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龙泉驿)第33届桃花节及活动时间表

成都(龙泉驿)第33届桃花节及活动时间表,第1张

这是另一个春风,到处都是鲜花。这个时候,桃花盛开。当我来到这里,我遇到了一个粉红色的记忆。一年一度的成都(龙泉驿)桃花节到了。今年的桃花节真热闹。是的,桃花节的开幕式就在今天。

成都龙泉驿桃花节

开业时间:3月16日

活动主题

花开新时代,新征程东进。

具体活动详情

千年古驿,天府龙泉,“靳东人”昂首阔步走进新时代。举办桃花节新闻发布会、漫画桃花等一系列创意活动。开启本届桃花节新篇章,公布桃花节精彩活动,充分展示桃花节新形象、新时尚。

成都(龙泉驿)第33届桃花节开幕式创意活动

《来了才能开》动漫桃花开仪式

时间:3月16日

地点:洛带古镇五峰楼

内容:将桃花与动漫创意相结合,以“龙泉山红桃花醉,来了才开”的意境推送桃花节主题曲《你不到来花不开》,以动漫桃花季的时尚现代形式,丰富了另类时尚桃花的全新视觉场景。

以桃花节为载体平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重点打造三大主题活动:面桃花车红、最受欢迎桃花路东进、桃花迎大运会。借桃花节之机,切实推动汽车“智造”主导产业发展,展现龙泉驿“东去人”精神,感受大运会场馆的朝气与青春活力,发挥好龙泉驿文化服务经济的作用。

[脸桃花车红]

一个

一汽丰田供应商大会-经济开发区投资环境推介

时间:3月下旬

地点:龙泉驿区

内容:积极抢抓“东进”和“中国优进”战略机遇,加快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先进城市,对标国际一流标准,聚焦企业需求。以一汽丰田供应商大会为契机,向世界知名零部件企业推介成都经开区投资环境,做强链条、补短板、筑巢引凤,大力引进具有环境竞争力的优质项目,促进有效投资,集聚转型动能,打造“先进汽车智造开发区、智能转型区”。

2

“绽放龙泉驿香飘南方丝绸之路”经贸友谊主题活动

时间:3月25日-3月27日

地点:桃花之乡洛带古镇

内容:以花为媒,以车为桥,以协促贸,诚邀南丝绸之路沿线东盟车商、东盟客家友好组织来龙泉赏花、看产业、游古镇、叙乡愁,并在龙泉驿开展“车驰丝路、友谊促车贸”交流洽谈活动。组织东盟优秀女性和优雅四川女性开展“香车美人桃花缘”联谊活动。

“法式风情,桃花醉龙泉”走进大师——莫兰迪奇里科玄学对话展

时间:三月底

地点:成都中法生态园-中法文化交流中心

内容:法国美酒佳肴品尝会,莫兰迪奇里科玄学派对话展等中法交流活动。

“经贸桃花开”重大项目签约活动

时间:三月中旬

地点:龙泉驿区

内容:组织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展示我区一季度招商引资“开门红”成果,夯实“先进汽车智能建筑区,美好生活品质城市”高质量建设的项目支撑。

桃花是最红的东进路线

一个

诗与诗的意象与故事展“走向东方”

时间:3月16日-4月16日

地点:洛带古镇

内容:讲述向东的战略眼光、向东的人民、向东的地理人文、生态文明

内容:围绕“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先进城市”,汇聚职能部门、专家学者、行业协会、金融机构、上述300余家创意企业和产业,共同共谋龙泉驿区文化创意产业未来,共创美好未来,促进全区文化创意资源共享和产业合作。

桃花节主题活动:“绽放‘后’,为东方加油”

时间:3月16日-4月16日

地点:洛带古镇

内容:与中国石油跨界合作,为中国石油车主量身定制“绽放‘驿站’,为东方加油”活动,与中国石油关伟、车惠友、加油站平台联合推出桃花上路活动,赠送桃花节专用加油卡,与龙泉车企及车主举行发车仪式。全面宣传桃花节,展示东进成果。

粉红迎大运会

一个

以“欢迎大运会,桃花新视界”为主题的创意活动

时间:3月16日-4月16日

内容:以“欢迎大运会”为主题,邀请知名高校志愿者作词作曲,征集大运会志愿者歌曲,力争成为大运会广为传唱的“金曲”,营造“欢迎世界警察,拥抱世界大会”的浓厚氛围。开展以“向东迎大运会”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以大运会场馆和在建绿道为主题,组织文艺市民和艺术家参观大运会会址进行慰问互动,开展文艺创作演出,记录和见证龙泉大运会的进程。

[桃花盛开]

白镇宝石村资料图

传统活动和群众活动融入绿道、天府文化等元素。通过各种活动,凝聚区级部门、镇、村、企业的力量,达到文化惠民、享民、富民的目的。

一个

陶艺龙泉剑吕布道

时间:3月至5月

地点:待定

内容:举办专业人士“花田湿地”徒步活动,2008年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开幕式,2008年成都天府绿道“安利纽崔莱”徒步活动。

2

《桃花劫》中的醉

时间:三月

地点:新城吾悦广场

内容:开展桃花古风动漫节、桃花美食节、桃花节小代言人、桃花节网红墙等活动。

桃花新视听

时间:三月

地点:龙泉七中礼堂

内容:举办“用琴键读懂中国——从‘梁祝’到‘黄河’”双钢琴独奏会、陈巧茹领衔的经典剧目、著名川剧、儿童剧《小红帽》等优质公益演出。

“后”押韵。

时间:三月

地点:龙泉驿区

内容:举办桃花杯球系列赛和第二届桃花太极邀请赛。

首届川港青年桃花摄影大赛

时间:三月中旬

地点:龙泉驿区

内容:举办“后”花“后”世界桃花节摄影大赛,邀请学界人士授课,为香港青年学子更全面地认识成都、了解龙泉驿、促进川港青年交流创造更好的平台。

特色韩服秀

时间:3月23日-3月24日

地点:桃花之乡洛带古镇

内容:展示汉服,传播传统文化,拍摄桃花照片。

醉梦怀古——人文桃花不同红色意象故事创意展

时间:3月18日-4月18日

地点:洛带古镇

内容:以洛带客家人的生活状态和人文故事展示客家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

系列健康活动

时间:三月

地点:龙泉驿区

内容:组织开展“桃花盛开,健康睡眠伴你行”、“桃花相伴,花享行走”、“桃乡人才为你健康保驾护航”、“关爱春风,花享健康”等健康知识宣讲和健身活动。

文明志愿服务

时间:三月

地点:龙泉汽车客运站,音乐广场地铁站

“文艺走基层,桃花开”——省市老艺术家走基层。

时间:3月下旬

内容:部分省市老艺术家关爱委员会成员到龙泉驿区开展“送文艺下基层”活动。

12

客家文化活动

时间:4月5日-4月7日

地点:洛带江西会馆万年台

内容:邀请客家人书写(绘制)客家山水(洛带八景),提炼洛带八处具有客家风情的景点,以文创艺术的形式提炼,在书写中创造成果;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客家女儿节、民俗表演、客家响春表演赛、客家清明祭祖等活动。

13

弘扬良好家风培育良好社会风尚——农村家风节

时间:3月17日-3月18日

地点:洛带县宝胜村刘佳大院,洛带镇老街社区。

内容:在刘佳大院举行开班仪式、村家训、舞龙活动,举办全区良好家风展示和文艺汇演。客人将被邀请参观客家记忆馆。在老街社区举办“农村好家风”座谈会,邀请全国省市优秀代表讲家风故事,参观老街社区家风博物馆、文献中心、家风修复展示中心。

14

创意桃花品罗维代

时间:3月21日-3月28日

地点:洛带广东俱乐部

主办单位:区文联、洛带景观管委会、洛带古镇客家文联。

责任人:刘泽双、永峰、张。

内容:弘扬桃花文化和客家文化,开展“礼遇桃花”和客家诗画交流活动,开展桃花创意产品线上征集,开展线下互鉴活动,品味文创洛带原创作品展。

15

寄宿家庭体验季

时间:3月至5月

地点:山泉镇住宅

内容:重点宣传推介一批体现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特色的民宿;让部分市民免费入住山泉的优秀民宿,深度体验山泉的“乐活”生活方式。

16

特别美食剧

时间:四月

地点:山泉镇

内容:在线发布美食路线图,推广农家乐特色业态、亲子采摘、DIY等特色活动。

17

热爱标志性活动

时间:五月

地点:山泉镇

内容:开展求婚主题活动,打造爱情地标,将“乐活春天”打造成为市民向往的“求婚圣地”。在山泉传递快乐生活的理念,让艺术给生活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18

明星露营体验季

时间:四月

地点: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

内容:线上推广徒步、穿越、骑行路线及最适合的帐篷露营地,大力宣传户外健身、露营体验等贴近自然、回归乡愁、快乐生活、健康生活方式,提升成都郊区乡村旅游品质。

19

“乐活山泉花展之旅”——桃花节艺术展

时间:3月18日

地点:山泉镇联合村

内容:通过特色文艺演出,奏响山泉桃花春的序曲。全面展示山泉镇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成果,邀请广大市民赏桃花、住民宿。

20

灯桃山坎龙泉

时间:3月28日

地点:桃花沟健身路径

内容:组织龙泉机关、村(社区)工作人员、龙泉街道居民约200人参加登山比赛,鼓励和动员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增强市民体质。

21

舞林大会

时间:4月8日

32

地点:新城吾悦广场

内容:以健身、自娱、表演为一体,以集体舞为主要表演形式,以舞蹈比赛为重点。

22

李涛翔艺术现场

时间:四月

地点:孟力陶乡水蜜桃工业园

内容:邀请相关艺术家、设计师、乡村创客到孟里套乡桃子工业园进行实地调研、写生、实地创作,并与当地村民互动。

23

桃花祈福活动

时间:3月8日

地点:伦敦

内容:举办骑行体验赛、徒步旅行、植树等。

26

七彩风车季

时间:三月

地点:好人仁有机农场

内容:举办风车展,打造多彩风车、创意无限的风车等特色景点,展示乡村振兴成果。

27

暖春陶昕新生活方式

时间:3月至4月

地点:梵木创意艺术区8号馆

内容:园区内将举办桃花主题活动,策划中国独立设计师新锐服装作品展、暖春绘画联展、桃花音乐会等。

28

5G依莱桃花盛开

时间:三月

地点:洛带古镇五凤楼广场

内容:在洛带古镇五峰广场开设5G实验站,部署无人驾驶远程展示视频、VR互动体验、智能网联汽车科普;将开通《桃花源记》5G基站,在核心景区建设全景VR摄像机,游客可以通过手机远程实时观看桃花美景。

29

最美的桃花“惠”

时间:三月

地点:龙泉驿区

内容:联合品牌餐饮商户,推进农业城镇化生产,推动区域特色农产品新型消费模式转型,推进全域旅游建设,组织桃花美食展、龙泉特产优惠购、景区门票优惠三大活动。

30

花仙子杯摄影比赛

时间:三月

地点:龙泉驿区

内容:征集与龙泉驿经济转型发展相关的摄影作品。突出地区转型过程中关键战线的建设和劳动的画面。

31

桃花节结婚活动

时间:四月

地点:魏冉花海

内容:桃花节期间,组织大型交友活动、情感咨询室等主题活动。

32

春季音乐体验季

时间:3月至5月

地点:魏冉花海

内容:整个音乐季期间,将有音乐博览会-音乐文化展、音乐明星梦想体验、室内音乐表演、室外音乐节(迷你公园音乐节)等一系列活动。

33

桃花人生游学

时间:3月至4月

地点:成都龙泉国际广告旅游区

内容:在龙泉山春暖花开之际,以花卉为媒介,多渠道、多形式展示学校形象、打造学校品牌,落实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服务功能,提升学校品牌。

人生礼俗主要有生长、婚娶、寿诞及丧葬等。

1、诞生礼俗

怀孕。妇女怀孕,俗称“有喜”、“有身妊”等。按封建习俗怀孕的妇女称为“四目”不能随便去看抱或抚摸别人的孩子,认为是“争花”,被“四目”抱了摸了会不吉利,别人的小孩会吃惊,夜间啼哭。

做月。妇女分娩俗称“做月”产妇期间不能外出以防着凉,即使炎夏季节也关紧门窗不能打扇子,同时要吃姜、吃酒、吃鸡等热质食品、食物一定要煮熟,洗脸洗澡用山药水或热水,婴儿也不能轻易让人看,衣、吃、住都注意保暖。外人不敢轻易进入“月间”至满月之日(又称“出月”),产妇才可抱婴儿出厅堂接受亲朋祝贺。

做三朝。婴儿出生第三日称“三朝”,这日要给婴儿用山药、石头或称砣给婴儿洗浴,名为叫做“洗三朝”,同时,要宴请邻里妇女吃“三朝茶”,而祝贺者带着鸡、鸡蛋、婴儿衣饰等礼品前往。

做满月。即婴儿出生满月的一个较隆重的礼俗。此日,外婆家要送衣服、项圈以及“长命富贵”银锁(玉锁)等,亲朋送红包、衣物祝贺。主人家则大摆宴席,敬拜祖宗,给婴儿命名。之后,婴儿可逐日被抱出月间与亲戚朋友见面。

做四个月。即孩子出生满四个月时的庆贺活动。外婆家及亲朋应各办衣物及大饼等礼品,谓为给孩子“收口水”。主人家请别人吃茶,也叫吃“四个月茶”。

做对岁。即孩子出生满一周时的庆贺活动。外婆家或亲戚朋友送新衣新鞋等礼品,主人家设宴接待亲朋一起庆贺。

2、婚嫁习俗

客家婚嫁旧时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假、迎亲六礼。

“纳采”, 即男家备礼请媒人向女家提亲求婚,需用大帖;

“问名”, 即男家请媒人问女方名字和出生、月、日、时、(俗称“八字”);“纳吉”,即男家将女方姓名、八字归家问卜,称为“对年庚、查八字”,然后决定是否“定婚”;“纳征”, 即是定婚后男家带聘彩(即彩礼)向女家正式下聘;“请假”, 即择定婚期,备礼告女家征求意见,请假需用大贴;“迎亲”,即新女婿登门女家迎娶,客俗礼仪较为繁锁,现代嫁娶大致经过说亲、送定、报日子、送聘金、送嫁妆、接亲送亲、拜堂成亲等六礼。

3、丧葬习俗

(1)生前准备

做寿衣。旧俗凡年登六十花甲者谓之上寿,家里亲人便会为其“百年过老”准备“押喜寿衣”。按“上六下四”(即上身6件下身4件)裁制,衣料颜色式样以人而定,但裁制衣及袖子时要比生人长,还须择吉日并在一天内做完。

做寿材。即生前备好逝世时的棺材,也称“寿屋”,“延寿或延长生”,寿屋的材料一般用杉木板制成并在棺材外面画上花鸟各种美丽图画,漆上黑或红颜色,棺材头尾写上“寿”或“福”字,有的还用红纸写上“寿比南山”以示祝福长寿。

做寿坟。即在生前备好的坟墓,也叫做“生基”。此段地要请风水先生择定位置、方位,然后按照规定的大小、式样、龙脉等施工。

(2)逝世丧礼

送终出厅下。在人弥留之际,最好有亲人或后裔守候床前见其一面,送其最后一程,故称“送终”。外出应想法赶回、见面,并聆听临终遗嘱,此时,尤其是后辈若无特殊原因又没有赶回见上一面者被视为不贤不孝。凡人逝世后,一般把逝世者尸体放至正厅上堂,亲属则日夜看守,有的摆放灵堂,即在灵堂上挂白布、摆香桌,放灵牌或遗像。孝子孝孙或亲人日夜守灵。

报丧。即人逝世后向亲戚朋友报知,叫做报丧。应告知小殓、大殓、成服、出柩、还山的具体时间。

装殓入棺。即将死者放入棺材内应把死者头部用“合砖”垫起并写上死者姓名、世系、生卒年月日时。要看遗体是否放正中装殓分小殓、大殓。棺木未密封加钉时叫小殓,棺木密封加钉后称大殓。

成服祭礼。掼出柩之前举行较庄重的仪式。一般举行“三献礼”。 即祭告亡灵、祖宗、天地,后为死者谥名、成服祭麻后,守孝者穿上麻衣,孝子孝孙手执孝杖棍,头戴孝络,手戴乌纱布、袖圈以示对死者的悼念或敬意,并请和尚斋嬷念经谶。

发引。即出柩还山。成服后抬棺出屋叫“出柩”,此时死者棺材放在禾坪上或较开阔的地方,然后进行“绕棺”,由僧(尼)念经悼亡、把酒祭祀。礼毕抬柩送行,即“送葬”,此时仪仗队、铜锣队、撒路线者、擎簇及花圈者、抬棺者、孝子孝孙、亲友们须跪谢外家,有的地方葬送至途中“摆路祭”,给死者唱赞歌,然后一起将死者送至墓地,择吉时埋葬。

做七。按习俗,人死后7天为一个“七”,共七个“七”49天。每逢“七”日举行祭奠,俗称“做七”。多数人只做“七七” 即(“完七”) 。祭奠时,备办三牲酒礼,香纸烛宝,有的还用纸仿制成死者生前的床铺、桌椅、风车、砻礁、鸡鸭猪牛羊等焚烧给死者。“完七”时亲友参加祭奠。

出服。也叫“出孝”、“开孝” 即丧家完成孝服。有开小孝、开大孝之别。周年举行祭礼为开小孝,三年举行祭礼叫开大孝,出服后,大厅堂换上红联。

拾金。人死后有的用棺葬,3—12年后挖开墓穴,将遗骸按人体结构屈肢装入“金盎”(也叫金罂)俗称“捡金”。有的在原地安葬,有的另择地安葬,成为坟墓。 1、家常主食以大米饭、番薯为主食,农家人在粮食较丰厚时,农忙时每天吃三餐,平时二餐饭一餐粥。过去大多是用大“符锣”圆形大铁锅煲粥,用“饭甑”(木制的圆柱形木桶)蒸饭。另外,用大米制成的食品有:

大喜粄即用米粉将拌“酵种”(今用小苏打)发酵,倒入碗中蒸熟后的一种食品,是一般节日或红白好事时用祭祀或馈赠亲人。

假喜子粄是直接置于粄架蒸熟的食品,做法与之近似。

甜粄是每年约农历十二月二十五“入年假”后,人们用糯米粉和糖浆拌匀后放入竹筐再用猛火蒸熟的一种春节食品,此为节日上圣食品,主要供自食或馈赠亲友。

粉粄是用大米粉倒入蒸笼蒸成半透明状的粄块,再用刀切成条块状的食品。

刀削粄是用大米拌水捏成小块,用“碾筒”碾压成薄块,再用刀切成细长条块,煮成粉汤的食品。

糍粑是用糯米蒸熟倒入石臼拌少量水或油反复舂打,直到饭粒消失成为一体时,做成圆状的食品即糍粑,再拌芝麻、花生粉、糖等后供人们食用,现在多用糯米粉拌水置于陶缸中,用“擂茶棍”反复挤捣,就可以制成此类食品。

2、酒宴菜式

黄酒,是陆河的特产之一。它是用糙糯米蒸熟冷却,拌上酒饼粉盛入酒坊,待三天过后析出酒粮,即可供人食用。此应置于阴凉处保存,以酒待客。如嫁女做“轿下酒”,娶媳妇做“结婚酒”;小孩出生后三日做“三朝酒”、满月做“满月酒”、产妇饮“姜鸡酒”,祝寿做“生日酒”;丧礼做“白事酒”;过年饮“春酒”,礼日饮“清酒”;建筑房屋时,做“落石脚酒”、“上梁酒”、“安门酒”等,同时喝酒按规矩安排座次。洒席一般以猪肉、鸡、鱼为主,较为隆重的有“十二大碗”、有“三丸”(猪肉丸、牛肉丸、鱼丸)、“鸡三味”(白切鸡、炒鸡肉、鸡上汤)以及鱼肉等菜。

3、风味小食

酿豆腐这是客家人的传统名菜。是用新鲜猪肉、虾米、鱿鱼、大茴米、蒜、薯粉等混合剁成馅后,用筷子把肉馅酿入豆腐的食品,吃用方法一是把豆腐放在锅中慢火煎煮再配八角、香料、生姜等佐料焖煮便可食用,这叫焖豆腐。二是将酿好的豆腐放入锅里,油煎至金**时加上适当的油、盐、水用小火焖煮约20分钟食用,这叫煎豆腐。三是把酿成好的豆腐放入菜盘或菜钵内,配以佐料蒸熟后食用,这叫清蒸豆腐。

客家娘酒是以白糯米,黑糯米为原料,用曲米酒母为糖发酵剂酿造而成,呈红褐色,密甜醇厚、气味芬芳,白糯米和黑糯米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14种微量元素、6种维生素,它所含的微量硒是抗癌之王。粮酒酒精含量低,属于低度饮料酒,有调整人体生理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养颜益血、延年益寿之功效。

客家擂茶是用茶叶、熟芝麻、熟花生混合加少许水、食盐及其它配料倒入钵中反复擂至粘糊状冲开水制成的茶食品,这种擂茶称为清饮擂茶,现在有的采摘山梨叶、大青叶、雪薯叶、苦簕子叶等野生树叶作为原料擂成的茶,俗称油茶,再炒上芥兰菜、虾仁、鱿鱼、香菇、豆类等菜类后食用,大多数作为中午餐,这种茶色、香、味俱全,可荤可素,可粗可精,可食用可药用,是中国博大精深茶艺中的一枝独秀奇葩,是客家的瑰宝。

仙人粄也叫仙草粄它是用干仙人草、土枧、清水经过熬煮、过滤、去掉枝叶,拌入薯粉煮成糊状爽滑可口,色呈黑色,凝结后拌入红糖或蜂糖即可食用,有解热降血压的作用。

在广东,客家人真的很强大,真的很服客家人

广东其实也是个小三国,西边的广府,东边的潮汕,还有夹在中间的客家。小时候听妈妈说,客家与潮汕也有过摩擦,不过后来就不了了之(后来客家与广府掐得热火朝天,个中有没有潮汕人的祸水西引也未可知)后来潮汕不断做大做强,下海经商,侨客遍布天下,而广府有官方身份,客家人的处境越来越不利。

客家话本身的特点就表明这个方言形成时间不会早于宋代。客家这个名称以及他们住的区域也说明他们到达南方是比较晚近的事情,跟永嘉之乱其实没啥关系。要论关系,其他南方方言还能扯扯唐以前的历史,客家还真扯不到。我想主要还是语言环境吧。

以前都市还未发展,相对比较封闭的语言环境中,用客家话来做主流贸易语言问题不大。可是客家的勤俭特性注定客家人的聚集地会高速发展,发展意味着开放。当其他语言更为普遍的存在的时候,客家人的适应能力就体现在不排除外来语言。

赣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富肯定还谈不上。我们客家人从来就不缺乏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品质,扬帆起航的勇气,艰苦环境下客家人一直都是拓荒者。只要我们赣南客家人无论身在何方,每个人都能为自己的生活努力打拼,心系家园,赣州自然而然就能富强,家乡就能越来越好,越来越漂亮。

多向南边的广府看看,我们差的还很远。经济不必说,文化上广府文化和客家文化的影响力相差甚远。再单从客家文化里来说,广东客家文化圈繁荣昌盛、硕果累累,相反赣南客家默默无闻。奋起直追啊,站在多山多水的赣南,眼睛应该要看的更远才对。

我是粤北的客家人,从08年开始几乎年年来广州,在这里似乎说粤语的人都会有一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而客家人则会因为说客语而感到自卑,甚至两个客家人遇见,知道对方是客家人后依然在说普通话,这是对自己的语言多么的自卑啊!

那个秋林就是我们老家的人在一个县里,那时他来县里演出作为压轴出场,然而他一首歌都还没唱完我的同学就拉着我走了说好俗好无聊,在场的人也是走了快一半。有很多人忘记了客家话怎么说,甚至很多人讨厌客家话,刻意的不教育自己的下一代讲客家话,何其悲哀!我看到客家话在渐渐衰落,作为一个客家人感到深深的痛心。

跟别人说起普宁市,别人第一想到就是潮汕人都是说潮汕话的,然后纠正自己是客家人,大部分人说没听过普宁有客家人,就得解释一通,普宁分客家人潮汕人,主要就这两种语言。普宁好歹还有几十万客家人呢。有时候也是心累呀,像是被社会遗忘,现在出去外面除非遇到老乡才会说客家话,不然都是说普通话了。

中国有很多闻名于世界的城市和地区,在不同的领域,中国都有名气排名前十的城市和地区,其中影响力比较大的是旅游业领域,中国风光最好的十个地方往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详细介绍一下中国最负盛名的十个旅游景点。

1、丽江,丽江市区中心海拔高度为2418米,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丽江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并且著有“国中贵原,云中丽江”的美誉。

丽江旅游景点:玉龙雪山、大研古城、云杉坪、白水河、甘海子、冰塔林、束河古镇、拉海市、虎跳峡、泸沽湖、丽江木府、东巴万神园、四方街、印象丽江、玉水寨、梅里雪山、万古楼等。

2、三亚,位于海南岛最南端,因三亚河(古名临川水)有三亚东西2河至此会合,成“丫”字形,故取名“三亚”,有"天涯海角"之称,是中国最南部的滨海旅游城市,海南省南部的中心城市和交通通信枢纽是中国东南沿海对外开放黄金海岸线上最南端的对外贸易重要口岸。

3、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为三山五岳中三山的之一。日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素称黄山“五绝”,令海内外游人叹为观止,黄山以奇伟俏丽、灵秀多姿著称于世。

黄山旅游景点:观日出最佳地点:清凉台、曙光亭、狮子峰、始信峰、丹霞峰、光明顶、鳌鱼峰、玉屏楼、玉屏楼、清凉台、白鹅岭、排云亭、光明顶。

4、九寨沟,以神妙、奇幻、美艳绝伦而成为世界鲜见、中国唯一的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项国际桂冠的胜地。九寨沟是个佳景荟萃、神妙奇幻的风光明珠,当空鸟瞰,翠海、飞瀑,加之与其交相辉映的藏族文化的衬托、融合,使海内人士“竞折腰”。

5、桂林山水, 桂林是举世闻名的旅游城市,甲天下的山水勾勒出一幅唯美的中国画卷,乘一叶竹筏漂荡于漓江之上,犹如置身百里画廊,充满着诗情画意。同时也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最重要的旅游城市。

6、鼓浪屿,鼓浪屿位于厦门岛西南面,原名“圆沙洲”,别名“圆洲仔”,明朝改称“鼓浪屿”。鼓浪屿有许多幽谷和峭崖,沙滩、礁石、峭壁、岩峰,外形奇丽俊秀,其街道纵横交错,清洁幽静,空气新鲜,岛上树木苍翠,繁花似锦,小楼红瓦与绿树相映,格外漂亮。鼓浪屿有许多浓烈的欧陆风格的建筑,被称为是建筑的博览馆,也称为是“音乐家摇篮”,“钢琴之岛”。

7、长城,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建筑,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修筑长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世纪,其主要目的在于防御北方民族的侵袭。汉武帝也曾多次修筑长城,用以保护河套、陇西等地,加强东西方交流。到明代,为防止前朝(元)残留势力南下,也不断修筑北方长城,整个工程延续了200多年。2007年7月7日,长城成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

8、张家界, 张家界是中国湖南省的省辖地级市,位于湖南西北部,澧水中上游,属武陵山脉腹地,为中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1992年,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风景区、天子山风景区三大景区构成的武陵源自然风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9、布达拉宫,享有“世界屋脊上的明珠”的美誉,以其辉煌的雄姿和藏传佛教圣地的地位,成为世所公认的藏民族象征,是一个活着的巨大珍宝。优美而又独具匠心的建筑、华美绚丽的装饰、与天然美景间的和谐融洽,使布达拉宫在历史和宗教特色之外平添几分风采。

10、西湖,有十景值得一赏,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而“苏堤春晓”为十景之首。西湖绸伞形制精巧,色彩绚丽,是西湖特产之一。西湖龙井“色绿、香郁、味醇、形美”,是茶叶中的佳品。 

客家人是以客家语为母语的一个汉族民系,是中国广东、福建、江西、台湾等省本地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南方古代汉族移民群体,客家人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

扩展资料

客家四州

一般认为客家大本营是指“客家四州”:惠州、梅州、赣州、汀州。 

客家州府于清代而言是

指:惠州府、韶州府、赣州府、汀州府、南安府(虔)、宁都州(虔)、嘉应州(梅)、龙岩州(漳)、南雄州(韶)、连阳州(韶)(合计十州)。

客家州府于宋代而言是指:循州、梅州、汀州、虔州、惠州、韶州、英州、广州(合计八州)。

在清代十个客家居住的州、府之中,以惠州府、赣州府、汀州府、嘉应府(今梅州)四处为客家大本营,也就是“客家四州”。

参考资料客家人(汉族族群分支)_ 

据我所知,客家人是汉族人。

客家人是中国南方汉族的一个非常独特的分支。它是汉族的重要民族之一,也是唯一一个不以地域命名的民族。在中国大陆,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广东梅州、河源、惠阳等县和江西、四川、广西等地区。特别是东南亚等地的客家语也是这些国家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全世界约有8000万客家人,其中中国约5000万人,国外约3000万人。因此,客家人是世界上分布最广、影响最广的民族之一。

那么,“客家人”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这一问题一直没有给出准确的解释,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字面上,“客家人”的意思是“外国移民”。这一描写非常生动,因为客家人始于秦始皇时期,先后经历了六次大规模的南迁,小移民数不胜数。

据史料记载,这是秦始皇时期客家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秦始皇嬴政统一中国后,向百越以南派出60万兵力,直接从福建、广东、江西到达兴宁、海丰两县。七年后,秦始皇又派五十万人到武陵南部。秦朝灭亡后,南下的两批秦兵留在该地区,成为第一批客家人。

西晋末年的永嘉起义和东晋的吴湖銮花时期是客家人第二次大规模南移。为了避免战争的破坏,一些中原地区的人转移到闽粤赣边区。

晚唐黄巢起义是客家人第三次大规模南移。安石起义期间,唐朝的土地遭到破坏,迫使大批中原人南移。唐末黄巢起义期间,大批中原人南下。但这也是客家语的萌芽期。

宋代南迁和宋末是客家人第四次大规模南迁。宋末,客家人参加了文天祥领导的反元活动。反袁战争失败后,元军南下,客家人一路逃到海南岛。

明末清初,客家人第五次南移。由于闽粤赣客家人口迅速增加,满族人入侵中原,客家人移居四川、湖南、广西、台湾等地和广东中西部地区。

太平天国时期是客家人第六次大规模南迁。

太平天国运动是由客家人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为了避免被清朝统治者杀害,许多客家人改名逃往别处。大量的哈卡斯逃到了香港、澳门、厦门和海口,一些人被迫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北境和南美洲辛勤工作。

这一时期,客家人从中国迁往世界各地,分布在全国各地。

客家人自身语言和独特风俗文化的形成,与客家人六次大规模南迁密切相关。经过几千年的迁徙和演变,南宋时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风俗和文化形态。

因此,经过几千年的洗礼,客家文化被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活化石,客家语也被称为古代汉语的活化石。例如,客家方言保留了大量的文言文,在客家语中,“我”的意思是“吾”,“你”的意思是“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5548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7
下一篇2023-07-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