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火的50家餐厅都是哪些?

北京最火的50家餐厅都是哪些?,第1张

北京最火的50家餐厅有南京大牌档、海底捞、港丽餐厅、火宴山自助火锅、外婆家等这些餐厅,口碑都是非常不错的。

1、南京大牌档

南京大牌档始创于1994年,是南京人展示独特菜系的古典饭店品牌,在秉承原新街口南京大排档之浓郁民俗风格基础之上,又有创新和升华,数百种民厨小食、田园时蔬、家常烹煮,口味地道。

2、海底捞

海底捞除了新鲜度高的食材和花式的抻面表演,一直以人性化的服务而知名,排队时可以上网、美甲、擦鞋、玩棋牌等,在北京的连锁店很多,王府井、西单、崇文门、白家庄、紫竹桥、北太平庄、大屯北路、苏州桥、丰台北路、大望路等十多家分店,食材统一供应,都是标准化服务。

3、港丽餐厅

港丽餐厅是一家连锁港式茶餐厅,在北京、上海有几十家分店,一般分布在地段繁华人流集中的商圈,装修精致,情调比较小资,尤其受到女性顾客的追捧,非常适合于闺蜜聚会,情侣约会,菜品的口味正宗,还经常推出新品,港丽餐厅在年轻一代消费群体中一直人气很旺。

4、火宴山自助火锅

作为自助火锅,菜品非常丰富,猪肉、牛肉、羊肉、海鲜、鱼丸、蔬菜、蘑菇等。除了火锅外,可以选的各种吃的品种很多,烧烤、寿司、三文鱼、卤煮、炒菜、小凉菜、果汁、热饮、甜品蛋挞、水果,酒水是敞开喝。

5、外婆家

外婆家是一家在杭州就名声大振的杭帮菜餐馆,来到皇城根依然不失温婉与精致。好吃、实惠,就像小时候吃着外婆亲手做的饭菜,质朴中带着一种感动。餐厅面积不是很大,桌与桌之间比较拥挤,但食客非常多,上午十点钟就有人来排队取号了。

 海底捞对于我们现在的年轻人来说都非常的喜欢,第一,他是主创所做的火锅行业,对于火锅,我们所有的年轻人一直都是非常喜欢的一种饮食。而对于海底捞来说,他除了饮食和各种食品健康质量方面保证达到了好好的水准以外。

对于他的服务和做设计的业务范围也非常的广泛,首先,如果我们在一二线的城市去吃海底捞的话。在整个商场的一层,甚至于是卫生间就可以看到海底捞的服务人员,因为对于海底捞来说,它不仅是要做好店内的工作,电话的服务,工作也做的非常的麻烦,这也是我们非常喜欢他招揽客人的一个方式。在我们一层的卫生间就可以看到海底捞的服务人员,而且他们不会告诉你去海底捞吃饭或者是怎么样,但是他们会给你提供很好的帮助。对于真正到达海底捞之后的我们可以免费的提供美甲服务,这对于每一个小姑娘都是非常喜闻乐见的一件事情,也有很多的人就是因为海底捞有美甲服务才去吃海底捞。而且海底捞还有更多的让我们意外的小惊喜。

就如在等位的时候,外面会有很多的小零食,小水果会让我们各种选择,然后在最后如果服务员听到你说某一种东西好吃的话,他们会给你打包很多。在吃饭的时候,如果生日的话就会有服务员给你唱生日快乐歌。如果是别的节日或者中途有任何不舒适的话,海底捞的服务员都会给你提供最好的帮助,海底捞所涉及的业务范围的广泛度,我们没有办法去衡量。但是他能够想到,人们所想不到的就会一直在这个行业当中遥遥领先。

对于我们现在的小姑娘和小哥哥们来说,最喜欢的火锅就是海底捞了,他不仅选择的品种广泛,而且服务也非常的好,最主要的是对于学生他有很大的优惠力度,所以就是经常选择的一个。

可以收取不菲的佣金。因为用户正从传统媒体转向新媒体,现在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少,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在玩抖音。现在说对一个拥有数十万粉丝的抖音账户来说,视频展现量已经和一家本地电视台相当了。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5G时代的到来,短视频只会越来越受欢迎,而广告模式也会越来越成熟。现在抖音本地粉丝的变现价格是要高很多的。如果你有这样一个抖音账户,它不仅可以免费吃喝。每天的视频收费从几千到几万不等。抖音上50W粉丝以上的优质号,商业合作报价已经开到了3万一条。

而且看着吃播吃的那么香,自己虽然也馋,但是精神解馋了,控制了自己的行为。大多数吃播们会根据目前的受欢迎程度选择他们今天想吃的东西,并根据粉丝的要求来尝试。这样,我们就知道食物是否值得品尝。万一它不好吃,吃播们的表情代表了一切。

可以提高商品的销售量或者是打响品牌名声。想当时很多吃播去海底捞的花式吃法,一夜之间风靡抖音,有抖音用户发把生鸡蛋和虾滑加到面筋里煮熟,据说非常好吃,引发了200多个跟海底捞花式吃法相关的挑战赛。比如:海鲜粥、番茄牛肉饭等。因为花式吃法的引爆,海底捞一款豆腐泡的订单量直接增加了17%。

很多人都会存在问题,想通过吃来缓解压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他们没有吃东西,吃播博主会代表他们去做。它不仅满足了广大人民的愿望,而且赢得了一票粉丝。为什么不呢?

一些博主已经提供了“诚信饮食”的服务。规则是,如果购买者在原来的食品价格上增加一定的服务费,他们可以代替人们自己品尝相应的食物,通常是炸鸡、奶茶、烧烤和其他高热量食物。

1、梦见海底捞的预兆

成功顺利伸展,希望圆满达成,基础安定,得能向上发展,家门昌隆,身心健全,保得长寿幸福,若巧遇(连珠局)者更加三倍以上之福力,但此为参天巨木大森林之象,须知树大招风,须提防他人之妒贤而多招风波之中伤。大吉昌

吉凶指数:88(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2、梦见海底捞的宜忌

「宜」宜自嘲,宜签合同,宜游泳。

「忌」忌泛舟水上,忌舍近求远,忌赖床。

3、梦见海底捞是什么意思

做生意的人梦见海底捞,代表开始不稳定,过一段时间顺利得财。

恋爱中的人梦见海底捞,说明双方意气用事,又遭受小人破坏。

怀孕的人梦见海底捞,预示生女,冬占生男,慎防流产于始终。

梦见海底捞,挺有小运气的一天!你会感觉到这两天做事相当顺利,而且会得到不少意外的帮助。尤其是坚持已久仍未见到成效的项目,这两天大可拿出来检验一下。恋情的发展,会比你想象得要乐观。建议你不妨大胆一点,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梦见海底捞,按周易五行分析,吉祥色彩是紫色,幸运数字是1,财位在西北方向,桃花位在西南方向,开运食物是冬瓜

本命年的人梦见海底捞,意味着乐极生悲,慎防意外伤害,诸事宜守。

梦见美丽的、怡人的风景,象征着光辉灿烂的前程。

做生意的人梦见海底,不很顺利,应该随时应变。整顿修改。

怀孕的人梦见到了海底,预示生女。一、二月生男。

恋爱中的人梦见海底牛奶,说明掌握时机求婚必有结果,婚姻可成。

梦见海底森林,按周易五行分析,财位在东南方向,桃花位在正东方向,幸运数字是4,吉祥色彩是白色,开运食物是柿子

恋爱中的人梦见要去海底,说明坦诚相待,互相信任,婚姻可成。

梦见蛇,大多都是表示性爱关系,有性需求的象征,而如果蛇是卷曲状的的,表示目前的你正沉溺在性爱的关系里,另外也有疾忌心不断增高的警告。另一方面梦到蛇也有财运上升的象征,而蛇逃走则有金钱上的损失。

梦见海底风景,这两天的你会感觉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变差,工作/学业上需要劳心的事情也增多,觉得自己的精力和体力都不够用呢!恋人蛮期待和你交流的,这种心情不顺的时候陪陪他你的感情也会增进不少。实在没有时间见面的话,通电话也是不错的办法呢!

上学的人梦见海底牛奶,意味着理科成绩欠佳,难录取。

做生意的人梦见海底牛奶,代表得财利,钱财出入小心。

梦见芙蓉海底,按周易五行分析,吉祥色彩是紫色,财位在西北方向,桃花位在西南方向,幸运数字是7,开运食物是香菇

本命年的人梦见海底怪物,意味着得意外之财,慎防官讼,眼目之灾,有反覆之象。

怀孕的人梦见海底清晰,生女,又是千金,命中注定,何必感叹。

上学的人梦见海底清晰,有耐心准备考试,达成心愿录取。

随着微博的广泛使用,如今也成为的各大商家抢占先机的战场。我精心为大家蒐集整理了成功的微博营销案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成功的微博营销案例篇1:海底捞火锅的事件营销与危机公关的戏法

“人类无法阻止海底捞”的段子,将海底捞的服务推向了史无前例的高度。其实平心而论,海底捞微博做得并不好,但是一个企业自己微博做得好不好,与它的微博营销做得好不好是两码事,而海底捞就是这种反差的典型。

有人在海底捞吃过之后说,海底捞味道不咋地,但是服务确实很好。对,这就是本次营销的主题,因为在这次事件营销中,所有的亮点都在于体现海底捞的服务,而没有强调海底捞的味道有多么好,很多人去就是为了体验其服务,从头到尾,营销的重心相当明确。

海底捞最大的成功还不在于事件营销一炮走红,而在于它后面化险为夷的公关手法。大家都知道微博是一把双刃剑,顾客可以是上帝也可以是魔鬼。在海底捞被爆出骨头汤勾兑事件后,无疑与“人类无法阻止海底捞”形成强烈的反差,一场危机一触即发,但海底捞却成功将其化解。

“勾兑门”事件后,海底捞没有做任何狡辩推诿的举动,反而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发表宣告,并配合媒体及有关部门调查,同时老板张勇也在个人微博上坦诚相待,并愿意接受公众检查监督。

海底捞官方的坦诚、公开、透明、敢于负责任的态度,从一开始就争取了消费者、媒体的宽容谅解,对于一个知错能改、态度诚恳的企业,公众也会给予最大的包容,很快这个事件就慢慢平息。

在微博上,坏事往往比好事传得更快,危机来临时,消费者是魔鬼还是上帝,取决于企业的态度。

 成功的微博营销案例篇2:快书包的微客服和全员微营销

快书包是伴随着新浪微博成长起来的老标兵,有关于快书包的微博营销案例分析已经很多。为网站带来近1/3的流量和40%的订单业务,这种业绩太让企业期待了,然而快书包企业微博营销的成功就仅仅如此吗

快书包微博营销两大亮点:微客服和全员微营销。快书包的微客服是相当用心的,不敢说1分钟响应,也差不多5分钟响应。我曾经给他们发私信询问某本书有没有,他们的私信回复不仅迅速而且全面,很是温暖。

同时,微搜寻“快书包”关键词,凡是提及快书包的微博内容,评论中基本上会出现2个账号,就是@快书包和@徐智明。试问有几个企业能够做到如此能够做到如此的微博又怎能做不好

也许大家会想:作为一个老总,徐智明怎么就这么闲,天天守在微博上。可是当你想想微博可以为它产生40%的订单,对于这样一家小企业而言,ROI该是多么诱人。

快书包微博首页详细罗列了高管们的微博,再去微搜寻“快书包”找人,会发现第一页+v的全是快书包的人。你对快书包有任何意见,可以随时向他的高管反映,他们就在微博上!试问那些天天叫苦微博营销不好做的企业,你真的用心做了吗企业微博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好,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有着必然的原因。

品牌塑造、话题营销、事件营销、危机公关、客户管理等等,微博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微博营销不是不重要了,而是越来越重要了。微博营销的成功没有统一的标准,凡客体走红是成功,快书包获得使用者口碑是成功,甚至像不知名的小卖家年入百万销售也是成功。只要你能利用微博做出有益于企业发展的事情,这就是微博营销的成功。我们不能迷恋他人成功的光环,更应分析并学习他们背后的成功经验,但切不可只学其形,而要学其神。

 成功的微博营销案例篇3:野兽派

成功模式:故事营销

“野兽派花店”,这个名字则被更多文艺青年所熟悉。没有实体店,甚至没有淘宝店,仅凭微博上几张花卉礼盒的照片和140个字的文字介绍,从去年12月底开通微博到现在,野兽派花店已经吸引了超过18万粉丝,甚至连许多演艺界的明星都是它的常客。

为什么传统简单的花店生意会有如此新鲜的生命力

答案是,他们卖的不仅仅是花。

2011年年末,顾客Y先生在野兽派花店订花,希望能表现出莫奈的名作《睡莲》的意境,可是当时并没有合适的花材进行创作。

几个月过后,店主兼花艺师Amber想起日本直捣的地中美术馆,从中获得灵感,做成了后来野兽派花店的镇店作品之一,“莫奈花园”。

与其他花店不同的是,野兽派花店倾听客人的故事,然后将故事转化成花束,每束花因为被赋予了丰满的故事而耐人寻味。这其中,有幸福的人儿祝自己结婚周年快乐的、有求婚的、有祝父母健康的、有纠结于暗恋自己的男同事的……在日复一日的寻常生活中,阅读140字的离奇情节,也成为粉丝们的一种调节剂。

野兽派花店所选用的花束绝不是市场上常见的,这些进口花卉品种经过精心雕饰之后,针对不同的人群、送花与收花人的心境、起上颇有文艺范儿的名字,包装完成的花束,只在微博上出售,顾客也都是花店的粉丝,在微博上通过私信下订单,客服通过私信回答顾客的问题最终达成交易。

和传统的花店相比,野兽派花店绝对算得上花店中的奢侈品品牌。从野兽派出品的花卉礼盒少则三四百元,多则近千元,然而即使是如此高的价格,仍然有众多顾客追捧。

案例点评:野兽派的花艺在上海花艺圈绝对不算是最好的;但野兽派的成功源自于故事营销。对于许多花店粉丝来说,成为故事的男女主角,围观寻常生活中有趣的细节,已经成了一种买花之外的附加值。

野兽派的成功告诉我们,原来电商有这样的一种经营方式。利用微博的病毒式的故事传播免费获得大量的潜在客户,而动辄几百上千的礼盒又保证了毛利。这完全颠覆了传统电商拼的刺刀见红拼价格的悲催局面。甚至只有一个微博,只要愿意分享故事,什么网站,PHP,伺服器,架构,通通都是浮云。私信+支付宝就搞定一切。

这样的案例还包括了微博蛋糕店,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专门谈到过温州的微博蛋糕店。完全通过微博下单,每天 限款;比如周一是提拉米苏,周五是;使用者甚至要上门取货才能拿到最新出炉的蛋糕。这样的一个地域性的微博蛋糕店也有1万多粉丝;生意极其红火。

后续发展:野兽派在2012年8月终于上线了网店,除了花艺外,还扩充套件到了乾花、香氛蜡烛、配饰等更多的品类。

我们正在见证一个时代的结束。

7月29日,呷哺呷哺发布半年预警公告,报告称,集团预期2021年上半年收入相较于去年同期收入增长约59%;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在4千万元(人民币)至6千万元(人民币)之间,与去年同期相比亏损减少80%左右。

此外,呷哺还宣称公司预计全年将会关闭呷哺呷哺品牌亏损门店约200家。

从资本市场上来看,呷哺呷哺从2715港元/股的峰值,近半年来跌幅近70%,总市值蒸发超200亿港元。

另一大火锅巨头海底捞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7月25日,海底捞发布了盈利预警,虽然疫情之后实现了扭亏为盈,但上半年净利润仅为8000万元至1亿元。受此消息拖累,海底捞股价下挫1669%,市值单日蒸发379亿港元。

更早之前,海底捞3月1日发布公告,2019年度净利润为2347亿元,2020年度同比下降约90%。

这些年来,海底捞股价从峰值8580港元,一路下跌至日前的2895港元,市值较2月最高时蒸发超3000亿港元。

这样的衰颓业绩,还是那个风光无限、号称“海底捞你学不会”的行业老大吗?

作为火锅界的扛把子,这两家企业为何越混越惨呢?

尽管两家企业各有不同的模式路线,但其业绩的衰微,都指向了同一点——正为过去的蒙眼狂奔,付出巨大的代价。

疫情之下,张勇完成了一场“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的冒险。2020年,海底捞以平均每天开149家新店的速度,净增530家门店。

在扩张方面,呷哺呷哺也未闲着。2017年到2020年,其门店总数分别为759家、934家、1022家和1061家。不停地扩张,直接导致呷哺呷哺的成本大幅提升,其员工成本四年内从83亿元上升至148亿元。

他曾说过,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每年的新增门店不会超过30家。这个火锅品牌发展的前24年,总门店数还不到500家,但2019年开始狂奔,一年就新开308家门店。

现阶段,海底捞主要以开新店来提高市场占有量,从而拉动整体增长。海底捞疯狂的扩张速度体现在不断飙升的门店数量上,2016 年海底捞全球仅有 176 家门店,到了2020 年,这个数字直接跃升到了 1298 家。

“别人恐惧我贪婪”,讲求的是顺势而为。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真正趋势,才能赌赢。

但在疫情期间扩张,本来就是过于自信、并不明智的举动。在消费寒流的居家期间,如此扩张既会导致对现有门店的分流,同时新店也很难迅速取得效益,这自然意味着翻台率的持续下滑。

所谓翻台率,指的是餐桌重复使用率,翻台率越高,代表着限定的时间内接待客人越多。这此前是海底捞引以为傲的核心优势。

但近年来,海底捞翻台率不断恶化,2017 年和 2018 年海底捞的翻台率均为 50 次/天,2019 年,海底捞平均翻台率下降到 48 次/天, 2020 更是下滑至 35 次/天。

即使在疫情好转后,海底捞的翻台率仍在一路下跌。2021年海底捞 3 月份的翻台率为 35 - 37 次, 4 月已经低于 3 次,这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根据国信证券测算,3 次/天的翻台率是海底捞单店的盈亏平衡线,跌破该数值,可以认为该店处于亏损状态。

呷哺呷哺的情况也是如此,颠峰时期的呷哺部分门店翻台率高达7次/天,但2018年却已经下降到了28次/天,2020年更是只有18次/天,子品牌凑凑的翻台率从2019年的41次/天下滑至去年的29次/天。

我们知道,在翻台率萎靡不振的情况下,企业们便将手伸向了消费者,试图通过提价来牟取利润。

这两年,“海底捞花式涨价”的新闻频频登上热搜,比如“减量不减价”“牛肉粒替换成大豆素肉”等。

还有网友晒出菜单,整份酥肉从26元涨价到44元,海带由原来的半份11元涨价到整份28元。有网友表示,最近两个人就吃了344元而在疫情以前算上折扣两个人消费不到200元

对比 2020 年与 2021 年海底捞的菜单,多数菜品价格都有 1-3 元的上调。如半份椒香腰花由原先的 19 元涨到了 22 元,半份青笋由 10 元涨到了 12 元。

这一点海底捞的业绩公告显示,海底捞整体的顾客人均消费从 2019 年的 1052 元上升至 2020 年的 1101 元,人均消费增加 49 元。

49 元听起来并不多,但火锅作为多人餐饮活动,乘以人头数,一顿的钱也多了不少。再结合 2020 年海底捞公布的 25 亿客流量,就会发现,人均在海底捞上涨的消费就能为海底捞额外创造 1225 亿的收益。

近几年呷哺呷哺门店的人均消费随之大涨,由原来的平均40-50元涨至70-90元,部分一线城市的门店甚至能能达到80-100元。

背离产品初心的花式作死

在两大巨头急速狂奔的背后,反映了同一个致命的痛点——成长为龙头之后,正在背离此前的初心。

先说海底捞,一向以服务著称,网上还出现了“海底捞服务有多变态”的大讨论。

但海底捞近年来似乎忘了——服务,从来只是“锦上添花”;而产品,才是关键命脉。

因此,我们看到这些年来,海底捞的产品越来越被人所诟病;与此同时,它所赖以维生的服务护城河,也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评价为受不了。

一方面,相对于海底捞的服务而言,产品无疑显得乏善可陈。

相比于巴奴的毛肚,海底捞并没有什么最为创新、最为亮点的产品。甚至于,黔驴技穷”的行业老大,还想出了“山寨”小弟家的产品。

此前,海底捞被网友质疑涉嫌抄袭巴奴毛肚火锅产品的消息刷爆全网,一度登上微博热搜,话题阅读量接近3亿。

网友有图有真相地爆料,海底捞的摆盘方式与巴奴相似,两家火锅店的豆芽、绣球菌、毛肚、小油条等菜品的摆盘存在抄袭。网友还指出,海底捞的活体豆芽更是抄袭巴奴井水黄豆芽中的文案。

值得注意的是,被海底捞“山寨”的巴奴,还曾经是前者坚定不移的模仿者。创业之初,一直在亦步亦趋学海底捞。“海底捞立下的规矩,你后面都得干,你不干好像都不对了,心里没自信。”巴奴掌门人杜中兵曾经如此说道。

但后来公司面临了巨大的资金压力,所以巴奴醒悟了,战略的核心不是抢别人,而是守自己。大家各回各家,各归各位。“服务不是巴奴的特色,毛肚和菌汤才是。”自此,巴奴扛起产品主义大旗,是和海底捞的服务主义“鼓对鼓锣对锣”地宣战,后来的巴奴因为业绩火爆还曾引发海底捞北京火锅店店长集体品尝学习。

另一方面,海底捞最引以为傲的“服务”也正在失去竞争力。

刚开始,大家对海底捞这种无微不至的服务感充满新鲜感,但是时间一长,就产生了满满的“被打扰感”。

年轻人难得聚在一起,因此总把“吃饭”当做“社交”,自然不愿意被外人所打扰。而对于商务人士而言,在聊商务合作之时被旁听,或者在关键时刻被打扰,尤其令人不适。

更何况,羊毛出在羊身上,过度的服务势必意味着额外的人力支出,最后又要消费者来买单。据内部说法,海底捞平均每个新人的招培成本在1400-1800元,完全独立还要500多元,这就是吃一顿海底捞为啥这么贵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而言之,海底捞不仅忘记了“产品”才是立业之基,错误将企业重点偏移;更是搞错了“服务”的真正含义——是设身处地为消费者着想,并不是将其当做吸引顾客的噱头而已。

再说呷哺呷哺,走的是“性价比”“单身经济”路线,这种来自台湾的一人锅,干净、快速、方便。曾经是许多学生党、北漂族们的火锅心头好,在热气腾腾的冬天,吃一顿有肉有菜有经典麻酱的小火锅,价格不过是30-40元。

然而这些年来,呷哺呷哺却不再亲民,吃一顿往往要60-70元,让人越来越吃不起了。呷哺呷哺变化的症结,大概是受了海底捞的影响。因为在原本呷哺性价比的模式下,赚起钱来实在是太慢了。呷哺一顿30元,海底捞一顿300元,要翻多少桌才能赶上后者?

于是,2017年呷哺正式官宣从“快餐”转型“轻正餐”,效法海底捞,走高端化(高价格)的路子。升级后的呷哺一盘肉要30元~40元,一杯奶茶要20元~28元,2020年年报显示,呷哺呷哺在一线城市的人均消费已经达到652元。在大众点评等软件,人均价格更是升高到了70元-80元,部分一线城市门店消费金额甚至可以达到90-100元。

但消费者们却并不买账,还有网友评论道:“呷哺呷哺就是丫鬟的身份、公主的要求,娶回家了脾气还死差。”也就是说呷哺本来作为一个主打性价比的品牌,却硬要往高端路线上靠,结果装B不成,反倒把自己的性价比优势搞没了,价格上涨,但产品和服务水平都变差了。

这就是因为,呷哺“性价比”的印象已经在人们脑海里根深蒂固,突然走起高价路线会让消费者产生“不值”之感,“有的时候就想吃个便宜的、味道过得去的火锅,真的不太需要这么多‘附加值’。”“如果有这钱,我为啥不去吃其他高端一点的火锅品牌呢?”

换个角度想想,如果换作是小米的产品,突然要收苹果的价格,那么消费者也肯定接受不了。

失去了初心的呷哺,也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品牌核心竞争力。毫无特色、物非所值的它,自然导致了客户群的渐渐流失。

留给巨头们的时间不多了

所以,尽管模式“殊途”,但是两大巨头却是结果“同归”——价格越来越贵,口味越来越差。

这世界上,原本就没有永远不倒的巨头。尤其是对于竞争激烈的火锅行业更是如此,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422万家火锅相关企业,近一年新成立84万家,其中在业存续的有77万家。

人群密集之处、也是竞争激烈之处。此前有观点称每6分钟就有一家餐厅倒闭,这并非危言耸听。无论是近年来大量明星网红店的倒闭,还是行业老大海底捞和呷哺的中年危机,我们都可看出这个行业的残酷之处。

若是不能顺应市场规律、不能把握企业根基,即使是行业龙头,也终有一天会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

如此看来,留给海底捞、呷哺呷哺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应该实施精益管理,开源节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678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8
下一篇2023-06-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