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第1张

大意是:东晋时,祝英台女扮男装前往杭州(川剧为尼山)求学,路遇梁山伯,因志同道合而结为兄弟并同窗三载。后,祝英台归家,行前托媒师母许婚梁山伯。十八相送,祝英台以“妹”相许。梁山伯知情,往祝家求婚,此时,祝父公远已将女许婚马太守之子马文才。梁祝二人楼台相会,之后,梁山伯抱病归家,病亡。祝英台新婚之时,花轿绕道至梁山伯坟前祭奠,惊雷裂墓,英台入坟。梁祝化蝶双舞。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已久,事见《梁山伯宝卷》、《华山畿》乐府及《访友记》、《同窗记》传奇,又名《双蝴蝶》,诸多的戏曲剧种都搬演过这一经典的爱情名剧,其中以越剧的《梁祝》和川剧的《柳荫记》最为知名,京剧也有不同的版本在不同的时期推出:如建国初期沈阳京剧院秦友梅等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京剧大师程砚秋整理的《英台抗婚》、叶少兰和杜近芳据川剧移植的《柳荫记》以及近年来迟小秋和朱强创排的新版《梁祝》等。

该剧的大意是:东晋时,祝英台女扮男装前往杭州(川剧为尼山)求学,路遇梁山伯,因志同道合而结为兄弟并同窗三载。后,祝英台归家,行前托媒师母许婚梁山伯。十八相送,祝英台以“妹”相许。梁山伯知情,往祝家求婚,此时,祝父公远已将女许婚马太守之子马文才。梁祝二人楼台相会,之后,梁山伯抱病归家,病亡。祝英台新婚之时,花轿绕道至梁山伯坟前祭奠,惊雷裂墓,英台入坟。梁祝化蝶双舞。

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两个人,笔者曾看到过有资料这样记载:梁是明代人,祝是南北朝人,两者相隔千年。祝本是侠女,劫富济贫,曾三去马太守家盗银,最后中马之子马文才埋伏死于乱刀之下。百姓将其厚葬并在坟前立碑,正面刻“祝英台女侠之墓”,背面详记其事。年久,该碑下沉于地下。梁为浙江宁波府银县县官,清正廉洁,中年丧妻,无子,死后入葬时刨出祝之墓碑,众惋惜之余又不忍拆除祝墓,可是,为梁择地而葬又似不妥,故合葬,立碑,黑者为梁,红者为祝……从此敷衍出动人的传说。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因**版的广泛传播而成为这一题材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名剧。

袁雪芬与范瑞娟初演《梁祝哀史》的时间是1945年,1951年,华东越剧实验剧团重排该剧,增尾“化蝶”,剧本由袁雪芬、范瑞娟口述,徐进等执笔,黄沙导演,陈捷、薛岩音乐整理,幸熙、苏石风布景设计。范瑞娟饰梁山伯、傅全香饰祝英台、张桂凤饰祝公远、吕瑞英饰银心、魏小云饰四九、金艳芳饰师母。该剧于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剧本奖、演出一等奖、音乐作曲奖、舞美设计奖,主演范瑞娟和傅全香获演员一等奖、张桂凤获演员二等奖、吕瑞英获演员三等奖。1953年,该剧由上海**制片厂摄制成第一部国产彩色戏曲艺术片,由徐进、桑弧编剧,桑弧、黄沙导演,袁雪芬和范瑞娟主演。

川剧《柳荫记》也1952年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的演出,荣获剧本奖,陈书舫获演员一等奖,袁玉昆和刘成基获演员二等奖。

京剧关于梁祝的故事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其中以马彦祥根据川剧移植的《柳荫记》和程砚秋晚年的名作《英台抗婚》流传最广。

《柳荫记》由王瑶卿设计唱腔,杜近芳、叶盛兰在1953年首演。全剧分10场,重要场次有“英台别家”、“柳荫结拜”、“书馆谈心”、“山伯送行”、“英台思兄”、“祝庄访友”、“祭坟化蝶”。此剧最大的特色在唱词方面,典雅华丽,优美隽永,许多语句打破京剧传统的七字、十字句,给人以清新脱俗的艺术美感,同时在唱腔设计上很是精致,无论是曲调的选择,还是板式的变换,即保持了传统韵味,又出新求变。被公认为是建国初期戏曲推陈出新的代表作。

1954年,京剧大师程砚秋参考其它剧种的相关剧目编演了一部不朽的程派名剧《英台抗婚》,此剧是程砚秋解放后编演的唯一一部大戏,也是他一生中最后的作品。此剧剧情无变,包括“别家”、“结拜”、“书馆”、“相送”、“惊聘”、“拒婚”、“祭坟”、“化蝶”等场次,后来,因觉前部结构较散,便从“惊聘”开始了。这出戏的唱词和唱腔有很多突破性的创造。以唱词看:“望爹爹退婚礼随我愿,使我嫁梁君,你是我亲爱的老严亲”,“却为何你执意要把女儿我嫁与一个陌生生不识之人”……这样几乎等同于散文诗的句子竟然被大师“装”进唱腔,且严丝合缝,感人至深,不能不让人叹服大师的功力。李世济曾在建国10周年献礼演出时上演此剧。

芗剧传统剧目《山伯英台》由邵江海编剧,源出“锦歌”唱本。剧本保留了“锦歌”唱多白少、通俗易念的特色,几乎每一场都有大段独唱或对唱。其中“英台哭灵二十四拜”最为突出,一百多句唱词缠绵悱恻,曲牌使用了芗剧的所有哭调,一拜一调,连接紧密和谐,组成了类似曲牌联缀体的成套唱腔。在“安童买菜宴山伯”、“楼台宴请十二盘”等出中,从菜名、菜谱到俗例、俗语都来自闽南特有的民情风俗。“讨药”一出,山伯相思病重,英台剪青丝、割裤带寄赠,也属闽南风俗。全剧情节不同于其他剧种。如英台无父而有母张氏,马俊也同在杭城求学,无“十八相送’,而有游春见景暗喻。“英台祭墓”一出着重表现英台奔丧哭灵。幕表戏尚有“山伯英台游地狱见证前身”、“还魂生子征番”等情节,较有特色的是“山伯相思哭更”,尽情倾吐了梁山伯爱、恨、恋、怨的复杂心情。1978年岁陈德根根据邵江海本、台湾歌仔戏和越剧演出本综合整理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由漳州市芗剧团演出,在一个剧场曾连续上演三百场。1979年,钱天真、洪彩莲分别扮演祝英台、梁山伯,获得福建省优秀青年演员的称号。

另外,豫剧、评剧等几乎所有的大小剧种都有该剧的整本或折子戏传世。

近年来有两台重新敷衍的梁祝故事剧目引起争议。一台由沈阳京剧院迟小秋和朱强主演,一台是杭州越剧团排演。这两台新戏无论是情节设置还是主题开掘,特别在舞台的呈现方式上都有大幅度的反传统般的“跳跃”,由于演出场次不多,范围也不广,笔者无缘窥其全貌也就不好妄加评论,只就所见到过的迟小秋的“哭坟”一折说几句当时的观感。这一折戏给我的整体感觉尚好,尤其是水袖功的重新编排,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回忆部分的唱腔设计也很感人,只是在唱段的开始几句有些“绕”,听起来不顺。

近年,浙江越剧团的傅派传人陈艺主演了新版《梁祝》的“祭坟”和“化蝶”两场。

总之,经典就是经典,仿佛有演不完的故事,说不完的意韵,道不完的感叹。

  不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爱情故事)

  细数梁祝之戏缘

  梧桐新语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已久,事见《梁山伯宝卷》、《华山畿》乐府及《访友记》、《同窗记》传奇,又名《双蝴蝶》,诸多的戏曲剧种都搬演过这一经典的爱情名剧,其中以越剧的《梁祝》和川剧的《柳荫记》最为知名,京剧也有不同的版本在不同的时期推出:如建国初期沈阳京剧院秦友梅等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京剧大师程砚秋整理的《英台抗婚》、叶少兰和杜近芳据川剧移植的《柳荫记》以及近年来迟小秋和朱强创排的新版《梁祝》等。

  该剧的大意是:东晋时,祝英台女扮男装前往杭州(川剧为尼山)求学,路遇梁山伯,因志同道合而结为兄弟并同窗三载。后,祝英台归家,行前托媒师母许婚梁山伯。十八相送,祝英台以“妹”相许。梁山伯知情,往祝家求婚,此时,祝父公远已将女许婚马太守之子马文才。梁祝二人楼台相会,之后,梁山伯抱病归家,病亡。祝英台新婚之时,花轿绕道至梁山伯坟前祭奠,惊雷裂墓,英台入坟。梁祝化蝶双舞。

  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两个人,笔者曾看到过有资料这样记载:梁是明代人,祝是南北朝人,两者相隔千年。祝本是侠女,劫富济贫,曾三去马太守家盗银,最后中马之子马文才埋伏死于乱刀之下。百姓将其厚葬并在坟前立碑,正面刻“祝英台女侠之墓”,背面详记其事。年久,该碑下沉于地下。梁为浙江宁波府银县县官,清正廉洁,中年丧妻,无子,死后入葬时刨出祝之墓碑,众惋惜之余又不忍拆除祝墓,可是,为梁择地而葬又似不妥,故合葬,立碑,黑者为梁,红者为祝……从此敷衍出动人的传说。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因**版的广泛传播而成为这一题材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名剧。

  袁雪芬与范瑞娟初演《梁祝哀史》的时间是1945年,1951年,华东越剧实验剧团重排该剧,增尾“化蝶”,剧本由袁雪芬、范瑞娟口述,徐进等执笔,黄沙导演,陈捷、薛岩音乐整理,幸熙、苏石风布景设计。范瑞娟饰梁山伯、傅全香饰祝英台、张桂凤饰祝公远、吕瑞英饰银心、魏小云饰四九、金艳芳饰师母。该剧于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剧本奖、演出一等奖、音乐作曲奖、舞美设计奖,主演范瑞娟和傅全香获演员一等奖、张桂凤获演员二等奖、吕瑞英获演员三等奖。1953年,该剧由上海**制片厂摄制成第一部国产彩色戏曲艺术片,由徐进、桑弧编剧,桑弧、黄沙导演,袁雪芬和范瑞娟主演。

  川剧《柳荫记》也1952年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的演出,荣获剧本奖,陈书舫获演员一等奖,袁玉昆和刘成基获演员二等奖。

  京剧关于梁祝的故事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其中以马彦祥根据川剧移植的《柳荫记》和程砚秋晚年的名作《英台抗婚》流传最广。

  《柳荫记》由王瑶卿设计唱腔,杜近芳、叶盛兰在1953年首演。全剧分10场,重要场次有“英台别家”、“柳荫结拜”、“书馆谈心”、“山伯送行”、“英台思兄”、“祝庄访友”、“祭坟化蝶”。此剧最大的特色在唱词方面,典雅华丽,优美隽永,许多语句打破京剧传统的七字、十字句,给人以清新脱俗的艺术美感,同时在唱腔设计上很是精致,无论是曲调的选择,还是板式的变换,即保持了传统韵味,又出新求变。被公认为是建国初期戏曲推陈出新的代表作。

  1954年,京剧大师程砚秋参考其它剧种的相关剧目编演了一部不朽的程派名剧《英台抗婚》,此剧是程砚秋解放后编演的唯一一部大戏,也是他一生中最后的作品。此剧剧情无变,包括“别家”、“结拜”、“书馆”、“相送”、“惊聘”、“拒婚”、“祭坟”、“化蝶”等场次,后来,因觉前部结构较散,便从“惊聘”开始了。这出戏的唱词和唱腔有很多突破性的创造。以唱词看:“望爹爹退婚礼随我愿,使我嫁梁君,你是我亲爱的老严亲”,“却为何你执意要把女儿我嫁与一个陌生生不识之人”……这样几乎等同于散文诗的句子竟然被大师“装”进唱腔,且严丝合缝,感人至深,不能不让人叹服大师的功力。李世济曾在建国10周年献礼演出时上演此剧。

  芗剧传统剧目《山伯英台》由邵江海编剧,源出“锦歌”唱本。剧本保留了“锦歌”唱多白少、通俗易念的特色,几乎每一场都有大段独唱或对唱。其中“英台哭灵二十四拜”最为突出,一百多句唱词缠绵悱恻,曲牌使用了芗剧的所有哭调,一拜一调,连接紧密和谐,组成了类似曲牌联缀体的成套唱腔。在“安童买菜宴山伯”、“楼台宴请十二盘”等出中,从菜名、菜谱到俗例、俗语都来自闽南特有的民情风俗。“讨药”一出,山伯相思病重,英台剪青丝、割裤带寄赠,也属闽南风俗。全剧情节不同于其他剧种。如英台无父而有母张氏,马俊也同在杭城求学,无“十八相送’,而有游春见景暗喻。“英台祭墓”一出着重表现英台奔丧哭灵。幕表戏尚有“山伯英台游地狱见证前身”、“还魂生子征番”等情节,较有特色的是“山伯相思哭更”,尽情倾吐了梁山伯爱、恨、恋、怨的复杂心情。1978年岁陈德根根据邵江海本、台湾歌仔戏和越剧演出本综合整理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由漳州市芗剧团演出,在一个剧场曾连续上演三百场。1979年,钱天真、洪彩莲分别扮演祝英台、梁山伯,获得福建省优秀青年演员的称号。

  另外,豫剧、评剧等几乎所有的大小剧种都有该剧的整本或折子戏传世。

  近年来有两台重新敷衍的梁祝故事剧目引起争议。一台由沈阳京剧院迟小秋和朱强主演,一台是杭州越剧团排演。这两台新戏无论是情节设置还是主题开掘,特别在舞台的呈现方式上都有大幅度的反传统般的“跳跃”,由于演出场次不多,范围也不广,笔者无缘窥其全貌也就不好妄加评论,只就所见到过的迟小秋的“哭坟”一折说几句当时的观感。这一折戏给我的整体感觉尚好,尤其是水袖功的重新编排,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回忆部分的唱腔设计也很感人,只是在唱段的开始几句有些“绕”,听起来不顺。

  近年,浙江越剧团的傅派传人陈艺主演了新版《梁祝》的“祭坟”和“化蝶”两场。

  总之,经典就是经典,仿佛有演不完的故事,说不完的意韵,道不完的感叹。

  孟姜女

  相传在秦朝的时候,有一户姓孟的人家,种了一棵瓜,瓜秧顺着墙爬到姜家结了瓜。瓜熟了,一瓜跨两院得分啊!打开一看,里面有个又白又胖的小姑娘,于是就给她起了个名字叫孟姜女。孟姜女长大成人,方圆十里、八里的老乡亲,谁都知道她是个人好、活好、聪明伶俐,又能弹琴、作诗、写文章的好闺女。老两口更是把她当成掌上明珠。

  梁祝

  《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白蛇传》、《孟姜女》、《牛郎与织女》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传说。其中,梁祝传说是我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是惟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梁祝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四百六十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有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称。

  这一个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多少年以来就流传在上虞的曹娥江畔、流传在俊美的龙山脚下。

  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英台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会稽(今绍兴)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不一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贸阝城(今鄞县)的太守之子马又才。美满姻缘,已成沧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鄞县(今奉化县)令。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遗命葬贸阝城九龙墟。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天仙配

  《天仙配》为安庆黄梅戏戏曲传统经典剧目。董永卖身葬父,玉帝第七女(七仙女)深为同情,私自下凡,与董结为夫妇。一百日后,玉帝逼迫七仙女返回天庭,夫妻在槐树下忍痛分别。董永行孝故事在魏晋时已见于曹植《灵芝篇》和干宝《搜神记》。戏曲或名《织锦记》、《百日缘》、《槐荫树》。黄梅戏整理本较有影响。

  董永行孝的故事最早见于东晋干宝(?~336)编撰的中国古代志怪小说集《搜神记》和东汉末年武梁祠石刻画像。明代青阳腔《织锦记》又丰富了变文和话本的描写,对后世戏曲有很大影响。

  黄梅戏经典剧目《天仙配》,又名《七仙女下凡》,由剧作家陆洪非根据老艺人胡玉庭之口述改编而成。故事大意是:董永为葬父而卖身在傅员外家为奴。七仙女(玉帝之第七女)同情董永,下凡结亲。百日后,玉帝差兵逼七仙女返回天庭,天地间的美满姻缘活生生拆散。

  改编本成功地刻画了七仙女的反抗性格。1954年,该剧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优秀演出奖、剧本奖、道演奖、音乐奖,饰七仙女的严凤英、饰董永的王少舫获演员一等奖。据此剧拍摄之影片获1949--1955年优秀影片奖。

  也许,这个故事有一天会被人遗忘或不感兴趣,但是,那段脍炙人口的“满工对唱”绝对是永恒的旋律,永远不会消失于时空之中。多少年来,《天仙配》似乎就是黄梅戏的代称,对一台剧目而言,这真是骄傲,而对一个剧种而言,悲哀是注定的。

  平调《天仙配》又名《张七姐落凡》、《百日缘》。故事见明传奇《织锦记》。由王昌言、李庆番整理改编,张光、王文德导演,武安县人民剧团首演,秦崇德饰董永,李秀奇饰张七姐。参加1954年河北省第一届戏曲会演,获戏曲音乐二等奖,秦崇德获演员三等奖。

  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是我国最有名的一个民间传说,是我国人民最的关于星的故事。南北朝时代写成的《荆楚岁时记》里有这么一段:“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

  白蛇传

  故事成于南宋或更早,在清代成熟盛行,是中国民间集体创作的典范。描述的是一个修炼成人形的蛇精与人的曲折爱情故事。故事中有不少的佛教学说、封建礼教的影子。

  传说发生在宋朝时的杭州、苏州及镇江等地。白素贞是千年修炼的蛇妖,为了报答书生许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为人形欲报恩,后遇到青蛇精小青,两人结伴。白素贞施展法力,巧施妙计与许仙相识,并嫁与他。婚后金山寺和尚法海对许仙讲白素贞乃蛇妖,许仙将信将疑。后来许仙按法海的办法在端午节让白素贞喝下带有雄黄的酒,白素贞不得不显出原形,却将许仙吓死。白素贞上天庭**仙草将许仙救活。法海将许仙骗至金山寺并软禁,白素贞同小青一起与法海斗法,水漫金山寺,却因此伤害了其他生灵。白素贞触犯天条,在生下孩子后被法海收入钵内,镇压于雷峰塔下。后白素贞的儿子长大得中状元,到塔前祭母,将母亲救出,全家团聚。

  《白蛇传》在中国广为流传,开始时是以口头传播,后来民间以评话、说书、弹词等多种形式出现,又逐渐演变成戏剧表演。后来又有了小说,民国之后,还有歌剧、歌仔戏、漫画等方式演绎。到了现代也有根据《白蛇传》拍成的**,编排成的现代舞,新编的小说等。这个故事以《白蛇传》的名字出现大抵出现在清朝后期,之前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名字。

  《白蛇传》不但在中国流传,在日本也有拍成的**。《白蛇传》的传说,一说认为同印度教有关。印度教的创世,就是从两条大蛇(Nagas)搅动乳海开始。东南亚也有类似《白蛇传》的故事,元代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就记述了真腊国王有一“天宫”,夜夜登上天宫的金塔与化为女身的蛇精交合,也是人蛇交媾故事的雏形。此外,希腊神话中的拉弥亚即由蛇幻化而成。后来与青年利西乌斯(Menippus Lycius)结为夫妻,结婚当天,来了个阿波罗尼乌斯(De Vita Apollonius),识破拉弥亚是蛇。

  此外,在南宋宫廷说书人的话本里,有《双鱼扇坠》的故事,其中提到白蛇与青鱼修炼成精,与许宣(而非许仙)相恋,盗官银、开药铺等情节,都与后来的《白蛇传》类似。并且在其他的文学作品里,也有类似的故事,因此,有学者认为《白蛇传》的故事有可能是中国的故事与印度的神话糅合而成的传说。

  法国汉学家儒莲曾将《白蛇传》翻译成法文。

绪论:关于闽南戏剧文化圈的思考

一、闽南戏剧文化圈及其变异

二、闽南戏剧文化圈的独特性

三、从闽南戏剧文化圈看影响剧种变异的诸因素

四、戏曲的正音与政治的正统

五、话剧与歌剧在闽南的本土化

第一章 闽南戏曲与信仰习俗

第一节 信仰习俗与闽南民间戏曲的演出场合

一、民间信仰

二、岁时节庆

三、人生礼俗

第二节 闽南民间戏曲的社会功能

一、闽台社会重要的娱乐方式

二、延续民间文化传统

三、闽台民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重要途径

四、缓解社会日常矛盾的特殊功用

第三节 祈福与祭煞:闽南的仪式戏剧

一、禳灾祈福的傀儡戏

二、闽南的扮仙戏

第二章 剧种传播中发生的地域性变异

第一节 泉腔戏曲在漳州

一、老白字戏的出土

二、明清以来梨园戏在漳州的传播

三、泉腔戏曲在漳州的留存现状

第二节 歌仔戏的地区变异——以咸水腔歌仔戏为例

一、咸水腔歌仔戏的定义和特征

二、咸水腔歌仔戏的来源

三、文化混血与歌仔戏的地区变异

四、歌仔戏的飞地和生存之道

第三章 外来戏曲剧种在闽南的变异

第一节 外来戏曲与闽南正音

一、正音的缘起

二、正音的记载和内涵

三、闽南正音的存在方式

四、闽南正音的社会功能与权力隐喻

第二节 融合与变迁——闽南四平戏的发展路径

一、闽南四平戏的自我改造

二、消解与融入的四平腔

第四章 话剧和歌剧的地方变异

第一节 早期话剧的权宜之计

第二节 抗战期间大众化的尝试

一、抗战与剧运

二、提高与普及

三、方言与大众化

四、抗战时期闽南方言话剧的作用

第三节 台湾光复初期的方言话剧

一、光复初期复杂的语文问题

二、关于方言话剧的论争

第四节 地方化与现代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探索

一、泉州歌剧团方言歌剧的坚守与创新

二、台湾小剧场运动与方言运用问题

第五节 台南人剧团的“跨界/本土”

一、在方言话剧基础上展开跨文化戏剧实践

二、西方经典剧作的本土转化

三、存在问题和吕柏伸的反思

第五章 闽南戏曲与现代传播媒介的结合与变异

第一节 歌仔戏与大众传媒的结合与变异

一、广播歌仔戏

二、**歌仔戏

三、电视歌仔戏

第二节 台湾布袋戏的现代转型

一、布袋戏与现代传播媒介的接触史

二、虎尾黄家与布袋戏的媒体变异

第六章 官方政策对闽南戏剧的影响

第一节 历代执政者对民间戏曲的四种策略

第二节 日本殖民当局的政策与台湾闽南戏剧的命运

一、日本殖民者的“皇民化”政策和“皇民剧”

二、日本殖民当局的文艺政策对台湾戏剧的影响

三、民间戏曲寻找新的生存空间:台湾歌仔戏西进和南下

第三节 国民政府的地方戏改良与“反共抗俄剧”

一、抗战期间闽南的地方戏改良

二、民间自发的歌仔戏改良——改良调与改良戏

三、政府主持的歌仔戏改良

第四节 台湾当局戏剧政策及其影响

一、反共抗俄剧

二、20世纪50年代的台湾地方戏曲改良

第七章 闽南地区戏曲改革

第一节 闽南地区戏曲改革的缘起

第二节 从戏曲改革到“文化大革命”

第三节 改人、改戏、改制

一、改戏

二、改制

三、改人

四、小结

第四节 从戏曲改革到“文化大革命”前后的闽南木偶戏

第八章 高甲戏丑角艺术的发展和剧种个性的演变

第一节 新剧目的创作与高甲戏丑角艺术的成熟

第二节 汇演、展演对高甲戏丑角艺术的促进作用

一、高甲丑戏的获奖与晋京演出

二、丑角的汇演比赛

第三节 权威话语对剧种发展趋势的影响

第九章 在发展、创新过程中保护本土戏剧文化

第一节 在发展、创新中坚守剧种个性

一、梨园戏《董生与李氏》

二、歌仔戏《邵江海》

三、木偶剧《钦差大臣》

四、关于保护剧种特色的思考

第二节 民间戏班的复兴与挑战

结束语

后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614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8
下一篇2023-06-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