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元明时期戏曲中的女性多为正面形象,而小说里却刚好相反?

为什么元明时期戏曲中的女性多为正面形象,而小说里却刚好相反?,第1张

元明时期的小说不止有《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冷僻的例子就不一一说明了。

元明的小说、戏曲受口头文化影响比较深,所以很多时候人物容易脸谱化,会留下“女性在戏曲中多为正面形象,而小说里相反”的印象,推测可能是这样的原因:

首先,小说和戏曲的传播方式不同,受众也有差别。

戏曲是演出来给大家看的,时间有限,而且内容集中,你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调动起观众的情绪,尤其是像杂剧南戏之类的,很可能台下的观众多是贩夫走卒,人物性格明朗,矛盾冲突且集中,才容易吸引到他们的注意。

因此,人物形象往往突出了其中某一个特点,善良得就善良得一塌糊涂,邪恶得就邪恶得一无是处,这样一来,观众就毫不察觉地跟着戏曲中的人物的情绪走了。

而小说是案头文学,一来受众文化层次相对来说要高一些,二来可以拿到手里翻来覆去仔细地看阅,这样一来,有好的作品可以考虑把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复杂、更耐人寻味一些,好人和坏人的界限有时就不那么清晰了。

另外戏曲是要公开演出的,主旋律大多都是讲些孝子贤孙等正能量内容,而小说的阅读是比较私人化的。

小说无论是说经讲史、灵怪还是公案侠义,往往主角会是男性,女性多为配角,身为主角形象一般都要高大上一些的,配角则没有太多地要求。而戏曲比如元杂剧,大多是一人主唱。旦本戏正旦要一个人担下所有唱词从头唱到尾,不能安排个坏人形象,传奇比杂剧要丰富多了,但主角也大多是生和旦,而且才子佳人戏是传奇中比较受欢迎的类型,这种戏的女主必须善良纯情美丽。

传统戏剧属于传统文化的表现。戏曲有悠久的历史,并且始终在中华民族文化创造中占据重要位置。尽管戏曲迟至两宋年间才诞生和成熟,却迅速成为中国文化的卓越代表和社会各阶层最喜爱的艺术娱乐方式。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戏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表现手法,具有完整的表演美学特征,在实际演出中与观众长期互动,建立了与民众情感世界的密切关联,成为中华文化极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形态。

戏曲题材

戏曲题材广泛,既有厚重的历史叙事,也有温婉的情爱波澜。从先秦到当代,几乎所有中国历史上政治军事领域的重大事件,从武王代纣、楚汉相争、三国纷乱、隋唐水浒直到明清之际的社会动荡,都在戏曲作品的叙述范围;而哀婉悱恻的爱情悲剧如《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等等,更是跨越时空的杰作。

优秀的戏曲作品充满奇谲瑰丽的风采,《牡丹亭》的女主人公杜丽娘梦境中相遇的柳梦梅走进了现实,《探阴山》里包公出窍的魂灵遥视自己的身躯,《情探》里敫桂英愤而自尽为的是请判官替她主持公道……这些都是令人惊异的天马行空的想象。

当然,戏曲里还有风趣幽默和滑稽调笑,有豪情万丈和义薄云天。戏曲塑造了那么多性格鲜明的人物,这些都是民族记忆的重要内容。

人民网——戏曲:传承文脉 凝聚精华

平生第一次看歌仔戏是在厦门,当时就被深深吸引了,看得津津有味、乐不知返,那戏台、那场景、那感受,如同鲁迅小时候看社戏别无二致。

朋友很是不解:“你一个川妹子看又看不懂,撤了吧?”“那旁边不是有字幕吗?”我反唇相讥道,戏台左右两边确实各有一竖列字幕,以方便不通闽南语的观众,真的很用心。

看上去不很起眼的歌仔戏,早在2006年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颁定为台湾文化资产的重要传统艺术,因为经典所以要传承要发扬,这就是重要传统文化的魅力。

歌仔戏于20世纪初叶发源于台湾宜兰,是目前台湾民间最为兴盛的传统戏剧之一,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表演艺术,同时也是福建厦门、漳州的传统戏剧。因为从小骨子里就喜欢传统文化,所以对于异地文化总觉得别有情调和风味。

一般异地人可以听异域唱腔和“看懂”歌仔戏,因为歌仔戏唱腔以台湾腔或漳州腔为主,并掺杂着古典的汉诗、汉文的文言文等等,可以看成是语种比较丰富了。提起歌仔戏,立刻让我想起那段待厦门的日子,恍若隔世。

歌仔戏呈现出的内容也是很有正能量的,快10年了至今仍然记得其中几部感动人至深的故事,这些故事多半是让大众都能接受的文雅词汇或忠孝节义的故事,所以能成为早期农业社会重要娱乐活动之一,当然是因为它们贴近大众的生活、耳熟能详又喜闻乐见,也符合大众的人生观和审美情趣。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步入当代以后,歌仔戏也经过了诸多改良,其演出形式也日渐丰富了,趋向多元化发展,艺术表演也更精致了,因此也更出现了许多享誉国内外的知名戏团及其重要文艺传承人。

歌仔戏,在福建也称为“芗剧”,有小剧、名歌之意,它的雏形为宜兰地区的落地扫,并吸收了车鼓阵等元素,慢慢发展为小戏,而后又学习高甲戏、北管戏、京剧等各类大戏逐步具备完整的戏曲形式。

歌仔戏迄今有100多年历史,又相传说歌仔戏是由福建漳州地区的“歌仔”(锦歌),结合车鼓小戏之身段与地方歌谣小调发展而成。

“歌仔”原为说唱艺术,自明代以降即流传于漳州地区,锦歌为每首四名的民间小调。原先是描述日常生活的小调,后来才发展演唱地方故事的小调。

本地歌仔的演出是在调埕空地或沿街游行表演,故叫“落地扫”,其演员均为男性演员,不着戏服且无装扮,演出曲目有《山伯英台》、《什细记》、《吕蒙正》及《陈三五娘》等。

故本地歌仔是歌仔戏最原始的形态,在后来吸收融合其他剧处的精华后穿着戏服粉墨登场,形成了“歌仔戏”。

歌仔戏最初以一男一女对唱为方,后发展为生、旦、居三行并兼科、曲、白的成熟戏剧,生行有小生、老生、文生、武生,旦行有苦旦、正旦,丑行有三花、老婆等角色,所有角色都用真嗓演唱,苦旦最具特色。

关于歌仔戏,一两句话难以完全讲清楚,一言以蔽之,都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艺术文化,其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确是实至名归。

(文中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321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