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润的妻子是谁?哪年结婚的啊?

陈景润的妻子是谁?哪年结婚的啊?,第1张

陈景润的夫人由昆是北京解放军309医院放射科主任,谈起儿子陈由伟十分自豪:我儿子很有头脑,做事很有计划性,非常注重细节的处理,一步一步的非常扎实。我觉着,这样的做事特性,是有着一点搞数学的人的严谨性遗传吧。我先生要是今天还在,让他看看今天的儿子,他该有多么高兴啊。

杜鹃花丛中的母子

“他成了一个踽踽独行,形单影只,自言自语,孤苦伶仃的畸零人。长空里,一只孤雁。”作家徐迟在27年前写下了这些句子,这些句子中所指的“他”是谁,当时的全中国人几乎家喻户晓。这个他就是为被称作“1+1”的哥德巴赫猜想作出重大贡献的数学家陈景润。这篇闻名天下的报告文学叫作《哥德巴赫猜想》。

文章中继续写道:陈景润“他一向不会照顾自己,又不注意营养。积忧成疾,发烧到摄氏三十八度。送进医院一检查,他患有肺结核和腹膜结核症”。

《哥德巴赫猜想》共有17万多字。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当美丽的玫瑰花微笑时”。历尽艰辛,花儿盛开,后面会发生什么?这句充满着箴言意味的话,各人会有各自的“读法”。在以后相继的媒体报道里,我们知道,陈景润政治上得到“翻身”,成为了连续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在生活中,陈景润结婚了,他的妻子是医生,生了个儿子。上世纪1996年3月19日,陈景润久病不治,长辞于世,享年63岁。

8年时间过去了。在2004年初夏通往浙江天台山的路上,上方悬挂着的横幅上写着,“今年杜鹃不一般,五十年来最盛开”。在华顶山峰上似云霓般轻轻飘摇的杜鹃花掩映之中,我遇见了第三次来到此地的陈景润夫人、解放军309医院放射科主任由昆女士。她身边站立着的,是陈景润夫妇的儿子陈由伟。英俊的年轻人身高1米82,今年23岁了。

面对一位男士的绝对忠诚

我向由昆女士和陈由伟说道,在1994年到长江三峡去采访移民的时候,曾特地到武汉看望徐迟老师,交谈中说到《哥德巴赫猜想》和陈景润,由昆女士和陈由伟的目光陡然肃穆起来,久久地注视着我的“述说”。

记者:由昆老师,这次能够见到您,非常荣幸。从我的记者职业特性出发,也是许多知道陈先生的人们想要了解的,就是陈先生与您的“故事”。对于外界的人来说,陈先生是名闻天下的大数学家,您是位医务工作者。然而,作为一个人与另外一个人的结合,不是什么“职业联合”,而是生存相托,命运相依。当年的您,作为一位女性,是陈先生怎样的品格特征,使您感动,让您喜爱?

由昆:1979年,陈先生再度住进解放军309医院,那时候他已经45岁了。应该说,当时的组织上曾经为陈先生“操过心”,想帮助陈先生成个家。也曾经有女性表示过这样的意思。陈先生“没有感觉”,自然也就没有“结果”。在以往的治疗过程中,他也接触过女性。也从未“有故事发生”。我那年27岁,在武汉军区医院工作,来到北京309医院进修,就此结识陈先生。我是来北京学习的,读外语也是我的功课。一次,我在平台上念英语,陈先生走来,向着我用英语说了一句:“I love you”我当然听懂了这句外国话,但其中的“中国含意”更是让我万分惊讶。我首先的感觉是,这不可能,绝不可能,他是世界闻名的大数学家,地位那么高,我就是个普通的医务工作者,社会反差实在太大。当年的我,是到了考虑自己婚姻的时候,我是个普通的人,也会想到世俗的反应,我要是和陈先生谈这个事情,“人们会不会指责我追名逐利”?

还有,陈先生的身体状况,作为医生我是了解的。这样的婚姻于我,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我的责任太大。

是陈先生的执著感动了我。陈先生对感情的执著,就像他对事业一样的执著。确立了一个目标,他是绝不会改变的。对于这一点,我实在是太相信了。没有他那样超人的执著,他要取得那样的成就,是不可能的。他对我说,“我跟您有话讲”。我说,这事不可能,他就说,那我这一生就此独身。这一点我也绝对相信。陈先生对数学绝对“真挚”,对感情和婚姻同样真挚。在考虑婚姻大事的时候,是会有各种各样的因素起作用,但是你说,会有哪个女性对于一位男士的绝对的忠诚无动于衷?

记者:从见到过的各种资料来看,陈景润先生是个非常善良的人。

由昆:陈先生心地非常善良。陈先生比较内向,他是绝对不会伤害别人的一个人。他在小时候,他在“文革”中,吃过那么多的苦,但是他对伤害过他的人,全然不计,他对社会上的那些“恶”,浑然不理。他的确需要照顾,但他肯定不会沾染现实社会当中更加让人忧烦的各种弊病。社会上的有些恶疾,比起人的生理疾病,更让人操心,并且难以治疗。

这么的一个人,善良到了不能忍心让他再受到伤害。违背他的心愿,于他是天大的遗憾。我的父亲也是军人出身,他给我回了一封信:“陈景润是认真的,你不要拒绝命运多舛的陈景润,不要伤他的心。”

小平指示:一周内调入北京

记者:经过两年时间的恋爱,你们于1980年8月,在北京结婚。您是在1983年调入北京工作的。而且,这件事情还是在邓小平亲自关切之下进行的。是这样的吗?

由昆:是的。你知道,在上世纪80年代,夫妻的两地分居,并不新鲜,是很常见的一件事情。在恋爱和婚后,陈先生对我的称呼是“由”,我一直称他“先生”的。谁都知道,我的先生工作起来“玩命”,但是对于个人的私事,从来不开一句口,不说一句话。

他知足常乐,无所求。结婚一年后,我们有了孩子,陈先生一个人在北京,我跟儿子在武汉。我要工作,还要照顾孩子,心头还时时牵挂着陈先生,人累,心更累。

小平同志是在“文革”中“全面整顿”的时候,就开始关注到陈景润和“陈景润现象”的。当有人说“陈景润走白专道路”的时候,小平同志就说:“什么白专道路,总比占着茅坑不拉屎强。”浩劫过去,小平同志第三次复出。当时,我们向组织打了报告,要求解决夫妇两地生活和住房的问题,还有,当时陈景润的社会活动比较多,想要求给他配一位秘书。小平同志知道了这份报告的内容,他指示:一周之内,请给陈景润解决三个问题:住房,爱人调动,配备一位秘书。

记者:小平同志指示得非常仔细,连办完这些事情的时间都被规定好了。

由昆:是啊。那真是叫快。具体执行小平同志指示的,是解放军总后当时的部长洪学智和科学院的领导。我还在武汉边工作边带孩子呢,突然领导找到我,告诉我,7天之内到北京报到。我说,那么快啊,要交代工作,还要理东西。领导说,上级指示,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坚决完成任务。能够马上回到丈夫身边,当然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情。我们一家三口就是这样,在小平同志的亲自关怀之下,获得团圆的。

记者:在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当中,人们知道了陈景润的那个“6平方米小屋”。在后来的资料中,也曾讲到过胡耀邦同志对陈景润住房的关注。

由昆:那也是“文革”的事情了。小平同志亲自点将,要胡耀邦同志“整顿中国科学院,加强领导”。耀邦同志主持全院工作,也非常关心全院职工的具体生活。耀邦同志为每个家庭“弄到”一个液化石油气钢瓶,还专门就近在中关村设立了一个交换站。

中科院的职工从此不要再推车拉煤了。耀邦同志也关心到陈景润的情况。那时候,陈先生是个单身,职称也低,也没有任何行政职务,只能住4个人一间的集体宿舍。陈先生为了自己有个研究环境,也是不愿因为作息时间不一致而打搅别人,就住进了那个6平方米的小屋。“我认识陈先生之后,我到那个小屋子去过,实在太小了。”

耀邦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他亲自来到单位,询问陈景润住房情况,他发问:“为什么不能给陈景润解决一间稍好一点的房子?”得到的回答是:可以的,但只能搬进4个人一间的宿舍。耀邦说,那就暂时搬进去吧。谁也没有想到,住这样的集体宿舍,要交4个人的住宿费,“不知陈景润同意不”。胡耀邦当时就生气了,他说:你不收陈景润的房租费不就得了么?

所以说,尽管胡耀邦同志当面讲了话,“也没管用”,因为“房费问题”,陈先生也就一直住在那个6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在我们心中,一直深深地感激和怀念耀邦同志,也感到这在当时的“文革”年代,已经不是单纯要给陈景润解决一间房子的事情,陈景润的遭遇实质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缩影。

记者:是陈先生和您结婚,房子才得到解决的?从那时候算起,到1980年结婚,陈先生又在那个小屋子里住了5年多。

由昆:是的。1980年6月份分配给我们一套新房,8月份我们结婚。是两间房,一间12平方米,一间9平方米,没有厅,厨房和厕所也非常小。“这样的住房标准,在我们武汉的部队里,是连级干部待遇。”

可陈先生已经是非常高兴了,他终于成家了,也终于搬出那个小屋子了,最主要的,他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环境,能够安心从事自己的研究。

再次改善住房,就是小平同志1983年的指示,我调入北京,我们夫妇的住房得到改善,是4房2厅。“拨乱反正,那是时代不同了。”

团圆一年后的两次车祸

记者:您在1983年调入北京,可陈先生在1984年就遇上了一次车祸。这详细情景是怎么一回事情?

由昆:(叹了一口气)我们家才团圆了一年呐。陈先生刚50岁出头,他平时外出,是用公交车月票的。中科院有两辆很旧的小车,上了年纪的人也多,所以陈先生很自觉,从不麻烦别人的。那天,他走路去魏公村书店,过马路的时候,被一个骑自行车的小伙子撞了一下,后脑勺着地。陈先生体质比较弱,当时就被撞得“不知道”了,失去知觉。警察来了,从昏迷不醒的陈先生的口袋里找到证件,一看是数学所的陈景润,大吃一惊,他朝着小伙子喊道,你撞谁不行,偏撞陈景润!当时小伙子紧张坏了,连话都说不出来。

警察要把陈先生送到比较好的北京医院去,陈先生有点苏醒了,他说,去中关村劳保医院吧。后来,小伙子的单位来人道歉,陈先生说,你们不要处分小伙子,不要影响他的将来;也不要扣除他的奖金。

我先生就是这样的,很为别人着想。可我知道,他身体弱,这样撞一下,对于他是个多大的伤害啊。

记者:我也知道近年的一件事情。中国的一位原子弹专家也是在马路上被骑车的人撞过,随后卧床不起。从资料看到,距离这次撞伤相隔不久,陈先生又受到一次外伤。

由昆:我先生外出开会,坐公交车,他不是个身强力壮能挤的人,他最后一个勉勉强强地上去了,车子关门,他是背靠着门站立的。到第二站开门,上面要下车的人猛劲地挤下车,又把我先生撞倒在地。于是,再次送进医院抢救。从医学的角度讲,帕金森症的病变有生理上的多种原因,但是遭受撞击的外伤,是诱发这种毛病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后的12年,也就是从1984年到去世的1996年,他几乎都是在医院度过的。

“儿子回避数学”

记者:咱们换一个话题,说说您的儿子。您的儿子长得非常英俊。陈先生和您一定聊起过自己的孩子。

由昆:我怀孕了,我们两个就说过生男生女的事。他说,要是生个男的,就让他学数学,我说,要是生个女的,就让她学医。也就是个男随父、女跟母的意思吧。后来生了个儿子,我先生他可高兴了。给孩子起名字,我们两个人商量,就取陈先生的姓和我的姓,合并起来,意思是我们两人相谐相和生了我们的儿子;后面再加上个“伟”字,表示我们的期待。我儿子叫陈由伟。

陈先生非常喜爱自己的儿子。那时候我们分居,我带着孩子回武汉了,他到郑州开会,就拐到武汉来看望我们。他在武汉住了一个星期。你知道,小孩子的小手总是拽着小拳头的,他可好,硬是将儿子的小手掰开,把一枝铅笔放在他的小手里。保姆着急了,就喊我。我一看,有点生气,小孩子拿着个“尖头”的铅笔,他又不懂事,划伤了自己怎么办。可他回答得可好,这是教欢欢(儿子的小名)写字呢。你看,孩子还是小不点,他就要教他学字了。

到北京团聚,孩子还不到两岁,他就在家里给教英语。桌椅、糖果什么的,都贴上字。他曾经有个想法,说孩子不上学,他要自己教。我不同意,孩子是一定要融进社会这个大集体的,要让他到学校的同学群体当中去。我先生同意我的意见。

记者:您儿子小时候淘气么?

由昆:淘!你看他今天彬彬有礼的,小时候可淘了。拿着个笔,在家里的墙上四处乱涂乱画的,画得乱七八糟的。我不愿意,可我先生从来不生气,说那是儿子在动脑筋,不要管他。过去家里有个旧的大计算器,儿子把它的那些个键“挖”出来。这是“祸害”东西了,可我先生说,我儿子在作研究呢,这东西怎么会认数字。

陈先生住院,我和儿子去看他,儿子给他按摩。有人就开玩笑地说:陈先生,是护理按摩舒服,还是儿子按摩舒服啊?我先生回答:当然是我儿子按摩得舒服。我这下脸上可“挂”不住了。专门请了个人来护理先生,可先生说自己儿子好,别人要生气的。不过,谁都理解这样的父子情深。

说句真话,我们是“惯”孩子的。我先生50多了,我也40岁了,就一个孩子,还小,能不惯么。不过,也就是容忍孩子在家里淘气。慢慢地,孩子大了,规矩和规范是必需的。我们家里是相敬如宾的。平时,我先生表示对我的感谢,总是说“谢谢由”。儿子对我很尊敬,也很亲切。我为他操心,他总会很亲切地对我说:谢谢妈妈。

“我先生要是现在还在,让他再看看今天的儿子,他会多高兴啊!”

记者:孩子大了,对于孩子学习、发展的方向,专业什么的,陈先生有过什么设想吗?

由昆:没生出来之前,陈先生说,是个男孩就学数学。那是家里在说说笑笑的时候讲的。对于儿子将来的真正发展,他说了四个字:顺其自然。

爸爸是个世界闻名的大数学家,儿子是否也对数学有兴趣呢?从初中开始,我感受到儿子明显的一种“回避数学”的姿态。中学老师给我儿子报名,让他到“华罗庚学校”学习,他自己作主把名退了。我们聊过这个事情。我的想法是,咱们家里有一个数学家,就足够了。这个家有一个陈景润就够了。孩子的回避数学,我明白,要像他父亲那样地搞数学,实在是太苦了。

再说了,就是不怕苦,儿子的成就也超不过他父亲去。“1+1”,那是皇冠上的钻石,哥德巴赫猜想,在这个世界上多少年了,多少数学家扑了上去,还是不成。这个题目,不是不怕苦就可以获得成功的。搞科学,要有科学态度,也不是有个血统摆在那里,就行的;那科学也就不是科学了。

再说,为什么一定要让儿子也搞数学?没有确定的理由。应该让儿子有自己的兴趣,拥有自己的事业天地,有一片自己的蓝色天空。我儿子现在在加拿大读国际商务,已经去了一年半了。这是他自己选的专业。我儿子很有头脑,做事很有计划性,非常注重细节的处理,一步一步的非常扎实。我觉着,这样的做事特性,是有着一点搞数学的人的严谨性遗传吧。

(再次重复,嗓音哽咽,掉泪)我先生要是今天还在,让他看看今天的儿子,他该有多么高兴啊。

三次到天台以示谢意

记者:您已经是第三次到浙江天台来了,这次您又特地将放假的儿子一块带到天台来,您要让您的儿子到这里来感受一点什么呢?

由昆:我是来表示深深的感谢的。那还是1994年3月的事情,《中国体育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来自科学殿堂的报告》,说的是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经济条件窘迫,身体素质下降,有的英年早逝,更多的是带病进行研究。陈景润就是一个典型。文章呼吁社会各界来多多关心科学家。

这个时候,远在浙江天台的天皇野生植物实业公司向中科院表示,愿意捐献自己的保健产品“铁皮枫斗晶”给科学家们滋补身体。公司将捐助的信,写到了周光召院长的手里,周院长立即批示,让中科院有关部门尽快“把浙江天台的天皇野生植物实业公司的情况给摸清楚”。中科院愿意接受捐助,但是假货不要,假事不做。

把“书面资料”摸透了,中科院又让公司派员到北京汇报。也只有中科院这般行事,接受捐赠,不过我要先把你调查个底朝天。北京的“三堂会审”结束,还再把人家公司的老总陈立钻也叫到北京来“询问”。原来,天台山地区是我国珍贵中草药铁皮石斛在国内唯一的生产基地,在1992年就已被列入“八五”重点星火计划。如此这般,中科院方才同意先让6位“身体有情况”的科学家“先行服用”。

中科院这一番调查和试用,时间用去了9个月。当年年底,中科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接受浙江天皇野生植物实业公司100万元捐助的仪式。我先生是这样才接触到铁皮枫斗晶的。

陈先生的帕金森症,肌张力非常高,面部肌肉被锁住,牙齿总是咬得紧紧的,后来连下牙床都咬倒了,连喝水都有困难。每次吃饭,总是别人先要用筷子将他的嘴撬开。多少次,我看他吃饭都忍不住要流眼泪。我先生服用铁皮枫斗晶一个月左右,嘴可以自行闭合了,吃东西比较自如,食量也有增加。睡眠也深,好多了。

我心里的滋味,我的感激,真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后来公司的陈立钻总经理来探望过陈先生。我先生拿着他的名片,还指出了总经理名片上有两处英语拼写错误。英语错误归英语错误,但是我们都为陈先生的神志清醒、思维清晰而高兴。

记者:1996年陈先生去世的时候,您的孩子才14岁。

由昆:先生去了,我真是痛不欲生。我无法入睡,心率不齐,看着幼小的孩子,我真是感到“死不得”。我的体力消耗、精神压力都到了极限,几近崩溃。

带着儿子来天台,还有一个意思,就是让他来看看,这个世界上能够获有成就的人,都经过了极其艰难的奋斗路程。他父亲陈景润钻研“1+1”是这样,一个企业的成功也必定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儿子终究要踏上社会,唯有奋斗,方有成就。这世界绝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

要是,要是……

作家徐迟在《哥德巴赫猜想》中这样描绘陈景润的内心世界:“我知道我的病早已严重起来。我是病入膏肓了。细菌在吞噬我的肺腑内脏。我的心力已到了衰竭的地步。我的身体确实是支持不了啦!唯独我的脑细胞是异常的活跃,所以我的工作停不下来。我不能停止。……”对于陈景润的贡献,中国的数学家们有过这样一句表述:陈景润是在挑战解析数论领域250年来全世界智力极限的总和。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这样意味深长地告诉人们:像陈景润这样的科学家,“中国有一千个就了不得”。

在天台吃晚饭的时候,由昆女士带领着她的儿子,站起身来,向着同桌的陈立钻总经理敬酒,以表谢意。由昆女士还轻轻地说了一句:要是能够让我早几年知道,要是能够让我先生早几年吃上这个铁皮枫斗晶,该有多好。在座的人们,听到这句情真意切的话语,都不觉眼角潸然。

在后来与由昆女士的交谈当中,她说到了自己的生活。她说:与陈先生的共同生活经历,令我刻骨铭心,无法忘却。陈景润、我和我们的儿子,一加一永远等于三。我先生“走”的时候,我拉着他的手,向他保证,要他放心。今天,儿子已经成人,我现在唯一的愿望,是儿子早日事业有成。“那样,我先生就可以在九天之上瞑目了。”

1973年3月2日,陈景润发表了著名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把几百年来人们未曾解决的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大大推进了一步,引起轰动,在国际上被命名为“陈氏定理”。

在遭受疾病折磨时,陈景润都没有停止过自己的追求,为数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事迹和拼搏献身的精神在全国各地广为传颂,成为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心目中传奇式的人物和学习楷模。

主要成就

1957年,陈景润被调到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工作,做为新的起点,他更加刻苦钻研。经过10多年的推算,在1966年5月,发表了他的论文《表大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

论文的发表,受到世界数学界和著名数学家的高度重视和称赞。英国数学家哈伯斯坦和德国数学家黎希特把陈景润的论文写进数学书中,称为“陈氏定理”

扩展资料

陈景润生平

1933年5月22日,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今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胪雷村)。1949年至1953年,他就读于厦门大学数学系。大学毕业后,由政府分配至北京市第四中学任教。1956年,发表《塔内问题》,改进了华罗庚先生在《堆垒素数论》中的结果。

1965年称自己已经证明(1+2),由师兄王元审查后于1966年6月在科学通报上发表。1974年被重病在身的周总理亲自推荐为四届人大代表,并被选为人大常委会委员。1979年完成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将最小素数从原有的80推进到16,受到国际数学界好评。

1988年被定为一级研究员。1996年3月19日下午1点10分,陈景润在北京医院去世,年仅63岁。他为科学事业做出的最后一次奉献是:捐赠遗体供医院解剖。

-陈景润

中新网-时代楷模-陈景润

当年采访数学家陈景润

20世纪70年代初,我在一次采访中了解到,在数学基础理论方面作出世界先进成果的陈景润处在病危中,处境艰难,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出于一名新华社记者的责任心和对那个年代科学家不幸遭遇的同情,我把了解到的情况写成几篇内参,这引起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的

重视,使陈景润终于得以治疗。在长期交往中,

我和陈景润结下了诚挚的友谊,知道了陈景润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初识陈景润

20世纪70年代初的一个春日,我在中国科

学院参加一次报告会,听当时中科院负责人武衡

在报告中说:

“我国年轻的数学工作者(他未讲姓名),在数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作出了一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

武衡讲的这位年轻的数学工作者是谁?听到这里,记者的敏感驱使我立即询问坐在旁边的中科院的一位局长。

“哦,他叫陈景润,病危啦!是个怪人!”听了这番话,我心想:既然作出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又病危了,此人一定有采访价值。于是我决定立即找到并采访陈景润。

次日早晨,我来到位于中关村的中科院数学

研究所,说明来意后,接待我的一位姓罗的

“革委会”负责人用疑惑不解的目光注视着我,慢吞吞地说道:“噢,你找陈景润,你找他干什么?”“我想采访他,听说他作出了一项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我答道。那位负责人眯缝着眼想了想,说:这个人生命力很强,中关村医院来了几次病危通

34

顾迈男

知单,说他快不行了,而他至今还活着……”

那位负责人用极为冷漠的语气讲了上述一番话,苦笑

了一下,又说:

“反正他也不能去工厂、去农村搞成果推广,他搞的那个哥德巴赫猜想也没啥用处,我们都懒得理睬他。”那位负责人说着说着,陈景润恰巧来了,笑嘻嘻地站在了我的面前。

我望着这位采访对象,惊诧不已。当时已是暮春时节,而他还穿着一身蓝色的棉袄棉裤,戴着一顶破旧的蓝色鸭舌帽。在场的人大概看出了我的惊讶,便说,陈景润因为患结核病,常年发低烧,因而这般摸样。“陈景润,这位是新华社记者,她要采访你,你

要老实回答问题!

”陈景润大概已经习惯了别人用这种语气对他说话,对那位负责人充满训斥的话语并不介意,苍白的脸上依然洋溢着笑意,不停地

对我点头说:

“谢谢,谢谢……”为陈景润写内参

在这之后,大约一个星期的时间里,我天天到

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找陈景润和研究所业务处的负责人等采访。通过相关资料和大量的采访,我知道了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大体情况、陈景润的研究成就和身体、生活状况。

1742年,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给大数学家欧拉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提出了两大猜想,一个猜想是,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是2个素数之和;第二个猜想是,任何一个大于5的奇数,都是3个素数之和。欧拉给哥德巴赫回信说,他相信两个猜想是对的,但是,他不能证明。

18世纪、19世纪的许多数学家研究过哥德巴

赫猜想,但都没能作出证明,以至到了1900年,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在第二届国际数学会的著名演说中,把哥德巴赫猜想作为19世纪最重要的未能解决的数学难题之一,留给20世纪的数学家们解决。然而,要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是很艰难的,1921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召开的国际数学会上,德国数学家朗道十分无奈地说:用现今的数学方法,要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是力不可及的……

自从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那个著名的猜想以来,在20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前150年研究它的工作进展始终不大,直到后来才陆续有了些成果。

我国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年轻的助理研究员陈景润对哥德巴赫猜想很感兴趣,他兴奋地关注着国内外数学家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对人说:我不想和中国人比高低,我要和外国人比高低!”

在厦门大学读书时,陈景润听老师们说,早在20世纪30年代,华罗庚就研究过哥德巴赫猜想,

陈景润(右)和数学家华罗庚在一起

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因此,他首先钻研了华罗

庚的名著《堆垒素数论》,不仅读,而且按照自己的思路演算。后来,他给华罗庚写了信,附上自己的

论文

《塔内问题》。在论文中,他对《堆垒素数论》书中的5个定理进行了修正。华罗庚看了这篇论文后,问自己的学生、数论组负责人王元等人:“这个陈景润是干什么的?”王元等把听说的陈景润大学刚毕业、在厦门大学图书馆工作的情况告诉了华

罗庚。

华罗庚很高兴,认为“这个年轻人很有想法,很有培养前途。”在华罗庚的建议下,陈景润于1956年秋天被调入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工作。陈景

润对我这样说过:他

“是华先生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走后门’调来的人。”从此以后,陈景润更是潜心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甚至在十年动乱中也没有停止过。

1965年冬的一天,陈景润兴冲冲地交给王元一篇论文,题目是《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论文共200多

页。经过认真研究,王元认为这篇论文的论证是正确的,同时提出还须进一步简化。

“文化大革命”中,大多数学术刊物停刊。1966年5月,《科学通报》仅发表了一页简报,公开了陈景润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结果,但对此国内外的许多数学家不相信是真的。

《中国科学》

复刊后,1973年陈景润在该刊发表了作了大量简化与改进的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共20多

页。王元等人看了他的这篇论文,

惊喜地发现:从1960年到1972年,陈景润研究哥德巴赫猜想,作出了超越前人的独创性成果,既超过了国内的水平,也超过了国际上的先进水平。

我在采访中了解到,陈景润所从事的这项题为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是一项基础数学研究工作,虽然一时还不能用在工农业生产上,但在国际上还是很有影响的。我还听中科院数学所的同志说,陈景润是在健康状况

35

不佳的情况下取得这些研究成就的。陈景润当时患有严重的结核病,仍潜心研究,用过的稿纸有几麻袋,体力不支时,就买些便宜的人参泡水喝。他

每月只有80多元的工资,

三年困难时期,他把自己节省的几十斤粮票捐给了灾区……可是,陈景润病情已经很严重,中关村医院已经多次给数学所下达病危通知书,他的生命已危在旦夕。

了解到陈景润在数论方面的杰出成就和他健康状况极度恶化的处境,我怀着极大的同情心和记者的责任感,在采访后,赶写了两篇内参稿件:一篇题目是《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陈景润作出了一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

,另一篇题目是《助理研究员陈景润近况》。我在内参稿中详细记述了我了解的上述情况,并呼吁有关部门能关心关心陈景润,给他治治病,让他把这项研究工作继续下去……

和陈景润成为好朋友

上述两篇内参稿件以及后来我接连采写的十几万字的关于陈景润的内参稿件,都受到新华社国内部有关负责人和编辑们的热情支持。他们及时将我写的稿件排成清样,迅速送给了中央领导。在这之后不久,我便接到当时的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的通知,要我陪同有关负责人(其中有迟群、武衡等人)到中科院数学所看望陈景润。

1973年4月25日凌晨3时左右,我们乘坐几辆小汽车,浩浩荡荡地来到中关村数学所的宿舍。穿过暗黑的走廊,来到了陈景润仅6平方米的小屋。门打开后,我们看到陈景润正在稿纸上书写,进行数学研究,床上的铺盖还没有打开。见我们来了,陈景润呆呆地站在床和桌子的狭缝里,惊恐不安地看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他不知我们的来意,不知所措地沉吟片刻后,结结巴巴地说:“对

不起,我……”

他解释他在听英语新闻广播,表示他关心政治,并非搞数学研究。

他之所以如此惊恐和辩解,是因为那时对他专心搞研究、不问政治进行过严厉的批判,他曾表示今后不再搞业务了。他以为我们是半夜来检查的。

那天,我们突然进入陈景润的小屋,陈景润惶恐不安,我也被映入眼帘的景象惊呆了:房内靠墙

36

放一张单人床,床前放着一张三屉桌,桌子上、

床上到处都堆放着书籍、资料,窗台上、地上放着几个破饭碗、药瓶子,碗里剩有干了的酱油……同行的中科院的同志说,为了节省,陈景润平时不吃

菜,用酱油泡水就着饭吃。

“好长一段时间,陈景润因患病,发低烧,只拿80%的工资,而他房间里的灯夜夜亮着。”见这情景,我的眼睛不知不觉地湿润了。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在那个所谓“知识越

多越反动”

的年月里,竟然还有像陈景润这样痴迷于科学研究的人。

刚刚获得解放的中科院负责人武衡向陈景润

说明了来意,要陈景润到清华大学检查病情。

陈景润这才释然。在这之前,武衡告诉我说,毛主席、周总理,还有江青等,看了我写的两篇内参,批示有关部门关心一下陈景润,并按内参提出的要求,给

陈景润治病……原来,

武衡等人深夜造访陈景润,是奉命来带他看病的。

这天凌晨,武衡等人把陈景润带到清华大学的一个会客室,坐下来以后,向他传达了毛主席的

批示。陈景润听了,

苍白的脸上漾起了笑意,用带有福建口音的话喃喃地说:

“谢谢!谢谢!谢谢毛主席的关怀,我没有作出什么贡献……”随后,同行的北京协和医院内科专家张孝骞等几位医生给陈

景润检查了身体,然后,对陈景润说:

“你需要系统的持续的治疗,需要休息,增加营养,只要肯住医

院,你的病是可以治好的。

”几天以后,陈景润便被送进了解放军309医院。

住院治病,是陈景润很不情愿的。送陈景润进医院的那天傍晚,我被邀请跟随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及中科院负责人一同前往。于是,我们再次来到陈景润的宿舍,见我们来了,陈景润满脸不高兴的样子,迟迟不肯动身,并明确表示不愿意住院,数学所的负责人问他为什么?陈景润很小心地说:再来了运动,你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我是修正主义苗子,住医院要花国家很多的钱,是会

受批判的!”

经过再三劝说,陈景润很勉强地跟我们走了。

我被安排同陈景润、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负

责人同坐一辆车。途中,

那位负责人问陈景润,听说你在银行里存了很多钱?你的生活国家负担,你存那么多钱干什么?陈景润听后,思忖半晌说,“文

陈景润在工作中

化大革命”中,数学所的造反派来宿舍把他的存折都拿走了,最近才还给他。他说:“我身体不好,怕

将来退休后生活困难。

因此,我把钱都分散存在了中关村附近的几个储蓄所里……”

说话间,我们来到309医院。由于事先打过招呼,因此,医院很重视对陈景润的接诊工作,各级

医护人员都赶来了。

护士拿来了病号服,要陈景润换时,无论人们怎么劝说,他也不肯脱下那身厚厚

的棉衣、

棉裤。最后,不得已把白色的病号服套在了他的棉衣棉裤上。

见这情形,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那位负责人让在场的医护人员出去以后,说:陈景润,把存款单拿出来吧!”陈景润不情愿地从棉袄里掏出一个鼓鼓囊囊的塑料袋,递给那位负

责人。

随后,那位负责人又递给了同去的中科院数学所负责人。

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那位负责人问陈景润:你这里面共有多少钱?”

“不知道,

现在我的脑子很乱!”陈景润说。“这样吧,

我念,你记。”那位负责人对我说。一张张存单最后算下来,共有6000多元人民币。另外,还有两块手表。

“这些存单请你们所长带回去,

锁在研究所的保险柜里,你在这里安心养病,等病好了,回到研究所时再还给你。”那位负责人说。

陈景润听了,无奈地点了点头。但是,住院期间,他还是偷偷跑回数学所,要回了那些存单,由自己保存。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陈景润的病情大有好转,我不时地去医院看望他,随时把他的病情通过内参向上反映。从这以后,我和陈景润成了好朋友。他从一次次无形受到的关怀中判断,我大概是他唯一可以讲真话、可以

信赖的朋友。

向我倾诉出名后的烦恼

陈景润成名后,当上了全国人大代表。“四人

帮”垮台以后,科学界恢复职称评定工作,他第一批被评为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还在中关村分给他一套宽敞的住房。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陈景润被安排坐在主席台上,并作报告,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上万

名科技人员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在报告中,他用了整整一段的篇幅,讲述了新华社记者对他的帮助。

在这之后,我发现陈景润的思想发生了一些

变化。作为老朋友,

我曾委婉地批评过他。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年,人大开会期间,我和他在京西宾馆相遇。那天,他精神焕发,笑容满面,他对我谈了成为名人后的种种苦恼,也谈了研究哥德巴(陈景

润这样称呼哥德巴赫猜想)的进展。谈话中,

他向我诉苦说,出名了,有很多记者在各种场合老是围

着他转,弄得他很烦。

有的记者甚至半夜去敲他的门,他问我怎么样才能摆脱这些记者。他还笑着对

我说:“深更半夜地来敲门,谁知道他是记者还是小偷?”“不过,顾大姐,你例外,你随时可以来找我。”

37

““

听了他的这番话,我心里很不舒服,对他说,新闻记者都是我的同行,人家采访报道你,是好意,你不应该把深夜来采访的记者和小偷等同看待。然后,我对他说,以后我也不会随便打扰他……

不过,即便是这样,陈景润仍把我视为知己。有一天,他急匆匆地来到我的家中,对我说,他要结婚了,征求我的意见。我祝贺了他,对他说,这纯属他个人的私事,请他自己决定。

“陈景润回来了!”

1979年6月的一天,中科院数学所业务处负责人乔立风打电话给我说。我问陈景润现在在哪里,乔立风说在他原来那间6平方米的宿舍里。于是我赶到了数学所,和乔立风见了面,一起去宿舍见陈景润。

乔立风说,陈景润提升为研究员后,研究所给

他安排了宽敞的住房,

“但是,他仍然不肯搬家呀!”

谈话间,乔立风陪我来到了陈景润的宿舍门前。正要敲门,陈景润已经从门里迈出来了,笑着邀我们里面坐。这天,陈景润上身穿了一件褪了色的中山装,下身穿一条“的确凉”裤子,留着小平头,除了人显得胖些外,和以前相比看不出有什么

变化。宿舍里,床上、桌上、地上、窗台上,仍旧堆满了书。

“你还住这间小房子啊?”我一面环视宿舍的摆设,一面问。

“早就叫我搬家,我没搬。现在大家住房都很

紧张。我只有一个人,

这就够好啦。”我们之间的谈话就这样开始了。在长达3个多小时的时间里,陈景润兴致勃勃地向我谈了不久前他访问美国的观感。他说,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所长伍尔夫教授分别给他和著名拓扑学家

吴文俊来信,邀请他们前往参观访问。

他和吴文俊夫妇、一名翻译于1979年1月6日到达普林斯顿。这个研究所是世界著名的研究中心,经常邀请各国知名的学者前去访问,那里环境幽静,类似我国北京的香山,有茂密的森林,如茵的草地和盛开的鲜花。最使人感兴趣的是这里的图书馆藏书很多,一天24小时开放。各国科学家有时在阅览室喝茶的时候也交流学术思想。

“我还是老毛病,喜欢一个人在图书馆里看书,有时也参加茶会,但是不多。”他笑着说。然后,他继续告诉我:“我也同各国科学家交谈,印度、意38

大利、

日本的都有。大家在黑板上演算各种各样的题目。这个研究所分物理、数学、历史3个研究部门,行政负责人是美国人。但是,在这里工作的科

学家大都不是美国人。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在这里工作了20多年,最后在这里去世。我和吴文俊教授在这里参加了纪念爱因斯坦诞生100周年的纪念会。”

陈景润告诉我,他到普林斯顿主要是参观、访

问,继续搞自己原来的研究工作。访问期间,

应邀到普林斯顿大学作了一次演讲。各国科学家对他以往在数学研究方面的工作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赞誉他发表在《中国科学》上的关于哥德巴赫问题的研究成果是著名的“陈氏定理”,还称赞他在“筛法”问题上有很大贡献。美国以及英、法、德的一些大学和研究所也曾邀请他前去讲学或短期工作,由于他感到国内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都婉言谢绝了。

“几个月以来,通过和各国同行共同探讨数论方面一些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也增强了相互间

的了解,这对大家都是有益的。”

最后,陈景润说。谈到今后的打算,他说了两个字———“念书”。对于成名后忙于各种事务,陈景润也还是很清醒的。他说:“现在学术活动以外的事太多了,太

分散精力了。我非常想静下来念书。不然,

就要落后了,就要辜负党和人民的希望了。”然后,他告诉我在美国访问期间,他收到了中外人士上万封来

信。对此,

他很无奈地说:“我很想都答复,实在没有时间啊!”

这次采访以后,我针对当时社会上传说陈景润可能在美国不回来了的种种谣言,写了一篇通

讯,题目叫

《他还是他》。新华社播发后,1979年6月8日《人民日报》及各报在显著位置刊出。

从哥德巴赫提出那个著名的猜想,到陈景润的论文发表,中间经过了两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陈景润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英

国数学家赫胥黎在给陈景润的信中赞叹说:

“啊,你移动了群山!”如今,陈景润早已驾鹤西去。前些年,他的遗物、手稿被永久地陈列在国家博物馆

里,供世代瞻仰、

缅怀。他的名字和业绩,同中国历史上所有的英雄人物一样,将永垂青史。

(责任编辑刘荣刚文世芳)

基本信息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福建福州人,中国著名数学家,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1953年-1954年在北京四中任教,因口齿不清,被拒绝上讲台授课,只可批改作业,后被“停职回乡养病”。调回厦门大学任资料员,同时研究数论。1956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1980年当选中科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

陈景润主要研究解析数论,1966年发表《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而他所发表的成果也被称之为陈氏定理。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安德烈·韦伊(André Weil)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 著有《初等数论》等。

身高:171米

功绩: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

个人信息:于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短期任中学教师后调回厦门大学任资料员,同时研究数论。1956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1980年当选中科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主要研究解析数论,1966年发表《大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著有《初等数论》等。

其他:1999年,中国发表纪念陈景润的邮票。另外亦有小行星以他为名。

陈景润在解析数论的研究领域取得多项重大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奖、华罗庚数学奖等多项奖励。他是第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著有《数学趣味谈》、《组合数学》等。

1984年4月27日,陈景润在横过马路时,被一辆急驶而来的自行车撞倒,后脑着地,诱发帕金森氏综合症。

1996年3月19日,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因病住院,经抢救无效逝世,享年62岁。

[编辑本段]人生简评

中国有一千个陈景润就了不得( 邓小平)

陈景润,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福州。1953 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1957 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并在华罗庚教授 指导下从事数论方面的研究。历任中国科学院 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兼贵阳民族学院、河南大学、青岛大学、华中工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等校教授,国家科委数学学科组成员,《数学季刊》主编等职。主要从事解析数论方面的研究,并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方面取得国际领先的成果。这一成果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受到广泛引用。这项工作,使之与王元教授、潘承洞教授共同获得 1978 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其后对上述定理又作了改进,并于1979年初完成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将最小素数从原有的80推进到16,受到国际数学界好评。对组合数学与现代经济管理、科学实验、尖端技术、人类生活密切关系等问题也作了研究。发表研究论文 70 余篇,并有《数学趣味谈》、《组合数学》等著作。

[编辑本段]他的婚姻

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一文的发表,如旋风般震撼着人们的心灵,震撼着中外数学界。国内外评论说:“陈景润成了中国科学春天的一大盛景”。他被邀参加了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同志亲切地接见了他。当时陈景润身体不太好,小平同志关怀备至,会议结束后,陈景润被送入北京解放军309医院高干病房。他的到来,轰动了整个医院,院领导给予了盛情的接待,医生和护士无不崇敬这位世界上第一位数学圣人。1977年11月从武汉军区派到309医院进修的由昆,被同伴们拉去看中国这位名人,这真是缘分,过去陈景润连女人名字的边都不粘,连句话都不说的人,此次年近半百的陈景润见到由昆,眼睛一亮,亲切地和由昆打招呼,请她们进来坐下,话也多了。后来由昆被派到陈景润的病房当值班医生。这样,接触的机会多了,每次由昆一出现,陈景润都特别高兴。一天,陈景润关切地问由昆,家住在哪?有没有男朋友、有没有成家?由昆毫不设防,她便心直口快地说:“没有,没有,还早着呢。”以后,由昆也十分关心这位中国数学家,斗转星移,彼此产生了爱情,他们在组织的帮助下结婚了。从此这位被称为“痴人”和“怪人”的数字家陈景润有了一个温暖的家了。

[编辑本段]名人轶事

陈景润不爱走公园,也不爱逛马路,就爱学习。学习起来,常常忘记了吃饭睡觉。

有一天,陈景润吃中饭的时候,摸摸脑袋,哎呀,头发太长了,应该快去理一理,要不,人家看见了,还当自己是个姑娘呢。于是,他放下饭碗,就跑到理发店去了。

理发店里人很多,大家挨着次序理发。陈景润拿的牌子是三十八号的小牌子。他想:轮到我还早着哩。时间是多么宝贵啊,我可不能白白浪费掉。他赶忙走出理发店,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背起外文生字来。他背了一会,忽然想起上午读外文的时候,有个地方没看懂。不懂的东西,一定要把它弄懂,这是陈景润的脾气。他看了看手表,才十二点半。他想:先到图书馆去查一查,再回来理发还来得及,站起来就走了。谁知道,他走了不多久,就轮到他理发了。理发员叔叔大声地叫:“三十八号!谁是三十八号?快来理发!”你想想,陈景润正在图书馆里看书,他能听见理发员叔叔喊三十八号吗?

过了好些时间,陈景润在图书馆里,把不懂的东西弄懂了,这才高高兴兴地往理发店走去。可是他路过外文阅览室,有各式各样的新书,可好看啦。又跑进去看起书来了,一直看到太阳下山了,他才想起理发的事儿来。他一摸口袋,那张三十八号的小牌子还好好地躺着哩。但是他来到理发店还有啥用呢,这个号码早已过时了。

陈景润进了图书馆,真好比掉进了蜜糖罐,怎么也舍不得离开。可不,又有一天,陈景润吃了早饭,带上两个馒头,一块咸菜,到图书馆去了。

陈景润在图书馆里,找到了一个最安静的地方,认认真真地看起书来。他一直看到中午,觉得肚子有点饿了,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只馒头来,一面啃着,一面还在看书。

“丁零零……”下班的铃声响了,管理员大声地喊:“下班了,请大家离开图书馆!”人家都走了,可是陈景润根本没听见,还是一个劲地在看书呐。

管理员以为大家都离开图书馆了,就把图书馆的大门锁上,回家去了。

时间悄悄地过去,天渐渐地黑下来。陈景润朝窗外一看,心里说:今天的天气真怪!一会儿阳光灿烂,一会儿天又阴啦。他拉了一下电灯的开关线,又坐下来看书。看着看着,忽然,他站了起来。原来,他看了一天书,开窍了。现在,他要赶回宿舍去,把昨天没做完的那道题目,继续做下去。

陈景润把书收拾好,就往外走去。图书馆里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儿声音。哎,管理员上哪儿去了呢?来看书的人怎么一个也没了呢?陈景润看了一下手表,啊,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钟了。他推推大门,大门锁着;他朝门外大声喊叫:“请开门!请开门!”可是没有人回答。

要是在平时,陈景润就会走回座位,继续看书,一直看到第二天早上。可是,今天不行啊!他要赶回宿舍,做那道没有做完的题目呢!

他走到电话机旁边,给办公室打电话。可是没人来接,只有嘟嘟的声音。他又拨了几次号码,还是没有人来接。怎么办呢?这时候,他想起了党委书记,马上给党委书记拨了电话。

“陈景润?”党委书记接到电话,感到很奇怪。他问清楚是怎么一回事,高兴得不得了,笑着说:“陈景润!陈景润!你辛苦了,你真是个好同志。”

党委书记马上派了几个同志,去找图书馆的管理员。图书馆的大门打开了,陈景润向管理员说:“对不起!对不起!谢谢,谢谢!”他一边说一边跑下楼梯,回到了自己的宿舍。

他打开灯,马上做起那道题目起来。

[编辑本段]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

陈景润在福州英华中学读书时,有幸聆听了清华大学调来的一名很有学问的数学教师讲课。他给同学们讲了一道世界数学难题:“大约在200年前,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数学家提出了‘任何一个偶数均可表示两个素数之和’,简称1+1。他一生也没证明出来,便给俄国圣彼得堡的数学家欧拉写信,请他帮助证明这道难题。欧拉接到信后,就着手计算。他费尽了脑筋,直到离开人世,也没有证明出来。之后,哥德巴赫带着一生的遗憾也离开了人世,却留下了这道数学难题。200多年来,这个哥德巴赫猜想之谜吸引了众多的数学家,从而使它成为世界数学界一大悬案”。老师讲到这里还打了一个有趣的比喻,数学是自然科学皇后,“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后王冠上的宝石!这引人入胜的故事给陈景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哥德巴赫猜想”像磁石一般吸引着陈景润。从此,陈景润开始了摘取皇冠上的宝石的艰辛历程

1953年,陈景润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曾被留校,当了一名图书馆的资料员,除整理图书资料外,还担负着为数学系学生批改作业的工作,尽管时间紧张、工作繁忙,他仍然坚持不懈地钻研数学科学。陈景润对数学论有浓厚的兴趣,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系统地阅读了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关数学的专著。陈景润为了能直接阅读外国资料,掌握最新信息,在继续学习英语的同时,又攻读了俄语、德语、法语、日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学习这些外语对一个数学家来说已是一个惊人突破,但对陈景润来说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

为了使自己梦想成真,陈景润不管是酷暑还是严冬,在那不足6平方米的斗室里,食不知味,夜不能眠,潜心钻研,光是计算的草纸就足足装了几麻袋。1957年,陈景润被调到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工作,做为新的起点,他更加刻苦钻研。经过10多年的推算,在1965年5月,发表了他的论文《大偶数表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2个素数的乘积之和》。论文的发表,受到世界数学界和著名数学家的高度重视和称赞。英国数学家哈伯斯坦和德国数学家黎希特把陈景润的论文写进数学书中,称为“陈氏定理”,可是,这个世界数学领域的精英,在日常生活中却不知商品分类,有的商品名字都叫不出来,被称为“痴人”和“怪人”。

作家徐迟在《哥德巴赫猜想》中这样描绘陈景润的内心世界:“我知道我的病早已严重起来。我是病入膏肓了。细菌在吞噬我的肺腑内脏。我的心力已到了衰竭的地步。我的身体确实是支持不了啦!唯独我的脑细胞是异常的活跃,所以我的工作停不下来。我不能停止。……”对于陈景润的贡献,中国的数学家们有过这样一句表述:陈景润是在挑战解析数论领域250年来全世界智力极限的总和。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这样意味深长地告诉人们:像陈景润这样的科学家,“中国有一千个就了不得”。

陈景润的小故事:陈景润出生在贫苦的家庭,母亲生下他来就没有奶汁,靠向邻居借熬米汤活过来。快上学的年龄,因为当邮局小职员的父亲的工资太少,供大哥上学,母亲还要背着不满两岁的小妹妹下地干活挣钱。这样,平日照看3岁小弟弟的担子就落在小景润的肩上。白天,他带领小弟弟坐在小板凳上,数手指头玩;晚上,哥哥放了学,就求哥哥给他讲算数。稍大一点,挤出帮母亲下地干活的空隙,忙着练习写字和演算。母亲见他学习心切,就把他送进了城关小学。别看他长得瘦小,可十分用功,成绩很好,因而引起有钱人家子弟的嫉妒,对他拳打脚踢。他打不过那些人,就淌着泪回家要求退学,妈妈抚摸着他的伤处说:“孩子,只怨我们没本事,家里穷才受人欺负。你要好好学,争口气,长大有出息,那时他们就不敢欺负咱们了!”小景润擦干眼泪,又去做功课了。此后,他再也没流过泪,把身心所受的痛苦,化为学习的动力,成绩一直拔尖,终于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三元县立初级中学。 在初中,他受到两位老师的特殊关注:一位是年近花甲的语文老师,原是位教授,他目睹日本人横行霸道,国民党却节节退让,感到痛心疾首,只可惜自己年老了,就把希望寄托于下一代身上。他看到陈景润勤奋刻苦,年少有为,就经常把他叫到身边,讲述中国5000年文明史,激励他好好读书,肩负起拯救祖国的重任。老师常常说得满眼催泪,陈景润也含泪表示,长大以后,一定报效祖国!另一位是不满30岁的数学教师,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系,知识非常丰富。陈景润最感兴趣的是数学课,一本课本,只用两个星期就学完了。老师觉得这个学生不一般,就分外下力气,多给他讲,并进一步激发他的爱国热情,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强大,自然科学不发达是万万不行的,而数学又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从此,陈景润就更加热爱数学了。一直到初中毕业,都保持了数学成绩全优的记录。 祖国陈景润光复后,陈景润考入福州英华书院念高中。在这里,他有幸遇见使他终生难忘的沈元老师。沈老师曾任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当时是陈景润的班主任兼教数学、英语。沈老师学问渊博,循循善诱,同学们都喜欢听他讲课。有一次,沈老师出了一道有趣的古典数学题:“韩信点兵”。大家都闷头算起来,陈景润很快小声回答:“53人”。全班为他算得速度之快惊呆了,沈老师望着这个平素不爱说话、衣服槛楼的学生问他是怎么得出来的陈景润的脸羞红了,说不出话,最后是用笔在黑板上写出了方法。沈老师高兴地说:“陈景润算得很好,只是不敢讲,我帮他讲吧!”沈老师讲完,又介绍了中国古代对数学贡献,说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研究成果早于西欧1000年,南宋秦九韶对“联合一次方程式”的解法,也比意大利数学家欧拉的解法早500多年。沈老师接着鼓励说:“我们不能停步,希望你们将来能创造出更大的奇迹,比如有个‘哥德巴赫猜想’,是数论中至今未解的难题,人们把它比做皇冠上的明珠,你们要把它摘下来!”课后,沈老师问陈景润有什么想法,陈景润地说:“我能行吗”沈老师说:“你既然能自己解出‘韩信点兵’,将来就能摘取那颗明珠: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啊!”那一夜,陈景润失眠了,他立誓:长大无论成败如何,都要不惜一切地去努力!

[编辑本段]电视剧《陈景润》

主要演员:

姜 峰 饰陈景润 田 玲 饰由 昆

刘 威 饰梁安平 边 缘 饰木一盟

何钰生 饰周教授 常佳音 饰陈瑞珍

王 往 饰赵国民 张新武 饰韩金堂

郭延波 饰临宏伟 李 蓬 饰许阁欧

主创人员:

总顾问:吴阶平

顾问:路甬祥 刘延东 黄瑞林 郭传杰 黄其兴 由昆 宋力

总监制:赵化勇 荆福生 杨步亭 胡恩

总策划:卓家瑞 童刚 高健民 邱建康

执行监制:陈朱 杨金生 刘晓星

出品人:汪国辉

策划:刘晓群 孙殿义 秦润波 陈用毅 杨乐 王豪杰 李福安 林志成

责任编辑:谭洁

责任制片:李长江

执行制片人:王国庆

制片人:刘晓星

原著:王丽丽 李小凝

编剧:李岩希 冯俐

导演:丁祝明 刘己

陈景润是闽籍著名数学家,为摘取“哥德巴赫猜想”这一数学明珠,倾其毕生心血,其事迹激励了无数人投身科学事业。电视剧《陈景润》以人物传记的形式,以写实的手法把陈景润一生坚韧不拔的钻研精神,以及他那宽容、善良的性格,真实地展现给观众,使人们心中得到启迪和激励。该剧于2008年1月24日起每晚8点在福建电视台播出。

内容简介:

自幼喜爱数学的陈景润,有幸得到著名教授沈元的启发,开始了一生追求哥德巴赫猜想的历程。随着新中国的诞生,陈景润成为厦门大学数理系的一名大学生。尽管要忍受生活等种种艰难的困扰,但是陈景润慢慢清晰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性格和事业追求的精神基石,并作为高材生被分配到北京的一所中学当老师。

可当生性不善与人交流的陈景润站在讲台上的时候,他茫然更不知所措。北方寒冷的天气也让这位南方体弱多病的小伙子病倒了。在中学教书的这段日子里,陈景润发生了不少和学生的一些趣事和尴尬,他的特长并不是教别人,而是在自己的美丽而灿烂的数学世界里。最后因身体和不适合教学而病退回家。陈景润的人生自此陷入一段无奈的时光。

因为不想依靠家人生存,陈景润在福州摆起了书摊。在经过一系列的惨淡经营、被人误会不理解、甚至最后被当成特务调查……陈景润的窘境,被爱材如子的厦大校长王亚南知道了。随后,他顺利回到厦大工作,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第一篇论文《他利问题》。论文得到中科院数学所所长华罗庚的赏识,陈景润更幸运的被调进中科院。他立下人生目标,开始了向哥德巴赫猜想进军的准备。即使文革来临了,陈景润依然全身心投入到哥德巴赫猜想的工作中,丝毫感受不到随之而来的暴风骤雨。造反派的几次威逼利诱都无法让陈景润放弃他的原则,可当他的“一加二”手稿难逃被毁的厄运后,陈景润万念俱灰,跳楼自杀了。万幸的是几根电线的遮挡,陈景润幸运的活了下来,被救回后,陈景润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直到中科院新上任的梁书记的到来。在梁书记的鼓励下,陈景润用3年的时间完成了“一加二”的简化稿。伴随着国家形势的逐渐变化及突然降临的,毛主席的亲自关怀。陈景润成了时代英雄,受到党和领导的关心。爱情之花也姗姗来迟。

第一集:

简陋的私塾课堂上,少年陈景润专心致志的听何先生讲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论》。时光如梭,陈景润遇到代课老师沉元,开始了攻克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1+2),成为大数学家的憧憬,随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厦门大学。

第二集:

依山傍海的厦门大学给了陈景润一个崭新的人生,进入知识的海洋的他洋溢着内心的喜悦。可是独来独往的陈景润只知埋头读书,也不注意个人卫生,被室友不理解和误会,由此他也成了大学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第三集:

陈景润刻苦执着的求学精神,感动了所有人。经过了抗美援朝等一系列事件,风雨之后,同学关系和好如初。大学毕业后,陈景润服从国家的需要,被分配到北京的一所中学当老师。

第四集:

由于非常不适应讲课教学,陈景润只得放弃中学讲台的位置,开始只为学生批改课本。领到第一个月的工资后,陈景润把钱寄回家,并主动要求增加工作量。可是陈景润本身身体就不好,不久他就病倒了。学校不得不劝他回家休养,陈景润的人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一个低谷。

第五集:

为了生计,陈景润摆起了书摊。厦大校长王亚南知道了,立刻又把他调回学校的数学系资料室里工作。经过努力,陈景润的论文《他利问题》得到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赏识,请他来北京参加全国数学论文报告会。

第六集:

陈景润顺利调进中科院数学研究所。进了中科院数学所后,陈景润开始了更刻苦的学习。陈景润的人生好似进入了一个灿烂的时期,在华罗庚等著名科学家的指引下,数学的美丽之梦在北京绽放开来。

第七集:

“大跃进”政治运动开始了,陈景润白天都在钢铁厂劳动。随着运动的升级,数学所所长华罗庚也被下放到基层搞理论联系实际,陈景润也被当做“白专”典型,调到大连化学物理所两年。之后在华罗庚的努力下,陈景润再一次被调回中科院。

第八集:

陈景润忍住身体的病痛,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演算。终于完成了证明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1+2)论文的初稿。“文化大革命”开始了。造反派为迫害陈景润,逼迫他撕掉宝贵的手稿。陈景润万念俱灰,跳楼自杀。

第九集:

因为树枝和电线的阻挡,跳楼自杀的陈景润幸运地没有死,之后,陈景润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直到中科院数学所新上任的梁书记的到来。梁书记的关心让陈景润感到从未有过的温暖,在心里升起了一缕阳光。

第十集:

历经非人的寒窗,在以麻袋堆集手稿的日子中,陈景润的关于“1+2”的论文简化稿完成发表,并在着名的作家徐迟所写的关于他美丽而痛苦的数学之梦旅的报告文学发表后,引起了社会各界巨大的反响,陈景润也成了当时人人皆知的传奇式英雄人物。

第十一集:

黎明前的黑暗,政治运动“反击右倾翻案风”开始了,陈景润坚持正义拒绝了出卖灵魂,最终等到了“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迎来了科学的春天,进入他人生的黄金时期。

第十二集:

就在数学所梁书记和陈景润的家人都为他的个人问题着急的时候,属于他的这朵爱情之花才姗姗绽放开来。陈景润遇到了医院的实习医生由昆,并为她的真诚和善良所吸引,这个传奇数学家以他独特方式开始了恋爱。

第十三集/第十四集:

陈景润和由昆结婚了,由昆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陈景润也如愿当上了爸爸。在邓小平的关心下,由昆被调到北京工作,陈景润一家三口其乐融融,传奇人物的幸福生活开始了。

数学家陈景润的小故事一:

有一天,陈景润吃中饭的时候,摸摸脑袋,哎呀,头发太长了,应该快去理一理,要不,人家看见了,还当自己是个姑娘呢。于是,他放下饭碗,就跑到理发店去了。

理发店里人很多,大家挨着次序理发。陈景润拿的牌子是三十八号的小牌子。他想:轮到我还早着哩。时间是多么宝贵啊,我可不能白白浪费掉。他赶忙走出理发店,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背起外文生字来。他背了一会,忽然想起上午读外文的时候,有个地方没看懂。不懂的东西,一定要把它弄懂,这是陈景润的脾气。

他看了看手表,才十二点半。他想:先到图书馆去查一查,再回来理发还来得及,站起来就走了。谁知道,他走了不多久,就轮到他理发了。理发员叔叔大声地叫:“三十八号!谁是三十八号?快来理发!”你想想,陈景润正在图书馆里看书,他能听见理发员叔叔喊三十八号吗?

过了好些时间,陈景润在图书馆里,把不懂的东西弄懂了,这才高高兴兴地往理发店走去。可是他路过外文阅览室,有各式各样的新书,可好看啦。又跑进去看起书来了,一直看到太阳下山了,他才想起理发的事儿来。他一摸口袋,那张三十八号的小牌子还好好地躺着哩。但是他来到理发店还有啥用呢,这个号码早已过时了。

数学家陈景润的小故事二:

陈景润进了图书馆,真好比掉进了蜜糖罐,怎么也舍不得离开。可不,又有一天,陈景润吃了早饭,带上两个馒头,一块咸菜,到图书馆去了。

陈景润在图书馆里,找到了一个最安静的地方,认认真真地看起书来。他一直看到中午,觉得肚子有点饿了,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只馒头来,一面啃着,一面还在看书。

“丁零零……”下班的铃声响了,管理员大声地喊:“下班了,请大家离开图书馆!”人家都走了,可是陈景润根本没听见,还是一个劲地在看书呐。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福州,当代数学家。

1953年9月分配到北京四中任教。1955年2月由当时厦门大学的校长王亚南先生举荐,回母校厦门大学数学系任助教。1957年10月,由于华罗庚教授的赏识,陈景润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1973年发表了(1+2)的详细证明,被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1981年3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国家科委数学学科组成员。1992年任《数学学报》主编。

1996年3月19日下午1点10分,陈景润在北京医院去世,年仅63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5650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7
下一篇2023-07-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