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秦明之读心者秦明结局

法医秦明之读心者秦明结局,第1张

《法医秦明之读心者》的大结局,秦明以自身为诱饵,终于找到了害死他妈妈的凶手,凶手是饭店的老板张华,这点其实很多观众已经猜到了,但是,张华之所以这么极端,成为连环杀人案的凶手,却是因为他16岁的女儿,张华的女儿,原本已经患了绝症,却被网暴而死,张华不甘心,才会报复相关的人

《法医秦明之读心者》讲述了法医研究生秦明为了调查母亲遇害的谜团,只身来到母亲的老家龙番市,并在此经受历练与成长的故事。《法医秦明之读心者》电视剧是由施磊执导,张耀、汤敏、彭楚粤、马昕墨主演的悬疑剧。该剧根据法医秦明系列小说第一部《尸语者》改编。

初来乍到的秦明(张耀饰)在四处探访时意外被卷入一宗凶杀案,在案件侦破的过程中,原本不擅与人交际的秦明与安然、林涛、环环等一众法医和警员有了交集,并以自己过硬的专业实力赢得了众人的喜爱和尊重,与大家建立起深厚感情,也逐渐接近一切背后的真相。

千部热门影视资源免费观看

e6eu 

**《解救吾先生》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来,讲述了一场解救“吾先生”的警匪缠斗故事,“真实事件改编成**,其故事并非事件本身,而是以真实事件为蓝本,掺杂了很多虚构元素,但这些虚构元素受真实事件制约。事件起因、概貌、走向、结局等,一般不做虚构,但对事件发生进展各阶段的细节,置身于事件中人物的行为、心理,则有较大的虚构空间。”[1]**《解救吾先生》通过改编,将人物形象塑造的更加丰满,向我们展现了人物形象的多面性,从而增强**的戏剧性。

一、对“吾先生”的改编

**《解救吾先生》中,吾先生的原型是吴若甫,吴若甫为大陆男演员,**里,吾先生的身份是香港明星,同时在**中又给他增加了一个退伍军人的身份,并且参加过实战,04年吴若甫未婚,**中却给吾先生设定了一个妻子。并且增加了许多吾先生与另一人质的戏份。

在影片开头,从吾先生与程总的对话中,能知道吾先生已婚,并且平时与妻子感情很好,但在绑匪问他是否结婚时,他却说自己未婚,这一点体现了吾先生是一个有家庭责任感的男人。同样是在片头,他不拒绝与粉丝合照,让卖花的小姑娘好好读书,又体现了他是一个随和的人。在被绑架后,张华直接让手下在他面前用绳子勒小窦吓唬他,他愿意用自己的钱去救一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人,并且在之后的20多个小时里,一直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保护、安慰着小窦,这里又体现了他的善良与坚强。绑匪让他喝可乐时,他推脱自己有糖尿病,这里实则表现了他的谨慎。他向张华隐瞒了自己退伍军人的身份,通过他的想象,向观众展现了他有一定能力反抗绑匪,这里又表现了他的机智与勇敢。通过以上几点,说明了吾先生是一个机智、勇敢、坚强、谨慎而又富有责任心的人,有人认为“在大多数时候让人感觉到是一个真真正正的男子汉。他符合我们在心目中勾画的‘英雄’的一切标准。”[2]但是即便是这样的一个人,也有着他的弱点。

在张华上前时,他向吾先生说明自己是市局刑警队的,车子涉嫌一起交通肇事逃逸事件,而此时的吾先生没有意识到这句话的矛盾点,直接导致最佳自救时间的流逝。其次是,当他知道无论张华得没得到赎金,自己都要被杀害时,他崩溃了,再也不像之前那样淡定,像个普通人一样声嘶力竭的哭喊着,通过这两个地方,我们能够得出,吾先生也是一个普通人,并不会因为他是明星而有什么不同。

丁晟导演在接受网易娱乐专访时曾说“一个人被绑架所有的可能,都被刘德华很好的诠释了出来。”通过对“吾先生”的改编,我们看到了一个完整却不完美的人,让我们感觉吾先生这个人很真实。

二、张华的多面性

**中张华的原型是王立华,王立华被人称为“北京冷血绑匪杀人犯”,12岁时,逼父母离婚,17岁时,又因抢劫被判入狱9年,是一个残酷、冷血的人,片中的张华与王立华有着较大的出入。

张华对别人非常残忍,对待自己的同伙也是一样,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可以插介绍人一刀。即便拿到了钱,还是要将人质杀害,张华的扮演者王千源这样评价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没有什么章法和原则可言,只有穷凶恶极又吃不饱的主儿,才能干出他干那些事。”[3]而张华身上随时又带着手雷,从这一个点又看出了他对生命的漠视。张华在接受审问过程中,不时挑起眉毛,嘴角上扬,语气永远是不削、嘲讽,显得轻蔑,在问到他母亲之时,他说后悔没有杀掉母亲,毫无人情味,就是这样一个对一切都持无所谓态度的人,也有温情的一面。

虽然他从一开始就决定杀害吾先生,但在吾先生提出想吃苹果的时候,他还是让手下去很远的地方买,其实这里,张华就露出了一点点善念。还有在带走吾先生时,张华有一个用手摸小窦头发的动作,像是在抚摸孩子,又让人感觉他也是一个普通人。张华与女朋友有一场激情戏,他的手一直按在女友头上,体现出他有些强势,女友让他不要把手雷放在茶几上,张华抢过手雷只是说了句真扫兴,但他却在女友说不给他生孩子时,立马给了女友一巴掌,“这其实也是一种爱的表现,他是用那种方式展现他的爱。是会向狼、像老虎一样把你死死咬着,来展示那种爱。”[4]然后是他对母亲的态度,虽然他说想杀母亲,但这样是为了让母亲不那么难过,包括在片尾,面对母亲,他还是哭的像个孩子,用头撞玻璃给母亲磕头,还有他让女友把孩子生下来陪着他母亲这点,都让我们从这个冷血的绑匪身上看到良心和温情。

张华也曾经入狱9年,出狱后却变本加厉,他说自己从事绑架是因为没有经济基础、没有人脉等原因,在被问到是否回家过年时也说有家难回,在和吾先生对话中,他反复说着“人和人的命怎么就不一样”,这几点体现出这个人很悲剧,而正是因为他人性的扭曲才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张华不是警匪片中典型的坏人,我们看到了他的多样性,他是一个立体的人物,能够让观众理解他,并且反思他为何会走到这一步。

三、邢峰的双面性

刘烨扮演的邢峰原型是刑警徐经峰,曾被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是一个绝对正面的形象,邢峰却有着性格矛盾的地方。

在工作上,邢峰是一个敬业的人。在抓捕张华的过程中,邢峰是直接过去将张华往马路上按,其次是在审问张华的过程中,他能随机应变,获得线索,这里,他展现出一个有勇有谋的警察形象。在准备解救人质时,他也主动要求第一个上。在解救出人质后,邢峰有一个悄悄捂嘴打了个哈欠的动作,这个动作不仅体现了他的辛苦也表现出人物的朴实,这样一个为人民的好警察,对家庭却有所亏欠。

邢峰知道儿子生病后,没有给妻子回电话,而是把手机放进包里继续去谈工作的事,妻子的短信他工作的时候也不回,在儿子等待他一天后,就算空了下来他也没有主动给家人打电话,反而是儿子一大早给他打过来,虽是因为工作的特殊性质,然而,对妻子和孩子感情的缺失是无法弥补的。

往往警匪片是为了凸显警察形象的高大,都会将警察塑造成正义、聪明,接近完美的形象,但本片却给邢峰设置了双面性,工作中和生活中的性格是矛盾的,使得人物形象不那么类型化。

四、小窦的另一面

蔡鹭所饰演的小窦原型是另一名人质杜庆疆,据吴若甫所说“当年的小杜是个非常帅气的小伙子,在**里却表现的有点猥琐,穿个花裤子,开口就是‘约炮’,这让我看着很别扭”[5]就是这样的一个形象,使得前后的反差更加明显,更加突出了小窦的另一面。

小窦第一次出现在吾先生面前时,他的形象、穿着打扮,就已经与吾先生形成了对比。第一眼给人感觉唯唯诺诺的,在后面都表现地没有主见、像个小孩似的、防备心理弱,与吾先生被绑后相比,都体现了他的懦弱,这个人物一开始让人很嫌弃。但在垂死之际我们又看到了他的闪光点,车其实是他正牌女友的,他为了保护女友才说是炮友的,自己也是一直坚持着,宁愿牺牲自己也不让女友冒险送钱来,我们看到了他与之前截然相反的一面。

小窦外表与之前的表现经过一个反转,他这个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形象感觉很戏剧化可是又很真实,如果之前选定的演员是个帅气、干净的,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差。

**《解救吾先生》“由于对真实情节的高度还原以及对暴力的非商业化表述与诗意消解,使影片在故事内容方面呈现出一种现实主义的基调。”[6]“现实主义题材的剧作,特别是纪实主义剧作应强调对真实生活的原样再现,在剧作上反对人工编造故事情节和类型化的人物性格,鼓吹到生活中去发掘真实事件。”[7] 生活中本就没有什么完美的人,人物形象的多面性,不仅展现了人物自身矛盾的一面,同时增强了这部**的戏剧性。“警匪片一直是国产**的雷区。一来过往对正派的要求过甚,二来对反派的抑制过多。”[8]本片能被广大人群称为优秀国产警匪片,戏剧化的人物形象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资料:

[1] 彭涛·中韩真实事件**之改编观念比较[J]·当代**,2016(04),166-169页

[2] 耿佳·人性的矛盾——**《解救吾先生》观后感[J]·青年文学家,2016(08),110页

[3][4]十支、小七·专访王千源:我必须成为那个罪犯[J]·**世界,2015(09),21-25页

[5] 张嘉·吴若甫:那一片乌云散去 会有幸福等着吧[N]·北京青年报,2015-10-13,B09版

[6] 郭立冬·《解救吾先生》:现实主义基调下的戏剧性营造[J]·大众文艺,2016(07),215-216页

[7] 陈犀禾、吴小丽·影视批评:理论和实践[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79页

[8] 曾念群·解救现实主义警匪题材[J]·新民周刊,2015(42),112页

狐狸的诅咒

原文:

张华为司空,于时燕昭王墓前有一斑狸,化为书生,欲诣张公。过问墓前华表曰:"以我才貌,可得见司空耶"华表曰:"子之妙解,无为不可。但张公智度,恐难笼络。出必遇辱,殆不得返。非但丧子千年之质,亦当深误老表。"狸不从,遂见华。见其容止风流,雅重之。于是论及文章声实,华未尝胜。次复商略三史,探贯百氏,包十圣,洞三才,华无不应声屈滞。乃叹曰:"明公乃尊贤容众,嘉善矜不能,奈何憎人学问墨子兼爱,其若是也"言卒便退。华已使人防门。不得出。既而又问华曰:"公门置兵甲阑锜,当是疑仆也。恐天下之人卷舌而不谈,知谋之士望门而不进。深为明公惜之。"华不答,而使人防御甚严。丰城令雷焕,博物士也。谓华曰:"闻魅鬼忌狗所别者,数百年物耳。千年老精,不复能别。惟千年枯木,照之则形见。昭王墓前华表,已当千年,使人伐之。"至,闻华表言曰:"老狸不自知,果误我事。"于华表穴中得青衣小儿,长二尺余。使还,未至洛阳,而变成枯木。遂燃以照之,书生乃是一斑狸。茂先叹曰:"此二物不值我,千年不复可得。"《续齐谐记》

译文:

张华(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位列司空(官名,掌水利、营建之事)期间,已经把燕昭王(春秋战国时燕国第39任君主)墓当做自己家的一只狐狸通过千年的修炼,终于化为人形。它变成一书生,打算去拜访张华。

临行前,它问自己的老邻居,燕昭王下葬后就树立在墓前的华表:“老表,以我现在的才华样貌,去拜访张司空会如何呀?”

华表对此事深表担忧:“以你的才华样貌,当然没什么不可,但张公是一位知识渊博之人,恐怕难以受骗。我担心你这次出行,不但会遭受耻辱难返,丧失了千年修炼的道行,恐怕也会连累了我呀。”

对于华表的担忧,狐狸只是过了一下耳朵而已,随后就去拜访张华了。

张华见书生一表非凡,才兼文雅,很是重视。两人随后讨论文章虚实,张华未胜。接着又讨论历史,诸子百家,十圣三才,张华均久居下位。

书生叹了口气说:“世人传言,明公乃谦谦君子,尊贤容众,嘉奖有能力的人而怜悯弱者。怎么能憎恨有学问的人呢?墨子讲兼爱,难道是这样的吗?”说完便想离去。但张华已派人把守,无法离去。既然不得出,书生又问张华:“明公派士兵把守,定当是怀疑我了。明公这样做,恐怕以后天下人都要三缄其口,卷舌不谈,有志之士也只能望公府而不进了。若是出现这样的事情,我深深的为明公赶到惋惜啊。”对于书生的这番话,张华并未回答,反而是派人更严格的看守书生。

丰城县令雷焕,也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他听说了此事,对张华说:“我听说,狗能分辨出百年道行的鬼魅狐狸,但修炼千年的精怪,就无法识别了。只有找到前年的枯木,点燃照之,才能使精怪现出原形。燕昭王墓前的华表,已有千年,明公可派人伐之。”

张华派去的人带了燕昭王墓前,听到华表说:“这只不自知的狐狸,果然连累了我。”张华派去的人,在华表中取出了一个两尺多长的青衣小儿,在回去的路上,还没有到洛阳,就变成枯木了。

张华命人点燃枯木去照书生,书生果然现了原形,变作狐狸。张华叹息说:“它们若不是遇到了我,恐怕再过千年,也不会被抓住。”

读后感:

这是一个古代的装x遭雷劈的故事。《续齐谐记》中,故事情节略有漏洞,例如:书生为何叹息张华“憎人学问”,张华又为何认定书生是精怪等。这些内容,在《搜神记》中的故事情节也更为完整。《续齐谐记》中,并未说张华如何处置狐狸,而《搜神记》中,则是烹杀了这只千年狐狸。

故事中,狐狸并无害人之心而被人害之,还连累了自己的邻居,实为可惜。

原文:

大司马河内汤蕤(汤御览一引作陵一作阳)字圣卿,少时病疟,逃神社中。有人呼杜邸杜邸,圣卿应声曰:“诺!”起至户口,人曰:“取此书去。”得素书一卷,乃谴劾百鬼法也,所劾辄效。《列异传》

译文:大司马河内人汤蕤字圣卿,年少的时候患了疟疾(那时候可没有青蒿素,估计得这病,只能等死了),逃进了一座庙里。,听到有人喊:“杜邸、杜邸。”圣卿随口应答并起身到门口查看,见一人说:“这本书给你了。”圣卿翻阅,发现是一本道书,上面记载的全是遣劾驱使百鬼的方法。而且每次按照书上的方法操作,皆有效。

读后感:

生了病,莫名其妙的跑到一个庙里,还能得到这么一本奇书,堪比不小心掉进河里,爬上来时会发现屁股口袋里还有条鱼在里面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情况,在故事中是最常见的。

原文:

汝南北部督邮西平刘伯夷有大才略,案行到惧武亭夜宿。或曰:“此亭不可宿。”伯夷乃独住宿,去火诵诗书五经讫卧。有顷,转东首,以絮巾结两足,以帻冠之,拔剑解带。夜时有异物稍稍转近,忽来覆伯夷,伯夷屈起,以袂掩之,以带系魅呼火照之,视得一老狸,色赤无毛,持火烧杀之。明日发视楼屋间,见魅所杀人发数百枚。于是亭遂清静。旧说“狸髡千人,得为神也。《列异传》

译文:

汝南北部的督邮,西平人刘伯夷是一个雄才大略的人,又一次他出行到了一个叫做惧武亭的地方,打算夜宿在此。旁人告诉他:“这个亭子有不干净的东西,不可夜宿。”但刘伯夷不听,非要独自留宿于此,在借着火光诵读诗书五经后躺下休息。过了一会,他转头向东,用絮巾包住双脚,把帻巾带到头上,并且把腰间的剑解下来。

午夜时分,有异物由远及近,慢慢的靠近惧武亭,突然朝伯夷扑了过来。伯夷跳起来,在衣袂的掩盖下袭击,最终用带子系住此物并拿火照看,原来是一只全身赤色的狐狸。刘伯夷用火烧杀了它。

第二天,在此地的一处房屋里,发现被这只狐狸所杀的人头数百枚。从此以后,惧武亭就恢复了平均。古人传言:“狐狸得到一千个人头,就可以成为神了。”

读后感:这只狐狸,真的应该被烹杀。

现在,开一下脑洞,假如把这些情节,出现在灵异小说中,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呢?

    阴沉沉的天空,厚厚的云层,干燥的空气,风不大,但地上的干草,树枝都被刮在了一起。我将自己的行李收拾好,打算中午退房。这是这个小镇上唯一的一家小旅馆,我结账的时候,跟老板打听上山的路。因为已经住了好几天了,老板是个很憨厚的北方汉子,一听我要上山,立刻一边找钱一边劝我:“你今天上山不行啊,你看这天,从早晨到现在都是昏黄昏黄的,刚刚天气预报还说今天晚上要下雪呢。就算你为了研究你说的那个什么,叫什么来……我也不懂你们的学问,但总之啊,小伙子,热爱工作是好事,你是个好员工,但也犯不上这么个天气去冒险啊。要我说啊,你今天再在我这里住一晚上,明天上山也不迟。”

  “不了,有些数据,必须晚上收集,白天是无法收集的。”为了今天晚上的某个时刻,我已经在这里等了好几天了,不能因为下雪就错过了。

  老板把钱递给我:“那你可小心点,发现问题不对,就赶紧回来,晚上到12点,我才打烊呢。”又想起了什么,用眼睛在前台的桌子上扫了一下,顺手拿了一张名片给我:“这是我的名片,你拿好了,万一真出事了,打电话给我,我的手机24小时开机。”他用手抹了一下头,带着一点抱歉的笑容:“我是说,万一啊,有事的话,我可以帮你报警。”

  我把包背在身上,很感激来自一个陌生人的关心:“谢谢老板,如果明天早晨,我没有回来,你真的可以报警了。”

  从这儿出发,到我今晚的目的地并不远,只是这个地方太荒凉了,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只剩下一些不愿意离开的老人住在这个镇子上了。我按照老板的指示,来到了山前。真的是一座荒山,树叶和荒草已经掩埋了上山的路,或者说,也许,已经没有了路。

荒凉,是这里唯一的标识,荒凉,也容易掩埋罪恶。

虽然没有路,但我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我能感受到那只狐狸的存在,这是与生育来的本领。

  我来自一个被诅咒的家族,究竟被诅咒了多少年,因为诅咒死了多少人,没有人知道;为了解开诅咒又死了多少人,也没人清楚。做为这个家族的子孙,我们只知道,要想解开这个诅咒,必须杀死那只下咒的狐狸。

  作为被诅咒家族的一员,我从小就学习制服和驱使鬼怪的方法。这些方法都来自一本古书,是我的先祖,无意间在一座庙里得到的。之后,他就经常按照上面写的驱使鬼怪。这给他带来了荣耀,也为我们家族埋下了祸根。

  而关于家族的诅咒,则是要从历史上的西晋年间说起。有一天,新任司空不久且兼管修史之事的张华张司空,接待了一位来拜访他的书生,张华见书生样貌不凡且文质彬彬,十分欣赏。于是和他一起探讨文章,书生的学问让拥有博学盛名的张华惊叹,继而讨论历史、十圣,三才,书生的见识更是让张华差异。他找了个借口出门,对左右说:“这个书生,竟然能够说清楚这么多历史细节,那么多的往事,他就像亲眼看到过,亲身经历过。凡人怎么可能做到呢,他不是鬼魅就是成精的狐狸。立刻安排人将院门守住,决不能让这个畜生逃走。”

  书生感受到了危险,对张华说:“我听世人传言,明公乃谦谦君子,尊贤容众,嘉奖能者而怜悯弱者。但明公却憎恨有学问的人呢?墨子讲兼爱,难道是明公是这样理解的吗?”说完就准备离去,但被守在院门的士兵拦住了。

  书生冷笑着问张华:“明公派士兵把守,定当是怀疑我了。明公这样做,恐怕以后天下人都要三缄其口,卷舌不谈学问;有志之士也只能望公府而不进了。若是出现这样的事情,我为明公赶到惋啊。”对于书生的这番话,张华面露难色,他并没有十足的把握证明,这个书生就是鬼魅精怪。也只能不作答来回避,再就是派人更严格的看守书生。

  张府的管家看张华面露难色,便提议道:“老爷,我听说鬼魅都怕犬类,不如派人牵只猎犬来,以便他是人是妖。”

  张华点头表示同意,吩咐管家立刻去办。但猎犬迁到书生面前,根本没有任何作用。反而让书生讥笑了一番:“我的聪明才智是天生的,你却怀疑我是妖怪,居然用猎犬来对我进行测试,明公的此番做法,可谓贻笑天下了。”

  正在张华一时无奈之际,丰城县令来拜访张华,他是张华的门生,见老师面色忧郁,似有烦心之事。而对于自己的学生,张华也没有隐瞒,听完老师的话,丰城县令说道:“学生倒有一个主意。在我县内,有一捉妖人,据传言,世间鬼魅妖怪,无不被他所降服。不妨学生叫他过来一试。”

  捉妖人被带到了张府,他见过书生之后,对张华说:“大人,根据草民的经验,这是一只修炼千年的妖怪。猎犬只能识破几百年的小妖,所以此畜生才会如此的肆无忌惮。”

“那如何才能识破千年之妖呢?”听捉妖人这么说,张华这几天的阴晦心情一扫而空。

“只有找到千年的枯木,点燃后的火光,能让此妖现出原形。”

“可要到哪里去找千年的枯木呢?”丰城县令犯了难。

“这倒不难。”张华捋着胡须说:“离京城不远处燕昭王墓前,竖有一华表,据老夫所知,那是昭王下葬的时候竖立于此的,这么算来,也有上千年的时间了。管家,立刻派人去把昭王墓前的华表取来。”

  捉妖人和张府的人来到燕昭王墓前的华表前,侍卫队长正打算指挥人把华表挖出来,捉妖人阻止了他们:“不用这么麻烦,只需取精华所在就可以了。”

  士兵们按照捉妖人的指示,将华表拦腰截断,在华表的内部发现了一个二尺多长的青衣小儿,那小儿见捉妖人流泪道:“我与那老狸均未做过坏事,还请不要伤害于我们。毁我们千年道行,与草菅人命又有何异。”

  见捉妖人犹豫,侍卫队长立刻将小儿捉住:“先生太过于任慈,还是交与我们处理吧。”他将小儿装进了捉妖人特制的笼子里,大家往洛阳出发了,走到半路,小儿已经化为枯木。

  捉妖人拿着枯木,在张华和丰城县令的陪同下来到书生面前。书生见到枯木大惊失色,跪地求饶说:“我愿现出原形由明公处置,但请明公放过华表。”

  张华冷哼了一声:“你们两个畜生,若不是遇到了我,恐怕再过千年也不会被抓住吧。”然后示意捉妖人点燃枯木。

  书生对着捉妖人磕头:“请先生放过我们……”可是已经晚了,华表已经被点燃了,那火光中映出了青衣小二的影子,他说书生说:“我曾经劝你不要出来,可是现在一切都晚了……”

  书生已经现了原形,他用悲凉的语调说:“是的,你曾经告诫我说,这次出行,不但会遭受耻辱难返,丧失了千年修炼的道行,还会连累了你。”狐狸说完向张华扑去,但捉妖人挡在了张华的前面,狐狸的爪子在捉妖人的脸上,留下了一道划痕。

  丰城县令立刻喊道:“来人啊,杀了这个畜生。”但狐狸还是趁乱逃走了,风中传来它的声音:“你毁了我的前年道行,你杀了华表,我要报复你。我已经尝到了你的血的味道,我诅咒你和你的家族,你们家的任何男性,都活不过30岁,只要我活着,这个诅咒就解不了。”

  这就是我的家族所中诅咒的来源,小时候听,觉得就是一个故事,真正的接触到家人活不过30岁的事实之后,我们家族的每一个人都记住了这个使命,找到这只狐狸杀了他。心里想着这个故事,不知不觉中,已经到达了我的目的地——半山腰的一个亭子。

  已经开始下雪了,快午夜的时候,我关闭了手电筒的灯光,按照祖传下来的那本书上的捉狐的方法,将自己的脚和头包好,默默的等待它出现。

  风夹着雪花从亭子里穿过,在一阵风中,我感受到了变化,它来了。我把剑握在手里,一阵更大的风扑面而来,我用带子勒住了它。

  打开手电筒,一身红毛的狐狸,已经没有呼吸了。我默默的等着,天色微亮的时候,在亭子旁边的破屋子里,发现了几百年来这只狐狸害死的人头,我扫了一眼,估计有数百枚,虽然这只狡猾了狐狸用了障眼法,普通人发现不了,但瞒不住捉妖师,更何况我还是一个专门对付狐狸的捉妖师。

  下了一晚上的雪已经停了,这是一只修炼了几百年的狐狸,但不是我要找的那一只。我抬起右脚,狠狠的踩向旁边的雪堆,脚一个猛子扎了进去,脚印留下的痕迹,像一口黑洞洞的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7040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8
下一篇2023-07-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