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时—篇课文,内容是在云南哀牢山—带,森林中还有驿站,供来往行人歇脚,有猎人,还有—群哈尼族小姑

初中时—篇课文,内容是在云南哀牢山—带,森林中还有驿站,供来往行人歇脚,有猎人,还有—群哈尼族小姑,第1张

彭荆风《驿路梨花》课文原文

驿路梨花

彭荆风

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这是哀牢山南段的最高处。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夕阳西下,我们有点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

同行老余是在边境地区生活过多年的人。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

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老余说:“这里有梨树,前边就会有人家。”

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快看,有人家了。”

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声。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老余打着电筒走过去,发现门是从外扣着的。白水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

我们推开门进去。火塘里的灰是冷的,显然,好多天没人住过了。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水清凉可口。我们走累了,决定在这里过夜。

老余用电筒在屋里上上下下扫射了一圈,又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

我们开始烧火做饭。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我们躺在软软的干草铺上,对小茅屋的主人有说不尽的感激。我问老余:“你猜这家主人是干什么的?”老余说:“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

正说着,门被推开了。一个须眉花白的瑶族老人站在门前,手里提着一杆明火枪,肩上打着一袋米。

“主人”回来了。我和老余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老人眼睛瞪得大大的,几次想说话插不上嘴。直到我们不作声了,老人才笑道:“我不是主人,也是过路人呢!”

我们把老人请到火塘前坐下,看他也是又累又饿,赶紧给他端来了热水、热饭。老人笑了笑:“多谢,多谢,说了半天还得多谢你们。”

看来他是个很有穿山走林经验的人。吃完饭,他燃起一袋旱烟笑着说:“我是给主人家送粮食来的。”

“主人家是谁?”

“不晓得。”

“粮食交给谁呢?”

“挂在屋梁上。”

“老人家,你真会开玩笑。”

他悠闲地吐着烟,说:“我不是开玩笑。”停了一会,又接着说:“我是红河边上过山岩的瑶家,平常爱打猎。上个月,我追赶一群麂子,在老林里东转西转迷失了方向,不知怎么插到这个山头来了。那时候,人走累了,干粮也吃完了,想找个寨子歇歇,偏偏这一带没有人家。我正失望的时候,突然看到了这片梨花林和这小屋,屋里有柴、有米、有水,就是没有主人。吃了用了人家的东西,不说清楚还行?我只好撕了片头巾上的红布、插了根羽毛在门上,告诉主人,有个瑶家人来打扰了,过几天再来道谢……”

说到这里,他用手指了指门背后:“你们看,那东西还在呢!”

一根白羽毛钉在红布上,红白相衬很好看。老人家说到这里,停了一会,又接着说下去:“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说这大山坡上,前不着村后不挨寨,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

我们这才明白,屋里的米、水、干柴,以及那充满了热情的“请进”二字,都是出自那哈尼小姑娘的手。多好的梨花啊!

瑶族老人又说:“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把用了的柴、米补上,好让后来人方便。我这次是专门送粮食来的。”

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给屋顶加点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 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插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抬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最近上映的**《赤狐书生》打响了贺岁档的第一枪,上映首周票房就破亿了,并且讨论度正在迅速的攀升。这部**不仅情节十分的感人,并且特效也十分的逼真,聘请的是好莱坞的著名特效团队。像是**中扮演莲花精的哈尼克孜出场时仙衣飘飘的样子十分的美丽,但是这件美衣却是后期P上去的;小狐妖的特效精细到身上的每一根毛发都十分的逼真,优质的物效让这部**额外的精彩好看。

一、仙女的衣服是P上去的

当哈尼克孜所饰演的莲花精要勾引陈立农所饰演的书生王子进时,她出场的方式吸引着现场所有的观众。哈尼的美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并且她是有着非常好的舞蹈功底,当她出场的时候,身穿着蓝色的长裙飞在天空中,仙气飘飘让人非常的惊艳。但是官方微博晒出拍摄的场景时,才发现真实的情况,哈尼穿的是紧身的蓝色打底衫,根本没有这件仙气的蓝色长裙,而是靠着CG特效技术在后期加工制作完成的。

二、国产影片向国际靠齐

《赤狐书生》跟继《捉妖记》之后,另一部奇幻题材的**,不仅演员配制十分强大,并且请了久石让来担当**的音乐监制。大家都知道特效一直都是国内**的短板,所以为了特效更加的逼真还请了好莱坞的特效,但是中间的流程、美术以及特效镜头如何完美的结合就要靠我们自己慢慢的摸索和研究。特效制作最难的部分就是**里面小狐妖,不但要表情丰富,塑造的栩栩如生,并且还要精细到身上的每一根毛发,十分的困难。

**《赤狐书生》上映之后,观众被哈妮克孜出场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服装是一大亮点,仙衣飘飘从空中飞过,仙气的长裙像是在碧波中荡漾。其实这件长裙在现实中不存在的,是后期特效中加工完成随着**《赤狐书生》的热映,人们看到了国产影片的优秀的团队,以及高超技术。当观众看到这些特效之后,纷纷感慨说太厉害了,第一次看到如此优秀的特效。

哈尼族的民风民俗 哈尼族风俗习惯六月年 哈尼族的民族节叫“库扎扎”,时间为夏历六月二十六日,因此又叫“六月年”。

传说,在远古的时候,哈尼人不知道一年要分几个月,后来,太阳和月亮传授给哈尼人分月的办法,在人间栽了一棵年月树,一枝树干算一个,哈尼人分得了第六枝,从此,就在六月过“库扎扎”。又说,过去有七个仙女到哈尼寨,做了一个磨伙,她们轮流玩耍,把站在权上的小鸟也逗笑了。鸟儿欢乐地唱起歌来,歌声感动了天神,天神把福降给了人间……人们怀念七仙女,每年过“库扎扎”时都要打秋千。喜喝新谷酒 在每年的秋收前夕,居住在哀牢山一带的哈尼族,都要举行一次“喝新谷酒”的仪式,哈尼语称“长奴抽扎”或“车收资八都”,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平安。

喝新谷酒,选定在一个吉祥的日子里。这天,各家割回一把即将成熟的谷穗,倒挂在堂屋右方后山墙上,采下百来颗谷粒,放进酒瓶里泡新谷酒。然备办美味可口的饭菜全家共饮,有的还请邻居长辈男子来喝新谷酒。席间,客人举杯唱起祝酒歌:

象黄牛寻找春天发出的青草,

我们爽快地喝着喷香的米酒。

红红的竹筷粘着黄鳝,

花花的杯子盛满美酒。

丰收的粮食堆积成山,

白生生的大米吃不完……

全家老少跟着端起酒杯,喝上几口新米酒,即使是婴儿也要在小嘴上抹上一点。据说,这样可使全家老少无病无害,幸福安宁。包头巾 云南藤条江南岸的哈尼山寨里,人人都有自己做的包头巾。女的方方的一块,团溜溜包在头上;男的宽约六寸,长挂挂一条,宽绰绰缠在头上。小姑娘还不懂事时,戴一顶灵巧的两角小帽。长大了,脱下小帽,包上一块包头巾,用一截丝线箍着,表示这“然咪”(姑娘)成熟了。这时,村上的一些人看上了,就会来提亲。小儿子一落地,就戴个拼缝的小团帽。(因它形状团团的,哈尼人叫它“包嘟”)。人长大了,团帽又缝大一点,一直戴到结婚。结婚时,舅母要从自家的织布机上剪下一块两丈多长的布,然后染得紫蓝紫蓝的,送给新婚的外甥。祝愿他们男耕女织,勤劳动,来日美好的生活象包头巾一样长。

朴素简易的包头巾,是哈尼人敦厚朴实,勤劳勇敢的象征。姑娘的小帽 哈尼族支系的碧约人,每个姑娘都戴用黑色土布缝制的小帽。小帽有六个角,四周镶着小银泡,帽顶正中又镶一颗大银泡,大银泡下缝有一束红线。

碧约姑娘未成年戴一顶小帽,是表示对家中老人的尊敬;成年以后要戴两顶小帽(一顶是为情人准备的)。按碧约人的习俗,姑娘一旦被小伙子看中,小伙子为了表示对姑娘的爱慕之情,就把姑娘的小帽抢去一顶。如果姑娘也爱上这个小伙子,就顺从地让他抢去;反之,姑娘就把小帽要回来。

姑娘的小帽一直戴到婚后,怀了孕不再戴了,这时改成打包头。尖顶白头巾 滇南红河一带的叶车(哈尼族支系)妇女,不论在纺织、做饭,或劳动、串亲、赶场、 ,总爱戴一顶洁白的尖顶白头巾。它不但能防尘、遮日和护发,而且还是一种美的装饰。

尖顶白头巾是用宽约一尺、长二尺的家织白布缝制的,呈尖角状,酷似刚出土的白竹笋。头巾后尾部宽布长,被风一吹,飘飘荡荡,别有风致。帽的侧后处,有股白线带,有的还用红绿丝线在后尾边沿,绣上别致、鲜艳的图案。

据说,古代的叶车人,原住在一个美丽的湖滨草原上,后来人口增加了,就南迁到水草丰美的“叶车朗灰”(昆明滇池西山一带)。不久,因和一强大部族发生冲突,只得四处流浪。若干年后,迁到“阿迷州”(现开远一带)居住。但那个强大的部族又追踪而来,善良朴实的叶车人忍无可忍,被迫应战。经过七十七天的浴血奋战,叶车人失败了,他们纷纷逃进红河一带的深山里。妇女们用自己纺织的白布缝成尖顶白帽罩在头上,并用头巾后摆住脸,使敌人无法辨认。后来,发现其他族的妇女戴尖顶白>>

哈尼族有哪些风俗习惯? 哈尼族:“扎勒特”是哈尼族最大的节日,因在农历十月间进行,故又称“译腊和实”,即十月年。“好收”,是元江县那S一带哈尼族三大节日之一,虽不及“扎勒特”和“苦扎扎”那么隆重,但它特别重要,当地哈尼族认为,不过此节,新的一年尚未真正来到,十月岁首也只是个序幕。“好收色”是“染黄饭”的意思,当地汉族称之为“黄饭节”或“二月年”。当地哈尼族以此节祭献仓摩米天神的使者布谷鸟和“笔苦”鸟,因此节日是在听到布谷鸟和“笔苦”鸟的第一次呼叫之后,选择一个亥猪日举行,节日一天结束;“L扎扎”节,每年夏历五月的“L扎扎”,是滇南哀牢山一带哈尼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历时3―5天,其庆典活动极为隆重;“耶苦扎”,是西双版纳一带哈尼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从每年农历六月的第一个属牛日(哈尼人的吉日)开始,节期3―5天,过节期间,人们都停止上山生产劳动,在家里吃喝玩乐,或外出走亲串友。节日期间,还举行赛马、打陀螺、跳竹筒舞等活动。

哈尼族性风俗习惯是什么? 哈尼族多居住在半山腰,依山势建立村寨。红河、元阳、绿春等地住的是土墙草顶楼房,以石垫基,以木为柱,土基砌墙,屋顶铺茅草,少数用瓦。楼房有上、中、下三层,下层关牲畜,中层住人和存放粮食,上层堆放瓜菜等杂物。墨江一带多是土基楼房,平面屋顶,间间相连。西双版纳住的是竹木结构的楼房,旁设凉台,别具一格。

哈尼族一般用自己染织的藏青色土布做衣服。男子多穿对襟上衣和长裤,用黑布或白布裹头。西双版纳地区穿右襟上衣,沿大襟镶两行大银片做装饰,以黑布裹头。妇女多穿右襟无领上衣,下穿长裤,衣服的托肩、大襟、袖口和裤脚镶上彩色花边。西双版纳及澜沧一带的妇女,下穿短裙,裹护腿;胸前挂成串的银饰,头戴镶有小银泡的圆帽。墨江、元江一带的妇女,有的穿长筒裙或皱折长裙,有的穿稍过膝盖的长裤,系绣花腰带和围腰。妇女在服装和装饰上区别是否已经结婚,有的以单、双辫区分,有的以垂辫和盘辫区分,有的以围腰和腰带的花 分等等。

哈尼族的家庭形式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家庭,这在西双版纳比较严格。一般认为多妻不符合哈尼人的习俗,如果婚后多年不育男孩而娶妾则被允许。青年男女在婚前可以自由恋爱,但结婚要征得父母同意,也有一些地区实行包办婚姻。墨江碧约人有“踩路”订婚的习惯,就是男女双方情投意合后,由双方老人同走一段路,如果在路上没有遇到兔子等野兽,就算订婚了。

哈尼族仍然保留着古羌戎父子连名制的传统,即父亲名字后头的一个字或两个字作为儿子名字的起头字,世世代代连续下来。丧葬主要实行火葬。

哈尼族的人有什么风俗习惯吗? 哈尼族多居住在半山腰,依山势建立村寨。红河、元阳、绿春等地住的是土墙草顶楼房,以石垫基,以木为柱,土基砌墙,屋顶铺茅草,少数用瓦。楼房有上、中、下三层,下层关牲畜,中层住人和存放粮食,上层堆放瓜菜等杂物。墨江一带多是土基楼房,平面屋顶,间间相连。西双版纳住的是竹木结构的楼房,旁设凉台,别具一格。

哈尼族一般用自己染织的藏青色土布做衣服。男子多穿对襟上衣和长裤,用黑布或白布裹头。西双版纳地区穿右襟上衣,沿大襟镶两行大银片做装饰,以黑布裹头。妇女多穿右襟无领上衣,下穿长裤,衣服的托肩、大襟、袖口和裤脚镶上彩色花边。西双版纳及澜沧一带的妇女,下穿短裙,裹护腿;胸前挂成串的银饰,头戴镶有小银泡的圆帽。墨江、元江一带的妇女,有的穿长筒裙或皱折长裙,有的穿稍过膝盖的长裤,系绣花腰带和围腰。妇女在服装和装饰上区别是否已经结婚,有的以单、双辫区分,有的以垂辫和盘辫区分,有的以围腰和腰带的花 分等等。

哈尼族的家庭形式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家庭,这在西双版纳比较严格。一般认为多妻不符合哈尼人的习俗,如果婚后多年不育男孩而娶妾则被允许。青年男女在婚前可以自由恋爱,但结婚要征得父母同意,也有一些地区实行包办婚姻。墨江碧约人有“踩路”订婚的习惯,就是男女双方情投意合后,由双方老人同走一段路,如果在路上没有遇到兔子等野兽,就算订婚了。

哈尼族仍然保留着古羌戎父子连名制的传统,即父亲名字后头的一个字或两个字作为儿子名字的起头字,世世代代连续下来。丧葬主要实行火葬。

哈尼族的习俗 六月年(苦扎扎):是哈尼族一个传统的农业生产的节日,节日期间杀牛(黄牛)祭祀,祭天神、土地神和祖先神。牛肉平均分配,集体安排生活。五月、六月村里容易发生疾病,田间容易遭受虫害,因而清扫水井,夜晚点燃松明火把,照亮屋内,驱赶邪恶,火把插到田间路旁,送走瘟神。苦扎扎节日期间开展各种文体活动。 耶苦扎:是西双版纳一带哈尼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从每年农历六月的第一个属牛日(哈尼人的吉日)开始,节期3―5天,过节期间,人们都停止上山生产劳动,在家里吃喝玩乐,或外出走亲串友。节日期间,还举行赛马、打陀螺、跳竹筒舞等活动。 好收色:汉族称之为“黄饭节”或“二月年”,哈尼族以此节祭献仓摩米天神的使者布谷鸟和“笔苦”鸟,因此节日是在听到布谷鸟和“笔苦”鸟的第一次呼叫之后,选择一个亥猪日举行,节日一天结束。 扎勒特:是哈尼族最大的节日,因在农历十月间进行,故又称“译腊和实”,即十月年,前后历时六天。新年当天,每个寨子要共杀一口猪。猪无论大小,肉按户平均分配。 十月年:哈尼族以农历十月为岁首,过十月年,就是过新年。节期五、六天,多至半月。有条件的人家要杀猪、舂糯米粑粑。亲友互相拜访,有说亲的就趁这个节日请媒说亲,嫁出去的姑娘回娘家探望。 嘎汤帕节:是云南西双版纳哈尼族的主要节日,“嘎汤帕”是哈尼语,意为万物复苏或万象更新。过节的时间在每年的1月2日至4日,节日期间有展示哈尼族风情的文娱节目如长竹杆舞及荡秋千、射弩等比赛。 新米节: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卡多人的“新米节”。这天,卡多人要把收获的新谷舂成新米做成饭“尝新”,这被认为可以增强体质,同时,也表示庆祝“五谷”、“六豆”丰收。 母亲节:每逢农历二月第一个属牛日,是云南哈尼族支系卡多人的“母亲节”。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位卡多母亲含辛茹苦,将儿子养大成人。儿子长大后反而打骂母亲,致使母亲羞愤投河自杀。后来这个年轻人为了表达自己的悔恨之情,使把母亲去世这天定为纪念母亲的“母亲节”,一直沿袭至今,成为一种传统性的节日。 老人节:为每年的农历腊月十五 ,在老人节这一天,哈尼族青年男女身着传统服饰,用独特的舞蹈和丰盛的酒宴为村寨中的老人庆祝节日。 古代哈尼族有名无姓,采用父子连名制,即父名的尾字为儿名首字。如父名是松山,子名为山达,孙名为达飘,以此类推,形成一代一代的家族连名谱系,认宗族、亲戚,就靠背诵家谱,女儿也行父子连名,但不能列入谱系,若某代出现非正常死亡、双胞胎和生理缺陷的人,不连父名,须逃过一代,重新取名列代。 吉维支系是以孩子出生的那天的属相取名,如生在牛日,取名牛xx,生在鸡日,取名鸡xx;吉坐支系一般是与“莫批”连名,如大儿子死了,下面的儿子名“批修”;孩子生在路途间,就以路连名,如嘎(路)南;妻子怀孕期间,丈夫在外非正常死亡,婴儿生下来就用“罗”连名。 现代哈尼族各支都有自己的姓氏,哈尼语称为“阿古”,但是这种姓氏不普遍使用,也不与名字连用。只是在需要证明自己宗族归属时才使用。姓氏的种类很多,如“当参阿古”、“鱼鸟阿古”、“当且阿古”,这些姓氏的名称一般是各支宗族祖先的名字。 哈尼族名字有乳名、小名和大号之分,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名字。大号只在背诵家谱、给小孩命名或比较隆重祭礼仪式上才使用,用得最普遍的是小名。如今哈尼族也取汉族名字。现在约定俗成的习惯是“当参阿古”用“杨”姓.“参先阿古”用“李”姓等等。但取啥尼族名字时,仍保持传统的“父子连名”习俗。 住在红河边上的哈尼族支系叶车人的男女丰年往往以配对就宴的方式选择恋人,一般在配对就宴前,男方在征得女方应诺后,由小伙子>>

哈尼族是个怎样的民族?这个民族又有哪些风俗习惯? 哈尼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哈尼族主要分布在滇南地区,包括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和玉溪市。哈尼族见于汉文史籍的名称,有“和夷(蛮)”功“和泥”、“窝泥”、“阿泥”、“哈泥”等。自称多达30余种,如“哈尼”、“v尼”、“碧约”、“卡多”、“豪尼”、“白宏”、“布都”、“多尼”、“叶车”、“阿木”等等。

哈尼族过春节有什么风俗习惯 哈尼族主要聚居在红河和澜沧江的中间地带。哈尼族有“卡多”、“尼”、“碧的”等自称,他称20多种,解放后统称为哈尼族。哈尼族的历史悠久,早期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人。隋唐时代,哈尼族与彝族的先民又同被称为“乌蛮”。

哈尼族每年要过两次年。一是十月节,二是六月节。哈尼族历法以十月为岁首,即“大年”。过年这天,人们走亲访友,求亲订婚。“六月年节”期间杀牲祭祖,开展荡秋千、摔跤、唱山歌等文体活动。除夕妇女忙着做糍粑,小伙子上山砍竹子,搭秋千架。不论男女老少,春节里都喜欢荡秋千。

哈尼族的恋爱,婚育风俗有哪些? 哈尼族男子和女子一般长到十五六岁就开始改变衣饰,表示已经长大成人,接着进入恋爱和结婚的阶段。哈尼族青年男女,婚前的社交活动是自由的,村寨中还设有专供青年男女进行娱乐和交往活动的场所。叫做公房。

姑娘和小伙子可以公房里尽情地娱乐游戏和谈情说爱。他们时而在公房里嬉戏,时而在山林间出没,时而在草地上跳舞,时而互相对歌,时而在一起促膝私语,时而又出双入对一旦情投意合,两厢情愿,就可以在公房订下终身。

青年男女一旦结婚成家,就不能再去公房,也不能再参加类似的交往活动,如果离了婚,就又享有同未婚青年一样的权利,可以在公房或其他场合继续进行男女社交活动。

有些地方的哈尼族未婚男女青年还成立了自己的社交活动,协调爱情纠纷,并协调不同村寨间男女青年的爱情关系。

哈尼族十分重视男女婚恋的喜庆活动。往往以配对就宴的方式选择恋人,一般在配对就宴前,男方在征得女方应诺后,由小伙子凑钱,请烹调师傅主厨,杀公鸡、煮肥肉、炒菜、打酒、泡糯米进行准备。夜里10点钟左右开宴,参加者约10-30人,围观者熙熙攘攘。

届时灯火通明,桌上摆满各式菜肴。先将煮熟的大公鸡头朝上摆上餐桌,并把两个鸡睾丸和一只订螃蟹悬挂在鸡身上,由伙子头和姑娘头从首席坐起,其余男女依次配对入坐,随后举杯祝酒对歌,尽兴方散。

这时小伙子们用芭蕉叶包上糯米饭和菜送给姑娘们在回家的路上吃。如男女双方情意合,可相约下次会面时间。当地人称这种求爱方式为阿巴多,常为农闲时举行。

“抢婚”

过去哈尼人一直沿袭着古代遗留下来的抢婚的习俗。抢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男方亲属相中姑娘之后,不经媒约提亲,也不让男女双方认识交往,便组织一帮小伙子把姑娘偷抢回来,由男方家长或亲戚主持,让他们结为伉俪。

另一种情况的抢婚,是在自由恋爱的基础上进行的,双方相互爱慕,他们将自己的心愿告诉了家长。男方已备礼品请媒人多次到女方家登门求婚,但女方家长百般阻挠,不愿成全女儿的婚事。儿女们为反对长辈对婚烟自由的束缚,便合谋策划出抢婚的喜剧。

抢婚那天,男方邀约几个知心朋友,埋伏在事先选定的地点。女方按预约或借故背水,或借故上山砍柴,或下地劳动,以摆脱父母的控制,来到指定的地点让自己心爱的人抢去。 民俗节庆网

当姑娘出现在指定的地点时,小伙子们一拥而上,拉住她往男方家跑去。被抢的姑娘虽然满心欢喜,但这时要徉装挣扎,拼命大哭大叫,让寨里的人知道她被抢了。女方父母听到呼救声,虽然心中已明白是怎么回事,仍手持棍棒佯装追赶。

姑娘被抢走之后,被送到男方的亲友家藏上一二天。之后,男方父母再次请媒人到女方家求婚,把姑娘已被抢到男方家的事公开告诉女方父母。女方父母见木已成舟,只好同意婚事。

婚俗

生活在墨江一带的哈尼族,新郎在表兄弟和同龄伙伴的陪同下前去迎亲。到了新娘家后,要拜见岳父岳母,并经岳父岳母同意才能娶走新娘。新娘离家的时候痛哭不止,这就是哭婚的习俗。

新娘在出嫁前三天新要哭婚,表明她对父母和家人的感情越深。新娘在弟妹和亲友的陪同下,一路哭到新郎村寨门口才止信送亲的队伍则挑着背着嫁妆,一直送到男方家。嫁妆通常有箱柜、衣服、被褥、农具等,还有糯米饭、染成红、黄、白三色的几大摞糯米粑粑。嫁妆中还必须有舅舅送给新娘的一件蓑衣,一只巴箩,弟弟送给新娘的>>

彝族,哈尼族有哪些节日风俗? 哈尼族盛大的传统节日有苦扎扎节(即农历六月二十四的火把节)、十月年,还有喝新谷酒的习俗。届时,唱歌跳舞、摔跤、磨秋、射弩,热闹异常。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把宴席摆到街心,饭桌相连成长龙,进行长街宴,同喝街心酒,共庆新春佳节,表现了哈尼族人相亲相爱、团结互助的精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7084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8
下一篇2023-07-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