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池里的民国风]民国上海小说

[游泳池里的民国风]民国上海小说,第1张

  炎炎夏日,男女老少在游泳池里戏水,早已成为都市人的生活常态。然而,穿越回上个世纪早期的民国初年,开办游泳池却是非常新潮的项目;在泳池里戏水的,无疑是引领风气之先的潮人。其实,在历史长河中,一切都是相对的,时间是无所不能的总导演,它创造了一切,又颠覆了一切。

下水者先行下水礼

1921年,广东精武会在东山河涌边临江处建“水上游艺会会场”,这是广州当时唯一对公众开放的游泳池。80年前,游泳池在中国是个舶来品。营业前,业主通常会煞有介事地为其举行一个开幕礼,所谓“下水者先行下水礼”。

1928年5月20日的《广州民国日报》记载了这样一场在今天看来有点滑稽的游泳池开幕茶会。“开幕礼刚开始摇铃要举行时,老天爷忽然狂风大作、乌云密布,开幕礼快结束时,大雨挟风而至。会场中间放了席子,上面摆着矮桌子,矮桌子上放着各种西饼、茶杯,茶杯的数量比人还多。大风掀起了席子,饼干随风飞起来,茶杯都被风吹得掉落在地。席地而坐的人都来不及穿鞋就跑了,那些在主席台上的人并排站着。风雨交加中,茶会继续开着,那些捡到饼干的人吃饼干的声音也有。等到茶会散了,风雨也差不多停了。游泳池的水好像也涨了三蒿。”

“这一天,来游泳的人比参加开幕茶会的多几倍。可惜的是海潮刚刚退,游兴还不是很好,水浅人多,刚下过雨,水的颜色也浑黄……”

风气先开

在民国的报纸上,关于游泳池的话题很多。但凡遇上酷暑天,报纸都会为游泳场留下一个版面,各种水上竞技、游泳赛事报道偶尔见诸报端,人们甚至玩起了义演募捐之风。东山水上游艺会就贴出了公告:“欲观女子水泳的绝技者注意!陈赛环及陆嫦二女士俱是国内著名女子水泳大家,兹由本会约定二女士于本月二十三日在东山水泳场竞技,不论性别每票五元,所得悉捐充慰劳前敌军人之用,欲观绝技的诸君尽兴乎来。”

之所以那么多关于游泳池的话题,是因为那不仅是一个关乎市民消闲生活的地方,还是判断你是IN还是OUT的标准。在政府筹建公共泳池前,广州只有东山的“水上游艺会”是向公众开放的。在男女大防的年代,它却开创了男女同泳之风,市民对此也引以为乐。“自水上游艺会特准男女同泳后,而征逐之风,视西关荔湾无逊色。时髦之人,视为同乐……” 1927年8月,《广州民国日报》刊登的一篇散文《广州特殊风尚之沿革》中是如此评价的。

当然,广州这种IN也不是全国通行的,当时的厦门就强调男女有别。“厦门当局,幸亏头脑尚未冬烘,不像广州,游泳池内男女有别,大家嬉笑泅水,却也并未见有什么伤害风化之事发生。”这段评论出于1934年第37期的旬刊《十日谈》。

泳池维权

开幕礼过后,游泳的人也就多了起来。当时的游泳池紧俏啊,老板坐地起价也是必然的。但比起现在委曲求全的沉默,民国时候的人们性子更为刚烈。

当年赫赫有名的东山水上游艺会是广州市民的至爱,既可以消暑又可以游乐。眼见暑期来游泳的人多了起来,老板决定从6月1日开始涨价。此前,为优惠学生,只收取半毫(约等于人民币45元)。但调整价格后,普通市民收二毫,学生收一毫,涨幅达100%。原本,提高票价的通告5月份就张榜在游艺场外面,但没想到,事先收到风的工作人员提前提价。是非就这样来了。据1925年5月26日《广州民国日报》记载,当时“许多学生都同他发生了口角,但没用。不料昨日,刚好有一群学生来游泳,他们不甘心被宰,在水里开会商量后,大家一起去与抗争,气势汹汹地要和对方打斗,游泳池方无奈,只能恢复原价。”

不仅涨价要反抗,服务不到位也要投诉。

1937年7月,南京某游泳池有泳衣租赁的服务,一位叫沈钦祥的市民因为出门太匆忙,忘记带泳衣,于是租了一件。但他对这项服务大为不满,尽管泳衣分大小号,但乱堆在一起,没有分类,而且有的泳衣上还有破洞。对此,沈钦祥投诉到了相关部门,“换衣服的时候,由于没有合适的尺码,一些体态肥胖的人穿得绷紧在身上,而一些瘦削的人则是像被关在泳衣里,引人发笑。我很质疑,这样不分尺码,泳衣破旧也不替换的行为,真的合适吗?”这份投诉被南京市档案馆收藏。

民国时期的游泳池起初多为学校、单位组织或达官贵人私有。由于民众对游泳池热情高涨,各地政府逐渐将游泳池当作市政设施纳入考虑范围……时至今日,有些建于民国初期的游泳池仍在为人民服务。前不久,西祠网友“Yuan_N”就晒出了民国时期的三座游泳池,其中的原中央体育场游泳池虽已80高龄,但从没发生过渗漏。比起现在的游泳池,当年的游泳池亦毫不逊色。

  剪彩的来源

  剪彩,是二十世纪以来才开始盛行的一种仪式。追根溯源,它最早起源于美国。

  据说1912年美国圣安东尼奥州的华狄密镇上,有一家大百货公司将要开张。老板威尔斯为了讨个利市,严格地按照当地的风俗办事,一大清早就把店门打开,并在门前横系着一条布带。万事俱备,只等正式开始的时刻了。但万万没有想到,在离正式开张前不久,老板的十岁小女儿牵着一条哈巴狗,从店里匆匆地跑出店外,无意中碰断了横在门前的布带。这时在门外久候的顾客以及过路行人,以为该公司正式开始营业了,于是乎蜂拥而入,并且争先恐后地购买货物,真是生意兴隆,大开利市。不久以后,当威尔斯的第二分公司又要开张时,他忽然想起第一次开张时的盛况。为了发财致富,老板又如法炮制一番,效果自然不错。后来,人们效仿此法,又用彩带取代了色彩单调的布带,并用剪刀剪断彩带,有的甚至用金制剪刀。这样一来,人们就正式给它起了个“剪彩”的名称。

  这一形式后来风靡了全世界。如何剪彩不仅是买卖开张时要搞的仪式,而且连工程开工、落成等许多事情也都要剪彩。近年来,隆重的剪彩仪式在我国也随处可见,许多知名人士、影视明星都当过剪彩人。

  剪彩礼仪:

  剪彩者是剪彩仪式上的关键人物。剪彩者的仪表和举止,直接影响剪彩仪式的效果。因此,剪彩者应当讲究有关礼仪。

  剪彩者穿着要整洁、庄重,精神要饱满,给人以稳健、干练的印象。剪彩者走向剪彩的绸带时,应面带微笑,落落大方。当工作人员用托盘呈上剪彩用的剪刀时,剪彩者应向工作人员点头致意,并向左右两边手持彩带的工作人员微笑致意,然后全神贯注,把彩带一刀剪断。剪彩完毕,放下剪刀,应转身向四周的人鼓掌致意。

  http://wwwdinghucn/bbs/dispbbsaspboardID=15&ID=1214

日月潭畔九族文化村的紫色薰衣草则是向游人展示着台湾南部的迷人浪漫。每年2、3月是九族的花祭,九族文化村也顺势推出“春季赏花二部曲”。绚烂华丽的樱花刚刚落幕,满山遍野的薰衣草便接力演出,水沙连欧洲花园,种植数十万株的紫色薰衣草,簇拥着喷泉、钟楼、小火车和巍峨的丽宫,演奏出一曲春之交响曲。 

漫话台湾九族

罗伟 

  今年九月份,在台湾参访期间,我有幸参观了紧临日月潭的南投县鱼池乡九族文化村。九族文化村占地面积很大,由於时间关系,虽然只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地看了一看,但台湾九族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近,台湾友人赠送给我一本《台湾老明信片》,翻开书扉,仔细品味,马上让人神游其间,一张张老明信片就象一面橱窗,穿越时光的隧道,再现台湾少数民族早期的生活场景,让我有机会更加深入地了解台湾九族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九族的起源及分布

  对於台湾的少数民族,大陆统称为“高山族”,因为他们半数以上住在高山地区。高山族这个名称是抗战胜利后才出现的,历史上有过“夷州人”、,"土人"、"东番夷"、"番族"等称谓。记得上中学时,曾经流行一首《阿里山的姑娘》。从那时起,我一直以为台湾的少数民族就是阿里山的高山族。其实“高山族”这一族名不太确切,走进台湾九族文化村才知道,其实台湾土著包括泰雅、赛夏、布农、邹(邵)、阿美、卑南、排湾、鲁凯、达悟等九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历史和文化。

  翻开台湾的历史,台湾九族先民可追溯到距今2~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的“在镇人”。从那时起,九族的先民就居住在祖国的宝岛上。对於九族来源,说法很多,但比较一致的说法是,主要来自内地沿海一带古越族,与来自琉球群岛和菲律宾群岛的居民,相互融合发展而成。

  台湾九族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据统计,共有22种。除已近消亡的平埔人语言外,尚有15种,大体可以分为‘泰雅”、“曹”、“排湾’三大语群。现在大部分九族同胞已能使用汉语,而且九族语言中还吸收了不少汉语闽南话借词。这些措词与农耕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器具有关,反映了历史上九族与汉族之间密切的文化交流与贸易关系。台湾九族口头文学很丰富,有神话、传说和民歌等。

  《台湾老明信片》有一张台湾原住民分布图,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台湾九族主要居住在台湾本岛中部山区和东部纵谷平原及岛屿上,总人口为40万左右,约占台湾总人口的2%。散居祖国大陆北京、福建、上海、武汉等地的台湾九族同胞共有2900多人。

  台湾九族中人口最多的阿美族,人口最少的是邵族,分布范围最广是的泰雅族,海拔最高的是布农族。其中泰雅族主要分布在台北县、宜南县、桃园县、新竹县、苗栗县、台中县、南投县、花莲县等地,也是最为北边的少数民族,人口为八万五千人,人口仅次於阿美族。赛夏族主要分布在新竹县五峰乡和苗栗县南庄、狮潭乡,人口约为四千六百人。布农族的分布面积则次於泰雅族,主要分布在南投、高雄、花莲、台东四县的高山区,人口数约为四万。邹族也称曹族,分布在南投县信义、嘉义县阿里山乡和高雄县桃源、三民乡一带,人口约为六千人。邵族有人认为是邹族的一支,分布在南投县仁爱乡、水里乡日月潭一带,人口总数为三百人。阿美族主要分布在花莲和台东狭长的海岸山脉两侧,人口约为十三万,是台湾最大的原住民族群。卑南族分布在台东市、台东县、太麻里乡、东河乡等地,人口约为九千六百人。排湾族是南台湾分布最广,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分布在高雄县茂林乡、屏东县三地、玛家、泰武、来义、狮子、牡丹等乡,和台东县达仁、金峰、卑南、东河、太麻里、大武等乡,人口约为六万三千多人。鲁凯族和排湾族仳邻,分布在高雄县茂林乡、屏东县雾台乡和台东县卑南乡,人口约为一万。

  在九族文化村游览时,一位身穿鲜艳民族服装的健壮邵族青年十分热情地把我们迎进他们的商店,向我们展示该民族的各种特色商品和独特的历史文化。在商店正门侧边的整个墙壁上,挂满了发黄的老照片,邵族青年介绍说,这些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照片,其中有当年蒋中正先生、蒋经国先生与部族首领的合影,也有部族举办祭祀的照片。邵族青年开玩笑说,现在他们部族人口近300人,户数大约60余户,是台湾最袖珍的原住民族群,是台湾少数民族中的“重点保护对象”,如果我们愿意,可以入赘到他们家族,并非要拉著我们当中的帅哥骆校长合影。

  九族的基层组织

  1930年,泰雅族雾社数个部落因为不满日本统治者的高压统治而反抗,日本人动用军队、警察镇压,还出去飞机喷洒毒气,泰雅族死伤及自杀者超过九百人,国际震惊,称为“雾社事件”。每每读到这段历史,为台湾少数民族的反抗精神和悲壮历史叫好,也为日本侵略者的残忍感到愤怒。但对所谓的“社”并不十分了解,查阅了有关资料才知道,社是台湾九族的基层组织,也就是自然村寨。

  小社由一个氏族组成,大社由数个氏族组成,一般上千人,小社五六百人,实行民主政治,重大问题由社大会决定。社首领包括头目(领袖)、祭司(或巫师)和长老会,是社的最高权力机构。头目领导耕战、渔猎,裁决内部纠纷,帮助祭司组织祭祀活动。在《台湾老明信片》中收录了一张布农族头目招集元老共同商议事情的照片,一群人席地而坐,低头商议事情,神神秘秘,真实的反映了台湾少数民族内部议事的方式。

  九族以会所作为社的活动中心,也是男性年龄组织的教育训练场所。年龄组织是社内部以年龄为序的一种等级制度。各支系的年龄等级划分有多少之别,大致可分为幼年、少年、青年、壮年和老年等级别。凡男性,都要归入相应的年龄等级,担负一定的社会分工。每隔数年,要举行一次晋级礼。从少年开始,严格按照性别施以基本训练。男性是狩猎、耕战方面的技能训练;女性是纺织、家务及采集方面的训练。男子一旦成年,要举行隆重的成丁礼升入青年等级,进入会所食宿,并参加集体劳动和作战。青年们在成丁礼之后,被承认是部落正式成员,才有权参与社政治生活。

  九族对少年男子的教育培养十分重视,成年人教给他们如何制造渔猎工具及武器,带他们去狩猎,让他们学习投石、角力、奔跑、掷标枪、射箭和搏杀等,给他们讲说社的历史、传说及英雄故事。有的社在少年进入会所前,还要间断性停食,即吃一天,饿两天,以锻炼少年们的吃苦精神和忍耐能力,在断食中仍能保持乐观情绪和昂扬斗志者才配受到厚爱与看重。

  从上世纪50年代起,台湾九族的社组织逐步走向地方行政管理,而且过去五六十人的大家族日趋缩小。但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及文化习俗的许多传统仍然在社会生活中起著不可忽视的作用。

  九族的服饰和身体毁饰

  台湾九族一般都有织机,自己种麻织布,所织的布花纹形状,各族虽有差异,但穿著则同样有常服和盛装之别。常服即日常穿著之衣服,男子於夏天上身赤裸,下身仅著一丁字带以护阴;女则上裸而下围一布裙,不穿内裤,冬天即上身加上衣或披布一块。盛装是在喜庆节仪之日方才穿著,盛装时戴帽。盛装之时,除衣服华丽之外,并佩带各种饰物如耳饰、头饰、颈饰、肩饰、脚饰、珠带、贝带等,其质料多为兽牙、贝壳、玻璃珠和银铜之类,五颜六色,甚为美观,男子佩刀,其状尤为武勇。

  泰雅群体共有7种不同的男女服饰。男子戴帽,并以贝珠穿织成衣作为礼服;女子包头巾,所著的短上衣为长袖、对襟,长度仅披胸背,下身穿单式裙。所用绑腿、红色斜纹围腰和衣料,均由家纺白底褐色条纹或混红**彩的麻纱制作。泰雅群体男女在头、颈、臂、腕、指、脚等部,均佩戴豹、山猪、鹿等动物牙齿、尾巴、虎头蜂头、螺壳、菖蒲草根以及人牙、黄铜小铃等物。以显示本民族的狩猎本领,同时也是崇拜万物有灵的表现。

  布农、曹和赛夏三个群体,基本以山地农耕和狩猎为生。因此,在服装上喜穿兽皮制成的衣服,并以红、黑、绿为主要装饰色彩。布农人与曹人的服装式样基本相同,多以兽皮制成上衣及猎衣。赛夏人因受泰雅人的影响,服装与住所建造与泰雅人相似,而常常被人们误认为是泰雅群体的一支。

  阿美群体的传统服饰,以红色或黑色镶彩边,南部的阿美男子重黑色,女子著白色上衣黑色镶彩边裙子、佩挂耳棒、耳盘为饰。近年来,阿美群体因受相邻民族影响,北部阿美男子喜欢头戴藤条编成的山形、半圆形帽;中南部男子则戴皮质头盔或以2米多长的蓝布卷於头上。但绣花烟袋荷包是他们独有的饰物,缀长带挎於肩头,既可装放烟具、烟草、槟榔,又可显示女友、家人们的工艺水平。

  达悟族男子穿丁字裤、盛装时带著银制头盔,是服装上的最大特色。

  过去在高山族各支系中普遍存在著身体毁饰的习俗,如拔毛、凿齿、穿耳、束腹、纹身等。40年代中期以后,这些习俗逐渐趋於衰退,但其残余影响还在。

  拔毛,指的是拔除体毛,有的支系是男性拔除,有的是女性拔除,有的是男女皆拔。男性用竹片夹子拔,女性以细麻线绞拔,有的甚至以火炭燎烧,并不觉得痛苦。

  凿齿,是在十二岁至十六岁时,拔掉左右两个门牙或两个犬齿。有的直接用小铁棒抵在牙上用石头敲掉欲拔之牙。有些无拔牙缺齿习俗的支系,愿将牙齿染成黑色,以黑齿为美。

  穿耳,尤以排湾人与阿美人的男子最为突出。他们耳垂穿孔较大,一般用铅盘,贝壳和竹管做耳饰,并将琉璃珠用丝线连在雕有花纹的竹管一端,结扎在脑后的头发上,来防止摆动掉落。

  束腹,是一些支系男子的特殊习俗。束腹带是用厚竹片弯成的,两端钻孔,穿麻绳以勒紧,勒扣在后腰。从十二三岁起直到五六十岁停止,昼夜都紧束在腰腹,以使胸部和腿部肌肉发达健康。

  纹身,各支系具体情况不同,有的男纹女不纹,有的女纹男不纹。有的以纹身为美饰,有的以纹身为勇武的象征。受原始宗教的影响,认为纹身可以得到祖先灵魂的保佑,去灾免祸。除纹身外,还有纹面的。无论以什麼方式毁饰身体,其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美观、勇武、联姻、纪功、尊贵。

  九族的独特习俗

  阿美族自称“邦查”,卑南族则叫他们“阿美”,意思是北方人,最后却成了他们的称呼。阿美族是母系社会,以集团部落形式生活,女性负责生育、财产、家务和拥有继承权,求婚通常也是女方主动。男性则负责狞猎、捕鱼、建筑及战事,不过在公共事务的参与则是母亲的一方,而不是妻子的这一方。阿美族擅长渔猎及制作陶器,七、八月的丰年祭则是阿美族最大的祭仪。为纪念祖先乘独木舟抵达台湾,阿美族保存著 “舟祭”祭典活动。阿美族男子从青少年开始,即离开家庭,进入男子会所,接受训练。十八岁左右水加入年龄组织(依年龄区分的组织),成为社会的一员,直到结婚才可离开会所住入妻家。

  赛夏族最特别的地方是他们祭仪中有“矮灵祭”。传说“矮黑人”将种植栗米的传给赛夏族,赛夏族却在一次纠纷中消灭了矮黑人,后来演变成“矮灵祭”。一方面感恩,一方面希望免除矮黑人所降的咒语。而某些部落虽然和泰雅族一样有出草割人头的习俗,但男子只需要拔掉两颗牙齿而不必砍得人头才算成年。

  布族身强体健,在山中活动迅速,为其他族群所不及。布农族是大家庭制,组织庞大而分工精细,一间屋子住了三代同堂的三、四十人是正常的。布农族的祭典以打耳祭最为盛大,而以丧葬礼最为特殊,把死去的家人葬在屋内的地板下,除非是做错事的人才在户外埋葬。如果家里地下客满才举家迁往他处。

  邹族的习俗有些和布农族相似,也是父系的大家庭制度,也是把死去的亲人葬在屋内。男子十一、二岁就要离农到“集会所”过团体生活,在这里接受军事训练,学习狞猎及战斗技艺。邹族与布农族、泰雅族一样,成年时都有拔齿的习俗。古时有猎人头的习俗。

  居住在日月潭附近的邵族把樟木挖成独木舟往来水上,成为一大特色。另外,邵族把杵捣栗米变成叮咚成韵律的“杵音”,一边捣米,一边配合长短杵棒发出的音律来吟唱,是邵族最有特色的活动。早期邵族的重要祭仪有农耕祭仪和狩猎祭。农耕祭仪包括有播种祭、移植祭、除草祭、收割祭、丰年祭、收藏尝新祭等。为了要获取好的猎物,邵族有狩猎祭,其目的在祈求祖灵赐予丰猎,让族人有猎物可获,为了能捕到渔获,亦有拜鳗祭的祭仪

  卑南族人口虽然不多,但精兵崇武,曾经统治东台湾数百年,被称为“卑南王”。男子自十三、四岁就进入“青少年会所”,接受严格的军事教育,直到成年为止。卑南族和阿美族一样是母第社会,对於外来文化比较开放,所以吸收新技术也快。

  排湾族尊崇百步蛇,许多雕刻和服饰都有百步蛇花纹,最重要的祭典是五年祭,意思是五年一次的祖灵大祭典,会中学有刺球仪式。排湾族有贵族和平民的社会等级制度,但男女社会阶层差异不大,长女也可继承家业。

  早期有一些学者把鲁凯族归为排湾族的一支,因为同样崇拜百步蛇,服饰也很接近,但鲁凯族语言、祭典、继承和丧葬等习俗与排湾族不一样。鲁凯族也有社会等级制度,长子才有继承权,较为偏向父系社会。由於鲁凯人和卑南人分别与北部的布农人和东部的阿美人群体相邻,在经济、文化等诸方面深受影响,因此这两个群体在习俗、服饰上有较大的差异。鲁凯群体与卑南群体的基本习俗、信仰与排湾群体相似,而且这三个群体,也都将“琉璃珠”视为珍宝,作为贫富与等级划分的标志,在同等级的排湾、卑南与鲁凯群体之间,人们可以通婚。

  “达悟”的意思是人,达悟族是台湾土著中最原始的一支。达悟族不抽烟、不喝酒,也没有猎人头的习俗,没有头目制度,和台湾其它原住民差异很大。达悟族住屋一半在地下,称为半穴居。达悟族的主食是芋头,以捕鱼为生。他们的拼板船雕刻甚为优美,渔舟下水礼是他们的大事。男子坐著闻名的拼木舟出海捕鱼,主要渔获的飞鱼,其它鱼还有“男人鱼”、“女人鱼”之分。

  我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剪彩礼的由来,更多文章尽在。

关于剪彩礼的由来

 剪彩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剪彩起源于西欧。

 在古代,西欧造船业比较发达,新船下水往往吸引成千上万的观众。为了防止人群拥向新船而发生意外事故,主持人在新船下水前,在离船体较远的地方,用绳索设置一道“防线”。等新船下水典礼就绪后,主持人就剪断绳索让观众参观。后来绳索改为彩带。人们就给它起了“剪彩”的名称。

 另一种说法是,剪彩起源于美国。

 1912年,在美国的一个乡间小镇上,有家商店的商主慧眼独具,从一次偶然发生的事故中得到启迪,以它为模式开一代风气之先,为商家创立了一种崭新的庆贺仪式——剪彩仪式。

 当时,这家商店即将开业,店主为了阻止闻讯之后蜂拥而至的顾客在正式营业前耐不住性子,争先恐后地闯入店内,将用以优惠顾客的便宜货争购一空,而使守时而来的人们得不到公平的待遇,便随便找来一条布带子拴在门框上。谁曾料到这项临时性的措施竟然更加激发起了挤在店门之外的人们的好奇心,促使他们更想早一点进入店内,对行将出售的商品先睹为快。

 事也凑巧,正当店门之外的人们的好奇心上升到极点,显得有些迫不及待的时候,店主的小女儿牵着一条小狗突然从店里跑了出来,那条“不谙世事”的可爱的小狗若无其事地将拴在店门上的布带子碰落在地。店外不明真相的人们误以为这是该店为了开张志喜所搞的“新把戏”,于是立即一拥而入,大肆抢购。让店主转怒为喜的是,他的这家小店在开业之日的生意居然红火得令人难以设想。

 向来有些迷信的他便追根溯源地对此进行了一番“反思”,最后他认定,自己的好运气全是由那条被小女儿的小狗碰落在地的布带子所带来的。因此,此后在他旗下的几家“连锁店”陆续开业时,他便将错就错地如法加以炮制。久而久之,他的小女儿和小狗无意之中的“发明创造”,经过他和后人不断地“提炼升华”,逐渐成为一整套的仪式。它先是在全美,后是在全世界广为流传开来。在流传的过程中,它自己也被人们赋与了一个极其响亮的鼎鼎大名——剪彩。沿袭下来,就成了今天盛行的“剪彩”仪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8624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9
下一篇2023-07-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