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歌仔戏的简介

闽南歌仔戏的简介,第1张

歌仔戏,又称“台湾歌仔戏”,是台湾同胞和福建人民共同创作与喜爱的汉族戏曲剧种,流行于台湾和福建厦门、漳州 、泉州等闽南语系地区,以及东南亚华侨居住的地方。

歌仔戏的形成与闽南地区汉族劳动人民开发台湾及曲艺锦歌等民间伎艺的传入,有着很密切的关系。生旦净丑都用真嗓演唱。主要乐器有壳仔弦、大广弦、台湾笛和月琴等。它的表演、角色、服装、脸谱和打击乐等方面基本上都取法于京剧。

歌仔戏是中国福建和台湾人民的珍贵剧种之一。作为民间文化的反映,地仔戏流行于台湾省和福建省闽南地区以及海外华人居住区。格仔戏是以闽南格仔戏为基础,吸收了梨园戏、北关戏、高甲戏、潮州戏和京剧的传统戏曲形式。格子戏最大的艺术特点是它的音乐。格子戏的音乐分为唱腔和伴奏音乐。"麒麟戏 "是格子戏音乐的主要唱腔曲调。格仔戏,闽南地区俗称芗剧,是福建省漳州市、厦门市、泉州市地方传统戏曲,是闽南语系传统地方戏曲之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格仔戏是在闽南格仔戏(金戈)的基础上,吸收梨园戏、北关戏、高甲戏、潮州戏和京剧的营养而形成的一种闽南方言戏曲。20世纪初,歌仔戏起源于台湾岛,很快传到厦门,并迅速传到闽南和东南亚华侨聚居地。2006年5月20日,歌仔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为ⅳ-64。

中国的民族戏曲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有昆曲、京剧、豫剧、评剧、越剧、黄梅戏、川剧、粤剧等275种。其中,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和平剧是五大剧种。以其较高的艺术性,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欢迎。因其音乐伴奏为红枣木拍子,早期被称为河南木拍子。河南梆子是在继承河南梆子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6843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8
下一篇2023-07-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