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五邑婚嫁习俗
建国前有早婚习俗,男女十五、十六岁就结婚。男婚女嫁,皆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没有婚姻自由。民国2年(1913年)10月,且知事沈秉仁布告;严禁男女自由结婚,认为"灭绝礼义廉耻者,莫甚于自由结婚一事"。婚嫁顺序,是从大到小,先兄姊一套新衣服。在男方,有的还把新裤子挂在新娘房门口或家门口,新娘进门,要从裤子底下钻过。结婚要明媒正娶,"三茶六礼"("三茶"指下茶;"六礼"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项仪式),花轿过门,否则,便是"无媒苟合"。如发现男女私通,就认为是伤风败俗,或驱逐出村,或游街示众,或装入猪笼抛落河里淹死。"三茶六礼"礼仪繁杂,到了清末,略有简省,一般采用的,一是"问名",即送"年庚贴",用红纸写上求婚者的出生年、月、日时,交给媒人转给对方,男女双方家长把"年庚贴",交给占卜者排算,看有无相克。然后托亲戚朋友查问对方三代,送"三代贴"。双方都把自己的曾父母、祖父母、父母的名字籍贯用红贴写好,俗称"三代贴"调查有没有麻疯病及其它遗传病,调查对方人品才能、经济状况,看是否门当户对。二是"请期",即是送"礼贴"。由男方把婚礼日期用红贴写好,通知女方。女方接"礼贴"后,再回复男方。三是"纳征",即男家派人向女家送聘礼。先由男方把聘礼将"三代贴"送到女方,也叫"做礼"。女方收礼后,又将女方"三代贴"送到男方。四是"亲迎",按双方商定吉期,用花轿迎娶。民国中期,社会上才有男女双方相约会见,俗称"相睇"。一般都由媒人引线,男女双方同意后交换信物,是为定婚。信物多为金戒指、金项链,但穷苦人家,仅是一包"红包"。定婚后,再商定吉期,用车、轿迎娶,正式结婚。建国前的婚礼,男方有"上头"、"迎亲"、"闹新房",婚后"三朝回门"等繁琐礼仪。女方出嫁上轿前有哭唱嫁女歌等习俗,内容多是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兄弟姊妹互助互爱之情。沦陷期间,有的还在哭唱嫁女歌中控诉日军侵华罪行。结婚后,女子要从一而终,丈夫死后,要"守节",任何情况都不能改嫁。凡改嫁的叫"失节",备受上歧视。相反,有权势、有钱男子可以有三妻四妾。妻子死后,可以续娶。此外,女了还有"嫁生鸡"、"嫁神主牌"等陋俗。所谓"嫁生鸡",多是华侨在国外谋生,不能回来成婚,由男女双方父母包办,用一只生鸡代替新郎拜天地、祖先,举行婚礼。富裕人家为夭折的儿子娶媳妇,新娘过门后,收个养子,以续后嗣。这种"守生"式婚姻,称为"嫁神主牌"。建国后,上述两种陋习均已废除。提倡婚姻自由,婚礼从俭从简。"花轿迎娶"早在1952年土地改革期间已被废除,新娘过门都是步行或坐单车。摆酒大排筵席的风气也大大减少。进入80年代,婚礼进排场、闹阔气又有所抬头,富裕人家普遍用小汽车迎娶(与有坐摩托车),有的出动10多部小车,形成车队,沿途鸣放鞭炮,结婚摆酒多达100多席。新会市沙田区村民和渔民的婚礼是以船代轿,男女双方谈恋爱用咸水歌对唱,互表倾慕之情。
恩平烧饼与婚嫁习俗
恩平城乡男婚女嫁有一个传统习俗:男方必须向女方送恩平烧饼作为礼饼。这一习俗始于明朝,至今仍颇为盛行。恩平烧饼,俗称“恩平烧”,为恩平特产,以其制作精巧、风味独特而驰名。
恩平烧饼创制于明代,距今约有600多年的历史。相传始创烧饼的师傅是恩平的一名青年教书先生。他原来凭自己的志向办了一间私塾,让穷家的孩子入学。
后因办学经费接济不上,私塾被迫停办,教书先生为了谋生,只好做烧饼来卖。教书先生以他教书的胆识来创新,做出一种与众不同的软饼。这种饼香甜可口,风味独特,放置多日也能保持新鲜,因而十分畅销。
当时的肇庆知府很有经济头脑,他为了繁荣市场,推动经济发展,便搞了一个做饼大比赛,要选出精品加以推广。
恩平知县自从吃了教书先生做的饼后,大加赞赏。这次极力推荐教书先生到肇庆府参赛。比赛之日,各路做饼名师使出浑身解数,均想脱颖而出。知府大人出身于做饼世家,要得到他的认可并非易事。当知府大人品尝到恩平烧饼时,越嚼越有味道,竟连吃了三个,赞不绝口:“软滑鲜美,香而不俗,甜而不腻,好饼�”结果,恩平烧饼一举夺魁。
其实,恩平知县举荐教书先生还有一个用意,就是要趁机挑个乘龙快婿。教书先生果然不负所望,一举夺魁,成为街知巷闻的名人,知县决定把教书先生选为佳婿。当他把他的打算告诉女儿时,女儿死活不从,她认为做饼的没有出息。后来,教书先生卖烧饼发了财,遂重新开办私塾,让穷家孩子继读读书,一时传为佳话。教书先生除了教书,放学后还卖烧饼,以此积累来维持办学。他得知知县父女都喜欢食他的饼,为表敬意,他每卖出一百斤烧饼就留下一斤,以便日后作为礼饼。后来,知县的千金见教书先生既有知识,又勤劳,又有爱心,终于动了芳心。当礼饼累积到一百斤时,知县的千金便它们领了回去,表示接受了教书先生的爱情。
此后,求婚送烧饼就慢慢演变成了一种礼仪,恩平男婚女嫁必以烧饼作为礼饼。当地女子出阁不叫出嫁而叫“领饼”,即表示接受了对方的爱情。时至今天,恩平人问青年姑娘是否出嫁了,不是问:“你嫁了没有?”而是问:“你领了饼没有?”这个有趣的婚嫁习俗就起源于教书先生这个烧饼故事,这个习俗也一直延续至今。
恩平烧饼是怎样制作的呢?它的主要原料为糯米粉,有黄糖和白糖两种,配以冰肉及芝麻;还有一种以豆沙或莲蓉为馅料,这些材料一定要精细加工。饼坯制成后,置于平底的圆铁盆中,上下以猛火煎烤。就这样,烧饼具有入口软滑的特点,夹着烧猪肉吃,更有甘香滋润之味,令人百吃不厌。
每到结婚旺季到来,恩平市城乡随处可见制作恩平烧饼的摊档,炉火熊熊,香飘数里,各具特色的恩平烧饼,成为恩平一大美食文化景观。
台山是风光不错,没有找到其婚嫁的特色,有鹤山客家女婚嫁风俗。
鹤山市的客家人,大都是在建县后(1732年),从梅州、惠州、河源等地区迁徙来的。集中居住在鹤城地区(原县城),来时的语言和婚嫁风俗当然有所差异。解放前养育成人的女子,在媒人的周旋下,如果门当户对就互换年庚喜帖,时辰八字,没有相克就选择良辰吉日,筹办婚事,在出嫁时需例行几项风俗。
一、叫夜谱
(“叫”称“哭”实意“唱”)
婚前两晚,女子的闺房中有一群女伴作陪衬活动,俗称“就妹仔”。出嫁女通过传统的哭唱,向女伴通报自己喜事将临,深感依依不舍。有的人很早就学会传统的唱词,不会唱的就由中年妇女领教,直至自己背诵识唱为止,不唱就是不尊重陪人,或者不吉利。这种习俗在解放后就渐渐消失了,今天只有80岁左右的妇女,还可以唱出来。
哭唱和唱山歌有所不同,哭唱是喜中有闷,唱起来没有延长腔。下面摘录一首唱词:
金鸡开口五更啼,自己开声羞笑涯(我);
大树斩开还有生,远离父母还有两晚。
二、迎接娶亲队
娶亲队由男方组成,四个儿童举着彩旗先行,接着媒人带路,两个抬轿老、酒担、六个六音吹鼓手,抬嫁妆若干人。酒担由好命的人肩挑,两个箩中有一坛酒、猪肉、鸡蛋、大乌咸鱼和槟榔等食品,还有一个圆型红色的酒托盆,装着两枝柏叶和两封利市。吹鼓手路过村庄要奏乐,向人通报以示兴意。进入女家作一定时间演奏,接着新娘就哭唱:
扫净上厅接酒担,扫净下厅接媒人;
扫净门坪放花轿,扫净屋檐绷彩旗。
三、拜别祖宗
拜别祖宗前还有一场闹剧,那称“拖妹仔”(新娘)。房门外由中年妇女组成,强行进入嫁女房中请她出来上轿,但陪女们坚持不准进入,互相发生推拉的嬉戏,甚至用口喷酒来防患。为了不耽误新娘回男家的时间,最后由老陪娘扯着新娘出来拜别祖宗,后拜父母亲就哭唱。
四、开伞出门
开伞是由新娘的亲兄弟开的,无亲兄弟的由其他亲属代替。开伞者站在大门口左边,打开伞后,由陪娘拉上新娘从伞底下穿过。走到轿门前新娘有点假意不愿进去,还流泪哭唱,甚至用脚踢轿门,陪娘就用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或者回去早生贵子的吉利话劝她上轿。从拜别祖宗和上轿两段时间,是真正的哭唱,因为10多年生活在父母的身边,突然离开深感依依不舍,怎不令她流泪而唱:
往日担伞去趁圩,今日开伞送妹行;
妹嫁开哥唔好哭,好好照顾父母亲。
五、送轿
送轿是由村中的男女老少送的,送的里程一般是一华里左右,但中途要停三次轿,以示依依不舍离开亲人。新娘并在轿中撒些利市红包,谁拾归谁。第三次起轿后一直回到男家,也不再哭唱。最后两句:
阿哥送轿到河边,回去持家要揾钱;
细佬送轿到路中,回去创业早成家。
六、到夫家
到夫家门前时,由男方的老陪娘在轿门前说些“白发齐眉、三年抱两”等吉利话。事前门口放上一个面盆,盛上小量水,放上一把菜刀、一把尺、小扎茅草和桃叶,意思是驱神赶鬼,同时用一小扎干草点着火,意思是干干净净回夫家。新娘在陪娘牵引下,用米筛遮挡在新娘的头上,先跨过面盆,后跨小火堆进入新房。晚饭后,新郎邀请村中的男中青年看新娘,俗称“闹新娘”,一直闹到深夜送走他们后,双双进入洞房。第二天早晨新娘由陪娘牵引,向祖先、老爷、奶奶敬茶后,向新娘赠送手饰和利市。
七、探七朝
回到夫家七朝后,女方组织十余位中年妇女,到男家去所谓“探七朝”。新郎如结婚那天一样,头戴毡帽,身穿长衫礼服,向岳母敬酒。又过三朝,男方由一中年妇女陪新娘回娘家,携带简便手信,两棵有头有叶的青皮蔗,意思两亲家如糖甜,节节胜意。
在娘家住满三朝后,女方的母亲送新娘回夫家,敲开新亲家门的第一次来往,以后再不受各种清规戒律约束了。
开平民歌与婚嫁习俗
七八十年以前,开平民歌颇为流行,当时一般妇孺喜以唱歌形式反映生活,表达感情。逢婚嫁喜庆,往往以歌唱祝贺,有上头歌、祝福歌、乱房歌等等。如梳头就有《一梳梳到眉,白发齐眉;二梳梳到尾,有头有尾;三梳梳落地,儿孙满地》之类。字词各地虽有不同,也是大同小异。又如对自己婚姻不满的出嫁女,发出(年嫩女罗,年嫩去做奴)的哀冤之歌。甚至连殡丧白事,也以哭歌形式表示哀思。
另附:http://cdleaderspeoplecomcn/GB/channel79311/79593/79605/200504/30/23686html
颜回:(前521~前481年)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亦颜渊, 孔子最得意弟子。
《论语》中的颜回
简介
《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反仁”(《雍也》)。不幸早死。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孔门十哲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
[编辑本段]陋巷简居
颜回所处的时代,已是中国的春秋末期,不但周天子的王权继续衰落,而且各诸侯国的公室也衰落了,由春秋初期的“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进而变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陪臣执国命”。
“陪臣” 即臣之臣。如诸侯国的卿大夫对诸侯称臣,对天子则自称“陪臣” ;卿大夫的家臣对诸侯而言也称“陪臣”。春秋时鲁国为“三桓”执政(即鲁桓公后裔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把持国政),至鲁昭公、定公、哀公时,家臣势力兴起,家臣叛乱屡有发生。鲁昭公四年(公元前 538 年),叔孙氏家臣竖牛软禁并饿死了叔孙豹,设计杀害了叔孙豹的两个嫡子,拥立庶子叔孙诺。鲁昭公十二年(公元前 530 年)季平子立,对家臣南蒯未加礼遇,南蒯便密谋以公子怒代替季平子:“吾出季氏,而归其室于公,子更其位,我以费为公臣。” (《左传·昭公十二年》)事泄,南蒯以费叛归齐。鲁定公五年至九年(公元前 505 年至前 501 年),季氏家臣阳虎专政,并把持了鲁国国政。
阳虎之乱是鲁国家臣叛乱中持续最长、影响最大的一次叛乱。阳虎的权势凌驾于“三桓”之上长达三、四年。阳虎原本为孟孙氏庶支,后为季孙氏家臣,季平子时很受重用。季平子死,季孙斯(桓子)立,阳虎已是季氏三世“元老”。在处理季平子葬礼上,阳虎与季孙氏另一家臣仲梁怀发生争执。阳虎要求以鲁国之宝玉“玙璠”为季平子敛尸,仲梁怀却认为那是季平子在昭公逊国时,代国君行祭时所配,今定公已立,不能再用。阳虎便勾结费宰公山不狃,想联合驱逐仲梁怀。公山不狃初时并不以为意,后因仲梁怀对其不敬重,才对阳虎说:“子行之乎!”阳虎起事,并囚季桓子与公父文伯(季桓子从父昆弟),驱逐了仲梁怀。冬十月,阳虎杀公何藐(季孙氏族人),与季桓子在稷门内设立盟誓,举行大规模诅咒,驱逐公父文伯与秦遄(季平子姑婿),彻底清除异己势力,完全控制了季氏家族。鲁定公八年(公元前 502 年),阳虎想灭掉“三桓”,让季寤代替季氏,让叔孙辄代替叔孙氏,自己代替孟孙氏。阳虎借冬祭的机会起事,事败,逃灌(今山东宁阳县北稍西)、阳关,据两地反叛。
鲁国经“三桓专权”、“陪臣执国命”两个时期后,不仅使宫室衰败,鲁国旧日的贵族世家也大都衰落。鲁国的颜氏家族到颜路、颜回父子时,除了保有祖传的贵族身份及颜路的鲁卿大夫头衔外,便只有陋巷简朴的住宅及五十亩郭外之田,十亩郭内之圃了。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春秋时期,些许田产难以维持一个贵族家庭的生计,颜回父子不得不省去作为贵族家庭的一般性开支,简居于陋巷。
[编辑本段]师从孔子
颜回“年十三,入孔子之门”时,孔子聚徒讲学已达十三年之久。其声望远播于各诸侯国,其弟子子路、孟懿子、南宫敬叔等在鲁国已小有名气。
颜回刚入孔门时,在弟子中年龄最小,性格又内向,沉默寡言,才智较少外露,有人便觉得他有些愚。马骕《绎史》引《冲波传》曰:“子路、颜回浴于洙水,见五色鸟,颜回问,子路曰:“荧荧之鸟。”后日,颜回与子路又浴于泗水,更见前鸟,复问由:“识此鸟否?”子路日:‘同同之鸟。'颜回曰:“何一鸟而二名?”子路曰:“譬如丝绡,煮之则为帛,染之则为皂。一鸟二名,不亦宜乎?”,其大意是:有一次颜回随子路去洙水洗澡,见五色鸟在河中戏水,便问子路是什么鸟。子路回答说:这叫荧荧鸟。过了些日子,颜回与子路又去泗水洗澡,又在河中碰见五色鸟,颜回再次问子路:您认得这鸟吗?子路又答曰:这是同同鸟。颜回反问:为什么一种鸟有两个名字呢?子路说:就像我们这里出产的鲁绢一样,用清水漂洗就是帛,用颜色染就是皂,一种鸟两个名字不是很自然吗?
颜回的忠厚与内向,掩盖了他的聪颖善思,就连孔子一时也难以断定颜回的天资究竟属于那个层次。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观察了解,孔子才指出颜回并不愚。《论语·为政》记载:“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颜回天资极聪慧,就连能言善辩的子贡也坦率地说不敢与颜回相比。《论语·公冶长》记载:“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颜回聪敏过人,虚心好学,使他较早地体认到孔子学说的精深博大,他对孔子的尊敬已超出一般弟子的尊师之情。他以尊崇千古圣哲之情尊崇孔子,其亲若父与子。《论语·子罕》曰:“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其大意是:颜回曾感叹地说:老师的道,越抬头看,越觉得它高明,越用力钻研,越觉得它深奥。看着它似乎在前面,等我们向前面寻找时,它又忽然出现在后面。老师的道虽然这样高深和不易捉摸,可是老师善于有步骤地诱导我们,用各种文献知识来丰富我们,提高我们,又用一定的礼来约束我们,使我们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我已经用尽我的才力,似乎已能够独立工作。要想再向前迈一步,又不知怎样着手了。所以在少正卯与孔子争夺弟子时,使“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唯有颜回未离孔门半步,因而后人评价说:“颜渊独知孔子圣也。”(《论衡·讲瑞》)
颜回求学期间,曾于鲁定公八年(公元前 502 年),娶宋国女子戴氏为妻。次年生子颜歆。
鲁定公七年(公元前 503 年)时,颜回西游至卫,由卫至宋。《说苑·敬慎》载:“颜回将西游,问孔子曰:‘何以为身?'孔子曰:‘恭敬忠信,可以为身。恭则免于众,敬则人爱之,忠则人与之,信则人恃之。人所爱,人所与,人所恃,必免于患矣。可以临国家,何况于身乎?故不比数而比谏,不亦远乎?不修中而修外,不亦反乎?不先虑事,临难乃谋,不亦晚乎?”,《孔子家语》、《庄子》两书对颜回将西游也有记载,只是文字略有不同。
颜回西游的目的,主要是去宋国向戴氏求婚。据颜景琴著《颜子评传》考证,颜回途经卫国,是因为其本家颜浊邹在卫国。颜子的同宗颜浊邹在卫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影响,为卫国贤大夫,而且家资丰厚,后来孔子周游列国,初到卫国时,就住在他家中。颜子到卫国并不是他最终的目的地。按《家语》说,应是经卫而到宋国去。若颜子直接由鲁国到宋国去,便不能说“颜子将西游”,因为宋国在鲁国的西南方,而不是在西方。颜子到宋国去的目的,很可能与其婚姻有关。颜子之所以先到卫国而后到宋国,看来颜浊邹在其间充当了月老的角色,故颜子以到卫国去游学为由,而实际上是请颜浊邹一同前往宋国。
颜回在其人生的第一阶段,十三岁人孔门,用了大约六年的时间,其学业基本已成。东汉郎凯说:昔颜子“十八,天下归仁”。十九岁向宋戴氏求婚,二十岁与戴氏完婚,二十一岁生子颜歆。
关于颜回婚配的年龄,学术界尚有不同的说法。一说三十岁娶戴氏。但据《周礼·地官》曰:“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意思是说,媒人掌管天下万民男女结合为夫妇的事,一般是在男孩或女孩满三个月之后就登记在册。如果男满三十岁,女满二十岁还没婚配,则由官媒作主令其嫁、娶某人,个人与家长便失去了选择的自由。春秋时期战乱频繁,为争霸天下,各诸侯国大都把《周礼》规定的最高嫁娶年龄界限向前提,以便迅速繁衍人口。到颜回所处的春秋末期,越国已下令:“凡男二十,女十七不婚者,有罪及父母。”孔子是十九岁娶亓官氏的,颜回晚一年,应是二十岁婚配,而不是三十岁。
颜回随师周游列国时,其子颜歆已五岁。
[编辑本段]随师周游
颜回在其人生的第二个阶段,约十四年的时间是随孔子周游列国。
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 497 年),孔子“堕三都”的计划失败,在鲁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已不可能,便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
颜回与子路随孔子进入卫国后,二人先至卫都帝丘(在今河南濮阳西南)颜浊邹家。颜回与颜浊邹同为小邾子颜友的后人,子路则是颜浊邹的妹夫,彼此一向有往来。颜回与子路告知孔子到卫国来的真实情况,并希望颜浊邹能把孔子一行推荐给卫君。
颜浊邹答应二人的请求,把孔子一行的食宿安排在自己家中,以便早晚求教于夫子。经颜浊邹、蘧伯玉(孔子弟子)等人的推荐,卫灵公接见了孔子及颜回一行,并按孔子在鲁国所得年傣给粟六万,于是他们从颜浊邹家搬出自立馆舍居住。颜回随孔子在卫国住了十个月,有人向卫灵公进言说,如果他们是为鲁国图谋卫国而来,该怎么办?卫灵公遂派公孙余假暗中监视孔子师徒。孔子恐受其害,便匆忙离开卫国,准备到陈国去。不料途经匡地(今河南长垣县境)时,被误认作曾侵犯匡地的阳虎而被匡人围困。
孔子等匆忙离开卫都帝丘时,颜回暂时留在颜浊邹家,以便观察卫国的动向。卫灵公调查清楚孔子一行到卫国来并不是鲁国派来的,于是再次接受颜浊邹、蘧伯玉等人的劝谏,请颜回传话,恳请孔子回帝丘。
颜回至匡,见到了被围困的孔子等人。孔子动情地说:“吾以女为死矣。”颜回恭敬地回答道:“子在,回何敢死。”(《论语·先进》)颜回汇报了卫国无意加害夫子的实情,并转达了卫灵公恳请夫子回帝丘,以及卫灵公将在城外恭候夫子,以谢不恭之罪的话。
颜回随孔子重回帝丘,途经蒲邑,又遭到蒲人的拦截。当时,卫国人公孙戍被卫灵公驱逐后,便逃到蒲地策动叛乱。他试图胁迫孔子一行参加,利用孔子及其弟子们的声望壮大自己的声势。经孔门弟子子路、公良孺等的拼杀,蒲人感到靠武力留不住孔子一行,建议和谈,答应放行,但不能回帝丘。孔子同意,双方举行了盟誓。但一离开蒲地,孔子就吩咐大家赶回帝丘去。子贡不解地问:方才的盟誓难道可以违反么?孔子说:那是强迫我们盟誓,神灵不会听信的。孔子一行重返帝丘,卫灵公果然出城恭迎。
孔子重返帝丘,卫灵公仍给其丰厚的待遇,但不给孔子具体的事做。颜回等人有了较多的时间向孔子请教学问,有时也一同外出考察古迹名胜,研究卫国文化,或登山临水,饱览卫国风光。但在卫国没有实践孔子之道、用孔子之道治理国家的机会,这使孔子一行不得不离开卫国,寻找能用其道的君主。
鲁定公十五年(公元前 495 年)春,颜回随孔子离开卫国,向东南行数百里到达曹国,在曹国稍作逗留,于夏天到达宋国。孔子夫人亓官氏是宋国人,颜回的夫人也是宋国人,且宋国又是孔子祖籍,他们在感情上觉得比其他国家亲近些,所以到达宋国后便去求见宋君。宋君向孔子讨教治国之策,孔子借机向宋君宣扬自己的治国之道。宋君听后却表示:你的主张是对的,但我不能,我做不到(见《说苑·政理》)。宋君的态度使孔子一行十分失望,便离开宋国赴郑国。
颜回随孔子在郑国考察了大夫子产的政绩,考察了乡校,拜祭了子产。在位的郑国君臣无意留用孔子,孔子一行只好离开郑国赴陈国。陈是南方妫姓小国,相传是舜的后裔,国都宛丘(在今河南淮阳)。不久,颜回又随孔子赴晋国。晋是春秋时颇有影响的大国。能在晋国从政,推行孔子的治国之道,其影响所及远非他国所比。行至黄河东岸,听说赵鞍杀害了贤臣窦鸣犊及舜华,孔子一行不能西行,再回到卫国,不久由卫国再次人陈。此时颜回已是而立之年,按周礼,颜回应独立讲学或从事其他社会工作,只是他在孔门中处于首要地位,不得不以“回不愿仕”放弃了出仕做官的机会。
鲁哀公四年至六年(公元前 491 一前 489 年)这段时间里,颜回在随孔子到楚国去的过程中,曾辗转于陈国、蔡国、叶国、楚国之间。据《史记·孔子世家》载:楚王听说孔子一行在陈蔡之间,就派人去聘请孔子。消息传到陈、蔡,两国大夫深恐孔子人楚对己不利,便派兵拦截。孔子师徒最初不了解陈、蔡派兵的意图,为躲避军兵的袭扰,他们只好在旷野中行进,不料陷人了绝粮的境地。“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兄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未吾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子路出,子贡人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兑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子贡出,颜回人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这段记载,主要是说:为了坚定弟子们的信念,孔子把弟子们叫到身旁,对他们说:《诗》里说:“不是老虎,不是犀牛,徘徊在旷野,是何缘由?”我的主张不对吗?为什么受困在这里?子路认为:主张不被别人采纳,是由于自身在仁、智方面不到家,所以别人看不起。子贡认为:主张不被采纳,是由于老师把标准定得太高,别人接受不了,应该降低要求。孔子对子路、子贡的回答不满意,他说:伯夷、叔齐是仁者吧,却饿死首阳山。这说明仁智的人也会不遇时而遭厄运。至于降低标准,迎合世俗,实际是放弃理想,更要不得。孔子问颜回如何理解。颜回说:老师的主张是伟大的,别人不接受,那是他们的责任。如果我们的“道”没有修好,这是我们的耻辱;我们的“道”已经完善而不被采纳,那是各国掌权者的耻辱。正确的主张不被人家采纳,自己仍坚持下去,这才显出君子的修养。孔子听了颜回的议论,很是高兴,说:好样的,颜氏之子,如果将来你发了财,我愿替你当管家。
颜回随孔子在陈、蔡期间绝粮七天,子贡费了许多周折才买回一石米。颜回与子路在破屋墙下做饭,有灰尘掉进饭中,颜回便取出来自己吃了。子贡在井边远远望见,很生气,以为他偷饭吃,便跑去问孔子:仁人廉士也改变自己的节操吗?孔子说:改变节操还叫仁人廉士吗?子贡说:像颜回,也不改变节操吗?孔子说:是的。子贡便把自己看到的情况告诉孔子。孔子说:我相信颜回是仁人已非止一日,你虽如此说,我仍不会怀疑他,这里边必定有缘故。你等等,我将问他。孔子把颜回叫到身边说:日前我梦见先人,大概是启发佑助我。你把做好的饭进来,我将祭奠先人。颜回对夫子说:刚才有灰尘掉进饭里,留在锅里不干净,丢掉又太可惜,我就把它吃了,不可以用来祭奠了。孔子说:是这样,我也一起吃吧。颜回出去后,孔子环顾了一下身边的弟子说:我相信颜回不是从今天开始的。从此以后,大家更加信赖颜回。
鲁哀公七年(公元前 488 年),颜回随孔子离开负函,经陈、仪、蒲回到卫国帝丘。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 484 年),颜回三十八岁,孔子六十八岁,季康子派使臣公华、公宾、公林带着礼品到卫国来迎接孔子一行归国。从此颜回结束了跟随孔子长达十四年的列国周游。
[编辑本段]重归鲁国
颜回重归鲁国,已年近不惑,其故居陋巷虽然依旧,但父母均已年迈,家庭重担理应落在他的肩上。这就使颜回必须有一份较固定的收入维持家计。
颜回在孔门中,是最有条件继承孔子学说的弟子之一,也是孔子的希望所在。孔子在不能入仕做官,达到以其思想治国的情况下,靠办学广收弟子来传播他的治国主张。他希望弟子能入仕则入仕,不能入仕则通过讲学传授其治国之道,使其思想、主张能为后世所用。所以颜回在未入仕为官的情况下,设坛讲学实属必然。
颜子生活的时代,由于文化下移,私学日多,没落贵族子弟及自由民都把私学视为步入官场的途径之一,就连当权贵族也有把子女送人私学的,如鲁大夫孟嘻子令孟懿子及南宫敬叔师事孔子。颜回作为孔门弟子之冠,当时欲求其为师的人也不在少数,这从当时有名望、有地位的人常常向颜回请教一事即可得知。如仲孙何忌请教颜回:“一言而有益于仁智,可得闻乎?”颜回以“豫”、“恕”告之(《孔子家语·颜回》)。叔孙武叔多攻击别人的过失,他求教颜回时,颜回引用孔子的话告诫叔孙武叔,并说:“君子攻其恶,无攻人之恶。”(《礼记·檀弓下》)
颜回讲学所用教材,不外《诗》、《书》、《易》、《礼》、《乐》、《春秋》等。只是他对《易》接触较早,研究较深入,“颜渊弱冠,而与仲尼言《易》。”(《法言·问神》东晋李轨注)在教学实践中,颜回对《易》的讲解较深透些,这对其弟子参悟古代辩证法是有帮助的。
归鲁之后,颜回除讲学外,便是帮助孔子整理古代典籍。颜回在整理时,不限于一般的刻写与编简,而是着重于考证及校对,把周游列国时所获得的不同古籍互作参证,去伪存真。特别是《易》,颜回是主要整理人之一。在整理过程中,颜回呕心沥血,以致劳累而死。颜回死后,孔子在颜回对《易》所作整理的基础上,又经过“韦编三绝”的辛劳,才给后世留下一部完整的《易经》。
颜回通过自己讲学授徒,传授儒学六经;通过协助孔子整理古代典籍,逐渐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形成了儒家的一个宗派—颜氏之儒。
《韩非子·显学》指出:自孔子死后,儒分八派,“颜氏之儒”是其中的一派。后世儒学专家大多认为韩非子所说的颜氏之儒,是指颜回弟子在继承颜子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学支派。
颜氏之儒主要特点有三。
一、重于立德。颜回之德是颜回留给后世最丰厚,也是最不朽的文化遗产。《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豹闻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颜回的不朽,在于其重立德,后世称他为“复圣”,便是对其重于立德的肯定。颜回之德的核心是“仁”,他把孔子的“仁”,落实于个人的行动中,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颜回以其高尚的道德人格影响社会,启迪后世。
二、认同天人合一观。颜回的言行体现了他善于领略天地造化的力量,尊重客观规律,顺应自然,但又重视人的能动性,守道而不移其志。颜回有入士为相的愿望,希望通过人的努力,达到“无伐善,无施劳”。在条件不成熟时,能主动退让,待时而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居陋巷箪食瓢饮不改其乐,把自我化于自然之中。“同于大道”(《庄子·大宗师》),使自我行动符合客观规律。
三、朦胧的辩证思维。事物发展到极限会走向反面,这是辩证法的观点之一。颜回从东野毕不爱惜马力推知其马将逃跑。鲁定公问何以知其马将逃跑时,颜回说:“臣以政知之。昔舜巧于使民,而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造父不穷其马;是以舜无失民,造父无失马也。今东野毕之驭,上车执辔,衔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犹求马不已,是以知之也。”定公问:“善!可得少进乎?”颜回答:“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无危者也。”(《荀子·哀公》)
颜回在学习和弘扬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的过程中,总是殚精竭思,倾注全部心血,再加上“箪食瓢饮”的困苦生活,这种状况严重地损害了他的健康。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 481 年)夏历八月二十三日,一代儒学宗师颜子不幸病逝,给世人留下了永久的遗憾。由于他的家境十分困难,以至无力按照当时有关礼仪殡葬,最后经他的父亲颜路四处筹措,并在其弟子及同门好友的帮助下,才勉强完成了葬礼。
《孔子家语》中有颜回一篇。据说颜回非常聪明,深晓推理之术。他主张为人要谨慎,克己,多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在孔教中颜回得到特别的尊重。但是孔子门下的学生,有聪明才智的一样有很多--像子路等人,都可以为代表。
[编辑本段]《论语》中的颜回
为政第二
9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公冶长第五
9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26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雍也第六
3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7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1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述而第七
1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子罕第九
11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20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21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先进第十一
3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4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7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8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9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10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11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19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23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颜渊第十二
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卫灵公第十五
11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佞人殆。”
历史渊源WINSOME温莎沐—来自英国的高端卫浴品牌。
温莎城堡(WindsorCastle),位于英国英格兰东南部区域伯克郡温莎-梅登黑德皇家自治市镇温莎,是世界上有人居住的城堡中最大的一个。
城堡的地板面积约有45,000平方公尺(484,000平方英_),与伦敦的白金汉宫、爱丁堡的荷里路德宫(HolyroodPalace)一样,温莎城堡也是英国君主主要的行政官邸。
1930年,英王爱德华八世遇见了辛普森夫人,他说她极其有独立性,性情复杂而使人难以捉摸,但是她没有资格当王后。
1936年,英王爱德华八世在此向平民辛普森夫人求婚,为了爱情毅然放弃王冠,由一国之君降为温莎公爵,出走英伦三岛,直到1972年其灵柩才重返温莎。
这段“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旷世爱情故事,不但使古堡声名远播,也为温莎平添了几分缠绵浪漫的气氛。
品牌介绍WINSOME温莎沐,源自英国王室福地温莎的浪漫爱情故事,含义是“可爱迷人的温莎沐浴”。
即有着给予人们最完美浪漫的生活体验的含意。
WINSOME(温莎沐)由英国著名设计师WINNER(维纳)先生创立于1992年,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和不断推陈出新,目前已成为英国知名的高档卫浴品牌之一。
WINSOME温莎沐源自欧洲起源地的人文设计理念,结合现代居家新思潮打造完美的卫浴空间。
WINNER继承了本源核心的实用性而且跳出传统,以更自由、更人性的姿态呈现出来,让卫浴空间产生历久常新的生活气息。
WINSOME温莎沐卫浴产品均采用顶级铜材,质地坚韧,细腻舒适的手感触觉,惊喜中给你带来独特的感受,让您在繁忙的工作中回归自然生活,放松心情!沐浴过后,会感觉比其他类型的卫浴更加温馨舒适。
WINSOME温莎沐使每个产品的设计更加贴近生活和人性化,均源自我们严谨的科学分析、对人体架构的深度掌握。
掌握世界先进的电镀工艺,经过镀铜,镀镍等多道镀层,使产品光泽、平整、结构严密、永不褪色。
柔和人体功能学的科学设计及造型艺术,外形优美典雅,内蕴卓越深刻。
注重优良品质及实用功能,格调与众不同,于细微处彰显人性之美。
融会了浪漫与高贵,诠释尊贵而独特的奢华与深邃!。
。
。
。
。
。
似乎可以感受到沐浴的浪漫、年轻的活力。
她:1992源自英国
她:血液里融汇了高贵与天然她:属于十佳
她:也是北欧现代和古典工业的的历史
她:经历二十一个春秋一直在不断自我超越合作发展WINSOME温莎沐为了适应家装产业的全球化趋势,从2009年开始扩大品牌线和全球销售份额。
经过严格考察,于2010年授予鹤山市佳好家卫浴实业有限公司做为本品牌大中华地区营运代理商。
由英国总部参与品牌的构建及趋势概念信息传递,鹤山市佳好家卫浴实业有限公司针对中国市场作更本土化的版型调整和概念完善等工作。
2012年WINSOME(温莎沐)正式登陆中国市场!自此我们将秉承着时尚、自信的品牌理念,成为精英品味精致生活,享受时尚人生的正确选择!
温莎沐卫浴为达到有效的质量成本管控,提高产能,奋战在生产前线的车间负责人因地制宜,改造设备,自制机台,及时将质量隐患处置在萌芽中。
为此生产队伍研制出产品漏水检测设备,将不良产品在此环节就被拦截。
产品硬度优于同类产品,光洁度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并可长期出口欧美;管制螺纹使用进口材料,可延长接点部位的寿命,提升产品的耐摩擦性。
这些是温莎沐“质保五年”的承诺得以兑现的有力支点。
目前在行业里技术领先不多的厂家。
温莎沐卫浴最近几年在产品的开发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也专门成立了研发中心、实验中心来做这些工作。
佳好家实业集团投巨资建立了目前行业高标准的研发中心和实验测试中心,各项设施齐备,配有盐雾试验机箱、金相显微镜、SPECTRO光谱仪、电镀膜厚测试仪、冲洗阀寿命测试机、流量测试机、耐压爆破测试机、虹吸测试机、冷热疲劳测试机等精密的高科技研发、生产、检验设备。
完善的研发、试验条件,对技术中心的创新研究和各类产品试验了有力的保障。
鹤山市佳好家卫浴实业有限公司主打环保、健康和节能优质产品,一方面提倡人文、个性化和整体生态家居概念,同时弘扬传统文化,强调现代的居家诉求。
把多元化设计融入整体居家环境做到天然吻合,符合人们对生活环境以及生活品质的多样性需求。
第一、信仰的文学时期,第二、贵族的文学时期,第三、平民的文学时期,第四、近代化的文学时期、第五、世界性的文学时期。五个时期的代表性文学样式分别是:神话、史诗;诗歌、古典戏剧;民间故事、古典小说、市井戏剧;近代文学;现代文学。
02、史诗:史诗,指产生于古代、人民群众创作、口耳相传,以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以英雄为主要人物的长篇叙事诗。史诗是原文保存下来的最早文学形式,风格崇高庄严,具有多种文化功能。古代汉民族一方面由于很早出现了书面史传叙事文学,不需要靠史诗来记录民族历史;另一方面由于很早进入了理性、知性的文明阶段,不需要靠对英雄的信仰、崇拜来维系民族凝聚,因而没有产生发达的史诗。人类古代的几部著名史诗是:第一、巴比伦的《吉尔伽美什》,作者不传,以楔形文字记述在12块泥板上,共3000多行,16世纪出土以来被陆续破译,主要讲述了英雄吉尔伽美什与恩启都结交、为民除去山妖芬巴巴与天牛、寻求不朽生命等事迹。其意义可以归结为:、反映古代部族的融合,、赞美人与自然的斗争,、展示对生命的渴望与探索。第二、印度的《摩诃婆罗多》,作者相传为毗耶娑(广博仙人),全书卷帙浩繁,共10万颂,以般度族坚战、怖军、阿周那、偕天、无种五兄弟在黑天帮助下与难敌等俱卢族人进行斗争为情节主线,其中插入了大量哲理性的插话。第三、印度的《罗摩衍那》,作者相传为跋弥(蚁蛭仙人),全诗以成熟的输洛迦诗体写成,分为篇:《童年篇》、《阿逾陀篇》、《森林篇》、《猴国篇》、《美妙篇》、《战斗篇》、《后篇》,以主人公罗摩一生的英雄事迹以及与妻子悉多悲欢离合的故事为情节主线。印度两大史诗是印度文学的源头,具有高度艺术性,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艺术形象,如《摩诃婆罗多》中神的化身黑天、老将德罗纳,《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奴曼、十首魔王罗波那等,深圳华富装饰公司;同时也是印度宗教、哲学、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经典。第四、希腊的《伊利亚特》与《奥德赛》,作者为荷马,以特洛伊战争为情节主线,是西方文学的源头。
03、东方古典戏剧:指东方各民族古典戏剧的总称,在世界戏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相对欧洲戏剧,东方古典戏剧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多元性与民族性。欧洲戏剧有三种基本形式,话剧、歌剧、芭蕾舞剧,虽也有不同风格流派,但各国各民族大体相同。而东方各主要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戏剧艺术,印度的梵剧,泰国的孔剧,印尼的哇扬,中国的昆曲、京剧、各种地方戏曲,深圳西乡装修公司,日本的能乐、狂言、歌舞伎、净琉璃,越南的嘲剧、口从剧等。第二、综合性。欧洲三大剧种综合性低,话剧只说话,歌剧歌唱为主,芭蕾舞剧只有音乐舞蹈。而东方古典戏剧都具有更复杂的艺术综合性。第三、高度程式化。
04、印度市井文学:印度传统社会由村社与城市两部分组成,在印度城市出现很早,但千年来结构、性质很少变化。因此在印度,产生于村舍的民间文学与产生在城市的市井文学是同时并存、相互渗透的。到了近古时代,印度的城市仍然保持着古代社会的城市性质,印度的市民只是传统社会的一部分,没有发育成熟为一个独立的阶层,因此,印度的市井文学并不发达。
05、物语:日本散文文学的一种独特样式。不同时期的物语性质有所不同。最早的一类叫“传奇物语”,即传奇故事,代表作是《竹取物语》,叙述从竹心里出生的绝代佳人赫映姬,摆脱五个求婚者并在月圆之夜升天的故事。另一类叫“歌物语”,是以和歌为中心的叙述文体,代表作是《伊势物语》。11世纪初紫式部的《源氏物语》标志着物语文学的最高成就,它使得物语发展为成熟的日本古典小说文体。此后的著名作品有12世纪的《平家物语》等。
06、俳句:日本古典诗歌最具特色的形式,有两条基本规则:第一、一首俳句由17个音节构成,分为——三个音段,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短的格律诗;第二、必须有“季题”,即与四季有关的暗示与标志。俳句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演化过程:和歌—连歌—俳谐—俳句。俳句艺术成就最集中、最完美的体现者是17世纪诗人松尾芭蕉,本名宗房,被称为“俳圣”,其丰富多彩的创作构成了日本历史上俳句的黄金时代,代表作有《古池》、《蝉声》等。后人将芭蕉与其弟子的创作编为《俳谐七部集》。
07、《沙恭达罗》:印度诗歌、戏剧大师迦梨陀娑作,代表了古典梵剧的最高成就,被称为“印度古典名剧之冠”。剧本描写了净修女沙恭达罗与国王豆扇陀的恋爱故事,深圳蛇口装饰公司,剧情源于《摩诃婆罗多》与《莲花往事书》。全剧共七幕,第一幕《狩猎》第二幕《故事的隐藏》第三幕《爱情的享受》第四幕《沙恭达罗的离别》第五幕《沙恭达罗的被拒》第六幕《沙恭达罗的遗弃》第七幕《尾声》。《沙恭达罗》标志着梵剧的高度成熟,集中体现了梵剧的特征:第一、性质属于贵族宫廷戏剧,风格华丽铺张;第二、诗歌约占全部戏文的一半;第三、结构上来看,有献诗、序幕、插话;第四、剧情以大团圆收场。
08、《万叶集》:日本第一部大型诗歌总集,相当于中国的《诗经》,编纂于770年前后,分为20卷,收录四世纪到八世纪的4500多首诗歌。其中的诗歌体裁叫作和歌,具有严格的格律规范,分为长歌、短歌、旋头歌三种;从内容上看可分为相闻、挽歌、杂歌三类,整体倾向是吟叹人生的苦闷悲哀,抒发对自然景物细腻的主观感受。《万叶集》的作者十分广泛,署名的就有478人,著名诗人有额田王、柿本人麻吕、山部赤人、大伴家持、山上忆良等。
09、《源氏物语》:日本物语文学成就最高的代表作,世界最早的长篇小说。作者紫式部。全书共54回,前41回写主人公光源氏的一生,描绘了他与藤壶女御、紫姬、胧月夜、明石姬等女性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经历,深圳坂田装饰公司;42至44回是过渡;最后10回写薰、皇子与八亲王的两位女公子以及她们的异母妹浮舟的爱情。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全景式地反映了平安朝盛世的宫廷生活与人情。其艺术成就主要有:、细致入微地刻画出了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详细描写了自然景物与四十行事。、将散文与和歌完美结合融为一体。
10、《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市井文学集大成的作品,由阿拉伯、波斯、埃及、印度等各民族、各地区的文人、艺人在从八、九世纪到十六世纪前后数百年年的时间内收集、加工、整理而成,共三百多个故事,包括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现实故事、道德训诫、笑话等,著名篇章有《渔夫的故事》、《阿里巴巴、女仆与四十大盗的故事》、《阿拉丁与神灯的故事》、《辛巴达航海的故事》等。其文学特色主要有:第一、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如神灯与魔戒指、宫殿、飞毯、乌木马、隐身头巾、千里眼等。第二、结构灵活巧妙,情节曲折离奇。第三、善恶美丑对比鲜明。第四、语言诗文并茂,说唱结合;丰富生动,优美流畅。
11、《春香传》:朝鲜说唱体小说的代表作,也是影响最大的古典小说,18世纪中叶起即在民间流传,经申在孝(1812—1884)的整理后趋于完善,版本众多,其中较好的是19世纪初全州土版《烈女春香守节歌》。作品歌颂了官宦子弟李梦龙与艺妓之女成春香之间的美好爱情,赞扬了春香的坚贞不屈,批判了以卞学道为代表的荒*官吏,其后半部分情节,特别是结局的安排,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善良愿望与审美理想。
12、菲尔多西(940—1020),波斯著名诗人。代表作《列王纪》(王书)从远古神话时代写起,直至萨珊王朝末代国王为止,堪称波斯的民族史诗。全书12万字,50章,分为神话传说、勇士故事、历史故事三部分,全书充溢着鲜明的民族自豪感。《鲁斯塔姆与苏赫拉布》是书中最精彩的篇章,一方面塑造了战无不胜的英雄鲁斯塔姆的形象;另一方面通过鲁斯塔姆与达赫米娜公主相恋生下儿子苏赫拉布,后来却在战场上误杀亲生儿子的悲剧,揭露了以国王卡乌斯为代表的统治者的自私冷酷。
13、世阿弥(1363—1443)原名结绮元清,日本古代能乐最著名的剧作家、理论家、表演艺术家。出身戏剧世家,观阿弥(结绮清次)之子,著有百余种能乐以及《风姿花传》、《花镜》、《至花道》、《能作书》等一系列自成体系的戏剧理论著作。世阿弥提出能乐的最高审美理想是“幽玄”,即日本传统雅致含蓄的古典美;能乐演出的最理想效果是“花”,即给观众带来新鲜的趣味;能乐再现现实生活的原则是“物真似”,即模仿现实但要比现实生活本身更具美感。其代表剧作《熊野》集中体现了这些理论主张。
14、金万重(1637—1692),朝鲜李朝著名小说家。理论上明确强调母语通俗文学重要性,实践上创作成就卓著。代表作《谢氏南征记》描写了中国一个贵族家庭内部的矛盾斗争,深圳桃源村装饰公司。《九云梦》也以中国唐朝为背景,描写书生杨少游与秦彩风、桂蟾月、狄惊鸿、郑琼贝、贾春云、沈袅烟、兰阳公主、白凌波八位女子先后巧遇、相识、定情,将其娶为二妻六妾,同时武定祸乱、文致太平,位至显官,尽享荣华,最后受点化顿悟前生,看破红尘而皈依佛门。作品成功地将才子佳人小说与神怪小说融为一体,情节离奇、描写生动、辞藻华美,全面表现了三教合一的思想,对朝鲜小说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15、井原西鹤(1642—1693),日本近古市井小说代表作家。其描绘现实的市井作品开创了浮世草子这种小说类别。代表作“好色物”《好色一代男》、《好色一代女》、《好色五人女》体现了日本传统人生无常观念与江户时代町人阶层审美情趣的结合。“町人物”《日本永代藏》反映了日本当时的重商主义思想与精打细算的民族“算盘性格”;《世间胸算用》以除夕日为核心全景式地描写了町人的生活,并集中反映了高利贷的作用与其带来的社会矛盾。
16、近松门左卫门(1653—1724)本名杉森信盛,日本近古最大的剧作家,一生写作净琉璃110多部,歌舞伎28部,被称为日本的莎士比亚。其创作可分三类:第一,历史剧,代表作《出世景清》以平氏家将景清的复仇为主线,标志着日本真正意义上悲剧文学的诞生。第二,现代剧,代表作《曾根崎情死》,叙述了一个下层平民的殉情悲剧,奠定了近松作为悲剧作家不可动摇的地位。第三,外国剧《国姓爷合战》,改变净琉璃一贯采取日本世情的套路,改编中国英雄故事,创下了连演十七个月经久不衰的奇迹。
17、阮攸(1765—1820),越南近古最著名的小说家。代表作诗体小说《金云翘传》以中国清代青心才人同名小说为蓝本创作。作品以女主人公名门闺秀王翠翘先后横遭贪官污吏、地主豪强、新兴商人、人口贩子、地痞流氓、老鸨龟奴摧残侮辱的苦难经历为主线,叙述中渗透了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特别是正面塑造了起义头领徐海的形象,将其刻画为除暴安良、为民伸冤的英雄人物。《金云翘传》在越南是影响最大的古典文学作品,家喻户晓。
18、夏目漱石(1867—1916)原名今之助,日本近代最著名的文学家,日本近代文学的光辉代表。漱石有着深厚的汉和传统文化修养、精湛的西方文学造诣,“为国为民”的创作热忱、铁骨铮铮的独立人格。他在短短十二年创作生涯中共发表了《我是猫》、《哥儿》、《三四郎》、《从此以后》、《门》、《心》等十二部中长篇小说,两部理论专著以及大量诗歌、散文、评论等,为日本近代文学作出了卓越贡献,被公认为当时的文坛领袖。
19、邵基(1868—1932),埃及近代著名诗人、戏剧家,有“诗圣”、“诗王”之称,也是埃及诗剧的奠基人。其诗歌代表作《尼罗河流域的大事件》、《狮身人面兽》、《在金字塔下》等通过对埃及历史、文化的描绘,表达了对祖先业绩的崇敬与对近代祖国屡遭不幸的痛心;戏剧代表作《克娄巴特拉之死》一反西方成说,将美丽的克娄巴特拉女王描写为捍卫埃及独立而忍辱负重、宁死不屈的巾帼英雄,以鼓舞人民反抗英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解放。
20、普列姆昌得(1880—1936),印度近代著名小说家,被称为“小说之王”,一生共创作了15部中长篇小说、近300篇短篇小说。他的基本创作主题是对殖民主义与西方势力的反抗拒斥、对印度传统文明的弘扬与堕落势力的批判、对西方工业文明侵入后农村农民命运的关注。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仁爱道院》、《舞台》、《戈丹》,短篇小说《母亲》、《祈祷》、《**》等。《戈丹》是印度近代文学史上最深刻反映现实的典范名作,堪称“印度农村史诗”。
21、芥川龙之介(1892—1927)本姓新源,日本近代著名小说家,夏目漱石门生,新思潮派中坚作家,被称为小说“鬼才”。一生作有《罗生门》、《鼻子》、《竹林中》、《蜘蛛丝》、《水虎》、《戏作三昧》、《沼泽》、《地狱图》、《玄鹤山房》等148篇珠玉般精致的小说,作品取材新颖、构思谨严、立意精到、文笔凝练,几乎篇篇有新意。芥川以对人性与社会丑恶的深刻剖析与批判为创作主题,作品中贯穿着彻底的理性精神,对所写的事件与人物持一种冷峻客观的旁观者态度,以超越具体描写而反映人与社会的普遍性本质。
22、三岛由纪夫(1925—1970)本名平冈公威,日本当代公认的世界一流作家。三岛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假面的告白》确立了他的文坛地位,并奠定了其创作基本心理倾向:性倒错、虐待、嗜血、趋亡;此后《爱的饥渴》、《禁色》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倾向;游历希腊后创作的《潮骚》表现了对勇气、力量、牺牲精神的赞美与向往;《金阁寺》代表了其创作的转折,在日本现代文学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戏剧集《近代能乐集》融能乐瑰丽玄秘的传统与现代哲理意识于一炉,在欧美备受推崇;绝笔巨作《丰饶之海》四部曲是三岛本人人生思想历程与毕生创作的缩影,文学、美学的集大成之作。相关的主题文章:
借鉴外地经验,发展乌海市旅游业
五十年代中期以前
下看“安花”
爱情而已最后一集珠海取景地是珠海横琴。珠海横琴是一个美丽的岛屿,位于珠江口西侧,距珠海市区仅10公里,与澳门隔海相望,是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壮观的海景和美丽的沙滩,也可以感受到浓郁的岛屿气息和温馨的居民文化。珠海横琴已经成为了电视剧、**等影视作品的重要拍摄地之一,因为这里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同时也有着良好的拍摄设施和服务支持,是影视拍摄的理想之地。
在《爱情而已》最后一集中,珠海横琴成为了重要的取景地之一,这里的美景和浪漫气息为剧情增色不少,也让观众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感受。虽然这个岛屿不大,但是它拥有着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让人们流连忘返。此外,珠海横琴还有许多其他的景点和活动,如海洋公园、渔村游览、沙滩嬉戏等等,都是游客们来到这里必去的地方,而这些也为电视剧的拍摄提供了更多的灵感和素材。
总之,珠海横琴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它的独特魅力和吸引力已经吸引了不少人前来感受。在《爱情而已》最后一集中,珠海横琴作为取景地,为电视剧的情节增色不少,也让观众们感受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浪漫氛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