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乞丐都会被人看不起,然而在乞丐之中也有做出一番成就,甚至是当上皇帝之人。在古代,乞丐的经历能够让人看清这个世间最本质的事物,一旦遇到机会,一些胸怀抱负且本领过人的人便能够瞬间爆发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能量,这其中伍子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除了伍子胥外,有名的乞丐还有朱元璋、严嵩、高玮,他们有的是从乞丐一步步做大做强,有的是最终落魄成乞丐,还有的是出于个人爱好。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之君,早年的他当过放牛童、进过少林寺,后来因为世间大乱,寺庙已经无法在养活他了,于是朱元璋就此成为了乞丐。在三年的行乞过程中,朱元璋见识了人生百态,深知要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必须建立新的秩序。这一段经历给了朱元璋无限的动力与宝贵的人生经验,在这之后,朱元璋凭借自己过人的才华成功地统一了天下。
提起严嵩,人们最先想到的必然是他高超的政治手段,然而人们不知道的是,严嵩在风光过后,还做了两年乞丐。严嵩自步入仕途以来,通过自己的能力与手段一步步成为大明王朝权力最大的臣子,在他专权的二十年时间里,整个朝廷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然而,如此风光的一个人却在晚年落魄到只能靠行乞来维持生计,实在是令人感慨。在成为乞丐后,严嵩居住在自家祖坟旁的一个小茅屋中,两年后,因病不治而亡。
高玮本是北齐的皇帝,但是他却有着一个独特的爱好,那便是将自己打扮成乞丐的模样,在皇宫中行乞。高玮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乞丐,他假装成乞丐完全是出于自己的好奇心,他在后宫建了一个“贫民窟”,然后穿上破烂的衣服混迹于间,以此来打法无聊的宫内生活。由于高玮的独特爱好,使得他根本无心理会政事,最终导致了朝纲混乱,国家也濒临崩溃。
这对夫妇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对夫妻,他们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以及朱元璋的皇后马皇后,又因为朱元璋老婆的脚比较大,所以民间给她取了一个亲切的称号叫做大脚马皇后。
朱元璋可以算是古代这所有帝王当中的一个伟大的存在,这种伟大不是说他立下了什么千古的基业或者说建立了什么伟大的功绩。是指他用一个平民的身份靠自己努力和才华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并且建立了大一统的明朝,也因此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这在我国那么多的古代帝王当中是少之又少的,除了汉朝的刘邦。他的这种成功的事例给那些无数的穷苦百姓指明了一条光明的道路,就是说无论你的出生怎么样,只要你自己肯努力肯奋斗一定可以实现你人生的理想。
除此之外朱元璋在建国初期的时候大力的整顿朝纲,而且他这一辈子最恨的就是贪官污吏,并且为此杀了很多的贪官。虽说他在晚年的时候,做了一些错事就是滥杀了一些大臣,以及一手创办了锦衣卫这个组织,但是这些过错并不能抹去他之前的伟大功绩。
反观马皇后则是温柔贤良的性格,从明朝建立之前就一直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可以说只要有马皇后在,朱元璋就可以安心的在前线打仗,不用管家里面的事情,而且在明朝成立以后,马皇后也为朱元璋分担了很多事情,可以说是一个真正的贤内助。
乞丐是指以乞讨为生的人,也被人称作叫花子,别小看乞丐这个人群,有很多比较厉害的人物都是从乞丐做起的,或者说他们都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做过乞丐,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就有三位比较厉害的乞丐,后期非常出名。
北齐的皇帝高纬,这位皇帝当乞丐可不是真当过乞丐,准确的说应该是体验了一把乞丐的生活。高纬的出身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出生在556年,是南北朝时期北齐的第五位皇帝,在位期间是非常有名的昏君,朝廷被高纬整的是摇摇欲坠,荒*无道。还杀了很多有名的大将,比如高长恭,斛律光,这些名将被杀害,导致北齐失去了抗击北周的实力,后来迫不得已只能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然后投降南方的陈朝。后来依旧被周军俘虏,成为北周的温国公。
高纬的生活非常好,但是他有一个怪癖,这么好的生活放这不要,非要折腾起来当乞丐,在自己的后宫华林苑修建了一个贫穷村舍,自己穿上破衣烂衫,充当乞丐,还沿街乞讨。他并不是想要体验什么贫苦的生活,而是为了玩,寻求新鲜的刺激的玩法,打发寂寞,无聊,空虚的生活,真实出奇的乞丐。
明太祖朱元璋 ,这位皇帝是确确实实的当过乞丐。朱元璋出身布衣,家庭非常贫穷,一个穷人家的放牛娃,因为没有钱,为了吃饭去当过和尚,要过饭,还和畜生一起抢过残余的剩饭,吃着百家饭长大。从父母去世,做过和尚,当过乞丐,乞讨的生活让他走遍了很多的城市,也许正是因为这些经历,让朱元璋学会了隐忍,体验到了人间的疾苦,逐渐练就了他刚毅的性格。又因为这些经历,有着丰富的社会经验,从而一步步从乞丐的位置走到了国家之主,皇帝的位置。
伍子胥,在春秋时期,因为父亲被人陷害谋反,全家都被楚平王杀害,自己因为没在家逃过了一劫。当时楚平王把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抓到,让他把两个儿子都召回来,伍子胥知道,即使去了也救不了自己父亲的命,就是想把他们一并处死,所以伍子胥就想办法逃跑,另一个儿子回到父亲身边,结果两个人都被杀害,伍子胥开始逃难。
当时伍子胥走投无路,一夜之间白了头发,面貌全非,正是这样,帮助他逃过了追兵。到了吴国,自己已经身无分文,只好靠着乞讨维持生活,就这样成为了吴国的乞丐。又因为在乞丐中遇到了姬光,看到了伍子胥的相貌不凡,口才比较出众,就带进宫中,从这之后伍子胥的才华得到重用,最后大仇得报。伍子胥因为在吴国苏州一带当过乞丐,就被称为乞丐头。
这三位特别的乞丐,分别是朱元璋,高纬和高三升。朱元璋,从乞丐到帝王的逆袭之路。第二个高纬,他原本就是皇上却要体验乞丐的生活,专门扮演乞丐在自己的地盘上体验生活。最后一个乞丐是高三升,他从小乞丐一步一步的往上爬到将军的位置。
朱元璋大家都很熟悉了,他一直是乞丐皇上的代言人,一说到乞丐皇上就想到朱元璋。朱元璋自小就是穷苦百姓出生,先是跟着他爹去了地主老财家当放牛娃赚点家用。后来旱灾,父母都去世了,朱元璋只能去寺庙出家当和尚了 。没想到寺庙也没饭吃,朱元璋只好出去当乞丐流浪。后来机缘巧合之下,朱元璋就从乞丐逆袭成明朝的帝王了。
第二个是高纬,昏庸无能的南北朝的北齐帝王。在位期间他除了吃喝玩乐,还做了一件事,他成功地将已经衰败的北齐推向深渊。明明是个皇上,却非要体验乞丐的生活。还建了个贫民村,他自己扮乞丐搞市场交易。
第三个是高三升。他们家穷困潦倒,父母双亡,余下四兄弟又死了两个,只剩三升和四升相依为命。因为冬天偷别人的稻草取暖被打半死,族长只好给了点钱打发他出去闯荡世界。因为自小是穷苦孩子出生,所以很能吃苦又很勤快,去北洋新军后很快就得到赏识。他跟着袁项城混,也从一个小小的乞丐混到了北洋军阀的将军。虽然如此,高三升还是对老百姓很好。有钱财都会捐出去给有需要的人,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
青史之上,无奇不有。
晚清光绪年间的一天,一个衣不遮体的乞丐在山东堂邑县沿街乞讨。只见他口中念念有词,连说带唱,时而装扮成猪狗的模样,时而又学驴叫。其惟妙惟肖的表演与好玩的唱段,引得围观者一阵阵哄笑。他的唱词中有这样的句子:我乞讨,我积钱,修个义学为贫寒。围观者中有不少人摇头:乞丐还想兴修义学,这不是痴人说梦么?
各位看官请注意,以上平凡但有惊心动魄的一幕并非武侠小说里的情节,这个乞丐也并非北丐洪七公那样的丐帮高手。他的名字叫武训,他是当时中国社会最底层的一个普普通通的乞丐。然而就是这个非常普通的乞讨之人,却以非凡的人生名垂千古泽被后世,对中国近代的文化界和教育界影响很大。
唯一被载入正史的千古奇丐这个名叫武训的乞丐靠着乞讨,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修建起了三处义学,购置学田三百多亩,积累办学资金达万贯,这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教育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事情。《清史稿》宣统本纪记载,己未,予积赀兴学山东堂邑义丐武训事实宣付史馆。武训的事迹后来被编入《清史稿》列传二百八十六孝义一节中。在中国历史上,以乞丐身份载入正史的,只有武训一人。
武训是清末山东堂邑县武庄(今属冠县)人,他和鲁迅笔下的阿Q一样,都是那种穷得连名字都没有的贫民,因在家族同辈兄弟中排行第七,故名武七。武训这个名字实际上是个赐名,在他老年时,朝廷为嘉奖他的兴学义举而给他取名为训。
梁启超先生曾专门为武训撰写了《兴学节略》,赞武训的义塾行之数十年,弟子卒业而去者,不可胜数,而他始终日以两钱粗馒终其身。冯玉祥将军称颂武训是千古一丐。冯玉祥还大声疾呼大量办义学,急务此为最,并于1932年至1935年间,在山东创办了十五所武训小学。
陶行知创办育才学校,张伯苓创办南开学校都与武训精神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陶行知先生的短诗《武训颂》对武训的一生做了概括,诗中这样说:朝朝暮暮,快快乐乐。一生到老,四处奔波。为了苦孩,甘为骆驼。与人有益,牛马也做。公无靠背,朋友无多。未受教育,状元盖过。当众跪求,顽石转舵。不置家产,不娶老婆。为著一件大事来,兴学,兴学,兴学。武训办义学不仅在国内有很高声誉,在国外也有一定的影响。他被收入《世界教育辞典》中,因为他没有文化,故称他为无声教育家、平民教育家。
饱受不识字之苦后遂起办义学之念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武训出生于山东堂邑县武庄(今属冠县),自小家境贫苦,七岁时父亲死了,生活更困难了,幼小的他随着母亲乞讨为生。武训年纪虽然小,但对母亲十分孝顺,每逢要到干净可口的干粮,都一定带回去给母亲吃,从来不肯自己吃,非常之懂事。
每次随母亲路过学堂的时候,幼小的武七都要驻足良久,他总是为里面的朗朗读书声深深吸引,他多么渴望能读书呀。然而在当时,就他的家庭条件,上学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而已。有一天,他鼓足勇气闯进学堂,请求私塾先生准许他免费入学念书。私塾先生不但不同情他,反而辱骂了他,并将他赶出门。
十五岁时,武训来到姨父张老板家做工。为富不仁的姨父没有因为他们是亲戚而给予些微的优待,反而变本加厉地让他多干活,却从来不给他工钱,还常常有事没事就打他欺侮他。这一切,小武训都忍了。十七岁时,武训又到李举人家当长工。一天姐姐托人捎来一封信附了几吊钱,李举人欺武训不识字,把信给他,把钱吞了。武训过后知道提出质问,李举人不但矢口否认,还把武训痛骂了一顿。一次喂猪时,武训不小心把猪食洒在地上,也被打得遍体鳞伤。一年除夕,武训给主人贴春联,因为不识字,把春联上下贴倒了,主人认为大不吉利,拳打脚踢,又吵又骂,不许他吃饭,罚他一夜不睡觉,在风雪严寒中在院子里站了一个通宵。
武训在李举人家里做长工三年,李举人一直没给他发过工钱。一次,武训的母亲病了,万般无奈,他开口向主人讨要工钱。没想到,李举人拿出了一个假帐本,硬说早把工钱付清了。武训不识字,气得目瞪口呆,悲愤欲绝,反被李举人诬为有意讹诈,最后,武训被李举人的家丁打得头破血流,并被扫地出门。
这次的遭遇对他打击太大了,受伤害后的武训在庄子上的小庙里昏睡了三天。醒来后,他痛定思痛,明白了自己之所以受尽欺辱,都是因为不识字。而周围象他这样的穷人还有很多,如果不念书,将永受人无端欺负。于是他萌发了兴办义学的念头,让人们都能读书识字,不再受人欺。
边走边唱,快乐行乞集资然而以赤贫之身办义学,旷古未闻,难度可想而知。但武训对此很有信心,他决心以一生的苦行和执着来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1859年,21岁的武训开始行乞集资,掀开了自己人生崭新的一页。他手使铜勺,肩背褡袋,烂衣遮体,边走边唱,四处乞讨,足迹遍及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地。这个日后在教育史上名垂千古的乞丐,就这样拉开了行乞集资办学的非凡人生之序幕。
他一边行乞,一边唱着自己编的歌谣,歌词似诗非诗,但有积极向上的内容,有一定的韵脚,内容全都与兴办义学有关。无论别人问话还是嘲笑,他都以唱歌做答;无论劳作还是休息,他都愉快地歌唱,如扛活受人欺,不如讨饭随自己,别看我讨饭,早晚修个义学院。
他到处出卖自己的劳力,苦活累活抢着干,过着牛马式的生活,目的就是为攒钱办学。牲口做的苦力活,武训不以为苦,还快乐地唱道:
出粪,锄草,拉砘子来找,管黑不管了,不论钱多少。
给我钱,我砘田,修个义学不费难。
又当骡子又当牛,修个义学不犯愁。
谁知,善良的武训再遭欺骗。一年后,武训辛苦积存的一点钱,都被他的姐夫骗去了。武训为此气得水米不进,伤透心了。几天后,他又缓过气来,潇洒地唱道:只见好人盖高楼,没有恶霸行到头。
一些人嘲笑他害了义学症,他坦然唱歌回答:义学症,没火性,见了人,把礼敬,赏了钱,活了命,修个义学万年不能动。
要饭时,难免遇到吝啬不给东西的人,武训就达观地唱:不给俺,俺不怨,自有善人管俺饭。当遭遇声色俱厉的谩骂时,他也不生气,唱歌以对:大爷大叔别生气,你几时不生气,俺几时就出去。
武训把要来的钱都积攒起来,要来的干粮,好的完整的卖掉,换成钱攒起来。自己只吃粗劣、发霉的食物和菜根、地瓜蒂等,并以小曲来唱出自己的心声:
吃杂物,能当饭,省钱修个义学院。
吃的好,不算好,修个义学才算好。
那些岁月,武训不知吃了多少苦。他一天到晚乐此不疲地干那些别人不肯干、不屑干的累活。如推磨、碾米、替人割麦子等。此外,还替人家大清早打扫茅房,出粪晒干后做肥料。有时也帮人挑水浇园,挑粮食,挑笨重东西等,按照路程远近和重量计算报酬,收入还算可观,就这样日积月累办义学所需的资金。
为了赚点钱来办义学,他有时还象个江湖杂耍艺人一样到各处的庙会集市上耍把戏,以取赏钱。表演全身倒立扛大鼎,以手代脚做蝎子爬,翻身跳打车轮,趴在地上给孩子做马骑,还有锥刺身、刀破头等节目,甚至吃毛虫蛇蝎、吞石头瓦砾等等。如此作践自己的身体,实在是不容易,一切都是为了兴办义学!他还将自己的辫子剪掉,只在额角上留一小辫,装扮成戏里的小丑模样,以获得别人的施舍。
另外,他还为人做媒红,当邮差,拣收破烂,轧棉花,纺线等。武训就这样到处流浪,工作,要饭,漂泊。晚上就睡在人家的磨房,灶屋,或者是破庙里。每天深夜他还在如豆的灯光下搓捻线绳,绩麻缠线。他边绩麻边唱道:
拾线头,缠线蛋,一心修个义学院;
缠线蛋,接线头,修个义学不犯愁。
二十九岁的那年,武训已攒下了一些积蓄,他用这些积蓄买了四十五亩便宜的低洼盐碱地,并愉快地唱道:
只要该我义学发,买地不怕买碱沙;碱也退,沙也刮,三年以后无碱沙。
只要该我义学发,要地不怕要大坑;水也流,土也壅,三年以后平了坑。
武训三十八岁那年,山东大旱,饿死不少人。武训用自己的钱买了四十担高粱赈济百姓。武训的哥哥不务正业,常向他借钱,一些亲戚朋友也来要求他资助,武训都拒绝了,正色答之:不顾亲,不顾故,义学我修好几处。
乡里一对孤寡的婆媳两人,靠要饭为生,好心的武训却慷慨地赠给她们十亩地,还唱道:
这人好,这人好,给她十亩还嫌少。
这人孝,这人孝,给她十亩为养老。
乞丐这种职业从古就有,他们以可怜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以此引起大家的同情得到施舍而得以存活下去。当然也有些乞丐并不是他所表现出的那么弱小,恶乞也是有的,而且他们索要的东西也曾经都五花八门,令人觉得奇怪。
我们今天的主人公便是一个乞丐,他的故事发生在道光年间,别人乞讨都求钱财食物,可他不同,他求的东西大家实在是让人不能理解,甚至有些想要作呕。
这个乞丐名为张秀坤,也有人把他叫做小张三,其实刚开始他的家里并不穷,甚至还有些积蓄,可惜摊上了一个喜欢赌钱的父亲。很快家里的钱就被父亲输光了,小张三家可算是散。他的母亲对丈夫特别不满,直接带着他的大哥改嫁,小张三家中可就只剩下父亲二哥和他三人。
偏偏他二哥也是个不争气的,喜欢上抽大烟,最终把自己给抽死了。家里之所以会变成这样,其实一切根源还是因为他的父亲,所以小张三特别恨自己父亲,最终他选择抛下父亲,独自去了京城某生。
他去京城起初那段时间还算混得不错,还阴差阳错的当上了公差。过这个小张三自己也是作死,当上公差后竟然中饱私囊,很快便在京城混不下去。
丢了差事的他不得已只能回老家,回去后,他更是无所事事,什么都不做让父亲伺候自己。他把一切的错都怪到父亲身上,就想着法子让老人伺候自己,明知道家里穷却天天嚷嚷着吃肉。在那个年代,穷苦人家哪里吃得起肉,他的父亲没办法,找了一些弃婴的尸体给他。
小张三却是半点没觉得恶心或者为难,竟越吃越上瘾,天天逼父亲给他找。可这种东西又岂是天天都能遇着的,因为父亲不能满足他的需求,他一气之下把自己的父亲给打死了。父亲被打死了他也不害怕,二话不说还把这尸体给吃了。
没了自己的父亲帮自己找吃的,又害怕官府追查自己,小张三又回到了京城,不过这次他不是去当官,而是去做叫花子。人家讨饭要钱,他讨牛羊下水、脏猪油这些东西,如果有天没人给他,他便吃些死猫耗子之类的东西,实在让人恶心。
后来那个地方有婴儿接连消失,小张三成了最大的嫌疑人,毕竟他是一个有前科的人。因为这件事,小张三被抓起来下了狱,没过多久就死了。虽然后来证实了那些丢失的婴儿不是他偷的,但他也的确该死,毕竟他打死了自己的父亲,也算是报应吧!而他们父子几人会沦落成这副模样,也的确是自作自受。
《武状元苏乞儿》中周星驰扮演的乞丐苏乞儿这个人物原型源于清末的两广拳师,名字叫苏灿。至于**中苏乞儿的经历,在正史中还没有可以考察的记录。
传说苏灿本性格比较豪迈不羁,不喜欢拘束,而且非常沉迷于修习武术,可以说是当地一霸,但是也正是因为他这样的性格,与当地的帮派斧头帮结下仇怨。本来生活富裕的苏灿因为受到斧头帮的迫害和纠缠,以至于自己的爱人离开自己,最终一蹶不振成为乞丐。
他成为乞丐以后四处流浪,在流落到湖南长沙后生命开始出现转折。他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朋友余枫,并且在父亲苏贵以及他的挚友铁桥三等一些人的全力帮助下,不断提升自己的武艺,而经过之前的大起大落的人生,他品格德行也提升了不少。
德行和武艺的同步提升让他渐渐有了追随者,凭借着过硬的本事和挚友的帮助,他成功和铁桥三一起闯出了一番名气,直到最后名震广东。随着名气越来越大,他的德行和武功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继而被民众推选为“广东十虎”之一。
同时,坊间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传说。其中有一种说法说苏灿性格豪迈且好胜,看不起也不懂委曲求全的父亲,于是并不是很听父亲的话,成天吃喝玩乐。结果苏灿太过招摇过市导致父母惨死,苏灿痛定思痛,隐入江湖,借酒消愁,反而自创一套功夫,也就是现在的“醉拳”。传说归传说,不可尽信,但是故事中苏灿的经历也确实让人啧啧称奇。
中石油,“史上最牛乞丐”
由于预计今年炼油板块继续亏损以及数十万吨的成品油亏损进口,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有关人士表示,公司正在向政府汇报政策性亏损的实际情况,再次申请国家补贴。(见12月13日人民网)
网上热炒“史上最牛”这个词,连乞丐也有了“史上最牛乞丐”,我想,比起中石油中石化来说,这些都是“小牛”,他们者是“史上最年乞丐”。
说他们是“史上最牛乞丐”一点也不亏,一是他们是端着金饭碗“乞讨”,中石油于今年8月23日披露,今年上半年共赚8183亿元,比去年同期多赚11亿元多,用“狂赚”来形容恐怕不过分吧。因为赚得太多,刚刚被政府征收了数百亿的暴利税,他们居然还向国家财政伸手要钱,这是不是“史上最牛”?二是,他们腰缠金腰带,财大气粗,看不上小钱,他们可不是十块五块地要,开口就是几十亿,甚至百亿,这算不算“史上最牛”?
中石油中石化,凭着无可匹敌的绝对垄断地位,垄断全中国13亿人的石油市场,一年赚过千亿,富可敌国,每天赚数亿,就算请印钞厂去印,也非得几间才能印完,他们为什么还要财政补贴?理由无非有二:
一是惯性使然。爱哭的孩子有奶吃,中央财政在前年和去年两次出台补贴政策,中国石化分别得到一次性补贴100亿元和50亿元。这一补,就惯坏了这两个“长不大的孩子”,于是每年到了年终岁末,他们准时哭闹,装出一副嗷嗷待哺的可怜相;
二是安民告示。对于一个年赚千亿的公司来说, 向政府要数十亿的财政补贴恐怕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成品油进口存在政策性亏损,炼油存在倒挂亏损……所以,嘿嘿。不用挑明,路人皆知其司马昭之心。要不,以后他们还拿什么要挟发改委提高油品价格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