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聋哑人,请问可以学习剪辑视频吗?

我是聋哑人,请问可以学习剪辑视频吗?,第1张

我觉得聋哑人是可以学习剪辑视频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虽然聋哑人听不到音乐,但可以根据画面进行剪辑,另外根据歌曲的名称,选择和画面相匹配的乐曲,还可以让家人朋友对你帮助指导。

实践出真知,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亲口尝一尝,相信你一定能的。

“我的父母都是聋哑人,出生后我就一直生活在‘无声家庭’里。”对边海琴来说,聋哑人从来都不是“异类”,1970年代末,耳聪目明的她还接收了一个聋哑人的求婚,却不幸生下了两个聋哑儿子。大儿子两岁时,她突然发现他对声音没有任何知觉:“聋哑的遗传概率很低,我有点难以接受。我们抱着他去针灸治疗,看着孩子的痛,却不知道他会不会好……”

  边海琴不断告诫自己,选择这条道路,就要勇敢地走下去!几十年来,她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充当聋哑人的“传声筒”、“BB机”。

  把聋儿培养进美国大学

  边海琴说,聋哑人在交流时除了打手语,还要“听”口型。她为记者举了个例子:两手平放胸前,手心向胸口一翻一翻意为“高兴”,但如果没有唇语的配合,聋哑人就无法区分“愉快”、“快乐”、“欣慰”……所以,她的两个儿子都说,在聋哑学校里很多学生都“听”不懂老师上课。

  边海琴分析,聋哑人学校的老师自身并非聋哑人,在讲课时可以做到唇语的连贯,但手语却经常“断层”:“讲着讲着,就以为孩子们听得见,打出的手语断断续续。”边海琴每天都要为两个儿子“开小灶”,把老师没讲清楚的地方比划清楚。

  平日里,边海琴是全家人的电视讲解员,一边看新闻一边手语直播:“孩子们总能第一时间知道外界发生的事情,还能把新闻带回聋哑学校。”成绩本就优秀的两个孩子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孩子王”。

  十年前,大儿子拿下了美国名牌大学的教育学硕士,留美做了一名教师;小儿子从北京联合大学艺术设计系毕业后也在美国发展得很好。“我一直和两个儿子说,绝不放弃,不妄自菲薄,努力就一定能赢得尊严!”

  手语也有“上海话”

  边海琴家的电话总是一个接一个地响个不停,她风趣地说:“我就像聋哑人们的BB机,随呼随到。”

  原来,在和其他家长交流时,边海琴发现很多聋哑孩子的父母都从未接触过手语,除了把孩子送进聋哑学校,他们不知道该如何与小孩交流,与孩子间的感情也显得有些疏远。相比之下,从小就懂得手语的边海琴就显得“优势十足”。

  慕名的家长不约而同地赶在放学时候在到校门口找边海琴学手语,热心肠的边海琴来者不拒。为了孩子,家长们个个进步神速:“感觉和孩子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边海琴记得,儿子的同学李明曾高兴地对她比划说:“妈妈学会手语了,她更重视我了,我也变乖了。”

  慢慢的,边海琴与很多聋哑人家庭成为了朋友。他们一有困难就给边海琴打电话:“我们家小孩学习成绩上不来,急死人……”“我儿子大拇指和食指向上,把手掌分成一个L状,再往两边扒拉到底什么意思啊?”电话的另一头答道:“这是‘了解’的意思。”

  原来,孩子们比划的是学校里教的“普通话”,但上海的聋哑人在生活中常用的却是另一套“上海话”。边海琴的父母打的是“上海话”,丈夫打的是“普通话”,边海琴自然而然地就掌握了两门“外语”。她左手抓住右手的手腕,右手做起不断摸鱼状,帮助记者直观地感受“了解”的表达差异。

  助聋门诊的“同声传译”

  深居在“无声世界”中的聋哑人大都比普通人自卑、多虑。“他们很有危机感,又总是处在茫然和困惑中……”与聋哑人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边海琴感同身受;常常,她也会替聋哑人们感到着急。

  2004年退休后,边海琴干脆来到市聋协帮忙,她的主要“工作”就是聋协主席的“同声传译”。在这个新的岗位上,她已经工作了8年:“在这里,我能感到自己的小小付出对全市聋哑人都很有帮助。与聋协有了感情,我就留了下来。”

  日前,聋协与东方医院合作开办全国首家助聋门诊,每周五由聋协提供手语翻译担任志愿者,边海琴成为了第一批志愿者。上周五,肿着半边脸的徐大爷在助聋门诊向边海琴比划着说:“我去长海医院看了四次,结果打了四次点滴,肿还没有消。”医生经过“传声筒”与徐大爷进行了一番顺畅的沟通,得出结论:“由多发性肿瘤引起,建议立即到第九人民医院诊治……”

  徐大爷走时,不停地用大拇指一弯一弯地比划着谢谢。边海琴的一头卷发像聋哑人心中泛起的暖流:“我总在呼吁全社会都来帮助聋哑人,如果我自己都不身体力行,凭什么呼吁别人?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9161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0
下一篇2023-07-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