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天鹅湖》
四幕芭蕾舞剧,作品作于1876年。故事取材于俄罗斯古老的童话,由别吉切夫和盖里采尔编剧,是柴科夫斯基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由于原编导在创作上的平庸以及乐队指挥缺乏经验,致使1877年2月20日首演失败。 直到1895年,在彼得堡的演出,才获得了惊人的成功,从此成为世界芭蕾舞的经典名著。
《天鹅湖》 至今仍是舞蹈家们所遵循的楷模, 同时也是一部现实主义舞剧的典范。 剧情大致是: 被魔法师罗德伯特变成天鹅的奥杰塔公主,在湖边与王子齐格弗里德相遇,倾诉自己的不幸,告诉他:只有忠诚的爱情才能使她摆脱魔法师的统治,王子发誓永远爱她。在为王子挑选新娘的舞会上,魔法师化成武士,以外貌与奥杰塔相似的女儿奥吉莉雅欺骗了王子。王子发觉受骗,激动地奔向湖岸,在奥杰塔和群天鹅的帮助和鼓舞下,战胜了魔法师。天鹅们都恢复了人形,奥杰塔和王子终于结合在一起。
《天鹅湖》的音乐象一首首具有浪漫色彩的抒情诗篇,每一场的音乐都极出色地完成了对场景的抒写和对戏剧矛盾的推动以及对各个角色性格和内心的刻划,具有深刻的交响性。这些充满诗情画意和戏剧力量,并有高度交响性发展原则的舞剧音乐,是作者对芭蕾音乐进行重大改革的结果,从而成为舞剧发展史上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其中许多音乐都是流芳百世佳作,这里只能选择其中著名的几首加以介绍。
舞剧的序曲一开始,双簧管吹出了柔和的曲调引出故事的线索,这是天鹅主题的变体,它概略地勾划了被邪术变为天鹅的姑娘那动人而凄惨的图景。 全曲中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是第一幕结束时的音乐。这一幕是庆祝王子成年礼的盛大舞会,音乐主要由各种华丽明朗和热情奔放的舞曲组成。在第一幕结束时,夜空出现一群天鹅,这是乐曲第一次出现天鹅的主题,它充满了温柔的美和伤感,在竖琴和提琴颤音的伴随下,由双簧管和弦乐先后奏出。 《匈牙利舞》,即是匈牙利民间的《查尔达什舞》。音乐的前半段舒缓而伤感,如舞蹈前的准备,音乐后半段节奏强烈,显示出舞蹈者的粗犷,是一首狂热的舞曲。 《西班牙舞》,音乐富有浓厚的西班牙民族风味,西班牙响板的伴奏色彩明亮,更加重了音乐的民族特色。音乐前半部分热情奔放,气氛热烈,后半部分则充满了歌唱性和旋律性。《那波里舞曲》是一首十分著名的意大利风格的舞曲,整个舞曲以小号为主奏,音乐活泼,前半段平稳, 后半段则节奏越来越快,气氛越来越热烈, 是一首塔兰泰拉风俗舞曲。《四小天鹅舞》也是该舞剧中最受人们欢迎的舞曲之一,音乐轻松活泼,节奏干净利落,描绘出了小天鹅在湖畔嬉游的情景,质朴动人而又富于田园般的诗意。
舞剧《胡桃夹子》
两幕三场梦幻芭蕾舞剧,作于1892年。剧本是彼季帕根据恩斯特·霍夫曼的童话《胡桃夹子和鼠王》及大仲马的改编本写成的。作者从舞剧中选了六首曲子作为《胡桃夹子组曲》,同年3月7日在一次交响乐演奏会上首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同年12月6日舞剧在彼得堡首演。 这部作品是柴科夫斯基三部芭蕾舞剧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世界舞蹈舞台上久演不衰的舞剧精品之一。
舞剧的音乐充满了单纯而神秘的神话色彩, 具有强烈的儿童音乐特色。 剧情大致为:圣诞节,女孩玛丽得到一只胡桃夹子。夜晚,她梦见这胡桃夹子变成了一位王子,领着她的一群玩具同老鼠兵作战。后来又把她带到果酱山,受到糖果仙子的欢迎,享受了一次玩具、舞蹈和盛宴的快乐。
舞剧音乐中最为著名的是《花之圆舞曲》,选自舞剧第二幕中糖果仙子与众仙女群舞时的音乐,经常单独演出。竖琴的华丽流畅的序奏之后,圆号以重奏形式奏出圆舞曲主题,旋律如歌,表现出糖果仙子与仙女们轻盈婀娜的舞姿,在单簧管相呼应的独奏之后,乐曲的主题抒情而优美。
《进行曲》选自舞剧第一幕第一场中孩子们登场时的音乐。这段音乐兼有进行曲和双拍子舞曲的特点,轻快活泼的旋律生动描绘了孩子们吹着小喇叭,昂首挺胸,神气十足的神态,同时也表现了孩子们活泼敏捷的特色。
《特列帕克舞曲》选自舞剧第二幕中糖果仙子的盛大宴会中的音乐,是一首双拍子的俄罗斯舞曲,情绪欢快奔放,力度变化激烈,节奏动力感极强,音调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民族色彩,整个舞曲洋溢着兴奋奔放的情绪。
《芦笛舞曲》也是选自舞剧第二幕中糖果仙子的盛大宴会中的音乐,音乐用长笛代替芦笛,以长笛三重奏的形式展开主题,节奏轻快而带有诙谐的色彩,主题愉快活泼,宛若一首清新宜人的田园晨曲,这是一首著名的体现长笛特色的音乐。
舞剧《睡美人》
完成于1889年,三幕芭蕾舞剧。全剧共有61段音乐,作者曾亲自将本剧中的五个精彩片段改编为一套组曲,称为 《睡美人》组曲。 原剧为一出童话剧,根据法国作家贝洛的作品《林中睡美人》改编。
其故事梗概为:美丽的奥洛拉公主受到邪恶的妖婆卡拉波斯的诅咒,在十六岁时被纺锭刺伤手指而死。但由于代表善良与智慧的精灵里拉用魔杖赶走了妖婆,使得奥洛拉公主幸免一死,而以沉睡一百年来代替了死亡。一百年之后,恰逢白马王子狄吉列经过这一城堡,他依照里拉的指示,用热吻唤醒了奥洛拉公主。故事的结尾是王子与公主举行了盛大的婚礼。本剧在芭蕾舞剧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将传统的古典舞剧引向了高峰。
下面介绍一下本剧中最著名的两个片段:圆舞曲,为《睡美人》组曲中的第五曲。这一片段选自第一幕中,远道而来的四位王子手持鲜花向奥洛拉公主求婚时的场面。旋律由乐队的弦乐部分奏出,充满了轻松活泼、抒情优美的圆舞曲特色。慢板,为组曲中的第二曲。 第一幕中, 公主在十六岁生日宴会上深情地接过求婚者赠送的玫瑰,因此这一段也被称为《玫瑰花的慢板舞曲》。柔婉抒情的主旋律生动地表现出公主优雅大方、彬彬有礼的舞姿。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是我国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也是最富神秘色彩、浪漫情调和历史意义的民间故事之一。梁祝独特的魅力就在于,这个故事既艺术化地记录了深刻的历史悲剧,同时又蕴涵着丰富的幻想因素。传说的“人人共爱、处处为家”的特点,或许正是它的巨大而深刻、广泛而恒久的魅力之所在。梁祝传说是一部宏伟的交响乐,奏出了爱情的颂歌、自由的颂歌、和生命的颂歌。
其大概故事内容为:东晋时,祝英台女扮男装前往杭州求学,路遇梁山伯,因志同道合而结为兄弟并同窗三载。后,祝英台归家,行前托媒师母许婚梁山伯。十八相送,祝英台以“妹”相许。梁山伯知情,往祝家求婚,此时,祝父公远已将女许婚马太守之子马文才。梁祝二人楼台相会,之后,梁山伯抱病归家,病亡。祝英台新婚之时,花轿绕道至梁山伯坟前祭奠,惊雷裂墓,英台入坟。梁祝化蝶双舞。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情感悲剧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它并不是寻常的男女之间的爱恋。祝英台爱上梁山伯,确乎是女人对男人的传统爱慕,无须大惊小怪,但梁山伯对祝英台的感情变化,很值得我们细加回味。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在“梁祝”文本的入口,伫立着梁山伯的英俊身影,他正形单影只地行走于访学的道路,这时,另一个出门访学的婀娜“男子”即祝英台出现在他孤寂的视界里。异乡求学的梁山伯遇见了一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友情之火自然的从他内心升起。在三年的朝夕相处中,祝英台私下爱慕着梁山伯,以为只要她还原为女妆,梁一定会加倍欣喜和娶她为妻。在分别之际,她含蓄地向梁山伯发出了隆重邀请,希望他能准时到家里迎聘她的妹妹“九娘”。这是一个旧时代女子向男人所发出的暧昧而动人的呼吁。后来的事件发展变得越来越富于戏剧性。当梁山伯在赴宁波当官途中专门前往探视祝英台时,家童声称府上只有“九娘”而没有“九官”,这使梁猛然意识到他犯了一生中最严重的错误。我们可以想象当朝夕相处的同性“损友”,突然变成了一个千娇百媚的女人,还是那个自己要来求亲的“九娘”,内心震撼可知!但有句话说:爱情的初始阶段,往往是友情,而诚挚的友情是爱情的必要准备。梁山伯与祝英台三载同窗,又是“日同桌,晚同床”。如此,可以知道,他们有很好的爱情基础,尤其是祝英台是女人的事实公开后,梁山伯、祝英台更是你有情、我有意。本来两人是可以永结同心,携手迈入婚姻的殿堂的。但就是由于当时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以及马文才的横生枝节,使这对有情的男女最终只能“死后同穴”。梁山伯、祝英台的爱情本来是多么的美好,然而,这样的一对有情有义的男女的爱情只能以非花好月圆,皆大欢喜的结局结束。这于梁山伯、祝英台两人而言,是他们的悲剧。要恨,就恨他们生不逢时造化弄人。试想,在当代的婚姻制度下,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样的一对痴男怨女一定不会以这种悲剧的结局而收场,人们会成全他们的。为什么还有这样的悲剧出现呢?在男女不同的社会分工和不同的经济地位下,决定了男尊女卑的观念和社会机制必然产生并越来越牢固。这种男尊女卑,体现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如“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剥夺了妇女学习求知的权利;婚姻包办制,剥夺了女子爱情和婚恋选择的自由。人们渴望自由和封建制度本身所形成的矛盾,这种矛盾体现在婚姻上就是婚姻自主和婚姻包办之间的矛盾,也是梁祝悲剧的深刻根源。
梁祝传说的悲剧成因除了包办婚姻制度,与梁祝性格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是梁祝戏剧,还是梁祝传说,其中梁山伯的不辨雌雄,以至近乎木讷,都是为了刻画梁山伯“志诚君子”的形象;而祝英台为梁山伯殉情,则主要是要表现祝英台对爱情的忠诚与专一,故事的主题是歌颂两人纯真无邪的爱情及对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故事当中人物的行为或情节的安排,都服从于刻画人物性格和表现主题的需要。梁山伯对异性反映是迟钝还是敏感,祝英台是以身殉情还是从命另嫁,都是由两人的性格决定的。
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女性的地位是非常卑微的,体现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如“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剥夺了妇女学习求知的权利;婚姻包办制,剥夺了女子爱情和婚恋选择的自由等等。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祝英台所表现的,则是当时常人难以理喻和做到的“离经叛道”:她为了求得贤士为偶,不仅打破了“男女七岁不同席”的枷锁,而且大胆地女扮男装走到男子中间,与他们一起求知求学;她从三年实际接触中看中了梁山伯,竟不顾“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的成规亲自托嫁妹,一“实则以身相许”;她为了追求真正的爱情,竟然作出以身殉情的壮举。她的行动,惊天地、泣鬼神,赢得了多数民众的同情。反之,倘若祝英台没有离经叛道,为爱情抗争、为真爱殉情的精神,那么梁祝伤别后故事就结束了。因为嫁为马家妇后,生儿育女,相夫教子,与常人一般,就没有什么离奇故事可说了。那么梁祝爱情故事还会千古流传吗?而在流传的梁祝故事中,正因为有了奇女子祝英台的“离经叛道”,才使梁祝爱情故事曲折、感人,从而得以千年流传不衰,堪称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是祝英台出门读书时遇到的一个朋友,他们同馆读书,结为兄弟。他学成别后,有事未能如期践祝英台之约,后至祝家拜访,方知祝为假扮男子,自愧愚鲁,不能辨识。他得知祝已聘马家后,懊悔不迭,回去相思成病,两月即身亡。而在清代邵金彪写的《祝英台小传》中,则称梁山伯“自以家贫,羞涩畏行,遂至您期”,待当上勤令后才敢于“过祝家,询九官”。从冯、邵的故事看,梁山伯是十分憨厚而平常的人。有条件的男儿求学在当时是天经地义之事,并无奇特之处,梁山伯就是这样平常无奇。梁山伯与祝英台三年同窗而不辨男女,实在是有些愚讷,还因贫羞涩畏行,拖延约期,性格怯懦。更令人痛惜的是当知祝英台已聘马氏,只能懊悔不迭,忧郁而死;不敢作出抗争之举。如果梁山伯不是平、愚、怯、迁之人,也有祝英台为爱殉情的精神而去抗争,也许又会走出双双逃亡、另觅乐土的叛逆之路,其结局就可能变成历尽艰辛,苦尽甘来。然而,梁山伯就是梁山伯,以他平庸憨厚的性格,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因此,“不作为”的梁山伯注定了悲剧的结局。
就此而言,梁祝悲剧是性格悲剧,两人的性格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梁山伯的憨厚质朴及在求学过程中的心无旁骛,使他不能洞察祝英台的女性身份,因而错过了与祝英台缔结良缘的大好时机,而祝英台对爱情的执着专一则造成了她以身殉情的人生结局。
四拍子。
四拍子属于复拍子,每小节由2个或2个以上同类型的拍子组成,它的特点是除了强拍、弱拍,还有次强拍,流行音乐、爵士乐和摇滚乐多为四拍子。
四小天鹅是指四小天鹅舞曲,介绍《四小天鹅舞曲》是四幕舞剧《天鹅湖》第二幕中的舞曲,该曲是舞剧中最受人们欢迎的舞曲之一,这首舞曲音乐轻松活泼,节奏干净利落。
第一部:《胜女的代价》
《胜女的代价》这部电视剧陈乔恩、张翰、桓淼淼、高以翔、张檬等联袂主演,陈乔恩在剧中饰演的林晓洁是一位职场女强人,性格倔强、爱发小脾气。她获得了在伦敦和上海分别邂逅的“红帽男”和“电眼情人高子齐”两人的青睐,令她陷入爱情的深渊中,由于张翰在剧中饰演林晓洁的顶头上司,这令她更加的难以应付,不过她凭借过人的工作能力和善良的心很快成为职场女强人,并最终收获了爱情。
第二部:《101次求婚》
高以翔在影片《101次求婚》中饰演女神林志玲的前男友徐卓,是一个摄影师,同时又是一个企业家,家境殷实,刚毅有型,完美诠释了“高富帅”的定义。原本和林志玲“女神搭配高富帅”的浪漫爱情堪称天作之合,不想却在婚礼当天遭遇车祸。当高以翔在海滩上向林志玲下跪深情求婚时,连导演陈正道都按捺不住惊呼,“实在是太养眼了”。
第三部:《如果我爱你》
《如果我爱你》中明道、胡兵、高以翔三位男艺人强强联手,为30、40岁阶段男人代言。他们在事业、爱情、亲情、友情面前的态度和不同处事方式也成为这个阶段男人的写照。而狄杰演绎的苏伟用阳光活力为20岁阶段男人代言,丰富了整个《如果我爱你》的型男款别。
刚毅有型的脸蛋搭配深邃电眼,195公分的修长模特儿身材加上温柔绅士的作风,形容的正是台湾男星高以翔。而此次在《如果我爱你》中,他饰演的可以说是就是他自己,一个举止优雅、温柔体贴的男星,万人眼中的白马王子。而他对女主角安宁的照顾和关怀更是给人带来无限的温暖,阳光的笑容也给身边的人自由的相处愉悦感受。
第四部:《情遇曼哈顿》
**《情遇曼哈顿》讲述了高以翔饰演的宋苇东为实现梦想登上世界舞台,与王丽坤饰演的白淇共同竞争百老汇舞剧《花木兰》的“女主角”的故事,高以翔此次反串也是为了击败头号敌人白淇。
胡兵参加了《纽约风暴》、《千秋家园梦》等影视的拍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