点酒,一点烟和茶,我们大家一起来吃吧。”
女方的父母推辞说:“还是你自己吃吧。你到底来我家做什么”
媒人说:“我是受人之托,来你家分养一个小崽母鸡做种的。”意思是说,我是来求亲的。女方父母说:“我家有是有,就是离不开娘。”
媒人说:“不要紧,我们会很好地喂养她。”
女方父母又说:“如果你家也有小公鸡要配的话,还是我家先喂养三个月吧。”意思是说,这门亲事是同意了,不过要男方到女方家先上门三个月。即结婚后先过三个月的“从妻居”生活。
得到这样的喜讯,媒人的说媒使命就算完成了。然后通知男方家筹办聘礼。如果男方家富裕,给女方家一定数量的酒、肉和米。因为拉祜族实行入赘婚,女方家并不要求很多的彩礼。
苗族婚俗
苗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人口较多,分布较广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贵州、云南、湖南三省,广西、广东、海南、四川和湖北一些地区也有居住的。由于人口众多,分布较广,在历史发展中,各地的风俗习惯产生许多差异,婚俗也是如此。
贵州黔西北一带的苗族,未婚约青年男女享有充分的社交和恋爱自由。在踩花山、跳月等大型的民间节日活动中,青年男女可通过情歌对唱寻找伴侣。如果两人情投意合,便可互许终身。同时男方将这一事情告知父母,说媒提亲。除特殊情况外,这里的苗族父母对儿女的婚事一般不加阻拦。提亲时,男方家长请一位男媒(不用女媒),提一壶洒,拿两把面条,一斤白糖到女家去。媒人到了女方家,将礼物放在桌子上,并不马上提及亲事。
等吃过晚饭后,媒人才对女方父母说:“某家请我来提这门亲事青年人互相间的感情如何我们不晓得。但你家祖祖辈辈都很勤劳心肠又好,你家这个姑嫂又生得乖巧,所以就来提亲,送一壶酒来给你们解渴。”媒人的言辞十分委婉和诚恳。女家老人听了很感动,于是 说:“空手来就行了,何必带洒来呢”这天晚上媒人就住在女方家中。
第二天早晨,媒人要走了。女方家长假意说:“你把这壶酒拎回去吧!我们没有福气喝呀。”媒人忙说:“留在这里吧,过几天我再来看它。”实际上,是留下礼物,让女方家中再好好商量一下,过几天后媒人再来探询。这算是第一次提亲。
第二次提亲是在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男方家还是请原来的媒人到女家去提亲。这时女方家长会说:“我家姑娘还小,一不会打床,二不会搓麻,你们的寨子大,若是姑娘不得穿的,到那里就会害羞罗,还是等几年再提亲吧。”媒人则很风趣地说:“人家只是来买个坛子,至于盛坛子的坛箩么,以后由他们自己去编吧,把酒吃了罗!”意思是说,人家主要是看中了你家的姑娘,有了人,穿戴自然会有的。经再三推让,女方家长才打开酒瓶,斟酒给大家喝。至此婚事就算成了八九分。接着媒人又说:“这门亲事算是定下了,多谢他家的好酒。我也好回去对他家说,姑娘还小,要留她在家做三年穿戴,以后去安家了,一辈子才有穿戴。”至此提亲的仪式便告结束。男方准备一二年后来娶亲就是了。
有些苗族地区说媒要往返三次。所请的媒人,必须是能说会道的人。
第一次前往女家村寨时,媒人提一壶酒到熟人家中送酒作谢,并请这位熟人代为打听女方是否已经许配人。如果女方已许人,提亲即可作罢。如果女方没有许人,媒人便告诉男方家。
第二次,媒人空着手去女家求亲,并向女方父母说:“某家想娶你家的姑娘背水给他家喝。”这句话似乎很不礼貌,但在离水源比较远的苗族山寨,背水主要是妇女的事,所以背水成了找媳妇的代名词。媒人如此说,女方父母是不会见怪的。这时如果女家用酒招待媒人,就表示谢绝媒人。如果不用酒招待,就表示同意这门亲事。于是媒人高兴而归,报告男方家,可做婚事的准备。
第三次,媒人去女家主要是定结婚日期。结婚日期一般定在秋后。因男女双方是自由恋爱,提亲仪式往往很简单。如果是父母包办婚姻男女两家又都认可,男方家宰一头羊送到女方家,女家退回一半,表示不愿再增加男方的负担,提亲仪式也算告成。
居住在云南文山一带的苗族,未婚的青年男女往往在跳月或踩花山时,对歌相识,真诚相爱。这时,男女双方都必需请煤人向对方家长求亲。男方请的媒人到了女家,要与女方父母商定姑娘的身价,并用带来的酒肉请女方的姑舅表亲吃“平伙肉”。这也算是提亲仪式。从商定姑娘的身价这一习俗来看,这种婚姻还带有买卖婚的性质。
佤族婚俗
中国云南省的酉盟、沧源、孟连和澜沧县,位于澜沧江和怒江之间,这里山岭连绵,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具有典型的亚热带风光。习惯上将这一地区称为阿佤山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佤族地区由于历史条件和周围环境的影响,社会发展比较缓慢。以西盟为主的阿佤山中心地区,还保留者原始公社制残余,刀耕火种,刻木记事。今天,阿佤山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往日的愚昧、荒凉已不复存在。层层梯田伸入云端,到处欣欣向荣,兴旺发达。
新的生活给佤族婚俗带来巨大的变化。一些青年人已摆脱传统的婚裕。按新的婚俗结成伴侣。但传统的婚俗并没有因此而灭绝,相反还以它独特的民族特色,在佤族中流行着。
佤族青年男女从恋爱到定婚,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自由恋爱。佤族语言叫“飞玉”,即串姑娘的意思。按照低族的习惯,姑娘到15岁时,就要脱离家庭,和年轻的小伙伴们集中睡在一起。到了晚上,小伙子们带着弦子和竹筚,到姑娘们的住处来串门,弹奏乐器,对唱情歌。有的地方还实行一种叫做“散海”的习俗。散海是佤语,意思是“梳头”。这里所说的梳头,不是指姑娘自己梳头,也不是姑娘给姑娘梳头,或小伙子给姑娘梳头,而是姑娘给小伙子梳头。这一习俗十分有趣。
小伙子们到了姑娘们的住处,先唱一首《梳头调》,请姑娘给自己梳头:
阿妹,拿出你的斧头劈木柴。
请用花梳子给我梳头。
花梳子留在你手上,
你的情意我要带走。
佤族青年串姑娘时的梳头,只不过是一种形式。梳头的目的是为了青年男女之间能够接近,好窃窃私语。在佤族地区,凡是来串姑娘的小伙子,都可得到姑娘们的这种厚遇。如果梳头的时间拖得很长,就说明双方之间都有了情意。佤族对待爱情的态度,往往从这一戏剧性的动作中自然流露出来。
一般来说,通过梳头仪式,小伙子了解到姑娘的态度后,就请一位媒人,并通过媒人送一些钱给姑娘,作为恋爱钱。如果姑娘真心实意地爱这个小伙子,就收下恋爱钱。如果姑娘不喜欢这个小伙子,就把钱退回去。也有的地区小伙子们在串姑娘时,男女双方互赠礼物,男方送给女方手镯、头巾、衣服等。出于礼貌、姑娘必需先收下礼物。即便是自己不喜欢这个小伙子的礼物,也得暂时收下。等这位姑娘和某个小伙子确定恋爱关系之后,再一一退回也不晚。
在佤族中,一旦小伙子向某个姑娘求爱,又得到姑娘的同意,别的小伙子便不再来串门。双方的父母如果不同意婚事时,可以进行干涉,但作为儿女的一方,可以听父母的劝告,也可以自己做主。
婚前恋爱的第二阶段是杀鸡看卦,举行“地亚”礼。
佤族的地亚,是抢婚习俗和宗教仪式相结合的产物。青年男女经过长时间的串姑娘,在媒人的撮合下,表示愿意结成伴侣。双方的父母知道后,觉得还应该让神知道和同意这件事。这时就要举行地亚仪式。举行仪礼时,由姑娘的未婚夫和媒人,再约几个青年伙伴,来到姑娘家。当夜深人静时,媒人示意姑娘走出门口,未婚夫跟在后面,刚一出门,即抢下姑娘的包头巾,假装逃跑,姑娘追上去讨包头,后面的小伙子们簇簇拥拥,把姑娘抡到男家。
到了男家,首先杀鸡敬神,以求得到神的保佑,使婚事顺利完成。过了两天,未婚夫同媒人一起带上一束芭蕉,一包茶叶,一包蓝烟,一瓶酒,把姑娘送回娘家,并正式向女方父母求婚。
起初,女方的父母说一些推辞的话,也许会把第一二杯酒倒掉,但最终还是被未婚女婿的诚意所感动,喝下第一杯酒。只要喝了这杯酒,就算答应了这门亲事。
第三阶段是送“都帕”,即送定亲礼。
佤族的定亲礼要送三次,每次都有严格的标准。第一次送氏族酒,规定送6瓶酒,不能多也不能少。其他如芭蕉、茶叶之类,可多可少。这6瓶酒是给同一氏族的各姓当家人吃的,表示同一氏族的人都同意本氏族的姑娘外嫁了。第二次送邻居酒,规定也是送6瓶酒。这6瓶酒是给邻居们吃的、吃了酒的邻居、可以做婚姻的旁证。第三次送开门酒,规定只送一瓶。这瓶洒是专门送给女方母亲的。女方的母亲将这瓶酒放在床头、晚上悄悄地吃。母亲吃了这瓶酒、必然为女儿的幸福向神祈祷。
低族传统的求婚、定亲习裕、包留着许多原始古朴的风貌、也留有原始宗教信仰的痕迹。
瑶族婚俗
瑶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据文献记载,瑶族的先民早在秦汉时期就休养生息在长江流域的荆楚地区。史书记载的长沙“五陵蛮”便是瑶族的一部分。由于历史上统治阶级推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瑶族曾一次又一次被迫迁徙。他们在中国西南地区的深山老林中过一山,吃一山,坚苦奋斗,辛勤开垦,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生存特点。
瑶族人口众多,支系繁杂。有的瑶族自称为“勉”,意即“人的意思”。有的自称为“布努”、“金门”、“垴格劳”、“拉枷”、“炳多优”等。居住在各地的瑶族,又因为起源传说不同、生产、生活方式不同,而有盘古瑶、过山瑶、茶山瑶、红头瑶、蓝淀瑶、背篓瑶、平地瑶等
二三十个族称。虽然通称为瑶族,但各地的瑶族仍喜欢使用习惯了的自称。
瑶族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许多风俗习惯是很独特的。就以婚礼习俗而言,也和别的民族迥然不同。
居住在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和都安瑶族自治县的瑶族、在婚礼的各个环节中,都要请著名的歌手吟诵瑶语称为“沙商”的《说亲词》。这一说亲词包括定亲、娶亲、嘱亲三部分。《说亲词》采用自由体句式。一般不押韵。但讲究排比对偶和反复。《说亲词》有固定的内容,语言朴实、比喻形象。
在瑶族中,青年男女无论是自由恋爱,还是别人说合,当他们感情达到愿意结合为夫妻的时候,就告诉双方的家长。双方家长请当地最有名的壮年男歌手充当媒人,主持说亲仪式。一般是各家请两名歌手,男方请的歌手叫“布商”,女方请的歌手叫“赫巴”。布商和赫巴相约见面,通过吟唱《说亲词》来商定婚姻大事。
到了男方家前来定亲的日子。女方家早在大门口摆上一张八仙桌,桌子上放一个小酒坛、酒杯和一个装有筷子的竹筒。女方请来的赫巴站在桌子旁,恭候男方家布商的到来。桌子上竹筒里的筷子,不是用来夹菜、夹肉的,而是在吟《说亲词)时计数用的。当男方家的布商带领几个贺婚人来到时,赫巴赶快迎上去,表示欢迎。双方致礼后.赫巴回到桌子旁摔起竹筒,一边摇动,一边口诵(说亲词)。诵完一段,便从竹筒中抽出一根筷子,放在布商的面前。布商接着诵答,诵答完一段,将桌子上的筷子拾起来握在手中。这样,一直到赫巴将竹筒里的筷子全部转移到布商手中时,双方才端起酒杯,互相敬酒,定亲仪式就算结束了。
瑶族的布商和赫巴,既是著名的民间歌手,又是出色的祝词赞词家,他们口若悬河,步韵成章,很受瑶族群众的欢迎和尊重。在定亲过程中,代表男方的布商能言善辩,他在婚姻缔结中,起者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瑶族的定亲礼个,无论男方或女方家,都十分重视选择胜任此事的布商和赫巴。
文学有多少种表现题材/形式 这个问题具体的不好回答
文学是人类满足精神需要的一种方式。过去,我们常常停留在这一认识水平上。实际上,从更为本质的方面来看,人之所以不同于其它动物,就在于人类把物质的需要和精神的需要最大限度地统一起来,并使之成为人类内在的和本质的需要。人类社会越是向前发展,这个方面就越是突出。人类的生存正是以满足这种更内在、更本质的需要而展开的,从这一意义来讲,文学不是别的,文学正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傅道彬(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所以文学他的表现题材/形式是不限定的,简单的说是以语言文字所表达出来的一种学问。有各种文体、说唱等等。
诗体与词体文学特征
除了了解唐诗宋词的发展概况以外,在绪论中,希望大家重点掌握诗体和词体的文学特
征。诗体与词体文学特征的不同表现在这样五个方面:
1、和音乐的关系的差异
诗体和词体的文学特征有着很大的区别,下面我们就以格律诗和词的对比来说明诗体和词体文学特征的差异。首先,诗词和音乐的关系是不同的。中国古典诗歌从一开始就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但是诗最终与音乐分离,并且在与音乐分离之后,走向了自己的成熟和繁荣。而词是在音乐的土壤中萌芽产生的,音乐性是词体文学的最基本特征, 即使在南宋词不再完全入乐歌唱,而成为一种新的韵律诗歌后,它仍是要按照词谱所规定的韵律乐调填写,音乐的烙印依然是不可抹煞的。
2、外部形式的差异
外部形式的差异表现在句式、句法、韵律、对仗等方面。
首先从句式上看,格律诗句式整齐划一,古诗长短随意;词的句式则参差不齐,但是词的唱段不齐也是由格律规定的;其次,诗词的句法也有很大不同,格律诗句法相对固定,二三、二二三节奏;词的句法却灵活多样,一字逗念去去千里烟波;再次,诗词的押韵规则也不一样,格律诗只用平声韵,一韵到底,隔句压韵,首句可压可不压;词平仄通压,中间可以换韵,韵脚疏密不定,但由格律规定;最后,诗词的对仗规定也很不相同,格律诗第二、第三两联必须对仗,而词的对仗却灵活得多,没有统一的要求。如鼎足对,可对可不对。《眼儿媚》
3、题材内容的差异
诗词的题材内容也有很大差异。诗在题材上比较偏重政治主题,以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浮沉等为主要内容,抒发的主要是社会性的群体所共有的情感;而词在题材内容上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以描写男欢女爱、相思离别为主,抒发的大多是作者个人的自我情感。
4、语言特色的差异
诗是一种典型的语言艺术,而词却是一种典型的精美语言艺术。缪越先生曾经形象地把诗词语言特色比喻为士大夫延客和名姝淑女的雅集园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词因为题材多关乎女性,故而词的语言也带有女性化的色彩,更加轻灵细巧、纤柔香艳。
5、风格的差异
诗词风格上的差异被精练地概括为诗庄词媚(清李东琪语),即使题材内容相同的作品,所呈现出的风格也大相径庭;而同一位作家的诗词作品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这与诗词题材内容和语言特色的不同有很大关系。
一般分为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散文、戏剧
先来说说诗与词的区别:
诗与词同是诗歌,但在形式、内容和用词方面都有分别。
a写作目的:诗除个别情况外,一般不是为供演唱用的;词在没有和音乐方离以前,一般是按曲谱填写以供演唱的。
b内容:过去的看法是「诗言志,词抒情」,诗主要是用来表达志趣或抒写怀抱,词是用来抒写感情的。
c用词:过去的评论认为「诗人之言,终为近雅,与词人之冶荡有殊」,即是说,诗的语言要典雅含蓄,不同於词的语言那样浮浅随便,接近口语化。
d形式:可从字数、句数、押韵、对仗等方面论述。
e字数:近体诗规定五言或七言;词是长短句,由一字至九字都有。
f句数:诗的句数为四句或八句(排律除外);词则根据不同的词牌而定句数,参差不齐。
g押韵:诗的正例限用平声韵,而且不能转韵,韵脚在双句(首句可押可不押);词韵平仄声皆可用,可以转韵,韵脚灵活。
h对仗:律诗颔、颈二联必用对仗,其余两联可随意运用;词一般没有规定用对仗,只有少数词牌例外
然后我们再来看:
1诗是怎么样产生的呢?
原来在文学还没形成之前,我们的祖先为把生产斗争中的经验传授给别人或下一代,以便记忆、传播,就将其编成了顺口溜式的韵文。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诗]与[志]原是同一个字,[志]上从[士],下从[心],表示停止在心上,实际就是记忆。文字产生以后,有了文学的帮助,不必再死记了,这时把一切文字的记载叫[志]。志就是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歌的称谓又是怎样来的呢?诗和歌原不是一个东西,歌是人类的劳动同时产生的,它的产生远在文学形成之前,比诗早得多。考察歌的产生,最初只在用感叹来表示情绪,如啊、兮、哦、唉等,这些字当时都读同一个音:"啊"。歌是形声字,由"可"得声。在古代[歌]与[啊]是一个字,人们就在劳动中发出的[啊]叫作歌。因此歌的名字就这样沿用下来。
既然诗与歌不是一回事,后来为什么又把二者连在一起以[诗歌]并称呢这只要弄清楚它们的关系就明白了。歌,最初只用简单的感叹字来表示情绪,在语言产生之扣,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逐步深化,情绪更加丰富,用几个感叹字表达远远不够用了。于是在歌里加进实词,以满足需要。在文字产生之后,诗与歌的结合又进了一步,用文字书写的歌词出现。这时,一支歌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音乐,二是歌词,音乐是抒情的,歌词即诗,是记事的。这就是说,诗配上音乐就是歌,不配音乐就是诗。最初的诗都能配上音乐唱,歌就是诗,诗就是歌。关于诗与歌的结合,我国古籍中很早就有论述。
《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尚书》:"诗言志,歌永言"这便形象地指出了诗与歌的内在联系。由于这种情况,后来人们就把诗与歌并列,称为[诗歌],目前,诗歌已经成为诗的代名词了。
2散文的起源
散文的起源当晚于诗歌;散文是在文字产生之后才产生的。
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我国最早的散体文字是商代的甲骨卜辞和商代的铜器铭文。商代甲骨卜辞是商王室占卜的记录,如:
戊辰卜,及今夕雨?弗及今夕雨?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 北来雨?其自南来雨?
郭沫若《卜辞通纂》
青铜器铭文是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亦称金文。文句大都简短,文意深奥。如:
丁巳,王省夔京,王易小臣俞夔贝,唯王来征夷方,唯王十祀有五, 日。
《丁巳尊》见《殷文存上》
这是商代铜器铭文。周代铜器铭文字数一般较商代的有所增加,内容涉及武功、赏赐、征伐等。
3小说
小说起源于古代的神话传说。魏晋时代,有一些文人或佛教徒,用古代的神话传说作材料,进行加工,创作了许多神仙鬼怪小说。到了唐朝,小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创造了相当完整的短篇小说的形式。唐朝的传奇小说,不仅篇幅比以前扩大了,而且注意到结构的安排和人物的性格描写、形象塑造,内容也由志怪述异扩展到人情社会的广阔生活领域。从魏晋南北朝直到唐代,小说都是用文言写的。宋代开始出现白话小说——“话本”。白话文体的运用,在唐代的民间文学里已经萌芽。到了宋代,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生活的需要,民间艺人的说书活动——“说话”日益活跃。由于听众大多是平民,说话人就采用当时最流行的白话来讲述故事。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的话本,就是白话小说。到了元末明初,一些文人也开始用白话创作小说,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短篇小说和章回体的长篇小说。元末明初,我国的白话小说进入了成熟阶段。
4戏剧
先秦时期周朝的宫廷音乐、南方楚国的巫风巫舞、宫廷优人的表演,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叙事性、表演性的戏剧美学特征,对后世戏剧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古代戏剧的起源
中国古代分为诗和文,文又分为韵文和散文,现代一般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并称为四大文学体裁。
传统的诗是有韵律的文学作品。它通过诗的想像与抒情来表达某种强烈的情感。诗是历史最悠久的文学形式,中国是世界上诗歌最发达的国度之一。从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最早的长篇抒情诗离骚以来。汉代的乐府,唐宋格律诗,和唐末兴起的词,元曲以及五四以来的新诗。历代的民间歌谣。构成了中国诗歌无以伦比的巨大传统。相比之下西方的叙事诗发达较晚,并结合戏剧,成就很大。例如荷马史诗,但丁神曲,莎士比亚剧本。
散文是没有严格的韵律和篇幅限制的文学形式。与韵文相对。中国的散文从先秦诸子散文发展迩来,代有散文名家名作。其中历史散文和赋体以及奏议文告等应用文体,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自古是世界上散文最发达的国度。
戏剧是另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它主要通过不同角色之间的对话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戏剧可以用于舞台的表演,也可以阅读。
小说是以虚拟世界为内容的综合文学形式。传统上以散文为主体。庄子:饰小说以干县令。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小说,是从先秦散文中的寓言滥觞,经过汉末六朝的笔记,到唐传奇宋话本拟话本而成熟,再传至明清以中国四大小说名著为代表的长篇小说和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短篇小说。西方的小说称为fiction,被称为散文史诗。小说上接神话传说,作为后起的文学形式。由于其巨大的容量,深刻全面地反映了现实和人们的思想,成为近代以后主流的文学形式之一。
其他体裁
赋:本意指诵说,如《汉书•艺文志》“不歌而诵谓之赋。”《毛诗序》把“赋”作为《诗经》“六义”之一,解作铺的意思,指铺陈言志的手法。战国后期赵人荀卿《赋篇》,最早以“赋”名篇,“赋”开始被用作文体的名称。汉人把屈原、宋玉的辞和荀卿的赋统称为辞赋,看到了两者的密切关系,并把屈原看作辞赋之祖。汉初,逐渐形成一种特定的体制。它继承《楚辞》形式上一些特点,讲究文采、韵律和节奏,又吸收了战国纵横家铺张的手法,内容上着力“体物”,也注意到“写志”,即通过摹写事物来抒发情志。此外,趋于散文化,经常使用排比、对偶的整齐句法,既自由又谨严,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赋体的流变大体经历了从屈原、宋玉的骚赋,到贾谊、枚乘、司马相如代表的汉赋,魏晋南北朝流行骈赋,唐代盛行科举考试专用的律赋,唐宋时代趋向散文化的文赋各个阶段。
史传文学,笔记,骈文参见赋,回忆录,书信,游记,短文是字数相对较少的文学形式,古文,八股文,杂文,小品文是从作者的观点来讨论某一议题,应用文,书话,统的诗是有韵律的文学作品。它通过诗的想像与抒情来表达某种强烈的情感。诗是历史最悠久的文学形式,中国是世界上诗歌最发达的国度之一。从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最早的长篇抒情诗离骚以来。汉代的乐府,唐宋格律诗,和唐末兴起的词,元曲以及五四以来的新诗。历代的民间歌谣。构成了中国诗歌无以伦比的巨大传统。相比之下西方的叙事诗发达较晚,并结合戏剧,成就很大。例如荷马史诗,但丁神曲,莎士比亚剧本。
散文散文是没有严格的韵律和篇幅限制的文学形式。与韵文相对。中国的散文从先秦诸子散文发展迩来,代有散文名家名作。其中历史散文和赋体以及奏议文告等应用文体,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自古是世界上散文最发达的国度。
戏剧是另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它主要通过不同角色之间的对话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戏剧可以用于舞台的表演,也可以阅读。
小说是以虚拟世界为内容的综合文学形式。传统上以散文为主体。庄子:饰小说以干县令。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小说,是从先秦散文中的寓言滥觞,经过汉末六朝的笔记,到唐传奇宋话本拟话本而成熟,再传至明清以中国四大小说名著为代表的长篇小说和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短篇小说。西方的小说称为fiction,被称为散文史诗。小说上接神话传说,作为后起的文学形式。由于其巨大的容量,深刻全面地反映了现实和人们的思想,成为近代以后主流的文学形式之一
编者的话
关之英
香港教育学院中文系
从第二期到第三期通讯出版,已经有九个月了。原因是:经费不足及人手不够的影响。
这一期的内容有:写作题目的介绍。编者在本年四月复活节期间,曾到内地的小学观课。在上海,华颖老师的写作教学进行得真精彩。编者有幸,取得了华老师的教案。 另外,香港教育学院学生卓志坚同学,根据全语文精神而写的教案以及编者所设计的简单教案,都一并登在本期通讯中,希望为大家带来一些作为讨论的材料吧!
全语文写作题目
关之英
香港教育学院中文系
去年笔者曾收集各校所用的全语文写作题目,经整理归纳后,想老师们或许觉得有参考价值。以表列形式显示如下:
各级所用的母题
年级 小一 小二 小三
母题 我的家
公园
玩具
故事
新校
xx的自述
xx的麻雀
新年
暑假
第一次xx
我想做xx
我得到xx
xx来了
在梦中,我到了xx
xx跑了
兔年祝愿
动物
我的新xx
自己编故事
新校
xx的自述
xx的小麻雀
农历新年
冬天
我最喜欢xx
我想变做xx
我要学xx
我学会了xx
我最怕xx
我是xx
为什麼我喜欢xx
一天,我在街上拾到xx
xx怎麼办呢
一件难忘的事
我不再xx
xx变成隐形人
我迷上了xx
一个下雨天
圣诞梦中记
说话
学校
喜爱的故事
游xx
复制xx
我心目中的xx
今天我认识了一位新朋友
我进入了xx
新校
帮他想个办法吧
我的xx
小食部
夏天
我喜爱的xx
圣诞节
我喜爱的活动
理想中的xx
我最怕xx
我是xx
我最喜欢的卡通人物
xx我被抛弃了
xx不见了
记一件xx的事
加多一点xx
情境想像
(为何人喜欢看星)
我和圣诞老人去xx
xx,我想对你说,
一小时的探访旅程
难忘的一天
年级 小四 小五 小六
母题 复制xx
我心目中的xx
桌子
告别一城
舍不得xx
xx的日子
没有xx的日子
快乐
我的xx
圣诞节
假如xx
xx不见了
xx的秘密
我最喜欢的卡通人物
小小记者
(卡通人物专访)
要是我来处理
xx改变了
我最怕看xx
偶像
时光隧道
我最喜爱的季节
假如我是xx
阅读的xx
我最xx的一天
自由题
xx惊魂
新校
这个xx不太x
颜色
xx,我要向xx说xx
我最敬仰的xx
复制xx
xx缩小了
兴建我心目中的xx
假如我是xx
xx年后的我
xx,请听我说
我最喜欢的地方
xx为我
我的第一次
我发明了xxx
要是由我来处理xxx
选词写文
没有xx的日子
歌词创作
我立志xxx
礼貌
集体故事创作
回顾xxx
xx的早晨
香港的xx
xx游记
时间,我的xx
xx我的教育营
我最喜爱的xx
我心目中的xx
xx的生活
新校
xx和xx的对话
xx年后的xx
xx惊魂
第一次
秋天
给xx的信
xx的自述
xx与我
给猪八戒xx
xx,对不起
我是xx
我迷上了xx
我向xx申请xx
访问记
xx的菜谱
没有xx的日子
假如让我处理xx
xx桌前xx
新诗创作
兴建我心目中的xx
xx斗xx
xx的经历
我的好朋友xx
记xx一行
送走虎年迎兔年
xx之夜
日记一则
除了可以参考以上的题目外,老师还可以根据以下几方面订母题:
按时事
可以按时令、社会当前发生的事或配合学校的活动订题目。也可以与课程统整的计画配合,以主题教学。
(可参考:林惠真主编(1999)《海阔天空开放教育》1—7册 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香港教协田园或乐文等书店有售)
按个人发展
可按儿童或青少年的发展订题目,以青少年为例,可以有:
自我认知、快乐哲学、爱的真谛、认同对象、价值澄清、角色定位、亲子关系、做事方法、人生态度和人际关系等主题。
(可参考:王淑芬(1999)《王淑芬妙点子故事集》1—8册 台北,小鲁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香港景行出版社有售)
与图书配合
可以与图书的内容配合,然后进行写作。图书的主题或可分为:
关怀生态、亲密家人、生活故事、本土文化、死亡教育、残酷战争、温馨友谊、旅游探险、另类英雄、人物传记、科幻和科技、性教育和两性教育等。
(可参考:张湘君、葛琦霞编(1999)《开放教育总动员—25本童书教学活动设计》 台北,天卫文化图书有限公司)
写作教学教案举例一
拼拼写写(创新作文指导)
华颖
上海新黄埔实验学校
年级:小学四年级
教学目的:
为学生提供写作的素材,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训练学生选材、组材的能力,训练语言表达能力(从口头→书面)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思维、想像
训练语言组织能力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引入 2'
同学们,你们在数学课上学到过哪些几何图形?还知道些甚麼?(学生讲,老师出示)
曾经有同学玩过一种游戏,把几个几何图形组合起来,可以形象地表现一种事物,你们想试试吗?
今天,我们先用三个图形来拼一拼,选哪三个呢?请三位同学自己来选,每人选一个。
好,今天我们就用这三个图形来一拼,画一画,看看它们组成哪些图形。
板书:拼一拼 画一画
二、学生拼画 3' 看谁拼得多,拼得像(放录音)
三、介绍拼图 8'
谁能用一句话介绍你用这三个图形拼成了甚麼?
刚才两位同学都用陈述的语气来介绍,谁能换种语气讲讲?在说话过程中可以用上感叹号、问号。
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同学抓住事物的特徵生动地向大家介绍。(或:××同学已抓住了××的特徵,介绍了……,很生动,谁能学著他的样说?)
同学商量商量,准备一下
交流,点评(形状、用途)(3人)
过渡
同学用不同的语气,抓住图形的特徵,清楚地介绍了自己的拼图,你们的想像很丰富。有些想像看上去很幼稚,离我的生活很远,但是现在我们已进入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正飞速发展,时代就需要你们这种大胆的想像,这样才会不断涌现出新的事物。老师知道你们对这样的想像还不满足,那麼再发挥想像力,好好地想一想,编一个故事。
板书:想一想 编一编
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设计的图形,其他同学拼出的图形,你喜欢也可以用。可以一个人独立地编,也可以小组裏几个同学共同合作来完成。
四、小组编故事
小组讨论
代表交流: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板书:说一说)一个同学介绍时,大家认真听,可以补充、修改,老师也和你们一起讨论。
点评(3个):抓特徵、用不同语气、生动介绍(时代感)
过渡同学们编的故事真有趣,今天这堂创新作文指导课就是
板书:拼拼写写
刚才小组代表交流了,我知道在坐的很多同学也有新奇、有趣的故事,想讲给大家听吗?好,那麼就很快地把你们刚才讲的故事写写吧。
(板书:写一写)
五、学生写作 12 '
六、交流欣赏
一部分同学写完了,没写完的停一停,课后再继续写。现在我们先挑选几篇欣赏欣赏,谁愿意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
他们读完后,大家要议一议,品一品
(板书:议一议,品一品)你欣赏谁的作品,欣赏他哪一点?
七、总结
同学们,今天你们拼出了那麼多图方,编出了那麼多有趣的故事,写出了那麼生动的文章,高兴吗?是啊,看上去彼此分割的三个普通的图形,但经过你们的想像和创造把它们组合起来,形象地表现某种事物的形态,又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对它们进行精彩的描述,使这些图形富有生命力了,活起来了,你们真了不起!
十分钟
学生能对阅读材料之内容有初步的理解。 学生默读
阅读材料
讲述:现在老师派发每人一份阅读材料,请看看假如恐龙回了,会发生甚麼事情。 派发阅读
材料
十分钟
学生能说出阅读材料之内容 教师提问
提问:故事中恐龙有没有真正再临地球?(没有)
提问:故事中的小朋友想像恐龙重临地球可以为人类做甚麼事情或替代甚麼机器工作?
(伐木、吓跑小偷、代替梯子、割草机之工作等)
十五分钟
学生能培养观察能力 学生分组
进行讨论
讲述:现在老师派发每组一张讨论卡,请观察恐龙之身型、习性及外貌等特徵,然后按指示进行讨论,看看为甚麼恐龙可以帮助人类。 派发讨论卡
十分钟
学生能将讨论结果汇报全班 学生汇报
指示:现在请每组同学派一名代表轮流汇报讨论所得之结果。 请每组学生派一名代表汇报
十五分钟
学生能知道创意想象需要抓著事物之特徵与特性为根据,而非完全胡乱凭空想像。 教师讲述
讲述:你们刚才所讨论的故事,那小朋友把恐龙比喻为每一样事物都有其根据,并非胡乱凭空想像。例如巨大的霸王龙不会游泳,是因为它的体型并不适合游泳,故若说霸王龙可以做潜水艇便不当,这样的文章便写得不好。所以想像时要抓著事物之特徵与特性,不应胡乱凭空想像。
提问:假若老师说「海豚身手灵活,可带我们漫游星空」,这样写好吗?
(不好,因为海豚根本不能飞翔,故此写得不好)
提问:若老师说「大象的力量巨大,可取代起重机搬运木材」,这样写好吗?
(好,因为大象的力量巨大是事实。)
讲述:因此,你们写比喻句时,必需注意本体与喻体之共同特点,忌胡乱使用比喻手法。
五分钟
学生能运用适当之比喻写作句子 提问:现在请你们用一些恰当之比喻手法作句。
(学生自由答)
第二教节:
时间
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
提问/指示/讲述
安排
五分钟
引起动机 教师提问
提问:记得上一课我们看过的有趣故事吗?
(记得)
讲述:今天我们便一起看看怎样写一篇好文章,好像上一次所看的课文一般。
十五分钟
学生能明白利用脑图作为写作大纲之好处 教师与学生共同昼脑图
讲述:要写作一篇好的文章,只有好的创作意念是不足够,还要有好之组织。利用脑图作为写作大纲,可帮助我们组织文章。
提问:你们观察霸王龙会留意他甚麼?
(外表、性格、习性等)
讲述:对了,所以要在脑图的正中位置,即「霸王龙」这个大圈的四围昼上几个小圈,并在小圈内填上外表、性格、习性等观察范畴。
提问:你们留意到霸王龙个子如何吗?(高大)
讲述:对了,故在「外型」之圈外昼上一个小圈,填上「高大」;并用线连上「外型」之圈。
提问:除了高大以外,你们留意到霸王龙外表有甚麼特徵?(牙齿锋利)
讲述:对了,故在「外型」之圈外昼上一个小圈填上「牙齿锋利」,并用线连上「外型」之圈。
讲述:脑图便是这样昼的,需要先从主题之大范畴想,然后再缩窄范围画
板贴「霸王龙」之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绘昼脑图
二十分钟
学生能掌握利用脑图作为写作大纲之技巧 学生试画脑图 指示:你们现在假设要作一篇题目为「难忘的一件事情」之记叙文,试画一幅脑图作为写作大纲。
第三教节:
时间
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
提问/指示/讲述
安排
五分钟
引起动机 教师提问
提问:记得上一课我们学了画甚麼东西代替写作大纲?
(脑图)
讲述:今天你们便尝试利用脑图来写作文章吧!
学生能利用创意想象力写文章
指示:现在你们都有作文工作纸,你们需要以母题「火星人」为题材,作一篇不限题目、不限字数之短文。然后按文章内容,为文章自定子题,例如「假如火星人到了地球」、「假如我是火星人」等。记紧想像要抓著事物之特徵与特性。
指示:你们作文之先,请自己试昼一幅脑图,於脑图正中之圈填上母题,然后再想想你的文章内容,把它画成脑图。昼完后便按脑图之大纲作文,最后为文章自定一个子题。
文学作品特定的样式,指各种文学作品形式上的类别。它是作品思想内容的外部表现形态,属于作品的形式范畴。文学体裁是历史地形成的。各种文学体裁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在表情达意、塑造形象、结构安排、语言运用等方面,逐渐形成各自相对稳定的特点和规律,成为文体分类的依据。
文体分类的沿革 中国历史上对于文体的分类,早在周秦时代就已萌芽。如在《论语》中就曾出现过“诗”、“书”和“诗”、“文”等名目,但当时文学作品和一般学术性著作还没有严格地区别开来。到了两汉,随着辞赋等纯文学的发展,出现了“文章”、“文学”等名目。当时所谓“文学”,亦称“博学”,一般指经、史等学术著作;而所谓“文章”,亦称“文辞”,则指带有辞章意义的作品,包括诗歌、辞赋、史传、奏议等。这类名目的出现,意味着文学作品与一般学术著作开始有所区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文学创作的发展、文学体裁的日益多样化,文学分类理论逐渐形成。曹丕《典论·论文》所谓“夫文本同而末异”之说,可以看作文体分类的滥觞。他根据这个原则把当时认为属于文学的著作分为奏议、书论、铭诔、诗赋四科。稍后,西晋陆机的《文赋》,提出了根据文学作品所描写的事物的形态来进行分类的主张。他把文学作品分为诗、赋、碑、诔、铭、箴、颂、论、奏、说十类,并对每一种体裁的特征作了精要的概括。齐梁时代刘勰的《《文心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