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安文化习俗之一—结婚
结婚成家在大多数人眼里,无疑是一个人一生中的头等大事。因此,人们把它看的非常重要,一对男女从相识到结婚,演绎出许多繁琐的程序,沿袭已久,便约定成俗了。
地处秦楚交界的镇安县,是一个多由外地移民迁栖而聚的居民区,特别是清末明初,从湖广、江浙、山西等地移民在镇安定居后,来自不同习俗的影响,使一个较为偏避的地方变得既有秦楚互通的粗犷、又有南北交融的风韵,冠以礼仪的通婚习俗很有讲究,就是经过文u洗礼的今天,在镇安的部分地方通婚仍有很多的地方风俗,若再简单不过,也有必不可少的“四步曲”。
请媒提亲。“天上无云不成雨、地上无媒不成亲”。在旧时代、男女授受不亲,未婚的男女没有自由恋爱的机会,儿女的婚事全凭父母操办,两家联姻多听从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一般是男方主动向女主提亲,所谓的“抬头嫁女子,低头娶媳妇”。哪家的儿子到了婚龄,父母便张罗着给儿子物色媳妇。但父母为了慎重和礼节,本人一般不能直接去女方说明意思。于是,就要请一位和女方关系比较好的人或者在一个地方有威望的长者去女方家中委婉地说明男方求婚的愿望,被请的这个人就是这对婚姻的撮合者—媒人(旧时也有能言善说、促婚成功率高的职业媒人)。媒人奔走男女双方征求意见,互相传话,算是提亲了,在当地也就是成就一桩婚姻的关键。
看家相亲。若女方父母听了媒人的来意,对男方的孩子及家庭情况有所了解,有结缘的意向。就会应男方的邀请择日让自己的女娃儿由亲娘或者信得过的主要亲属领着到男方家里去实地看一看男方的家境和男娃的情况。看家这一天,男方精心准备,尽量把家里拾掇的体面,想法给女方留下好印象。媒人会在合适的场合征求女方对男方的看法,如果男方应酬得体,女方对男方家庭和人有好感,女方就会对媒人表示她们的态度。如果女方没有大的意见了,就会大大方方地在男方吃一顿准备好了的宴席,临走时还会接收男方送给的定亲礼物,男方也要和媒人一起带着四色水礼送女方回家。如果女方借口不收男方的相亲礼物,那么就说明成就这桩婚事还有困难,定亲的事还得做些工作。
开叫定亲。男女双方通过看家来往,彼此增加了了解,相互若没有其它的意见和分歧,就要确定一个日子将婚事确定下来。为了图个吉利,过去,男女双方都要报出生辰,请懂看日子的人(算命先生)合相,确定一个吉利的日子,然后请媒人报给女方,倘若征得了女方的同意,男方就将日子发柬或亲自登门告诉给自己的叔伯长上和亲戚朋友,诚请客人上门喝喜酒,也有给自己壮门户的意思,让女方看自己的威望。在订婚之日,男方除了要备好四色水礼(红纸札的大肉“礼吊子”、甜点、茶、酒)外,还要按照女方提出的要求,备好定亲彩礼,由媒人和家族中的长辈(旧称作揖的),到女方给以交待。女方也将备上酒水摆上接风,欢迎男方的到来,并请来亲戚朋友,热情款待男方来客,席间,由媒人安排,男方摆开红包袱,—一向女方交待备齐的人情礼物。如有不周,男方一同来的人(作揖的)便向女方陪个不是,赢得女方的理解,求得事情办得顺顺利利。在定亲宴上下,男方由女方父母领着给女方叔伯长上和至亲好友敬酒,并随女方称呼开叫。到了这种程度,婚事就算确定下来了。定亲后,男方还要备礼品到女方家族和亲戚中认亲。女方以袜子,鞋物回赠。
过门成亲。定婚后。男女到了婚龄,就要张罗过门成亲,正式结婚。结婚的习俗和程序尽管和订婚有所雷同,但场面要比订婚隆重得多。因为,从这一天起,女方姑娘就要离娘到男方过日子,成为男方的媳妇。在结婚这一天,由男方新郎,媒人,引娘,等组成的迎亲队伍,人数多少不定,但必须双数,取意成双成对。来到女方,男方来人对女方家长和在场的家族众亲—一拜望。媒人仔细地将男方按女方讲约准备好的彩礼交待完好,以便女方满意。引娘陪女方新娘梳妆打扮做好出发前的准备。宴罢,新郎向女方众亲行礼,还要特意给陪女儿依偎说话,恋恋不舍的丈母娘行离娘礼(给一个红包),感谢养育之恩,暗示女方发亲。礼仪程序到位后,女方就可以在送亲的护送下往男方出发了。送亲一般由女方的长辈,同辈.晚辈和主要亲戚等人组成,也是双数,以示吉祥。为了避邪,女方前胸后背还佩带铜镜。如果条件允许,新娘还要以轿子或轿车代步。也有的地方配有喜乐队凑乐以示喜庆。一般女方还备有箱柜被褥等陪嫁,并回赠有头发(结发夫妻)、柏树叶(长生不老)、白米(白头偕老)、茶叶(四季长青)等四色礼物。在过去通行道路不好,抬花轿的轿夫两人前后抬着新娘,走在前面的为了防止后边的人看不清道路要给后面的人报路,形成一些顺口的歌句。如前面遇一姑娘迎面走来,走在前面的人就提示说,“前面一朵花”,走在后面的人就知道前面有人来了,并和上一句,“直走莫踩她”。在路长慢行中还说一些互相激励的歌句排除困乏,如在上坡时走在前面的人就说,“越上越高”,后面的人和一句,“上粱伸腰”,等等。还有嘴巧的说一些吉利话,讨对方喜欢,如刚起轿时,领头的就说,“高高举起”,后面和说,“两家有喜”。主家一高兴,还会给赏钱。到了男方如果时间尚早,女方还要等到天黑,看不到房脊时才进屋。不过男方早做了准备,专门请的牵娘子提前为新婚的男女牵了新床,牵床也要说一些吉利话,如:“牵床牵床,牵出一对鸳鸯,鸳鸯交劲生贵子,生男长大点壮元。生女长大做皇娘……”,等到天稍黑,新娘由牵娘子牵引进屋和新郎拜堂,拜堂中要喝交杯酒,吃双核蛋,示意生双胞胎。拜堂过后,接着抢房,也就是人洞房。新娘新郎抢着去洞房,看谁先座在床的大首边(迎门右侧,说是谁座了大边婚后谁就能掌家),接下来,就有男方专门请来梳头娘子(一般找儿女双全,又和新媳妇相合的人),给新娘子梳洗开脸(用红线醮粉在脸上滚动拨去汗毛), 示意着新娘从此不再是一个毛丫头了。然后就进入结婚的一个嬉戏的高潮—闹房。在一些地方戏称闹房三天不论大小,扩大了婚庆娱乐范围。闹的方式不同,分文闹武闹,文闹的出出句子倒让人乐于接受,但往往还设一些双关语让新媳妇羞涩地说不出口逗趣。四句的让男的先说,一人一句,到女的说的那句有些害羞了。说:
男:纸糊顶棚芋杆绑,
女:我在娘家把你想,
男:想我你咋不来咧?
女:哎,我怕妈嚷(指责)。
如武闹不一定就要特别动手动脚,但当着众人做也有些难为情。比如有一个叫“穿针引线”,让新郎把红线绳从新娘子的袖口穿人,然后从衣襟内牵出。也有的地方还要老阿公和小叙子,花样很多搞笑好玩,但不太文明。一般在结婚的第二天,送亲的向男方做以交待,将新媳妇在娘家亲手做的布鞋做为见面礼送给婆家的亲戚,显示新媳妇能干和知礼。亲戚朋友高高兴兴地散去,一桩婚事算圆满功成了。
随着社会的不断文明进步,婚姻习俗也在不断在简化和改进。婚姻自主,男女平等的今天,自由恋爱成为婚配的主流,媒人成为配角。过喜事的日子多选取在时间充裕,人心消闲的季节,如五一,十一,元旦等节日,有条件的还去旅游结婚。新娘出嫁不用座轿走路,条件好的座上了高档小车。通婚礼仪不再那么繁锁,好多礼节已经省略,一些习俗也会不再延袭。随着时间的推移,旧时的婚俗将渐渐成为美好的评说和记忆。迎嫁报路,迎亲牵床,闹房对句等吉利趣味联句将成为独特的民俗文化记载传世。
更迭传承文明,进步推陈出新,新时代的镇安的婚俗将会是一朵绚丽的奇葩,在生活的长河中呈放异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