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好看的歌仔戏介绍一下

谁有好看的歌仔戏介绍一下,第1张

杨丽花的歌仔戏《狂花飘云梦》《年羹尧新传》《铁汉金鹰》《新洛神》

叶青的歌仔戏《 蛇郎君》《秋江烟云》《皇甫少华与孟丽君》《红尘客》《陈三五娘》《周公与桃花女》《描金扇》

黄香莲的歌仔戏《孟尝君》《绿珠楼》《宝贝王爷贵千金》《逍遥公子》《福气神爷》

陈亚兰的歌仔戏《铁汉柔情》

李如麟的歌仔戏《红尘奇英》《金交椅》《铁胆英豪》 《断情剑》

《万花楼》饰 狄青

《铁汉金鹰》饰 鹰王玉剑秋

《薛丁山》 饰 薛丁山

《万花楼》又名《万花楼与狄青》 饰 狄青(这是和青蓉主演的)

《新狄青》又名《狄青取旗》 饰 江天助/肉粽成/狄青 (这是和许秀年主演的)

《白衣童子》 饰 白衣童子/李剑鸣/小王爷

《梁山伯与祝英台》 饰 梁山伯

《风流才子唐伯虎》 饰 唐寅/唐伯虎 

《年羹尧新传》又名《年羹尧与鱼翠娘》 饰 年羹尧 

《花月正春风》又名《正德下江南》 饰 正德/朱厚照、崔燕云

《韩信》 饰 韩信

《擎天神剑》又名《挚剑双骄》 饰 任君飞/甘家豪、大桶/甘家杰

《薛刚》又名《薛刚反唐》 饰 薛刚、 薛蛟(等四出)

《皇上难为》又名《乾隆下江南》 饰 四阿哥/宝亲王

《铁汉柔情》退幕后

《孙膑下山》 饰 孙膑

《狂花飘云梦》 饰 李青烟/飘香公子

《王文英与竹芦马》 饰 王文英

《王伯东告御状》 饰 周胡、王伯东

《朱洪武》 饰 朱元璋

《英雄残梦》又名《新碧玉簪》 饰 杜克伟

《薛丁山与樊梨花》 饰 薛丁山

《金陵十二钗》又名《红楼梦》 饰 贾宝玉

《红粉佳人》又名《泥马渡康王》 饰 赵构/康王

《伴鬼闯江湖》又名《福星闯江湖》 饰 李仁思

《巡按与大盗》 饰 孟继嗣/花孟

《君臣情深之王文英与竹芦马》 饰 宋仁宗

《君臣情深之王伯东告御状》 饰 宋仁宗

这些是我看过的。其他的你可以上百科找。有很多。

叶青小档案:叶青女士出身戏曲世家,自幼学习歌仔戏。1969年,台湾中视开播电视剧歌仔戏,叶青以“花田错”一剧反串小生,入电视歌仔戏圈。1982年,叶青转入“华视”,成立“华视叶青歌仔戏团”,主演了30多年的歌仔戏。叶青演出无数,3年以其杰出的成就,获邀赴纽约领取“亚洲最杰出艺人奖”,另外还多次荣获“金钟奖” , “终身学习奖”、“华视奖”等台湾重要奖项。2003年7月,在北京接受中央电视台的仔戏走入中央台的第一人 …… 缘起歌仔戏,是结合了闽南乡土歌谣“锦歌”与“车鼓戏”而逐渐形成的地方剧种,直到现在歌仔戏(歌子戏)仍然是福建闽的戏曲。歌仔戏被先民从闽南带到台湾,在台湾生根、茁壮,发展出有别于一般地方舞台演出形式的“电视歌仔戏”。台湾“传承闽南一带歌谣、戏曲的奇葩。自1962年在电视上首播以来,其间曾引发“儿童逃学,农人废耕”的盛况,影响了在台时至今日,年长者还能耳熟能详地吟哦出几句 《 都马调 》 ,年轻一辈的也还记得小时候全家人一边吃晚饭一边看电视歌仔戏的情景在2003年的初冬,在台湾电视歌仔戏已经度过40载春秋的今日,我们在北京迎来了台湾歌仔戏圈首屈一指的表演艺术士,一起来聊聊台湾电视歌仔戏的流金岁月,以及她从事表演与创作歌仔戏的甘苦谈。半生戏缘:璀璨之后的快意人生长达30多年,叶青这个名字一直是台湾歌仔戏的一个代表。但是出生于歌仔戏世家,自幼就接受歌仔戏熏陶的叶青,刚开本和歌仔戏毫无关系 —— 她是拍**出身的。在闽南语**盛行的末期,叶青进入**圈,没几年,闽南语**就开始没落,机缘,以“花田错”一剧反串小生一炮而红,这一次的亮相,注定了她长长的歌仔戏之路。由于家庭的歌仔戏背景,使叶青由**转入电视歌仔戏一点也不困难。1米66的修长身材,便让制作群认定是小生的绝的扮相冷峻飘逸,出尘俊秀、魅力独具,无论扮演公侯将相、君儒士侠、巧扮娥眉,都有不俗的气质。在30多年的戏剧生涯里色无数,如何恣意挥洒,她认为不仅要懂得戏文,更要懂得人性,而生活中的阅历,正是她丰富人生和戏曲的要素。歌仔戏的曲调自由,没有固定格律,富有强烈的表现力,同样的曲调,可用不同的感情、节奏去唱,也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戏,由不同的人表演,就有不同的味道。所以叶青每次在接到剧本之后,就会先分析角色的个性,在不同环境产生的不同反应塑造人物的全新形象。这样的一份用心,让叶青在艺术的追求上精益求精,也奠定了她在歌仔戏圈里不可动摇的地位。尽管享有盛名,私底下的叶青却是内敛谦和的,她的巨星风范,并非是遥不可及。吃饭的时候她会笑笑地告诉你:我每餐一定要

然我就感觉吃不饱。据说她还有一个“白开水哲学”,就是每一顿饭吃毕,必须用原先吃饭的碗装满白开水,喝了这白开水之后饱”。她从来不讳言自己的贫困出身,所以她说:贫困中长大的孩子最能珍惜一点一滴,这也就是圣经上说的:“你当有衣食 [1] [2] [3] [4] 下一页

《 都马调 》 唱四海:台湾歌仔戏的流金岁月说起台湾歌仔戏,就不能不提到歌仔戏圈的三大小生。话说当年,台湾只有三个电视台:台视、中视、华视,这三台在名

的领衔下,分别由叶青、杨丽花、黄香莲鼎足而立,这“三大小生”各自组织班底制作“电视化”的歌仔戏,也就是我们现在剧”。在电视媒体与名角制作的合作之下,歌仔戏在台湾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盛况,三家专属电视剧团的成立,也意味着电视“商标资产”,足见得其招牌形象与广告收益是有利可图的,这对一向不入主流市场的戏曲来说,不啻是一次艺术和商业成功

在这三强鼎立的洪流里,叶青不改稳健严谨的态度,维持着每年一档精致传统大戏的制作,以三波改良艺术剧作风格交替呈叶青以其雍容大度、冷峻深情的风格神韵,自上世纪80年代便有“影友联谊会”的组成;而为了让观众享有新鲜感,在90次幕后制作群与演出团队的班底,如与编剧陈永明合作 《 陈三五娘 》 ,以传统“四句念”的说唱道念,取代了当时颇为流行的文本,散发出纯朴地道的乡土歌仔味。传承与创新,是叶青对歌仔戏的责任也是反馈。用叶青自己的话说:“歌仔戏给我一个个“恩”,所以我对歌仔戏有一份使命感,我想让歌仔戏传承下去。” 蓦然回首,歌仔戏与电视已经携手合作了40年的岁月。远在上世纪60年代台湾文化工业刚起步的时候,歌仔戏就挟着在有限的电视节目时段中攻城掠地、扩张版图;70年代以势如破竹的声势,掌握了三家电视台的市场命脉;80年代在明星

作人的模式下,确立了各自固定的合作班底;一直到90年代三台名角组团号召鼎足而立 …… 这一路行来,电视歌仔戏走过的风光至极的黄金岁月。虽然现在歌仔戏在台湾已经逐渐淡出荧幕,但是可喜的是在闽南一带,甚至新加坡、马来西亚都还有台大戏迷,这也就是叶青说的:潮流是免不了的,但是剧种是不会被消灭掉的。不管什么剧种都有它的观众,有观众就是它的价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冉冉红尘众知音:我演你看,都是爱戏的人歌仔戏毕竟还是属于戏曲,电视歌仔戏加入的是电视台商业制作的元素,失去的却是和观众直接面对面所能感受的舞台效戏曲表演者来说,不管电视制作再怎么精美,还是很难放弃对舞台的怀念和兴趣。所以在1992年,叶青为第一届台北国际艺

舞台歌仔戏,这是艺术节中唯一的台湾本土戏剧节目。为了加强长期演出电视歌仔戏的演员的肢体语言,叶青特地请了三位不同顾问,希望能强化舞台上的肢体动作和传统戏剧特有的舞蹈美感。后来这出戏演出时,运用许多传统身段,像是甩发、踱步、霸,都是根据剧情发展所加强的舞台做工身段。叶青回忆说:当最终幕的最后一首七字调乐声奏起,我唱出“ …… 替天行道斩罪囚”,一剑刺向铁木花,霎时间剧场掌声我自剧中人李志坚回神过来,跟着呼出一口气,望着台下观众,一种任重道远的心情油然而生。在这个冉冉红尘芸芸众生,透多素昧平生的朋友,做一场有声的交流,若说人间有情,歌仔戏就是我万般心情维系之所在。或许有很多人难以想象,为什么在歌仔戏没落了之后,叶青还能继续拥有广大的戏迷?而这些戏迷之中,不乏两鬓苍苍的老

上歌仔戏辉煌时代的年轻一辈,甚至还有远在台湾千里之外,根本听不懂闽南方言的湖北人、北京人、天津人 … 。这就是戏曲的

人演,有人看,歌仔戏就能一直传承下去,套用一句叶青的话,“自歌仔戏而生的叶青,要一直扮好戏给爱歌仔戏的朋友看;都是爱戏的人,也都是我的知音。”而这些爱戏的人,就是薪传歌仔戏的原动力。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后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以传统文化为依托的歌仔戏已经失去当年的辉煌,面临这个无法抗拒的现实,叶青选择的是一种豁实这个“现实”,叶青在十几年前就早有预备,她曾在当红的时候就毅然从商,并且认为利用经商的钱来支援戏曲的制作,才不谈艺术的窘况。经商的观念一直伴随着叶青,从旅行社到房地产,再到现在的女娲石艺公司,她在歌仔戏之外找到了自己事业除了现在的固定工作,闲暇时,她也是个快乐的“玩石族”,和石头接触十几年,叶青的定力像石头一样越来越深,修养佛教的她说:人生不必太计较,该来的福份,就接受珍惜,该走的就让它去。像现在她还是一个明星,走在路上很多人会注目圈,但是她提醒自己不要在意,总有一天她会退下来,走在街上无人相识。也许是虔诚礼佛的功力,使得叶青行止之间显得云淡人潇洒自在了许多。对于她全心热爱的歌仔戏,在大环境的种种限制下,她并不强求演出机会,这几年反而一直默默地从事歌仔资料整理,截至目前还算小有成就。这个叱咤台湾歌仔戏圈的叶小生,在脱去当红明星的光环后,在不远离歌仔戏的氛围中,甘于活在当下,享受生活。

有很多呀,最出名的是叶青歌仔戏和杨丽花歌仔戏,还有李茹麟,黄香莲等戏团。我比较喜欢叶青的,如《红尘客》《孟丽君脱靴》《黄埔少华与孟丽君》《玉楼春》《新七侠五义》《周公与桃花女》《白蛇传》《秦淮烟雨》等等。杨姐的我也很喜欢,但最主要是小学的时候看得多,所以不记得名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7025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8
下一篇2023-07-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