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辉夜姬的故事

关于辉夜姬的故事,第1张

一 辉夜姬的出生

从前有一个伐竹的老公公。他常到山中去伐竹,拿来制成竹篮,竹笼等器物,卖给别人,以为生计。他的姓名叫做赞岐造麻吕。有一天,他照例去伐竹,看见有一枝竹。竿子上发光。他觉得奇怪,走近一看,竹中有光射出。再走近去仔细看看,原来有一个约三寸长的可爱的小人,住在里头。于是老公公说:"你住在我天天看见的竹子里,当然是我的孩子了。"就把这孩子托在手中,带回家去。

老公公把这孩子交给老婆婆抚养。孩子长得非常美丽,可是身体十分细小,只得把她养在篮子里。

老公公自从找到了这孩子之后,去伐竹时,常常发现竹节中有许多黄金。于是这老头儿便自然地变成了富翁。

孩子在养育中一天天长大起来,正像笋变成竹一样。三个月之后,已经变成一个姑娘。于是给她梳髻,给她穿裙子。老公公把她养在家里,不让出门,异常怜爱她。这期间,孩子的相貌越长越漂亮,使得屋子里充满光辉,没有一处黑暗。有时老公公心绪不好,胸中苦闷,只要看到这孩子,苦痛自会消失。有时,即使动怒,一看到这孩子,立刻心平气和。此后老公公仍然天天去伐竹,每一节竹里都有黄金。于是家中日渐富裕,老翁变成了一个百万长者。

孩子渐渐长大起来。老公公就到三室户地方去请一个名叫斋部秋田的人来,给她起名字。秋田称她为"嫩竹的辉夜姬"。或可写作"赫映姬",意思是夜间也光彩焕发。取名后三天之内,老翁举行庆祝,大办筵席,表演种种歌舞音乐。不论男女,都被请来参加宴会。

二 求婚

牐犔煜滤有男子,不论富贵之人或贫贱之夫,都想设法娶得这辉夜姬。他们徒闻其名,心中恍惚,有如燃烧,希望只见一面也好。住在辉夜姬家附近的人和住在她家隔壁的人,也不能窥见辉夜姬的容颜,何况别的男子。他们通夜不眠,暗中在墙上挖个洞,张望窥探,聊以慰情。从这时候起,这种行为被称为偷情。然而他们只是暗夜里在无人居住之处漫步,一点效果也没有。至多只能向她家里的人开口,好像要讲什么事情。然而没有人答应他们。虽然这样,他们也不懊丧。那些公子哥儿离不开这地方,有许多人日夜在这里傍徨。

容易断念的人们,知道已经没有希望,在这里徘徊,徒劳无益,于是回心转意,不再来了。然而其中还有五个有名的人,继续不断地来访。这五个人不肯断念,仍是日日夜夜地梦想着。其中一人叫做石竹皇子,另一人叫做车持皇子,又一人叫做右大臣阿部御主人,再一人叫做大纳言大伴御行,最后一人叫做中纳言石上麻吕。这些人,只要听见哪里的女人容貌美丽,即使是世间寻常的女人,也立刻想看看。因此听到了辉夜姬的大名,心中焦灼不堪,魂梦倒,饭也不吃,便跑到她家附近,徘徊彷徨,然而一向毫无效果。写了信送去,也得不到回音。于是相思成病,写了失恋的诗送去,然而也没有答复。明知无用,心一直不死,隆冬天气,冰雪载途或是炎夏六月,雷鸣雨打之时,他们还是继续不断地来访;有一天,有一人把老翁叫出来,低头合掌,向他要求道:

“请把您的女儿嫁给我!”

老翁只是回答他道:

"她不是我生的女儿,所以我不能自由作主。”

不知不觉地又过了些时光。

这样,这些人回家去,都魂牵梦萦,懊恨之极,便去求神拜佛,或者许下愿心,要菩萨保佑他们忘怀这女子。然而还是无用。于是他们又回心转意,老公公虽然这样说,难道这女子可以终身不嫁人么便照旧到辉夜姬家附近流连傍徨,借此表示他们的至诚。

老翁看到这般光景,有一次对辉夜姬说:

"我家最高贵最高贵的姑娘!你原是神佛转生,不是我这个老头儿所生的孩子。但是我费尽心血养育你成长,你可否顾念,我这点微劳,听我说一句话?”

辉夜姬答道:"啊呀!什么话我都听。不过您说我是变怪转生,我直到现在一向不知;我只知道您是我的生身父亲呀!"

牐犂衔趟":啊,那是再好没有了!"我现在已经七十多岁。老实说,我的命尽于今日或明日,不得而知了。我有一句话要对你说,大凡是人,既已生在这世界上,男的一定要娶一个女的,女的一定要嫁一个男的,这是人世间的规则呀,必须这样,方才门户增光,人口繁盛。就是你,也非走这条路不可呢。"

辉夜姬答道,"哪里有这种事,我不愿意。”

老翁说:"啊呀!你虽然是神佛转生,总是一个女人呀。现在我活着的时候,不妨这样过日子。如果我死了,怎么办呢?那五个人,那样经年累月的来访,对你恋幕之心实在很深。他们已经明言要娶你。你应该早下个决心,和其中某一个人定亲,好么”

辉夜姬答道:"唉,这些都是庸庸碌碌的人呀。不知道对方的心,而贸然和他定亲,到到后来他的心变了,教人后悔莫及。无论这人地位怎样高,相貌怎样好。不知其心而同他定亲,断然不可。"

"嗯。你说得有理,"老翁点头称是。又说,"那么,你究竟想同怎样的人定亲呢那五个人都是对你很诚心的啊。"

辉夜姬答道:"怎样的人嘛,我并没有特别的要求,只是有一点点小事。那五个人之中,无论哪个都很诚心,怎么可说哪一个优,哪一个劣呢所以,我希望,谁能把我最喜欢的东西给我取来,谁便是最诚心的人,我就做这人的妻子。请您这样对他们说吧。"

"这办法很好。"老翁也表示赞成。

到了傍晚。那五个人都来了。他们有的吹笛,有的唱谣曲,有的唱歌,有的吹口笛,有的用扇子打拍子。他们这样做,想把辉夜姬诱出来。于是老翁出来对他们讲话了:

"列位大人呀,长年累月地劳驾你们到我这荒秽的地方来,实在很不敢当:我已风烛残年,朝不保夕。所以我已经对我家这女孩子说,叫她仔细想想,在这样诚恳的五位大人之中,选定一位出嫁。女孩子说:我怎么能知道他们对我爱情的深浅呢这话也说得有理。她又说。你们五位之中,很难说性情孰优孰劣。所以,你们五位之中。谁能把她最喜爱的东西拿来给她,谁便是最情深,她便嫁绐谁。我以为这办法也好。你们不论哪--位,都不会怨恨我吧"

五个人听了这话,都说,"这样很好。"老翁便走进去,把这话传达绐辉夜姬。

辉夜姬说:"对石作皇子说,夭竺有佛的石钵,叫他替我去取来。”

又说,"对车持里子说,东海有一个蓬莱山,山上有一棵树,根是银的,茎是金的。上面结着白玉的果实,叫他给我折一枝来。"

她继续说,"另一位呢,叫他把唐土的火鼠裘取来给我。大伴大纳言呢,把龙头上发五色光芒的玉给我取来。石上中纳言呢,把燕子的子安贝取一个来给我。"

老翁说:"唉,都是难题。这些都不是国内所有的东西。这样困难的事,叫我怎样向他们传达呢”老翁有些为难,辉夜姬说,"有什么困难呢!你只管对他们说就是了。”

老翁出去,把话照样传达了。那些王公贵人听了,大吃一惊,心灰意懒地说:出这样的难题,为什么不爽爽快快地说,不许你们在这附近徘徊呢叫。大家垂头丧气地回去了。

佛前的石钵

虽然如此,他们回去之后。总觉得不看到辉夜姬,做人没有意义。其中石作皇子最为机敏。他仔细寻思,石钵既然在天竺,总不会拿不到的。但他转念又想:在那避远的天竺地方,这也是独一无二的东西。即使走了千百万里,怎么能把它取到手呢于是有一天,他到辉夜姬那里报告,今天我动身到天竺去取石钵了。过了三年,他走到大和国十都市某山寺里去,把宾头庐(十六罗汉之一)面前的被煤烟熏黑的钵取了来,装在一只锦囊里,上面用人造花作装饰,拿去绐辉夜姬看。辉夜姬觉得奇怪,伸手向钵中一摸,搜出一张纸来。展开一看。纸上写着一首诗,

"渡海超山心血尽,

取来石钵泪长流。"

辉夜姬看看那钵有没有光,连萤火那样的光也没有。于是回答他一首诗:

"一点微光都不见,

大概取自小仓山。"

辉夜姬便把这钵交还他。皇子把钵扔在门前,再写一首诗:

"钵对美人光自灭,

我今扔钵不扔君。"

他把这诗送给辉夜姬,但辉夜姬不再作复。皇子见她不睬,咕哝着回家去了。他虽然扔了那钵,但其心不死,希望或有机缘,可以再来求爱;从此以后,把这样厚颜无耻的行为叫做扔钵

四 蓬莱的玉枝

车持皇子是个深恩远虑的人。他对外说是耍到筑紫国(九州)去治病,就请了假,来到辉夜姬家里。对那些仆役说:"我现在就动身去取玉枝。"就向九州出发了。他属下的人,都到难波港来送行。皇子对他们说,"我此行是很秘密的。"因此他并不带从人,只带几个贴身侍者,就出发了。送行的人看他走了,都回京去。

这样,大家以为他到筑紫国去了。岂知三天后,皇子的船又回到难波港。他预先苦心劳思地布置好。一到之后,立刻去把当时第一流的工匠内麻吕等六人叫来,找一个人迹难到的地方,建造起一座门户森严的房子,叫这六个人住在里头。他自己也住在那里。而且,把他自己所管辖的十六所庄园捐献给神佛,仰仗神佛的援助而制造玉枝。这玉枝竟制造得同辉夜姬所要求的分毫不差。于是皇子拿了这玉枝,偷偷地来到难波港。他自己坐在船里,派人去通知家里的人说:"今天回来了。"他脸上装出长途旅行后的疲劳之相。许多人来迎接他。

皇子把玉枝装在一只长盒子里,上面覆盖菱锦,拿着走上岸来。于是世人纷纷传说:"车持皇子拿着优昙花回来了。"大家赞叹不止。

辉夜姬间得这消息,想道:我难道要输给这皇子了么心中闷闷不乐。不久,听到有人敲门的样子,车持皇子来了。他还穿着水路旅行的服装。照例由老翁出来接待他。 "

皇子说:"我几乎丢了性命,终于取得了这玉枝。请你快快拿去给辉夜姬看!"

老翁拿进去给辉夜姬看,但见其中附着一首诗:

"身经万里长征路,

不折玉枝誓不归。"

玉枝是玉枝,诗是诗,都是千真万确的。辉夜姬看了,茫然若失。老翁走进来了,说逍,"喏喏。你嘱咐皇子去取蓬莱的玉枝,他分毫不差地取来了。现在还有什么话可说呢皇子还穿着旅行服装,没有到过自己家里,直接到这里来了。来!你也快点出去和他会面,同他定亲吧。"

辉夜姬默默不语,只是一手支着面颊,唉声叹气,沉思冥想。

皇子则另是一套,他以为现在辉夜姬没话可说了,便老实不客气地路上走廊来。老翁认为这也是应该的,便对辉夜道:"这玉枝是我们日本国里所没有的。现在你不能拒绝他了。况且,这位皇子的品貌也是挺优秀的呢。"

辉夜姬狼狈得很,答道:"我一直不听父亲的话,实在很抱歉。我故意把取不到的东西叫他去取,想不到他真个取来了,其是出我意料之外。如今如何是好呢"老翁却不管一切,连忙准备新房。他对皇子说道:"这棵树究竟生长在什么地方实在珍贵之极,美丽得很呢!"

皇子回答道,"你听我讲,前年二月间,我乘船从难波港出发。起初,船到海中,究竟朝哪个方向走好呢,完全没有办法。然而我打定主意,这点愿望不达到,我不能在世上做人。于是让我的船随风漂泊。我想:如果死了,那就没有办法;只要活着,总会找到这个蓬莱山。那船漂流了很久,终于离开我们的日本国,漂向远方去了。有时风浪很大,那船似乎要沉没到海底去了。有时被风吹到了莫名其妙的国土,其中走出些鬼怪来,我几乎被他们杀死呢。有时全然失却方向,成了海中的迷途者。有时食物吃光了,竟拿草根来当饭吃。有时来了些非常可怕的东西,想把我们吞食。有时取海贝来充饥,苟全性命。有时生起病来,旅途无人救助,只得听天由命。这样地住在船中,听凭它漂泊了五百天。到了第五百天的早上辰时(八九点钟)左右,忽然望见海中远处有一个山,大家喜出望外。我从船中眺望,看见这座山浮在海上,很大,很高,形状非常美丽。我想,这大概就是我所寻求的山了,一时欣喜若狂。然而总觉得有些可怕,便沿着山的周围行船,观察了两三天。忽然有一天,一个作天仙打扮的女子从山上下来,用一只银碗来取水。于是我们也舍舟登陆,向这女子问讯:这座山叫什么名字?女子回答道:这是蓬莱山。啊!我听到了这句话,乐不可支。再问这女子:请教你的芳名?女子答道:我叫做宝嵌琉璃。就飘然地回到山里去了。

"且说这座山,非常险峻,简直无法攀登。我绕着山的周围步行,着见许多奇花异卉,都是我们这世间所看不到的。金银琉璃色的水从山中流出米。小川上架着桥,都是用各种美丽的宝玉造成的。周围的树木都发出光辉。我就在其中折取一枝。这一枝其实并不特别出色,但和辉夜姬所嘱咐的完全相符,因此我就折了回来。讲到这山的景色,实在是无与伦比的绝景。我本想在那里多住儿时,以便饱览美景。但是既已取得此花,便无心久留,连忙乘船回来。幸而归途是顺风,走了四百多天,就到家了。这完全是我的愿力宏大的善报。我于昨日回到难波港。我的衣服被潮水打湿,还没有换过,就直接到这里来了。"

老翁听了这番话,非常感动,连声叹息,口占一首诗送他:

“常入野山取新竹,

平生未历此艰辛。”

皇子听了,说道:“我多年来忧愁苦恨的心,好容易到今天才安定了。”便答了他一首诗:

“长年苦恋青衫湿,

今日功成泪始干。”

这样看来,这皇子的计谋顺利地完成了。可是忽然有六个男子,走进辉夜姬的院子里来。其中一人拿着一个棒,棒上挂着一个字条,写着请愿的文字。他说道:“工艺所工匠头目汉部内麻吕上言:我等六人为了制造玉枝,粉身碎骨,艰苦绝粒,已历千有余日,皆精疲力尽,然而不曾得到一文工钱。务请即刻偿付,以便分配。”

老翁吃了一惊,问道:“这些工艺匠说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此时皇子狼狈周章,哑口无言。辉夜姬听到了,说道:“请把他们请愿的文字给我看看。”但见上面写道:“皇子与我等卑贱之工艺匠共同隐居一处,凡千余日,命我等制造精美之玉枝。当时曾蒙惠许:成功之日,不但酬劳从丰,并且授予官爵。我等思量,此乃皇子之御夫人辉夜姬所需之物,我等应向此地领赏,今日即请惠赐。”

辉夜姬看了这请愿书,正在愁眉不展,忽然笑逐言开,便唤老翁进来,对他说道:“我以为这真个是蓬莱的玉枝,正在忧虑,原来这是假的,我真高兴!这种讨厌的伪物,他会送进来。赶快叫他走出去!”

老翁也点头称是,说道:“分明是伪物了,应该叫他滚蛋。”

辉夜姬现在心情开朗了,便写一首诗回答皇子:

“花言巧语真无耻,

伪造玉枝欲骗谁!”

将这诗和那伪造的玉枝一起送还了他。

老翁本来和皇子亲切地谈话,现在意气沮丧,只得假装打瞌睡。皇子想起身回家,觉得不成样子;照旧坐着吧,又觉得很难为情。于是只得低着头躲着。直到天色渐黑,才偷偷地从辉夜姬家溜了出去。

辉夜姬把刚才来请愿的六个工艺匠叫进来。她感谢他们,给了他们许多钱。六个人非常高兴:“啊,今天如意称心了!”拿着金钱回家去。岂知在途中,被车持皇子派来的人痛打一顿,打得头破血流,金钱也被抢走,只得四散逃命。

事已至此,车持皇子叹道:“我一生的耻辱,无过于此了。不但不能得到所爱的女子,第一是被天下人耻笑。”他就独自一人逃到深山中去了。他的家臣们带了许多人四处找寻,终于影迹全无,大约已经死了。

推想皇子的心情,非但无颜再见他的朋辈,即使在他的家臣面前,也觉得可耻,因此只得销声匿迹。从此之后,世人称此种行为为“离魂”。

五 火鼠裘

右大臣阿部御主人,家中财产丰富,人丁繁荣。他写了一封信给那年舶来日本的中国贸易船上的王卿,托他买一件火鼠裘。他在侍从中选一个精明干练的人,叫做小野房守的,叫他把信送给王卿。房守来到贸易船停泊的博多地方,把信呈上,并且缴付一笔货款。王卿得信,便作复如下:

“火鼠裘,我中国并无此物。我曾闻其名,却并未见过。如果世间确有此物,则贵国应有舶来。阁下言不曾见过,则恐世间并无此物也。总之,阁下所嘱,乃难中之难。然而,万一天竺有此物舶来我国,则鄙人可向我国二三富翁询问,或可借彼等之助力而获得,亦未可知。如果世间绝无有此物,则所付货款,当交来人如数璧还。专此奉复。”

王卿带了小野房守,回到中国。几个月之后,他的船又来到日本。小野房守乘了这船回到日本,即将入京。阿部御主人等得心焦了,闻讯之后,连忙派人用快马迎接。房守快马加鞭,只走七天,已从筑紫来到京城。他带来一封信,信中写道:

“火鼠裘,我曾四处派人采购。据说此物在现世,在古代,都不易见到。但闻从前天竺有圣僧持来中国,保存在遥远之西方寺中。这是朝廷有旨要买,好容易才买到的。我去购买时,办事人员说此款不够,当即由我补足,终于买到。垫付黄金五十两,请即送还。如果不愿付出此款,则请将裘送还为荷。”

阿部御主人得到此信,笑逐颜开,说道:“哪有这话!金钱不足道,岂有不还之理!当然会送还的。啊,我得到裘,真乃莫大的喜事啊!”他欢欣之余,合掌向中国方面拜谢。

装火鼠裘的箱子上,嵌着许多美丽的宝玉。裘是绀青色的。毛的尖端发出金色光辉。此裘穿脏了,可放在火中烧,烧过之后,就更加清洁。但此裘火烧不坏,还在其次,首先是其色泽之美丽。实在,此物就是看看,也觉得是一件可贵的珍宝。

阿部御主人看看这裘,叹道:“辉夜姬欲得此物,不是无理的。啊!造化造化!”便将裘放入箱中,饰以花枝。他自己打扮一番,以为今夜可以泊宿在辉夜姬家,得意扬扬地出门。此时吟一首诗,放入箱中。诗曰:

“热恋情如火,不能烧此裘。

经年双袖湿,今日泪方收。”

阿部御主人站在辉夜姬家的门前了。叩门问讯,老翁出来,接了火鼠裘的箱,拿了进去给辉夜姬看。辉夜姬看了,说道:“啊!这裘多么漂亮呀!不过,是不是真的火鼠裘,还不可知呢。”

老翁答道:“还有什么真假呢!你把裘藏在箱中吧。这是世间难得见到的裘,你必须相信它是真的。像你这样一味怀疑别人,实在是不行的。”说着,就去请阿部御主人进来。他想这回她一定肯接见这人了。老翁当然这样想,连老婆婆也这样想。老翁常常为了辉夜姬没有丈夫,孤身孤居,觉得非常可怜。所以希望找到一个好男子,让她夫妻团圆。无奈这女孩子无论如何也不肯,他也不能勉强她。

辉夜姬对老翁说道:“把这裘放在火中烧烧看。如果烧不坏,才是真的火鼠裘,我就遵他的命。你说这是世间难得看见的裘,确信它是真的。那么,必须把它烧烧看。”

老翁说:“你这样说,倒也很有道理。”他忽然改变主意,把辉夜姬的话传达给大臣。

大臣说:“这裘啊,中国境内也没有,我是千方百计弄来的。关于它的质量,还有什么可怀疑呢?你们既然这样说,就快点拿来烧烧看吧。”

这裘一放进火里,立刻劈劈啪啪地烧光了!辉夜姬说:“请看,这便可知它是一张假的皮毛。”大臣看到这情景,面孔就象草叶一般发青。辉夜姬高兴得很,连忙作了一首诗,放在装裘的箱子里,还给阿部御主人。诗曰:

“假裘经火炙,立刻化灰尘。

似此凡庸物,何劳枉费心!”

牐犛谑牵大臣只得悄悄地回去了。外间的人们便问:“听说阿部大臣拿了火鼠裘来,就做了辉夜姬的夫婿,已经来到这屋子里。大概住在这里了吧。”另有人回答他说:“没有没有!那件裘放在火里一烧,劈劈啪啪地烧光了,因此辉夜姬把他赶走了。”世人都知道这件事。从此以后,凡是不能成遂的事情,都叫“阿部主人。”

六 龙头上的珠子

大伴御行大纳言把家中所有的家人都召集拢来,对他们说:“龙头上有一块发出五色光辉的玉。哪一个取得到,随便你们要什么东西我都给你们。”

听了这话的人都说:“我家主人的命令,实在是很可感谢的。不过,这块玉,大概是很难得到的宝物吧。龙头上的玉,怎样才能取得呢?”这些人都咕哝着叫苦。

于是大纳言说:“做家人的,为了完成主人的愿望,性命也要舍弃。这是家人的本分呀!况且龙这东西,并非我国没有而特产于唐土、天竺的东西。我国的海边山上,常有龙爬上爬下。你们怎么说是难事呢?”

家人们答到:“那么,没有办法。无论是怎样难得的宝物,我们遵命去找求吧。”

大纳言看看他们的神情,笑道:“这才对了。我大伴家里的家人,是天下闻名的,难道会违背我主人的命令吗?”

于是家人们出门去寻找龙头上的玉。大纳言把家中所有的绢、锦和金子都取出来,交给这些家人,作为他们的路费。又对他们说:“你们出门之后,我就吃斋念佛,直到你回。如果取不到这玉,不准你们回到我这里来!”

家人们听了主人的嘱咐,一个个懒洋洋地出门去了。他们都想:主人说,如果取不到龙头上的珠子,不准再回到这里来。但这东西,根本是取不到的。他们各自随心所欲地东分西散。众家人都咒骂主人,说他好奇。他们把主人给他们的东西随意分配一下。有的拿了东西回家乡去了。有的随心所欲地到别处去了。他们都诽谤大纳言,说道:不管是爹娘还是主人,这样胡说八道,叫我们没有办法。

大纳言全然不知道这情况。他说:“给辉夜姬住的普通的房屋太不象样。”连忙建造起特殊的房屋来:室内四壁涂漆,嵌上景泰窑装饰,施以各种色彩。屋顶上也染成五彩,挂上各种美丽的带子。每一个房间里都张着美丽无比的锦绣的壁衣。而且把他本来的老婆和小老婆都赶走。无论何事,他都不爱,一天到晚为了准备迎接辉夜姬而忙碌。

且说派遣出去取龙头上的玉的家人们,不管大纳言朝朝夜夜地等待,过了年底,到了明年,一直音信全无。大纳言不胜焦灼,便悄悄地带了两个随身侍从,微行来到难波港。看见一个渔夫,便问他:“大伴大纳言家的家人们乘了船去杀龙,取它头上的玉,这新闻你听到过吗?”

渔夫笑道:“哈哈,你这话真奇怪!第一,愿意为了做这件蠢事而放船出去的船夫,在这里一个没有。”

大纳言听了这话,心中想到:“这些船户都是没志气的。他们不知道我大伴一家的强大,所以讲这种胆怯的话。”又想:“我们的弓多么有力!只要有龙,一箭便可把它射死,取它头上的玉,这是毫无问题的。这些家人不决不断,直到现在还不回来,我在这里老等,实在不耐烦了。“他就雇了一只船,向海中到处巡游,渐行渐远,不觉来到了筑紫的海边。

这时候,不知怎的,发起大风暴来,天昏地黑,那只船被风吹来吹去,吹向什么地方,完全不得而知。风越来越大,把船吹到了海的中央。大浪猛烈地冲击船身,船被波浪包围了。雷声隆隆,电光闪闪。好个大纳言,到此也束手无策了。他叹道:“唉!我平生从来不曾吃过这种苦头。不知道到底怎么样啊!”

那个船户哭着说道:“我长年驾着这船来来去去,从来不曾碰到这种可怕的情况。即使幸而船不沉没,头上的雷电也会打死我吧!即使幸而神佛保佑,船也不沉,人也不死,但结果我这船终将被吹到南海之中。唉!我想不到碰着了这个古怪的雇客,看来我的命运是很悲惨的了!”

牐牬竽裳蕴了他的话,说道:“乘船的时候,船户的话是最可靠的。你为什么说出这种不可靠的话来呢?”说着,不知不觉地口中吐出青水。

船户说:“我又不是神佛,有什么办法呢?风吹浪打,我是长年以来习惯的。但这雷电交加,一定是你想杀龙的原故。这暴风雨一定是龙神带来的。你赶快祈祷吧!”

大纳言听了这话,忽然说道:“啊,你说的是。”便大声祈祷:“南无船灵大明菩萨!请听禀告:小人愚昧无知,胆大妄为,竟敢图谋杀害神龙,实属罪大恶极!自今以后,不敢损害神体一毛,务请饶恕,不胜惶恐之至。”

他大声念这祈祷,有时起立,有时坐下,有时哭泣,念了千百遍。恐是因此之故,雷声渐渐地停息。天色渐渐明亮起来,但风还是猛烈地吹着。

船户说道:“啊,如此看来,刚才的风暴正是龙神菩萨来的。现在的风,方向很好,是顺风,不是逆风。我们可以乘这风回家乡去了。”但大纳言已经吓破了胆,无论如何不相信船户的话。

这风继续吹了三四天,似乎可把船吹到原来的地方去了。岂知向岸上望望,这是播磨国明石地方的海岸。但大纳言总以为到了南海的海岸,疲劳之极,躺倒在船里了。他带来的两个侍从便上岸去报告当地的衙门。衙门里特地派人员来慰问。然而大纳言不能起身,直挺挺躺在船底里。无可奈何,只得在海岸的松树底下铺一条席子,扶起来躺在席子上。到这时候,大纳言方才知道这里不是南海的岛。他好容易坐起身来。这个人平常有些伤风,就神色大变。这时候竟变成腹部膨胀,眼睛像两颗李子一般肿起。派来的人员看了发笑。

大纳言连忙叫衙门里的人替他备一顶轿子,坐了回家。以前他派出去取龙头上的玉的家人们,不知从哪里知道消息,现在都回来了,对他说道:“我们因为取不到龙头上的玉,所以不敢回来。现在,大人自己也已完全相信此物难取,想来不会责罚我们,所以回来了。”

大纳言站起身来对他们说道:“龙头上的玉,难怪你们取不到。原来龙这东西,是与雷神同类的。我叫你们去取它头上的玉,犹如要杀死你们这许多家人。如果你们捉住了这条龙,连我也要被杀死的。幸而你们没有把龙捉住。这大约是辉夜姬这个坏家伙企图杀死我们而安排的阴谋。我今后决不再走到她家附近去。你们也不要到她那里去。”就把家中剩下的锦絮和金子赏赐了取不到龙头上的玉的家人们。

以前离婚了的妻子听到这则消息,几乎笑断了肚肠。新造房子屋顶上挂着的五彩带子,都被鹞鹰和乌鸦衔去做巢了。

于是世间的人们都说:“听说大伴大纳言去取龙头上的玉,没有取到,眼睛上生了两个李子回来了。啊,吃不消呀!”

从此以后,凡做无理的事,叫做“啊,吃不消呀”。

后面字数有限。

2019年日本时间4月1日上午11点,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在记者会上宣布日本第248个年号“令和”。这不仅仅宣告着日本的明仁天皇将提前退位,同样也宣告日本现皇太子德仁即将在5月1日继位成为新一任日本天皇,而他的妻子小和田雅子也即将成为日本的新一任皇后,那么这位女士是怎么嫁到皇室当中去的呢?

小和田雅子出生在日本一个传统的外交官家庭。从小性格就活泼可爱惹人喜爱。而且凭借着自身的语言天赋和家庭环境背景环境的熏陶,小和田雅子精通英语、法语、德语等多国语言。她18岁的时候就进入到哈佛学院学习,从哈佛毕业后又回到了东京大学攻读法学硕士,1986年她成功的通过了外交官的考试成为了一名外交官。工作后由于出色的工作能力被视为日本外务省最有前途的外交官,而且她长相甜美可爱,笑起来就眉眼弯弯,也被当时的人们称作是日本最美外交官。

她和德仁皇太子的相遇是在1987年欢迎西班牙公主的音乐晚会上。德仁皇太子对这个优秀的女孩一见钟情了。德仁开始了对雅子的追求,但小和田雅子对这位皇太子陛下好像没有那么感兴趣,仿佛她也知道,作为一个平民嫁给皇室显然会非常不适应。不久之后媒体知道了皇太子正在追求小和田雅子的消息。

这些媒体迅速包围了小和田家想要拿到第一手有关于皇太子恋情的新闻爆料。面对这样一幅景象,小和田雅子一时间也不知道要怎样处理但她又不想家人陷入被媒体包围困境里。这时她选择了前往英国牛津大学去进修,来逃避这段关系。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

1990年雅子回到日本,可没想到皇太子对她还是痴心不改,表示非她不娶。1992年德仁皇太子正式向雅子求婚。但是其实雅子本身性格活泼开朗,天性不爱被约束,对于规矩森严的皇室她是十分抗拒的。德仁表示会尽可能的让她在皇室里过得开心,但雅子还是感到心存顾虑。因此表示婚姻大事要再三考虑一下。

三个星期后德仁再次求婚,雅子还是表示要再考虑。最后还是同样出身平民的皇后美智子向雅子和雅子的父母保证会全力保护雅子后,雅子才答应嫁给德仁。足足追求5年了,德仁皇太子终于抱得了美人归。

1993年6月9日两人结婚,小和田雅子正式成为皇太妃。在结婚的第8年剩下了女儿爱子公主。婚后有很多人说皇室把雅子一个开朗活泼的女孩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人,雅子在皇室过得不幸福。不过我想在日本皇室这样的氛围之下,能过得痛快的怕是没有几个吧。至于雅子的婚姻是否幸福那也不是我们能够从表面就看出来的。

难题「龙の颈の玉-五色の弾丸-」 难题「龙颈之玉 -五色的弹丸-」(龙の颈の玉是竹取物语中辉夜要求求婚者大伴大纳言寻找的秘宝,寻觅多时仍无法得到而放弃) 难题「仏の御石の钵-砕けぬ意志-」 难题「佛御石之钵 -不碎的意志-」(仏の御石の钵是竹取物语中辉夜要求求婚者石作皇子寻找的秘宝,但他只找到一个普通的钵) 难题「火鼠の皮衣-焦れぬ心-」 难题「火鼠的皮衣 -不焦躁的内心-」 (火鼠の皮衣是竹取物语中辉夜要求求婚者安倍右大臣寻找的秘宝,不会被火烧毁,他找到的只是一普通皮衣)难题「燕の子安贝-永命线-」 难题「燕的子安贝 -永命线-」 (燕の子安贝是竹取物语中辉夜要求求婚者石上中纳言寻找的秘宝,他寻找时跌伤不治 子安贝:卷贝的别称,也称作八丈宝贝;常用来作安产,繁衍的守护符) 难题「蓬莱の弾の枝-虹色の弾幕-」 难题「蓬莱的弹枝 -七色的弹幕-」(竹取物语中辉夜要求求婚者车持皇子(妹红父亲)寻找的秘宝,他雇巧匠六人至海岛上,以三年时间秘密伪造而成,可说是真正的宝物,且与辉夜所言不差,亦差点使之上当可惜后来巧匠们到辉夜家找人要钱才使事迹败露,车持皇子因耻辱而独自入山隐居)

日本的《竹取物语》与中国藏族民间故事《斑竹姑娘》在内容上大致相似,但结局却不同,一个可谓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大团圆结局,一个是略显遗憾的独自升天永生。造成这两者差异的原因是为中日文化的差异,本文就《竹取物语》与《斑竹姑娘》的异同点,来分析中日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 竹取物语 斑竹姑娘 中日文化 大团圆 瞬间即永恒

《竹取物语》,亦称《竹取翁物语》、《辉夜姬物语》,作者未详,是日本最早的一部物语文学,被称为“故事的始祖”。

《竹取物语》讲述的是,从前,一个靠做竹器谋生的采竹老翁在一棵闪光的竹节里剖出一个3寸高的小女孩,捧到家放到竹笼中和老伴抚养;3个月后,长成了美貌的大姑娘,取名为秀竹辉夜姬。此后,老翁在伐竹时常从竹节中得到黄金,于是富了起来。姑娘美名传遍各地后,求婚者多人,其中最热心的是五5位贵公子。姑娘向他们提出了难题条件,约定谁先完成了便可成婚。她让石作皇子到天竺国取来佛的石钵;让车持皇子取来蓬莱的银根、金茎、玉果树枝;让阿倍右大臣取来中国的火鼠皮裘;让大伴大纳言取来龙颈上的五彩珠;让石上中纳言取来燕子巢中的宝物子安贝。结果,5公子都没有成功。此事被皇帝知道后,下诏宣姑娘进宫,老妪询问女儿,女儿不允。女对母说八月十五夜她将随天界来人返回月宫。皇帝得到消息后,派出禁军2千人手持弓箭严守姑娘一家,老翁固锁6窗,老妪在房中紧抱女儿。15日夜,明月上升,忽然天仙自空驾云而至,武士们气屈力竭,毫无战心。飞车上下来王者模样人宣称姑娘本系夫人,有罪贬于人间,今罪限已到,当即迎返月宫。姑娘依依不舍,把仙人带来不死之药转赠给皇帝,修书一纸,然后登车飞升。皇帝十分感慨,命将不死药放到骏河国山顶点燃成烟。从此,这座山便称作“不死山”(富士山),据说至今山上的烟还缕缕在云中上升

说到《竹取物语》,就不得不提到流传在我国四川地区金沙江流域的藏族民间传说,内容和《竹取物语》非常相似的《斑竹姑娘》。

《斑竹姑娘》讲述的是,在金沙江畔有一处风景秀丽、气候温和的地方。村里一户贫穷的母子守护者祖先留下的竹林。但管辖这一带的土司买下了村里所有的竹子,并下令长成后全部砍掉。少年朗巴非常喜欢其中一棵楠竹,朗巴的眼泪落到楠竹上,楠竹便长出斑点来。过了一年,土司派人来收割竹子,朗巴趁机把楠竹藏了起来,可奇怪的是,从竹子中传来了哭声,朗巴劈开竹子发现里面有一个女孩,母子俩都叫她“斑竹姑娘”。随之年龄的增长,两个人相恋了。后来土司死后,他的儿子便和商人的儿子、官家的儿子、骄傲的少年、胆小而又爱吹牛的少年成了朋友,这五个少年看到美丽的斑竹姑娘便来求婚。斑竹姑娘于是给他们每人出了一道难题,并给予他们3年的时间来解决。让土司的儿子寻找撞不破的金钟;让商人的儿子寻找把不破的玉树;让官家的儿子烧不破的火鼠皮衣;让骄傲的少年寻找燕窝里的金蛋;让胆小爱吹牛的少年寻找海龙颈下的分水珠。五个男子都想尽各种办法去解决各自的难题,但最后都失败了。最后斑竹姑娘和朗巴结为夫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在《斑竹姑娘》中,斑竹姑娘从竹中化生以及土司的儿子向斑竹姑娘求婚的部分,同《竹取物语》中辉夜姬从竹子中出生以及难题求婚部分十分相似。

下面是便是其相似之处:

《竹取》女主人公自竹筒出生;《斑竹姑娘》女主人公也同样自竹筒出生。《竹取》女主人公面对的5个求婚者都是贵公子;《斑竹姑娘》女主人公遇到的5个求婚者也都是有权势的少年。两个故事都同样由女主人公向求婚者分别提出一项难题,进行考验,最后一一拒绝,求婚失败。

《竹取》女主人公向第1个求婚者石作皇子提出的难题是去天竺取佛前的石钵,皇子却从附近大和国某山寺取来假钵代替,被识破;《斑竹姑娘》女孩子主人公向第1个求婚者土司儿子提出的难题是到缅甸去取撞不破的金钟,土司儿子却从古庙中偷来铜钟代替,被识破。

《竹取》女主人公向第2个求婚者车持皇子提出的难题是到东海蓬莱山取银根金茎白玉果树枝,皇子却派工匠偷偷假造玉枝欺骗姑娘,最后工匠来索取赏金,事败露;《斑竹姑娘》女主人公向第2个求婚者商人儿子提出的难题是到通天河取来打不碎的玉树,商人儿子却召来汉人工匠偷偷假造玉树欺骗姑娘,最后玉石匠来索取工钱,事败露。

《竹取》女主人公向第3个求婚者右大臣阿倍提出的难题是取来烧不着的火鼠皮裘,右大臣买来的皮裘用火一烧便成灰了;《斑竹姑娘》女主人公向第3个求婚者官吏儿子提出的难题是取来烧不着的火鼠皮袄,官吏儿子买来的皮袄一见火便烧成了灰。

《竹取》女主人公向第4个求婚者大伴大纳言提出的难题是取来海龙颈上的五色珠,他先用财物派人去取,人们骗取财物没去,他便亲自乘船去取,遇到暴风雨,险些丧生,飘回本土;《斑竹姑娘》女主人公却是向第5个求婚者胆小好吹牛的少年提出的难题是取来海龙颈下的分水珠,这少年先用武器财物派人去取,人们骗取财物没去,他亲自乘船去取遇到暴风雨,险些丧生,飘往南海孤岛。

《竹取》女主人公向第5个求婚者石中上纳言提出的难题是取来燕窝中的子安贝,中纳言乘筐子上房查看燕窝,从高处摔下来受伤;《斑竹姑娘》女主人公则是向第4个求婚者傲慢少年提出的难题是取来燕窝中的金蛋,少年乘桶到高楼上查看燕窝,从高处摔下来身死。

这几段情节的比较中,除了《斑竹姑娘》故事中向第4、第5两个求婚者提出的难题和试验过程与《竹取》相对应的情节顺序恰巧应当倒换位置外,其余顺序和绝大部分内容都吻合,甚至连细节都十分一致;两故事中五人物相对应的性格也极相似。

但两个故事的结局并不一样。辉夜姬对于天皇的逼婚以升天来抗拒,回月宫享永生之福,离开人间,升天而永生来结束。斑竹姑娘则是在5个公子失败后,和种竹穷人家的儿子朗巴结成夫妻,仍留在人间,享受家庭生活的欢乐。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中日两国的文化背景的差异。

《斑竹姑娘》为大团圆结局。而大团圆结局是中国古代叙事文学比较普遍的叙事模式,无论是小说还是戏剧,总是有一个美满的结局。好人获得最终的胜利,坏人必遭恶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同佛家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观念相类似。大团圆结局有着它存在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呈现出独特的的审美价值,因而被广大的人民所接受并长期流传,从而发展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的一个传统。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中,从焚书坑儒到大兴文字狱,统治阶级对文化的控制始终都很严格,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文人不得不小心谨慎以保全自己。且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一贯主张是文以载道,要求文学为统治阶级服务,宣传封建伦理道德。所以,统治者倡导大团圆结局,既能满足观众的娱乐要求,又能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伦理道德的教化,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

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以圆为尚”已经是一种不争的事实。鲁迅也曾说过:“中国人的心底,是很喜欢团圆的。”“圆”含有圆满、圆通、圆融、圆和、圆润等多种含义;圆形,首尾相接,无始无终。“圆”既是形态上的完美,也代表一种完美无缺的理想境界。大团圆结局这种文化现象,已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心里的土壤。

先前提到大团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同佛家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观念相类似。佛教中的“因果报应”思想满足了人们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的心理需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团圆结局,安慰了人们的心灵,支撑了人民的精神,让他们在美好的愿望中得到心理满足。蒋述卓《佛教与中国文艺美学》一说中指出“就产生大团圆结局的原因看,其中因果报因内化为民众心理并成为世俗观念是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善恶报应成为民众的一种普遍心理时,他实际就是一种社会客观要求,深深地挚肘着作品的创作。有时候作者不得不适应观众的这种悲剧补偿心理的需要,在悲剧的最后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大团圆为结局。”

与《斑竹姑娘》的结局相比,《竹取物语》的结局就相对有些遗憾,辉夜姬独自升天,天皇也没有得到辉夜姬。对于天皇和五个贵族来说,辉夜姬是永远的神话,无论怎努力都无法得到。也正是因为无法得到,所以才是美好的,瞬间就是永恒。正如日本人喜欢樱花一样,欣赏的是它那虽然短暂但却绚丽的生命和生命结束时的宁静与素洁。这种对永恒美的憧憬和追求也是人生的意义所在,这也是日本人独特的审美意识。

而《竹取物语》中的人,一个失去生命的也没有,这也反映了日本文化的一个特点,日本人在对待阶级性和阶级对立时,他们更喜欢谈带有共性的人间性问题。即使在阶级对立中,民间故事里所体现的旺旺不是消灭对方,而是感化对方。

通过对《竹取物语》和《斑竹姑娘》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中日文化之间不仅有很多相同点,还有存在差异,两者都是带有各自民族的文化、文学特色。随着两国文化的不断交流,我们以后可以更加深入的去研究、探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5591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7
下一篇2023-07-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