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128-1942223)生于维也纳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父母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为此,茨威格从小耳儒目染,对文化艺术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当茨威格在维也纳上文科中学时就对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的诗篇及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的哲学著作其为崇拜。当时他还读了许多施尼茨勒(Arthur Schnitzler)和霍夫曼斯塔尔(Hugo von Hofmannsthal)的作品,后者成为他的榜样。1899年茨威格高中华业,在维也纳大学学日耳曼学及法国文学。这期间,他利用大学的自由,不断阅读和写作。1901年他把已发表的诗歌汇辑成册,名《银弦集》(Silberne Saiten)。1906年第二本诗集(Gedichtband)出版,名《早年的花环》(Die frühen Kränze)。《银弦集》发表后,受到了赞赏。不久他又前往柏林,在那里结识了许多现代派的文人及各种各样的人物,这位他开阔了视野,深入到了生活的里层。柏林之后,他又去了比利时,他去的目的是为了认识当时的著名诗人维尔哈伦(Émile Verhaeren),因为这位诗人发现了工业时代日常生活的美。他并不缅怀过去时代的消逝,而是热情地歌颂当今的时代,他的对人生乐观肯定的态度使茨威格受到了莫大的鼓舞。除维尔哈伦外,对茨威格产生较大影响的还有法国的文学家兼批评家丹纳(Hippolyte Adolphe Taine)以及心理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俄国作家陀斯妥也夫斯基(Fjodor Michailowitsch Dostojewski)。
1904年茨威格获博士学位后又开始旅行,首先去巴黎,在那里他除读书外,还和许多朋友来往,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及雕刻家罗丹(Auguste Rodin)就是他的好友。以后,他又去了伦敦、意大利、西班牙、荷兰。1910年甚至去了印度,还有美国、巴拿马和哈瓦那。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他曾发表了许多作品,剧本有《特西特斯》(Tersites)、1910年的喜剧《化身戏子》(Der verwandelte Komödiant)、1911年的《海滨之屋》(Das Haus am Meer)(剧本)及中篇小说集《最初的经历》(Erstes Erlebnis Vier Novellen aus Kinderland)和《火烧火燎的秘密》(Brennendes Geheimnis)。他的这些中篇大部是以童年时代的经历作为创作的源泉。
1914年爆发的世界大战,使茨威格深恶痛绝,当时许多著名作家,包括霍普特曼(Gerhart Hauptmann)在内都不能认识这场战争的反动性质。茨威格对这种爱国主义抱着深深的怀疑。由于健康原因,茨威格没有被送上前线,而是留在了战争档案馆(Kriegsarchiv)工作,就是在这时,他酝酿写作了反战剧本《耶利米》(Jeremias)。耶利米是先知,他预言了战争的失败。1917年该剧本在德国出版,但没有上演,只有中立国瑞士苏黎世剧院(Stadttheater in Zürich)演出了此剧。茨威格到瑞士参加排练,并在那里和罗曼•罗兰相见,后者正在国际红十字会(Rotes Kreuz)总部工作。就在这时,他在瑞士继续写《三大师》(Drei Meister Balzac - Dickens - Dostojewski),论述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斯妥也夫斯基。
从这时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茨威格还发表了剧本《一生的传说》(Legende eines Lebens)(1919)、《沃尔波娜》(Volpone)(1926),传记《三大师》(1919)、《玛丽•安多纳德》(Marie Antoinette)(1932)、《玛利亚•斯图亚持》(Maria Stuart)(1935)等重要作品。1923年他和高尔基(Maxim Gorki)建立了通信联系,长达十三年之久。1928年茨威格去参加托尔斯泰(Leo Tolstoi)诞生一百周年纪念,在苏联逗留了两周,并见到了高尔基。
1933年茨威格的作品在德国被焚烧。1934年,奥地利警察对茨威格进行抄家(Hausdurchsuchung),这使茨威格立刻离开奥地利去了英国伦敦。这时期,他的作品不能出版.他为理查•施特劳斯(Richard Strauss)新歌剧写的文学脚本《沉默的女人》(Die schweigsame Frau)也被禁演。在私生活上他也经历了一场风暴,和他共同生活二十五年的妻子和他离异,于是他跟他的女秘书、一个年轻的女大学生再次结婚。在流亡期间茨威格曾经竭尽全力向许多奥地利作家、艺术家提供各种帮助,使他们得以虎口逃生或生存下来,其中就有他的前妻及女儿。
1936年茨威格访问巴西(Brasilien),受到热烈欢迎。1938年他完成了唯一的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Ungeduld des Herzens),他的生活经历可算是相当顺利,但他心中的苦闷却无法解除,就像他的最后一篇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Schachnovelle)(1941)里的主人公所经受的内心的精神折磨是不可克服的—样。欧洲大陆所遭到的厄运使他憎恶今日的世界,他思念过去的时代,于是在沉痛中留下了《昨日的世界》(Die Welt von Gestern)。这是本自传性(Autobiographie)作品,在他去世后于1944年出版。
1942年2月茨威格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户(Rio de Janeiro)附近的彼特罗波利斯(Petrópolis)听到新加坡失守的消息,心中无限痛苦,终于和他的夫人双双服毒白杀。在他的绝命书里写道:“………自从操我自己语言的世界对我来说已沉沦,而我的精神故乡欧罗巴也已自我毁灭之后,我在这里比在任何地方都更愿意从头开始,重建我的生活。但是一个人年逾六旬,再度重新开始,是需要特殊力量的,而我的力量,却由于常年无家可归,浪迹天涯,已经消耗殆尽。所以我认为还不如及时地、不失尊严地结束我的生命为好。对我来说,脑力劳动是最纯粹的快乐,个人自由是这个世界上最崇高的财富。”
巴西政府为这位奥地利作家举行了国葬(Staatsbegräbnis),他最后住过的那栋别墅被列为博物馆,供人凭吊参观。
茨威格的作品从诗歌开始,受到印象主义的影响。他成就最大的是小说和传记文学。小说尤以中短篇为佳,除前边提到的长篇《心灵的焦灼》及中篇《象棋的故事》外,著名的还有《马来狂人》(1922)、《恐惧》(Angst)(1925)、《感觉的混乱》(Verwirrung der Gefühle)(1927)、《人的命运转折点》(Sternstunden der Menschheit)(1927)等。他的长篇《心灵的焦灼》和《象棋的故事》、《—个陌生女人的来信》(Brief einer Unbekannten)尤其受到中国读者的喜爱。他的传记文学非常丰富,除《三大师》外,还有《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921);《同妖魔搏斗》(Der Kampf mit dem Dämon)(1925)写荷尔德林(Friedrich Hölderlin)、克莱斯特(Heinrich von Kleist)及尼采,《三个描绘自己生活的诗人》(Drei Dichter)(1928)为托尔斯泰、斯丹达尔(Stendhal)和卡萨诺瓦(Casanova)作传。此外还有《富歇》(Joseph Fouché)(1929)及写梅斯默尔(Franz Anton Mesmer)和“基督科学(Christian Science)”的创始人玛丽•贝克一艾迪(Mary Baker Eddy)以及弗洛伊德的《精神疗法》(Die Heilung durch den Geist)(1931)等。他的传记文学并不拘泥于历史事实,着重点是刻画、反映主人公的性格,他的作品都有引人深思的情节,着重描绘的是人物细腻的心理活动,对于妇女的命运充满同情。茨威格是位真正的和平主义者、人道主义者。他的死亡表达了他对人道受到摧残的绝望情绪,因而他的死震惊了世界。
斯蒂芬·茨威格是享有世界声誉的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于1881年出生于维也纳,父亲是富有的犹太工厂主,母亲是银行家的女儿。在中学时代,他深受尼采和霍夫曼斯塔尔的影响,17岁已在文坛崭露头角。离开大学后,他到欧洲、印度、北非和美洲等许多国家旅行,结识了罗丹、罗曼·罗兰、维尔哈仑等人。旅行生活及与各国艺术家的广泛交往,丰富了他的思想,扩大了他的创作题材和作品的生活画面。
茨威格在4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为后人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文学财富,在诗歌、小说、传记、文学理论和批评等各个方面都蔚然成家,成就卓著。其中以描写女性的中短篇小说和传记文学最为出色。
一、茨威格的女性小说
在茨威格的中短篇小说中,以描写女性的奇特遭遇、透视女性微妙心理为体材的女性小说,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和社会批判精神。这些别具特色的女性小说,善于通过心理描写,提示女性隐秘的内心世界,再现人物的性格和生活遭遇;笔触细腻,语言优美,构思精巧,富有立体感。在掩卷之后,读者的面前栩栩如生地浮现了令人同情的女性形象。
1、《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这篇小说我至少认认真真地读过五六遍,但再读时,依旧会被打动。那位陌生女人的来信写得缠绵悱恻,情意缱绻,哀婉感人,袒露了一个女子痴情的内心世界,如泣如诉地道出了她痛苦的感情经历。这篇巧妙地安排两性关系的小说,“把深沉的爱,那几乎是痴情的爱,变态的爱,写得那样崇高”,“真是一部惊人的杰作”!茨威格以娴熟而细腻的心理描写手法,再现了一个为热情所驱使的纯洁女性的悲剧,有力地控诉了畸形的社会对情爱的戕害。以至于高尔基在读了这部作品后赞叹道:“你写得真好!由于对您的女主人公的同情,由于她的形象及其悲剧的心曲使我激动得难以自制,我竟丝毫不感羞耻地哭了起来。我不知道有哪一位作家,能用这么一种对于女人无限尊重而且体贴入微的态度来描写女人。”
2、《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这篇小说的主要特点除了心理描写外,还有对动作的描写。尤其是几段对赌徒的手的动作描写,更是精彩绝伦。“这两只手像被浪潮掀上海滩的水母似的,在绿呢台面上死寂地平躺了一会。然后,其中的一只,右边那一只,从指尖开始又慢慢儿倦乏无力地抬起来了,它颤抖着,闪缩了一下,转动了一下,颤颤悠悠,摸索回旋,最后神经震栗地抓起一个筹码,用拇指和食指捏着,迟疑不决地捻着,像是玩弄一个小轮子。忽然,这只手猛一下拱起背部活像一头野豹,接着飞快地一弹,仿佛啐了一口吐沫,把那个一百法郎的筹码掷到下注的黑圈里面。那只静卧不动的左手这时如闻警声,马上也惊惶不宁了;它直竖起来,慢慢滑动,真像是在偷偷爬行,挨拢那只瑟瑟发抖、仿佛已被刚才的一掷耗尽了精力的右手,于是,两只手惶悚悚地靠在一处,两只肘腕在台面上无声地连连碰击,愉像上下牙齿打寒战一样。”这手已经不仅仅是手了,几个动作,人物的心理,赌徒的形象,都跃然纸上了,让人不得不叹为观止。
小说的女主人公在情欲的驱使下,委身于一个赌徒,作品对潜意识心理的描写也很逼真,几乎是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的艺术再现。
除了以上例举的两例之外,茨威格写得精彩的女性小说还有很多。《女人和景物》把沉积在梦游症女人心底的本能冲动展现得淋漓尽致;《恐惧》写一个女人偷情被人发现后的一系列心理活动。作者把形形色色的人物的心灵,都活生生地猎取了,惟妙惟肖地描绘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精神状态。还有《姐妹楼》、《夜色朦胧》、《埃里卡之恋》等等,都是彰显着茨威格特色的优秀短篇幅小说。
二、茨威格的传记文学
茨威格一生写下了大量的传记文学作品,其中富有盛名的就有六部:《巴尔扎克传》、《罗曼·罗兰传》、《麦哲伦》、《玛丽·安唐尼特》、《约瑟夫·富歇》、《伊拉斯谟的胜利和悲剧》。
1、《巴尔扎克传》是一部耗费了作者十年时间的巨著。作者企图把它写成自己所著的传记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巴尔扎克传》从巴尔扎克的童年生活入笔,既记述了他在成功前的种种努力,奇异的幻想和追求,令世人咋舌的传奇,又记述了他成名后与同时代名人、朋友、家庭的交往及他的写作生活,让人们感受到了多侧面的巴尔扎克。无疑,《巴尔扎克传》是迄今为止利用最翔实的史料写成的一部传记文献,为人们了解、认识和研究这位文学巨匠提供了详尽的资料。
2、《罗曼·罗兰传》也是一部思想性较高的传记巨著。作者在书中揭示了罗兰作品在人类精神世界中产生的巨大震动和深远影响。同时,作者的笔触还探及到了罗曼·罗兰的思想境界形成、发展和变化的深层原因。茨威格深刻的心理分析和精巧的艺术构思都可在其中窥豹一斑。
3、《麦哲伦》是作家侨居国外后的第一部传记小说。当时,希特勒的入侵让茨威格也沦为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作家有感于麦哲伦的远大理想,着笔塑造了一个具有深刻悲剧感染力的伟大探险家形象。
《玛丽·安唐尼特》写的是法国皇后。因为被卷入法国大革命的漩涡中,最后命丧断头台。这部作品写得真挚感人,同样被誉为世界传记文学史上的一流名著。《约瑟夫·富歇》写的是法国近代史上最没有节操的政客。这个集背叛者、败德者、狗头军师等不名誉的别名于一身的人,却比任何一个政治家更巧妙地安然度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代。《伊拉斯谟的胜利和悲剧》引用了丰富的原始资料,并对书中人物有着深刻的心理洞察,把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的悲剧及其意义生动地描述了出来。
三、茨威格的长篇小说
《永不安宁的心》是斯蒂芬·茨威格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它在1938年于瑞典问世,1946年在英国被搬上银幕。这部小说已属于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它描写了骑兵少尉霍夫米勒与瘫痪的犹太富家少女埃迪特的爱情悲剧,对贵族阶层虚伪的尊严、荣誉以及严重的社会偏见作了有力的揭露和无情的鞭挞;小说还向读者展示了哈布斯堡王朝崩溃前夕奥匈帝国的社会风貌。
作者在这部小说中试图通过“我”(少尉霍夫米勒)和孔德尔大夫这两个具体形象来剖析两种截然不同的同情;“一种是怯懦的、多愁善感的同情。这实际上只是心的焦躁,当他人遭到不幸时,它就会尽快逃脱这种莫可名状的激情。那种同情根本谈不上同情,不过是从自己的心灵深处对他人的痛苦进行本能的抵御。另一种同情才是名副其实的—它不多愁善感,却勇于自我牺牲;它知道要干什么,便坚决、沉着、耐心地坚持下去,直到使尽最后的及至超过最后的一分力量。”这部作品的基本思想是人道主义,但作者所追求的人道主义的同情在那个时代、那个社会里是不现实的,这就更加衬托也了这部作品的悲剧性。
“罪恶是忘不掉的,只要良知尚未泯灭。”小说的结尾道出了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作者的心声。
作者是以小说男主人公忏悔的口吻来说这句话,但即便是这样的醒悟,也只不过是作家的理想罢了。
通过《象棋的故事》看茨威格的小说创作
如果让我挑选一部最能代表斯蒂芬茨威格的创作风格的小说作品,那么我会挑选《象棋的故事》。它发表于茨威格死后,在社会上一起了很大的轰动。它继承了茨威格一贯的写作手法与写作内容,可以说这是他一生中小说作品的浓缩版。那么下面,我们就通过这部作品来简要地分析一下茨威格的小说创作。
一、关于“人”的主题
“人”的话题是从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就已经被人们广泛谈起。一般地认为是关于的人权力的学说。同样这个主题也横贯在了茨威格的小说创作中。但他并不是仅仅用于启蒙,启蒙的意义在他那里已经很薄弱了。人的主题被茨威格赋予了双层的含义,一方面是对“人性”的关注,另一方面是对“人的本性”(也就是人的本能)的发掘。这两方面在《象棋的故事》中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一)对“人性”的关注
这里的“人性”同启蒙运动中的“人”的学说相一致,也就是对人之所以为人的最起码所要获得权利的维护,比如生存的权利、繁衍的权利等。当这些权利受到威胁后,人本身的地位就受到了威胁。但它却不能和启蒙运动中的“人”的主题完全契合,这主要是由于作家所处的时代环境所致。
茨威格是犹太人,生活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战争的原因促使他对人性的认识更加深了一步。于是他作品中的人性总是和战争联系在一起的。战争不仅仅是对人生存权利的破坏,更重要的是在战争的状态下以及在邪恶的军事统治下,人的精神世界受到了极端的压制和迫害,从而达到了一种扭曲的状态,精神一旦被扭曲了,人也就会达到一种混乱的状态,人也就不能称之为人了,又何谈人性?
正是茨威格看到了战争对人的精神世界的破坏,所以他的小说大多是反对战争的。同时他又从另一个方面来消解战争,剖析那些战争狂。茨威格认为,“在普通民众的战争狂热中,较少有意识形态和政治因素,更多是不同程度的夹杂着爱国主义和放纵受压抑的本能。”这不仅看到战争对人性的压制,也看到了那些战争狂们进行的战争实际上是一种发泄,而无尽的发泄也是精神扭曲的结果。战争无论是从正面还是反面,无论是从它的参加者还是从它的受害者,都只能是对人本身的迫害,并且这种迫害很大程度是根植在精神世界中的,都是对人性的压抑。在这一点上,《象棋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象棋的故事》中B博士就是如此,纳粹分子企图用无穷无尽的时间和空间的空虚来摧毁人的灵魂和意志,从而达到令其招供的目的。虽然B以顽强的毅力和非凡的智慧粉碎了纳粹的阴谋,但我们却看到了在高度的空虚下B博士灵魂的苦闷与心灵的扭曲。当一天中的所有时间与象棋结缘之后达到了短暂的缓和,但缓和之后又是一种极度的紧张。“只有象棋”和“只有空虚”的差别也不大,同样免不了受到精神的扭曲。虽然是B博士拥有了高超的棋艺,但他却永远摆脱不了象棋对他心灵的压抑,以至于在下棋的过程中差一点就又一次达到精神错乱的状态。
在这在这部作品中,作者让我们看到了战争对人心灵的扭曲,揭露了纳粹分子对人性的忽略。作者呼吁的是和平,是正常的人性,是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达到的和谐一致。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茨威格对人性的关注是基于人性受到威胁的状态下的,他对此提出的反抗就是消除战争。因此,在“人”的权利又一次受到威胁之后,茨威格终于无法忍受,在二战开始没多久就自杀了。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茨威格对“人性”的关注也是和“种的灭亡”联系在一起的。身为犹太人,茨威格同样受到来自纳粹的生命威胁,于是他从欧洲流落到巴西。在他的作品中,对犹太人的生死,以及对整个犹太民族的命运的忧虑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也是和“人性”中的人的生存的权利紧紧联系在一起。在他早期的作品《雪中》就有明显的体现。《雪中》描写了一群面对着纳粹分子的赶尽杀绝只能逃走的犹太人,而就在他们逃走的过程中遇到了大风雪,最终全都冻死在了荒原之中。“首奴役者将自己的幸与不幸不是归因于自身,便是归因于上帝,对第三者不报任何奢望。”“他们心中对死亡的恐惧变成了心如死灰、无望的顺从。”从这些语句中我们不难看出茨威格心中深深的忧虑,也许这不仅仅是对犹太人的命运,对于当时的整个人类也是恰当的。
茨威格对“人性”的关注是全面的,涉及到的不仅仅是人的生命的权利,更深的则是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注。
(二)对“人的本性”的发掘
众所周知,茨威格深深的受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弗氏的性本能等学说在他那里接受并被发展。于是茨威格对这种在“人的本性”驱使下产生的感情波动、情感冲动、欲念冲动等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他深入的观察这些本能对人行为产生的影响,这在他的作品中也有充分的体现。
《夜色朦胧》使他在早期的一篇中篇小说,其中他描写了一位少年在一连几个夜晚被一个莫名的女子亲吻之下产生了一系列的情感冲动。怀着对那个陌生女子的猜测而产生了一系列的情感波动,由猜测到了热爱,由热爱有达到了迷恋,这一切都仅仅是产生于相吻那一瞬间的冲动。直到后来他发现了他由猜测而达到爱恋的女人并不是那个亲吻他的女人,证实了那仅仅是一个冲动,之后一切又恢复了正常。但那种“本能与冲动”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这一情结在《象棋的故事》中标显得更为深刻。
在《象》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生来就由抵抗孤独的本能,只有将自己置于纷繁的外界环境中才能有所发展。但B博士面对的却是一片虚无的空间与时间,对他来说一切都成了空白,围绕他的是一种彻头彻尾的空虚。面对这种孤独,B博士动用一切的心智与其作斗争。刚开始是朗诵诗、背儿歌、背法典条文、演算算术……但就像他说的,“在空虚中,我的记忆力什么也抓不住。我已不能把思想集中在任何事情上。”这种疯狂的斗争在得到那本象棋棋谱后暂时达到了缓和,但在他将棋谱背诵了上千遍的时候,一切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于是他又“自己同自己下棋”,从一天有计划的几盘开始,一直到后来的一盘接一盘发疯似的互相挑战……在任何时候他都没有放弃动用可能的方法与空虚作着顽强的斗争。尽管他最后还是达到了一种精神错乱的状态,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博士已经将人的“抗孤独的本性”发挥到了极至。
茨威格的对“人的本性”发掘对人学本身来说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他为我们文学开拓了的一个崭新的表现领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人士人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的根源——人的本身。
二、由内而外的展现
“人”的主题是就其小说的表现内容而言的,二者一点是针对茨威格小说的小说艺术手法而言的。
在茨威格最著名的几篇中篇小说中(《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看不见的收藏》、《象棋的故事》等),作者采用的都是一个主人公讲故事的手法写成,全文几乎都是由一个人叙述而成的。有人称之为“内向写作”。这种“内向写作”的突出优点就是能够更好的深入任务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情感的变化,更直接的表现人物的思想状态。茨威格自己就曾经说过:“我在写作上的主要志趣,一直是想从心理的角度再现人物和他们的生活遭际。”这句话精辟的概括了他这种内向写作的意图:从内在角度反映人物的外在经历,从而凸显出整个的外在环境。
这一点可以说于海明威的“冰山原理”构成鲜明的对比,海明威侧重于描写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不直接描写人物的内心历程的变化。他的主要目的主要是让读者自身去感受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人物的内心思想、情感之类的影响,从而做出了相应的选择,而茨威格则是在心理的变化中带你去感知外在环境的变化,从而凸显整个的外部环境。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海明威是“读者的文本”,而茨威格的小说则是“作者的文本”,他们是从两个极端进行创作的,而同时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
同样,《象棋的故事》中也具体的体现了这种“内向写作”的特点。他以一个棋手博士的自述来讲述了一个人的经历。作品对博士面对孤独的抵抗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作了详尽、精辟的描写,从刚开始的无助到得到棋谱后的欣喜,再到最后的绝望,在心理的变化过程中我们看到了纳粹统治下的那个社会。如果说心灵是一口井,那社会就是一个巨大的黑洞,茨威格让我们通过这口井,窥见了整个的黑洞。
茨威格这种由内而外的展现有着更强的艺术感染力,让我们随着心灵的波动一齐跳动,在与心灵的接触中与整个社会紧紧相依。它能吸引人,更能打动人,能让你更全面地认识这个社会。这是茨威格的现实主义小说中最具“杀伤力”的写作手段。
茨威格是一个伟大的作家,是一个由社会责任感的作家,正是由于他的存在才是我们从心灵的角度全面了解他生活的那个时代。他对“人”的关注使我们警醒,战争是一把巨大的屠刀,我们有责任避免它的再一次屠杀。同时,另一方面,茨威格对“人的本性”的描写是对“人”的主题的完善。他从生理和精神的角度完整的诠释了人的存在。这对于我们也是一种启迪,让我们在对“人”的认识上又近了一步。
所谓读书笔记,就是在你看完一本书之后做的笔记!笔记的内容可以是书中的故事情节的概述,也可以是看完这本书后的感想,也可以是书中的经典句子,这要根据读书人做笔记的目的来看!但是做了笔记总比不做要好这就像往储蓄罐里放零钱,刚开始时看不出什么,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你就会体会到其中的好处了!!这么做会大大提高你的写作水平!
种族:人类(第一世~第三世前期)巫妖(第三世后期)仲裁者(第四世前期)仲裁者、木灵混血(第四世后
期)
身份经历:
穿越前:律师罗兰(因为在某件案子上维护公正审判,被法院同僚排挤,栽赃陷害,身败名裂,死因不明)
第一世:岚之国长皇子罗兰·岚,被称为圣光之子(AD1520年,王子罗兰率所有守军殉城,时年14岁)
第二世:“黑手男爵”罗兰查内姆,名字为“查内幕”谐音,师从海洛依丝学习寒冰魔法,暗中查找岚之国被陷
害的真相。在拜尔皇室的大力支持下于拜尔王都建立“纯粹圣光教会(南方教派)”,他们信奉的并不是圣光之
神,而是纯粹的圣光,这个小教派从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独特的使命——传播真正的圣光教义,取代日
益腐朽的圣堂教会(在第四世时罗兰忘记了这个教会)。
收亚特里恩(流苏王国国王)为徒,后被其杀害。
第三世:“极光剑圣”罗罗坦博尔,与亚当,玛格丽特,小红,莉莎组成冒险团满世界探索,从中查出岚之国
被陷害得真相,在冒险团一直担任大哥的角色教导亚当和玛格丽特。查到岚之国覆灭原因后离开冒险团转职
巫妖(转化成亡灵),史称“永夜大帝”,率领亡灵大军灭掉覆灭祖国的元凶。去冥河救回被自己手下误杀的莉
莎时遇到死神,被打至重伤并与死神做出交易,回来后自导自演被亚当击败封印(亚当不知道永夜真实身
份)。被封印后以巫妖罗兰/无眠者双重身份生活,创立律法制度并以此成神,成神过程中让女仆伊莉莎(罗
兰弟子)用律法之力将自己审判致死,并用亚神器欺骗秩序之源制造出人造神灵,以此达成与死神的交易。
第四世:小正太罗罗/仲裁者罗岚 (重生于AD1897年),用死神提供的两种第一代血脉经由系统制造肉体重
生,带领绝对绅士联盟光复岚之国,建立岚盟,以阻止大陆的七次炼狱灾难。
职业:
穿越前职业:法官
职业:至高法官、亡灵法师、寒冰魔法师、圣骑士、秩序骑士/混沌巫王、四灵剑使、凛冬之主(自创)
神位:律法之神(无眠者套装分身成神,与罗兰同根同源)
附属神职:契约之神、北地守护神
灵魂徽印:公正法印(现已恢复)、冥河审判者(亡者之冠修复进化)、寒冰行者(闪耀)、光耀之子(现已恢复)
心象世界:永不陷落的迪芬德
称号:灵魂主宰 死灵皇帝(情报更新)
评价:“‘不灭的罗兰’,罗兰岚,岚之国最后的王子,另外一个著名的身份是近代最强的亡灵法师永夜大帝,更是西罗帝国的直接缔造者和名义上的最高领袖,也因次荣登天灾榜第三十三位(后上升到二十七名)。之所以被称为不灭,是因为其具备匪夷所思的复活能力,他也是极少数能够跨越轮回而保持自我的存在,更是唯一一个复数复活的存在。”
“据知情人透露,其个性极度狡诈、记仇,若不幸遇到且得罪了……据说他可以毫不犹豫的用一百年来下套复仇,若真得罪了,这个复仇者又是绝对不灭的,所以请自求多福,当然,也可以考虑我们妖精保险的人生保险服务(帮您出头是不可能的,但至少能够让保险金送达你的后人)。”
“据无法查证的消息(今年最新情报),他曾经先后化身‘黑手男爵’罗兰查内姆、‘极光剑圣’罗罗坦博尔游历世界。在他不灭的缘由被揭晓前,恐怕就是世界末日了,他还是会活得好好的,再说一次,千万别得罪他,否则等你老了,说不准这个无耻之极的感情骗子就来找你孙女谈恋爱了(某自称被其欺骗过感情的知情者的原话,那知情者据说是他的同窗学姐,此情报可信度极高)。由此可见,其为人颇为风流……”——(摘自 第一百五十三章 第三方)
个人履历:出生于大陆边缘的岚之公国,与弟弟卡文斯一起被称为岚之双子(双胞胎),十岁时进行圣骑士的修行。在与几大帝国为首的大陆联军作战中父皇身亡,身为圣骑士的罗兰十三岁开始受命领军作战,十二岁青铜,十三岁白银,十四岁黄金,后来从系统抽得的书籍《艾希炼狱大战游戏攻略》中得知世界毁灭的命运,不甘遵从命运的他努力与命运抗争,但是在一系列的事件中,最终虽然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却没有挽回岚之国的覆灭,失去了家人和王国的罗兰,决定揪出幕后黑手,终掀起了席卷大陆的亡灵天灾,毁灭了四个传承了千年以上大帝国,三个公国,六个王国,最终在将要毁灭大陆的最后关头,被称为的“红莲勇者”亚当汉击杀,永夜大帝的时候是真死,复活后实力跌至黄金巅峰,与部分属下一起隐居在硫磺山城,并化名巫妖罗兰和身为最高法官的无眠者。
拥有双重身份的罗兰,在身为巫妖罗兰时,是硫磺山城城管(城市治安管理部队)最痛恨的存在,经常做出各种令城管暴怒的事情;但身为无眠者时,却是硫磺山城最高法院的最高法官,是地下世界公正无私的代表。最终罗兰借助无眠者的身份成为律法之神,自己则以律法之神的神子,前往地表世界。
拥有一名半恶魔女仆伊丽莎(Eliza),与硫磺山城城主亚当,行政院首领玛格丽特,红龙艾因美修斯关系良好,五人曾经一起组团在大陆冒险。
罗罗,是罗兰第三世的身份,是与亚当,玛格丽特,小红,莉莎(Liza)组成的冒险团的团长。
在原历史(《艾希炼狱大战游戏攻略》)中,是两次毁灭世界的男人。
每一代师徒都有弑师传统,已知徒弟:亚特里恩(杀死二世罗兰)、亚当(封印永夜大帝)、伊莉莎(审判罪人罗兰)。 称号:岚之双子,恶魔君王
职业:极光骑士/恶魔君王
灵魂徽印:无限勇气之印
个人履历:卡文斯出生于岚之公国,身为岚之公国二王子,与哥哥罗兰一起被称为岚之双子(双胞胎),与哥哥相反女人缘极好,自幼被混沌深渊选中,成为魔胎,在岚之公国被毁灭后,曾带领恶魔军毁灭数个帝国,后走入了恶魔之门,踏入深渊,成为恶魔王子。率性而为的性格让他与混沌更加契合,在下位面中得到了更好的成长,短短三百多年就成长为主神级的存在。曾帮助岚之国后裔建立东岚公国。
岚之公国的极光骑士,与冰噩艾琳贝拉定下契约,在进入恶魔之门时,不愿艾琳贝拉被自己的堕落污染,抛弃艾琳贝拉将其留在冰噩族中。 冰噩,本是卡文斯的契约者,后被卡文斯抛弃,现与罗兰契约。
(可转化形态:冰霜巨龙,霜马,萝莉) 种族:人类(魔裔,卡文斯后裔)
灵魂徽印:无限勇气之印(“永不放弃,只要心中不认输就会越来越强”,与其先祖卡文斯的徽印完全一致)
东岚公国的骑士公主,岚之国王室的后裔,现年14岁(AD1897年),与罗兰长相相像,为东岚公国而努力。黑铁位阶时成为罗兰的骑士扈从,后晋升为黄金阶位,与一只雪女冰噩签订契约成为极光骑士。有恋祖倾向,虽称呼罗兰为大哥,但对罗兰有爱慕之意,曾多次追求罗兰?。
卡文斯为自己降临准备的肉体,在抵抗兽人入侵战争中与卡文斯定下契约,为追求力量保护国家彻底激发恶魔血脉成为卡文斯的弟子的同时晋升传奇,获得职业:混沌掌控者。 格林
地下世界黑铁城城主的干儿子-爆炸狂格林王子,金发大美妞派的党魁,是葛丽娜的机甲外形“魔动封印装甲格林一号”的伪装身份。
“铠甲才是本体,爆炸声只是伴奏,好男人从不回头看爆炸,随着爆炸声登场离场的传奇男人,就是如此潇洒自信。”(摘自第一百七十五章 启战)
葛丽娜
种族:人类(魔裔,卡文斯后裔)
身份:司璐威尔女王
职业:工程大师/战斗专家/伪装大师/魔弹射手
葛丽娜卡索,岚之后裔,司璐威尔女王,十五岁,但若是看外表,和她应有的年龄相差的非常远。
她身高一刃三(约一米四),短短的金发被梳理成整齐的娃娃头,纤细的四肢并不适合舞刀挥剑,若初次见到她的真实面容,大概还以为只有十岁左右。二岁多离家,又经历了数次背叛和恶魔觉醒的冲击,甚至对自己的故乡都没有印象,对自己父母的记忆基本没有。在葛丽娜记忆中,关于故乡最深刻的记忆,恐怕就是刺客匕首的寒光。
为防止自己彻底堕落成恶魔,亲手铸造了“格林一号”并把自己封印在里面直到被罗兰发现真相,被罗兰灌注自身血液,彻底解除魔化和卡文斯降临的可能,并认罗兰为“义父”。 种族:人类
称号:红莲勇者/红莲剑圣
职业:战士/勇者/剑圣
灵魂徽印:不灭之凤
个人履历:亚当汉,当代最有名的英雄之一,曾经击杀亡灵大帝永夜大君,拯救了世界。
出生于人类世界,自小以成为最强战士为目标,年轻时曾与罗兰(第三世罗罗),玛格丽特,小红(红龙艾茵美修斯),莉莎(Liza)组成冒险团,一起在大陆冒险,后来在伙伴们的帮助下,获得凤凰之心,最终成为半神,后来罗兰将毁灭大陆时,与一群传奇巅峰的勇者一起,斩杀了当时身为半神的巫妖罗兰,并与复活后的巫妖罗兰,玛格丽特,小红,前往地下世界,组建了硫磺山城,担任城主,后来收养一女安妮。
心里一直爱慕莉莎,当年莉莎死在自己怀中成为一生的执念,后来临死前被伊莉莎点醒明悟本心,接受了泰坦之心活下来并与玛格丽特在一起。 种族:人类
称号:暂无
职业:战士
灵魂徽印:守望者
个人履历:
出生地不详,年幼时被亚当收养,深受亚当喜爱,本该给随亚当的姓,但还是用了玛格丽特的姓,是个调皮可爱的小公主,小时候最喜欢的事情是拿巫妖的脑袋踢足球,前往大陆历险归来后,在巫妖罗兰的帮助下,接任硫磺山城城主,并成为地下世界霸主之一。巫妖控,称呼罗兰为骨头叔。幼年与罗兰定下婚约。
原历史中,东岚火凤安妮·莱文,对恶魔联合军东线最高指挥官,亲手斩杀黑武士皇帝罗兰岚的英雄。 种族:不朽者
性别:女
职业:贤者/法师
灵魂徽印:时光回廊
荣耀头衔:天堂之子
外号:移动图书馆
个人履历:
曾与罗兰(第三世罗罗),亚当,小红(艾因美修斯),莉莎(Liza)组成冒险团,一起在大陆冒险,某次事件后恋上亚当。
永夜大帝的时候本是真死,但罗兰弄成了假死,巫妖只要命匣不碎就不会真死,罗兰做了个假命匣,结果被玛格丽特拆穿了,复活的时候被逮,监禁到硫磺山城。百年来一直爱着亚当,在他解除心结后终于成功和他在一起,之后和亚当多次帮助罗兰。 种族:红龙
性别:母
荣耀头衔:贝隆之厄
艾因美修斯,有贝隆之厄“美誉”的上古红龙,住在硫磺山城背后的硫磺矿脉之中,这位曾经毁灭了数个人类帝国的恶龙,成为这座城市的了守护兽。曾与罗罗(罗兰第三世人类形态),亚当,玛格丽特,莉莎(Liza)组成冒险团,一起在大陆冒险。后来一统地下世界龙族,成为新一代龙后。 莉莎
种族:人类
性别:女
职业:盗贼
特征:财迷
个人履历:罗罗冒险团的团员,某次事件后喜欢上罗罗,但只被罗罗当成妹妹看待。
死因:在永夜天灾中被骨龙歌莉娅杀死。
伊莉莎
种族:半恶魔(原)恶魔(现火海女侯爵)
性别:女
职业:冰系法师/格斗大师
灵魂徽印:掠夺者
个人履历:
罗兰的女仆兼女友,精通寒冰魔法,自创线魔法,喜欢罗兰,达到病娇的程度。
黑金眼镜框、银色双马尾、小虎牙、打着紫色蝴蝶结的小尾巴的银发伊莉莎。是永夜大帝罗兰的手下歌莉娅在误杀盗贼莉莎,罗兰拼死从冥河中抢救出莉莎的灵魂但被死神艾耶追杀,随手将灵魂传送到附近位面,后再寻找时发现莉莎的灵魂被位面腐蚀而变成的半恶魔。被罗兰点化踏入传奇,面对罗兰成神时的一切感到无力,为了能在以后帮到罗兰,于是吞噬火元素之神,彻底觉醒恶魔血脉进入下位面,后投影分身回罗兰身边帮其复国。 种族:未知(原本是人类,经过身体改造,和植物融合)
称号:风暴心情的超任性魔女(九九天灾榜57位)、森之圣母
职业:半神级魔法师
擅长:生命造物学,肉搏
天赋能力:概念“沟通”(“看穿对方的欲求”)
个人履历:
ad前145年出生,当时皇家直系第三公主,自幼聪慧,年仅五岁就启程到法师之国艾因罗丹特学习魔法,在其弟继位之后,抛下长公主的身份在云中塔担任导师一职,拜尔皇室永远承认其皇族身份,现有皇室王位继承权序列六十七。曾是大地神教教会圣女的养女,亲眼目睹养母被男人玩弄感情后丢弃而失去圣女身份孤苦死去情景,从而对所有男性产生怨恨。由于自身的“沟通”天赋能一眼看穿皇宫中人们污秽的欲望,到了后来甚至开始讨厌人类。
曾经在魔法师的圣地“艾因罗丹特”当教师,因相同的价值观迷恋上同样来求学的罗兰(第二世刚复活满怀对世界的憎恨)。结果被罗兰骗走了所有研究资料,于是对罗兰恨之入骨。表面上是个乖乖女,荣获艾因罗丹特“最期望成为女友的法师”,但实际上是个会将人类拿来做活体试验的恐怖分子。曾因人体试验东窗事发(罗兰举报)而差点被驱逐出“艾因罗丹特”,结果她反而干掉了一位真理掌控者取而代之。还经常将为其提供研究经费的赞助人的资金骗走,因此臭名昭著无人再肯投资,后来侵吞公款暴露,直接被从真理掌控者的位置踢下来,连自己的工资都被直接拿去抵债。
对罗兰抱有爱慕之意,被罗兰坑过也只是生气一时。已经明确表达出自己的心意,并与伊丽莎竞争罗兰。
在亡灵天灾中遇到位面沉降,制造出新位面“梦境之森”化身位面意识,在罗兰帮助下造就新的白银种族“木灵”。 种族:暗精灵(后经月光仪式成为灰精灵)
性别:女
职业:战士/圣骑士(原)/律法骑士(原)/反圣(神)骑士
信仰:圣光之道,律法之神,月光女神
个人履历:硫磺山城城市治安管理部队(简称城管)大队长。知道罗兰的身份(巫妖罗兰,至高法官无眠者,小正太罗罗,圣骑士罗岚),并视罗兰为律法之神的神子。由于过往的遭遇过于坎坷,在多重信仰下导致信仰动摇,被罗兰出言点化后转职反圣(神)骑士,踏入圣阶凝结心像世界——“凡人的世界”
成熟外表下呆萌的本质。 莫莫
种族:暗精灵(后经月光仪式成为灰精灵)
性别:女
外号:”猛犬“
职业:战士/圣骑士/律法骑士
自由绅士联盟一员,极度正太控、小罗罗控的怪阿姨
个人履历:硫磺山城硫磺山城城市治安管理部队(简称城管)队友。 悲风·埃罗
种族:半龙人(不是龙裔,而是龙族的创造物,属于亚人,而不是龙族)
职业:猎人/兽王猎人
灵魂徽印:博爱守护之心
心象世界:真爱领域
荣誉称号:“独自创造了数个种族的男人”“极恶之龙”(天灾榜第一名,不知多少强大的巨龙都没有资格登上第一名,如今却被悲风所得,可见其丧心病狂!)
一名黑色半龙人,半神阶兽王猎人,对野性生物有很大的亲和力,其心像世界可以让任何生物生存。
在硫磺山城,曾因在大街与自己的宠物——一头德鲁伊(雄性)交配,并要德鲁伊变成不同动物形态交配,而被硫磺山城最高法院起诉。被所有人包括绝对绅士联盟公认为最大的变态,硫磺山城城管队为此设立以“悲风”为名的变态值标准单位。从地下上到地表后,悲风逐渐把“真爱”的意义发展成类似佛教的诡异教派,先后组成真爱三姐妹、七大圣之类的绅士派别。再后来,俨然成为了违禁词的存在。
严格意义上算得上罗兰的得力助手,只要是生物,无论是外交、结盟、战斗还是劝降,只要他出手全都能完美解决。
拥有堪称主角的成长能力,时常不明不白地晋升阶位。
现实原型:
《极恶之龙》的作者悲风而泣。详情请查询百科词条悲风。由于得罪写手不可沽名学霸王,被其收集黑历史,并且推广。 海洛依丝
种族:黄金精灵(生前)/亡灵女妖(原)/未知(现)(融合众多血脉,已知:亡灵女妖,亡灵史莱姆贪婪,神孽影子)
性别:女
荣耀头衔:全知者/女妖之王/恶魔教授(九九天灾榜46位)
个人履历:生前是黄金精灵皇族最后的公主,在幼年就悲惨的死去(死因未知),因为对故国的眷恋和对背叛精灵神祗的仇恨觉醒成为自然亡灵。
罗兰(第二世)的导师,教导罗兰寒冰系和亡灵系魔法(其一系有弑师的传统)。永夜大帝的“合作伙伴”,西罗帝国第三执政官
原为上古精灵帝国的精灵公主,因被精灵系的神明背叛而亡国,死亡时外貌为八岁的金发可爱小萝莉,因对背叛者的执念而化为亡灵,曾与其导师百合,床上经验丰富,却没有与男性发生关系。
被罗兰坑成魔法契约宠物,亡灵史莱姆(贪婪母体),通常变作一只黑猫或者一个小女孩跟在罗兰身边,可变为武器提供协助,在罗兰多次实验后与影子融合后得到真正的肉体变成生灵,但多数时候还是保持黑猫形态。
由于遭受黑猫形态的熏陶,有了一些猫的习性,恶意卖萌,毒舌,能和罗兰不避讳的开荤段子,和罗兰相爱(雾)相杀。
拥有大量知识和战斗技巧。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祖籍荷兰,出生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诞生于德国波恩。父亲是该地宫廷唱诗班的男高音歌手,喜怒无常、嗜酒如命;母亲是一个厨司,心地善良、性情温柔。艰辛的生活剥夺了贝多芬上学的权利,他自幼表现出的音乐天赋,使他的父亲产生了要他成为音乐神童的愿望,成为他的摇钱树。他不惜打骂,迫使贝多芬从4岁起就整天没完没了的练习羽管键琴和小提琴。8岁时贝多芬首次登台,获得巨大的成功,被人们成为第二个莫扎特。此后拜师于风琴师尼福,开始学习作曲。11岁发表第一首作品《钢琴变奏曲》。13岁参加宫廷乐队,任风琴师和古钢琴师。1787年到维也纳开始跟随莫扎特、海顿等人学习作曲。1800年,在他首次获得胜利后,一个光明的前途在贝多芬的面前展开。可是三四年来,一件可怕的事情不停的折磨着他,贝多芬发现自己耳朵变聋了。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没有比失聪更可怕的了。因而人们可以在他的早期钢琴奏鸣曲的慢板乐章中理解到这种令人心碎的痛苦。
贝多芬无时不冲满着一颗火热的心,可是他的热情是非常不幸的,他总是交替地经历着希望和热情、失望和反抗,这无疑成了他的灵感源泉。1801年,贝多芬爱上了朱列塔•圭恰迪尔,他把《月光奏鸣曲》献给她。但是幼稚自私的奇丽爱太不理解他崇高的灵魂。1803年与他人结婚,这是令人绝望的时刻,他曾写下遗书。
1803年他从灰暗中走出来,写出了明朗乐观的《第二交响曲》。之后更多更好的音乐在他的笔下源源不断的涌现。《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还有优美动听、洋溢着欢乐的小提琴协奏曲,以及绚丽多彩的钢琴协奏曲和奏鸣曲。
1823年,贝多芬完成了最后一部巨作《第九交响曲》(合唱)。这部作品创造了他理想中的世界。1826年12月贝多芬患重感冒,导致肺水肿。1827年3月26日,他在暴风雪中离开。终生未婚。29日出殡,送葬者有两万人,遗体葬于圣麦斯公墓。
作曲家只在人世间停留了57年,一生完成了一百多部作品。主要作品有交响乐9部;管弦乐几十首(《爱格蒙特序曲》最为著名);钢琴协奏曲5首,小提琴协奏曲一首;其他协奏曲5首;钢琴奏鸣曲32首(热情、月光、悲怆、黎明、暴风雨等最为著名);室内乐80首;歌剧1部〈〈弗德里奥〉〉;另有神剧1部;弥撒曲2首等等。
生平逸话
童年
贝多芬的祖父与父亲都是宫廷歌手。在大部分时间里,他的父亲都喝得大醉,没有对家庭和气过一点,甚至连家人们是否有足够的吃穿都从未过问。起初,善良的祖父还能使这个家庭免受太多的苦;反过来,他最大的孙子的音乐才能也使老人感到莫大的欣慰。但是当小贝多芬只有四岁时,祖父就去世了。贝多芬的父亲常把孩子拽到键盘前,让他在那里艰苦地练上许多小时,每当弹错的时候就打他的耳光。邻居们常常听见这个小孩子由于疲倦和疼痛而抽泣着睡去。不久,一个没什么水平的旅行音乐家法伊弗尔来到这个市镇,被带到贝多芬家里。他和老贝多芬常常在外面一个小酒馆里喝酒到半夜,然后回家把小路德维希拖下床开始上课,这一课有时要上到天亮才算完。为了使他看上去象一个神童,父亲谎报了他的年龄,在他八岁时,把他带出去当做六岁的孩子开音乐会。但是天下哪有后天培养出来的神童,尽管费了很多事,老贝多芬始终没有能够把他的儿子造就成另一个年轻的莫扎特。与莫扎特相比,贝多芬的童年太不幸了。莫扎特在童年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练功时间是愉快而安静的,有着一个慈爱的父亲和一个被钟爱的姐姐;而贝多芬则不然,虽然他的演奏赢得了家乡人的尊敬,但世界性的旅行演出却远未象莫扎特那样引起世人的惊叹。
良师
父亲把这个男孩子带到一个又一个老师那里,让他学习不同的乐器和作曲的艺术。这些老师中没有一个可称为好的,直到他落到宫廷琴师和波恩剧院的经理尼费(Neefe)的手里。这是一位令人尊敬的音乐教师,友善、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这对贝多芬来说实在是一个幸运。因为虽然波恩城里有最好的学校——连善良的老巴赫都会高兴地送他的许多孩子们去学习的那种学校——但是贝多芬的父亲从来也不认为值得送贝多芬去那里学习哪怕是两三个月,在他眼里读书远不如学音乐那样能挣钱。年轻的贝多芬有生以来第一次发现上课是愉快的。尼费先生对他很慈爱,不仅教音乐,而且还教他世界上许多别的事情。为了付他的学费,当尼费先生很忙或离开市镇的时候,贝多芬就代替老师做风琴师。于是当他刚满十四岁的时候,他就被任命为剧场的助理宫廷风琴师和古钢琴师。那可恨而又不幸的父亲看到他儿子的音乐终于挣了一些钱的时候,他是多么得意啊!
访问
莫扎特大约在这个时候,他生平第一次访问维也纳,为他最崇拜的偶像莫扎特演奏。莫扎特认为这个孩子只是在演奏一首为这种场合练过很久的卖弄技巧的展品,出于客气,只好礼貌而冷淡地称赞他一下。小贝多芬生气了,要求莫扎特给他一个主题,然后他在它上面用了那么多的感情和天才加以即兴变奏。莫扎特惊讶不已,马上跑到隔壁房间门口,“注意这位年轻人,”他向里面一群正在聚会的朋友大喊道,“有一天全世界都会听到他的声音!”
贝多芬终于明白,他在家乡是不可能有更大进展的,于是决定再到维也纳去寻求他的幸运。此时莫扎特已经去世了,但是海顿刚刚获得他第一次在伦敦的胜利,正处于盛名的高峰。在经过波恩的时候,海顿已经听过并且大加赞赏贝多芬的大合唱之一,因此贝多芬决定首先转向海顿学习。海顿这时早已过了他的青年时代,并且在创作和指挥自己最伟大的作品时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勤奋。难怪他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去改卷子。而且他要求学生们每一堂课只交两毛钱,他大概觉得自己也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在练习稿纸上。于是贝多芬常常发现他的练习中有些未改正的错误,他很生气。当那年老的教师出发到伦敦进行第二次访问时,贝多芬转向一位天才较低但很严格的教师学习。后来他常常大声宣告他从海顿那里什么也没学到。不过,不久后,他一定会逐渐觉得,假如他没有从改正练习方面得到什么的话,他却从海顿那里获得了灵感,因为他把他最初的几首钢琴奏鸣曲献给了海顿。而且当海顿为他的《创世纪》的演出最后一次在台上露面,被他的几个仆人扶出去的时候,贝多芬弯下腰来亲切地吻了这位衰弱的老人。
我行我素
贝多芬不愿做一个客厅里的宠儿,他宁愿在自己的住所,能够随己意进进出出、起床、穿衣和吃东西。他喜欢按照自己的兴趣为房间里的琐事瞎忙。有一次,为了空气流通和看清窗外的景物,他竟特意把窗户砍掉一块。他总是同房东们发生纠葛,总是不断地搬家。每当他处于创作高潮时,他总是把一盆又一盆的水泼到自己头上来使它冷却,直到水浸透到楼下的房间——我们可以想象那房东和其他房客的情绪会怎样!有时他搬家搬得是这样的频繁,以致他甚至不愿操心把钢琴的腿支上,干脆就坐在地板上弹奏它。由于他每次租新房时必须签署一张租契,指明租期,他就往往同时为四个公寓付房租。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他虽然挣了不少钱,可总是没有多少积蓄的原因吧!
失聪
当他真切地感觉到自己的耳朵越来越聋时,他几乎绝望了。人生似乎不值得活下去了: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还有比听不见他喜欢听而且靠它生活的甜美声音更不幸的事情吗!起初,只有威格勒医生和斯蒂芬冯勃罗伊宁等几个老朋友知道他的不幸。他放弃到各王宫去听他如此喜爱的欢快的音乐会,他怕人们注意到他的耳聋,以为一个听不见声音的音乐家是写不出好作品来的。不!他想起他想写的一切音乐,“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也许对他来说,在耳聋的时候创作音乐并没有别的音乐家那么难。在他看来,音乐不仅是用迷人的声音安排各种主题或音型,它也是表现最深刻的思想的一种语言。
贝多芬和他的朋友们
没有一个音乐家像他那样,在一生中有那么多的成功和那么少的幸福的日子。他的朋友们是善良而忠诚的,但是他的该诅咒的耳聋把他同他们隔离开了。甚至他的助听器也往往使他失望,因此他和他们保持接触的唯一方法就是他经常带在身边的“会话本”和铅笔。他看见他们互相谈话,以为他们总是谈论他,说他的坏话,阴谋害他。有一天他这样写道:“再也不要在我跟前露面!你是一条卑鄙的狗,一个不老实的家伙!”第二天,当他发现自己的疑心是错的而他的朋友是真诚的时候,他又写了另外一个便条:“亲爱的朋友,你是一个诚实的人,你是对的。我现在明白了。所以今天下午来我这里,接受你的贝多芬的爱吧。”而他的朋友们——他们是多么好的人啊——总是原谅他那粗暴的吵嘴,并且和他相伴到最后。他的家庭生活自始至终都是悲惨的:他从来也没有结过婚。当他头一次到维也纳的时候,他向一个从他自己家乡来的歌唱家玛格戴林娜•威尔曼(MagdaleneWillman)求婚,但是她拒绝了,因为贝多芬“太丑了”。从那以后,他曾先后爱上过好几位贵族女子——有着可爱的名字的可爱的女子——他用音乐向她们倾诉,但她们接受了他的音乐,而拒绝了他的爱!
大师风范
英雄交响曲
贝多芬的心中充满了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他是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热烈拥护者。1798年,柏纳多特将军(1763—1844)出任法国驻维也纳大使,贝多芬常到他的家里,并和他周围的人有密切的交往。1802年,贝多芬在柏纳多特的提意下,动手写作献给拿破仑的《第三交响曲》。在他的心目中,拿破仑是摧毁专制制度、实现共和理想的英雄。1804年,贝多芬完成了《第三交响曲》。正当他准备献给拿破仑时,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到了维也纳。贝多芬从学生李斯(1784—1838)那里得知这个消息时,怒气冲冲地吼道:“他也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现在他也要践踏人权,以逞其个人的野心了。他将骑在众人头上,成为一个暴君!”说着,走向桌子,把写给拿破仑的献词撕个粉碎,扔在地板上,不许别人把它拾起来。过了许多日子,贝多芬的气愤才渐渐的平息,并允许把这部作品公之于世。1804年12月,这部交响曲在维也纳罗布科维兹亲王的宫廷里首次演出。1805年4月在维也纳剧院的第一次公开演出,是由贝多芬亲自指挥的,节目单上写着:“一部新的大交响曲,升D大调,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先生作,献给罗布科维兹亲王殿下。”奇怪的是,贝多芬不说是降E大调,而说是升D大调。1806年10月总谱出版时,标题页上印着: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从此,《第三交响曲》就被称为“英雄交响曲”。
命运交响曲
贝多芬的《c小调交响曲》(作品67号)开始的四个音符,刚劲沉重,仿佛命运敲门的声音。这部作品因此被称作《命运交响曲》。《命运交响曲》作于1805至1808年。贝多芬在1808年11月写给他的朋友韦格勒(1765—1848)的信中,就已经说出:“我要卡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把我完全压倒!”“命运敲门的声音”在1798年所作《c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10之1)第三乐章中就已经出现过,以后又出现于《D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18之3)第三乐章、《热情奏鸣曲》(作品57号)第一乐章、第三《列奥诺拉》序曲(作品72号)、《降E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74号)等一系列作品中。可见,通过斗争战胜命运,是贝多芬一贯的创作思想。《命运交响曲》所表现的如火如荼的斗争热情,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西班牙女低音歌唱家马丽勃兰第一次听《命运交响曲》时,吓得心惊肉跳,不得不退席而去。拿破仑一个旧日的卫兵,听了第四乐章开头的主题,禁不住跳起来喊道:“这就是皇上!”柏辽兹把《命运交响曲》中惊心动魄的斗争场景,看作是“奥赛罗听信埃古的谗言,误认黛丝德蒙娜与人私通时的可怕的暴怒。”舒曼认为:“尽管你时常听到这部交响曲,但它对你总是有一股不变的威力——正象自然界的现象虽然时时发生,却总教人感到惊恐一样。”1830年五、六月间,门德尔松在魏玛逗留了两星期,和歌德作最后一次会晤,在钢琴上为他演奏了古今著名的作品。歌德听了《命运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后大为激动,他说:“这是壮丽宏伟、惊心动魄的,简直要把房子震坍了。如果许多人一起演奏,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1841年3月,恩格斯听了《命运交响曲》的演出。他在写给妹妹的信中赞美这部作品说:“如果你不知道这奇妙的东西,那么你一生就算什么也没有听见。”他说,他在第一乐章里听到了“那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那种忧伤的痛苦”;在第二乐章里听到了“那种爱情的温柔的忧思”;而第三、第四乐章里“用小号表达出来的强劲有力、年轻的、自由的欢乐”,又是那么鼓舞人心。恩格斯用短短的几句话,揭示了《命运交响曲》的精髓。
《月光曲》的传说
“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名曲。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间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忽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交谈。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么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子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连忙说:‘哥哥,你别难过,我只不过随便说说罢了。’贝多芬听到这里,就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子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弹起盲姑娘刚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象披上了银纱。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象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处升起,微波粼粼的海面上,一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他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宁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醒来时,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即兴弹的‘月光曲’记录了下来。”这是我国小学语文课本第七册里的一篇文章,讲的是贝多芬为盲姑娘演奏《月光曲》的故事。
这的确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贝多芬的这个曲子(作品27之2——《#c小调钢琴奏鸣曲》)描写的是海上月光的说法,源出于德国音乐批评家雷尔施塔布(1799—1860)。俄国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1829—1894)非常反对用“月光”来解释这个曲子。他说:“月光在音乐描写里应该是暝想、沉思、安静的,总之,是柔和光明的情绪。《#c小调奏鸣曲》第一乐章从第一个音符到最后一个音符,完全是悲剧性的(用小调来暗示),是布满云彩的天空,是阴郁的情绪。末乐章是狂暴的、热情的,表现的正是和温柔的明月完全相反的东西。只有短短的第二乐章可以说是一瞬间的月光。”在德国,也有人称此曲为“园亭”奏鸣曲。园亭是建筑在树荫下的凉亭,显然这标题对于这首奏鸣曲也同样是不确切的。看来,这首曲子所表现的决不是一幅明净的风景画,而是一种内在的阴郁情绪。《贝多芬传》的作者泰厄(1817—1897)说第一乐章是“少女为生病的父亲祈祷”,这无论如何要比“月光”和“园亭”恰当一些。贝多芬的这首曲子作于1801年,当时他正和朱丽法塔•贵恰尔第(1784—1856)相爱,这个曲子是献给她的。这一年的十一月十六日贝多芬写给韦格勒的信中提到她时还说:“她爱我,我也爱她。”但到1802年初,她已另外爱上了罗伯尔•哈伦堡伯爵,并于1803年和他结了婚。罗曼•罗兰把此曲和贝多芬的失恋联系起来,说“幻想维持得不久,奏鸣曲里的痛苦和悲愤已经多于爱情了。”罗兰把第一乐章解释为忧郁、哀诉和痛哭。俄国音乐学家奥立比舍夫(1794—1858)认为第一乐章是失恋的“沉痛的悲哀”,好比“垂灭之火”。但1801年正是贝多芬和贵恰尔第热恋的时候,说这个作品是写失恋的痛苦,也许和事实不符。对于这个作品的解释,也许俄国艺术批评家斯塔索夫(1824—1906)的见解是比较合理的。他在回忆了听李斯特在彼得堡的演奏后,认为这首奏鸣曲是一出完整的悲剧,第一乐章是暝想的柔情和有时充满阴暗预感的精神状态。他在听安东•鲁宾斯坦的演奏时也有类似的印象:“……从远处、远处,好象从望不见的灵魂深处忽然升起静穆的声音。有一些声音是忧郁的,充满了无限的愁思;另一些是沉思的,纷至沓来的回忆,阴暗的预兆……”《#c小调奏鸣曲》因“月光”的标题和传说而特别出名。贝多芬有一次说过:“人们常常谈论《#c小调奏鸣曲》,但我曾写过比这更好的东西,象《#F大调奏鸣曲》(作品78号)就是一例。”可见贝多芬自己对《月光曲》是并不十分满意的。
热情奏鸣曲
兴德勒有一次向贝多芬问起《d小调奏鸣曲》(作品31之2)和《f小调奏鸣曲》(作品57号)的内容时,贝多芬的回答是:“请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因此前者被称为《暴风雨奏鸣曲》,而后者则由汉堡乐谱出版商克兰茨(1789—1870)加上了《热情奏鸣曲》的标题。(另一说,“热情”的标题是由德国钢琴家、小提琴家、作曲家和指挥家赖内刻(1824—1910)所加,这似乎是没有根据的。)“热情”的标题没有贝多芬的认可,但用于这部英雄豪迈、气势磅礴的作品,是相当恰切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有一次在莫斯科听到俄国作曲家和指挥家多勃洛文(1894—1953)演奏这首奏鸣曲后,说道:“我不知道还有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东西,我愿每天都听一听。这是绝妙的、前所未有的音乐。我总带着也许是幼稚的夸耀想:人们能够创造怎样的奇迹啊!”1870年十月三十日,巴黎在普法战争中已经被普鲁士军队包围三个多月了。设在凡尔赛的普鲁士国王威廉的大本营里,铁血宰相俾斯麦正同法国资产阶级政府首脑梯也尔谈判停战条件。这天晚上,曾任德国驻意大利大使的格台尔,在凡尔寒的一架破旧不堪的钢琴上,为俾斯麦演奏了《热情奏鸣曲》。俾斯麦听了最后一个乐章后说:“这是整个一代人斗争的嚎哭。”他是从一个嗜血成性的野心家立场来领会贝多芬的“热情”的。他曾说过:“要是我能常听这个曲子,我的勇气将不会枯竭”,因为“贝多芬最适合我的神经”。贝多芬在1801年六月二十九日说过:“我的艺术用以改善可怜的人们的命运。”贝多芬如果地下有知,听说他的音乐为俾斯麦利用,他一定是死不暝目的。
贝多芬的朋友
美尔策尔(1772—1838),以发明和制造机械乐器著称于世。1813年秋,贝多芬为美尔策尔发明的万能琴(即机械乐队)写作了一部战争交响曲,题为《威灵顿的胜利》或《维多利亚之战》,描写同年6月21日英将威灵顿在西班牙北部城市维多利亚大败拿破仑的场景。美尔策尔曾经在温克尔(1776—1826)发明的基础上,创制了今天通用的拍节机。贝多芬首先采用,并按照它每分钟所打的拍数来标明自己作品的速度。贝多芬的助听器,也是1810年左右美尔策尔为他制作的。有一次,贝多芬在送美尔策尔出行时,写了首富于风趣的卡农,来歌颂拍节机的创制者。这首象征贝多芬和美尔策尔之间友谊的卡农,后来被贝多芬选进了他的第八交响曲(作品93号),成为第二乐章的主题。
芭蕾舞台上的第七交响曲
瓦格纳称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作品92号)为“舞蹈的极致”、“最高形式的舞蹈”、“按照理想形式的身体运动的最妙的体现”。据说他曾设想在李斯特的钢琴伴奏下,用舞蹈来表现《第七交响曲》。瓦格纳的理想,后来由俄国舞剧编导马辛实现了。1938年,他把这部交响曲编成了芭蕾舞,用来表现一个寓言式的故事情节——世界的创造和毁灭:第一乐章:创造——在创造精神的指引下,混沌世界变成了植物和动物的有秩序的住所。出现了男人和女人,还有危险的蛇。第二乐章:大地——地球上出现了憎恨和强暴。一群男人和女人哀悼着被谋杀的少年。第三乐章:天空——天空中的神和女神对大地上的骚乱无动于衷,依然尽情欢乐。第四乐章:酒色和毁灭——人们沉湎于酒色。神看见他们恶劣地模仿上界的欢乐,因为愤怒而用火毁灭了世界。1938年5月,这出舞剧由巴西尔的俄国芭蕾舞团在摩纳哥的蒙特卡洛作了第一次演出。
欢乐颂与合唱交响曲
1793年1月,德国诗人席勒的朋友、波恩大学法学教授菲舍尼希写信给席勒夫人夏洛蒂说:“有一位青年……抱着伟大而崇高的志向,要把席勒的《欢乐颂》一节一节地谱成音乐。”这个青年就是贝多芬,当时他住在波恩,只有23岁。贝多芬在1798年和1812年,都曾为《欢乐颂》的音乐起过稿。在1812年写的《欢乐颂》主题,后来用于1814年10月完成的《C大调命名日节庆序曲》(作品115号)。贝多芬在1795年的前后为毕尔格的诗所作的歌曲《互爱》和《合唱交响曲》末乐章中《欢乐颂》的主题,在音调上有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是《欢乐颂》主题的前身。后来贝多芬在1808年的《c小调钢琴合唱幻想曲》(作品80号)中又借用这个曲调作为主题,演唱库夫纳歌颂音乐魅力的诗。《钢琴合唱幻想曲》的合唱部分,是为写作《合唱交响曲》的终曲而作的一次尝试。1824年3月,贝多芬在写给普洛勃斯特的信里说过:“《合唱交响曲》的终曲,是按照《钢琴合唱幻想曲》的格调写的,但规模则远较宏大。”由此可见,贝多芬为《欢乐颂》谱曲的意图,从1793年开始,前后琢磨了30年,才最后在《合唱交响曲》中得以完成。《合唱交响曲》完成于卡尔斯巴德决议后一切自由思想和民主运动都遭到残酷镇压的反动时期。1824年5月在维也纳刻伦特纳托尔戏院初次演出时,听众反映的热烈是空前的。贝多芬出场时,受到听众五次的鼓掌欢呼,以致警察不得不出面干涉。但站在乐队中背对着听众的贝多芬什么也听不见,幸而女低音歌手翁格尔牵着他的手转过身,才“看到”了听众的欢呼。从初演所引起的异乎寻常的情绪可以看出,歌唱欢乐,也就是歌唱自由,在当时有着何等深切的现实意义。
谭小环:就是人人都说的大天二的那个漂亮的老婆KK,大飞的妹妹。她是1994年香港**
张文慈:《战无不胜》里的KK。
以下的希望楼主能够喜欢!
郑伊健:我和众多同年人的少年偶像,当然有人的偶像是伊面比如我,有人的偶像是陈浩南。
陈小春:山鸡。《金枝玉叶》拿过金像男配,跳舞出身后来出唱片大卖,算是全才。我觉得他特别会在镜头前抢戏。
谢天华:大天二同学是个好同学,和山鸡陈同学还有下面的朱同学在现实中组“风火海”组合,能文能武。嘿,我又想起阿MAN餐厅唱歌了。
朱永棠:《人在江湖》里早夭的巢皮摇身一变成了《猛龙过江》里的蕉皮并且在《龙争虎斗》里又死了,总之很乱。
林晓峰:包皮。主持是强项,还有配角也是强项。林同学全家我觉得都不错。
黎姿:细细粒,就是小结巴,叉~~~烧~~~包。后面好像还演了一个貌似小结巴的女人,叫端木若愚(??)。别的不论,到现在十来年,黎同学还是很漂亮的。
李嘉欣:小结巴死后出现在《战无不胜》里,超级大花瓶,没意思。
舒淇:后来和陈浩南在一起的大话精。舒淇同学总与伊面配戏。恭喜舒淇同学拿了金马影后。
陈秀茹:《人在江湖》里山鸡的女友,山鸡为了她和陈浩南反目。她长得有点像舒淇同学,但是气质不足,于是不知去哪儿了。
邱淑贞:《猛龙过江》里丁瑶,可怕的女人啊。偶觉得邱淑贞演的极好,绝对不是花瓶。偶还想起她在《鼠胆龙威》里拿着一个类似文曲星的东西给李连杰发信息——你的小甜甜,实在搞笑。
莫文蔚:滑板出场的个性女,牧师女儿,山鸡女友,而且名字土掉渣——林淑芬。小莫同学总是很个性滴。
安雅:山鸡后来联姻的日本老婆,草刈菜菜子,这个名字太搞笑了。
吴君如:十三妹,唯一的女老大。后来又演过一部专门写十三妹的**,拿了金像影后。长的善乏可陈,但是什么都敢演也什么都能演,香港首屈一指女笑星。
罗兰:陈浩南患有老年性健忘症的奶奶。罗兰姐以“龙婆”著称,是香港金像奖史上最年长影后。
夏萍:靓坤老妈,脾气比儿子更大。她和罗兰都是老影星了,年轻的时候都是灰常漂亮滴,去年TVB颁“万千光辉演艺大奖”慰劳她这么多年的勤力。
吴镇宇:靓坤。吴生的这个极其张扬的奸人角色深入人心啊,《无间道2》转为内敛。
黄秋生:大飞哥。香港教授级演员啊,有时间慢慢表扬。
任达华:陈浩南的老大阿B的老大蒋天生。任达华就是有老大的范儿。
万梓良:蒋天生的弟弟蒋天养。万子就是有老大的范儿。
张耀扬:开始演乌鸦害死了小结巴,后来演耀扬又在第四集出场。张同学一脸嚣张,常演黑社会且往往是黑社会里的反派。于是当看到《无间道2》里他竟然是个卧底的时候,我惊了。
郑浩南:司徒浩南,和陈浩南争权,真名还叫做浩南。
钱嘉乐:陈浩南的朋友大头仔。**电视台前幕后哪儿都有钱同学。
林迪安:第一集里靓坤身边的傻强,此傻强非彼傻强也。他是这部片的动作指导。
陈慧敏:东星老大骆驼。就是《忘不了》里巴士站的老板。
林尚义:那个坚持不懈的向山鸡等人说教的神父,那个最后忍无可忍开打的神父,那个史上最牛最逗的神父。呃,好像林阿叔原来是讲足球的。
伊扬明:大哥韩宾,和十三妹是一对欢喜冤家。也属于大眼熟,角色或警或匪,不过看着不讨厌。
李修贤:第三记里的警察。修哥是警察专业户。
秦沛:吉隆坡拿督陈加南,坏人哈。我更喜欢《绝士好爸》里的沛叔。
柯受良:山鸡在台湾的表哥。小黑不在人间已三年。
李兆基:就是基哥。和张耀扬一样用真名字。
吴志雄:开始是黑社会大哥阿B,带出了一个主角大哥陈浩南,后来惨死。后又演笑面虎害死了蒋天生。
陈志辉:和山鸡抢做话事人的生番。我总把他和罗莽搞混,反正就是大眼熟吧。
南燕:《战无不胜》里的肥佬黎,又无耻又恶心,被蒋天养赶走了。南燕主要是导演和编剧。《监狱风云》和《侠盗高飞》就是他编剧的。
卢惠光:《战无不胜》里的太子。卢会真功夫,是成家班人,成龙的**里大眼熟。
黄子扬:出现在《龙争虎斗》,感觉他像好多人但他又不是,于是不知哪里去了。
何润东:雷复轰,心计极深,斯文败类,像《龙在边缘》里的谭耀文。小何同学现在一般都演偶像剧,真是看不出当年曾入古惑仔啊。
雷震:《猛龙过江》里的雷功。也就是《花样年华》里的何先生啊。
成奎安:大傻,这部片子里叫西贡大傻,看着就像黑社会。想起当年的《一本漫画闯天涯》,现在影坛中周星星地位不可动摇,大傻依然是大傻,小生林俊贤去哪儿了?
程小龙:出现在阿B身边过想不起名字的某人。经常出现在熟悉的TVB剧集里,现实是一位很强的音响师。
陈豪:第二集里站在邱淑贞背后的保镖,后来被邱陷害,镜头还是很多滴。做配角好多年现在在TVB也是准一线了。
马德钟:《龙争虎斗》里秦沛的保镖之一,高大威猛,当然也仅此而已。做配角好多年现在在TVB同样也是准一线了。
千叶真一:就是山鸡的岳父草刈一雄,日本黑社会。
我国古代,把骑马送信称为邮驿。据甲骨文记载,商朝时就已经有了
邮驿,周朝时进一步得到了完善。那时的邮驿,在送信的大道上,每隔34
里设有一个驿站,驿站中备有马匹,在送信过程中可以在站里换马换人,使
官府的公文、信件能够一站接一站,不停地传递下去。
我国邮驿制度经历了春秋、汉、唐、宋、元的各个朝代的发展,一直到
清朝中叶才逐渐衰落,被现代邮政取代。
在古代其它国家也存在过这种骑马送信的邮驿制度。14 世纪时,中亚地
区曾出现过一个强大而又短暂的帖木儿帝国,是由蒙古人的后裔建立的,控
制着包括现在的印度、阿富汗、伊朗等地的广大地区。贴本儿帝国制订了严
格的邮驿制度,规定驿使每天必须走500 里路程,而且还赐与驿使一项特权,
行路中需要换马时,不论是皇亲国戚,还是寻常百姓,只要驿使提出换马的
要求,都要用自己的马和驿使交换,如果柜绝就有杀头之罪。在一段时期内
帖木儿的大军开疆拓土,屡战屡胜,与邮驿制度健全,信息灵通是分不开的。
邮驿是官府的通信组织,只许传送官府的文件,而不允许传送私人信件。
由于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需要,人们对通信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出外经商的、
做工的以及战乱年代被迫出征的战士和远离家乡逃荒避难的人们,都需要和
家人亲友通信。特别是各地商人,为了互相交流商情、商谈贸易、寄递帐单
等都迫切需要通信。于是民间传递信件的业务就应运而生了。大约在唐朝的
时候,长安、洛阳之间就有了专门为商人服务的“驿驴”。当时还有一种叫
飞钱的办法,就是各地商人可以把在长安贩卖货物挣的钱存入各地方官府驻
长安的机构。这些机构发给商人存钱的收据,商人拿着收据回到地方后,再
凭收据到各地方官府取钱,这样就免除了路上被强盗抢走钱财的风险。明朝
初年,在西南地区出现了叫“麻乡约”的民邮机构。那时候许多外省人移居
到地广人稀、土地肥沃的四川省,尤以湖北省孝感的人最多,他们虽然定居
在四川,但仍很想念家乡的亲人,所以每年都定期举行集会,并推举代表,
回乡探亲,同时也帮助同乡捎带书信和包裹,天长日久,就成了传统。于是
人们干脆就成立了叫“麻乡约”的商行,专门负责替人传递包裹和信件,兼
营货物运输。
到了明朝永乐年间,民间出现了专业民邮机构——民信局。民信局的出
现是民间贸易、民间交往日益发展的必然结果。民信局首先出现在著名的港
口城市——宁波。那里工商业发达,是水陆交通的重镇,当地有许多人外出
经商做官。当时的宁波绍兴一带人士遍布全国各地,他们之间的书信往来非
常频繁,但托人转代非常不便,一封信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到达收信人手中。
在这种背景下,民信局产生了。由于适应了形势的需要,所以民信局发展很
快。不久,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大城市和一些沿海口岸相继建立了许多家民信
局。这些民信局一般都有一定的管辖范围,路途遥远的邮件常常需要几个民
信局互相合作,才能把邮件传递到目的地。当时的民信局经营范围很广,既
能传递信件、包裹,也能汇兑银钱,甚至还能托运一些大件物品。民信局在
清咸丰同治年间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全国大小民信局多达数千家。在广东、
福建的沿海地区还出现了专门为海外侨胞服务的民信局——侨批局。那时候
许多穷苦百姓为生活所迫不得不飘洋过海到异国他乡去谋生,虽然身在海
外,但仍心系故土,需要和家乡的亲人通信联系,也需要给家人寄回金钱和
物品。民信局为了满足这些人的需要,成立了专门为侨胞办理通信和汇款业
务的机构,只是因为福建方言中把“信”说成“批”,所以才叫“侨批局”。
具有现代意义的邮政局——大清邮政是于1896 年正式成立的。它是由当
时霸占我国海关税务大权的英国人赫德一手创办的。他的目的并不是要帮助
我国发展邮政通信事业,而是为了进一步掠夺中国的财富。以后几十年,从
英国人赫德到法国人制黎、铁士兰,帝国主义列强一直控制着中国的邮政,
并从中榨取了不尽的财富。但是当他们迫不得已将这项主权交还中国政府的
时候,却声称中国政府反欠他们184 万余两白银。当时,帝国主义国家侵犯
我国邮政主权的另一方式是他们纷纷在中国开办叫“客邮”的机构。这些机
构名义上是为在华的英、法、美、德、俄、日等国的侨民提供邮政服务,但
实际上却是他们用以搜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情报的情报网。在
帝国主义的排挤、压制下,我国的民邮组织逐渐被削弱了,并最终于1935
年停办。
只有解放了,邮政事业才真正获得了新生,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我国
邮政业务的覆盖面得到了迅速扩大。今天,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我们
都能看到邮递使者为我们送信送报的身影,即使是最僻远的山区,也都留下
了邮递员的足迹。另一方面,我国的邮政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汽车、火车、
轮船、飞机都成了邮政运输工具,许多邮政局都安装了诸如自动分拣机、条
形码识别机、报纸零售机等现代化设备,邮政这项古老的行业正在朝气蓬勃
地向前发展。
烽火传军情
靠人来传递信息速度是很有限的,即使骑马最多也只不过每小时60 公
里,所以在通信方式上进行变革是必然的趋势。
早在3000 多年前,我国中原地区的人们为了防范和抵御西北边陲少数民
族的搔扰,就建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烟火报警通信装置——烽火台。烽火台是
用石块垒成的十多米高的石堡,上面堆有柴草和狼粪,时刻都有士兵在上面
值勤观察和了望。一旦发现敌情,夜间点燃柴草,使火光冲天;白天则点燃
狼粪,因为粪燃烧时其烟垂直向上,很远的地方都能看到,故而将烽火又称
为狼烟(到今天还有成语“狼烟四起”)。唐朝诗人王维曾有著名诗句:“大
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烽火通信系统是由许多个烽火台一个接一个串联
组成,每个之间有一定间隔。每当出现紧急情况便点燃烽火,后一个烽火台
看到前面的烽火信号便也跟着点燃烽火,以便通知下一个,这样从前到后依
次传递,警报很快就从边关传到了内地,中原人民也就可以早早地做好抗敌
准备。烽火不仅能表示警报,而且还能反映出一定的信息,比如利用燃放烟
火堆数的不同,每道烟火的时间间隔的不同等就可以大致表示出来犯敌人的
数目、方位等内容。只要事先规定好每种组合的定义,烽火就能传送一定量
的警报信息。
史书上曾记载了一个有关烽火的有趣故事。西周最后一统治者周幽王是
个昏庸的国王,他不理朝政却整日沉湎于女色。他有一个爱妃叫褒姒,是个
貌可倾国的美女,可是在周幽王面前却总是一副冷冰冰的面孔,不露笑脸。
周幽王想尽办法也无法让褒姒笑一笑,于是便设下千金重赏以求褒姒一笑,
这也就是成语“千金一笑”的由来。后来幽王手下的一个大臣出了一个主意,
让幽王带着褒姒在骊山的王宫内设宴,同时命人点燃了烽火,当时各路诸候
看到了烽火以为外族来侵犯镐京(西周国都)了,便纷纷带着人星夜赶来增
援,到了镐京才发现被幽王愚弄了,只好一个个带兵返回。看到一队队士兵
来来去去忙忙碌碌的样子,褒拟果然露出了笑脸,幽王为此龙心大悦,重赏
了那名大臣。但是很快就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没过多久,西部的犬戎族
果然来进攻了,周幽王又使人点燃了烽火报警,但各路诸候由于上一次的教
训以为又是幽王在戏弄大家,结果无一来援,西周从此灭亡。从这个古老的
故事可以看出当时在各种物质条件很不发达情况下,烽火通信已经发展成了
一个相当完备的系统,从周朝的国都一直通向各个诸候国,在应用中也起到
了很重要的作用。
以后各个封建朝代都很重视烽火这种通讯方式。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
进行了一项巨大的工程——修建万里长城。长城不仅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
略的屏障,也是一个烽火通信系统,长城上每隔二百米左右就修建了一座烽
火台。我们可以想象,当年烽火在雄伟的古长城上传递时,绵延不断、横贯
千里的情景一定蔚为壮观!唐诗中有这样的句子:“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
连营候鼓鼙”。秦始皇建造了万里长城后,各朝各代都在长城一线上派驻了
大批军队,并且多次对长城进行维修,最后一次大规模重修在明代。今天,
长城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但它仍然具有象征意义,一座座烽火台就象一
座座丰碑展示着我国发达的古代文明,也展示了我国古代人民的勤劳与智
慧。
烽火通信在每一站之间是以光速传递的,所以应属于光通信一类,光的
速度是每秒30 万公里,显然比马跑人行要快得多。在世界其它国家的古代历
史上也有利用光来通信的记录,1000 多年前的阿尔及利亚人就曾利用巨大的
铜镜反射太阳光来传递情报。古希腊的历史学家波列比曾发明一种利用光来
通信的办法。他在古希腊建造了不少高塔,每相邻两塔相对的高处墙壁上都
凿有5 个洞,每个洞可明可暗,5 个洞通过明暗不同的组合一共可有2 的5
次方种变化,也就是一共可以有32 种变化,希腊文一共有24 个字母,以每
种组合代表一个宇母就可以完全把这24 个字母传递出去,这样一个字母一个
字母的传递就可以连成完整的句子,情报也就这样一站一站地传递下去了。
这种通信方式可以说是现代电报的雏型,现代电报从原理上来说和古希腊的
光通信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利用的手段不同,一个是利用光,一个是利用电。
会飞的“邮递员”
古代的交通是很不发达的,在平原地区还好些,在多山地区通信就是一
个比较令人头痛的问题了。人们非常羡慕天空中自由自在飞翔的鸟类,如果
能让鸟类成为人类的邮递员,通信自然要快捷多了。鸽子是人类最早驯养的
善于长途飞行的飞禽,其记忆力非常好,就是把它带到几千里以外,它也能
跨越高山大川、森林和海洋,飞回自己的家。据记载,1980 年一个葡萄牙人
将一只南非鸽带到葡萄牙的里斯本,但这只信鸽从里斯本出发,经过7 个月
的飞行,飞越了地中海和整个非洲大陆,最后还是返回了它在南非比勒陀利
亚的家,行程达九千公里。据科学家研究,鸽子的大脑对地球的磁场分布非
常敏感,它能通过对磁场的辨别找到飞回家的路线。鸽子是一种非常能吃苦
耐劳的鸟类,尽管一路上风餐露宿,天气又变化莫测,时而朔风呼啸,时而
大雨滂沱,但它仍能一往直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有时由于自然条件太恶
劣,送信的鸽子一路上水米未进,但仍会拼尽最后一点力气飞到终点。当主
人拿到信件的时候鸽子也常因劳累过度而死去。
历史记载中最早的信鸽通信是在公元前43 年,古罗马将军安东尼带兵围
攻穆廷城。当时罗马大军里三层外三层将穆廷城围得风雨不透,困守在城内
的守军根本无法派人和城外的援军取得联系。这时守军指挥官白鲁特想到了
鸽子。他把告急信绑在鸽子腿上,让鸽子从空中飞过敌人的重围而把消息传
送给援军。援军得到了确切的情报,终于和城内的守军里应外和,打退了安
东尼的军队。
近代军事史上也有应用鸽子通信的战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阿尔卑
斯山麓,法德两军展开了激战。有几个团的法军被数倍的德军围困在阿尔卑
斯山以西的桦树林中。为了让友军得到情报前来解救,法军放出了十几只信
鸽去报信。德军发现了这一情况,马上对这些信鸽进行射击。大多数信鸽被
击落了,但仍有两只信鸽冒着枪林弹雨,历尽艰险到达了目的地。这几个团
的法军也因此而获得了解救。战后,为了纪念这些英勇无畏的信鸽,法国人
为它们建造了鸽子纪念碑。直至今天,法国人仍然十分喜爱鸽子,饲养鸽子
非常普遍。许多野生的鸽子可以在广场大街上自由自在地飞翔停留,和人们
和平相处。许多游客还买来了鸽子爱吃的食物撒在广场上供鸽子食用。故法
国也有“鸽子王国”之称。
在我国饲养信鸽也有很悠久的历史。信鸽用于通信在史书中也多有记
载。公元 1128 年,南宋大将军张浚有一次视察部下曲端的营地,到了军营,
空荡荡不见一个士兵,他非常恼火,就对曲端说要视察他的军队,曲端立即
将所统帅的 5 个军的花名册递上。张浚指着花名册说我要视察第一军,曲端
不慌不忙地打开笼子放出了一只信鸽,倾刻间第一军将士全副武装,飞速赶
到。张浚大为震惊,又说:“我要看你的全部军队。”曲端又放出四只信鸽,
其余四军也奉召赶到。
不光是鸽子,大雁也能传递书信,现在还常常把送信的邮递员称为“鸿
雁”。汉朝时有一个非常有趣的鸿雁传书的故事。公元100 年,汉朝大臣苏
武出使匈奴,匈奴单于很欣赏苏武的才能,想迫使苏武投降匈奴,被苏武严
辞拒绝。于是单于便将苏武扣下,随后把他流放到荒无人烟的北海(今贝加
尔湖)去牧羊,对他说什么时候公羊生了小羊,什么时候就放他归汉。苏武
在北海一带放牧十九年,虽含辛茹苦,但始终不曾向单于屈服。后来汉昭帝
与匈奴和亲,出使匈奴的汉朝使者问起苏武之事,单于撒谎说苏武已经死了,
但这位使者私下里打听到苏武仍然在北海牧羊,于是回去后就把这个情况报
告了汉昭帝。当时的霍光想出了一个计谋,又派去一个使者并对单于说:“大
汉天子喜欢打猎,有一次射下一只大雁,雁腿上系着一封信,是苏武的亲笔
信,上面写着苏武还活着,现在北海牧羊。”单于听后,见无法抵赖,只好
放回了苏武。虽然这只是霍光的一个计谋,但可以想象,当时一定有人已经
在利用大雁传书了,否则这个故事就缺乏根据,霍光也不会想到这样的计谋,
单于也不会轻信。据说现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些邮局中还有近百只经人训
练过的野鸭在担任“邮递员”负责送信呢。
风筝传书
风筝是我们祖先的一项伟大发明。它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据说有
名的木匠鲁班就曾仿照鸟的造型“削竹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墨子
也曾造过“木鸢”。这些都是风筝的前身。东汉时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后,才
有了“纸鸢”,俗称风筝。之所以叫风筝是因为人们常在纸鸢上拴一个竹笛,
放飞的时候,经风一吹竹笛就发出像筝一样的声音。
风筝不只是娱乐工具,在军事上也曾起过很大作用。秦末楚汉垓下大战
时,汉王刘邦将楚霸王项羽围困在垓下城。项羽的军队四面被汉军包围,粮
草断绝,人困马乏,几次突围都没有成功。为了瓦解楚军士气,汉王命人夜
晚在城四周的高空放飞风筝。风筝上安放了竹笛,夜风一吹,笛声凄凉,汉
军士兵又和着笛声唱起了楚歌。城内楚军以为楚国已被汉军攻占了,再也无
心恋战,纷纷出城向汉军投降。项羽虽然带着几百人冲出了重围,但自觉无
颜再见江东父老,终于自刎于乌江之畔。
史书上也记载了真正利用风筝通信的例子。《新唐书》上写了这样一个
故事:公元782 年,唐朝节度使田悦发动叛乱,带兵包围了临洛城,朝廷派
马燧前去救援,但田悦的军队封锁得很严密,无法与城内守军取得联系。这
时守军将领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让人把联络用的信件绑在风筝上,向援
军驻扎的方向放飞。叛军看到风筝明白了守军的意图,于是纷纷向风筝射箭,
无奈风筝飞得太高,叛军鞭长莫及。守军和援军联络上后,里应外合,很快
打退了叛军,解了临洛之围。
音响通信
在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中,70%的信息是通过视觉器官——眼睛
获得的,20%是通过听觉器官——耳朵获得的,其余百分之几的信息,是由
触觉、嗅觉、味觉等器官获得。因此在通信形式的开发上,利用声音进行通
信也是非常有潜力的。在现代通信中,电话利用的就是听觉器官。古代在音
响通信方面也进行过许多尝试。比如我国古代战争中,两军交兵,往往要用
声音来传递命令,如击鼓进兵,鸣金收兵等。这是因为打仗时敌我双方混战
在一起,人员交错,靠人来传递命令是很困难的,而战鼓一响却可以一呼百
应。在现代的军队中,我们仍能看到利用声音来传递信号的情形。比如进攻
时由号手吹响嘹亮的冲锋号,夜晚睡觉时吹熄灯号,早晨吹起床号等。
在古代,由于没有文字、交通也不方便,所以音响通信就利用得更为普
遍。非洲的一些土著部落几乎每家都有长鼓和象牙号,很多大小事情都靠击
鼓来联系。各部落都有一套相当复杂的“鼓语”,不同的鼓声,不同的鼓点
就代表了不同的意思。部落里甚至有专门负责击鼓的人员,他们传递信息时
必须准确而熟练,不然就会闹出笑话。有一次,刚果河畔的奥尼可部落的西
萨玛村有一对年轻人要举行婚礼,负责传信的鼓手是个新手,由于不熟练以
至传错了消息,大家都以为是有人在办丧事,于是纷纷带着祭品赶来了。
19 世纪末,英国殖民主义者入侵苏丹国,苏丹人奋起抵抗,并在首都喀
士穆打败了英军。这一喜讯立即通过鼓声传遍了全国上下。苏丹的近领埃塞
俄比亚也曾利用鼓声报信的方法发布全国紧急动员令,号召全国各地人民做
好战斗准备,迎击入侵的意大利军队。
邮票是近代邮政的产物。而邮政的历史,比邮票长得多。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周朝就已有邮政机构,那时称务邮或驿,合称邮驿。孔子曾说过:“德之流行,速于置邮传命。”此种邮驿制度延续了2000多年,一直保持到1912年才取消。
我国古代邮驿只传递政府的公文和军报,是不收邮费的,用不着发行邮票。但是为了辨别真伪,保证传递的准确、安全,历代都规定了牌符制度,用牌符证明所传的文书是真的。周代用竹符,汉代用铜符,唐代用银符,宋代用木牌,涂漆写字,有金字牌、青字牌、红字牌等。金字牌,一天行400里,只有传递敕书和军事机密文件才使用。J135《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纪念邮票。邮票图案是战国时期的虎节。虎身上有铭文“王命命传凭”,意思是传递王命,供应车马和饮食。这种虎节和虎符一样,一分为二,一半发给传递军事文书的信使,另一半发给驿站或关卡,以查验是否符合,判别真伪。
清代还有一种排单制度。驿站传递公文或军报都附粘“排单”或“火票”,沿途各站均须填明到达日期和时刻,查核有无延误。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12月28日湖南沅州发到辰州的公文封套,粘连排单,填了到达各驿站的日期和时刻。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10月4日吉林到直隶(今河北省)的“将军火票”。
古代邮驿是政府办的,但不收寄老百姓的信件。老百姓要寄信件,只有靠熟人捎带,非常困难。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开始出现了民信局,为民间传递信件。民信局是民办的商业组织,资本大的,在各地设立分局、联号或代理店,形成一定地共有通信网;资本小的,则与其他民信局建立联系,互相接递信件。民信局除捎运信件外,还办理包裹、汇兑等业务。民信局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也没有统一的邮票。民信局收寄信件的收费方式亦不完全一样。有预收的,亦有信件收到时由收信人付费的。收寄费用,有的叫酒资或酒力,也有叫号金的。民信局收寄信件的收据。
欧洲的情况与我国相似。2000多年前的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赞扬驿夫说:“不论雨雪风霜,不论酷暑严冬,还是黑夜,都不能阻挡信使迅速完成他们的邮班。”当时邮政是国王的特权,是为王家和朝臣寄送信件和传递信息的。以后商业发达了,邮政才逐渐发展到供商人使用。到了中世纪,欧洲有一些教会、学校、商行开始经营送信业务,为一般群众寄送信件。那时民信局送信,不预收邮费,而是在信送到后才向收信人收取邮资。
17世纪中叶,法国民信局已很发达。1653年,在巴黎有一位名叫德维拉叶(MONSIEUR DE
VELAYER,后为伯爵)的人建立了一个“小邮局”,收寄巴黎市区范围内的信件。他向用户出售一种纸片,上面印有“邮资已付”字样。寄信人把这种纸片贴在信封上,投入信箱。“小邮局”定时开启信箱,把信投交收信人。德维拉叶创造的“邮资已付”的纸片,可以说是现行邮票的雏型。可惜他所创办的‘小邮局“不久便停办了。他发行“邮票”、预收邮费的办法也没有坚持下来。到了1814年,撒丁尼亚王国(在今意大利境内),才重新采用德维拉叶的办法,发行了一种“邮戳纸”(STAMPED
PAPER),作为预付邮资的凭证,在各地邮局出售。寄信人把它贴在信封上,便可将信寄出。邮资是根据传递路程计算的。当时“邮戳纸”有三种面值,即15分、25分和50分。50分的“邮戳纸”为八角形,图案是信差骑在马上,吹着号角,奔驰送信,用蓝色印在光滑的白纸上,纸内印有水印。这种“邮戳纸”发行量很大,但实行时间很短,遗留下来的很少。因图案中的信差似骑士,集邮者称它为“骑士”票,视为珍品。
18世纪未叶,欧洲许多国家先后实行国营邮政,业务有所发展,但是仍照民办信局的办法,向收信人收取邮费。邮费仍按路程计算。但因当时有些国家本身并不统一,各邦币制不同,互相折算,非常困难。国营邮政,被作为财政来源,邮费昂贵,人民负担不起。据传说,1835年,英国大不列颠岛上有一位年轻美丽的姑娘,远近闻名,向她求婚者很多。求婚者纷纷写信给她,表示爱慕之情。姑娘每天收信数十件,所付邮资很多,不堪负担。于是她拒收信件,不付邮费。当时象这样拒收邮件的事很多。邮局传递信件,收不到邮费,受到不少损失。
还有一个传说,1838年的一天,英国有位名叫罗兰希尔(SIR ROWLAND
HILL,后为爵士)的人在伦敦乡间散步。他见到一位信差把信送给一位姑娘。姑娘瞧了一下信封,便把信还给信差,抱歉地说:“对不起,我没有钱,付不起邮资,请把信退回去吧!”信差不答应,两个人争执起来。罗兰希尔上前劝说,代付了邮资,把信交给了那位姑娘。信差走后,姑娘对罗兰希尔说:“这封信是我哥哥寄来的。我们预先约好,他平安无事,就在信封上画个圆圈,我看到这个记号,知道他平安无事,就不必收信,邮费也就不付了。”罗兰希尔听了姑娘的话,深有感触,立志研究改进邮政传递纳费的办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