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书》读后感1
情书,书名就让人恍惚回到了热血的青葱年少时。然而开头却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腾井树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年轻的生命,留下了悲伤的父母和爱他的女友淳子。
一次偶然,淳子翻看腾井的同学录,发现了他的通讯地址,于是她怀着好奇和某种期待写了第一封信。没想到却收到了回信。
原来在腾井树上中学的班里还有有一个腾井树,这个藤井树是女孩。
女友淳子起初并不知道,她的回信充满了试探。女孩藤井树也并不知道。后来淳子知道了藤井树另外一个人,并知道了是男友的同班同学,她隐瞒了藤井树不在人世的消息,请求女孩藤井树帮忙回忆男友生前中学的故事。
淳子越来越真切的认识到,藤井树当初对自己的一见钟情,其实是因为她长得像女孩藤井树。这对淳子,应该是很受伤的吧。但她依然深爱着藤井树。三个人的关系是你爱他,他却爱着她的关系。
逝者安息,生者更应珍惜现在,好好生活。虽然故事的结尾,淳子没有答应秋叶的求婚,我想淳子应该也能够释然吧!
《情书》读后感2今年七月,似乎是多年来最炽热的一个月,冯亦代和黄宗英二人十几年前的情书结集出版并在七月上市,那一封封滚烫的情书,比七月的天气还要热。写情书的冯先生令我感到十足的陌生但也十足惊喜,我看到了恋爱中的冯先生的另一面。这个有着二十岁小伙子激情的情圣和阅尽人间沧桑、醒世冷峻、待友宽厚的冯亦代是同一个人吗?这是我们高山仰止的文坛耆宿冯伯伯吗?
先生在世时,我作为出版社编辑接洽过他的文稿,作为记者写过先生的访谈录,作为晚辈作者和译者得到过先生指教,自以为对先生比较熟悉,但那些接触和印象似乎都止于理性和智识。冯先生在我们这些本该称他爷爷却随着其他长辈称他为伯伯的后进面前一直是一座理性的丰碑,只是偶尔在采访中谈到儿时失去母亲时略露一丝感伤,但那丝哀愁转瞬即逝;只是谈到忙于事务耽误了自己的文学梦,历尽劫难后多次中风,想写本自传小说却“写不动了”时,眼角里泛起过瞬间的晶莹;只是在等待迎娶黄宗英的那个秋天,先是振臂一挥告诉我“我要结婚了”,然后和我谈起“黄妈妈”还有几天才能来时不安地在屋里踱步。除此之外,我认识的冯先生是不苟言笑,不动声色的,是操着浓重的江浙口音费力地说普通话的智者长辈。
但是在黄昏恋中,冯伯伯真正释放了自己豪情奔放的一面,那如同沉寂多年的火山爆发般的爱欲,让冯伯伯再次重返弱冠。我们这些熟悉先生的晚辈,终于因了这些公开发表的情书而认识了整个的冯伯伯,尽管是在他去世之后,为此感到十分欣慰。冯先生在他的情书中告诉黄宗英说不想在他在世时发表这些情书,深怕有对年轻人“教唆”的嫌疑。这个可爱的冯老,他哪里知道,他这样学贯中西,以中西合璧的表达方式写出的情书,真真是给华语年轻人写的情书范文呢。多年前我编辑过一本英文书信大全,里面有一类情书范文,但即使找了双语俱佳的译者翻译出中文对照文本,还是翻译腔十足,很难让恋爱中的人照抄不误,关键时刻还得原文照搬英文,才觉得朗朗上口,以求打动芳心。而冯先生是把西洋的表达融化到他的中文表达中了,一篇篇似水柔情和似火激情的爱欲之书,字字珠玑,行云流水般的情色性爱诗篇无不浮现着西洋文化的意象,透呵着中国文化的浸润。如果说这样的情书是“教唆”,恋爱中的年轻人倒不妨受一受,那是一个中西文化天衣无缝地融合于一身的人真性情的表达,果真能偷得其一缕真谛并能亦步亦趋,那也需要某种天资和学养而不可。
当然,能激发冯先生聊发少年狂做了“爱哥哥”的那个“小妹”则是冯先生这些激情倾诉文字的动力来源。我们的大明星兼大作家黄宗英,抱着嫁过高山(赵丹)只能嫁大海(冯亦代)的信念,在年近古稀时向冯先生发出了爱的信号,本是情理重于男女之爱的,却不料激起冯先生如此喷薄的爱情火山爆发,最终黄宗英自己也被这座火山融化,写出了“深深深深地亲你”和“吮你我的爱”这样的句子。一对“爱哥哥”和“渴望共枕的小妹”,就这样鱼雁传情八个多月,为广大读者留下了一本火热而厚重的爱欲之书,这是一段美丽的恋情佳话,读了,除了感动,除了感染,更为这一对老爱人感到幸福。他们分别与自己心爱的人(安娜和赵丹)度过大半生后又才子佳人牵手黄昏,度过了一段幸福的爱情生涯,是才女明星的黄宗英使学富五车的老夫子冯亦代焕发青春,是热烈智慧的冯亦代成了黄宗英心灵的港湾,珠联璧合,欲罢不能,这是他们前生今世修下的福分,而他们的情书必将造福于恋爱中的男男女女,无论长幼。
《情书》读后感3一封寄往天国的情书竟然收到了回信,由此引出了两段纯洁的爱恋。两个女孩间的偶然通信竟然牵扯出一段尘封已久的暗恋。
我是通过好朋友才知道这本书的,她说这是她的最爱。好奇心让我在某个堆满书的小小的书店里发现了它,然后买下它……看完后,发现自己不后悔。因为这是一个纯洁的初恋,美的让人流泪……
日本神户,渡边博子在未婚夫藤井树的三周年祭日上又一次陷入到悲痛和思念之中。博子在藤井树的中学同学录里找到了他在小樽市读书时的地址。由于抑制不住对爱人的怀念,博子按着这个地址给远在天国的藤井树寄去了一封充满问候和思念的书信。
不可思议的是,不久博子竟然收到了署名为“藤井树”的回信。这让她疯狂的以为藤井树没死,倔强的想要继续写信,想要找到他,经过进一步了解,这个藤井树是一个年轻的女子,而且她还曾经是男性藤井树的同班同学,原来是博子从同学录中误抄了她的地址。为了多了解一些男友在中学时代的情况,博子继续与女性藤井树保持书信来往。随着少女博子在信的那端忐忑不安和亢奋欣喜的心情,随着女藤井的疑虑和迷惑,藤井树在不断的回忆中,逐渐发现中学时代那个和自己同名同姓的少男曾经对自己产生过一段真挚的感情……
男藤井树在中学时一直暗恋着与自己同名同姓的女藤井树。但是害羞的男藤井树从不开口说,而是希望用自己的方法不断引起女藤井树的注意:他为了她而与同班同学打架;他在放学路上用一个袋子罩住她的头,通过恶作剧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懵懂而羞涩的爱情;他故意拿错了她的试卷,是为了放学后两个人可以在昏暗的脚踏灯下和她说几句话;他借那些不受欢迎的图书,然后在借书卡第一行写下未加区别的 “藤井树”;他特意绕到她家,脸冻得通红让她帮忙还一本叫《追忆似水年华》的书,希望她能看到借书卡背面他为她画的肖像画然后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但是遗憾的是,女藤井树粗心地一直没有发现····直到博子寄来的让她莫名其妙的信,通过博子不停的追问以及自己的回忆,在她回到初中时的学校时发现整理图书馆的学妹们竟然在玩着一个与自己又与阿树有关的游戏——谁能找到标有藤井树的名字的书最多的人,然后在大病初愈的一个飘着漫天飞雪的下午,她收到了一本学妹送来的书——《追忆似水年华》,借书签上有着“藤井树”的名字,而那个背面画着当时的她···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场景,**里面女藤井树看完后湿了眼眶,抱着这本书然后看着天空。我想她在向阿树道别又或者在告诉他,她知道了,原来,曾经他喜欢过她。心里的吃惊和感动肯定是少不了的。
但是另一方面,当阿树寻找到那飘渺在回忆里的爱情时,博子却也同时也只能痛苦接受爱人的离开还有对自己爱情的怀疑,害怕当初是因为自己长得很像阿树才会被男藤井追求。然后博子登山时被强迫向已经不存在于人世的阿树告别,在白雪皑皑的群山间一次又一次泪流满面的问候:“你好吗?我还好”。这是她对阿树的思恋和守望,同时也是一种释怀。真相之后她也开始了自己新的人生。
整个小说没有跌宕的情节,没有做作的影藏,一切都汇成一封不能寄予思恋顶端的情书。如果没有那个乌龙的插曲,那片盛放在初三的回忆就会就此泯灭。那么,在时间这端的我们也就找不到爱情的真相了。像安妮宝贝说的,无论如何,它都像是缓慢渗出静水流深的清凉泉水一样,是能让人的心变得柔软及澄澈的回溯。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的举动,偷偷喜欢一个人,悄悄地观察他的一举一动、静静地等待着他从自己眼前经过、心里小鹿乱跳地给他留下一点点的痕迹,兴奋地期待他是否能感觉一丝丝到你对他倾慕的心动。暗恋是没有结果的等待,没有结果,我们却依然倔强地期待。两个藤井树间的暗恋正是这样,由于太纯粹,太不计较得失,太不讲究回报,终究是阴差阳错。直到多年后才明了这份爱情的真相,可惜此时已时过境迁。但这两段爱情却没有随着藤井树的死亡而枯萎,活着的人依然可以感受到死者的情意,虽然阴阳相隔,但是爱不是生死可以阻隔的。男藤井树终于等到了女藤井树发现真相的这一天,一段美丽而哀伤的暗恋终于有了完结。岩井俊二也正是通过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追忆,感而不伤的表达了故事的主题——珍惜有限生命和宝贵的爱情。
《情书》读后感4上大学的时候,我曾经看过一部日本拍的**《情书》。那时候我第一次看,给了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感觉是一种淡淡的喜欢,是一种暗恋的滋味。
和你在一起后,我又一次看了这部**《情书》,我开始感觉到淡淡的味道里,有一种爱的感觉。
今晚我决定和你分手,说了很坚决的话,想你不要再来找我。我的小猪自尊心很强,估计你也不会再来找我了。我想这辈子都可能没有机会与你见面了。 20xx 年8月18日下午3点20分,你那天是穿着黑色的上衣,穿着蓝色的牛仔短裤,依旧是长长的的头发。临走时,回头看了我一眼,挥了挥手,似乎想和我说再见。然后你转身,离去,你的身影消失在我的视线里 …… 那是我最后一次见你,你我的回忆便到结束了。我看《情书》里,我想起我最后一次见你的情景,可能也是这辈子最后一次见你了。我的压抑已久的情绪终于释放出来了,我想对你说:我爱你,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做了什么样的事,我这辈子最爱的人是你,陈慧瑶!
在我陷入回忆的那一刹那,我想我似乎看到《情书》里面一种爱,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的爱。当不能再爱你时,我选择将你放入我的心里,将你装进我的回忆里 ……
《情书》读后感5据说,没有谁的青春不会和岩井的小说摩擦出火花,因为他的文字里承载了关于青春的全部记忆,任何人都可以在那里找寻到、回忆起自己曾经的青葱岁月。所以,本文与其说是一篇读书心得,莫不如称作是作者对青春的感悟和独白。在简短地回顾了小说的干净、温暖、甚至忧伤之后,文章旋即过渡到青春意义的追问。岩井的答案会告诉你:青春是美好而短暂的,唯有我们自己才能把握这段精彩,所以,努力的人生态度是值得期待的。岩井的小说仿佛是一面镜子,我们看到了自己的生活和青春。
适用话题:“我喜爱的一本书”、“青春的记忆”、“生命的意义”……
偶然的一个机会,我在家里的书橱里发现了一本小书,粉色的封面配上白色的雪花,给人一种温暖。封面上小小的“情书”二字,映衬着整本书,有种特别的味道。“岩井俊二”四字映入眼帘,印象中,有不少朋友曾提起过他的作品,在谈笑之间,无一不流露出对他的赞许。此时无聊,我拿起这本小书,开始翻阅。
从翻开第一页的那一刻起,我便被彻底吸引了。干净得甚至不留一丝华丽修饰的文字,在每一句言语和每一个字符里,透露出一种久违的温暖,这种感觉就好像是喝温水,虽然没有一点刺激的滋味,可静静品味一番,觉得那是最可口且长久的东西,不会腻烦。
故事的开端弥漫着浓浓的忧郁与惆怅。雪花飘白的时候,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藤井树与另一个藤井树,他们之间的纯真回忆,就埋藏在这个只有天知地知,甚至还未能你知我知的世界里。常常会想,如果没有这份纯纯的情感,那青春的年华该要怎样追忆,才算得上完整而你我这等凡人,要如何握住岩井俊二先生信笔涂鸦下的华美时光,如何让自己这片树梢的叶片,不至于在微风拂面时黯然凋落
一个人的生命,怎样才算是精彩的,有意义的,这我无从诉说。但在岩井俊二的小说里,我却分明看到了那种朴实中的闪光,那种不用刻意灌溉,却会无心插柳般萌生的美好情感。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短暂而脆弱的,我们可以拿着它看似漫长的表象肆意挥霍,也可以让自己沉浸在莫名其妙的所谓享受中而任它流淌,还可以无所事事却毫无畏惧地直面时间。所以真正能把握这种精彩和意义的,只有我们自己。我们无从选择自己的生活,却可以选择对生活的态度。我们不能决定成败,但至少可以努力付出以期待美好的结果。
岩井俊二先生是一个杰出的导演,但他的文字绝对不比他的**逊色。一个出色的歌手,或许会跳舞,但鲜有会跳芭蕾且功底过硬的。岩井俊二的“歌”十分悦耳,而他的“芭蕾”则在很大程度上更耐人寻味。《情书》,便是“歌手的芭蕾”了。
《情书》读后感6在这长达两个月的暑假里,读书成了我唯一的爱好。当我在书海中眼花缭乱不知该选哪本时,《校园情书》把我深深吸引住了,于是,我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本书。
名不虚传,《校园情书》写的是在每一所中学学校都有可能发生的情感故事,是用青春书写的情书。里面有同学之间的'友情,老师与学生的亲近,青春期朦胧的恋爱感觉。看这本书,与其它书不同的是,它让我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最与众不同的是,《校园情书》中的班主任“达达”老师,他的开朗、另类的教学方式、通情达理、孩子气等等能与学生们打成一片,完全不同于其他老师。这样的老师应该是所有学生都梦寐以求的吧。当然,我也不例外,我十分向往这样的老师。
《校园情书》中的第一张“志形燕归楼”是我记忆中最深的一章。原因就是与我相近,感触大。对呀!每一个女生宿舍总有一个最懒的,一个最吵的,一个最安静的,一个最贪吃的,一个做老大……宿舍就是我们另一个家,同学之间的友情就是在宿舍培养的。当我看完这章时,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宿舍所发生过的事。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一起疯狂,嘴角的弧度慢慢扩大。我们的宿舍也曾闹过“减肥”的风波,不同的是,书中是做瑜伽,而我们则是做一些零星稀奇的动作。最使我感动的莫过于最后一章“你一路都在”。同学之间的友谊多么深厚啊,它往往会超过你的想象。我也是料及不到的,他们为茹茵同学写的两篇日记,办纪念会,让友谊成为彼此心中的永恒。看着看着,使我想起《朋友》这首歌,多么适合呀。
《校园情书》写出了我们中学生的学校生活和情感世界。是让人欢笑,让人流泪,让人深思的励志故事。《校园情书》的确是一本属于我们的青春期指南,将伴随我们,在青春之路上越走越远!
《情书》读后感7说起读岩井俊二的《情书》的感受,犹如我对书中提到的那只“翅膀和尾巴都是在舒展的时候被冻住了的”蜻蜓的感受一样:美丽、浪漫、哀婉。
透过晶莹剔透的冰看舒展的蜻蜓是那么的纯净。少年时期暗恋的往事是那么的纯洁、那么的纯真。“有一个可以想念的人就是幸福”的认知又是那么的纯朴、那么的纯粹。认真写信给天国的阿树的博子是美丽的,陷在与阿树相遇相知相爱的回忆中的博子是美丽的,在雪地中央冲着大山放声呼喊的博子是美丽的。同样,认真回信给博子的藤井树是美丽的,明白自己也喜欢阿树的藤井树是美丽的,佯装平静想把画像放进兜里的藤井树是美丽的。因为纯,因为不做作,所以《情书》很美丽。
定格在最美丽时刻的蜻蜓是如此的富有诗意。小说中男藤井树对女藤井树表达爱意的方式是如此的浪漫:在没人借过的书的空白书卡签上“藤井树”名字;继续要求做图书管理员;在《追忆逝水年华》的图书卡背面画着女藤井树的样子。我能体会男藤井树在图书卡上签名的心情,他签下的不是自己的名字,而是自己喜欢的人的名字。继续要求做图书管理员是假公济私,是为了能与喜欢的人名正言顺单独呆在一起,即使没有言语。而让喜欢的人帮自己还那本夹着有她样子的画的书,其实也就是间接的表白。可惜这些做法浪漫,但太过含蓄,两人只能是擦肩而过。
冰封的蝴蝶即使美丽,也透着哀婉,即使浪漫,也透着悲伤。对于女藤井树来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她不该到那人走后才明白他心中的秘密。对于渡边博子来说,还君心思双泪垂,恨不相逢更早时。她不该是另一个人的影子。
当一切真相大白,当博子与藤井树都面对了自己的感情,当书中洁白的雪花融化在我心中最柔软的部分的时候,一只冰封的蜻蜓也成为了我记忆中永恒的标本。
《情书》读后感8藤井树。宛如一小片雪花一般的飘落在了心头。明明一打开始就知道结局了,但到最后心中总还是会被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女孩子弄得平静却又微微的动荡着。
结局写得很是平静,没什么动静。藤井只是微微的有些脸红罢了。但在心中却让所有的东西都化开了。也不知怎的就结束了,但是又不是遗憾。
有人说:“真不甘心!怎么就这样结了!肯定还有后续的!一定是被谁撕了!”
但我却觉得正是这样的结局,太无趣的结局让之前在雪中醒来的博子,让之前下的雪都恰倒好处的融化掉了。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犹如一片小雪轻轻地到来有毫无声息的离开了。
让人不觉得想:啊,下了一场雪啊,只是下了一场小雪罢了。
好像真实却又不实际,却在人们不知道时洗净了人们的心灵。下过了一场雪,一场似梦非梦的雪,留下了一片空白的世界。让人什么都不想做了,只剩一点点思绪,回忆着树与树他们之间微妙的、古典的爱。
岩井俊二,《情书》,也许只是一份无法割舍的爱吧。
“你好吗?我很好。”一开始不抱有任何希望,只因为不可能,却创造了接下来神奇却平常、疑惑却清明的故事。虽然有总觉得博子不是很可怜吗?成了树的代替品。但这样不断地思念着谁,不也是一种美好的幸福吗?虽然还是有些残忍,但不需要了,已经足够了。因为最后它不留痕迹,是全部被融化了。被我,被博子,被树与树统统融化了。
博子将树与树的所有回忆都还给了树,树也将他的爱在十多年后传达到了。虽不是个喜剧,但古典的雪,古典的爱,让人觉得,美得深沉啊。
《情书》读后感9今年七月,似乎是多年来最炽热的一个月,冯亦代和黄宗英二人十几年前的情书结集出版并在七月上市,那一封封滚烫的情书,比七月的天气还要热。写情书的冯先生令我感到十足的陌生但也十足惊喜,我看到了恋爱中的冯先生的另一面。这个有着二十岁小伙子激情的情圣和阅尽人间沧桑、醒世冷峻、待友宽厚的冯亦代是同一个人吗?这是我们高山仰止的文坛耆宿冯伯伯吗?
先生在世时,我作为出版社编辑接洽过他的文稿,作为记者写过先生的访谈录,作为晚辈作者和译者得到过先生指教,自以为对先生比较熟悉,但那些接触和印象似乎都止于理性和智识。冯先生在我们这些本该称他爷爷却随着其他长辈称他为伯伯的后进面前一直是一座理性的丰碑,只是偶尔在采访中谈到儿时失去母亲时略露一丝感伤,但那丝哀愁转瞬即逝;只是谈到忙于事务耽误了自己的文学梦,历尽劫难后多次中风,想写本自传小说却“写不动了”时,眼角里泛起过瞬间的晶莹;只是在等待迎娶黄宗英的那个秋天,先是振臂一挥告诉我“我要结婚了”,然后和我谈起“黄妈妈”还有几天才能来时不安地在屋里踱步。除此之外,我认识的冯先生是不苟言笑,不动声色的,是操着浓重的江浙口音费力地说普通话的智者长辈。
但是在黄昏恋中,冯伯伯真正释放了自己豪情奔放的一面,那如同沉寂多年的火山爆发般的爱欲,让冯伯伯再次重返弱冠。我们这些熟悉先生的晚辈,终于因了这些公开发表的情书而认识了整个的冯伯伯,尽管是在他去世之后,为此感到十分欣慰。冯先生在他的情书中告诉黄宗英说不想在他在世时发表这些情书,深怕有对年轻人“教唆”的嫌疑。这个可爱的冯老,他哪里知道,他这样学贯中西,以中西合璧的表达方式写出的情书,真是给华语年轻人写的情书呢。多年前我编辑过一本英文书信大全,里面有一类情书,但即使找了双语俱佳的译者翻译出中文对照文本,还是翻译腔十足,很难让恋爱中的人照抄不误,关键时刻还得原文照搬英文,才觉得朗朗上口,以求打动芳心。而冯先生是把西洋的表达融化到他的中文表达中了,一篇篇似水柔情和似火激情的爱欲之书,字字珠玑,行云流水般的情色性爱诗篇无不浮现着西洋文化的意象,透呵着中国文化的浸润。如果说这样的情书是“教唆”,恋爱中的年轻人倒不妨受一受,那是一个中西文化天衣无缝地融合于一身的人真性情的表达,果真能偷得其一缕真谛并能亦步亦趋,那也需要某种天资和学养而不可。
当然,能激发冯先生聊发少年狂做了“爱哥哥”的那个“小妹”则是冯先生这些激情倾诉文字的动力来源。我们的大明星兼大作家黄宗英,抱着嫁过高山(赵丹)只能嫁大海(冯亦代)的信念,在年近古稀时向冯先生发出了爱的信号,本是情理重于男女之爱的,却不料激起冯先生如此喷薄的爱情火山爆发,最终黄宗英自己也被这座火山融化,写出了“深深深深地亲你”和“吮你我的爱”这样的句子。一对“爱哥哥”和“渴望共枕的小妹”,就这样鱼雁传情八个多月,为广大读者留下了一本火热而厚重的爱欲之书,这是一段美丽的恋情佳话,读了,除了感动,除了感染,更为这一对老爱人感到幸福。他们分别与自己心爱的人(安娜和赵丹)度过大半生后又才子佳人牵手黄昏,度过了一段幸福的爱情生涯,是才女明星的黄宗英使学富五车的老夫子冯亦代焕发青春,是热烈智慧的冯亦代成了黄宗英心灵的港湾,珠联璧合,欲罢不能,这是他们前生今世修下的福分,而他们的情书必将造福于恋爱中的男男女女,无论长幼。
《情书》读后感10早前一个中午在图书馆看完了《情书》,也许看得太快,很多地方的味道还未嚼清便已翻过贯穿始终的淡淡的情愫,小小的伤感,不同于一般的生离死别,阴阳相隔,人鬼情未了,但就是那般轻轻萦绕在你心头,你无心拂开,也无力拂开,或许根本就不想拂开。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探究,也无需探究主角们的情感归属问题,你如果真要问男藤井树到底有多喜欢女藤井树?女藤井树对男藤井树可有过一丝喜欢?
博子走出藤井树的阴影没?藤井树是真的爱过博子吗?还是把对女藤井树的爱转嫁到了博子身上?很可能就陷入一个回答问题的死循环,答完一个问题,扯出下一个问题,再继续回答问题,一串串的问题在我看来没有深究的意义,有时候看书是看一种感觉,而有些感觉更是无法言喻的。
两个藤井树,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原本不相干的两个人,因一个相同的名字绑在了一起,但这不意味着就一定要碰撞出什么大火花,一样可以平平淡淡,无波无澜地度过,所有事物总在相交后分离,没有例外,中间是毫无联系的几年,在后来便是一个已在地下,一个还在地上,仍旧没有太强烈的情感,只因一封阴错阳差的信才又勾出了以前的事,我至今还记得博子写给藤井树的第一封信,藤井树:你好吗?我很好。
渡边博子那是在一种怎样的心情下写的呢?还是无法描述,只知道原来简简单单几个字就已胜却长篇大论。
书中有很多小情节,印象最深的就是男主喜欢在空白的借书卡上添上藤井树这三个字,开始觉得不过是无聊的小把戏,可最后还是有那么一点感动的,特别当流行“寻找藤井树”时,发现心里被什么东西堵着,很压抑,很难受,很沉闷,很抑郁,反正都是些消极的词。
沧海桑田,岁月悠悠,在中国百年的**史里,有许多杰出的影人,他们如同一颗颗灿烂的星星,组成了一条恒久的星河。而在这其中,又有哪些人能真正代表中国这一百年的**史呢?本报特意挑选出一些重量级老**明星,和您一道追忆旧事,回味老**。
●阮玲玉:昙花一样凄美
阮玲玉,原籍广东中山,生于上海�是中国早期**杰出的代表人物,上世纪30年代上海最引人瞩目的**女明星。
16岁那年,迫于生计,阮玲玉从上海崇德女校退学,应试明星影片公司《挂名夫妻》的女主角。应试中,导演让她作欢乐的表情,她便轻盈地将头一侧,薄唇轻启,嫣然一笑,弯弯的眉,妩媚的神态,在嘴角还浮出一个逗人的浅酒窝。导演让她作悲伤的表情时,一瞬间,原来留在脸上的笑容突然消失,纯真的眸子上已有一层盈盈泪水,目光中还带着浅浅的哀怨,让导演惊叹不已。
阮玲玉在9年的演艺生涯里,饰演过各类不同的角色,有农村少女、丫头、女工,也有歌女、尼姑、乞丐。这些人物的结局有的自杀,有的入狱,有的被逼疯,有的病死街头,是一群充满悲剧色彩的银幕形象。她共主演了29部**,其中《三个摩登女性》、《城市之夜》、《神女》和《新女性》等影片,被认为是中国早期**的经典之作。
1935年,阮玲玉主演的影片《新女性》公映,由于受白色恐怖的压迫,她的演艺事业受到了封杀。同时,受人指使的记者工会又对影片进行无理围攻,上海滩上的一些**小报也趁机落井下石,大肆炒作绯闻,一时流言蜚语满天飞,压得阮玲玉透不过气来。
而感情问题更是阮玲玉心中的痛。16岁那年,她的母亲被女主人诬陷偷钱,被赶出来流落街头,是少爷张达民帮助了她们。温柔善良的阮玲玉被张达民迷惑了,献出了纯洁无邪的身心。但同居后的张达民少爷习气表露无遗,一次次向阮玲玉伸手要钱,用于赌博和玩女人,甚至几次卷款逃跑。阮玲玉为此曾服毒未遂。此时,茶叶商人唐季珊趁机追求她。阮玲玉又轻信了唐的甜言蜜语,与他同居。而唐季珊其实也是一浪荡公子,后来更是当众殴打阮玲玉。其后,张达民和唐季珊又因她争风吃醋,大打官司,将她牵扯进了一个类似风流韵事的官司中。
1935年3月8日凌晨,阮玲玉不堪压力,在上海新闸路沁园村的住宅服安眠药自尽,年仅25岁,整个上海为之惊愕。报纸的号外上用“人言可畏”四字作为标题。
●金焰:不愿被叫“**皇帝”
金焰在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影坛,有“**皇帝”之称。他的首部成功之作是孙瑜在1930年导演的《野草闲花》,他以活泼淳朴的自然风度,健美匀称的体格和蓬勃的朝气,塑造了一个与当时充斥影坛的那些“油头滑脑”的酸小生形象完全不同的英俊少爷,从而受到广泛赞誉。其后,他主演了《恋爱与义务》、《三个摩登女性》、《黄金时代》、《母性之光》、《大路》等多部影片。这些影片的大多数都以小资产阶级反封建为主题,金焰塑造的几乎都是一些小知识分子形象。金焰本人并不喜欢“**皇帝”这个称号,如果有人看到他来了,说“皇帝来了”,他就皱眉头。
建国后,金焰和第二任妻子秦怡�前妻是著名影星王人美�合演了《失去的爱情》,这是他们两人合作的惟一作品。这以后,金焰又拍摄了《大地重光》、《伟大的起点》、《母亲》等5部影片。1958年,金焰在拍摄**《暴风雨中的雄鹰》时来到西北藏区,为了抵御高原的寒冷,他大量饮酒造成胃出血。4年后,金焰不得不进行胃切除手术,但手术引起了并发症,使他一病就是20多年,从此告别了影坛。1983年,金焰因病去世。
在秦怡的眼中,“老金是个追求完美的人”。“有一次他约我去看**。我迟到了几分钟,到了放映厅坐在他身旁,他根本不理我,只说‘我最讨厌迟到的人,快看**吧’。看完**,我们始终都没讲话。不过事隔没几天他又来看我了,而且送来一条他自己雕刻的木制小帆船,我很喜欢。还有一次老金来玩,我正在织着一件已织到一半的毛衣,他来没多久,我就被叫去拍戏,我随手把毛衣放在桌上。拍完戏回来,一位女演员告诉我,‘看到金先生在拆毛衣,还听他说里面有错针还不拆掉,还往下织……’这下可真把我气坏了,跟他说:‘织错就算呗,谁看得出来啊。’他说:‘知错不改,尤其可恶。’”
当年,金焰也曾经在无意中深深伤害过秦怡。当他们越来越亲密时,金焰却始终不向秦怡求婚,出于自尊心,秦怡也不愿先开口。有一天她突然听到金焰和别人打电话说办理去美国的事。秦怡问他时,金焰回答准备去好莱坞拍片,也许去不成,因此没告诉她。同时他又解释之所以不向秦怡求婚,也因为此事:如果去成了,他们只好分手,如果决定不去就可以结婚。秦怡无法形容当时听到这句话时难过的心情,而金焰竟然一点没有觉察到她的心情变化。回家后,秦怡就一直呆坐发傻,心想:“这个人也实在诚实过头了,他难道不能把有些话留在心底吗?一定要全盘掏出来伤害我?也许他不是想伤害我,也许……”
●孙道临:永不消逝的“萧涧秋”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1314430100a58dhtml) - 中国著名影星_xxxhttp_新浪博客
孙道临演过众多令人难忘的角色:《乌鸦与麻雀》中的华先生、《渡江侦察记》中的李连长、《不夜城》中的资本家、《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李侠、《早春二月》中的萧涧秋、《家》中的觉新、《雷雨》中的周朴园……执导过不少优秀影片:《继母》、《雷雨》、《非常大总统》……为《哈姆雷特》、《白痴》、《列宁在1918》、《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配音脍炙人口,朗诵李白、杜甫、陆游的诗词感人肺腑。
这位祖籍浙江的传奇人物出生在北京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念的是名气很响的崇德小学。上了中学,他被老师称为神童,15岁就写成短篇小说《母子俩》。
全国解放为孙道临带来了艺术上的春天,他作为上影的一名年轻演员,与赵丹、白杨、张瑞芳、秦怡一起敲锣打鼓迎接解放军进城。接着,孙道临又奔赴抗美援朝前线。从朝鲜战场回来后即投拍**《渡江侦察记》,侦察连长李春林被他演得活灵活现。其后,《南岛风云》中的游击队长、《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地下党员、《红色的种子》中的政委、《革命家庭》中的革命者、《51号兵站》中的指导员……组成了他在银幕上的“兵系列”。
孙道临在燕京大学读书时,是“燕京剧社”的活跃分子,出演了剧中的周冲,黄宗江演周萍。演出后在全校轰动,黄宗江收到不少署名“繁漪”的求爱信,他也收到不少署名“四凤”的情书。直至1984年,孙道临的《雷雨》情结越发浓烈,他把此剧搬上了银幕,并且自导自演。不过当年的“周冲”已变成了“周朴园”。
《早春二月》是孙道临的代表作,此片在当年风靡一时,社会上曾掀起了一阵“萧涧秋”旋风,男大学生模仿他的扮相,一身灰色长衫,梳一个30年代大背头,手执柔石的小说《二月》在河畔倘佯,口中会念着萧涧秋的台词;有的人跑遍南京路、淮海路,为的就是觅一条他围的豆绿色围巾,寻找一种勾人心魄的小资情调。而女大学生更是发痴,有的写求爱信,有的盼能见上一面,要的就是心动,等的就是孙道临,还传说有的女孩因此而患相思病……
其实,那时的孙道临已坠入爱河,与越剧名角王文娟相互倾慕,关于他俩的恋爱趣闻,有各种版本,流传最广的是“鹊桥相会”版。他在苏州拍《早春二月》时,萧涧秋与林黛玉�王文娟在越剧《红楼梦》中饰演林黛玉�鹊桥相会在“潇湘馆”,顶替贾宝玉,与林妹妹弹琴赋诗,爱意绵绵,编织成一段浪漫婚恋。岁月如梭,如今孙道临虽已年届古稀,“潇湘馆”之恋已成往事,传说趣闻也成旧梦,但他俩相濡以沫的感情依然,女儿成家立业,从国外归来发展事业,王文娟操练她的“红楼剧团”,孙道临壮心不已,后又执导起影片《詹天佑》,同时他还利用自己卓越的朗诵技巧,在各大城市巡回朗诵唐诗宋词,引起了强烈反响……
●周璇:那时候的“第二眼美女”
即便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周璇也不是一个美女。好在她五官端正,轮廓好,行话说:“上镜头”,所以算是“第二眼美女”。
周璇对演戏非常有天赋。著名演员舒适当年曾先后和周璇合演过7部**,“试戏时,她往往似乎没有什么激情,到了正式开拍时,热泪却可以夺眶而出。” 周璇一生中共拍了43部影片,和阮玲玉、胡蝶并称中国影坛三大影后。但对于“影后”这个称号,周璇本人并没有接受过。1941年,《上海日报》发起了选举**皇后的活动,结果周璇得票最多。其后,周璇却在报上发表了一则启事:“璇性情淡泊,不尚荣利,平日除为公司摄片外,业余惟以读书消遣。对于外界情形,极少接触,自问学识技能均有限,对于‘影后’二字涉及贱名,则不胜感荷,敬请亮鉴。”
把嘴唇紧紧靠近话筒演唱的方法,是从周璇开始的。轻轻地唱,讲究字正腔圆、柔和缠绵的这种唱法后来被邓丽君传承并发扬光大。周璇一生中一共演唱了200多首歌曲,其中114首是**插曲。1932年,周璇步入黎锦晖主持的明月歌舞团,并以一曲《民族之光》初露头角。1937年,周璇在《马路天使》中演唱了《四季歌》和《天涯歌女》,这两首歌流传至今,成为不朽的经典名曲。同一时期,《何日君再来》随着影片《三星伴月》的上映,一时成为家喻户晓的流行歌曲。当年有记者撰文赞美周璇的嗓音:“她的歌声如金笛鸣,沁人心。”于是,“金嗓子”的美誉传遍了大江南北。
周璇的第一任丈夫,是当时大上海“明月社”的严华。好景不长,娱乐圈的绯闻吹进了这段幸福的婚姻,生性多疑的周璇听风便是雨,最后亲手完结了这段感情。1949年初,年轻商人朱怀德闯入周璇的内心,人在香港的周璇先是被其一片真诚打动,将全部积蓄交给他。朱带着钱回到上海后,就杳无音讯。1950年,周璇带着朱怀德走后产下的他们的孩子回到上海,找到朱怀德。谁知他竟问:“这孩子,恐怕和你自己一样,是领来的吧?”从此,周璇一直被困在疯狂的世界中,直到1957年去世。
●上官云珠:生死劫呀生死劫
上官云珠,著名**艺术家,在影片《枯木逢春》、《早春二月》、《舞台姐妹》等影片中扮演角色,其表演真挚自然,善于塑造身份、性格、气质迥异的人物形象。
新中国成立时,上官云珠才30岁,但因为她的气质很不适合演“工农兵”形象,所以一直没有机会再上银幕,可是上官云珠不气馁,她努力改变自己的戏路,进行脱胎换骨的“转型”。一时没戏演,她就另辟蹊径,为灾区筹款义演,一天两三场,一连演出了131场,直到过度劳累患急性肺炎昏倒在舞台上。
1955年,上影厂准备开拍《南岛风云》。但在即将开机之时,女主角护士长符若华的人选迟迟没有敲定。与上官云珠感情深厚的黄宗英,想起了3年来一直坐“冷板凳”的上官云珠,便竭力向导演白沉推荐她。可让上官云珠这样的演员去扮演英姿飒爽、老练果敢的革命英雄形象,在一些人的眼里简直是嘲讽,好在白沉导演力排众议,坚决用了上官云珠。上官云珠也不负众望,她的精湛演技让那些一向对她有偏见的人也不得不折服。
1956年1月10日,上官云珠手拿着陈毅市长亲手书写的“上官云珠同志,请您来一趟”的字条,走进了中苏友好大厦,受到了在上海视察工作的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
在此之前,因受丈夫程述尧的牵连,上官云珠也被翻来覆去查个没完,心情很是苦闷和压抑。在陪同毛主席跳舞时,上官云珠向毛主席诉说了心中的委屈和个人的遭遇。不久,上官云珠主演了《小白旗的风波》,并跟随中国**代表团出访捷克。她原已被列入“右派”名单,这时也峰回路转,成为“保护对象”。
命运的转折,使上官云珠又升起了攀登事业高峰的希望。上官云珠在拍片之余,积极参加“四清”工作队,经常深入工厂、学校、农村演出,以至于累得吐血。不久她被查出患“乳腺癌”和“脑癌”。手术后,上官云珠以超常的毅力,日复一日地练习以求突破因“脑癌”导致的语言障碍,以便重返银幕。就在这时,“文革”开始了,造反派们全然不顾上官云珠身体虚弱,硬拉她到厂里去参加大批判,多次遭到毒打。
造反派从鞭挞上官云珠的婚姻开始,再到她主演“坏**”的“放毒”,更要她老实交代几次见到毛主席和其他首长的情况。上官云珠胆战心惊地如实写出受到毛主席几次接见的情况,但坚决否认攻击伟大领袖。
1968年11月22日,上官云珠又被专案组提审。对审讯人员的威逼,上官云珠无话可说。造反派折磨了她两个多小时后,把她踢出门外,并下最后通牒“第二天必须交代,否则后果自负。”
1968年11月23日凌晨3时,身心极度疲惫、万念俱灰的上官云珠跳楼自杀身亡。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1314430100a58dhtml) - 中国著名影星_xxxhttp_新浪博客
2020年12月14日凌晨三点二十八分,著名表演艺术家、作家、编剧黄宗英逝世,享年95岁。也许黄宗英这个名字对于年轻观众来说比较陌生,然而对于老一辈的观众来说她是不折不扣的多才多艺的女神。比如她在话剧《甜姐儿》当中饰演的甜姐儿、在根据巴金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当中饰演的梅**等角色都让人难以忘怀。另外,黄宗英是曾获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的作家,从艺术上说她运用了散文的笔法来写报告文学,自有其独特的韵味。下列仍然健在的10位年过九十的老戏骨你还认识几位?
一,“太上老君”郑榕
1924年出生的郑榕如今将近97岁高龄。1942年便开始从事话剧工作的他至今为止已经从艺将近80年,是在革命的炮声中成长起来的老一辈革命艺术家。郑榕先后扮演了五十多个话剧角色、八十多个**角色。对于观众来说,印象最深的当属《雷雨》的周朴园、《茶馆》的常四爷和86版《西游记》当中的太上老君。近年来郑榕虽然有些行动不便,但精神还十分不错。
二,“老炮儿”管宗祥
1927年出生的管宗祥是导演管虎之父,如今已经将近94岁,1942年加入八路军的他是值得人民尊敬的艺术家。他曾出演过无数歌剧、话剧、京剧、**、电视剧等。他在《包氏父子》当中饰演的老包、《济公活佛》当中的师爷以及近年冯小刚主演的《老炮儿》当中的二爷等角色观众都印象深刻。几个月前他参加**《八佰》的首映,看起来仍然精神奕奕。
三,“白毛女”田华
1928年出生的田华将近93岁,1950年22岁的她因在**《白毛女》扮演“喜儿”而被观众熟知。1958年在影片《党的女儿》中扮演李玉梅同样十分出彩。老当益壮的她如今仍然活跃在影视圈当中,近年来还出演了《枕边诡影》、《执行》、《一切如你》、《步步为营》等作品。不久前她还在金鸡奖当中现身,精神饱满。
四,“姜太公”蓝天野
1927年出生的蓝天野如今已经将近94岁高龄。1944年开始从事话剧工作的他已经走过了76年的艺术人生。他出演的《茶馆》、《蔡文姬》等都是话剧的经典,同时他还是观众心目中永远的姜太公。他不但是德高望重的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同时还是书画家、奇石收藏家。今年他59岁的弟子宋丹丹都已经宣布退休,然而已经将近94岁的他还活跃在舞台当中,就在今年他还出演了几场话剧。
五,“革命战士”于洋
于洋1930出生,如今已经将近91岁高龄。1945年,于洋加入革命队伍成为一名战士,参加过四平保卫战、长春围歼战,并在某部炮兵团获得过四野颁发的渡江战役纪念章。代表作包括《留下他打老蒋》、《青春之歌》、《暴风骤雨》、《英雄虎胆》等。不久前,于洋获得 第27届华鼎奖组委会发布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国十佳**男演员称号。
六,“表演艺术家”“杨静
已经92岁高龄的杨静是于洋的妻子,1929年2月出生的她比丈夫于洋大差不多两岁。蒙古族的她年轻时候曾是呼伦贝尔省政府合作社医院任助产士。1950年起任东北**制片厂演员,曾在《血泪仇》、《王家大院》、《天下无故》、《钢骨铁筋》、《群猴》等当中担任重要角色。如今的她与丈夫于洋基本上悠闲在家中共享天伦之乐。
七,“莫大先生”刘仲元
1922年出生的刘仲元如今已经将近99岁高龄。他是李亚鹏版《笑傲江湖》中的莫大先生,胡军版《天龙八部》中饰演的苏星河,《天下粮仓》当中的顾琮,《大宋提刑官》当中的邓九, 《汉刘邦》当中的范增,《东周列国战国》当中的太史敖。他一生之中饰演过无数角色,尽管大多都是配角,但是观众仍然深刻记住了他。如今的他已经息演,很少能看到关于他的报道。
八,“人民艺术家”秦怡
秦怡于1922年1月出生,如今已经99岁高龄。1938年,秦怡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肄业后,前往武汉参加抗日宣传活动,她是不折不扣的爱国艺术家。从1939年开始,她饰演过《青春之歌》、《铁道游击队》、《母仪天下》等无数部优秀作品,银幕上的秦怡经历着丰富多变的人生,与艺术相伴一生的她一生都是艺术。不久前网上曝光了她的视频,正在打着点滴的她看上去十分憔悴。
九,“最美奋斗者”郭兰英
郭兰英是我国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晋剧表演艺术家,1930年出生的她如今已经将近91岁高龄。“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郭兰英正是**《上甘岭》的插曲《我的祖国》的原唱。就在今年春晚,90岁高龄的她再次献唱《我的祖国》感动了全国观众。
十,“小城之春”韦伟
有资料说韦伟出生于1918年,也有资料说她出生于1922年,怎么说她都已经是经历世纪风云变幻的百岁老人了。1948年出品的《小城之春》仿若是一篇古典而颇具韵味的诗篇,至今仍然被公认是最好的国产片之一;2005年,它更是被香港**金像奖评为百年百大**第一名。而韦伟正是该片女主角。她还出演了《江湖儿女》、《一年之计》、《妹妹曲》等众多优秀作品。目前的她已经定居香港,古天乐等演艺界后辈偶像会看望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