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阿修罗”是什么?

佛教中的“阿修罗”是什么?,第1张

阿修罗,是梵文音译,汉译佛经中还译为阿须罗、阿索罗、阿苏罗、阿素落、阿须伦、阿须轮等。意译为非天、非同类、不端正、不酒神。它们是佛国六道众之一,天龙八部众神之一。说它是天神,却没有天神的善行,和鬼蜮有相似之处。说它是鬼蜮,可它具有神的威力神通。说它是人,虽有人的七情六欲,但又具有天神、鬼蜮的威力恶性。因此,它是一种非神、非鬼、非人,介于神、鬼、人之间的怪物

阿修罗原是印度远古诸神之一,被视为恶神,属于凶猛好斗的鬼神,经常与帝释天争斗不休。如同阿修罗的梵文翻译意指「非天」,他的果报殊胜,能生活得犹如天人般享福,但却没有天人的德性,性好争斗。阿修罗另被称为不饮酒神,则有段典故。据说居住在海底的阿修罗原本是很爱喝酒的,但是因为他们喝的是由海水酿成的酒,总是味道咸苦,所以一气之下就发誓再也不喝酒。由于阿修罗王众多,其形不一,阿修罗王的形象,也有多种说法,有的九头千眼,口中出火,九百九十手,八足,身形高越须弥山四倍;有的千头二千手,足踩大海,身越须弥山;有的三头六臂,三面青黑色,口中吐火,忿怒裸体相。这些形象都难表现,画家们往往画作一面三眼或三面六臂,或四目四臂,手托日月,双足立海上,身越须弥山。 据《观佛三昧经》说,世界刚刚形成山海大地时,光音天上贪玩的仙人便到人间游戏。其中一位仙人在大海洗浴时,因「水精」入身而生一肉卵。这肉卵经八千年后,终于生出一个女怪,身长有如须弥山,具一千支眼睛、二十四只脚,头、口与手数皆为九百九十九,样貌好不骇人,即为阿修罗始祖。女怪后又产下一男怪名毗摩质多,因有无比威力可自由来去天上人间,所以在看到天人身旁皆有无数美女环绕后,也想娶妻。女怪便替其子向美冠群芳的乾达婆女求婚,结果乾达婆欣然同意婚事,于是阿修罗一族日渐繁盛。毗摩质多风情万种的女儿,使得已有妻妾亿万的天界帝释天为之倾心,娶为嫔妃。不料帝释婚后喜新厌旧,阿修罗女将委曲告之父亲,引发前所未有的一场大战。就在阿修罗将帝释天所居的须弥山团团围住,千钧一发时,帝释天想到佛曾说若遇大难,只要念般若波罗蜜咒,便能破解鬼兵。果然一持咒,空中忽然飞出四只大刀轮,几乎削尽阿修罗王的手足,幸好遁入藕孔方避过此难,但是元气大伤难以复仇。然而天人与阿修罗的战争,并未自此划下休止符

在经过多年后,帝释天又爱上一位罗喉罗阿修罗的女儿,便命天界乐神带聘礼,透过歌曲威胁利诱罗喉罗应诺婚事。不料罗喉罗因气愤帝释天欺人太甚,不但将乐神驱逐出宫,并立刻发兵攻打天人。就在骁勇善战的阿修罗攻下天宫时,帝释天又忆起上次的神咒,于是阿修罗军被杀得节节败退,只好退入莲藕藏躲。就在帝释掳走了全部的阿修罗女后,罗喉罗派出一位使者前往谈判,指出帝释天身为佛弟子,不应犯戒偷盗。双方几经谈判最后达成数项协议,帝释天承认犯下偷盗戒,愿归还阿修罗女,并赠送天上甘露;阿修罗则除将爱女献与帝释,并自愿受持三皈五戒,成为佛弟子,此战终得圆满落幕。在天界的战争中,有一位阿修罗王与帝释天作战时,因手能执日月,障蔽其光,而被称为罗恸罗阿修罗,罗恸罗意即为障月。他能有以手障日月,形成日月食的威力;是因他过去生为婆罗门时,见到大火烧塔,灭火而使塔不坏,而以此救塔之福德为因,愿得大身。然虽有此愿,仍不信正法,常爱斗战,故死后堕入阿修罗道。佛经中的阿修罗王很多,最著名的有四大阿修罗王:一个叫婆雅稚,意为勇健,是阿修罗与帝释天作战的前军统帅;一个叫罗骞驮,意为吼声如雷,亦名宽肩,因其两肩宽阔,能使海水汹涌,啸吼如雷鸣;一个叫毗摩质多罗,意为花环,其形有九头,每头有千眼,九百九十手,八足,口中吐火;一个叫罗睺,意为覆障,因其能以巨手覆障日月之光。每位阿修罗王都统领千万名阿修罗,称为阿修罗众,或称阿修罗眷属。佛经还说:阿修罗男,身形丑恶;阿修罗女,端正美貌。 佛经中经常讲到“修罗”。其从六道轮回之中就有了“阿修罗道”。 六道为一;天道、二;阿修罗、三;人道、四;畜牲道、五;饿鬼道、六;地域道。人道和天道为善道,阿修罗本性善良,也是善道之一,但因其常常带有嗔恨之心,执著争斗之意志,终非真正的善类。男阿修罗于各道中,常常兴风做浪,好勇斗狠,于诸天中,不时攻打天王,以谋夺位。 女阿修罗貌美,时常迷惑众生,使难修行。故此阿修罗虽然不用受苦,但死后堕落三恶道机会甚大,故渐列之为恶道。 简说六道--有福无德的阿修罗道以好战出名的阿修罗道,因有福报而没有德性有的说法只是将他纳入鬼神中,或说是堕落的天人,北传佛教将他列入善道,南传佛教则归类入恶道中。福如天人,德非天人。(天道,阿修罗道,人道,为三善道;畜生,饿鬼;地域;为三恶道)各道都有等级只分,随因受报。种善因,得善果。所谓种恶因得恶果;你所受的都是你自己做的。 转生到阿修罗道者,过去生虽无大恶行,但是轻慢心很重,非常的骄傲,不是瞧不起别人,就是忌妒别人比自己优秀。《业因差别经》详细条列出十项业因,包括身行微恶、口行微恶、意行微恶、起骄慢、起我慢、起增上慢、起大慢、起邪慢、起慢慢与回诸善根。因业力的牵引,阿修罗可分为胎、卵、湿、化四生。卵生者身在鬼道,能以其威力,展现神通入空中;胎生者身在人道,投生的原因是原本在天道中,却由于降德而遭贬坠;湿生者身在畜生道,住于水穴口,朝游虚空,暮归水宿;化生者身在天道,诞生谈起 。

离幸福很近3——第三课  问佛陀情为何物

(索达吉堪布《离幸福很近》原文)

能在这里与各位老师和同学们交流,我感到很高兴!今天的话题比较特别,看到这个题目,可能你们会有一种不同的感觉。刚才我在教室门口,就听到有同学在议论:“‘问佛陀情为何物’,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啊?”下面,我以一个佛教出家人的身份,和大家作个简单交流,希望对各位有所启发、有所帮助。

一、现代人面临的感情问题

在座各位都是年轻人,对世间的爱情应该说比较执著。我去过不少学校,发现许多老师和学生都是如此,他们把爱情看作人生的根本大事。为什么如此重视呢?原因有许多,最主要是受环境影响。各位都清楚,在如今这个时代,网络、**、电视所播放的内容中,许多都和爱情密切相关,在这些渲染的影响下,许多人就对爱情特别耽著。

在此,我希望大家用智慧观察:人们经常赞美、追求的所谓爱情,真的有那么美好,让人如此沉迷吗?你们都是大学生,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希望好好思考一下。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如果没有思考清楚,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很可能遇到这方面的痛苦。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并非所有人都执著爱情。拿藏地来讲,许多在家人虽然对感情比较执著,但并不像西方人和汉族人那样,把不少的心思和精力都用在感情上。按藏地的传统,人们不认为爱情是人生的支柱;在古代的汉地,也没有将爱情视为人生的全部,德行、才华、艺术才是人们最青睐的。

二、佛教如何看待爱情

作为一个佛教徒,我对感情并不排斥,佛教是包容感情的。现在有些人认为:佛教是绝情的,一旦走上出家之路,就要抛弃家人和一切,这种行为太残忍了!许多人都用不同的语言描述出家人的“无情”。但实际上,佛教并不是这样。说实在的,佛教所谓的绝情,只是细致、到位地描述了世间人执著的感情;佛教所谓的出家,也不是把所有感情都抛之脑后。只不过许多人本身不了解佛教,再加上当前个别影视媒体刻意丑化,没有将佛法的本义展现在世人面前,才导致了人们对佛教的误解。

大家应该明白,世人拼命追求的爱情,它的“保质期”并不长,一旦过期以后,就没有新鲜感了。对于这种虚幻不实的感情,佛教有许多精辟的描述,如:一切爱欲都是无常的、痛苦的,它是众生非理执著引起的……如果你们有机会深入学习佛法,就会对这些道理有所领悟。

佛陀的传记中记载,2500多年以前,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舍弃了王位,选择了出家生活。当然,出家并不等于完全抛弃亲人,佛陀暂时辞亲割爱,是觉悟人生的一种途径。除了佛陀,历史上还有许多出家人,从表面上看,这些人远离了家庭和亲人,但这并不是没有良心,而是对一切众生无条件的大爱。

其实,不只是佛教徒才远离感情。现在社会上有些成功的企业家、领导、明星,也都选择独身,这样的例子可谓比比皆是。为什么他们不结婚呢?就是想一心一意搞事业,若是有了家庭的束缚,做很多事就没有自由了。

我在这里不是宣扬佛教,只是希望各位正面了解佛教。只要是真理,不管在哪里都会发光,不可能因某些人的误解就被舍弃。因此,对于佛教的看破感情,大家要有正确的认识。

在世间人的定义中,“情”就是同生同死、互相缠缚,正如一首歌中所唱:“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然而,如果问佛陀“情”是什么,答案就不同了。

首先,在世俗层面,佛陀也承认感情。在《长阿含经》、《增一阿含经》、《善生经》、《法句经》中,对于在家人的正常感情生活,佛陀有许多相关的教言。所以,并不是学佛就要出家,也不是学佛都要断绝感情。

随后,佛陀又会讲,感情归根结底是一种执著。当自己执著一个人时,暂时有一些快乐,不过,这种执著终会带来痛苦。

有些人可能不这样想,他们觉得爱情是美好的,怎么会带来痛苦呢?如果没有品尝过爱情的滋味,有这种想法当然很正常;但若是有过感情经历的过来人,对个中的酸甜苦辣,应该会有非常深刻的体会。

曾经,一个没结婚的人和一个已结婚的人谈论爱情,没结婚的人极力赞美爱情,他说:“爱情是多情的海洋,是迷人的画卷,是动听的歌曲。古希腊有一个叫皮格马利翁的国王,他用象牙精心雕塑了一个少女。由于这个‘少女’太美了,国王深深地爱上了她,天天在‘少女’面前祈求,并且拥抱她、亲吻她。后来,爱神阿芙洛狄忒被他的真情打动,将少女雕像变成了真人,跟皮格马利翁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听了这番话,已结婚的人摇摇头:“年轻人,爱情并非如你所说的那样美好,听我讲一个故事吧。南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刘瑱,他妹妹是鄱阳王的王妃,夫妻之间非常恩爱。后来,鄱阳王因故被齐明帝所杀。因为思念亡夫,鄱阳王妃终日不吃不喝,最后奄奄一息。为了救妹妹,刘瑱请人画了一幅画,在画中,鄱阳王跟一个宠妾在一起恩爱地照镜子。看到这幅画,鄱阳王妃醋意大发,咒骂道:‘他真应该早点死。’她对亡夫的爱意当下消失,身体也很快康复了。”

在后一则故事中,女主人公原来热气腾腾的爱,一瞬间变成了咬牙切齿的恨,这就是佛教所讲的“爱恨无常”。大家要懂得这个规律,否则,不管你学了多少知识,在遇到感情方面的问题时,还是很难面对。

佛教中有部论典叫《四百论》,其中就讲过:“无常定有损,有损则非乐,故说凡无常,一切皆是苦。”无常的法一定会坏灭,有坏灭的则非真正的安乐,所以,凡属无常的一切法,皆是痛苦的本性。比如,两个人关系本来很好,后来一方慢慢变心了,这种无常就会给对方带来痛苦。

所以,佛陀曾提醒阿难:“慎无信汝意,意终不可信;慎无与色会,与色会即祸生。”意思是,千万不要信赖你的分别心,你的分别心根本不可信;千万不要贪执美色,否则就会带来无穷祸患。但遗憾的是,现在许多人不懂这个道理,因而,在生活中经常饱尝这方面的痛苦。

三、以智慧照破情执

当然,佛教并不是强迫你绝情绝爱,而是通过理论分析,让你放弃非理的执著。比如,有些人往往觉得异性的身体很美丽,其实,这种好感是未经详细观察的错觉。如果用智慧去分析,就会发现自己特别喜欢的,也只是一堆肉而已。从头到脚慢慢剖析后,你会恍然大悟:“原来,我执著、贪爱、想念的,居然是这些东西!这样的身体不要说死后没有价值,活着时也根本不值得贪恋!”

佛经中也讲过这样一个公案:摩邓女爱上了佛的弟子阿难,她想尽办法让阿难还俗。佛问摩邓女:“你到底喜欢阿难哪里?”摩邓女说:“我爱他的眼睛,爱他的鼻子,爱他的嘴巴,爱他的耳朵,爱他的声音,爱他走路的姿势。”佛便一一给她剖析:“阿难的眼睛中有泪,鼻中有鼻涕,口中有唾液,耳中有耳屎,身体中有屎尿……”摩邓女算是利根,听了佛的分析,爱念当下就息灭了。[1]

其实,爱情完全是一种分别执著,大家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否则,现在的社会对爱情过于推崇,许多影视节目里,爱情成了人生的唯一。由于从小受这种影响,许多年轻人长大以后,根本没有辨别能力,这是相当遗憾的!其实,爱情只是一种弱不禁风的易碎品,就像一个美丽的水泡,稍微一碰就会破灭。当这种水泡破灭时,有些人为此大失所望,有些人甚至绝望自杀,这实在是不智之举。

我本人来自藏地,藏地的传统跟汉地差别很大,藏族人对爱情虽然也有执著,但不会把它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也不会用各种语言过分地赞美它。而在汉地,人们对爱情渲染得无以复加。本来爱情没有那么惊天动地,但因为被许多虚构的浪漫情节包装了,导致许多人疯狂地歌颂它,直至这层包装被撕开后,他们才痛苦地发现,原来爱情不过如此。

《正法念处经》也说过:“若人贪著欲,众苦常现前。”所以,过于执著爱情,痛苦就会接连不断地降临。只有获得了无求的境界,才不会有这么强烈的贪求,一旦失去了爱情,也不会有那么锥心的痛苦。

在修行人眼里,无求才是最大的快乐。以前有一个富人,他非常有钱,可始终得不到快乐。他到处打听怎样才能快乐,一个人告诉他:“得到世界上最快乐的人的衬衣,你就会获得快乐。”于是他四处寻找,后来听说某个深山里有个老修行人,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这个富人就找到了老修行人,问:“你是不是世界上最快乐的?”老修行人悠然地回答:“应该是吧,我从来没有什么痛苦。”于是富人恳求:“你可不可以把衬衣送给我?”老修行人哈哈大笑:“我根本没有衬衣啊。”这个时候,富人才明白过来:无求才是真正的快乐。

这个道理,或许有人不太理解:“拥有才会快乐,一无所有的话,怎会有快乐可言呢?”但事实往往正好相反:没有的时候,你觉得拥有它会快乐;一旦拥有以后,就不一定快乐了。比如,没钱的时候,你认为有了钱会快乐,但当你有了钱,才知道就这么回事;没有家的时候,你觉得有一个家会快乐,但当你有了家,才知道它是争吵的来源;没地位的时候,你觉得有地位会快乐,但当你有了地位,才发现自己照样不开心。

不过尽管如此,人们的贪欲仍永无止境。如果一个人是副局长,他可能会想:“我是局长多好啊。”当上局长后,又成天琢磨:“我是副市长就好了。”等当上了副市长,又开始盘算:“如果我是市长,那该多棒。”……就这样一直追追追,永远没有满足之时,这种无止境的追求就是痛苦。

因此,大家需要好好考虑一下:“今后我该追求什么样的人生?”很多人认为,只要有了钱财,就能带来一切快乐,这种想法并不正确。作为年轻人,你们既要学习文化知识,也要拥有正确的信仰,既要有外在的财富,也要有心灵的财富,这样的人生才比较精彩。

总之,对于爱情,佛教中有深刻的揭示。其实,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是前世、今生种种因缘形成的,在爱情当中,有些人是来讨债的,有些人是来还债的。比如,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情有独钟,一见面就生起爱慕心,按照佛教的解释,这并非是一种偶然,很可能源于前世的宿债。

当然,现代科学解释不了爱情的这种复杂性。因为它只看到今生的现象,对前生后世的领域,则是一片空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一概排斥佛教的观点,那在面对感情的困惑时,就会遇到许多麻烦。

尤其如今很多人的爱是一种占有,有许多实用主义的成分——对方能让自己快乐,就跟他朝朝暮暮在一起;如果他给自己带来痛苦,则恨不得灭之而后快。这种爱,实际上就是痛苦之因。

前不久,某大学发生了这样一幕惨剧:一对恋人在考研之前,女生对男生说:“如果我们都考上了,我们的关系就保持下去。如果你考上了,我没考上,爱情也可以继续。但若我考上了,你没考上,那就分手。”也许是命运的作弄吧,最终女生考上了研究生,而男生没有考上。于是女生提出“拜拜”,男生特别伤心,因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就冲到女生寝室,先将那个女生掐死,然后自己跳楼自杀了……

与这种自私自利的爱相比,佛教的爱是对一切众生平等关爱,并且没有任何条件。乍听这种说法,有些人也许会想:“不可能吧,太玄了!”其实一点都不玄,这种理念有甚深的含义,一个人如果有了这样的“爱”,就有了世上最宝贵的财富。

我经常在想:人类有各种科学发明,这不一定就是成功,真正的成功是培养慈悲心,通达心的奥秘。这方面的道理,早在2500多年前,佛教就有细致的宣说,希望大家多了解一下这方面的道理,不要盲目追求钱财,更不要像有些人那样,眼里除了钱,什么道德都没有。

四、追求对生命有真实利益的智慧

综上所述,若有人问佛陀:“应当如何对待爱情?”佛陀不会劝所有人出家,也不会让所有人学佛。佛陀会说:对感情不要太执著了,否则一定会带来痛苦,这些痛苦不是别人强加给你的,完全是作茧自缚、自作自受。

我经常跟许多大学生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劝勉大家追求对生命有真实利益的智慧。这种智慧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它,即使你读破万卷书,也不一定能带来什么利益。

有时候,我真的觉得有些大学生挺可怜,他们学问确实不错,但从来没有学过佛法,不懂得佛教的道理,所以始终搞不明白一些关键问题,遇到小小的挫折就痛不欲生,给自他带来了诸多不便。

其实,且不谈佛教的成佛果、度众生等高深境界,仅就现实生活来讲,若能懂得一些佛理,比如“万法是无常的,每个人都会逐渐衰老”,内心的价值观也会有所改变,这对自己的未来会有很大帮助。

我们人生短短几十年,能遇到真理非常难得。一旦遇到了,就千万不能忽视,否则,将来定会后悔莫及。许多人年轻时,一直为了感情、财富而忙碌,从来没有寻求真理,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开始考虑:“人死后,生命会不会延续?如果会,下辈子我变成什么样子?”但这时考虑这些,已经来不及了。

大家要明白,人死以后,并不像灰飞烟灭一样,什么都消失了,这辈子的身体虽然没了,但灵魂还会延续下去。这一辈子你做人,下一辈子的话,也许做人,也许做其他众生。但不管成为什么,你的生命都会继续存在,而且今生造了什么善恶业,来世必定会成熟相应的苦乐果报。

关于来世是否存在,现在许多人在这方面都是“文盲”,他们既举不出不存在的理由,也不知道来世如何存在,更不知道要如何面对。在世间学说中,这些道理基本上没有提及,而在佛教里面,对此就宣说得非常清楚。

总之,在胜义层面,佛教认为一切不存在,包括感情也不例外;而在世俗层面,承认感情的存在,不反对正常的感情生活。不过,佛教会提醒人们:感情是无常的,也是痛苦之因,对此不要过于沉迷,不然会招致意想不到的痛苦。

其实,除了佛陀以外,孔子、庄子等古圣哲也有一些对感情的认识。如果你传统文化学得比较好,对感情也不会那么执著。

比如,庄子身上发生过一个故事:一天庄子出门,看到一座新坟,一女子手执扇子,对着那座坟连扇不已。庄子问她为何这样做。女人说:“坟中埋的是我丈夫,他死时有遗言,如果我要改嫁,必须等坟土干了才行。我现在急着改嫁,所以用扇子扇坟,让坟土尽快干。”

听到这番话,庄子心中很不是滋味,回家后将此事告诉了妻子。庄妻听后,先是数落那妇人没良心,然后发誓说,如果庄子死了,自己绝不会这么无情。

天有不测风云,过了几天,庄子突然得急病死了。尸体入棺后,庄妻一身素缟,每天哭哭啼啼地为庄子守丧。几天以后,有个英俊少年来到庄子家,自称是楚国的王孙,想来拜庄子为师。得知庄子刚辞世,那个少年很伤心,表示要为庄子守丧百日。

因为王孙相貌英俊,在守丧期间,庄妻对他生起了爱意,便托人向他求婚。王孙同意了,不过他提了一个条件:“庄子是我老师,我千里迢迢到这里,如果连一面都没见,就太遗憾了。希望你能打开棺材,让我见庄子一面。”按当时习俗,这对死者是非常不敬的。但为了尽快成亲,庄妻答应了他的请求。没想到,一劈开棺材,庄子竟然坐了起来,这时候,王孙也忽然不见了。庄妻这才明白:原来,王孙就是庄子的幻化。她羞愧难当,不久就上吊死了。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世间的恩爱十分无常。不过,有些人明明懂这一点,就是不愿意接受。但有时候也比较讽刺,人越是不愿面对的事情,越有可能会遇到。

现在的教育中,基本没有讲过如何正确对待感情。在学校里面,老师经常赞叹爱情的伟大,从来不提醒大家感情不顺该怎么办;在学校外面,歌星整天唱恩恩爱爱的情歌,影视上也尽是你侬我侬的镜头。但这样的教育和宣传,给年轻人带来的是利、是弊?大家也应该思考一下。

五、结 语

《无量寿经》中说:“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言。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来到这个世界是独自一人,最后离开也是孑然一身。所以,有些人不要以为:“没有某个人,我就活不下去了。”尽管你追求爱情也无可厚非,但行为上应当发乎情、止乎礼,如此对自他才有利无害。

今天,我只是稍微提醒一下各位,希望大家对爱情要有理性的认识。其实,在佛教中,这方面的智慧教言有很多。比如大乘论典《入菩萨行论》中,关于如何调伏自己的心,就有非常好的宣说,是现代人不得不学的一本好书。

一直以来,我非常希望大家能了解佛教,尤其是学一下放下自我的利他窍诀、化解执著的空性智慧。而这部《入菩萨行论》中,正好完整涵盖了这两者的内容。如果你有时间学习,必定会找到人生的方向。否则,心里全是自私和执著的念头,不一定就活得快乐!

在南传上座部佛教巴利三藏《小业分别经》中,佛陀说到,女人漂亮的原因是因为前世不生气、不恼怒、不瞋恚、不憎恶。

具体经文如下:

在此,年轻人,有些女人或男人易怒、多恼,即使被说少事,也生气、恼怒、瞋恚、憎恶,表现出愤怒、瞋恨、不满。他如此完成、如此受持该业,身坏命终后,投生到苦界、恶趣、堕处、地狱。假如身坏命终后并没有投生到苦界、恶趣、堕处、地狱,而是来到人界,则无论生在何处皆丑陋。年轻人,这就是导致丑陋之道,即:易怒、多恼,即使被说少事,也生气、恼怒、瞋恚、憎恶,表现出愤怒、瞋恨、不满。

在此,年轻人,又有些女人或男人不易怒、不多恼,即使被说多了,也不生气、不恼怒、不瞋恚、不憎恶,不表现出愤怒、瞋恨、不满。他如此完成、如此受持该业,身坏命终后,投生到善趣、天界。假如身坏命终后并没有投生到善趣、天界,而是来到人界,则无论生在何处皆端庄。年轻人,这就是导致端庄之道,即:不易怒、不多恼,即使被说多了,也不生气、不恼怒、不瞋恚、不憎恶,不表现出愤怒、瞋恨、不满。

佛经里的种种公案,一个是教化我们,一个是启发我们,都是我们修行人需要学习的样子,想解脱必须要发真正的道心。只要我们是修道人,一定要发真正的道心。发道心要像谁一样呢?要像我们佛陀的弟子大迦叶一样,像他这样发大心。

大迦叶的家里呢?是非常有钱啊!他家里的钱财可以跟谁比?因为迦叶一年一年长大,英俊潇洒,一表人材,他的父母就准备给他娶妻。迦叶一听很慌张,他跟父母说:「我是打算一辈子不娶,我就是要修行,我喜欢修行,我喜欢解脱。」父母没办法,自己劝迦叶,也叫亲戚朋友一再劝化他,迦叶一看这么多长老、亲戚都来劝化他,也没有办法,后来想来想去,想出一个办法,请来一个金属匠人,用黄金打造一个最精致的美女。他的意思就是刁难刁难父母:「你让我娶呀!那要仿照这个样子给我娶回来,除此我是决定不要。」

父母一看,明知这是刁难,但是没有办法,咱们就碰吧!经过家里人研究,弄了一顶轿子,找了一些人,把这个金色女郎像供在轿子里面,抬着到处去走,意思就是这个女郎很了不起,凡是女孩来拜她,将来就要生得跟她一样美丽、一样富贵。结果到处抬着给人礼拜,因为他们这样一宣传,很多女孩都很稀奇,都想来拜一拜。他们的意思就是女孩来拜,正好借此看看有没有和这个女郎一样的,一样就行。结果去了很多很多地方,这很不容易找到啊!从王舍城出发,往北方走,走过了恒河,到了又一个国家,走了好多国家。

印度那个时候国家很多,走到毘舍离,那也是一个国家,城外有一个村子,迦罗毗迦村,这个村子有一个长老,也是很有钱,家财万贯,叫迦毗罗,他有一个女儿叫妙贤,这个妙贤非常贤慧,具足了女人的三从四德。结果这一天正好地方上逢什么节日,她就和小朋友出去玩耍,出去又赶上他们抬了个金色女郎给人礼拜,她们就也去礼拜,结果她这一礼拜,跟随的人一看妙贤相貌跟这个金色女郎一模一样。后来他们就问:「你家在哪儿?父亲叫什么名字?」最后跟着地址找到她家,跟妙贤父亲把他们这个情况一说,因为这个迦叶家里富裕的名气相当大、相当好,虽然说不是一个国家,但地方不是太远,过去是小国家,也就等于我们山西省到了河北省这么一个地方,所以听著名气很大,他们也知道有这么一个财主,家财可以跟皇帝比,结果妙贤的父亲就同意了。回来跟迦叶父母一说,选择日子,就给迦叶娶妻,这把妙贤娶到家里。

两个人洞房花烛,就进入洞房,一个人坐在这边,一个人坐在那边,都是不语,悄悄地坐在那儿,两个人的表情都好像很悲伤的样子。坐了一个晚上,天快亮了,最后这个大迦叶看到妙贤是一种相当伤感的样子,就问她:「你有什么心事吗?」她没有回答。连问了几次,妙贤就掉眼泪了,哭了,「唉!我现在被你害了。」迦叶就说:「你为什么要出此言?我怎么害你?」妙贤说:「我本身发愿一辈子清净修行,想修道啊!因为我的父亲贪恋你家的钱财地位,所以害了我。」这个迦叶一听,非常欢喜,非常高兴,说:「那就行了,我本来也是这个想法,我也想清净修行,你也想清净修行,那正好,我们两个人订一个修行方案,以后我们这个房间摆两张床,你睡你的床,我睡我的床,这样我们就能修行。」两个人商量好,彼此都很高兴。结果就摆两张床,时间一长,迦叶父母都知道了,说这样不行、不吉利,就派人搬走了一张。

这一搬走一张床,两人又想办法:「那没关系,这更加坚固我们的道心,我们不如这样,一人睡觉,一人打坐修行,轮换著睡,你睡上半夜我睡下半夜。」两个人商量好之后,天天就是这样,这个人睡了,那个人就打坐念佛,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过下去。有一天妙贤正在睡觉时,这个大迦叶正在房间里静修,看见一条相当毒的蛇爬近床跟前,妙贤的胳膊搭拉在床下,看着这个蛇快要到床跟前,大迦叶很着急,就用毛巾包在手上把妙贤的胳膊拿到床上去,这么一拿妙贤惊醒了,妙贤坐起来:「哎,你这是怎么回事儿?」大迦叶就把这情况,毒蛇的事做一解释,「噢,原来是这么回事儿。」

这时间一天一天过去,迦叶的父母慢慢老了,相继去世。后来迦叶就和妙贤商量说:「我是对我们家的一切钱财,一点点都没有贪爱,一点点都不贪恋,唯一想做的就是修道、想解脱。我想到外边去找明师、访明师,访到明师,我回家来接你,接到同去修行,找一个好师父,我们同去拜师修行。」妙贤说:「那好!」后来妙贤就在家里面,迦叶出去。也是因缘,迦叶一出去就碰到佛陀,佛陀说法,迦叶心生欢喜,做了佛陀的弟子,没有多长时间,就证得了阿罗汉果。因为当时僧团里面只有男众没有女众,所以一直多少年没有把妙贤接回去。这个妙贤在家里等不及了,没有办法,她也不要这个家了,自己就出去,结果拜了外道为师。

到了后来,由于佛陀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出家,带了几百个女人,从那以后有了比丘尼、女众僧团。后来大迦叶征求佛陀的同意,把妙贤接回来。这把妙贤一接回来,因为妙贤的长相超出一般人,所以在僧团里又遭到很多人说闲话,因为迦叶已经证得了罗汉果,妙贤托钵化缘,人们说一些闲话,后来就坚持不化缘。这样迦叶每一次化缘回来,就把饭分一半给她吃,时间一长,又遭到人们毁谤:听说这两个人在家里一人一个床睡,看这个情况也不一定,因为出家了,这两个人看起来好像还是挺亲密的。时间一长,因为迦叶他是罗汉果位,他本身不在乎这些,本身心无欲望,他是不在乎这些,佛陀也知道这些事情。但是迦叶为了坚固妙贤的道心,干脆就不管她。

后来通过佛陀的教化,妙贤坚固了道心,一天一天勇猛精进地修行,结果也证得罗汉果。这一证得罗汉果,佛陀就在大众当中表扬妙贤,说她在女众当中,所有比丘尼中,当时也有很多证得了罗汉果,说她的宿命通是第一。宿命通,就是知过去未来呀!

大家想一想,像这样的修行,那真正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呀!修行就是要痛念生死苦,要发菩提心。像这样修行怎么能不成?一切都放下了。在这个人世间,杀生、偷盗、*欲是正常的。虽然说在修道上边,没有修道人认为是正常的,在修道人看来好像是一种与道相违背的。所以,凡夫这叫颠倒众生!六道轮回婬为本,三界往返爱为基啊!所以佛陀教导我们出家人断*欲,在家居士也是决定要断邪婬,所以守好佛陀的教戒,这一生坚持念佛,那决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要认真地听话,坚持修十善业,确保我们西方的莲花决定地茂盛地生长起来。

佛陀从来教过任何一个弟子获得美女,如何获得?这四个字是我及我所法,持之不得出离苦海,提问人应该问我当云何不舍钱财而得名为大施檀越

《大般涅槃经(第四卷)》摘要如下:

能随问答者。若有人来问佛世尊。我当云何不舍钱财。而得名为大施檀越。

佛言。若有沙门婆罗门等。少欲知足不受不畜不净物者。当施其人奴婢仆使。修梵行者施与女人断酒肉者施以酒肉。不过中食施过中食。不著花香施以花香。如是施者施名流布。遍至他方。财宝之费不失毫厘。是则名为能随问答。

尔时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食肉之人不应施肉。何以故。我见不食肉者有大功德。

佛赞迦叶。善哉善哉。汝今乃能善知我意。护法菩萨应当如是。善男子。从今日始不听声闻弟子食肉。若受檀越信施之时。应观是食如子肉想。

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云何如来不听食肉。

善男子。夫食肉者断大慈种。

迦叶又言。如来何故。先听比丘食三种净肉。

迦叶。是三种净肉随事渐制。

这一段请提问人认真做到经文中说的,使提问人成就大施檀越。檀越=施主。大施=很大的施舍,佛陀告诉弟子们行八正道,其中信布施与刚才略举的经文有相似之处;白话解释就是说,施众生无畏(不害怕)布施,有大功德,功德财可变现美元、英镑、大米、白面、黄金、铂金====,提问人应持不食众生肉不悔犯。

1、佛陀与父亲净饭王

《菩萨睒子经》云:「人有父母,不可不孝;道不可不学。济神离苦,后得无为,皆由慈孝、学道所致。」

净饭王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国王,亦即佛陀的父亲。

佛陀悟道后,四处宏扬佛法。听说佛陀在王舍城讲经说法,年已花甲的净饭王渴望见到已获觉悟的儿子。这种心情越来越强烈。他一连九次派了九名近臣使者,带着众多的随从,前去请佛陀回国。但每次侍臣听闻佛法之后,都不声不响地出了家,加入僧团,并证得阿罗汉果。只因阿罗汉们把世间之法看得都很淡薄,他们没有把老国王的信带给佛陀。

一筹莫展的国王深感失望,只好将最忠诚的老侍臣史鲁德亚叫来,命其带信。同其它人一样,克鲁德亚深具慧眼,闻法后加入僧团,亦证阿罗汉果。但是,不同于其它人,他把净饭王的心愿转告给佛陀,劝说佛陀从去见他那耄耋之年的王家父亲。当时正值春天,适宜远行。这样,佛陀在众多弟子的陪同下,一路讲经说法,从从容容,走走停停。两个月后,他们终于来到迦毗罗卫国。

佛陀被安排住在释迦族的花园里。这时,高傲自大的释迦族元老们都这们想:「佛陀是我们的小兄弟,侄儿辈或孙子辈。」然后,他们对那些年轻王子们说:「你们向他行礼,我们就坐在你们的后面。」他们坐在一起,动也没动,更没有向佛陀施礼。即时,佛陀升至天空,大显双运神通,以此制服了他们的狂妄。佛陀的父亲老国王见如此不中思议之神通,率先向佛陀行礼,口言这是他第三次礼拜佛陀。其他人也不得不依次向佛陀行礼。随即,佛陀从天空降至地上,坐在早已准备好的座位上,谦恭有加的释迦族人一齐围坐四周,渴望听闻佛陀的开示。

这时,天空突然漂落一阵雨水,洒在大家身上。这一不同寻常的瑞相,使大家议论纷纷。佛陀就给他们讲了《须大舒本生故事》,说明在前生前世时,也曾发生过同样的事。

听讲完毕,释迦族人大为高兴。然后,他们纷纷辞行回家,不知道请佛陀及其弟子吃饭是他们的义务,连国王也没有想到要请佛陀,他认为:「我的儿子不到我王宫来,他要到哪里去?」所以,一到王宫,他就吩咐准备了丰富的饭菜,在王宫里等待佛陀的到来。

第二天,因不曾有人相约供斋,佛陀及其弟子们准备停当,沿着大街小巷,挨家挨户地乞食。

动身之前,佛陀这样想:「过去诸佛入其眷属之城后,是径直到他们的家接受供养,还是挨家挨户次第乞食?」后来,他明白,过去诸佛沿路乞食。所以,佛陀一路托著钵,来到迦毗罗卫国的街头。

当耶输陀罗告诉国王佛陀这种有损王家体面的行为时,他大为伤心不安,急匆匆地来到佛陀跟前,行过礼后,迫不及待地问道:「儿呀,你为什么要如此地在我脸上抹黑。看到你在大街上乞食,我做父亲的受到极大的羞辱。你以前坐金色车辇外出效游,而现在却在街上乞食。这讲得过去吗?你为什么要出我的丑?」

「我不是在出你的丑。大王,我是遵守我家族的传统。」佛陀答道。

这使国王更加震惊:「但是,以乞食为生是我家族的传统吗?佛陀,我们家族是大日王种,刹帝利的后裔,没有一个武士曾经乞过食呀。」

「大王,这不是你国王家族的传统,而我佛陀家族的传统。诸佛以乞食为生。」佛陀站在街头,如此地劝说著国王:

「正念乞食,正法行事,善行之人,此彼得乐。」

刚听完此偈,净饭王即刻见道而证初果。他赶忙从佛舵手中接过钵,领着佛陀和他的弟子们来到王宫大院,用精美的佳肴供养他们。

饭食之后,佛陀又一次如此地告诫大家:「正未能善行,勿作恶业,如此贤者,此彼得乐。」国王当下即证第二圣果 ,于此同时,波阇波提夫人也证得第一圣果。

有一次,国王告诉佛陀,他曾拒绝相信传言,说他儿子因严厉的苦修没证圣果就归天了。佛陀因此讲了《法护本生故事》。佛陀说,在前生中,有人曾指给他看一堆白骨,但是,他还是不相信他儿子死了。这一次,净饭王证第三果。

当净饭王临终躺在病床上时,佛陀给他讲了最后一次佛法,他即证阿罗汉果,自我验证了解脱之乐。七天后圆寂,当年佛陀40岁。

2、佛报母恩的故事

摩耶夫人婚后产下佛陀,然分娩七日后即告崩殂。据《杂阿含经》卷十九、《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等记载,佛陀成道后,尝于一夏上升忉利天,为摩耶夫人说法,报答母亲的恩德。佛陀住了三个月,才从天上下来,那就是现在印度的三迦沙。

又,《长阿含经》卷四〈游行经〉记载,佛涅槃时,摩耶夫人于空中诵偈颂。《摩诃摩耶经》卷下则记载,佛入灭时,摩耶夫人从天而降,悲泣不已,佛遂从金棺现出说法云云。

3、佛陀与妻子耶输陀罗

耶输陀罗公主和悉达多太子(佛陀)同年,在16岁那年与他完婚。当时悉达多太子以高超的武功,赢得了她的爱情。她享尽了王宫里的荣华富贵,生活极为幸福快乐。

29岁那年,就在她刚生下唯一的儿子罗睺罗的当天,她全心爱戴,但喜好深思的丈夫毅然离家出走了,追寻解脱生活之苦的真理。他在夜深人静时,没有向他忠诚而又美丽的王妃告别,不声不响地离开王宫,留下年经的耶输陀罗一人抚养孩子。第二天早上,她还和往常一样起床后,前去向她深爱着的丈夫道早安,但一下子惊呆了,她丈夫不见了。当她意识到她的梦中王子离开了她和新生婴儿时,她猛地被一阵揪心的痛苦折磨得死去活来。她永远地失去了她最爱之人,富有魅力的王宫大院在她的眼里经变成了地狱,整个世界一片空虚,唯一能使她稍有安慰的就是她年幼的儿子。

有好几个刹帝利王了曾向她求婚,她都一一拒绝了。她一直忠诚的爱着她的丈夫,她只为他而活着。听说丈夫以苦行为生,她断然解下身上所有的珠宝,穿上俭朴的**衣裳。在苦行的僧乔达摩六年精进苦修,趋证菩提的日日夜夜,耶输陀罗公主时时刻刻关心着他的一切,自己也仿效行事。

觉悟之后,佛陀行化至迦毗罗卫城,第二天应国王邀请,来到王宫,其它人都来礼拜了佛陀,唯独耶输陀罗没来,她想:「如果我还有一点点福德因缘的话,高贵的佛陀一定会亲自来见我,然后,我再向他行礼。」

饭食完毕,佛陀把钵交给净饭王,在两个弟子的陪同下,来到耶输陀罗的寝宫。在早已准备好了的垫子上坐好,佛陀说道:「让国王的女儿如愿地向我行礼,不要再说什么。」

听说佛陀来了,她命令宫女们给她穿上**的衣袍。佛陀刚刚坐下,她就像飞一样跑到他的跟前,紧紧抓住他的双脚,把脸紧贴在脚背上,恭恭敬敬地礼拜了佛陀。

如此这般地表达了她对佛陀的挚爱和尊敬,耶输陀罗彬彬有礼地有一边坐了下来。国王在一旁不住地称颂她的善德,赞美她对爱情的忠贞,然后说道:

「世尊,她听说您披着**袈裟,她也穿黄衣裳,当她听说您一日一餐,她也跟您一样,一天只吃一顿;当她听说您不坐高广大床时,她也睡低矮的床铺;听说您不以花环和香料饰身时,她也放弃一切打扮;当她娘家人派人来接她回去,她连看都不看他们一眼。我的儿媳真是贤惠。」

佛陀言:「大王,不仅仅是在这一生,前生她就曾如此的保护过我,真心诚意的爱过我。」

接着,佛陀讲述了《月紧那罗本生故事》,佛陀回忆了他们前生前世如何相依为命,又大大地安慰了她一番,然后离开了王宫。

净饭王去世后,佛陀之妻耶输陀罗也剃度出家,进入了僧团,并证得声闻乘最高圣果——阿罗汉果位,从此解脱了生死。

在众女弟子中,她具大神通,78岁圆寂,留下许多诗偈。

4、佛陀与儿子罗睺罗

罗睺罗是悉达多太子和耶输陀罗的独生子。他出生的那天,悉达多太子决定出家。当时太子正在花园里深深地思索著。当听到小王子出生的消息,不像一般人所希望的那样,他并未兴奋和激动,而是高声长叹起来:「罗睺睺诞生了,枷锁出现了」因此,净饭王就把婴儿起名为罗睺罗(枷锁)。

罗睺罗从小离开了父亲,由他的母亲和祖父抚养长大。七岁时,佛陀觉悟后第一次回到迦毗罗卫国。在他到达的第七天,耶输陀罗把年幼的罗睺罗打扮得漂漂亮亮,指著佛陀,对他说:

「看着,儿子,那位面呈金色,貌似梵王,两万僧众拱围着的那位出家人就是你的父亲。他有巨大的财富。但自从他出家后,我们就没有见到这些金银财宝。你去向他索要你的世袭财产,对他这么说:‘父亲,我是一国王子,将继承王位,成为转轮圣王。我需要财富,请把财产给我。儿子应该是父亲财产的所有者。」

天真的罗睺罗来到佛陀跟前,正如他母亲吩咐的那样,要他的继承财产,很动情地说道:

「修行人,您的身影使我感到愉快。」

饭后,佛陀离开了王宫,罗睺罗在后面紧紧地跟着,不住地说道:「请把我的继承财产给我。」

没有人想阻止他,佛陀也没有叫他不要跟着走,一到精舍,佛陀思索道:「罗睺罗要他父亲的财产,这与世俗同流,会有许许多多的麻烦。我就把我在菩提树下所得的七宝给他吧,使他成为出世之法的拥有者。」

他把舍利弗叫到眼前,要他剃度罗睺罗出家。

这样,罗睺罗加入了僧团,当时只有七岁。

净饭王万万没有想到他爱若掌上明珠的孙子竟会出家。他赶忙来见佛陀,恭谦地恳请佛陀:从今后,希望不要让没有征得父母同意的孩子出家。佛陀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并把这一条定为戒律。

佛典中最早的经典之一《罗云经》,就是在罗睺罗刚出家时,佛陀对他而讲。此经强调了诚实的的重要性。

佛陀以质朴易懂的例子强调了诚实的重要性,然后又向他灌输了自我反省的价值及道德的标准。

罗睺罗依照佛陀所教之法,修禅成功,听闻《小罗睺罗经》后,他证得阿罗汉果。佛陀觉悟后的第14年,他受了比丘大戒。他在佛陀及舍利弗之前圆寂。

罗睺罗尊者以其精持戒律而闻名。在《长老偈》中有他的四句颂:

「吉祥罗睺罗,父母清净生,觉者佛陀子,一切烦恼除,不复有后生,是名应供者。富有三圣学,彻见不死果。贪念障见,欲网缠身,爱欲之袍裹身心,懈怠之亲覆正念,如于落斗网。烧毁贪尘,切断魔障,铲除欲根,今证安隐。」

5、佛陀与姨母摩诃波阇波提

摩诃波阇波提意译作大爱道、大世主。是佛陀母亲摩诃摩耶之妹。她们姐妹二人皆嫁给佛陀之父净饭王。占相者曾预言她将成为「众人之首」,故被称做摩诃波阇波提。

佛陀出生七日,母摩耶夫人即谢世,由姨母代为养育。释尊成道后第五年,每天皆思念求道修行,悲泣涕零。

佛陀第二次回宫时,对其父王讲《法护本生故事》时,她即证入第一圣果,净饭王命终,大爱道率耶输陀罗(佛陀之妻)及五百释迦族女,请求随释尊出家,但先后遭到佛陀的三次拒绝。

决心坚定的大爱道没有因挫折而泄气。她自己剃除头发,披上**袈裟,在众多释迦族妇女的拥簇下,经历无数艰难困苦,从迦毗罗卫国出发,步行150英里,来到毘舍离。她站在讲堂门外,双脚肿得高高的,身上沾满了泥土。阿难陀尊者听到她的哭声,过来询问。当他明白了她悲伤的原因后,即来到佛前,说道:

「请看,世尊,摩诃波阇波提正站在外面,双脚臃肿,满身灰尘,一脸悲伤。请允许妇女出家,让她们在世尊的法和律下以梵行为生。如果准许妇女出家,以梵行为生,这是一件好事。」

「阿难陀,够了,请不要说应该让妇女出家。」佛陀回答说。

阿难陀替她们作了第二次,第三次请求,但是佛陀没有让步。佛陀说:如果大爱道愿意接受八敬法,就让她以此为受戒。当阿难陀把这些转告了摩诃波阇波提乔达弥时,她乐意遵守此八敬法。因此,她当即得受大戒。

因为若干个正当的理由,佛陀不太情愿地接受妇女参入僧团。但应该提到的是,在世界历史上,佛陀第一个创建了戒律齐全的妇女修行组织。

一天,大爱道比丘尼来到佛陀跟前,请佛讲法,以使她能独自精进,而证圣果。

佛陀说道:「你应如是警觉:一切导致兴奋而非安隐,高傲而非恭敬,贪求而非少欲,喜乐群居而非隐居,懒惰而非精进,贪得无厌而非随意满足,大爱道,你应如是牢记:此非法非律,非导师之教。但是,大爱道,你应如是警觉:一切导致安隐而非兴奋,恭敬而非高傲,寡欲而非贪欲,乐于隐居而非群居,热情精进而非懒惰,满足而非抱怨,大爱道,你应如是牢记: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导师之教。」

不久,她证阿罗汉果。

同她一齐受戒的释迦族妇女们也都证得阿罗汉果。在众女弟子中,大爱道比丘尼资历最深,经验最为丰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9597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1
下一篇2023-07-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