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宫女,为什么害怕被皇帝宠幸?

古代宫女,为什么害怕被皇帝宠幸?,第1张

 现在一些电视剧,喜欢搞一些穿越的套路,现代的美女,穿越到了古代,进了皇宫当宫女,遇到皇帝或者皇子,轰轰烈烈谈场恋爱,实在是太天真太离谱。

  宫中的宫女们,不仅规矩多而且等级森严,根本没有自己的生活,甚至连生命都掌握在主子手中,一不小心就会遭受非人的辱骂和责打,更不要讲谈一场恋爱了,好不容易熬到25岁能够活着出宫嫁人,粗茶淡饭过一辈子那就是天大的福分了。

  嘉靖年间,皇帝为求长生,好方术,更是和道士们一起干所谓“采阴补阳”的勾当,选择“童女初行月事炼之如辰砂以进”美其名曰红铅。可怜这些十岁左右的小女孩,就这样被当成药引子,遭受残酷迫害。自嘉靖二十九年到四十五年,几乎每年都有宫女因此死亡,十七年间折磨至死的达数十人之多。

当然也有些历史上发生的真事和很多小说中的狗血情节仿佛类似,宫女遇到了皇帝,接受了宠幸,怀了龙胎,结果又如何呢恐怕就没有想象中的那样梦幻了。

  史载,明宪宗喜欢与宫女一起厮混,每当有宫女怀孕的时候,就会被万贵妃设计堕胎,堕胎失败的,婴儿出生后也要秘密处死。由于宪宗好这口,大臣里面有人就投其所好,内阁大学士万安,就是这样一个读书人,经常把房中术写成奏折献给皇帝,实在是令人瞠目结舌。正所谓“宫中谁进房中术,纸尾臣名署万安。”也算是有名的丑闻了。

  有一次,宪宗皇帝巡视宫内,经过文渊阁内藏书库,看到了正在整理书籍的宫女纪氏,不觉心动,叫过来问话,奏对称旨,也就是聊得很愉快,于是就宠幸了。这一宠幸不要紧,皇帝拍拍屁股潇洒的走人了,纪氏却怀上了龙种。这件事当然也逃不过万贵妃的眼睛,她马上派人去盯着纪氏。得知纪氏怀有身孕后,派人去堕胎,哪知道派去的宫女大动恻隐之心,居然保护了纪氏,搪塞了万贵妃。孩子出生后,在宫中偷偷摸摸养了六年才与父亲相见。这六年纪氏是怎么过来的可想而知。父子团圆之日,也是纪氏命丧黄泉之时,因为万贵妃断不会轻饶欺骗自己之人。宫中就是这么黑暗和残酷。

 万历皇帝也宠幸了一个宫女,这个宫女是慈宁宫当差之人,据说因为给皇帝端洗脸水,皇帝跟她聊了几句,有了感觉,于是就宠幸了。完事后送了随身饰品作为赏赐。结果宫女怀孕了,这一下子皇帝不干了,如果生下来是儿子那就是皇长子,也就是很有可能成为大明江山的继承人。万历想赖账,在母亲的劝诫之下,万历皇帝极不情愿的接受了这个宫女,将其封为恭妃。这一切,是恭妃噩梦的开始。

  不久,皇帝宠爱的郑贵妃生下了皇三子,因为恭妃生子在前,郑贵妃的孩子永远失去了坐上皇位的机会。万历皇帝几次打算废长立幼,在大臣的力争之下万历最终妥协,但他从心底厌弃恭妃和她的孩子。恭妃最终尽被打入冷宫二十年,身染重病,眼睛失明,悲惨死去。死后的丧葬也是极为随便的,根本没有收到她应得的礼遇。直到她的孙子登基之后,才算是重新将她迁葬到定陵之中。但是,对于她凄惨而痛苦的一生而言,这些死后的虚荣又有什么用呢。

皇宫里的嫔妃大多渴望能够被皇帝宠幸。这就意味着她们有机会生下皇子,甚至是下一任皇帝。母凭子贵,大多能有个不错的下场。而司马炎的嫔妃为了能讨到欢心,都在自己的门口放上一把青草。一时间,这件事成为笑谈。

但对于宫女们来说,被皇帝宠幸,往往是一个悲剧的开端。跟嫔妃不同,大多数的宫女地位都比较低。她们被皇帝宠幸后,无非是两种结局。

第一种,顺利为皇帝生下皇子。这种情况也曾经发生过,明朝第九任皇帝朱樘就是宫女生下的。朱樘的生母纪氏原本是广西土司的女儿,因为征讨广西叛乱,这位纪姑娘被遗弃掳掠到皇宫里,充当宫女。

一次,皇帝看到这位纪姑娘长得不错,就耍流氓的把她宠幸了。结果,只宠幸了那么一次,这位纪姑娘就怀孕,生下了后来的皇帝朱樘。

那有人可能会说,皇宫里有那么多宫女,谁知道生下的孩子就一定是被皇帝宠幸过的呢?其实古代皇帝早有准备,他们在宠幸那个女人时,都会有太监在一旁记在一本小册子上。如果上报怀孕后,就会核对那本小册子的时间。

不过这位纪姑娘生下皇子后,并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结局。她很快被正宫皇后给弄死了,年仅24岁。其实这不光是纪姑娘一个人的命运,而是绝大多数宫女的结局。

想必大家都知道明朝的明宪宗朱见深吧,他在历史上是非常出名的,不过他的出名并不是因为他的功绩,而是因为他的感情生活,明宪宗在年仅四岁的时候便跟着宫女万氏生活,万贞儿大他整整15岁,陪伴他一起长大,而在他登基之后,万贞儿也变成了万贵妃。万贵妃是他一生的挚爱,朱见深也因此而在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后世之人一直在传扬他们的故事,在不少人的心目当中,朱见深都是一个非常重感情的人,虽然他在功绩方面有所不足,但是在感情方面却是至死不渝的。朱见深的确深爱万贵妃,但并不代表除了万贵妃之外他就不宠爱其他女子,朱见深一生有很多嫔妃存在,就连宫女也被他纳入房中。这个宫女就是纪淑妃。

纪淑妃之前只是一名普通宫女,由于认识几个字,所以便被派到宫中书库当管理员,一次偶然的机会,朱见深见到了纪淑妃,并且宠幸了她,虽然只是一晚,但是纪淑妃却因此而怀上了龙种。这人还是得靠运气的,有些妃嫔一生无后,她一个小小的宫女,只被皇上宠幸了一次,竟然怀上了孩子。

古代宫中一向都是母凭子贵的,如果能够生下皇子,那么将来极有可能会被晋升为皇妃。有皇子的嫔妃在先皇去世之后可跟随儿子去封地生活,从此不再被宫中枷锁捆绑。原本以为纪淑妃也有这样的殊荣,可由于万贵妃的缘故,她的美梦落空了。

据说万贵妃曾经给纪淑妃灌过两次打胎药,第一次没有成功,第二次是因为宫女心软,所以便将打胎药倒掉了。在历尽千辛万苦之下纪淑妃终于悄悄生下了孩子,孩子生下来了,但小皇子却不敢公布于众,因为当时有万贵妃在,只要万贵妃稍微出手,他们母子的性命就堪忧了。

古代的宫女之所以怕被皇帝宠幸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第一、古代宫女被宠幸后无法得到应有的名分;第二、古代宫女被皇帝宠幸后可能会“生不如死”;第三、古代宫女担心称为娘娘们折磨的对象。

一、古代宫女被宠幸后无法得到应有的名分

首先,古代对女性的要求本身就格外严格,而宫廷中的宫女身份又比较低微,若是被皇帝宠幸后没能得到名分的话,宫女不仅会遭到宫中众人的耻笑,就连自己宫外的家人也会在外人面前抬不起头,这样的滋味其实远比赐死更可怕。若是宫女被宠幸后生下了皇子,那么皇子也是要在这些“诛心言论”中过一辈子,成为一生洗刷不掉的耻辱。

二、古代宫女被皇帝宠幸后可能会“生不如死”

其次,古代的宫女被皇帝宠幸过后几乎没有可能被皇帝重视,皇帝们都是醒来以后立刻把宫女抛之脑后,而宫女们被遗忘后的生活其实是相当难过的。例如有的宫女在侍寝后就不能在宫里伺候别人了,若是没有被赐死,那么就只能在冷宫中度过一辈子,运气差的还可能会在小黑屋中过着永不见天日的日子,这岂不是比赐死更难受吗?

三、古代宫女担心称为娘娘们折磨的对象

最后,古代宫女们会怕皇帝宠幸自己,也是担心遭到娘娘们的报复。我们看宫廷剧总能听见一句话“在宫中死是最轻松的”,没错,在宫中被赐死反而是最轻松的,宫女若是被皇帝宠幸后就被皇帝抛弃的话,不仅会遭到宫里人的鄙视,还会遭到娘娘们的打击报复,例如《甄嬛传》中的一丈红、《如懿传》中的步步生莲,这些惩罚都是远比赐死可怕千倍万倍的,所以古代的宫女们哪里敢跟娘娘们抢皇帝呢?

古代的试婚宫女,既然是宫女,那就跟皇家有关,而且,还是清朝时特有的一类宫女。她们主要负责帮公主先去检查一下额驸的身体状况,甚至脾气秉性之类的。当然,检查的方式就是亲自上阵了。

那为什么说试婚宫女是清朝特有的呢?这跟当时的婚俗制度有关。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古代的女子,一般都要“从一而终”,是不允许离婚或者守寡再嫁的。而实际上,在大多数时间,这只是道德层面的一个要求罢了,一直到明朝之前,都是允许女子离婚再嫁,或者守寡再嫁的。特别是在女权兴盛的大唐时期,朝廷为了增加人口数量,还大力鼓励寡妇再嫁。

唐朝时期的公主们,生活很是幸福,她们可能在婚前,已经尝遍禁果了。而且,唐朝公主也不用担心嫁错驸马的问题,她们不满意了,可以随时找其他的方式来满足欲求,甚至是跟驸马离婚都是可以的。

比如嫁给了唐朝开国宰相房玄龄之子房遗爱的唐太宗爱女高阳公主。她就因为欲求不满,跑去寺院,跟执笔帮玄奘法师写《大唐西域记》的高僧辩机,发生了风月案。事发之后,唐太宗李世民大怒,腰斩辩机,斩杀高阳公主的奴婢数十人。当然,高阳公主安然无恙,还给房遗爱找了两个漂亮的通房大丫环,两人因此倒也相安无事。

而唐高宗和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生活更加的豪放,不但将自己的男宠张宗昌送给了母亲武则天,自己更加是先后嫁了薛绍、武承嗣、武攸暨三人丈夫。据不完全统计,唐朝公主再嫁的就有23人之多,所以,在唐朝,根本不需要试婚宫女,完全可以亲自上阵,不行就换呗。

宋朝时,女子还都是可以和离(离婚)的,而离婚的女子也是可以再嫁的,宋朝的公主自然也包括在内。而且,当时对于财产分割也做了规定,凡是女子出嫁时带去的嫁妆,全部属于女子的私人财产,离婚或者守寡再嫁时,可以自行带走,牛吧。

宋仁宗长女福康公主,嫁给了仁宗生母李宸妃的侄儿李玮。可是福康公主根本就看不上出身低微的李玮,天天一脸的嫌弃。仁宗为了缓解女儿夫妻之间的关系,就将李玮升官外放,留福康公主在京城。结果,福康公主却跟出嫁时,带到驸马府的太监互生情愫,最后,还被婆婆发现了。公主打了婆婆,还夜闯宫禁,犯了大忌,整个宋朝廷都炸锅了,连司马光都上书为驸马李玮鸣不平。无奈,毕竟是皇帝的女儿,虽然犯了“七出”之罪,最后还是和离(离婚)了事。

到了元朝,蒙古人还有游牧民族的收继制度,甚至汉人都开始效仿,害的元朝廷还出台法令,没有旧有习俗的不得模仿。所以,当时的女子也不怕守寡。而且,在元朝,女子同样可以离婚再嫁,元朝的公主地位都相当的高,不怕嫁错驸马,即使嫁错了,大不了打死了重嫁。这的确是有点凶悍呀。

那个嫁到高丽的忽必烈的长公主忽都鲁揭里迷失,没事就打自己的丈夫高丽忠烈王王昛。看的高丽大臣们,一个个目瞪口呆,呆若木鸡,不知所措。所以,元朝公主不怕嫁错驸马。

但是,到了大明朝,开始大肆讲究什么程朱理学,号召女子要严格的从一而终,一定要守寡,不可再嫁。人性的退步呀,孟子都一度被朱元璋给丢出了文庙。而出身低微的朱元璋,甚至又重新开启了嫔妃殉死制度,某种思想在作怪呀。

朱元璋的举措,同样也害了自己的后人。明神宗,就是万历皇帝为自己的亲生胞妹选驸马,结果被太监冯保捣鬼,选了一个痨病鬼梁邦瑞。婚礼的当天,梁邦瑞就鼻血不止,再加上太监、宫女索贿,还被殴打,很快挂了。唉,明朝的确是一个奇怪的朝代。永宁公主呢?守寡12年后去世,竟然终生不识闺房之事。不知道朱太祖见到自己的这个曾曾孙女时,会作何感想。

到了清朝时,在礼仪制度上,基本上继承了明朝的传统,但是他们在公主出嫁方面,的确多长了一个心眼,在一定程度上,即遵循了礼制,有最大限度避免了类似明朝永宁公主的悲剧。

试婚宫女就是这么来的。在公主大婚已定之时,皇太后或者皇后,就会在宫中挑选伶俐的女官,充当试婚格格,同公主的嫁妆一起,送到额驸的府邸,与额驸共度几个良宵。之后,试婚宫女便要回到宫中,向皇太后或者皇后,汇报额驸是否有身体缺陷,人品、性格如何之类的事情。只有在经过试婚宫女验证合格之后的额驸,才能正式迎娶公主。

那试婚宫女之后的命运如何呢?通常情况下,都会作为公主的陪嫁侍女一起嫁给额驸。

清朝的宫廷制度森严,等级森严,额驸想要和公主同房,是有非常严格的制度的。必须是公主召额驸侍寝,额驸才可以跟公主同房。公主碍于名声,并不会频繁召见额驸,清朝也挺没人性的。这时候,这些试婚格格就会成为公主留住额驸的筹码。只要试婚格格忠心,公主可能会让驸马给试婚格格一个名分。如果公主不是特别喜欢试婚格格,那这个试婚格格也就只能作为一个婢女了。

细思一下,人的确要有道德,有底线,可是,类似明清这种,过于泯灭人性的作为,的确有点不可取呀。在清朝,这额驸的一血总是由试婚格格拿下,这清朝公主也不知道心里到底怎么个想法呀,想想也是有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4455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6
下一篇2023-07-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