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是两千多年前惊才绝艳般的人物,他本人才华卓绝不说,教出的徒弟也个个都是奇才,成为各国求之若渴的人物。
战国时期合纵连横的外交策略尤为出名,而合纵和连横正是出自鬼谷子门下两位弟子之手。一位是苏秦,一位是张仪。
苏秦先张仪出道,入赵国提出合纵之策,联合各国聚于赵,共同抗秦。而张仪则入秦国,献“连横”之计,正破苏秦“合纵”之谋。
关于为何同门师弟站在对立面,说法很多。有说张仪投靠苏秦,不得苏秦重用,羞辱之下投秦。也有说苏秦认为张仪来定不会受重用,所以劝说张仪去秦的。不管什么原因,反正两兄弟以六国为棋盘,开始斗法。
本文的主角是张仪,为大家介绍的是张仪最经典的一场外交,便是秦惠王十二年代表秦国出使楚国。
秦惠王十二年,秦惠王想要攻打齐国。但是当时齐国和楚国联盟,秦国有些忌惮,所以秦惠王就派张仪出使秦国。
张仪到了楚国,受到楚怀王的亲自接待。宾主尽欢,推杯换盏间,张仪也没忘了自己的任务。
张仪对楚怀王说:“如果大王您愿意与齐国断交,秦王愿意献出商於一带的六百里土地。不仅如此,还会让秦国的美女来伺候您,楚秦结成兄弟之国。”
楚怀王贪图那六百里土地,高高兴兴的答应了,临走还送给张仪很多的金银财宝。张仪满载而归 张仪简介 ,一回到秦国就假装跌倒了,一连三个月都没有上朝。
楚国派使者前来接收土地,但是当时张仪不在,只能空手而归。楚怀王以为秦国嫌弃自己与齐国没有彻底断交 张仪简介 ,还专门派使者去齐国大骂。
齐国上下气愤不已,齐王转头就与秦国结盟了。等到齐国与秦国结盟之后,张仪的摔伤就好了。楚国使者求见,张仪却只说愿意将秦王赐给自己的六里土地献给楚王。
楚国使者大怒,消息传回楚国,楚怀王才知道自己被张仪耍了。楚怀王派兵进攻秦国,而秦国与齐国联合,大败楚国。不仅斩杀楚国八万大军,俘获七十多位大将,还乘胜攻占了楚国六百多里的土地。
张仪这么一摔跤,楚国倒赔六百里土地,亏的楚怀王头晕眼花!张仪的外交手段,由此可见一斑。
不仅如此,后来楚怀王以土地要求得到张仪。秦惠王心动,但不好意思提出来,张仪却自己主动请求前往。
等到张仪来到楚国,立刻被楚怀王关进监狱。但他却根本不害怕,他早就想好了对策。他与楚国大夫靳尚交好,靳尚跑到楚国夫人郑袖那儿说:“张仪受秦王看重,秦王肯定会拿土地美人换取张仪。而大王也会看在土地的份上宠爱秦国美人,到时候夫人便会被厌弃。”
郑袖一想,好像是这么个理儿。怎么解决这事儿呢?自然是先把张仪放出去。于是郑袖就跑到楚怀王那儿说情,表示如果楚怀王真杀了张仪,秦国一怒之下又进攻楚国,到时如何是好。
楚怀王于是听从郑袖的建议,不仅将张仪放了,还对他以礼相待。于是张仪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解决困局。
能想出连横之策对付纵横,张仪的确是惊才绝艳般的人物,佩服佩服!
这位楚王的宠妃其实就是黄歇的小妾,当时黄歇为了一己私欲把怀孕的小妾献给了楚王,楚王还以为是自己的孩子呢。在了解这其中发生的事情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黄歇是谁,黄歇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战国四公子”之一,也就是后来的春申君,他聪明机智,做事细致周到,是一位非常有谋略的人。本来黄歇是黄国的皇族,但是由于战败,黄国被消灭,因此黄歇逃到了楚国生活。
黄歇借助自己的聪慧,在楚王面前展现了自己的才略,凭借着巧言善辩,不久就获得了楚王的信任与喜爱。后来秦国攻打楚国,为了避免战争的发生,楚王想派黄歇作为使者前去楚国求和。就这样满怀信心的黄歇就来到了秦国,他凭借自己的一番口舌,成功的完成了楚王交代的任务,但是秦王又说必须要让楚国太子熊完来秦国做人质,于是黄歇马不停蹄的赶回楚国带来了熊完。
就这样十年过去了,楚王病重需要熊完回来继承皇位,可是秦王却不同意。黄歇便想到了让熊完假扮车夫逃跑的计划,直到熊完回到楚国,黄歇这才向秦王坦白,还告诉秦王如果两国打起来势必会两败俱伤。虽然秦王很是生气,但是想到黄歇的话还是觉得很有道理,最后便把黄歇也放回了楚国。就这样黄歇协助熊完登上了皇位,成为了新的楚王。随着时间的流逝,楚王却没有一个皇子,这让他十分的苦恼,因为这样就没有人能继承皇位啊。
为了解决秦王的烦恼,黄歇四处寻找看着好生养的女子献给楚王,但是一段时间过去仍然没有动静。经常来黄歇家中的李园就想借此机会让自己的妹妹李环进入皇宫,于是他先找机会接近了黄歇,并把自己的妹妹送给了黄歇。不久李环就怀上了黄歇的孩子,李园便和黄歇提出来把李环献给楚王,这样以后黄歇的孩子就能继承皇位了,黄歇听完也很赞同,之后黄歇的儿子也真的成了皇帝。只是可怜了黄歇,本以为能过好日子的他最后却被谋杀了。
皇后就是楚王的女儿,史书记载的名字就是“楚王女”。
嬴政虽然桀骜,但婚姻大事都是太后做主。野史记载“秦王政十年,迎楚夫人,这里的楚女就是楚王女。
秦始皇嬴政十三岁即位,委身于太后大臣之下。当时的太后为秦始皇的养母华阳太后,这个华阳太后又是当年秦宣太后芈月的娘家人,是楚国人,因此为秦始皇选择了楚王的公主作为妻子。
华阳太后简介身居高位公元前251年,在位56年的秦昭襄王病死,安国君即位,是为秦孝文王,册封华阳夫人为王后。秦孝文王正式即位三天就去世了,之后子楚即位,是为秦庄襄王。秦庄襄王册封华阳夫人为太后,加封吕不韦为相国,封号文信侯,并派人到赵国接回嬴政和赵姬母子。
晚年去世秦始皇十七年(公元前230年),内史腾去攻打韩国,擒获了韩王安,收缴了他的全部土地。把那个地方设置为郡,命名为颍川郡。韩国于秦始皇十七年(公元前230年)被灭国。华阳太后也在这一年去世。
1、完璧归赵:
赵国有一块美玉,叫“何氏璧”。秦王听说后想得到它,就派使者到赵国说想用城池换璧。秦王素来贪婪,赵王知道他只是想将何氏璧骗到手,但忌惮秦国的强大也不敢直接拒绝,以免惹起战端。正当他为难的时候,蔺相如站了出来并声称自己有办法——要么换回城池,要么将何氏璧完整地带回赵国。
到了秦国,秦王果然只对璧感兴趣,对让出城池一事只字不提。并在一次会面时想以武力夺璧,蔺相如誓死不从,他抓着何氏璧准备撞墙来威胁秦王:要么用出土地城池换璧;要么他就撞墙壁碎人亡,秦王什么都得不到还会因背信弃义而遭人唾骂!
秦王虽爱美玉但并不昏庸,不愿用土地交换,就值得让蔺相如带着何氏璧返回了赵国。
2、烛之武退秦师:
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包围郑国,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之南。
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国军队一定退走。”郑文公听了他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臣壮年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无能为力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亡国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夜里,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上坠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属下。
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不好办,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的实力呢?邻国实力增强,就等于您的力量削弱了。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经过,郑国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无坏处。
再说您也曾经有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晋惠公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
那个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损害秦国而让晋国得利,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与郑国结盟,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秦伯就回国了。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攻打秦军。晋文公说:“不可,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就没有我的今天。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国,是不智用动乱来代替整齐,是不武。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晋国也撤离郑国。
3、晏子使楚
春秋时期,晏子出使楚国,面对楚王的侮辱,他胸有成竹、沉着冷静,凭着自己的机智和辩才维护了国家和个人的尊严,不辱使命。晏子身“短”,于是“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这番无礼举动,无非是想以此来侮辱晏子,进而达到侮辱齐国的目的。
作为使者,在外交场合他代表的是国家,晏子受辱,自己的祖国也势必跟着蒙羞。智慧的晏子一眼便洞悉对方不良居心,“不入”表现了晏子态度的坚决;“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这句话,不卑不亢、掷地有声,彰显出晏子的铮铮傲骨。“使狗国者,从狗门入”,言下之意就是如果让我钻狗洞,那楚国就是狗国,你侮辱我是狗,就等于承认自己也是狗。在这里,晏子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办法,让对方自取其辱而又有苦难言。
于是“傧者更道,从大门入”,晏子拿起慧的武器,不但自己没受辱,反而让对方蒙羞。见到楚王后,傲慢的楚王继续公然寻衅,先是讽刺齐国没有人才,后又讽刺晏子没有才能。如果说先前对晏子的人身攻击尚显得隐晦的话,那么此时的楚王已经是明目张胆、肆无忌惮了。
对此,晏子针锋相对、毫不示弱,他以“张袂成阴,挥汗如雨,比肩继踵”之语严斥楚王“齐无人”的谰言,显示了强烈的爱国之心。面对楚王对自己的侮辱,晏子先顺其意承认“婴最不肖”,再突施反击“故宜使楚”。意思是:我最无能,所以只好出使最无能的楚国。
晏子这番机智幽默的反击,就如那功夫已臻化境的大侠,双手潇洒随意地一挥,便消解了楚王凌厉的攻势。于己,维护了尊严;于国,捍卫了荣誉。楚王以“齐人固善盗乎”来讽刺齐国人到楚国为盗没出息,企图羞辱晏子、贬损齐国。
我们姑且不论楚王精心设计骗局的卑鄙,即便是真有此事,也不能以偏概全,说明齐国人没出息啊。对楚王自以为得计的诘问,晏子先机智地避其锋芒,宕开一笔,以“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为喻,说明外部环境对事物内部本质产生显著影响的道理。
再由物及人,顺势推导出“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的原因,即是“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这样,由“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暗地里讽刺楚国偷盗成风的不良风气,暗示楚王治国的无能。这番机智巧妙的辩驳,让楚王低头认输,让晏子不辱使命。
又一年,晏子奉命出使吴国。一天清晨,晏婴来到宫中等候谒见吴王。不一会儿,侍从传下令来:“天子召见。”晏婴一怔,吴王什么时候变成天子了?当时周天子虽已名存实亡,但诸侯各国仍称周王为天子,这是他独享的称号。
晏婴马上反应了过来,这是吴王在向他炫耀国威呀。于是,他见机行事,装作没听见。侍卫又高声重复,晏婴仍不予理睬。侍卫没有办法,径直走到他跟前,一字一顿地说:“天子请见。”
晏婴故意装作惊诧的样子,问道:“臣受齐国国君之命,出使吴国。谁知晏婴愚笨昏聩,竟然搞错了方向,走到天子的朝廷上来了。实在抱歉。请问何处可以找到吴王?”
吴王听门人禀报后,无可奈何,只得传令:“吴王请见。”晏婴听罢,立刻昂首挺胸走上前拜见吴王,并向他行了谒见诸侯时当行的礼仪。
晏婴是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以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作风朴素闻名诸侯。他爱国忧民,敢于直谏,在诸侯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善于辞令,主张以礼治国,曾力谏齐景公轻赋省刑,汉代刘向《晏子春秋》叙录,曾把晏子和春秋初年的著名政治家管仲相提并论。作为外交家,晏子以他的大智大勇,冷静沉着,能言善辩,捍卫了国家的尊严,真是不辱使命啊!
4、唐睢不辱使命: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国,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啊!”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片的土地交换小的土地,很好;即使如此,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实在不敢交换啊!”秦王不高兴。
于是安陵君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我,这是为什么呢?况且秦国已经灭了韩国亡了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是因为我把安陵君当作忠厚的长者,所以才不打他的主意。
现在我用十倍于安陵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是像你说的这样。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且保卫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是五百里呢?”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倒下的尸体有百万具,血流千里。”
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从前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
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就要成为四个人了。如果有才能和胆识的人一定要发怒的话,就要使两具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天下百姓都是要穿孝服,现在这个时候就是这样。”于是拔出宝剑起身想要与秦王同归于尽。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然而安陵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生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5、张仪说楚:
秦惠王十四年(前311年),张仪从囚禁中放出来不久,没有立即离开楚国,而是又去游说楚怀王。
张仪向楚怀王提出:他可以向秦王建议不要黔中之地,请秦王派太子来楚国作人质,楚国派太子到秦国作人质,把秦王的女儿作为侍候楚怀王的姬妾,两国永结兄弟邻邦,不相互打仗的策略。
此时,楚怀王虽已得到张仪,却又难于让出黔中土地给秦国,想要答应张仪的建议。屈原反对说:“前次大王被张仪欺骗,张仪来到楚国,我认为大王会用鼎镬(古代两种烹饪器鼎和镬)煮死他,如今释放了他,不忍杀死他,还听信他的邪妄之言,这可不行。”
楚怀王说:“答应张仪的建议可以保住黔中土地,这是美好有利的事情。已经答应了而又背弃他,这可不行。”
楚怀王最终答应了张仪的建议,背离了“合纵”与秦国结盟亲善。
秦灭楚之战过程介绍
秦灭楚之战或称灭楚之战,是秦王政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公元前226年—前223年),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秦军攻灭楚国和越国(今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大部等地)的作战。
序幕
秦王政二十一年,秦将王贲率军进攻楚国北部,取十城,开道击魏,揭开了攻灭楚国的序幕,楚国公子昌平君(母为秦国公主,曾任秦相国)徙于郢(今湖北省荆州市)。
首战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秦王嬴政派李信和蒙恬率20万大军,乘楚国内讧之机,分兵两路进攻楚国。李信率一军进攻平舆(今河南平舆西北),蒙武率一军攻打寝(今河南固始县沈丘东南),均击败楚军。李信又攻鄢郢(今湖北省襄阳市襄州?疑为郢陈),再破之。于是引兵东,会师城父(今安徽亳州东南)。
楚王派将军项燕率军抵抗。项燕挥军尾随秦军,追击三天三夜,乘秦军轻敌无备,发起突然袭击,大败秦军,占其两座营垒,杀死7名都尉。李信带残兵逃回。秦王嬴政认识到楚虽已衰弱,但毕竟地广人众,仍具有一定实力,非轻易可灭。他亲赴频阳(今陕西蒲城西)王翦家,敦请其统兵出征,并按其要求调军60万归其指挥。
二十三年(前224年),王翦和蒙武率领60万大军再攻楚国。楚国征调全国兵力,命项燕率领在平舆与秦军决战。秦王在郢陈(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督战。王翦采取了坚壁自守、避免决战、养精蓄锐、伺机出击的作战方针。楚军多次挑战,终不肯出。
王翦与士兵共同生活,并关心其饮食、起居,注意其劳逸结合,同时开展投石和跳远运动,以提高士兵的体力及战斗技能。楚军求战不得,日久斗志松懈,项燕只好率军东撤。
决战
王翦抓住战机,挑选精兵在前,实施追击,在蕲(今安徽宿州东南)南大败楚军,杀死项燕(此处素有争议)。秦军乘势攻取了楚国的许多城邑。二十四年(前223年),王翦、蒙武率领秦军继续向楚国纵深进攻,一举攻破楚都寿春(今安徽寿县西南),俘楚王负刍,楚亡。
王翦继续进军江南,占领越国土地。秦在楚地设立楚郡,不久,又分为九江郡、长河郡和会稽郡。
评价
灭楚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疲敌制胜的典型战例。秦军改正了轻敌冒进的错误,采取“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的作战方针,是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争议
项燕之死素有两说,皆由史记始。
一说项燕死于秦王政二十三年蕲南之战。支持版本有《史记·项羽本纪》、《史记·六国年表》、《史记·楚本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资治通鉴·秦纪一》等。
一说项燕在负刍被俘后拥立昌平君为楚王,在淮南一带继续作战,死于秦王政二十四年。支持版本有《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国通史》及苏教版《史记选修》注释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