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向唐朝求婚的故事

吐鲁番向唐朝求婚的故事,第1张

松赞干布派遣禄东赞赴长安请求通婚的故事

唐太宗贞观八年(634),松赞干布即位为吐蕃(藏族的祖先)赞普(国王),年仅十三岁,并依靠论科耳,尚囊等辅臣,讨伐叛乱,统一吐蕃。当唐帝国称霸中原时,松赞干布也已称雄雪域高原,完成了对一些小国的兼并,定都逻娑(今西藏自治区拉萨),建立了统一的吐蕃王朝,并积极谋求与唐朝建立密切关系。从公元634年始,他两次派能言善辩,聪明机智的大相禄东赞出使长安, 向唐皇求亲。公元641元,唐太宗终于同意了松赞干布和亲的请求,答应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他。于是文成公主在唐蕃专使及为侍从的陪同下,踏上了漫漫的唐蕃古道。有关禄东赞出使长安的传说,以及他运用聪明才智,勘破了唐皇设的一道道难题,终于为松赞干布娶回了美丽善良的文成公主的故事,在藏族民间故事中有许多记载。

藏族民间故事中写的是赞普松赞干布掌握吐蕃政权以后,派大臣噶尔东赞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出了五个难题,对各国前来求婚的使节进行考试,谁能智胜,公主便嫁给该国君王。

第一道题是用丝线穿九曲璁玉。其他国家使臣都穿不过去,噶尔东赞用丝线缚住蚂蚁的腰,放在珠的孔口,慢慢吹气,让它爬过去,线也就穿成了。

第二次比试是令各国的使者各领一百只羊,一百坛酒;要将羊杀了,剥皮、吃光肉,揉好皮、喝完酒。其他使节有的肉没吃完便醉倒了,有的皮没揉好便累倒。只有噶尔东赞令随从们慢慢地小碗喝酒,边吃边喝边揉皮子,最后完成皇帝交给的“任务”。

第三次,唐皇又命令使臣认出一百匹母马和一百匹马驹各自的母子关系。噶尔东赞令小马驹单独关上一夜,只给草料不给水喝。第二天,放到母马那里去,小马驹都各自认自己的母亲吸奶去了。这样,吐蕃使臣又胜。

唐皇又命拿出一百根头、尾一般粗的木棒,令使臣认出头梢。噶尔东赞将木棒推进水里,头重尾轻,重的沉下,轻的浮在上面,认得一清二楚。

最后,唐太宗将文成公主杂在三百位打扮得一模一样的美女里面,令使臣们找认,认出者公主可随之而去。噶尔东赞先找服侍过文成公主的老大娘打听公主的模样和特征,得知公主眉心有一颗朱砂红痣。吐蕃大臣又照汉族老大娘的指点,终于认出公主。

于是,唐太宗便把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太宗对文成公主出嫁西藏之事十分重视,不仅为她准备了很多妆奁,其中包括诗文、经史、农事、医药、天文、历法等书籍,还有谷物、蔬菜、果木种子以及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除此之外,还带去了各种技术工匠和一支宫廷乐队。当时唐朝盛行佛教,文成公主是一虔诚佛教信仰者,所以还带去了一尊佛像。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派江夏王礼部尚书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入藏。松赞干布率领侍从和卫队从拉萨前往柏海(今青海的鄂陵湖和札陵湖区域)等待,然后再到河源(今青海兴海县一带)迎接。松赞干布拜见李道宗,恭谨地奉行子侄之礼,不断叹服大国服饰礼仪之美,俯仰之间均表现出一种愧沮之色。与公主回到拉萨之后,举行了盛大婚礼。松赞干布对自己能娶文成公主为妻十分高兴,他说:“我的父祖辈没有一个人能和上国通婚,我能娶大唐公主为妻,深感荣幸,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在公主到达西藏之后,命人仿照唐朝建筑模式修造一座宫殿式的建筑给她住,真可谓是“金屋藏娇”。

唐太宗贞观八年(634),松赞干布即位为吐蕃(藏族的祖先)赞普(国王),年仅十三岁,并依靠论科耳,尚囊等辅臣,讨伐叛乱,统一吐蕃。当唐帝国称霸中原时,松赞干布也已称雄雪域高原,完成了对一些小国的兼并,定都逻娑(今西藏自治区拉萨),建立了统一的吐蕃王朝,并积极谋求与唐朝建立密切关系。从公元634年始,他两次派能言善辩,聪明机智的大相禄东赞出使长安, 向唐皇求亲。公元641元,唐太宗终于同意了松赞干布和亲的请求,答应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他。于是文成公主在唐蕃专使及为侍从的陪同下,踏上了漫漫的唐蕃古道。有关禄东赞出使长安的传说,以及他运用聪明才智,勘破了唐皇设的一道道难题,终于为松赞干布娶回了美丽善良的文成公主的故事,在藏族民间故事中有许多记载。

写的是赞普松赞干布掌握吐蕃政权以后,派大臣噶尔东赞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出了五个难题,对各国前来求婚的使节进行考试,谁能智胜,公主便嫁给该国君王。

第一道题是用丝线穿九曲璁玉。其他国家使臣都穿不过去,噶尔东赞用丝线缚住蚂蚁的腰,放在珠的孔口,慢慢吹气,让它爬过去,线也就穿成了。

第二次比试是令各国的使者各领一百只羊,一百坛酒;要将羊杀了,剥皮、吃光肉,揉好皮、喝完酒。其他使节有的肉没吃完便醉倒了,有的皮没揉好便累倒。只有噶尔东赞令随从们慢慢地小碗喝酒,边吃边喝边揉皮子,最后完成皇帝交给的“任务”。

第三次,唐皇又命令使臣认出一百匹母马和一百匹马驹各自的母子关系。噶尔东赞令小马驹单独关上一夜,只给草料不给水喝。第二天,放到母马那里去,小马驹都各自认自己的母亲吸奶去了。这样,吐蕃使臣又胜。

唐皇又命拿出一百根头、尾一般粗的木棒,令使臣认出头梢。噶尔东赞将木棒推进水里,头重尾轻,重的沉下,轻的浮在上面,认得一清二楚。

最后,唐太宗将文成公主杂在三百位打扮得一模一样的美女里面,令使臣们找认,认出者公主可随之而去。噶尔东赞先找服侍过文成公主的老大娘打听公主的模样和特征,得知公主眉心有一颗朱砂红痣。吐蕃大臣又照汉族老大娘的指点,终于认出公主。

于是,唐太宗便把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并陪了许多礼品嫁妆,让公主带到吐蕃去。

吐蕃,乃藏族的祖先,是一个以游牧为主兼事农耕的民族,生活在我国青藏高原一带地方,素以性格剽悍勇敢善战著称。强雄的男子称之为“赞”,成年的丈夫称之为“普”,部落首领称之为“赞普”。赞普之妻称为“末蒙”。民族性格中尚武精神特别突出,崇敬战斗英雄和阵亡将士。某户人家若祖孙几辈均有阵亡纪录者,则列为甲等门户,以褒扬其勇武。若有在战斗中怯懦退缩之徒,则强迫在他的帽子上缀一条狐尾,讥笑他像狐狸一样胆小,以示惩罚,视为懦夫。隋唐以前,族内派系甚多,部落间时分时合,兼并战争不断,和中原各族往来甚少。隋唐之后,统一之势渐明,与中原各族的交往也比较密切。

隋唐之际,即公元七世纪前期,吐蕃族出现了一位杰出领袖名叫弃宗弄赞,西藏的佛教史则称之为松赞干布,后来的历史文献均用此名。他年纪很轻就当了赞普,性格骁勇,足智多谋,勇敢善战,带领他的部下,用武力征服青藏高原的许多部落,连实力与之相等的羊同国(有大小二羊同国)也俯首归顺,其余较小的部落无不影从,建立起强大的奴隶制政权,成为青藏高原各部落的霸主,以逻些(今拉萨)为首都。那时内地正是唐太宗贞观时期,声威远震,万国朝宗。而松赞干布又素慕唐朝的文化,景仰唐朝的文明,于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派遣首批使者来到长安,唐朝亦遣冯德遐回访吐蕃,成为汉藏民族友好关系的开端。此后,松赞干布多次遣使来长安朝贡,欲效吐谷浑及突厥之先例,娶唐朝公主为妻,唐太宗没有允许。使者回到吐蕃谎称:“初到长安,唐朝十分优待,允许通婚。正好碰上吐谷浑国王入朝,在唐太宗面前离间我们的关系,遂罢通婚之议。”松赞干布闻之甚怒,与羊同等部落连合出兵,攻击吐谷浑。吐谷浑招架不住逃至青海。吐蕃攻击党项及白兰两个部落之后,屯兵20万于松州(今四川松潘县)之西,遣使送金银币帛至长安,声称是娶公主的聘礼。由使者传话威胁说:“若大国不嫁公主,当即进攻内地。”这种以重兵逼嫁,胁迫成婚的无礼要求,自然遭到唐太宗的反对。不久,松赞干布果然率兵进攻了松州。唐太宗当即遣吏部尚书侯君集率兵5万分四路合击,斩首干余级,松赞干布大败,引兵遁逃,遣使谢罪,复求婚约,唐太宗这次才答应通婚的要求。

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松赞干布派遣他的大相(职同宰相)禄东赞送上黄金5000两,珠宝数百件到长安聘婚,唐太宗答应将宗室之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相传唐太宗在答应之前曾经“五难婚使”。五件难事之一就是要使者认出百匹母马与百匹驹马的母子关系。这意味深长的难题含意婚使心领神会,即汉藏两族通过公主出嫁要建立永久的母子亲情。据说禄东赞运用吐蕃人丰富的牧畜经验,将母马和驹马分别圈起来,并暂时断绝驹马的饮水和草料,过了一两天之后,把母马与驹马同时放出马厩,顿时出现了母觅子,子寻母,母子偎倚一起的动人景象。禄东赞就这样地一一解决了五个难题,唐太宗十分高兴,允许他立即迎娶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对文成公主出嫁西藏之事十分重视,不仅为她准备了很多妆奁,其中包括诗文、经史、农事、医药、天文、历法等书籍,还有谷物、蔬菜、果木种子以及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除此之外,还带去了各种技术工匠和一支宫廷乐队。当时唐朝盛行佛教,文成公主是一虔诚佛教信仰者,所以还带去了一尊佛像。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派江夏王礼部尚书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入藏。松赞干布率领侍从和卫队从拉萨前往柏海(今青海的鄂陵湖和札陵湖区域)等待,然后再到河源(今青海兴海县一带)迎接。松赞干布拜见李道宗,恭谨地奉行子侄之礼,不断叹服大国服饰礼仪之美,俯仰之间均表现出一种愧沮之色。与公主回到拉萨之后,举行了盛大婚礼。松赞干布对自己能娶文成公主为妻十分高兴,他说:“我的父祖辈没有一个人能和上国通婚,我能娶大唐公主为妻,深感荣幸,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在公主到达西藏之后,命人仿照唐朝建筑模式修造一座宫殿式的建筑给她住,真可谓是“金屋藏娇”。

文成公主入藏之后,把唐朝的优秀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入了西藏,和松赞干布同心协力发展吐蕃的经济和文化。当时藏族没有文字,记事用绳子打结或以木刻划记号来表示。在文成公主的主张下,松赞干布派人进行专门研究,创造了30个藏文字母和拼音造句文法,结束了藏人无文字的历史,从此汉文书籍可以译成藏文,对藏族文化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西藏过去无完整的历法,以麦收的季节(约为夏历三月)作为一年的开始。文成公主入藏后推行夏历制,大大便利了藏族历史文化的纪年和著录。文成公主带去的宫廷乐队,丰富和繁荣了藏族的民间音乐、提高了藏民的文化生活水平。她带去的许多工匠使藏人深得其利,从此藏民掌握了汉族的先进工艺技术,推广了汉族的农业生产工具,大大发展了藏族的农业生产力。文成公主带去的各种植物种子,也在西藏土地上生根、开花、结实,改变了藏民的食品结构,丰富了藏民的食物品种。文成公主信佛,松赞干布在她的影响下,大力提倡佛教,还特地在拉萨修了大昭寺,这对西藏人的精神生活影响之大,的确难以估量。在文成公主的倡导下,松赞干布不断派人到长安留学,学习汉族优秀的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还聘请汉人到西藏掌握文书,传授知识。此后唐朝又不断送去蚕种,帮助发展养蚕事业。送去酒曲,派人帮助发展酿酒事业。还有碾磨、造纸、造墨等等,也派专人传授。文成公主本人还亲自传授了刺绣、纺织的技术。松赞干布本人对文成公主可以说是言听计从。在她入藏之前,藏人喜欢用一种矿物赭石的色彩涂面,公主讨厌这种化妆品,使人面目可憎,松赞干布马上下令全国禁止使用赭石涂面。公主喜穿汉族轻质的纨绮服装,松赞干布也就脱掉传统的藏民皮褥毡裘,身着丝绸服饰,真是做到了妇唱夫随啊!

文成公主入藏,对加强汉族和藏族的往来,发展藏族的经济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藏族人民至今在布达拉宫里还安置了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塑像,还保留了二人结婚时的洞房遗址,西藏民间还广泛流传歌颂文成公主的民歌,歌颂她给藏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松赞干布是藏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出生于藏河 (今雅鲁藏布江冲游的雅隆汉谷地区。他统一了藏族地 区,成为藏族赞普,建立了吐警王朝。松赞干布渴慕 唐风,希望能和大唐和亲。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松赞干布遣使入唐 进贡井请婚。唐太宗没答应,派冯德遇前去抚慰。 松赞干布又遣使随冯德遁入朝,“多资金宝,以奉表 求婚”,也未获准。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松赞 干布再遣大相禄东赞至长安,献金5000两,珍玩数百 请婚。唐太宗感其诚意,让宗室女文成公主出嫁吐善。 次年旧元 64年)初,文成公主在唐送亲使江夏王李道 宗和吐蕾迎亲专使禄东赞的陪伴下,出长安去逻些完 婚。 据《吐蕾王朝世袭明鉴》等书记载,文成公主出 嫁队伍非常庞大,唐太宗绪的嫁妆非常丰厚。有“释 迎佛像、珍宝、金玉书橱、360卷经典、各种金玉饰 物”,又有很多烹技食物,各类饮料,各种花纹图案 的锦缎垫被,卜筮经典300种,用以分别善与恶的明鉴, 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治 404种病的医方 100种,医 学论著 4种,诊断法 5种,医疗器械6种。还带了大量 谷物和芜警种子等入藏。松赞于布于河源迎亲,对唐 行子婿之礼,还专建宫室供文成公主居住。文成公主 还带去了各种工匠,这一队伍成为传播中原先进的农 业、手工业、文化科学技术的使者。 文成公主在吐善生活了近40年,一直备受礼遇并深 得吐善人民爱戴,永隆元年(公元680年)文成公主病故

「五难婚使」是流传于西 间,吐蕃国王松赞干布派婚使噶尔禄东赞去长安智娶文成公主的故事。写的是禄东赞如何运用超人的智慧,勘破了唐太宗在求婚过程中所设的五道存心刁难的难题,终于为松赞干布娶回了美丽的文成公主的故事。布达拉宫为当年松赞干布居住之地方,分为红宫和白宫两部份,白宫门廊东墙上有细腻描绘这个故事的连环壁画《唐皇五难婚使图》。 这五道难题分别是: 1 将细线穿过有九曲孔道的明珠 噶尔禄东赞从地上捉起一只蚂蚁,将丝线的一端拴在它的腰间,然后将蚂蚁放到明珠的孔道口上,轻轻一吹,蚂蚁就顺风往前爬,拖着丝线慢慢穿过孔道。 2 在一天之内将一百只羊杀完,将肉吃完,将羊皮揉成皮革 噶尔禄东赞让自己的骑士每人杀一只羊,将肉煮熟后切成小块,然后让大家围成一个圆圈,蘸着盐吃肉。吃肉的时候,让前面的人把羊皮揉七下,再传给后面的人,依次类推,周而复始。他们边吃边揉、边揉边传,不到太阳落山,肉也吃完了,羊皮也揉绵了。 3 分出母鸡和小鸡各一百只的母子关系 噶尔禄东赞叫卫士取来酒糟,均匀地撒在地上。只见一对一对的鸡在一起啄食。他指出,在颈下慌慌张张啄食的是小鸡,另一只则是母鸡。 4 分出一堆头尾看上去都一样粗木头的根部和梢头 噶尔禄东赞指挥随从将木头全扔进湖里。只见木头的一头沉入水中,而另一头却浮出水面。他指出,下沉的一头是树根,上浮的一头是树梢。 5 认出百匹母马与百匹驹马的母子关系 噶尔禄东赞运用吐蕃人丰富的牧畜经验,将母马和驹马分别圈起来,并暂时断绝驹马的饮水和草料,过了一两天之后,把母马与驹马同时放出马厩,顿时出现了母觅子,子寻母,母子偎倚一起的动人景象。 最后唐太宗还要求噶尔禄东赞从三百名美女中认出文成公主,才肯正式把文成公主许配吐蕃藏王松赞干布。

布达拉宫中保存有大量内容丰富的壁画,其中就有唐太宗五难吐蕃婚使噶尔禄东赞的故事,文成公主进藏一路遇到的艰难险阻,以及抵达 时受到热烈欢迎的场面等。

参考: Eddie

松赞干布要向唐朝求婚是因为:仰慕唐朝文化和繁荣,考虑到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松赞干布同时还娶过尼泊尔的公主,都是为了维护自身地位和统治的要求,向唐联姻也是不错的选择,减少与唐之间的战争,争取和平局面。

唐太宗接受他的请求是因为:唐太宗打败过松赞干布,但吐蕃的游击战术也让唐太宗一筹莫展。经过较量,唐太宗深刻认识到松赞干布也并非等闲之辈,他冷静下来考虑松赞干布的求婚和亲问题,很有必要予以安抚,所以,在松赞干布再次请婚时,唐太宗将文成公主许配给松赞干布。

西方有《睡美人》、《白雪公主》一类关于王子和公主美丽爱情的童话故事。

我们中国也有自己的美丽爱情童话故事,而且是有历史根据,发生在历史真实人物身上的。

比如,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爱情故事。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有篇课文就叫《文成公主进藏》,文笔优美,故事浪漫动人:唐朝的时候,青藏高原上有一个地方叫吐蕃。吐蕃有个年轻的首领,叫松赞干布,他听说唐朝皇帝有个女儿叫文成公主,既漂亮又聪明,就派大臣到唐朝去求婚。唐朝皇帝出了很多难题来考验使臣,却根本难不住。于是想:一个使臣都这么聪明能干,他们的首领就更聪明能干了。因此,愉快地答应了松赞干布的请求。文成公主出发去吐蕃了。她从京城带上青稞、豌豆、油菜、小麦、荞麦等种子和各种耕种技术,还有许多铁匠、木匠、石匠,也跟着文成公主一起进藏了。半路上,文成公主在一个叫路纳的地方遇到了一条河,过不去。公主找来一段树干横在上面,搭了一座桥。后来,老百姓就把公主亲手搭的这座桥叫做“内地桥”。文成公主过河以后,一只小鸟飞来,说:“公主,公主,这儿是片沼泽地,不好走。”文成公主听了,剪了一把羊毛撒在地上,就走过去了。大家说,因为文成公主撒了这把羊毛,所以路纳这个地方的牛羊一直都长得又肥又壮。文成公主到了达尤龙真这个地方的时候,可恶的乌鸦飞来说了坏话。它问:“公主,你要到哪儿去呀?”文成公主说:“我要去找松赞干布。”“哎呀,松赞干布已经死了,你还去干什么?”公主听说松赞干布死了,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她就在达尤龙真修了一座石屋子住了下来,还咬破了指头,在石壁上写了血书来纪念松赞干布。碰巧这个时候,神鸟天鹅从远方飞来,说:“公主,公主,不要难过,快到拉萨去吧,松赞干布的身体很健康!公主,公主,快到拉萨去吧,一切都会吉祥如意!”文成公主听了,十分感激神鸟天鹅,就动身走路,最终来到了拉萨。年轻的松赞干布隆重地迎接这位美丽的公主,和她结成了夫妻。从此,吐蕃和内地的往来更加密切了!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吐蕃有了五谷,老百姓学会了耕种和其他技艺。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也有一篇课文,叫《聪明的使者》,讲述的也是同样的故事,但着重于表现来唐朝求婚的吐蕃使臣禄东赞如何破解唐朝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所设置的难题。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附阅读材料中也有这样一首诗歌:“美丽的文成公主啊,你从遥远的大唐来,带来的种子三百六十种,美丽的文成公主啊,你从遥远的大唐来,带来的禽兽三百六十种,美丽的文成公主啊,你从遥远的大唐来,带来的工匠三百六十行,美丽的文成公主啊,你从遥远的大唐来,带来的绸缎三百六十种,美丽的文成公主啊,你从遥远的大唐来,佛主的光芒照亮了大地”

在这些课文的影响下,闭上眼睛想象着英俊的松赞干布与美丽的文成公主的爱情,想象着他们相依相偎,携手将幸福带给了吐蕃人民,不由不令人沉醉向往。

故事允许虚构,可以有想象成分;历史却是严峻的,必须客观而真实。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历史上真实的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

《文成公主进藏》介绍说:“唐朝的时候,青藏高原上有一个地方叫吐蕃。”

吐蕃王室的始祖崛起于藏南地区的雅隆河谷。

按照藏人的传说,大约在公元前127年左右,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几位苯教领袖一起迎立聂赤赞布为王,王位传承了20余世,公元七世纪初,当位的是吐蕃一代雄主松赞干布赞普(松赞干布,意为深沉宽厚杰出能干的男子;赞意为雄豪有力,普为大丈夫,故吐蕃王朝将国王称为赞普。《新唐书》等汉文史籍一般称松赞干布为“弃宗弄赞”或“弃苏农赞”)。

必须说明的是,松赞干布继位之前,吐蕃还没有创建文字,该传说只是口耳相传,信不信由您。

松赞干布雄才大略,先后兼并了位于今藏北部及青海西南部、甘孜、理塘一带的部落,紧接着又征服了青海一带的党项、白兰等国,于公元633年建都逻些(今拉萨),建国号“大蕃”,在布达拉山上建立皇宫,正式建立吐蕃王朝。

松赞干布野心勃勃,参照唐朝的中央官制和府兵制度,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治军事制度。

贞观八年(634年),松赞干布派出使者赴长安与唐朝通好问聘,但唐太宗没有同意。

于是,松赞干布准备与唐朝争夺西域地区的控制权。

次年四月,吐蕃突然出兵攻陷大唐芳州。

这是唐、蕃之间的首次交战,但规模并不大,未引发两国间的全面冲突。

过了两年,到了贞观十年(公元637年),松赞干布将目光瞄准了盘踞于今青海和甘肃一带的吐谷浑王国。

这个吐谷浑王国曾在隋炀帝时代被大隋帝国灭了国,但又在隋末乱世复了国。贞观八年(634年),初唐一代军神李靖率军一万,仅用一年时间就击溃了吐谷浑,扶立了亲唐的半傀儡政权,吐谷浑自此成为了大唐的属国。

西陲霸主松赞干布提兵攻占吐谷浑,即大唐与吐蕃间的开战不可避免。

深谙文韬武略的唐太宗觉察到了来自吐蕃方面的凌厉杀气,为了化解这股杀气,他毅然将宗室女文成公主下嫁给松赞干布——这是孙权嫁妹给刘玄德的策略。

唐太宗认为,松赞干布是不能与一心兴复汉室的刘备相比的,只要他坠入温柔乡,大唐和吐蕃成为了翁婿之国,则两国自然息刀兵而兴文治。

文成公主下嫁给松赞干布事件中有几个细节要注意:

一、《文成公主进藏》中说:“吐蕃有个年轻的首领,叫松赞干布,他听说唐朝皇帝有个女儿叫文成公主,既漂亮又聪明,就派大臣到唐朝去求婚。”文成公主下嫁给松赞干布这年是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虽说松赞干布的生年现尚存争议,一般认为他诞生于隋朝义宁元年(公元617年),则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这年,松赞干布为24岁,称之为“年轻的首领”,那是没有问题的;但说“他听说唐朝皇帝有个女儿叫文成公主,既漂亮又聪明”那就不对了。《新唐书6吐蕃传》记:“贞观八年,始遣使者来朝,帝遣行人冯德遐下书临抚。弄赞(即松赞干布)闻突厥、吐谷浑并得尚公主,乃遣使赍币求昏(即婚),帝不许。”松赞干布于七年前请求迎娶唐朝公主,是因为他得知突厥、吐谷浑都能娶到唐朝公主,自认为吐蕃政权的国力和地位不次于二者,故而请求迎娶唐朝公主,那是想得到与突厥、吐谷浑平等的政治地位,非是听说文成公主“既漂亮又聪明”。另外,松赞干布到唐朝求婚,并未指定具体要娶谁,只要是公主就行。而文成公主也并不是唐朝皇帝李世民的女儿。文成公主到底是谁的女儿,至今仍是一笔糊涂账,史书上提到她生于任城(今山东济宁)。又因为李世民的堂弟李道宗曾被封为任城王,故人们大多猜测文成公主为李道宗的女儿。

二、《聪明的使者》中说:“唐朝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了大臣禄东赞到长安求婚。”禄东赞也写噶尔6东赞,汉文史籍中以禄东赞、论东赞、大论东赞的名字出现,是吐蕃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曾担任过大论之职,其最大的功绩是划定田界,确立吐蕃的封建制度。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代表松赞干布到长安求婚的人也是他。该次求婚失败,《新唐书6吐蕃传》记载:“使者还,妄语曰:‘天子遇我厚,几得公主,会吐谷浑王入朝,遂不许,殆有以间我乎?’弄赞怒,率羊同共击吐谷浑,吐谷浑不能抗,走青海之阴,尽取其赀畜。又攻党项、白兰羌,破之。勒兵二十万入寇松州,命使者贡金甲,且言迎公主,谓左右曰:‘公主不至,我且深入。’”可见,松赞干布攻击吐谷浑,与迎娶唐朝公主是有一定关系的。《聪明的使者》中讲述的这次求婚,发生在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这次,禄东赞携带了大量黄金、珠宝,率领庞大求婚使团,前往唐都长安请婚。故事中说:“好多地方都派使臣去求婚。唐朝皇帝决定让求婚的使臣们比赛智慧,说:‘哪个最聪明,就把公主许配到他们那里去。’”因此设置了“丝带穿珠”、“辨马母子”、“辨木首尾”、三道难题。的确,当时到唐朝求婚的还有天竺、大食、仲格萨尔以及霍尔王等国的使者。但设置难题考验求亲使者事,史不见载,只在藏地广为流传,现在,拉萨大昭寺和布达拉宫内仍完好地保存着描画该传说的壁画。按照壁画上的纪录,不是三道难题,而是八道,称“八试婚使”(又称“八难婚使”,也有“六试婚使”之说),除了上面提到的“丝带穿珠”、“辨马母子”、“辨木首尾”外,还有“辨鸡母子”、“日杀百羊”、“日饮百酒”、“夜返宿地”、“辨认公主”五道难题。这些难题,明显带有民间艺人虚构编造的痕迹,应该不是真的,但唐太宗要用孙权嫁妹给刘玄德的策略,而禄东赞胜利完成松赞干布交付的求婚任务却是无可辩驳的史实。现存于世的阎立本代表作《步辇图》也描绘有唐太宗接见来求亲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据《新唐书》记,唐太宗器重禄东赞的才识,封他为“右卫大将军”,并欲以琅琊长公主的外孙女段氏妻之,挽留他久居长安,不时垂问。但禄东赞毅然拒绝,说:“臣本国有妇,父母所聘,情不忍乖。且赞普未谒公主,陪臣安敢辄娶。”谢绝了唐太宗的好意。

三、按照《文成公主进藏》、《聪明的使者》的说法,文成公主入藏后,过上了王子与公主式的幸福生活。但,民间还流传有其他不同的说法。比如,根据藏文本《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的《编年记事》所记:“此后六年,墀松赞赞普升遐(归天),与赞蒙文成公主同居三年耳。”有人因此说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结婚后的九年时间里,有六年不与文成公主产生交集,从而推测在刚开始伴驾的三年时间里,文成公主也不过只是松赞干布身边一个侍女式的人物罢了,断言文成公主一生凄苦可怜,从没享受过爱情和甜蜜。也有人提出,文成公主入藏多年,无子无宠,地位平庸,属于松赞干布的小老婆,松赞干布死后,文成公主受到了松赞干布大老婆尺尊公主的迫害,在宫廷中靠装疯才度过了后半生。

那么,真实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新唐书》记载,松赞干布自攻打吐谷浑后,与唐朝相对峙,战争消耗严重,群臣申请罢兵返国,甚至有八人以自杀相威胁。松赞干布最后被迫撤兵并“以使者来谢罪,固请昏”。即吐蕃是在失败的背景下低姿态向唐朝求婚的。(原文:“进达自松州夜鏖其营,斩首千级。初东寇也,连岁不解,其大臣请返国,不听,自杀者八人。至是弄赞始惧,引而去,以使者来谢罪,固请昏,许之。遣大论薛禄东赞献黄金五千两,它宝称是,以为聘。十五年,妻以宗女文成公主,诏江夏王道宗持节护送”

“进达自松州夜鏖其营,斩首千级”及禄东赞入朝求婚事,《旧唐书》记得更详细:“进达先锋自松州夜袭其营,斩千余级。弄赞大惧,引兵而退,遣使谢罪。因复请婚,太宗许之。弄赞乃遣其相禄东赞致礼,献金五千两,自余宝玩数百事。”接着下文又连接提到了几件事:

一、贞观十五年正月,文成公主入嫁吐蕃,唐太宗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入藏。松赞干布得到消息,兴高采烈地前往位于黄河源头的美丽湖泊柏海(今青海玛多)边上迎接。等见到了李道宗,行过子婿之礼,对大国服饰礼仪威严自惭形秽,态度毕恭毕敬。(原文:“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弄赞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见道宗,执子婿之礼甚恭。既而叹大国服饰礼仪之美,俯仰有愧沮之色。”)

二、松赞干布携文成公主回到逻些(今拉萨),在拉萨玛布日山(今布达拉山)专为文成公主修建了城池和宫室,并语重心长地对自己的亲长说:“我的祖辈父辈从来没有过和中原上国通婚的,如今我迎娶大唐公主,实在是莫大的荣幸,应当为公主修筑一座城池,以夸示后代。”(原文:“及与公主归国,谓所亲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遂筑城邑,立栋宇以居处焉。”)

三、文成公主不喜欢吐蕃人“赭面”(以红颜料涂面),松赞干布立刻废除这项习俗,他本人也脱下毡裘,穿上纨绮,逐渐仰慕唐风。松赞干布还派出吐蕃贵族们的子弟,请求进入国学学习《诗》、《书》,又请唐朝文人典其表疏。(原文:“公主恶其人赭面,弄赞令国中权且罢之,自亦释毡裘,袭纨绮,渐慕华风。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又请中国识文之人典其表疏。”)

四、禄东赞在唐太宗伐辽东后,奉松赞干布之命到长安朝贺,带去高七尺,可装酒三斛的黄金所制大鹅一只。(原文:“太宗伐辽东还,遣禄东赞来贺。奉表曰:‘圣天子平定四方,日月所照之国,并为臣妾,而高丽恃远,阙于臣礼。天子自领百万,度辽致讨,隳城陷阵,指日凯旋。夷狄才闻陛下发驾,少进之间,已闻归国。雁飞迅越,不及陛下速疾。奴忝预子婿,喜百常夷。夫鹅,犹雁也,故作金鹅奉献。’其鹅黄金铸成,其高七尺,中可实酒三斛。”)

五、贞观二十二年,右卫率府长史王玄策出使西域,遭到中天竺国的抢劫杀戮,松赞干布拔刀相助,发精兵灭掉了中天竺。(原文:“二十二年,右卫率府长史王玄策使往西域,为中天竺所掠。吐蕃发精兵与玄策击天竺,大破之,遣使来献捷。”)

六、唐太宗驾崩,唐高宗继位,松赞干布派专使往长安吊祭,献金十五种供于昭陵(唐太宗墓),并上书唐高宗,表示对唐朝新君的祝贺和支持,许诺保证说:“天下凡有不忠于唐室者,吐蕃必提兵前往征讨。”(原文:“高宗嗣位,授弄赞为驸马都尉,封西海郡王,赐物二千段。弄赞因致书于司徒长孙无忌等云:‘天子初即位,若臣下有不忠之心者,当勒兵以赴国除讨。’并献金银珠宝十五种,请置太宗灵座之前。高宗嘉之,进封为宾()王,赐杂彩三千段。因请蚕种及造酒、碾、、纸、墨之匠,并许焉。乃刊石像其形,列昭陵玄阙之下。”)

种种迹象表明,文成公主是很得宠、很受尊重的。

试想想,吐蕃与天朝结亲,因此得以学习汉族儒家文化、引进内地作物和先进技术、改革风俗,极大地促进了本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有什么理由要冷落和刁难文成公主?

吐蕃书籍《贤者喜宴》就明确记载“松赞干布登临欢庆的宝座,为文成公主加冕、封作王后。”

《敦煌吐蕃历史文书》则载:“赞蒙文成公主由噶尔东赞域松迎至吐蕃之地。”“及至羊年(公元683年)冬,祭祀赞蒙文成公主。”学者王尧等人指出,赞蒙即觉蒙、朱蒙。在被用于称呼赞普的女人时,赞蒙、朱蒙、觉蒙等头衔没有区别。而按《敦煌吐蕃历史文书》的记载,有赞蒙尊称并且去世后享有祭祀,是地位不低于吐蕃王后的人拥有的待遇。松赞干布的女人里仅文成公主拥有这待遇。

可以说,文成公主是中华民族融合历史上的一个丰碑,她不避艰险,远嫁吐蕃,促进了唐蕃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汉蕃两族人民的友谊。

藏人世世代代把文成公主视为菩萨,把她供奉在寺院中,万民敬仰,受持香火。

关于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只在一起生活3年的说法,源自于《敦煌吐蕃历史文书》中的《大事纪年》的记载。

在《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中,郑重地提到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生活了3年,却没有松赞干布与其他后妃生活的任何记载,也没有其他后妃为松赞干布生子(松赞干布与蒙氏妃的儿子出生于松赞干布娶文成公主之前)的记载。原因是在松赞干布生命中最后的6年,他一直忙于吞并象雄等众多事务,并不是偏宠其他女人而冷落文成公主(《敦煌吐蕃历史文书》记载“发兵攻象雄王之国象雄一切部众咸归于辖下收为编氓举凡吐蕃之一切纯良风俗”)。

实际上,敦煌吐蕃历史文书、吐蕃碑文(金石铭刻)以及王统记、贤者喜宴等吐蕃资料中,都有对文成公主的记载;却极少有松赞干布的其他女人的记载。

至于部分吐蕃资料的某些章节(例如柱间史、西藏王统记等书里的某些章节)里有贬低文成公主、为难文成公主的内容,全都荒诞不经,不可取信。比如唐太宗按禄东赞建议下令用炒过的种子播种,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在同一天去世等等。

藏学家任乃强等指出,这是后世汉人轻视蕃人导致蕃人通过编造那些内容以泄愤产生的诬蔑性文字。

在这些诬蔑性文字中,提到松赞干布从泥婆罗迎娶回一个所谓的尺尊公主,属于松赞干布的大老婆,文成公主是小老婆,松赞干布死后,文成公主受到了泥婆罗尺尊公主的虐待,不得不装疯度日等情节。

但是,敦煌吐蕃文献、吐蕃金石铭刻等吐蕃史料里奇幻荒谬成分较少的部分以及汉人史料的记载里,都有松赞干布娶文成公主的记载,却都没有松赞干布娶泥婆罗尺尊公主的记载。松赞干布娶泥婆罗尺尊公主这事仅来源于部分吐蕃书某些奇幻荒谬小说剧情过多的章节(如柱间史的某些章节)。

有国外学者写了《松赞干布的妻子》,直言松赞干布娶泥婆罗尺尊公主是虚构的。

永隆元年(公元680年),文成公主因病去世,吐蕃王朝为她举行隆重的葬礼,唐遣使臣赴吐蕃吊祭。

唐蕃会盟碑有文字记载:“于贞观之岁,迎娶文成公主重协社稷如一,更续姻好。”

现在,拉萨仍保存有建于当时的文成公主的塑像。

据此种种,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爱情故事,确属一桩伟大的爱情,于其两人来说如此,于汉蕃两族人民来也,更是如此。

加查县所在的山南地区是 族的发祥地历史上加查县人才辈出,最杰出代表人物有 吐蕃王朝著名贤臣禄东赞,他曾出使唐朝,以其聪明才智赢得唐太宗李世的赞赏,为松藏干布成功迎娶文成公主立下大功,成就了汉藏联姻、民族团结的一段佳话。

松赞干布为赞普时,曾以穷波·邦色叔则为大相,穷波阴谋叛赞普,事泄自杀。

禄东赞因继为大相,极受信任。

640年受赞普命入唐求婚,次年唐授以右卫大将军衔,护文成公主至吐蕃。

650年,松赞干布死,其孙继位为赞普,年幼,禄东赞独掌国政,在其当政期间,抚服边地,规定赋税、法律,区分“桂”(武士)、“庸”(奴隶)等级,清查户籍,对于吐蕃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

禄东赞沉勇有谋,善机变,用兵有节制,吐蕃倚之,遂为强国。

667年死,死前数年,长驻吐谷浑境。

死后,其子(或是孙)钦陵、赞婆等继续执政,禄东赞及其子孙把持吐蕃军政大权近五十年。

松赞干布派遣禄东赞赴长安请求通婚的故事

唐太宗贞观八年(634),松赞干布即位为吐蕃(藏族的祖先)赞普(国王),年仅十三岁,并依靠论科耳,尚囊等辅臣,讨伐叛乱,统一吐蕃。

当唐帝国称霸中原时,松赞干布也已称雄雪域高原,完成了对一些小国的兼并,定都逻娑(今 自治区 ),建立了统一的吐蕃王朝,并积极谋求与唐朝建立密切关系。

从公元634年始,他两次派能言善辩,聪明机智的大相禄东赞出使长安, 向唐皇求亲。

公元641元,唐太宗终于同意了松赞干布和亲的请求,答应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他。

于是文成公主在唐蕃专使及为侍从的陪同下,踏上了漫漫的唐蕃古道。

有关禄东赞出使长安的传说,以及他运用聪明才智,勘破了唐皇设的一道道难题,终于为松赞干布娶回了美丽善良的文成公主的故事,在藏族民间故事中有许多记载。

藏族民间故事中写的是赞普松赞干布掌握吐蕃政权以后,派大臣噶尔东赞到唐朝求婚。

唐太宗出了五个难题,对各国前来求婚的使节进行考试,谁能智胜,公主便嫁给该国君王。

第一道题是用丝线穿九曲璁玉。

其他国家使臣都穿不过去,噶尔东赞用丝线缚住蚂蚁的腰,放在珠的孔口,慢慢吹气,让它爬过去,线也就穿成了。

第二次比试是令各国的使者各领一百只羊,一百坛酒;要将羊杀了,剥皮、吃光肉,揉好皮、喝完酒。

其他使节有的肉没吃完便醉倒了,有的皮没揉好便累倒。

只有噶尔东赞令随从们慢慢地小碗喝酒,边吃边喝边揉皮子,最后完成皇帝交给的“任务”。

第三次,唐皇又命令使臣认出一百匹母马和一百匹马驹各自的母子关系。

噶尔东赞令小马驹单独关上一夜,只给草料不给水喝。

第二天,放到母马那里去,小马驹都各自认自己的母亲吸奶去了。

这样,吐蕃使臣又胜。

唐皇又命拿出一百根头、尾一般粗的木棒,令使臣认出头梢。

噶尔东赞将木棒推进水里,头重尾轻,重的沉下,轻的浮在上面,认得一清二楚。

最后,唐太宗将文成公主杂在三百位打扮得一模一样的美女里面,令使臣们找认,认出者公主可随之而去。

噶尔东赞先找服侍过文成公主的老大娘打听公主的模样和特征,得知公主眉心有一颗朱砂红痣。

吐蕃大臣又照汉族老大娘的指点,终于认出公主。

于是,唐太宗便把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太宗对文成公主出嫁 之事十分重视,不仅为她准备了很多妆奁,其中包括诗文、经史、农事、医药、天文、历法等书籍,还有谷物、蔬菜、果木种子以及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

除此之外,还带去了各种技术工匠和一支宫廷乐队。

当时唐朝盛行佛教,文成公主是一虔诚佛教信仰者,所以还带去了一尊佛像。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派江夏王礼部尚书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入藏。

松赞干布率领侍从和卫队从 前往柏海(今青海的鄂陵湖和札陵湖区域)等待,然后再到河源(今青海兴海县一带)迎接。

松赞干布拜见李道宗,恭谨地奉行子侄之礼,不断叹服大国服饰礼仪之美,俯仰之间均表现出一种愧沮之色。

与公主回到 之后,举行了盛大婚礼。

松赞干布对自己能娶文成公主为妻十分高兴,他说:“我的父祖辈没有一个人能和上国通婚,我能娶大唐公主为妻,深感荣幸,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在公主到达 之后,命人仿照唐朝建筑模式修造一座宫殿式的建筑给她住,真可谓是“金屋藏娇”。

唐太宗最宠爱的这位女儿是新城公主,新城公主墓中的无头壁画是她的“陪葬者”,之所以使用了无头壁画这种陪葬方式主要是因为唐高宗李治十分的仁慈,不忍心使用真正的人类进行陪葬,所以使用了壁画这种方式来陪葬新城公主。

 

新城公主是唐太宗最宠爱的女儿,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就曾为自己宠爱的女儿寻找一个好的归宿,但是女儿刚刚定亲,还未来得及结婚唐太宗李世民就去世了,于是新城公主只能在皇宫之中为唐太宗李世民守孝三年。

 

三年之后,李治为妹妹新城公主主持婚礼,原本新城公主的生活过的还是十分美满的,但是没有多久新城公主的丈夫就掺和进了一宗叛乱案件之中,因此新城公主的丈夫被流放,而李治不忍心看到妹妹新城公主受苦,便将新城公主改嫁。

 

只是改嫁之后的新城公主的生活过的并不美满,和新的丈夫的生活充满了矛盾,并且不久就病死了。新城公主病死之后哥哥李治十分的伤心,认为这一切都是自己的过错,于是将妹妹新城公主厚葬。

 

新城公主性格活泼惹人喜爱,不喜欢阴暗的环境,所以李治将新城公主的墓穴修建的像皇宫一样金碧辉煌。然而由于当时的人还是十分迷信的,李治怕妹妹到了地下之后被人欺负,便打算找一批侍卫进行陪葬,以求到了地下之后还能够有人继续守护妹妹新城公主。

 

然而李治并不是心狠手辣之人,很难对活生生的侍卫下手,于是才使用了壁画的方式进行陪葬。同时为了保证这些壁画能够像真正的人类一样保护妹妹,便命人将壁画的头颅都去除,以达到陪葬的目的。所以综合而言,新城公主墓穴之中的无头壁画只是李治派去保护妹妹的守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283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7
下一篇2023-06-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