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指。表示恋爱中,也表示变得更有魅力。次于无名指最适合戴婚戒的手指,戒指戴在中指上最能营造自由爽朗的气氛,能让你灵感涌现,变得更有魅力和有异性缘。
无名指。表示已订婚或者结婚。专门用来佩戴婚戒,相传与心脏相连。上面有重要穴道,佩戴戒指可以安定情绪。把婚戒戴在无名指上代表两人不离不弃,永远连在一起。
求婚的时候中指和无名指都是可以的,一般来说都是戴在左手的。
Dmallovo(玛丽莱)自成立之初便浪漫规定,“男士凭身份证·一生只为一人定制”,定制成功后会在玛丽莱官网终身保存,其购买记录及赠送对象信息将会生成唯一专属编码,信息无法修改及删除,男士凭身份证号码即可查询。
这也就意味着,一旦购买Dmallovo(玛丽莱)求婚钻戒的男士,砸再多钱也无法再为第二人购买,一枚戒指,便是一生只爱一人的承诺。
1、梦见在莱市场的预兆
成功较迟,但必可成功发展,不过因其基础不稳,而容易变化或移动,或多成多败或有胃肠病之虑,幸而福泽较大,而足以化凶为呈祥。中吉
吉凶指数:85(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2、梦见在莱市场的宜忌「宜」宜求同存异,宜午后起床,宜买双色球。
「忌」忌送行,忌仰卧起坐,忌当机立断。
3、梦见在莱市场是什么意思怀孕的人梦见在莱市场,预示生女,春占生男,慎防动胎气。
梦见在莱市场,今天你将不断分心而无法集中精力。你容易一时冲动买下东西,却随后在其他店里看见相同商品在以低价出售。今天不适合旅行,或是在野外过夜。
恋爱中的人梦见在莱市场,说明性情难容,互相忍让婚姻可成。
本命年的人梦见在莱市场,意味着慎防恩将仇报或小人。爬山郊游少去。
梦见在莱市场,按周易五行分析,吉祥色彩是绿色,幸运数字是5,财位在正南方向,桃花位在东南方向,开运食物是松子。
梦见市场,暗示会有好运气,得到意外的收入。
做生意的人梦见在莱市场,代表进展慢,在房地产方面赚钱。
做生意的人梦见莱板,代表不能专心于一事,得此失彼,无所利益。
梦见莱市场,按周易五行分析,吉祥色彩是白色,幸运数字是1,桃花位在东南方向,财位在正南方向,开运食物是大蒜。
梦见裸奔在市场,今天的你有一点懒惰的倾向。新的学期已经到来,但你似乎还没有从昨日中恢复过来,对什么正经工作/学业都不太上心呢,而且还颇有那么一点自以为是,不过,凭着一点好运气,你总能把手头的事情敷衍过去。夜晚,爱情的浪漫气息会变浓,好好准备一次美妙的约会吧!
梦见市场,暗示会有好运气,得到意外的收入。
本命年的人梦见在市场购物,意味着要有恒心,谨慎处事,可顺利平安。
做生意的人梦见蛎莱,代表波折阻碍大,宜暂停一段时间再开始。
做生意的人梦见莱市场,代表进退两难,等待明春再重新开始。
梦见莱卡,按周易五行分析,吉祥色彩是紫色,财位在西南方向,桃花位在正南方向,幸运数字是3,开运食物是梨。
恋爱中的人梦见在市场,说明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互相沟通,婚姻可成。
恋爱中的人梦见莱市场,说明掌握时机求婚必有结果,婚姻可成。
恋爱中的人梦见在市场购物,说明心甘情愿,有诚信相处婚姻可成。
做生意的人梦见莱,代表虽有起伏,但也是有财利可得。
本命年的人梦见裸奔在市场,小心说话,祸从口出,慎防损伤之灾。
求婚戒指十大品牌完美甄选 请自己综合参考选择
一枚闪亮的求婚戒指是美好爱情修成正果的最好见证。小编甄选世界顶级钻戒品牌,排列出最适合求婚的戒指,诠释完美的爱情。全球十大品牌的求婚戒指,总有一款让心爱的女友萌生结婚的冲动!
Top 1:乐维斯LOVENUS
Lovenus(乐维斯)品牌名称源于英文Love for Venus,这也是乐维斯的设计理念,每一颗钻石每一枚戒指都经过精心的挑选,恋人的完美设计,最终献给自己心中的女神Venus(维纳斯)。乐维斯的每一枚钻戒都是恋人实名制定制的,寓意:以我之名,冠你指间,一生相伴,一世相随!它是恋人们承诺的见证者,是彼此一生独爱的代言人,是恋人们追求真爱的印记!乐维斯(Lovenus)是乐维斯钻石国际集团旗下的品牌,它是香港最早从事钻石服务的珠宝公司,它的前身“张氏金行”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总部位于香港九龙旺角,几十年来一直专注于求婚钻戒的定制服务。在经历多年的沉淀与积累,时至今日,乐维斯已成为恋人心目中的求婚钻戒第一品牌。
Top 2:卡地亚Cartier
卡地亚被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誉为“皇帝的珠宝商,珠宝商的皇帝”的着名品牌,在150余年中,创作了许许多多光彩夺目的美妙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珠宝腕表创作的精品,而且在艺术上也具有很高的价值,值得欣赏玩味,往往还因曾归属名人,而被蒙上一层传奇色彩。从印度王子订制的巨大项链,到曾与温莎公爵夫人行影相随的虎形眼镜,以及大文人科克托充满象征符号的法兰西学院佩剑,卡地亚讲述着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
Top3:蒂芙尼Tiffany&Co
1837年9月18日,查尔斯·蒂芙尼和约翰·B·杨贷款1000美元作为资本,在位于纽约市百老汇大街259号开设了一家名为“蒂芙尼和杨”(Tiffany&Young)的文具及日用精
品店,开业当天的营业额仅为498美元;至蒂芙尼在1902年逝世时候遗留下的财产为3500万美元。没有财富是从天而降的,从一个小小的文具精品店发展到今天世界上最大的珠宝公司之一,“经典”已经成为Tiffany的代名词,因为有太多的人以佩戴Tiffany的首饰引以为荣,那是与历史共同沉积而发展至今的。
Top 4:宝格丽Bvlgari
宝格丽是继法国卡迪亚和美国蒂芙尼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珠宝品牌。这个品牌源自希腊,创始人索蒂里奥·布尔加里是希腊伊庇鲁斯地区的一个银匠。1879年,索蒂里奥举家移民到意大利的那不勒斯,1884年他在罗马开了一家银器店,专门出售精美的银制雕刻品。宝格丽在首饰生产中以色彩为设计精髓,独创性地用多种不同颜色的宝石进行搭配组合,再运用不同材质的底座,以凸显宝石的耀眼色彩。
Top 5:海瑞·温斯顿Harry Winston
海瑞·温斯顿被称为“钻石之王”,是享誉全球超过百年的超级珠宝品牌,在切割钻石上的精湛工艺与周密谨慎的考量,总能让钻石转手增加数倍的价值。除了伊莉莎白女王、温莎女公爵等王室贵族之外,好莱坞知名影星,更是Harry Winston珠宝的偏爱者。
Top 6:戴比尔斯De Beers
“钻石恒久远, 一颗永流传”,这句闻名于世的钻石广告语来自于世界顶级钻石珠宝品牌-戴比尔斯。凭借着120年积淀的专业知识,戴比尔斯无愧是钻石珠宝品牌的精髓,以珍贵的钻石珠宝和卓越的设计工艺吸引着全世界的钻石爱好者和收藏家。戴比尔斯珠宝销售遍及世界各地,店铺座落于全球最抢手的繁华地段,如纽约的第五大街、巴黎的“巴黎春天” (Printemps)和“老佛爷” (Galeries Lafayette)伦敦的旧邦德街(Old Bond Street)、香港的置地广场,以及东京的银座(Ginza)。秉承 120 年无与伦比的优秀传统,De Beers 凭借独特的热情和专业知识,用全世界最天然、最出色的钻石打造精美绝伦的钻石珠宝。De Beers 令人自豪的优秀传统与古老钻石的天然之美相得益彰;精挑细选和珠宝制作专业知识使我们所钟爱的钻石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Top7:梵克雅宝Van Cleef & Arpels
梵克雅宝自其诞生之日起便一直是世界各国贵族和名流雅士所特别钟爱的顶级珠宝品牌。珠宝的开始,就隐含了美丽的爱情蜜语。19世纪末,Estelle Arpels与Alfred Van Cleef,两位来自荷兰的珠宝商喜结连理。婚后,他们共创了以双方姓氏作为珠宝店名号的珠宝事业。 1906年,首家梵克雅宝(Van Cleef & Arpels)精品店在当时最为国际名流人士流连忘返的巴黎芳登广场亮相,绵延一个世纪的珠宝传奇故事从此开启。
Top 8:德米亚尼Damiani
1924年,创始人Enrico
Grassi Damiani在意大利的Valenza成立工作室,华丽的珠宝设计风格,让他成为当时许多极具影响力的家族所指定的专属珠宝设计师。Damiani的作品曾获得国际钻石大奖18次的肯定,让Damiani真正在国际珠宝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设计总监Silvia1996年的得奖作品——Blue Moon也让布莱德·彼特(Brad Pitt)萌生与她合作设计珠宝的念头,一同设计了送给珍妮佛·安妮斯顿的订婚戒指与婚戒,也就是分别在日本狂卖的Unity(现改名为D-side)与P-romise系列,至此也让布莱德彼特多了一个珠宝设计师的新头衔。
Top 9:宝诗龙Boucheron
宝诗龙(Boucheron)是享誉150年的法国着名高级计师和珠宝品牌。作为GUCCI集团旗下的顶级珠宝品牌,成立于1858年,因其完美的切割技术和优质的宝石质量闻名于世,是珠宝界的翘楚,奢华的表征。现如今,宝诗龙在欧洲、俄罗斯、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地开设精品店,并且在中国大
陆开设第一家精品店——外滩18号店。宝诗龙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始终保持高级珠宝和腕表精湛的制作工艺和传统风格的珠宝商之一。
Top 10:施华洛世奇SWAROVSKI
施华洛世奇SWAROVSKI,一百多年来,施华洛世奇公司今天资产已达 20亿美元,产品经常出现在影视中,妮可・基德曼和伊万・麦格雷戈主演的《红磨坊》、奥黛丽・赫本主演的《情归巴黎》和格雷斯・凯利的《上流社会》中都有施华洛世奇产品的镜头。
小说《灿烂千阳》中二号女主人公,从小出生在喀布尔,父母疼爱。和同街的儿时玩伴塔里克是要好的朋友,两小无猜的感情逐渐变成真挚的爱。在战争的局势越来越严重时,塔里克一家决定逃往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塔里克向莱拉求婚,希望莱拉和他一同离开。但是犹豫的莱拉最终没有答应,为着自己因在战争中失去了两个儿子而绝望的母亲决定留下。在半个月之后,当莱拉一家也决定离开时,莱拉心里充满了与塔里克重逢的幸福,但是当他们马上就要出发时,一颗火箭弹落在了莱拉家的房子上,莱拉的父母双亡,奄奄一息的她被拉希德接到了家里救助。
拉希德在莱拉康复之后雇佣了一个老人编造了塔里克已经死亡的消息,莱拉此刻已经怀上塔里克的孩子,在匆忙中选择嫁给拉希德。
玛丽雅姆和莱拉之间存在着矛盾,因为玛丽雅姆认为莱拉抢了她的丈夫,尽管玛丽雅姆并不喜欢拉希德,但她认为那涉及自尊。直到有一天拉希德伸手打玛丽雅姆时莱拉努力拦下他,玛丽雅姆感动了。她明白了:即使莱拉为拉希德生了一个孩子,拉希德因为那是个女孩仍对莱拉动粗,她们的命运同等不幸。那个晚上,玛丽雅姆和莱拉喝了三杯茶,玛丽雅姆给莱拉讲了扎里勒和泥屋的故事,莱拉也告诉了她阿兹莎是她和塔里克的孩子。两人由此成为患难与共的姐妹抑或是母女,因为她们年龄之间的差值,就感情而言,这两种关系似乎都算的上。
她们预谋逃跑但是没有成功,反而被拉希德锁在屋子里。后来莱拉为拉希德生了一个男孩察尓迈伊,但是因为战争,拉希德的生意受到影响,甚至不足以养活这几口人。一天,在莱拉回家的时候,在家门口发现了她以为已经死去十年的塔里克,两人激动得一时说不出话,莱拉请他进来聊天。拉希德拷问察尓迈伊,知道了那个人是塔里克,他被激怒了,开始发火。但是他没想到的是:他自己的行为也激怒了玛丽雅姆。她为莱拉惋惜,怀着她对莱拉的爱,在愤怒的驱使下,玛丽雅姆挥动铁锹结束了拉希德的生命。她让莱拉和塔里克离开,自己承担了刑事责任,在广场上在众人的注视下死去。 科幻小说黑暗物质中的女主人公。她是阿里斯勋爵与库尔森夫人的私生女,肩负着拯救世界的责任参与上帝和人类的战争,在历险过程中和同伴威尔相恋,但为了保护黑暗物质 科幻小说黑暗物质(菲利普普尔曼)中的女主人公,为了保护世界上的尘埃不流失,而与威尔分离。
简介
[编辑本段]
艾萨克·牛顿(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SirIsaacNewtonFRS)是一位英格兰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家和炼金术士。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他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从而消除了对太阳中心说的最后一丝疑虑,并推动了科学革命。在力学上,牛顿阐明了动量和角动量守恒的原理。在光学上,他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并基于对三棱镜将白光发散成可见光谱的观
察,发展出了颜色的理论。他还系统地表述了冷却定律,并研究了音速。在数学上,牛顿与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分享了发展出微积分学的荣誉。他也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提出了“牛顿法”以趋近函数的零点,并为幂级数的研究作出了贡献。在2005年,皇家学会进行了一场“谁是科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的民意调查中,牛顿被认为比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更具影响力。
光学
从1670年到1672年,牛顿负责讲授光学。在此期间,他研究了光的折射,表明棱镜可以将白光发散为彩色光谱,而透镜和第二个棱镜可以将彩色光谱重组为白光。
他还通过分离出单色的光束,并将其照射到不同的物体上的实验,发现了色光不会改变自身的性质。牛顿还注意到,无论是反射、散射或发射,色光都会保持同样的颜色。因此,我们观察到的颜色是物体与特定有色光相合的结果,而不是物体产生颜色的结果。
从这项工作中,他得出了如下结论:任何折光式望远镜都会受到光散射成不同颜色的影响,并因此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现称作牛顿望远镜)来回避这个问题。他自己打磨镜片,使用牛顿环来检验镜片的光学品质,制造出了优于折光式望远镜的仪器,而这都主要归功于其大直径的镜片。1671年,他在皇家学会上展示了自己的反射式望远镜。皇家学会的兴趣鼓励了牛顿发表他关于色彩的笔记,这在后来扩大为《光学》(Opticks)一书。但当罗伯特•胡克批评了牛顿的某些观点后,牛顿对其很不满并退出了辩论会。两人自此以后成为了敌人,这一直持续到胡克去世。
牛顿认为光是由粒子或微粒组成的,并会因加速通过光密介质而折射,但他也不得不将它们与波联系起来,以解释光的衍射现象。而其后世的物理学家们则更加偏爱以纯粹的光波来解释衍射现象。现代的量子力学、光子以及波粒二象性的思想与牛顿对光的理解只有很小的相同点。
在1675年的著作《解释光属性的解说》(Hypothesis Explaining the Properties of Light)中,牛顿假定了以太的存在,认为粒子间力的传递是透过以太进行的。不过牛顿在与神智学家亨利•莫尔(Henry More)接触后重新燃起了对炼金术的兴趣,并改用源于汉密斯神智学(Hermeticism)中粒子相吸互斥思想的神秘力量来解释,替换了先前假设以太存在的看法。拥有许多牛顿炼金术著作的经济学大师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曾说:“牛顿不是理性时代的第一人,他是最后的一位炼金术士。”但牛顿对炼金术的兴趣却与他对科学的贡献息息相关,而且在那个时代炼金术与科学也还没有明确的区别。如果他没有依靠神秘学思想来解释穿过真空的超距作用,他可能也不会发展出他的引力理论。 (参见艾萨克·牛顿的神秘学研究)
1704年,牛顿著成《光学》,其中他详述了光的粒子理论。他认为光是由非常微小的微粒组成的,而普通物质是由较粗微粒组成,并推测如果通过某种炼金术的转化“难道物质和光不能互相转变吗?物质不可能由进入其结构中的光粒子得到主要的动力(Activity)吗?牛顿还使用玻璃球制造了原始形式的摩擦静电发电机。
力学和引力
1679年,牛顿重新回到力学的研究中:引力及其对行星轨道的作用、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与胡克和弗拉姆斯蒂德在力学上的讨论。他将自己的成果归结在《物体在轨道中之运动》(1684年)一书中,该书中包含有初步的、后来在《原理》中形成的运动定律。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现常简称作《原理》)在埃德蒙·哈雷的鼓励和支持下出版于1687年7月5日。该书中牛顿阐述了其后两百年间都被视作真理的三大运动定律。牛顿使用拉丁单词“gravitas”(沉重)来为现今的引力(gravity)命名,并定义了万有引力定律。在这本书中,他还基于波义耳定律提出了首个分析测定空气中音速的方法。
由于《原理》的成就,牛顿得到了国际性的认可,并为他赢得了一大群支持者:牛顿与其中的瑞士数学家尼古拉·法蒂奥·丢勒建立了非常亲密的关系,直到1693年他们的友谊破裂。这场友谊的结束让牛顿患上了神经衰弱。
晚年生活
[编辑本段]
由于受时代的限制,牛顿基本上是一个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主义者。他认为运动只是机械力学的运动,是空间位置的变化;宇宙和太阳一样是没有发展变化的;靠了万有引力的作用,恒星永远在一个固定不变的位置上……
随着科学声誉的提高,牛顿的政治地位也得到了提升。1689年,他被当选为国会中的大学代表。作为国会议员,牛顿逐渐开始疏远给他带来巨大成就的科学。他不时表示出对以他为代表的领域的厌恶。同时,他的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了和同时代的著名科学家如胡克、莱布尼兹等进行科学优先权的争论上。
晚年的牛顿在伦敦过着堂皇的生活,1705年他被安妮女王封为贵族。此时的牛顿非常富有,被普遍认为是生存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他担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在他任职的二十四年时间里,他以铁拳统治着学会。没有他的同意,任何人都不能被选举。
晚年的牛顿开始致力于对神学的研究,他否定哲学的指导作用,虔诚地相信上帝,埋头于写以神学为题材的著作。当他遇到难以解释的天体运动时,竟提出了“神的第一推动力”的谬论。他说“上帝统治万物,我们是他的仆人而敬畏他、崇拜他”。
1727年3月20日,伟大艾萨克·牛顿逝世。同其他很多杰出的英国人一样,他被埋葬在了威斯敏斯特教堂。他的墓碑上镌刻着:
让人们欢呼这样一位多么伟大的
人类荣耀曾经在世界上存在。
大事年表
[编辑本段]
1643年1月4日(旧历1642年12月25日)出生于林肯郡乌尔索普。
1655年 12岁 入格兰瑟姆中学学习。
1661年 19岁 6月15日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
1665年 24岁 发现二项式定理。
1665年~1666年 24岁 因鼠疫流行回到家乡,对光学、力学、数学有多方面的研究和突破。
1668年 26岁 制成反射式望远镜。
1669年 27岁 著《论用无限项方程所作的分析》,任卢卡斯讲座教授。
1671年 29岁 著《级数和流数方法论著》。
1672年 29岁 1月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宣读《关于光和颜色的理论》的论文。
1684年 42岁 会见哈雷,证明引力平方反比定律。
1686年~1687年 44岁 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689年 47岁 母亲去世
1700年 57岁 发明六分仪。
1727年3月20日 80岁 逝世。
牛顿的成就
[编辑本段]
力学方面的贡献
牛顿在伽利略等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了物体运动的三个基本定律(牛顿三定律):①任何物体在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时,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即原来静止的继续静止,原来运动的继续作匀速直线运动。②任何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其动量随时间的变化率与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通常可表述为: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一致。③当物体甲给物体乙一个作用力时,物体乙必然同时给物体甲一个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三个非常简单的物体运动定律,为力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对其他学科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一定律的内容伽利略曾提出过,后来R笛卡儿作过形式上的改进,伽利略也曾非正式地提到第二定律的内容。第三定律的内容则是牛顿在总结C·雷恩、J·沃利斯和C·惠更斯等人的结果之后得出的。
牛顿是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者。他在1665~1666年开始考虑这个问题。1679年,R·胡克在写给他的信中提出,引力应与距离平方成反比,地球高处抛体的轨道为椭圆,假设地球有缝,抛体将回到原处,而不是像牛顿所设想的轨道是趋向地心的螺旋线。牛顿没有回信,但采用了胡克的见解。在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以及其他人的研究成果上,他用数学方法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把地球上物体的力学和天体力学统一到一个基本的力学体系中,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体系。正确地反映了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宏观运动规律,实现了自然科学的第一次大统一。这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一次飞跃。
牛顿指出流体粘性阻力与剪切率成正比。他说:流体部分之间由于缺乏润滑性而引起的阻力,如果其他都相同,与流体部分之间分离速度成比例。现在把符合这一规律的流体称为牛顿流体,其中包括最常见的水和空气,不符合这一规律的称为非牛顿流体。
在给出平板在气流中所受阻力时,牛顿对气体采用粒子模型,得到阻力与攻角正弦平方成正比的结论。这个结论一般地说并不正确,但由于牛顿的权威地位,后人曾长期奉为信条。20世纪,T·卡门在总结空气动力学的发展时曾风趣地说,牛顿使飞机晚一个世纪上天。
关于声的速度,牛顿正确地指出,声速与大气压力平方根成正比,与密度平方根成反比。但由于他把声传播当作等温过程,结果与实际不符,后来P-S拉普拉斯从绝热过程考虑,修正了牛顿的声速公式。
数学方面的贡献
17世纪以来,原有的几何和代数已难以解决当时生产和自然科学所提出的许多新问题,例如:如何求出物体的瞬时速度与加速度?如何求曲线的切线及曲线长度(行星路程)、矢径扫过的面积、极大极小值(如近日点、远日点、最大射程等)、体积、重心、引力等等;尽管牛顿以前已有对数、解析几何、无穷级数等成就,但还不能圆满或普遍地解决这些问题。当时笛卡儿的《几何学》和瓦里斯的《无穷算术》对牛顿的影响最大。牛顿将古希腊以来求解无穷小问题的种种特殊方法统一为两类算法:正流数术(微分)和反流数术(积分),反映在1669年的《运用无限多项方程》、1671年的《流数术与无穷级数》、1676年的《曲线求积术》三篇论文和《原理》一书中,以及被保存下来的1666年10月他写的在朋友们中间传阅的一篇手稿《论流数》中。所谓“流量”就是随时间而变化的自变量如x、y、s、u等,“流数”就是流量的改变速度即变化率,写作等。他说的“差率”“变率”就是微分。与此同时,他还在1676年首次公布了他发明的二项式展开定理。牛顿利用它还发现了其他无穷级数,并用来计算面积、积分、解方程等等。1684年莱布尼兹从对曲线的切线研究中引入了和拉长的S作为微积分符号,从此牛顿创立的微积分学在大陆各国迅速推广。
微积分的出现,成了数学发展中除几何与代数以外的另一重要分支——数学分析(牛顿称之为“借助于无限多项方程的分析”),并进一步进进发展为微分几何、微分方程、变分法等等,这些又反过来促进了理论物理学的发展。例如瑞士J伯努利曾征求最速降落曲线的解答,这是变分法的最初始问题,半年内全欧数学家无人能解答。1697年,一天牛顿偶然听说此事,当天晚上一举解出,并匿名刊登在《哲学学报》上。伯努利惊异地说:“从这锋利的爪中我认出了雄狮”。
牛顿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流数(fluxion)法”,建立了二项式定理,并和GW莱布尼茨几乎同时创立了微积分学,得出了导数、积分的概念和运算法则,阐明了求导数和求积分是互逆的两种运算,为数学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光学方面的贡献
牛顿曾致力于颜色的现象和光的本性的研究。1666年,他用三棱镜研究日光,得出结论:白光是由不同颜色(即不同波长)的光混合而成的,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折射率。在可见光中,红光波长最长,折射率最小;紫光波长最短,折射率最大。牛顿的这一重要发现成为光谱分析的基础,揭示了光色的秘密。牛顿还曾把一个磨得很精、曲率半径较大的凸透镜的凸面,压在一个十分光洁的平面玻璃上,在白光照射下可看到,中心的接触点是一个暗点,周围则是明暗相间的同心圆圈。后人把这一现象称为“牛顿环”。他创立了光的“微粒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光的运动性质,但牛顿对光的“波动说”并不持反对态度。1704年,他出版了《光学》一书,系统阐述他在光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热学方面的贡献
牛顿确定了冷却定律,即当物体表面与周围有温差时,单位时间内从单位面积上散失的热量与这一温差成正比。
天文学方面的贡献
牛顿1672年创制了反射望远镜。他用质点间的万有引力证明,密度呈球对称的球体对外的引力都可以用同质量的质点放在中心的位置来代替。他还用万有引力原理说明潮汐的各种现象,指出潮汐的大小不但同月球的位相有关,而且同太阳的方位有关。牛顿预言地球不是正球体。岁差就是由于太阳对赤道突出部分的摄动造成的。
哲学方面的贡献
牛顿的哲学思想基本属于自发的唯物主义,他承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存在。如同历史上一切伟大人物一样,牛顿虽然对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也不能不受时代的限制。例如,他把时间、空间看作是同运动着的物质相脱离的东西,提出了所谓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概念;他对那些暂时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归结为上帝的安排,提出一切行星都是在某种外来的“第一推动力”作用下才开始运动的说法。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牛顿最重要的著作,1687年出版。该书总结了他一生中许多重要发现和研究成果,其中包括上述关于物体运动的定律。他说,该书“所研究的主要是关于重、轻流体抵抗力及其他吸引运动的力的状况,所以我们研究的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该书传入中国后,中国数学家李善兰曾译出一部分,但未出版,译稿也遗失了。现有的中译本是数学家郑太朴翻译的,书名为《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1931年商务印书馆初版,1957、1958年两次重印。
牛顿对自然的兴趣
由于牛顿在剑桥受到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熏陶和培养,对探索自然现象产生极为浓厚的兴趣。就在1665~1666年这两年之内,他在自然科学领域内思潮奔腾,才华迸发,思考前人从未思考过的问题,踏进前人没有涉及的领域,创建前所未有的惊人业绩。1665年初他创立级数近似法以及把任何幂的二项式化为一个级数的规则。同年11月,创立正流数法(微分);次年1月,研究颜色理论;5月,开始研究反流数法(积分)。这一年内,牛顿还开始想到研究重力问题,并想把重力理论推广到月球的运行轨道上去。他还从开普勒定律中推导出使行星保持在它们轨道上的力必定与它们到旋转中心的距离平方成反比。牛顿见苹果落地而悟出地球引力的传说,说的也是在此时发生的轶事。总之,在家乡居住的这两年中,牛顿以比此后任何时候更为旺盛的精力从事科学创造,并关心自然哲学问题。由此可见,牛顿一生的重大科学思想是在他青春年华、思想敏锐短短两年期间孕育、萌发和形成的。
1667年牛顿重返剑桥大学,10月1日被选为三一学院的仲院侣,次年3月16日选为正院侣。当时巴罗对牛顿的才能有充分认识。1669年10月27日巴罗便让年仅26岁的牛顿接替他担任卢卡斯讲座的教授。牛顿把他的光学讲稿(1670~1672年)、算术和代数讲稿(1673~1683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以下简称《原理》)的第一部分(1684~1685年),还有《宇宙体系》(1687年)等手稿送到剑桥大学图书馆收藏。1672年起他被接纳为皇家学会会员,1703年被选为皇家学会主席直到逝世。其间牛顿和国内外科学家通信最多的有R玻意耳、J柯林斯、J夫拉姆斯蒂德、D格雷果理、E·哈雷、胡克、C·惠更斯、G·W·F·von莱布尼兹和J·沃利斯等。牛顿在写作《原理》之后,厌倦大学教授生活,他得到在大学学生时代结识的一位贵族后裔C蒙塔古的帮助,于1696年谋得造币厂监督职位,1699年升任厂长,1701年辞去剑桥大学工作。当时英国币制混乱,牛顿运用他的冶金知识,制造新币。因改革币制有功,1705年受封为爵士。晚年研究宗教,著有《圣经里两大错讹的历史考证》等文。牛顿于1727年3月31日(儒略历20日)在伦敦郊区肯辛顿寓中逝世,以国葬礼葬于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
《光学》和反射式望远镜的发明,光学和力学一样,在古希腊时代就受到注意。用于天文观测的需要,光学仪器的制作很早就得到了发展,光的反射定律早在欧几里得时代已经闻名,但折射定律直到牛顿出生之前不久才为荷兰科学家W斯涅耳所发现。玻璃的制作早已从阿拉伯辗转传入西欧。16世纪荷兰磨制透镜的手工业大兴。把透镜适当组合成一个系统就可成为显微镜或望远镜。这两种仪器的发明对科学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在牛顿之前,伽利略首先把他所制作的望远镜用在天象观测上。枷利略式的望远镜是以一片会聚透镜为目镜、一片发散透镜为物镜的望远镜。还有当时盛行的由两片会聚透镜组成的开普勒望远镜。两种望远镜都无法消除物镜的色散。牛顿发明以金属磨成的反射镜代替会聚透镜作为物镜,这样就避免了物镜的色散。当时牛顿制成的望远镜长6英寸,直径1英寸,放大率为30~40倍。经过改进,1671年他制作了第二架更大的反射式望远镜,并送到皇家学会评审。这台望远镜被皇家学会作为珍贵科学文物收藏起来。为了制造反射式望远镜,牛顿亲自冶炼合金和研磨镜面。牛顿自幼爱好动手制模型,做试验,这对他在光学实验上的成功有极大帮助。光的颜色问题早在公元前就有人在作猜测,把虹的光色和玻璃片的边缘形成的颜色联系起来。从亚里士多德以来到笛卡儿都认为白光是纯洁的、均匀的,是光的本质,而色光只是光的变种。他们都没像牛顿那样认真做过实验。
思想
[编辑本段]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讲求事物的和谐,求和谐思想是正确的,但亚里士多德认为天上的日、月、星辰的运行轨道是圆形,因为只有圆运动才是完美的、和谐的,而地上的运动,例如重物直线下落是凡俗的。古希腊哲学家的和谐思想不能在天与地之间连贯。到了17世纪,牛顿用引力理论和运动三定律把天上行星和它们的卫星运动规律,同地上重力下坠的现象统一起来,实现了天上人间的统一,这是牛顿在自然哲学上的伟大贡献。众所周知,牛顿在理解光的本质上持微粒说。但他在同胡、惠更斯等讨论光的本质时,说光具有这种或那种本能激发以太的振动。这意味着以太是光振动的媒质(见以太论)。于此,似乎牛顿对光的双重性有所理解;其实不然,他对以太媒质之存在极似空气之无所不在,只是远为稀薄、微细而具有强有力的弹。他又申说,就是由于以太的动物气质才使肌肉收缩和伸长,动物得以运动。他又进一步以以太来解释光的反射与折射,透明与不透明,以及颜色的产生,他甚至于设想地球的引力是由于有如以大气质不断凝聚使然。《原理》第二编第六章诠释的结尾说,从记忆中他曾做实验倾向于以太充斥于所有物体的空隙之中的说法,虽然以太对于引力没有觉察的影响。14、15世纪以来欧洲的学者对以太着了迷,以太学说风靡一时。当时科学巨擘笛卡儿对以太存在深信不疑。他认为行星之运行可以以太旋涡来解释。以太学说成为一时哲学思潮。尊重实验的牛顿也不免卷入这股哲学思潮激流中去,倾向于它存在。当时人们对超距作用看法不一。牛顿曾经指出他的引力相互作用定律,并不认为是最终的解释,而只是从实验中归纳出来的一条规则。因此,牛顿并未就引力本质作出结论。
牛顿在科学上的成就须由他的哲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来寻根求源。牛顿的学生R科茨曾在《原理》第2版序言中道出了其中的奥妙。古希腊、罗马的哲学家凭着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中国先秦时代也有类似之处)总结出论断,例如泰勒斯的学说:万物的根源是水。即使像德谟克利特、卢克莱修的原子论,现在来评价还是很高的。但是他们的方法凭天才的臆测、思维与辩论,称之为思辨哲学。到了中世,经院哲学统治着欧洲。科学、哲学沦为神学的奴婢。到15、16世纪,哥白尼、G布鲁诺、伽利略等人不畏坐牢、火刑等坚持不屈地向教会作斗争,挣脱了侍奉上帝的桎梏。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测量和实验的风气逐渐形成了。在物理学科中伽利略的实验工作是实验物理学的开端,牛顿深受其影响。随后牛顿使作为实验科学的物理学形成一个光辉体系,同时也使科学实验方法闯入了哲学思想的殿堂。
牛顿认为从现象中可以得出科学原理,或者说科学基本原理可以从现象中导得或推出。牛顿在《原理》和《光学》两书中明白表达他的做学问的方法,即要明白无误地区别猜测、假设和实验结果(及由此而归纳得出的结论),还有从某些假设条件下所得到数学推导。《原理》第一编十四章中处理细微粒子的运动和第二编命题23中设想气体中有相互排斥质点的模型都是牛顿运用具有物理实质性的数学模型的例子,但是他对这些问题缺少实质性的实验证据,未能写出无可辩驳的论述。论者可能认为牛顿只注重从实验运用归纳法得出定律,而无视演绎法的重要性。这是有违事实的。1713年牛顿在出版《原理》第2版时在给他的学生科茨的信中提到运动定律是居于首位的定律或称之为公理,并说它们都是从现象中推断或称演绎而来的,并运用归纳法使之普适化。牛顿说:“这是一个命题在哲学中所能达到最高境界的例证。”诚然,必须看到归纳与演绎不能人为地对立起来。恩格斯指出“归纳和演绎正如分析和综合一样,是必然相互联系着的。不应当牺牲一个而把另一个捧到天上去”。牛顿在此早着先鞭。关于实验与假设之间的关系,牛顿在各种场合都有论述。他在给奥尔登堡的信中说:“进行哲学研究的最好和最可靠的方法,看来第一是勤勤恳恳地探索事物的属性并用实验来证明这些属性。然后进而建立一些假说,用以解释这些事物的本性。”给科茨信中说:“任何不是从现象中推论出来的说法都应称之为假说,而这样一种假说无论是形而上学的还是物理学的,无论属于隐蔽性质的还是力学性质的,在实验哲学中都没有它们的地位。”牛顿这些论述奠定了自然哲学的基础,启开了实验科学的大门,300年来为自然科学的繁荣立下了不朽功勋。牛顿研究事物规律的方法不同于那些只从简单的物理假设出发的人,而是通过逻辑的演绎法得到对事物现象的解释。爱因斯坦指出:“牛顿才第一个成功地找到了一个用公式清楚表述的基础,从这基础出发他用数学的思维,逻辑地、定量地演绎出范围很广的现象并且同经验相符合。”“在牛顿之前还没有什么实际的结果支持那种认为物理因果关系有完整链条的信念。”牛顿是完整的物理因果关系创始人;而因果关系正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石。牛顿出身于笃信基督教的家庭。在剑桥求学时代,他就怀着宗教生活里亦如科学实验一样可以自由自在的幻想和工作。《原理》完成后,他便着手有关基督教《圣经》的研究,并开始写这方面的著作,手稿达150万字之多,绝大部分未发表。可见牛顿在宗教著述上浪费了大量时间的精力。关于牛顿在1692~1693年间答复本特莱大主教4封信论造物主(上帝)之存在,最为后人所诟病。所谓神臂就是第一推动出于第四封信中。从现代宇宙学来说,第一推动完全可能在物理框架中解决,而无需“神助”。
牛顿反对当时的英国国教。他反对三一教义,但不鲜明表白自己的意志,只是隐蔽地表明不愿担任圣职。总之,在对于宗教问题上牛顿比之于他的先驱者如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赴汤蹈火而不辞的精神,则逊色多了。
1942年爱因斯坦为纪念牛顿诞生300周年而写的文章,对牛顿的一生作如下的评价“只有把他的一生看作为永恒真理而斗争的舞台上一幕才能理解他”。此赞语最恰当不过的了。
牛顿的哲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牛顿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连同他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和一套初具规模的物理学方法论体系,给物理学及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给18世纪的工业革命、社会经济变革及机械唯物论思潮的发展以巨大影响。这里只简略勾画一些轮廓。
牛顿的哲学观点与他在力学上的奠基性成就是分不开的,一切自然现象他都力图力学观点加以解释,这就形成了牛顿哲学上的自发的唯物主义,同时也导致了机械论的盛行。事实上,牛顿把一切化学、热、电等现象都看作“与吸引或排斥力有关的事物”。例如他最早阐述了化学亲和力,把化学置换反应描述为两种吸引作用的相互竞争;认为“通过运动或发酵而发热”;火药爆炸也是硫磺、炭等粒子相互猛烈撞击、分解、放热、膨胀的过程,等等。
这种机械观,即把一切的物质运动形式都归为机械运动的观点,把解释机械运动问题所必需的绝对时空观、原子论、由初始条件可以决定以后任何时刻运动状态的机械决定论、事物发展的因果律等等,作为整个物理学的通用思考模式。可以认为,牛顿是开始比较完整地建立物理因果关系体系的第一人,而因果关系正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